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杜鵑花科杜鵑花屬 落葉或常綠小灌木. 原產地:北半球的溫帶、亞熱帶、寒帶. 栽培:. 培養土以通氣良好之腐葉土或肥沃砂質壤土為佳,日照及排水需良好。

杜鵑花 又稱:映春花、山石榴 、滿山紅、映山紅、迎春花、播田花、躑躅 杜鵑花科杜鵑花屬 落葉或常綠小灌木 原產地:北半球的溫帶、亞熱帶、寒帶   栽培: 培養土以通氣良好之腐葉土或肥沃砂質壤土為佳,日照及排水需良好。

杜鵑花可高達1-3公尺,亦有達5公尺之品種,枝幹直立或匍匐狀,枝條平滑,有粗毛或腺毛,有原生種與雜交種,品系繁多。

單葉互生;無托葉;革質;簇生於枝端,葉形品種不同而異,介於橢圓形至三角形之間,葉面全綠,毛茸因種而異 ,葉片更有大小、厚薄、軟硬不等。

  花頂生,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冠多漏斗形、鐘形、管形等,花形有單瓣、重瓣、漏斗形、鐘形、帽形、管形等。

;花色更富變化,有白、紅、粉紅、紫、黃、青白以及白底紅邊、紅點等。

  花盛開於春期,花開時全株同時盛開,滿山滿樹的粉紅、桃紅、純白....一片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果實為蒴果、核果及漿果;種子較小,有肉質的胚乳及直立的胚,有時有翅。

  杜鵑花在全世界約有八百多種,原產於中國大陸的就有六百多種,雲南山區可說是世界杜鵑的分布中心,台灣本地原生種也有二十餘種。

台灣原生種花色以桃紅與紅色居多。

日系阜月種花色繁多嬌美高貴,歐美系重瓣、花大、美豔。

  杜鵑花品種眾多,生長適應性強,花型變化豊富、花色繁多、開花期長,開花期久,杜鵑花經複雜的反覆雜交,目前品種繁多主要有平戶杜鵑、西洋杜鵑、皋月杜鵑杜鵑和久留米杜鵑四大類。

台灣也有特有的原生杜鵑花,像是陽明山區的金毛杜鵑、烏來山區的烏來杜鵑,以及兩千到三千公尺地區常見的紅毛杜鵑及森氏杜鵑。

但台大校園及安全島上的杜鵑花,則多是日本種的平戶杜鵑、久留米杜鵑或是西洋杜鵑,本土原生種在台灣反而稀少了。

台灣的杜鵑花產地集中於陽明山及埔里地區。

以前花農習慣以露天田間栽培,水分、養分管理粗放,又有夏季高(35℃以上)及冬季低(10℃以下)之影響,葉片容易老化脫落,造成開花不整齊,植株緊密度不足,無法以「盆花」形式銷售,多以庭園用花苗來推廣。

杜鵑花原生地分布很廣,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熱帶至高山寒帶地區。

其可以在相當陰的地方生長,而且是其他花木所不能生長的地方。

杜鵑需要酸性的土壤,即使是被雨水沖刷得相當厲害之地,缺乏養分,它仍然能夠欣欣向榮的生長。

杜鵑花屬在園藝上可分為兩大類:杜鵑類(Azalea)及石楠類(Rhododendron)。

杜鵑類枝葉有刺毛,花葉較小型,多分布於低海拔山區、河邊及和平地道路旁。

石楠類枝葉無刺毛,花葉較大型多分布在溫度較涼冷,濕度較高的高海拔山區。

其中,杜鵑類有南湖杜鵑、守城滿山紅、唐杜鵑、細葉杜鵑、埔里杜鵑、紅毛杜鵑、烏來杜鵑、金毛杜鵑等,石楠類有西施花、台灣杜鵑、紅星杜鵑、著生杜鵑、森氏杜鵑、玉山杜鵑等。

  杜鵑花的生命力超強,既耐乾旱又能抵抗潮溼,無論是大太陽或樹蔭下它都能適應。

根長的淺分布的廣, 能固定在表層泥土上。

最厲害的是它不怕都市污濁的空氣,因為它長滿了絨毛的葉片, 既能調節水分,又能吸住灰塵,最適合種在人多車多空氣污濁的大都市,可以發揮清靜空氣的功能。

所以它也是台北市市花。

  杜鵑花的栽培管理方法   杜鵑花落花後就應該進行修剪,大約在4、5月的時候。

修剪的方法是 1、摘花:將落花及果實由基部用手摘除或剪刀剪除,這樣可以保持美觀並促進側芽的生長。

2、摘心:將枝條頂端約2至3公分摘除,在7月以前可進行2次左右,這樣可以長出更多的側芽,枝葉較密,來年的花芽也會更多。

  3、強剪:若栽植成綠籬或整型的杜鵑花太大了,可以在開花後將枝條剪去三分之一,以降低高度。

水份:在生長期間要有充足水分,夏季時應每天澆水1次,開花時忌直接淋水在花朵上。

休眠期可以停止澆水。

  施肥:花期前後(7、8月至次年3月):磷肥需要量多。

可施用豆餅、骨粉或磷肥量高的化學肥料。

枝稍萌發生長期(2月初至6月):氮肥需要量多。

  杜鵑花全株有毒,以花、葉處的毒性較強所以觀賞時就不要去摘她了。

誤食會產生噁心、嘔吐、血壓下降、呼吸抑制昏迷及腹瀉 等症狀。

繁殖: 繁殖以扦插或嫁接,夏季為適期,保持半日照,二個月後可發根。

春季為移植適期,在栽培期間需保持肥度以利開花。

用途:大型盆栽、庭園造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