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見常見 - Louisa 陳芷涵的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佛陀曾說過一個火炬的比喻,目的是指出『常見』的不正確。

而常見的意義,就是『斷見』的相反,以為生命在死後仍有一樣如靈魂般的東西『沒有死』, ... 關閉廣告 Louisa陳芷涵的部落格 跳到主文 生命故事,最能帶給人們心靈的滋養與智慧的啟發,凡生活創意、資訊新知、學佛因緣、溫馨故事、心得分享、博君一笑、好創意、好書介紹等生活萬象,請儘量來稿,讓我們藉由您的分享,生活更多采多姿。

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Jun10Mon201916:29 斷見常見 斷見常見 佛陀曾說過一個火炬的比喻,目的是指出『常見』的不正確。

而常見的意義,就是『斷見』的相反,以為生命在死後仍有一樣如靈魂般的東西『沒有死』,而在離開肉體後到處遊走。

也憑藉著它而上天堂、下地獄或輪回。

這一種思想,幾乎存在於所有的宗教中,就連佛教也不例外。

但事實上這只是一種誤解。

佛教的生命觀,主張當下的生命就是緣起而沒有自性的,故當然也不會主張在死後又冒出一個常恒不變的東西。

但因人類對生命的執著及對死亡的恐懼,總是會想像出許多東西永不壞滅,而落『常見』。

但以佛法的眼光來看,『常見』本身就是人類不能接受現實的軟弱表現。

若不能超越它,畢竟仍是安不了心。

之所以要先破『斷見』,再破『常見』,是因為斷見造成的傷害,一般來說比常見要大。

人若落常見,通常最多就是不安心、不解脫,並沒有太大的傷害。

但一旦落了斷見,就會有相當的痛苦,及種種諸如只圖近利、不負責任的不合理行為。

故通常不對一般人講『空』、『無我』的道理而破其常見。

現代一般人因受流行文化的影響,也是在生命觀上傾向斷見,而不是常見。

此時若不先去其斷見,使心中有一種生命的踏實感,胡亂的講空、無我的道理,往往反而會使其錯亂。

能破常見而體會得中道法味的喜悅,固然是好,但不應因此過程而又落入斷見的苦悶。

體中道者當『不著兩邊』,既不落斷見,也不落常見。

能二邊俱不著,才是佛陀體悟的中道。

       常見的思想,總是假設一個大的『客觀世界』的存在,而眾生則在其中沉浮旅行。

世界雖會經歷春夏秋冬或改朝換代的變化,但總是同一個世界。

而在其中輪回的眾生,雖會因不同的因緣而有時上天有時下地,有時做人有時做獸,但其『靈魂』本體也像世界一般,是同一個個體。

故在這種由常見所成的生命觀中,不只是生命是常,世界也是常。

這種世界觀正如古典物理學家在亞里斯多德時代的假定,以為世界是靜態、客觀的存在。

而佛法則主張無論是世界或生命,皆不是絕對客觀的存在,而是互相依靠,依緣而成的。

離開眾生的知覺感官而感受環境,『世界』並不存在。

人的世界、鳥的世界與浮游生物的世界,也各自有其界域,雖共同存在卻不互相妨礙。

故佛法的世界觀並不主張一個固定不變而可容納一切的空間,而是主張佛土不可離開眾生而存在。

也正因為眾生的存在,才有無量的佛土。

世界與眾生是相依而相成的。

以為生命是常恒絕對的思想,也是因人類對死亡的誤解及恐懼而造成的。

       人總以為有一個常恒不變的東西在那裡作為生命的主體,才可以有輪回。

而以佛教的思想來看,這個想法是人類執著於『我見』的產物,是沒有根據的。

換句話說,人總以為要有一個不變的『可輪回的人』,才能輪回。

但根本佛教主張並不需要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就可以輪回。

而且是正因為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才會有輪回的現象。

以為生命有實體的思想,在西方近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哲笛卡爾所說的『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雖是啟蒙運動的先驅,但以佛法來看,仍沒能跳出傳統基督教『神學生命觀』的格局。

以佛法的『如實觀』來看,思就只是思,是不關什麼我在不我在的。

由思推演到我在,是玄學而不是科學。

以佛法的『緣起觀』來看,人每天吃飯,卻沒有吃飯的主體。

每天睡覺,也沒有睡覺的主體。

這事講來似乎不可思議,但事實卻正是如此。

這就好像國家是由土地、人民等諸因緣所組成,卻並沒有一個常恒不變的實有主體一樣。

而國家照樣可有種種的政治、外交、經濟的運作,並不因沒有一個實主體就產生行動的困難。

人也是一樣的,沒有主體也照樣能吃飯、睡覺、思考、行動。

以為沒有主體就不能有行為的人,只是欠缺想像力罷了!        佛曾經用火的傳遞,來譬喻生命的流轉。

指出生命正如火一般,是『因緣和合』而生的。

火在火炬上燃燒,很亮,人就以為實有一樣東西叫『火』。

但事實上火只是因為有油在油布上,油布又繞在木頭上,再加上有足夠的氧氣及有人用火點燃了油布才產生的。

這些條件若不具足,火就產生不了。

故火是依靠這些條件而起的,並不是離開這些條件(因緣)而仍有一種東西叫做『火』。

       同樣,生命也一樣是靠眾多因緣條件聚合而生的。

生命也要有能燒的東西(如油布、木頭般的細胞),助燒的養料(如氧氣般的各種食物、飲料及空氣),及點火的人(胎生動物的父精母血),才能使熊熊的生命之火燒起來,並不是離開這些東西(色身、食物、氧氣及父母)而別有一個東西叫做人。

人正如火一樣,是一個用來識別一群因緣的標籤。

在佛學中,就把這標籤稱為『名相』。

       用火炬這個譬喻作例子,有些人會覺得頗悲傷,因為火總有燒完的時候。

但事實上,生命不正如火炬般的有燒完的時候嗎?人的悲傷是因為生命有燒完的時候,還是只因為人不願面對事實,接受事實?佛法主張人生中的一切煩惱,均來自人類的不肯面對事實。

人只要肯面對事實、正視事實,哪裡會有如許之多的煩惱?生命明明是像其它萬物一樣,由因緣所生,無有自性與實體,也有轉變的時候。

那我們就當正視這個事實。

能正視事實,就是佛法中的『如實觀』。

也因為如此,佛法才會被稱為『智慧之學』。

人能有智慧而看清事實,就會有成熟合理的人生觀了。

也只有在這個前提之下,才能談生命觀中的超越。

若一個人連事實都不能接受,其人格及人生不是逃避,就是在做夢。

而佛法不外是要人由夢中走出來,不要逃避,以一個平常心面對人生罷了!        生命的流轉延續,如果用火的相引相傳來做譬喻,就很能為人所瞭解了。

火可由一個火把傳到另一個火把上,就好像一個生命可引發另一個生命一樣。

後火若非前火的點燃就不會發生,但後火又不能說就是前火。

生命也一樣,後者若非前者的『業力相續』就不會發生,但後者也不能說就是前者。

可是兩者之間,又存在著一個程度的延續性和相關性。

由這樣的譬喻去看,就不會有常見的錯誤了。

       若直接由緣起法則的正理去看生命的輪回現象,也是因生命沒有自性方可輪回。

若有自性,反而就不可輪回了。

中國哲學思想的起源是《易經》,和佛家一樣皆是因如實見到了『宇宙人生現象變易不居』而生的思想。

但在哲理的洞觀上,佛家更深刻的看出了變易的本質正是『緣起無自性』。

對於這一點的認知,西洋哲學及中國哲學皆沒有見到。

若以緣起思想來看,人若真有一個常恒不易、始終不變的『靈魂』,輪回就不會發生了。

       過去印度教的教義,就是主張婆羅門(僧侶階級)的轉世仍是婆羅門,而賤民的轉世仍是賤民。

這樣的生命觀就是『有自性』,以為婆羅門的生命中真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而可使其生生世世為婆羅門。

嚴格上說,以佛法來看這不是輪回。

因為一切皆已註定好了,沒有什麼好輪好回的,只是同一個人在同一個位置醒醒睡睡而已。

而這一種由常見所產生的生命觀所造成的結果,就是不少婆羅門在當時的驕奢淫逸。

       佛陀住世的時候,發現了這一種常見無助於合理的人類道德生活,就開示了他所了悟的緣起法,以糾正當時的思想缺失。

他指出人的生命中並沒有一樣東西,可使人生生世世是貴族或婆羅門,而是要看其今生在世間的行為。

換句話說,一個人若能在今生勉力行善,才能在來世有好的果報。

否則無論其在今生有多崇高的地位,都難免墮入惡道的惡報。

佛陀最根本的關懷,是要建立如法且合理的生命觀,使世人能在生命中向上與向善。

       若由這個觀點來看西方基督教的生死觀,就不會完全把其視為有偏差的常見了。

因為基督教仍是主張人的今世行為,是和他死後的果報相關的。

基督教以為人若在生前信仰純正而行善,則死後會進天堂。

而若沒有行善反而造惡,則會墮入地獄。

這種生死觀在基本上說,是鼓勵人類的道德生活的,主張人的去處會因在世時的表現而有不同。

富人並不永遠是富人,若不行善則死後仍會下地獄;窮人也不永遠是窮人,而可能在死後會因生前的行善而得到天堂的善報。

故以佛法來看基督教的生死觀,並不全是常見,而是比較簡單的中道。

而簡單也並不意味著低下或不好,反而正因為簡單而較能普及。

       『斷見』及『常見』,均是人類有偏差的生命思想,也都會對人類造成傷害。

『斷見』最易造成縱情享樂及不負責任的人生觀,而『常見』也容易造成道德生活的忽略。

佛陀提出的『中道生命觀』,指出了宇宙人生的『因果法則』是有秩序而具普遍性的,並指出了人的行為價值及其和生命的相關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csangou Louisa陳芷涵的部落格 csangou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宗教超自然個人分類:基礎佛學上一篇:20131014瑜伽師地論卷十二456頁2(P458) 下一篇:林志玲、AKIRA定情片《赤壁~愛~》曝光! ▲top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 月曆 « 十二月2021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相簿幻燈片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文章分類 Computer(0) 古聖先賢(1) 古聖先賢(1) 佛教英文(1) 佛教英文(8) 般若經系(1)美髮系列(2)種植植物(5)日文(5)藏文(2)淨土宗(2)梵語(7)書畫(9)糖尿病(4)Music(1)漢譯佛典(5)水陸法會(1)天台(6)部派佛教(1)佛教故事(2)名相(11)華嚴宗(11)古漢語、音韻學等(5)梵唄(3)法華經(2)旅遊(9)我的最愛(7)COMPUTER(14)佛畫(41)Music(1)禪繞畫(1)梵唄(7)節日的歌(1)我的最愛(63)病中護理(9)梵文(1)華嚴經(1)基礎佛學(83)生活DIY(9)經典(13)織衣(4)各道場(5)科學與佛教(7)中觀(2)愛美系列(10)佛教與文化(5)English(12)佛教與文學(2)禪宗(5)唯識(134)唯識(1)生活小品(52)人文地理歷史(6)大自然(5)歷史(4)佛教藝術(34)保健(95)時事新聞(63)素食料理(171)佛教故事(20)禪(9)親子(9)家人的成長故事(6)聖嚴師父的故事(14)文藝(96)經典(24)生與死(15)談修行(25)讀書會(4)佛教儀軌(2)笑話(3)天葬(1)禪(13)生活的智慧(134)心靈小品(123)保健知識分享(80)文學(19)佛學(122)佛學研究(11)生活智慧(21)學佛與生命(33)佛法分享(22)未分類文章(4)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21十一月(16) 2021十月(17) 2021九月(24) 2021八月(31) 2021七月(25) 2021六月(26) 2021五月(5) 2021四月(24) 2021三月(7) 2021二月(7) 2021一月(16) 2020十二月(24) 2020十一月(46) 2020十月(5) 2020九月(16) 2020八月(26) 2020七月(46) 2020六月(58) 2020五月(66) 2020四月(69) 2020三月(29) 2020二月(8) 2020一月(8) 2019十二月(16) 2019十一月(9) 2019十月(17) 2019九月(36) 2019八月(23) 2019七月(18) 2019六月(43) 2019五月(33) 2019四月(57) 2019三月(68) 2019二月(20) 2019一月(31) 2018十二月(8) 2018十一月(18) 2018十月(18) 2018九月(19) 2018八月(38) 2018七月(26) 2018六月(54) 2018五月(52) 2018四月(34) 2018三月(35) 2018二月(8) 2018一月(12) 2017十二月(2) 2017十一月(3) 2017十月(11) 2017九月(4) 2017八月(12) 2017七月(19) 2017六月(11) 2017五月(1) 2017四月(1) 2016十二月(1) 2016十一月(1) 2016十月(5) 2016八月(7) 2016七月(11) 2016五月(3) 2016三月(1) 2016二月(9) 2015十一月(13) 2015十月(6) 2015九月(1) 2015八月(3) 2015七月(9) 2015六月(10) 2015五月(19) 2015四月(21) 2015三月(33) 2015二月(11) 2015一月(35) 2014十一月(2) 2014十月(22) 2014九月(42) 2014八月(8) 2014七月(3) 2014六月(29) 2014五月(43) 2014四月(15) 2014三月(3) 2014二月(4) 2014一月(19) 2013十二月(5) 2013十一月(12) 2013十月(19)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最新留言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1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