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中經絡藏府的診斷指標 - 亞東醫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有正確反應)、木僵(stupor:病患表現似睡眠狀態,弄得醒,醒後沒有正確反應)、半昏迷(semicoma:無意識狀態,弄不醒,反射存在)、昏迷( coma:無意識狀態, ... 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醫療團隊 關於我們 特色醫療 醫療團隊 衛教資訊 媒體報導 門診時間 ::: 衛教資訊 腦中風中經絡藏府的診斷指標 劉亮吟醫師 【前言】   中風,自漢朝張仲景《金匱要略》開始將症狀依淺深輕重分中絡、 中經、中府、中藏。

雖然現代醫書多只以有無神智改變分中藏府(中臟 腑)和中經絡,但個中描述有的簡略、有的不盡相同,使我們後輩學習 起來倍感含糊。

腦中風的神經學檢查在西方醫學是非常確切的,加上電 腦斷層、核磁共振等發展,腦中風的診斷更是無可遁形。

本文想結合西 醫神經學檢查將中經絡藏府擬定出明確的診斷指標。

【中絡】   今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篇提到:「邪在於絡,肌膚不仁。

」醫宗金鑑 雜病心法要訣提到:「口眼喎斜、肌膚不仁,邪在絡也。

」因此中絡的 診斷指標有二:(一)肌膚不仁(二)口眼喎斜。

  「肌膚不仁」一般醫書的描述都是麻木,這種感覺異常為感覺系統 受損,包含痛覺(painsensation)、觸覺(touchsensation)。

  「口眼喎斜」中的「口歪」表現為現代的面神經麻痺(facialpalsy) 。

面部表情肌由第七對腦神經面神經支配,眼睛以下接受同側從橋腦出 來的面神經支配,並受對側大腦皮質所管;眼睛以上除了接受同側面神 經及對側大腦皮質支配外,並有一分支由同側大腦皮質管。

因此臨床面 神經麻痺分兩型:(一)中樞型面神經麻痺(centraltypefacialpalsy): 皺眉頭及閉眼不受影響,嘴角無力被拉向健側。

病灶在對側橋腦以上( 面神經核以上)及對側大腦半球。

(二)週邊型面神經麻痺(peripheral typefacialpalsy):病側無法皺眉頭及閉眼,嘴角無力被拉向健側。

病灶 在同側橋腦面神經核或同側面神經從橋腦出來後行經的部位。

  「眼斜」與支配眼外肌的第三、四、六對腦神經有關。

第三對(動 眼)和第四對(滑車)腦神經位於中腦,第六對(外展)腦神經位於橋 腦,因此腦幹病灶影響到第三、第四、或第六腦神經就可產生眼斜。

另 外眼球有水平共軛偏向(conjugatedeviation):正常功能時,大腦額葉 將眼球推向對側,橋腦則將眼球拉向同側。

如果大腦額葉病灶,使得眼 球推不過去,則兩眼水平共軛偏向病側;如果橋腦病灶,眼球拉不過來 ,則兩眼水平共軛偏向健側。

【中經】   今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篇提到:「邪在於經,即重不勝。

」醫宗金鑑 雜病心法要訣提到:「左右不遂、筋骨不用,邪在經也。

」因此中經的 診斷指標為:左右不遂、筋骨不用。

  「左右不遂」指的是左半側或右半側運動乏力,肌力較正常弱。

肌 力的記分為:5分正常;4分可對抗檢查者力量,但較正常為弱;3分可對 抗重力,但無法對抗外力;2分無重力之下可平行移動;1分肌肉收縮動 作;0分沒有動作。

  此外臨床有些病人,肌力正常,可是無法準確做出有目的之動作, 稱為失用症(apraxia),類似所謂的「筋骨不用」,和頂葉病灶有關。

【中府(中腑)】   今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篇提到:「邪入於府,即不識人。

」醫宗金鑑 雜病心法要訣提到:「昏不識人、便溺阻隔,邪在府也。

」因此中府的 診斷指標為:(一)昏不識人(二)便溺阻隔。

  「昏不識人」指的是意識障礙。

西方醫學將意識障礙依程度分清醒 (clear)、嗜睡(drowsy:病患表現似睡眠狀態,弄得醒,醒後有正確 反應)、木僵(stupor:病患表現似睡眠狀態,弄得醒,醒後沒有正確反 應)、半昏迷(semicoma:無意識狀態,弄不醒,反射存在)、昏迷( coma:無意識狀態,弄不醒,反射消失),另有迷亂(confusion:定向 力消失,無法辨識時間、地點、或人物)及譫妄(delirium:除了定向力 消失外,並有幻覺產生)。

意識狀態除了用描述外,一般用昏迷指數記 錄。

  昏迷指數(Glasgowcomascale,簡稱G.C.S.):記錄最好的反應。

  E(Eye):4分-眼睛自行睜開;3分-叫他眼睛才睜開;2分-對 疼痛刺激眼睛才睜開;1分-眼睛不睜開。

  M(Motor):6分-遵照指示活動;5分-知道疼痛刺激在哪裡而動 ;4分-對疼痛刺激表現屈曲退縮(flexionwithdrawal);3分-去皮質僵 直(decorticaterigidity),上肢屈曲,下肢伸直;2分-去大腦僵直( decerebraterigidity),上肢與下肢都伸直;1分-沒有動作。

  V(Verbal):5分-對答定向力良好(oriented);4分-說話內容混 亂(confused);3分-講話內容只有字不成句;2分-發出聲音;1分- 沒有說話。

T代表氣管內插管或氣管切開術。

  清醒者為E4M6V5,昏迷為E1M1V1,依此類推。

  大便一天三次到三天一次都是正常範圍,因此「便溺阻隔」可認定 為大便超過三日以上未自解或是小便瀦留難解。

【中藏(中臟)】   今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篇提到:「邪入於藏,舌則難言、口吐涎。

」 醫宗金鑑雜病心法要訣提到:「神昏不語、脣緩涎出,邪在藏也。

」因 此中藏的診斷指標為:(一)神昏(二)不語、舌難言(三)脣緩涎出 。

  「神昏」為意識障礙,和中府重覆。

  「不語」或「舌難言」有幾種可能:(一)運動性失語症(motor aphasia,dysphasia):病變影響主要大腦半球(dominanthemisphere:右 撇子的人在左腦;左撇子的人大部份也在左腦,約有25%在右腦)的運 動語言區(Broca‘sarea),患者聽得懂卻無法表達,或是說出來的話不 流利。

失語症的類型很多,本人認為可廣義地納入中藏指標。

(二)因 意識障礙而無法與外界溝通,昏迷指數中的V1~2分。

(三)構音困難( dysarthria):發舌音(如“它”)、唇音(如“媽”)、或喉音(如“哥”)有 困難,發音含糊(slurredspeech),病變可能在大腦、小腦、或腦幹。

臨床一些中絡或中經病人常有發音含糊症狀,因此構音困難是否納入中 藏指標,暫時持保留態度。

  「脣緩涎出」有幾種可能:(一)面神經麻痺,患側口唇乏力、口 水流出。

(二)延髓性麻痺(bulbarpalsy)或假延髓性麻痺( pseudobulbarpalsy),吞嚥困難、口水流出。

但是面神經麻痺屬中絡, 光是流口水就列入中藏未免太深;延髓性麻痺和假延髓性麻痺除了吞嚥 困難,多半也有構音困難症狀。

「脣緩涎出」的診斷容易混淆,似可刪 除。

【結語】   腦中風中經絡藏府的診斷指標配合西醫神經學檢查修訂如下:   中絡:(1)感覺異常(肌膚不仁);或(2)面神經麻痺(口歪) ;或(3)眼斜。

  中經:(1)運動性無力(左右不遂);或(2)失用症(筋骨不用 )。

 中府:(1)意識障礙;或(2)大便超過三日以上未自解或是小便 瀦留難解(便溺阻隔)。

  中藏:(1)失語症;或(2)不語(昏迷指數中的V1~2分)。

  以最深層次作為認定。

例如肌膚不仁(中絡)加上左右不遂(中經 )則為中經;意識障礙(中府)加上失語症(中藏)則為中藏。

  有的診斷為腦中風的病人,臨床症狀卻不在中經絡藏府之列,如頭 暈、頭痛、視野缺損等,也只有暫且納入不屬中經絡藏府了。

   【參考資料】 1.(清)吳謙等編,御纂醫宗金鑑(上冊),德興書局,卷十九訂正金 匱要略註上之二,p.444,1982。

2.(清)吳謙等編,御纂醫宗金鑑(上冊),德興書局,卷三十九雜病 心法要訣,pp.138-44,1982。

3.張伯臾編,中醫內科學,知音出版社,pp.452-70,1992。

4.馬光亞,中風與昏厥之辨證與治療,九思出版社,pp.49-50、55-7, 1996。

5.王永炎,中風病要覽,志遠書局,pp.18-48,1993。

6.中醫內科急症證治,啟業書局,pp.160-77,1987。

7.中醫實用臨床手冊,啟業書局,pp.130-3,1982。

8.史宇廣、單書健編,中風專輯,志遠書局,pp.15-29、79-85、98-101 、117-8、209、245-55,1995。

9.K.W.Lindsay,I.Bone,R.Callander.NeurologyandNeurosurgery Illustrated.ChurchillLivingstone,pp.1-32,115-9,134-43,153-7,1986. 10.MichaelJ.G.Harrison.NeurologicalSkills.pp.4-61,1987. 11.PeterDuus.TopicalDiagnosisinNeurology.ThiemeMedicalPublishers. pp.85-98,107-13,1989. 12.AnthonyHopkins.ClinicalNeurologyaModernApproach.Oxford UniversityPressInc.,pp.65-6,1993. 回列表 進度 查詢 網路 掛號 TOP回到上方 小護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