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義的淪喪----賴和:一桿「稱仔」(小說全文+解析) - 樵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桿稱仔」,閩南語,即一支秤。
「稱仔」,在本文中具有平衡、公正、合理的象徵意義。
這篇小說藉由賣菜小販秦得 ...
【忘路之遠近】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跳到主文
歡迎您的到訪。
除了為掌燈引路者致敬,也歡迎您一同悠游於文學、哲學、藝術、教育的海洋
部落格全站分類:圖文創作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May07Fri202112:18
▲公義的淪喪----賴和:一桿「稱仔」(小說全文+解析)
公義使邦國高舉;
罪惡是人民的羞辱。
──新約聖經.箴言14:34
本文選自《賴和全集.小說卷》的〈一桿「稱仔」〉一文,原載於日治時期大正十五年(民國十五年)臺灣民報。
「一桿稱仔」,閩南語,即一支秤。
「稱仔」,在本文中具有平衡、公正、合理的象徵意義。
這篇小說藉由賣菜小販秦得參(閩南語「真的慘」的諧音)悲苦的身世,指控日警欺凌善良百姓的殘酷行徑,並強烈批判殖民體制的剝削與掠奪。
不僅反映出臺灣人民的苦難,更凸顯其不屈的反抗意志和奮鬥精神,故被推為日治時代臺灣抗議文學的重要作品。
文末,作者以「同時,市上亦盛傳著,一個夜巡的警吏,被殺在道上」作結,輕描淡寫卻震撼人心,饒富深意。
上圖:稱仔(手秤)
一桿「稱仔」
序言(編按:本大段部分版本高中課文並未收入)
鎮南威麗村裡,住的人家,大都是勸儉、耐苦、平和、從順的農民。
村中除了包辦官業的幾家勢豪,從事公職的幾家下級官吏,其餘都是窮苦的占多數。
◎地名虛構,更能表示可能出現在台灣任何一地,包涵更大的普遍性。
◎當時整個台灣社會的寫照(反映現實):勤儉刻苦,安份守己。
村中,秦得參的一家,猶其是窮困的慘痛。
◎秦得參年近三十的生命,正好與當時台灣割讓日本時間相近,他象徵全體台灣人縮影。
◎「秦得參」即台語「真的慘」的諧音雙關。
當他生下的時候,他父親早就死了。
他在世,雖曾租得幾畝田地耕作,他死了後,只剩下可憐的妻兒。
◎父親早逝,雪上加霜。
若能得到業主的恩恤,田地繼續租給他們,雇用工人替她們種作,猶可得稍少利頭,以維持生計。
但是富家人,誰肯讓他們的利益,給人家享。
若然就不能成其富戶了。
所以業主多得幾斗租穀,就轉租給別人。
他父親在世,汗血換來的錢,亦被他帶到地下去。
他母子倆的生路,怕要絕望了。
鄰右看她母子倆的孤苦,多為之傷心,有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替他們設法,因為餓死已經不是小事了。
結局因鄰人的做媒,他母親就招贅一個夫婿進來。
◎鄉下人守望相助的人情味。
本來做後父的人,很少能體恤前夫的兒子。
他後父,把他母親亦只視作一種機器,所以得參,不僅不能得到幸福,又多挨些打罵,他母親因此和後夫就不十分和睦。
◎父權宰制下女性的命運及處境(反映現實)。
幸他母親,耐勞苦、會打算,自己織草鞋、蓄雞鴨、養豬,辛辛苦苦,始能度那近於似人的生活。
好容易,到得參九歲的那一年,他母就遣他,去替人家看牛,做長工。
這時候,他後父已不大顧到家內,雖然他們母子倆,自己的勞力,經已可免凍餒的威脅。
◎得參長大以後,沒有機會受教育,這也是當時多數台灣人的寫照(反映現實)。
◎本篇小說的前六段,簡潔敘述秦得參的悲慘的前半生(前二十多年),也是當時台灣多數人的共同宿命。
六段均未使用對話,僅以旁白約略交代(旁敘)生命史上的重點,可視為全篇小說的楔子。
得參十六歲的時候,他母親教他辭去了長工,回家裡來,想租幾畝田耕作,可是這時候,租田就不容易了。
因為製糖會社,糖的利益大,雖農民們受過會社刻虧、剝奪,不願意種蔗,會社就加上「租聲」(方言:提高租穀)向業主爭租,業主們若自己有利益,那管到農民的痛苦,田地就多被會社租去了。
有幾家說是有良心的業主,肯租給農民,亦要同會社一樣的「租聲」,得參就租不到田地。
若做會社的勞工呢?有同牛馬一樣,他母親又不肯,只在家裡,等著做些散工。
因他的氣力大,做事勤敏,就每天有人喚他工作,比較他做長工的時候,勞力輕省,得錢又多。
又得他母親的刻儉,漸積下些錢來。
◎以糖業株式會社組織,說明日本殖民政府對台灣的控制及掠奪。
(反映現實)
光陰似矢,容易地又過了三年。
到得參十八歲的時候,他母親唯一未了的心事,就是為得參娶妻。
經她艱難勤苦積下的錢,已夠娶妻之用,就在村中,娶了一個種田的女兒。
幸得過門以後,和得參還協力,到田裡工作,不讓一個男人。
又值年成好,他一家的生計,暫不覺得困難。
◎台灣人民不論男女在困苦環境中的堅毅精神。
得參的母親,在他二十一歲那年,得了一個男孫子,以後臉上已見時現著笑容,可是亦已衰老了。
她心裡的欣慰,使她責任心亦漸放下,因為做母親的義務,經已克盡了。
但二十年來的勞苦,使她有限的肉體,再不能支持。
亦因責任觀念已弛,精神失了緊張,病魔遂乘虛侵入,病臥幾天,她面上現著十分滿足、快樂的樣子歸到天國去了。
這時得參的後父,和他只存了名義上的關係,況他母已死,就各不相干了。
◎熬到了長孫出世,卻來不及享清福。
可憐的得參,他的幸福,已和他慈愛的母親,一併失去。
◎故事中第一個女性角色(勤勞養家,慈愛幸福,勞苦一世)。
翌年(第二年。
翌,音ㄧˋ,次的、第二的),他又生下一女孩子。
家裡頭因失去了母親,須他妻子自己照管,並且有了兒子的拖累,不能和他出外工作,進款就減少一半,所以得參自己不能不加倍工作。
◎經濟更加困頓,工作反更加倍。
這樣辛苦著,過有四年,他的身體,就因過勞,伏下病根。
◎身體之衰弱暗示家境也更加敗落。
在早季收穫的時候,他患著瘧疾,病了四、五天,才診過一次西醫,花去兩塊多錢,雖則輕快些,腳手尚覺乏力。
在這煩忙的時候,而又是勤勉的得參,就不敢閒著在家裡,亦即耐苦到田裡去。
到晚上回家,就覺得有點不好過,睡到夜半,寒熱再發起來,翌天(第二天。
翌,音ㄧˋ,次的、第二的)已不能離床,這回他不敢再請西醫診治了。
他心裡想,三天的工作,還不夠吃一服藥,那得那麼些錢花?但亦不能放他病著,就煎些不用錢的青草,或不多花錢的漢藥服食。
◎說明中西醫當時的收費情形及療效,讓窮人害怕生病,更不敢生病(反映現實)。
雖未全都無效,總隔兩三天,發一回寒熱,經過有好幾個月,纔不再發作。
但腹已很脹滿。
有人說,他是吃過多的青草致來的,有人說,那就叫脾腫,是吃過西藥所致。
在得參總不介意,只礙不能工作,是他最煩惱的所在。
◎能工作養家,看得比生命健康更重要。
◎以上為楔子(開場白、序言),以下正式進入正文情節。
以第三人稱全知觀點(旁觀者觀點),詳寫秦得參生命最後半個月裡發生的遭遇,描述「一桿稱仔」悲劇的始末。
問題一:請以簡單的綱要列點,敘述序言所說明秦得參的家庭狀況為何?
上圖:一桿稱仔結構表
上圖:日據時代虎尾糖廠
第一段
當得參病的時候,他妻子不能不出門去工作,只有讓孩子們在家裡啼哭,和得參呻吟聲相和著。
一天或兩餐或一餐,雖不至餓死,一家人多陷入營養不良,尤其是孩子們,猶幸他妻子不再生育……
◎故事中第二個女性角色(賢內助,能做粗活,謹慎守法,對人安慰關心)。
◎辛勤工作卻依然三餐不繼,表明這樣的社會已經生病了。
一直到年末。
得參自己,纔(才)能做些輕的工作,看看尾衙(台灣民間習俗,農曆每月初二、十六拜土地公,稱為做牙。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最後一次做牙,稱為尾牙)到了,尚找不到相應(合適)的工作,若一至新春,萬事停辦了,更沒有做工的機會,所以須積蓄些新春半個月的食糧,得參的心裡,因此就分外(格外。
分,音ㄈㄣˋ)煩惱而恐惶(惶恐不安)了。
◎年節已屆,秦得參心裡愁苦糧食卻無著落。
◎農業社會新春的休息時間從除夕至元宵節長達半個月。
◎課文僅從「看看「尾衙」到了,尚找不到相應的工作」開始節錄,這是秦得參人生最後半個月(人生中最後一次過年前的半個月)發生的經歷。
上圖:土地公廟
第二段
末了(後來),聽說鎮上生菜(青菜)的販路(銷路)很好。
◎細寫秦得參生命中最後半個月發生的首件事。
他就想做這項生意,無奈缺少本錢,又因心地坦白(老實),不敢向人家告借(向人借貸),沒有法子,只得教(音ㄐㄧㄠˋ,使,讓)他妻到外家(娘家)走一遭。
◎秦得參個性內向老實。
上圖:金花髮簪(想像示意圖)
第三段
一個小農民的妻子,那有闊(富裕有錢)的外家,得不到多大幫助,本是應該情理中的事。
總難得她嫂子,待她還好,把她唯一的裝飾品──一根金花(一種婦女頭飾,以黃金做成花形,簪在頭上)──借給她,教她去當舖裡,押(抵押)幾塊錢,暫作資本。
◎故事中第三個女性角色(共擔患難,仗義出借首飾,情義可感)。
台灣人民當時普遍困苦,卻能彼此互助體諒。
這法子(辦法),在她當得(音ㄉㄟˇ,應當)帶了幾分危險,其外又別無法子,只得從權(採取變通方法。
權,變通)了。
◎此處的「金花」和下文「稱仔」在全文一直反覆出現,暗示濃厚的象徵意義。
◎妻嫂出借「金花」的舉動,反映親人之間的互助情義,「金花」象徵姑嫂之間共患難的情義與「稱仔」所代表的嚴正法令形成對比。
上圖:稱仔(手秤)
第四段
一天早上,得參買一擔(音ㄉㄢˋ)生菜回來,想吃過早飯,就到鎮上去,這時候,他妻子纔(才)覺(察覺)到缺少一桿「稱仔」。
◎點題(題目加上「」表示特殊意義,有反諷語氣)。
同時也寫出妻子的細心謹慎,奉公守法。
◎借「稱仔」本是為了守法,結果反招來違法的牢獄之災,真是徹底的反諷。
「怎麼好?」得參想,「要買一桿,可是官廳的專利品(公賣品),不是便宜的東西,哪兒來的錢?」
◎度量衡器在當時只有政府可以製造販賣。
她妻子趕快到隔鄰(隔壁鄰居)去借一桿回來,幸(幸虧)鄰家的好意,把一桿尚(還)覺新新的借來。
◎呈現臺灣人民的溫厚人情。
◎為後文稱仔好不好、新不新、稱花是否明瞭的爭論埋下伏筆。
因為巡警們,專在搜索小民的細故(小事,小過失),來做他們的成績,犯罪的事件,發見(發現)得多,他們的高昇就快。
◎百姓謹慎守法,巡警卻為了個人升遷,故意羅織罪名,陷人於罪,行徑荒謬。
◎稱仔是統治者的專利品,暗示當時法律全憑統治者來決定或認定,凸顯執法者的荒誕暴虐。
所以無中生有的事故,含冤莫訴的人們,向來是不勝枚舉(不能一一列舉,形容數量很多。
勝,盡。
枚舉,一一列舉)。
◎人民蒙受無妄之災為普遍現象,可見巡警欺壓之甚。
什麼通行取締(交通管制)、道路規則、飲食物規則、行旅法規、度(長度)量(音ㄌㄧㄤˋ,體積)衡(重量)規紀(規矩、規則),舉凡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通在法的干涉、取締範圍中。
◎指出巡警的管轄內容無所不包,有許多欺凌人民的機會,可見殖民政府以法律、巡警作為壓迫並控制人民的工具(反映現實)。
◎當時法令嚴苛,警察權力範圍極大,使得人人自危。
即使再怎麼守法,也可能不斷被找麻煩,不免牢獄之災。
百姓感受不到法律對生活權益的保障,只有感受到執法者尋找細故、取諦刁難。
──她妻子為慮萬一,就把新的稱仔借來。
◎為預防萬一,避免遭受警察刁難,妻子就把新的稱仔借來,顯現人民小心謹慎守法,為後文仍舊獲罪埋下伏筆。
上圖:稱仔(手秤)
第五段
這一天的生意,總算(大致上)不壞,到市散,亦賺到一塊多錢,他就先糴(音ㄉㄧˊ,買入榖物)些米,預備新春的糧食。
過了幾天糧食足了,他就想,「今年家運太壞,明年家裡,總要換一換氣象(景況,氣氛)纔(才)好,第一廳上奉祀的觀音畫像,要買新的,同時門聯亦要換,不可缺的金銀紙、香燭,亦要買。
」
◎對未來一份簡簡單單的平安期盼,花錢關心的都在家庭上。
同時這也是為下文做伏筆,文末秦得參自殺,妻子回答他人說:「只『銀紙』備辦在」即此處之銀紙,原用來祭祖的銀紙,竟成為祭葬自己之用,令人唏噓不已。
◎「不可缺的金銀紙、香燭,亦要買」為後文「只銀紙備辦在,別的什麼都沒有」的伏筆。
再過幾天,生意屢好(愈來愈好),他又想炊(蒸)一灶年糕,就把糖米買回來。
他妻子就忍不住,勸他說:「剩下的錢積積下(累積下來),待贖取那金花,不是更要緊嗎?」
得參回答說:「是,我亦不是把這事忘卻,不過今天纔(才)廿五,那筆錢不怕賺不來,就賺不來,本錢亦還在。
當舖裡遲早(早晚,反正)總要一個月的利息。
」
◎秦得參想讓家人過好年,妻子則更惦記趕快贖回金花,還款信用重於自家過個好年,兩人都善良得可愛。
◎「當鋪裡遲早,總要一個月的利息」指在一個月內不論何時去贖,當鋪都會算一個月的利息,故不必急著贖回金花。
想像示意圖
第六段
一晚市散,要回家的時候,他又想到孩子們。
◎秦得參雖然日子過得辛苦,但仍掛念孩子,既刻劃他身為慈父的一面,也表現人民的微小渴望及簡單幸福。
新年不能有件新衣裳給他們,做父親的義務,有點不克盡(沒能做到。
不克,不能)的缺憾,雖不能使孩子們享到幸福,亦須給他們一點喜歡(快樂)。
他就剪了幾尺花布回去。
把幾日來的利益(利潤,指賺來的錢),一總(全部)花掉。
◎寫出身為一個父親的小小的愛,期待給孩子歡喜,及簡單的滿足,呈現小老百姓的微小渴望,單純的「小確幸」。
第七段
這一天近午,一下級(下級,基層)巡警,巡視到他擔前,目光注視到他擔上的生菜,他就殷勤(周到,懇切)地問:
「大人(日據時期民眾對警察的尊稱),要什麼不要?」
「汝(你)的貨色比較新鮮。
」巡警說。
◎巡警心裡想的其實是:你是剛來的菜鳥嗎?
得參接著又說:
「是,城市的人,總比鄉下人享用(享受、享福),不是上等東西,是不合脾胃(胃口)。
」
「花菜賣多少錢?」巡警問。
「大人要的,不用問價,肯要我的東西,就算運氣好。
」參說。
他就擇幾莖好的,用稻草貫(綑綁)著,恭敬地獻給他。
◎秦得參本來的念頭是想贈送給巡警,感謝巡警光顧,秦得參本打算免費「獻菜」。
「不,稱稱看!」巡警幾番推辭著說。
◎此為巡警作作樣子的門面話,其實他的心裡想不花錢白拿。
◎巡警藉故買菜,實想白拿索賄,寫盡他「欲迎(收)還拒」的虛假心理。
誠實的參,亦就掛上『稱仔』稱一稱,說:「大人,真客氣啦!纔(才)一斤十四兩。
」
◎秦得參耿直老實,不能明白對方心裡曲折的真意,竟準備要與之做生意,反倒得罪了巡警。
◎一斤有16兩,秦得參卻將二斤自動減2兩為一斤又14兩,這是給巡警表示優惠之意,意在討好巴結巡警。
◎可是這句「一斤十四兩」的話,反而造成巡警緊抓的把柄,成為秦得參惹禍的原因。
他未聽出巡警的言外之意,使之變成無法白拿的交易,即便有意優惠,亦已經得罪巡警。
本來,經過秤稱過,就算買賣,就是有錢的交關(買賣,惠顧),不是白要,亦不能說是贈與。
「不錯(沒有錯)罷?」巡警說。
「不錯(沒有錯),本有兩斤足,因是大人要的……」參說。
這句話是平常買賣的口吻,不是贈送的表示。
◎這是要少收巡警2兩錢的委婉暗示。
◎秦得參本想要少算價錢以優惠巡警,卻成為稱仔不堪用的理由。
「稱仔不好罷,兩斤就兩斤,何須打扣(打折,指將二斤折成一斤又十四兩)?」巡警變色(因憤怒而變臉)地說。
◎巡警拿不到好處,不買又騎虎難下,因沒臺階可下,惱羞成怒。
◎於是故意表明自己實事求是,另外尋釁找藉口。
藉口秦得參所報斤兩有誤,懷疑稱仔可能有問題,顯然欲入人於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還新新呢!」參泰然(安然自適)地回答。
◎秦得參面對巡警已「變色」、「赫怒」的情況,卻仍「泰然」、「從容」,可見其對自己有「理」、守「法」的自信。
「拿過來!」巡警赫怒(盛怒,暴怒)了。
「稱花(又稱秤星,指刻在秤桿上的小圓點,用作計算重量的標誌)還很明瞭(清晰)。
」參從容(安然自適)地捧過去說。
巡警接在手裡,約略考察(檢查)一下說:「不堪(不能)用了,拿到警署去!」
◎巡警要故意刁難,卻還裝模作樣。
◎「法」明明可用卻誣指不堪用,表明立法者自毀其法的荒謬。
「什麼緣故?修理不可嗎?」參說。
「不去嗎?」巡警怒叱(音ㄔˋ,責罵)著。
「不去?畜生!」撲的一聲,巡警把『稱仔』打斷擲棄,隨抽出胸前的小帳子(記事本),把參的名姓、住處,記下。
氣憤憤地回警署去。
◎巡警隨意辱罵畜生,顯示當時人民不被當人對待。
◎稱仔的折斷,象徵公義已被毀棄。
執法披著依法行事的外衣,自毀法令,實更不法。
◎以象徵公平正義的稱仔被執法者毀棄,反諷執法者的不公不義,以及百姓受到的不平等對待。
◎稱仔是閩南語,也可寫成秤仔,在本文中可視為公正、公平、正義的象徵,卻被警察隨意折斷拋棄。
作者將「稱仔」刻意加上引號,是刻意強調執法者自己失去標準,反諷統治者不公不義。
上圖:稱仔(手秤)及秤錘
第八段
參突遭這意外的羞辱,空抱著滿腹的憤恨,在擔邊失神地站著。
等巡警去遠了,纔有幾個閒人(與此事無關的人),近他身邊來。
一個較有年紀的說:「該死的東西,到市上來,只這規紀(規矩)亦就不懂?要做什麼生意?汝說幾斤幾兩,難道他的錢汝敢拿嗎?」
◎這才是巡警心中想的真話。
「難道我們的東西,該白送給他的嗎?」參不平地回答。
◎小說發聲角色的選擇很恰當。
也是賴和吶喊與最深的抗議。
「唉!汝不曉得他的厲害,汝還未嘗到他,青草膏的滋味。
」那有年紀的嘲笑地說。
◎青草膏是用藥草提煉調製的藥膏,跌打損傷時貼在傷處,此處意指烤打的痛楚。
「什麼?做官的就可任意凌辱人民嗎?」參說。
◎小說發聲角色的選擇很恰當。
賴和再次的吶喊與最深的抗議。
「硬漢!」有人說。
眾人議論一回、批評一回,亦就散去。
◎小說發聲角色的選擇很恰當。
被壓迫者有三種態度:多數消極隱忍(識時務者為俊傑),少數挺身抗議,更少數革命。
秦得參至此才體會到社會充滿不公不義。
上圖:青草藥膏
第九段
得參回到家裡,夜飯前吃不下,只悶悶地一句話不說。
經他妻子殷勤的探問,才把白天所遭的事告訴給她。
◎妻子溫婉體貼,分擔丈夫的煩憂。
「寬心罷!」妻子說,「這幾天的所得,買一桿新的還給人家,剩下的猶足贖取那金花回來。
休息罷,明天亦不用出去,新春要的物件(東西),大概準備下,但是,今年運氣太壞,怕運裡帶有官符,經這一回事,明年快就出運(脫離厄運),亦不一定。
」
◎妻子順從認命。
但順從並沒有換來出運,反而是更糟糕的未來。
第十一段
參休息過一天,看看沒有什麼動靜(狀況,消息),況明天就是除夕日,只剩得一天的生意,他就安坐下來,絕早(極早)挑上菜擔,到鎮上去。
◎小說高潮選在除夕,選擇中國人最重視日子,有台灣是漢族遺民的暗示。
此時,天色還未大亮,在曉景朦朧中,市上人聲,早就沸騰,使人愈感到「年華垂(將要)盡,人生頃刻」的悵惘。
◎除夕是一年最後一天,也暗示是主角生命的最後一天。
這是伏筆,暗示秦得參將不久人世。
上圖:日據時期日本警察(示意圖)
第十二段
到天亮後,各擔各色貨,多要完了,有的人,已收起擔頭,要回去圍爐,過那團圓的除夕,償一償終年的勞苦,享受著家庭的快樂。
當這時參又遇到那巡警。
◎冤家路窄。
「畜生,昨天跑那兒去?」巡警說。
◎巡警又來找碴。
「什麼?怎得隨便罵人?」參回說。
◎巡警不把臺灣人當人,隨口就罵。
這是重視尊嚴的秦得參無法忍受的。
「畜生,到衙門去!」巡警說。
「去就去呢,什麼畜生?」參說。
◎日本巡警口口聲聲罵人畜生,可見不把台灣人當人,低蔑人的尊嚴。
巡警瞪他一眼便帶他上衙門去。
◎警察在和秦得參的第一次衝突中,把稱仔打斷,把他的姓名、住處記下,而兩人第二次衝突中警察更進一步變本加厲,把他押往衙門。
第十三段
「汝秦得參嗎?」法官在座上問。
「是,小人,是。
」參跪在地上回答說。
「汝曾犯過罪嗎?」法官。
◎法官先調查是否有前科。
「小人生來將三十歲了,曾未犯過一次法。
」參。
「以前不管他,這回違犯著度量衡規則。
」法官。
◎法官對先前提問自我否定。
「唉!冤枉啊!」參。
◎一喊冤枉。
「什麼?沒有這樣事嗎?」法官。
「這事是冤枉的啊!」參。
◎再喊冤枉。
「但是,巡警的報告,總沒有錯啊!」法官。
◎法官偏信於巡警片面之辭。
「實在冤枉啊!」參。
◎三喊冤枉。
強烈控訴了主角遭受的不平委屈。
「既然違犯了,總不能輕恕,只科罰(按照法條處罰)汝三塊錢,就算是格外恩典。
」官。
「可是,沒有錢,」參。
「沒有錢,就坐監三天,有沒有?」官。
◎法官認定一般人不願意在初一到初三這三天過年時間在牢裡度過,料想秦得參也是如此,而「想要錢」才是這位貪汙的法官內心不可說的祕密。
「沒有錢!」參說,在他心裡的打算:新春的閒時節,監禁三天,是不關係什麼,還是三塊錢的用處大,所以他就甘心去受監禁。
◎法官的職責在於公平審判,維護法律的公正,但從這個法官的問答,可見當時執法者的不合理性。
示意圖
第十四段
參的妻子,本想洗完了衣裳,纔到當舖裡去,贖取那根金花。
還未曾出門,已聽到這凶消息,她想:在這時候,有誰可央托(請求拜託),有誰能為她奔走?愈想愈沒有法子,愈覺傷心,只有哭的一法,可以少舒心裡的痛苦,所以,只守在家裡哭。
後經鄰右的勸慰、教導,纔帶著金花的價錢,到衙門去,想探探消息。
◎夫妻患難見真情,前往打探消息。
妻子看重自己丈夫,勝過贖回金花。
帶著「金花的價錢」是指準備去贖回金花所準備的錢。
第十五段
鄉下人,一見巡警的面,就怕到五分,況是進衙門裡去,又是不見世面的婦人,心裡的驚恐,就可想而知了。
她剛跨進郡衙的門限,被一巡警的「要做什麼」的一聲呼喝,已嚇得倒退到門外去。
◎日據時期老百姓對巡警及衙門的深度畏懼。
幸有一十四來歲的小使(工友),出來查問,她就哀求他,替伊探查,難得那孩子童心還在,不會倚勢欺人,誠懇地替伊設法,教她拿出三塊錢代繳進去。
◎贖金花的錢與違犯度量衡的科罰同為三塊錢,正是為了將金花與稱仔做對照。
「纔監禁下,什麼就釋出來?」參心裡,正在懷疑地自問。
出來到衙前,看著她妻子。
「為什麼到這兒來?」參對著妻子問。
「聽……說被拉進去……」她微咽(聲音堵塞)著聲回答。
「不犯到什麼事,不至殺頭怕什麼。
」參怏怏(音ㄧㄤˋ,悶悶不樂)地說。
示意圖
第十六段
他們來到街上,市已經散了,處處聽到「辭年」的爆竹聲。
「金花取回未?」參問她妻子。
「還未曾出門,就聽到這消息,我趕緊到衙門去,在那兒繳去三塊,現在還不夠。
」妻子回答他說。
◎賣菜所賺的一切,幾乎都用在將人保釋出來,可見若欲贖回金花,還要另外張羅,這必然已是賠本生意。
「唔!」參恍然地發出這一聲,就拿出早上賺到的三塊錢,給他妻子說:「我挑擔子回去,當舖怕要關閉了,快一些去,取出就回來罷。
」
◎這三塊錢原本是秦得參坐牢不能釋放的代價。
◎寫出台灣人借錢不拖欠過年的習俗,表現台灣民眾誠信敦厚的品格,也表現秦得參的品格。
問題一:小說中的金花和稱仔,恰好是一組對比,它們在文中各自有什麼象徵意義?
答:金花的象徵與稱仔的象徵互相顛倒,暗示了這是一個價值錯亂、黑白不分的時代。
第十七段
「圍過爐」,孩子們因明早要絕早起來「開正」(正月初一開門祭神的儀式,又稱開春。
正,音ㄓㄥ),各已睡下,在作他們幸福的夢。
◎圍爐本是最能表現喜慶團圓的時刻,卻做為秦得參人生最後一幕場景,凸顯悲喜對比。
參尚在室內踱來蹀去。
◎內心焦慮,猶豫不定。
經他妻子幾次的催促,他總沒有聽見似的,心裡只在想,總覺有一種,不明瞭的悲哀,只不住漏出幾聲的嘆息,「人不像個人,畜生,誰願意做。
這是什麼世間?活著倒不若死了快樂。
」
◎臺灣百姓受盡壓迫後的憤怒絕望,活著是折磨,死,反倒是解脫。
◎秦得參決心以自己渺小力量,犧牲個人,來對抗時代整個威權,博取做人的尊嚴。
這不但是個人的悲劇,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他喃喃地獨語著,忽又回憶到他母親死時,快樂的容貌。
他已懷抱著最後的覺悟。
◎秦得參追憶死去的母親,心中已有追赴黃泉的心意。
示意圖
第十八段
元旦,參的家裡,忽譁然發生一陣叫喊、哀嗚、啼哭。
隨後,又聽著說:「什麼都沒有嗎?」
「只『銀紙』備辦在,別的什麼都沒有。
」
◎只有聲音,沒有具體動作來交待情節(側面描寫)。
哭和銀紙暗示家中有人過世。
示意圖
第十九段
同時,市上亦盛傳著,一個夜巡的警吏,被殺在道上。
◎「盛傳」表示殺警重大事件的消息被官方封鎖,群眾口耳相傳,而秦得參殺死巡警後自殺,雙方同歸於盡,說明不義的統治,必引來受壓迫者反抗。
◎為了不讓執政者藉口有鼓舞以下犯上之嫌,避免用筆過於尖銳,讓傳聞更添想像空間。
◎而秦得參一出生父即過世,如今秦的兒女也成了無父孤兒,暗示同樣命運不斷輪迴發生。
問題一:本篇小說結局兒排秦得參與巡警同歸於盡,是為了凸顯怎樣的主題?如果由你來改寫處理,你會怎麼安排結局?
問題二:小說情節常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階段。
本文曾出現三次情節高潮,都是故事發展的重要轉折點,你可以找出是哪三段情節嗎?
後記
這一幕悲劇,看過好久,每欲描寫出來,但一經回憶,總被悲哀填滿了腦袋,不能著筆。
近日看到法朗士的克拉格比,纔覺這樣事,不一定在未開的國裡,凡強權行使的地上,總會發生,遂不顧文字的陋劣,就寫出和文家批判。
◎後記:說明創作這個故事是受到法朗士的啟示
作於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四日夜
延伸閱讀:
許俊雅:賴和小說〈一桿「稱仔」〉深究與鑑賞
上圖:賴和
【作品出處】
《賴和全集.小說卷》
(原載於《台灣民報》九十二、九十三號(一九二六年二月十四日、二十一日))
〈一桿「稱仔」〉
(編按:為便於閱讀解析,原文段落重新安排)
作者:賴和
【作者簡介】
賴和,原名河,筆名懶雲、甫三、灰、走街先等,臺灣彰化市人。
生於清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日治時期昭和十八年(民國三十二年)因心臟病逝世,年五十。
賴和於明治四十四年(西元一九一一年)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讀書,畢業後在彰化創立賴和醫院。
大正七年(民國七年)到廈門博愛醫院工作,次年返臺,為貧苦百姓治病,素有仁醫之譽,民間尊稱為彰化媽祖。
因長期從事抗日運動,曾兩度入獄。
終其一生,以文學作品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是社會運動的中堅人物。
賴和作品具有強烈的抗日意識與寫實精神,同時也有濃厚的反封建、反迷信的色彩,有「臺灣魯迅」之稱。
他除了寫古典詩,也創作白話小說和新詩,是臺灣新文學的先驅,主編臺灣民報時,獎掖後進,不遺餘力,有「臺灣新文學之父」的美譽。
今有賴和全集傳世。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樵客
【忘路之遠近】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藝文評論個人分類:台灣早期小說此分類上一篇:▲患難與共的夫妻情深----鍾理和:貧賤夫妻(賞析)
此分類下一篇:▲王睿:老師應教讀賴和〈一桿秤仔〉
上一篇:△鬼頭刀課文學習單及解答
下一篇:▲陳芳明:賴和隨筆及獄中日記
歷史上的今天
2021:△鬼頭刀課文學習單及解答
2020:▲藏書編目:西洋哲學史、西洋哲學家故事、圖解西洋哲學(68)
2020:▲「狼來了」的生死徘徊----黃春明:死去活來(賞析)
2020:▲宋代封王,明代成聖,關羽如何從肉身演變成神靈?
2020:▲從人到神的昇華----歷代對關公的褒封
2019:你知道嗎(Didyouknow)----朱學恆:我們所面對的,將會是什麼樣的未來?
2018:▲琦君〈髻〉三個女人時間之流裡的心境變化
2018:▲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翻譯賞析)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喜愛的音樂連結
巴哈.聖母頌(馬友友大提琴)巴哈.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巴哈.G弦上的詠嘆調巴哈.G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奏曲柴可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第六號悲愴交響曲英國民謠.綠袖子凱文柯恩.綠鋼琴凱文柯恩.日晷之夢新天堂樂園(電影配樂)電影配樂大師EnnioMorricone唐麥克林.Vincent(英文)席琳狄翁.MyHeartWillGoOn(英文)蔡琴.被遺忘的時光蔡琴.不了情萬芳.新不了情潘越雲.浮生千山路蔡藍欽.這個世界五月天.乾杯周杰倫.青花瓷范逸臣.IBelieve(國語)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陳明章.下午的一齣戲(臺語)江蕙.多明哥.雨夜花(臺語)江蕙.家後(臺語)林志炫.家後(臺語)齊豫.奇異恩典(國語)基督教聖歌.慈光歌(英文管風琴)佛教梵唄.叩鐘偈(晨鐘偈)佛教梵唄.叩鐘偈(暮鐘偈)
題目內容關鍵字搜尋
文章分類
網站導覽(2)
網站管理(1)網站導覽(7)
主編的窩(7)
育我師友(7)塗鴉寫作(20)發言隨筆(4)自我省思(5)教學點滴(19)國文學科中心(4)工作計畫(0)
國文教學(18)
國文教室(28)寫作教室(29)文學意象(10)文法修辭(10)應用文(3)國語文競賽(21)國文題庫(31)大考國文(81)大考國寫(28)大考趨勢(6)國中會考(2)統測國文(14)教甄國文(0)文白之爭(語文改革派)(74)文白之爭(經典傳統派)(32)文白之爭(持平中立派)(15)國文教學省思(36)中國文學系(7)
閱讀書房(8)
藏書家(4)圖書館(1)閱讀之旅:經典書單(14)閱讀悅讀(18)研究方法(2)學問人生(4)治學地圖:參考工具書(0)藏書目錄(146)
人物生平(5)
古代作家(49)古代女性(13)現代作家(70)當代學人(28)名人傳記(5)
文學史(4)
文學史方法(1)中國現代文學史(3)中國文學史(1)台灣文學史(1)
神話概論、中國神話傳說(4)
神話概論(3)四靈神獸(7)神話傳說(4)山海經(3)
外國神話傳說(2)
希臘神話(3)印度神話(3)
中國古典小說概論(2)
古典小說(6)魯迅:《中國小說史略》(2)
漢魏六朝筆記小說(3)
六朝志怪(9)列仙傳(3)世說新語(8)
唐代傳奇小說(2)
唐人傳奇(36)太平廣記(1)
宋明筆記小說及話本小說(2)
夷堅志(1)三言二拍(4)
元明清章回小說(9)
水滸傳(7)西遊記(6)三國演義(5)金瓶梅(8)儒林外史(4)紅樓夢(74)蔣勳說紅樓夢(21)老殘遊記(9)章回小說(2)
清代筆記小說(2)
聊齋志異(25)閱微草堂筆記(1)
武俠小說(3)
武俠評論(8)俠的文化(8)武俠小說(3)
小說概論、現代小說(9)
現代小說(18)台灣早期小說(5)小說概論(13)魯迅小說(19)張愛玲小說(14)白先勇小說(23)鍾肇政小說(3)黃春明小說(4)台灣鄉土小說(2)
外國小說(7)
英國小說(1)法國小說(15)美國小說(1)愛爾蘭小說(2)德國小說(2)拉丁美洲小說(8)日本小說(5)
音樂.電影.多媒體教學(17)
古典音樂(1)英文老歌(3)大音希聲(古代樂曲)(3)民族音樂(2)國語老歌(5)台語老歌(4)影視配樂(9)古典詩詞譜曲(6)現代詩譜曲(5)古典風流行歌曲(8)流行音樂(6)卡通動畫(5)認識電影(1)電影劇本(23)現代舞蹈(1)多媒體教學(43)遠距線上教學(8)
中國古典詩概論、詩經、樂府詩、古詩、近體詩、詩話(20)
古典詩概論(15)詩經(30)歷代詩論詩話(3)樂府民歌(16)文人擬樂府、新樂府(37)漢魏六朝古詩(17)近體詩格律(5)唐代詩歌綜論(6)唐代古詩(22)唐代絕句(17)唐代律詩(20)唐宋詩比較(2)宋代古詩(3)宋代絕句(8)宋代律詩(9)宋代詩歌(9)元明清代詩歌(3)論詩絕句(1)其他詩歌(1)閨怨愛情(3)
外國詩歌及地方詩歌(4)
倉央嘉措(5)紀伯侖(6)泰戈爾(2)西洋詩歌(6)
現代詩學、現代詩(30)
現代詩概論(23)現代詩.陳黎(3)現代詩.林泠(2)現代詩.胡適(1)現代詩.余光中(25)現代詩:白萩(4)現代詩.向陽(1)現代詩.吳晟(1)現代詩.蕭蕭(3)現代詩.卞之琳(2)現代詩.杜十三(1)現代詩.非馬(5)現代詩.紀弦(8)現代詩.周夢蝶(14)現代詩.洛夫(13)現代詩.徐志摩(1)現代詩.席慕蓉(7)現代詩.商禽(11)現代詩.張錯(1)現代詩.張默(0)現代詩.覃子豪(1)現代詩.焦桐(1)現代詩.瘂弦(9)現代詩.楊牧(14)現代詩.鄭愁予(11)現代詩.夐虹(2)現代詩.蔣勳(3)現代詩.羅青(1)其他現代詩人(5)新詩賞析(1)
詞、詞話(9)
「詞」綜論(9)晚唐詞(2)五代詞(4)北宋詞(27)南宋詞(10)金元詞(1)明清詞(8)現代詞(2)王國維.人間詞話(8)
曲、曲論(1)
元代散曲(12)
講唱文學(2)
彈詞(1)諸宮調(1)
中國古典戲曲、元雜劇、明清傳奇(4)
京劇(7)雜劇(13)傳奇(戲曲)(23)傳統戲曲概說(5)
戲劇概說、電影劇本、現代戲劇、外國戲劇(3)
外國戲劇(4)希臘悲劇(6)戲劇概說(7)
古文(10)
古文概說(5)先秦古文(30)漢魏古文(14)六朝古文(27)北朝古文(3)唐代古文(39)宋代古文(50)元代古文(4)明代古文(28)清代古文(23)
駢文(1)
歷代駢文(8)
現代散文(24)
親情(21)環保(17)懷舊(3)生活(5)愛情(7)人性(3)散文評論(6)友情(1)性別(1)光陰(3)生老病死(5)自我存在(3)生活隨筆(2)原住民(12)台灣鄉土(2)社會寫實(2)教育(3)飲食(20)青春(3)流浪(3)自然(19)旅行(35)傳記(5)佛教(6)
楚辭(離騷、九歌、天問......)(3)
屈原楚辭(8)楚辭綜論(2)屈原以外楚辭(2)
短賦、漢賦、駢賦、散文賦(3)
漢代大賦(1)六朝駢賦(5)唐宋散文賦(7)
寓言(韓非子、柳宗元、郁離子......)(13)
寓言啟示(7)晏子春秋寓言(2)戰國策寓言(0)列子寓言(3)韓非子寓言(16)說苑新序寓言(3)韓詩外傳寓言(2)柳宗元寓言(6)郁離子寓言(13)其他寓言(3)現代寓言(9)西方寓言(1)幽默小品(2)
生活哲學(6)
生命領悟(32)唐君毅《人生之體驗》(10)格言語錄(18)EQ管理(6)勵志奮進(10)談情說愛(0)
文學理論(4)
文學創作(5)文學批評(8)文學桂冠(4)中國文學概論(1)
藝術、美學(12)
蔣勳談美(17)流商刻羽(10)舞出雲門(2)中國藝術史(7)古蹟風華(2)故宮國寶(10)當代藝術(1)西洋藝術史(1)流行樂壇(1)美的沉思(3)書法之美(28)博物館學(9)
非文學類古代文本(夢溪筆談、天工開物、本草綱目)(3)
夢溪筆談(7)天工開物(4)本草綱目(1)
文字意義(1)
文字意義(5)
史記、二十五史、歷史、史學(14)
史記(107)漢書(6)三國志(5)晉書(2)南史(1)新舊唐書(1)新舊五代史(1)資治通鑑(3)宋史(2)中國歷史(27)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35)史學史識(4)歷史教學(9)實用歷史(11)
中國思想史(1)
中國思想史(8)
儒家思想、論語、禮記、易經(8)
易經(5)論語(4)生活論語(30)禮記(9)中庸(4)孔門氣象(12)孝道(2)幼學蒙書(3)
孟子(8)
孟子概說(4)孟子.梁惠王(8)孟子.公孫丑(14)孟子.滕文公(3)孟子.離婁(9)孟子.萬章(1)孟子.告子(1)孟子.盡心(1)
道家思想、老子、莊子、列子(4)
道家思想(6)老子(5)莊子(34)列子(3)
先秦諸子、墨家思想、法家思想(4)
先秦諸子(2)墨家思想(7)法家思想(4)呂氏春秋(1)
佛家哲學、禪宗思想(1)
禪宗思想(3)
宋明理學(1)
宋明理學(4)
傳統文化、比較文化學(8)
古人食衣住行生活(15)傳統技藝(6)文化傳統(17)觀人於微(2)晚清民初思潮(5)新儒家(7)比較文化(6)比較文化(1)
鯤島尋源(台灣相關)(9)
台灣歷史(17)近代台灣(3)台灣古文(40)台灣古詩(5)台灣文學(3)台灣新文學(2)民俗信仰(7)地方風土(5)兩岸交流(1)
教育省思(23)
教育省思(52)成長掙扎(1)翻轉教學(17)高等教育(20)兩岸教育(8)教師之路(5)教師甄選(2)教專試題(0)親子教育(27)外國教育(15)教專發展評鑑(9)學子心聲(13)偏鄉教育(5)教師成長(6)學習留白(4)處罰管教(21)教育政策(15)班級經營(6)大學考招(5)性平教育(7)學習熱情(2)教材課本(4)技職教育(3)
哲學概論、知識論、形上學、倫理學、西洋哲學史(10)
思考練功房(19)倫理學(3)知識論(1)西洋哲學史(3)科學哲學(1)印度哲學(1)形上學(5)比較哲學(1)古希臘哲學(1)人生哲學(1)
當代思潮(11)
後現代主義(0)社會主義(1)意識流(1)魔幻寫實主義(1)象徵主義(2)韋伯社會學(3)結構主義與解構主義(5)女權運動(2)人權價值(2)法律公義(1)自由主義(2)
科學、科普閱讀(6)
數學(1)科普教育(6)天文學(1)科普文學(4)心理學(2)生物學(7)
生涯規劃、自傳、面試(6)
面試技巧(3)校系迷思(1)高中生活(1)自傳書寫(5)生涯規劃(5)大學生活(1)
社會觀察、人際職場、組織管理、媒體傳播(8)
性別平等(8)社會評論(9)生活新知(4)職場歷練(16)未來趨勢(13)溝通互動(10)媒體傳播(5)組織管理(3)
宗教、比較宗教學(6)
佛經法句(16)基督宗教(7)佛法如海(8)宗教哲學(2)梵音佛曲(4)佛教史(4)
生死學(3)
死亡省思(3)遺囑墓誌銘(8)敬悼逝者(2)
網海摭拾(2)
網路暫存(8)網站連結(1)
隱藏草稿(0)
西洋文學典故(1)未分類文章(2)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月曆
«
十二月2021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每月文章統計
每月文章統計
所有文章列表
相簿幻燈片
QRCode
最新留言
POWEREDBY
(登入)
新聞交換(RSS)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1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1081-02〈一桿稱仔〉
〈一桿「稱仔」〉也是賴和的親眼見證,也以寫實手法揭露日本帝國殖. 民下,秦得參因製糖會社剝奪租不到田地,做散工又得了瘧疾,只好轉為賣菜,卻因巡警索賄不成,不但 ...
- 2公義的淪喪----賴和:一桿「稱仔」(小說全文+解析) - 樵客
「一桿稱仔」,閩南語,即一支秤。「稱仔」,在本文中具有平衡、公正、合理的象徵意義。 這篇小說藉由賣菜小販秦得 ...
- 3賴和小說:<一桿『稱仔』>深究與鑑賞/ 許俊雅| 現代文學 - SI
- 4大二-(台文史)賴和《一桿稱仔》之讀後感 - 飄在人間
當秦得參買得生菜想去鎮上販賣時,「他妻子為慮萬一,就把新的『稱仔』借來。」「因為巡警們,專在搜索小民的細故,來做他們的成績,犯罪的事件,發見得多 ...
- 5采絜老師的教學網站| 教學單元活動學習回饋單
3.秦得參做生意需要用到稱仔,沒有錢的他稱仔從何而來呢? 參考答案:他妻子到隔鄰去借來一桿尚新的稱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