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大學排行榜/台大、成大拿下冠、亞軍!國家級資源湧向南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遠見雜誌》今(29)日公布「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成大擠下陽明交大和清大,站上綜合大學榜的亞軍,僅次於臺大(台大)。

三至五名分別為陽明交大、 ... ESG遠見|華人精英論壇|城市學|健康遠見|遠見行動誌|電子報|註冊|登入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關閉首頁教育高教遠見大學排行榜/台大、成大拿下冠、亞軍!國家級資源湧向南台灣2022《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文/謝明彧   攝影/張智傑2022-06-29瀏覽數235,200+今年《遠見》大學排行榜呈現「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M型僵固化發展態勢。

示意圖。

張智傑攝《遠見雜誌》今(29)日公布「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成大擠下陽明交大和清大,站上綜合大學榜的亞軍,僅次於臺大(台大)。

三至五名分別為陽明交大、清大、中山。

人文社科類前五名連兩年完全相同,分別為臺師大、政大、淡江、中正、輔大;技職類前五強也和去年一致,前五強分別為臺科、北科、雲科、明志、高科;醫科類與去年同樣不變,北醫蟬聯冠軍;私校類前五強學校也是去年老面孔,唯無醫學院系的逢甲大學今年進步一名,成為第四,是無醫學院私校中的全國最佳。

五大分榜30強出列,六大面向檢視校務發展今年排行榜整體呈現「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M型僵固化發展態勢。

少子化下,台灣每年大一新生總數,愈來愈難以支撐每一所學校永續營運,前段班大學吸納頂尖學生,強者愈強;中段班大學尋找亮點,走向小而美的特色化辦學;後段班則難掩頹勢,逐漸退場。

而在針對各校正副校長的調查中,發現「產業連結」「跨域整合」和「國際合作」三大主題,是各校最重視的校務發展方向。

《遠見》大學排行榜評選學校門檻為「學生數3000人以上,且助理教授以上教師數150人以上」,而這被視為大學能否永續營運的基本門檻,今年全台133所大專院校中,拿到評選入門票的僅剩89所,跌破90大關,情勢令人擔憂。

《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每年優化指標,精準反應台灣與國際人才發展趨勢,包括永續減碳、雙語國家、科技人才等議題。

今年同樣結合遠見民意研究調查、政府公開資訊、世界最大學術資料庫愛思唯爾(Elsevier)的Scopus資料庫,以及SciVal研究分析指標,以六大面向44項指標評比,公布五大分榜前30強(醫學類為前六強),讓各大學明瞭自己的競爭位置。

布局ESG和半導體,成大站上綜合類第二2020年起的半導體回台設廠熱潮,以及今年四月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半導體人才」和「淨零碳排人才」成為當前最稀缺的兩大人才顯學。

成大多年前就開始推動USR課程及SDGs學程,也大力促成與南部高科技業者的產學合作,提前佈局正確方向,成大在永續排名和產學金額雙雙起飛,今年擠下陽明交大與清大,站上綜合類亞軍,僅次於臺大;中山去年至今連拿四大國家級高教重點政策「半導體學院」「國際金融學院」「雙語標竿大學」「後醫系」,社會聲望大漲,回歸第五(表)。

圖/2022《遠見》大學排行榜。

李婉琪製作人文社科類前七連三年相同,靜宜、暨南進步明顯人文社科大學前七名與連續三年排序相同,分別是臺師大、政大、淡江、中正、輔仁、東華、銘傳,第八名為去年排名第十的靜宜大學,進步兩個名次,第九名則為去年第14名的暨南大學,進步5個名次。

人文社科大學由於學科屬性,國際論文表現過往多半不如工程、資訊、生醫等學科,然而隨著永續議題日趨熱門,永續相關的管理、社會、人文、地理等研究,都帶過去長期關注於地方服務的靜宜、綠色永續的暨南能見度增高,排名進步(表)。

圖/2022《遠見》大學排行榜。

李婉琪製作北醫蟬聯醫科類冠軍,中醫大排名第二醫科類由臺北醫學大學蟬聯冠軍。

北醫近三年將人才培育發向,從傳統「醫事人才」轉為「生醫產業生態鏈人才」,鼓勵校內師生創新創業精神,結合學校科研、醫院臨床與產業議題,推動生醫新創孵化器,成功成立超過20家新創公司,持續站穩國內醫科類大學冠軍。

第2~6名為中醫大、高醫、慈濟、中山醫、長庚科大(表)。

圖/醫科大學排行。

逢甲突破醫科包圍私校類第四,元智進榜前十私立大學前七名與去年相同,前五名中有四校具備醫學院,分別是北醫、中醫大、長庚、高醫,逢甲為前五名中唯一沒有醫學院的學校,6~10名依序為亞大、淡江、中原、元智、東海。

元智為今年前十強中唯一新入榜者,不僅是國內第一所開辦全英語教學的大學,也是國內第一所獲得國家品質獎的大學,面對去年開辦的「雙語國家」政策,以及近年大學退場議題,教學品保有目共睹,排名因此提升。

(表)。

圖/2022《遠見》大學排行榜。

李婉琪製作明志排名全國技職第四,文藻國際化表現優異社會大眾對技職的傳統認知,都是「國立優於私立」,然而去年台塑集團體系的明志科技大學首度擊敗高雄科技大學,站上技職類第四名,今年持續維持好成績,也是國內私立技職中,社會聲望、學術表現、財務體質最優秀者。

而文藻外語大學則在國際化面向上,同樣擊敗多所知名國立大學與科大,外籍教師比例更高居全國第一,私校只要鎖定特色,就能創造獨一無二(表)。

圖/2022《遠見》大學排行榜。

李婉琪製作永續人才發燒,ESG議題重塑大學排名表現;大缺工時代,務實化教學讓私校與技職出現亮點;南北均衡政策,國家級計畫與資源大舉投注南台灣的大學。

不同學校如何抓住其中轉機,扭轉少子化帶來的招生衰退宿命,成為高教M型化發展下的右端贏家。

(完整內容請見《遠見雜誌》七月號)圖/2022《遠見》大學排行榜調查方法。

李婉琪製作延伸閱讀快報!「年度MVP學校」新出爐,台大、逢甲、台科、朝陽能霸榜成功?【遠見最佳大學排行榜】醫工強強聯手,陽明交大勇奪亞軍【獨家】哪個系所最鍍金?遠見「2021起薪最佳大學」大數據報告最佳大學排行榜台大成大熱門文章1威脅統一「霸主」地位的,不是全聯而是統一超自家人?2「年輕人,你很孝順!」我想離開,到一個沒有人叫我孝子的所在3阿湯哥票房登上台灣影史第7!全國票房前10電影你最愛哪部?4聽不到小女兒一聲爸爸!低收慈父照顧11年無腦症女兒無怨言5下定決心買房可儘早入手!胡偉良:6種愈來愈值錢的「黃金屋」熱門快訊《哈佛商業評論》100週年盛典聚焦科技首都打造幸福竹縣!數位專輯當月期刊2022年8月號才救活慘賠百億的陽明海運,鐵血董座謝志堅卻在最好時刻、華麗轉身?海運會重現2009年崩跌?航商自保「關鍵40%」!保瑞從門外漢變身「製藥獲利王」全憑這秘訣購買訂閱目錄2022年7月號電池「聖杯」在台灣?從躲棉被痛哭到跑贏全球?輝能CEO第一手告白串接6院聯防抗疫,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破除白色巨塔高牆小火慢燉,技嘉葉培城:先苦後甘更有成就感購買訂閱目錄2022年6月號小齒輪大增速,鈞興EPS超8元,咬合E-bike兩輪商機達方綠能營收近百億,E-bike品牌和零件憑什麼出海皆有成?神防疫!小港醫院守護南國門,AI判讀確診僅1秒購買訂閱目錄最新出版抗通膨投資攻略一本通經濟寒冬、疫情打擊、通膨升息,全球資本市場迎來一波熊市…心慌慌的你該怎麼辦?遠見以「抗通膨投資攻略一本通」為題,邀請六位大神:市場先生、雷浩斯、財女Jenny2022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2022年,對學生、家長和老師來說,都是無所適從的新起點。

首先,新制考招上路,考科項目、題目內容、採計科目均大換血。

國家新政策也連番上陣,「半導體學院」「國際金70位領袖預見永續新未來華人社會最高規格的年度盛會本專刊記錄了第19屆高峰會的論壇精華內容,是70位與會貴賓的思想結晶、參與盛會者的美好回憶,也是未能參與者的最佳跨年讀物。

在這202全民拚運動打造健康好習慣2020年奧運會落幕,台灣選手贏得史上最佳獎牌表現——2金、4銀、6銅,不僅成就了個人,也掀起一股全民運動熱潮。

本期運動特刊談如何借力使力為運動風潮推波助瀾,帶大動盪時代拿回退休自主權後疫時代,通膨和失業率一起囂張;經濟頹靡與復甦一起共舞,一個波動、脫序,卻又嶄新的大動盪時代隱然成形。

過去170年,美國曾發生33次經濟衰退,有20個年度通膨率看此文章的人也看了...產險賣樓籌錢賠保戶!防疫險引爆增資潮,淨值危機緊追在後砸25億打造!彰化第一家百貨為何一等再等?以在地文化與國際交流苗栗國際教育2.0培養頂尖世界公民國泰金開第一槍!增資國泰產險100億,創業界首例工程、管理、財經、資訊,碩士起薪五強大學出列台美經貿傳捷報?台灣加入CPTPP只差臨門一腳?科技大老齊聚,裴洛西午宴談什麼?張忠謀說了這些話遠見電子報每週接收國際、財經、科技、教育報導幫助您快速掌握趨勢訂閱加入LINE按讚粉絲專頁訂閱YoutubeGoogle新聞追蹤我們IG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