【那一年的這一天】1943.1.31 台灣民族詩人賴和逝世 - 民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時日本憲警違反常例,一直不告訴他被逮捕的理由,這次入獄對賴和打擊甚大。

向陽評析:賴和詩作充滿關懷中下階級的悲憫. 賴和一生創作的作品,大都是 ... 首頁新聞標題【民報】【那一年的這一天】1943.1.31台灣民族詩人賴和逝世寄件人E-mail收件人E-mail專欄【那一年的這一天】1943.1.31台灣民族詩人賴和逝世2017-01-3107:21那一年的這一天今日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 每一天,都在歷史的光采與風霜裡, 推進、也累積文明。

每一天,都有獨一無二的存在意義, 新聞及歷史,相互輝映。

從每一個「今天」、回顧那一年, 曾令我們振奮、感傷、懷念、悲痛過的人與事, 看看時代行進的軌跡。

[完整介紹]台灣醫生賴和,本職是醫生卻在文學領域留下盛名,被公認為台灣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詩人。

圖/Wiki1943年1月31日,台灣現代文學之父賴和辭世。

據說,他在即將去世前,老友來探望他,賴和感傷自己即將死去,卻只徒留未竟之功,突然一陣長聲喟嘆:「我們所從事的新文學運動,等於白作了!」然而,老友卻安慰他:「不,等過了三、五十年之後,我們還是一定會被後代的人紀念起來的。

」果然,賴和去世三十多年後,《賴和先生全集》出版;五十年後,清華大學連續三天舉行賴和100歲冥誕台灣文學國際會議;廿一世紀初,前衛出版社出版了《賴和全集》,使賴和的作品重新在台灣文壇復活。

對台灣新文學而言,賴和是開創者、啓蒙者,並為近代台灣文學樹立了完美人格的典範,賴和之身雖死,影響卻亙古永恆。

由於賴和的詩句被總統府選為今年的春聯題詞,結果引發「自自冉冉」還是「自自由由」的風波而飽受抨擊。

但至少,賴和這兩個字逐漸為國人所認識,至於他對台灣的重大貢獻,正好趁此刻來重新認識這位「台灣第一位醫師作家」。

林衡哲尊稱賴和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賴和本名為賴河,被公認是台灣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詩人。

他是台灣日治時期重要的作家,也是台灣1930年代作家所公認的文壇領袖,曾經催生、主編過《台灣民報》的文藝專欄。

由於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因此他的同輩楊守愚稱許他是「台灣新文藝園地的開墾者」與「台灣小說界的褓母」,並且在〈光復慶祝後二日〉一文中讚揚他是「台灣的魯迅」。

曾經主編新潮文庫的醫生文人林衡哲,則尊稱賴和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

1894年5月28日,賴和出生在台灣的彰化。

他生長在舊式家庭,祖父與父親是道士,經過父祖兩代的努力,從一無所有到成為地主,賴父才有餘力供賴和讀書。

賴和先就讀於私塾,接受漢文教育,之後被送到彰化第一公學校就讀。

1907年,賴和拜黃倬其為師,在小逸堂學習漢文經典,熟讀四書五經,奠定他在舊文學的深厚根柢,成為其日後寫作的基礎。

賴和出生隔年,1895年滿清依據《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是賴和日後對身分、文化、民族認同產生困擾的主要原因。

賴和與杜聰明 是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同班同學1909年,賴和16歲時,考進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後來的台大醫學院),和杜聰明、翁俊明等人是同班同學,蔣渭水則是低他一屆的學弟。

1914年,自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

賴和畢業後先後到台北、嘉義實習與行醫。

1918年,前往中國廈門鼓浪嶼博愛醫院任職,因為思鄉之苦,隔年返台,在市仔尾(現今彰化市境內)開設「賴和醫院」。

賴和當醫生時,和現在的醫師形象大不同。

他習慣穿短衣短褲,留八字鬍,行為質樸有禮,說話謙虛得體;謹守醫德,志不在賺錢,對貧戶經常減免醫療費,甚至贈送昂貴藥品,因此彰化鄉親尊稱他為「華佗再世」、「彰化媽祖」與「和仔仙」。

1915年,21歲的賴和與王草女士結婚,共有六男三女。

王草的父親王浦為阿罩霧林家佃農。

賴和文學之路 受到五四運動感召賴和在廈門行醫期間,受到五四運動的衝擊,深感文學不應該只是知識貴族的休閒品。

由於受到中國白話文運動的刺激,返台後致力推動台灣的新文學運動。

1921年(大正10年)2月,賴和參加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0月間,台灣文化協會成立,謀台灣社會、文化之發展,賴和也參與其中,同時被選為理事,往後更投入講演及《台灣民報》編輯工作,此後陸續發表新文學作品。

1923年12月,賴和因投入文化協會活動,在「治警事件」第一次入獄,遭到羈押長達20多天。

其間寫下多首詩歌,如〈出獄歸家〉寫道:「莽莽乾坤舉目非,此生拚與世相違。

誰知到處人爭看,反似沙場戰勝歸。

」在1924年張我軍和連雅堂的新舊文學論戰中,賴和是主張新文學的健將。

1925年以白話文發表第一篇散文〈無題〉和第一首新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的同志〉。

賴和主持《台灣民報》文藝專欄 發表白話小說1926年元旦,賴和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鬥鬧熱〉,為台灣新文學「草創期」和「開展期」的代表作品,自此創作不輟。

1926年,賴和義務主持《台灣民報》文藝專欄,並開始在該報發表白話小說。

前兩篇白話小說分別為〈鬥鬧熱〉、〈一桿稱仔〉。

此後陸續發表小說二十篇,新、舊詩及雜文隨筆多種。

隔年台灣文化協會左右分裂,賴和既擔任已左傾的「新文協」的臨時中央委員,也擔任林獻堂、蔣渭水所成立的「台灣民眾黨」的幹事。

1930年1月,賴和發表了長篇小說〈蛇先生〉,刊載在《台灣民報》。

1932年,賴和與葉榮鐘、郭秋生等人創辦《南音》雜誌,鼓勵以閩南語寫作文章。

再隔兩年張深切、張星建等多位台灣人作家籌組的「台灣文藝聯盟」成立,賴和被推舉為委員長,並在機關刊物《台灣文藝》發表作品。

隨後楊逵創立《台灣新文學》,賴和也擔任這份雜誌的編輯,並發表作品。

1936年賴和在《台灣新文學》發表10首〈田園雜詩〉遭到當時作家林克夫批評:「賴和先生、守愚先生過去在新詩壇已建立了不少功勞,如今他卻做舊詩,豈不是使了後進新詩人起了動搖麼?」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當天,賴和再度被拘捕入獄,拘禁約50日。

在獄中他以草紙撰述〈獄中日記〉,反映了殖民地被統治者無可奈何的沈重心情。

當時日本憲警違反常例,一直不告訴他被逮捕的理由,這次入獄對賴和打擊甚大。

向陽評析:賴和詩作充滿關懷中下階級的悲憫賴和一生創作的作品,大都是殖民地的抗議文學,主題多為「舊社會習俗的敗壞」、「被屈辱的人民」、「弱者的奮鬥」。

主要知名小說有〈一桿稱仔〉、〈不如意的過年〉、〈善訟的人的故事〉、〈浪漫外紀〉等;而其他出色的作品有新詩〈流離曲〉、〈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的同志〉、〈南國哀歌〉、〈種田人〉、〈可憐的乞婦〉、〈農民謠〉、〈農民嘆〉、〈冬到新穀收〉等作品。

詩人向陽評析,賴和關懷中下階級的詩作,充滿了左翼作家的悲憫;而詩的語言則雜揉了台灣話文、中文和日式漢文,生動地表現出殖民地作家的後殖民語言風格。

他的詩作〈南國哀歌〉是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最長的一首詩。

「其文學作品採寫實主義的手法,洋溢著民族情感與人道主義」。

〈南國哀歌〉是悼念霧社事件起義的抗日同胞,沉鬱悲涼,是賴和的代表作之一。

【延伸閱讀】​台灣現代文學之父與民族詩人---賴和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News鮮好購/Shopping加入會員贈50元再抽本土水果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