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是一種真實生活的模樣」從花蓮部落工藝長出的雋永設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誕生自花蓮港口部落的Kamaro'an,相信原住民文化的美麗不必具象喧嘩,而 ... 3年後品牌正式成立,並發展出阿美族傳統編織延伸設計的產品線,不執著於 ... 圖片提供/kamaro'an 分享 追蹤 分享 「工藝是一種真實生活的模樣」從花蓮部落工藝長出的雋永設計──Kamaro'an 2019/09/20 | 設計生意 |林亞璇 「Kamaro'an」不只是呼喚族人回到部落住下,也希望這些不帶流行符號的簡單設計,能長住在每個使用的日常裡。

誕生自花蓮港口部落的Kamaro'an,相信原住民文化的美麗不必具象喧嘩,而是靜靜蘊藏在生活工藝中;從輪傘草燈到編織袋包,渾然天成的流暢線條似是海浪又如山巒。

阿美族語「Kamaro'an」不只是呼喚族人回到部落住下,也希望這些不帶流行符號的簡單設計,能長住在每個使用的日常裡。

2013年初夏,Kamaro'an的品牌開始醞釀,城鄉所畢業回到部落的TipusHafay(林易蓉),遇上工業設計背景的張雲帆、劉立祥,三人與長期推動部落工藝的舒米・如妮合作,草創期產品就從吹著海風長大的輪傘草開始。

舒米・如妮復育了共生的海稻米、大葉田香草、輪傘草,海稻米用以煮食、大葉田香釀酒,她思考著輪傘草除了傳統編織草蓆的用途,還有什麼可能讓族人投入一起做?無意間,草蓆扭轉長出立體結構,開成一朵朵線條優美的浪草燈;取草料的不同部份,則做成陽光般放射的旋草燈及置物架。

以輪傘草製成的浪草燈,加入金屬鐵架撐起立體感,也加快編織的節奏。

圖片提供/Kamaro'an   3年後品牌正式成立,並發展出阿美族傳統編織延伸設計的產品線,不執著於就地取材的天然材料,而與染布、車縫、皮革軋型的工廠合作,工藝師則負責包袋提把、束環等處的編織。

年輕工藝師Nacu說,從一天只能編一條到現在十條都沒問題;向部落長輩們手把手學會的技藝,在無數次練習後由身體牢牢記住。

Kamaro'an不只打開大眾認識阿美族文化的對口,也促成了部落生活智慧的世代傳承。

編織方包的靈感來自阿美族的隨身工具盒「Kopid」,以純粹造型保留掀蓋的使用型態,將視覺焦點放在固定蓋子的編織環上。

圖片提供/Kamaro'an 預計今年底上市的編織水桶包,應用了傳統背簍的背帶編法。

圖片提供/Kamaro'an 將傳統藤器收緣的編法應用在包覆背帶的接合處,不只美麗也十分牢固。

圖片提供/Kamaro'an   2017年,Kamaro'an飛往巴黎參加Maison&ObjetParis,獲得亞洲新銳設計師獎,並被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選入展售。

這是一個感性卻也務實的團隊,工藝的本質源自實質的需要,同時擁有對土地、對自然敏銳感受的美感;設計師承接工藝的靈感與精神,衡量如何創造支持品牌營運與工藝師所得的生產線。

若要說Kamaro'an為何如此令人一眼難忘,大概是他們在設計如此用力、如此喧囂的當代,始終努力取得一種沈靜的平衡,讓在地故事得以緩緩地、長久地敘說下去。

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新品,編織掛鏡有著鵝卵石般的有機線條,一繩到底的編法簡約且穩固。

圖片提供/Kamaro'an 編織三角包以亞麻材質呈現自然垂墜的輕盈感,也呼應天然纖維悠久的使用歷史。

圖片提供/Kamaro'an   ShoppingDesign╳Kamaro'an Q:Kamaro'an的產品除了在製造時保留手感技藝,使用時也能聯想到部落生活的樣貌。

在開發、規劃產品時,你們的考量是什麼? A:這樣說來不太浪漫,但我們每天都在跟營運數字、策略打仗。

一邊留意有沒有可以應用、延伸在產品開發上的工藝,一邊想什麼樣的商品比較有市場、有定價空間,像是多邊夾叉考量,取得一個交會的平衡。

WovenIphoneSlinginNatural 圖片提供/kamaro'an   以兩條目前的產品線來說,輪傘草系列和編織系列不同,輪傘草是使用部落當地種植的材料,但用途已和從前編成草蓆不同,我們拿來製燈或是置物架;編織系列考量藤皮有法令限制不好取得,改以皮革製作,因為材料已經跳脫,會希望編織的應用要跟部落傳統用法有所呼應。

例如用在石杵連接、束緊的藤環編法,成為三角包的編織提把;藤器收緣的夾條繞編法,則應用在手機包接合背帶與包袋的地方。

編織方包更像是「取其形」,原型為阿美族用來裝狩獵工具、米食、捲菸的盒子「Kopid」,取其上下蓋、沒有釦子零件的造型,僅在固定蓋子的地方使用了編織環。

WovenLidBaginNatural 圖片提供/kamaro'an   Q:「極簡流暢」或許是許多人第一眼看到Kamaro'an產品的印象,這是自然發生還是品牌設定的方向? A:我們想要盡量極簡,讓造型回歸幾何、簡約,把視覺焦點留給工藝本身。

所以設計上努力避開金屬零件,編織收尾收得更仔細,皮革用摺疊的方式創造立體感,沒有縫線讓畫面上看起來更乾淨。

這樣也減少工廠的製程與成本,工藝師的報酬就能提高,不單是設計面的概念,也有製作端的考量。

不過我們自己從今年的新品發現,產品不再只是以往垂直線條的極簡風格,線條放軟不少,像是鵝卵石掛鏡的有機流線、亞麻包自然垂墜的弧度,看起來更舒服了。

WovenPebbleMirror26cm 圖片提供/kamaro'an   Q:Kamaro'an並不強調原住民文化在產品上的象徵或符號,而是相信文化孕育了這些創作的本質。

你們認為Kamaro'an的本質為何? A:本質就是地方的生活文化。

工藝比藝術更有趣的地方在於,藝術是個人對創作脈絡、生命的想法,但工藝源自生活的需要,像是部落每戶家裡幾乎都可見的魚簍、背簍、水筒,選擇的材料如藤、苧麻,一切都和生活文化緊密相連。

輪傘草在部落傳統為草蓆編織所用。

圖片提供/Kamaro'an 輪傘草從種植到編織皆需經過採集、剖皮、烘乾、日曬、揀選等繁多的工序。

圖片提供/Kamaro'an 圖片提供/Kamaro'an   我們用比較設計的方式帶出工藝,因為不是太複雜的工法,有興趣參與的族人都能一起加入,學習的過程中回部落去跟長輩們請教,自然而然會從工藝接觸、吸收到生活文化的事,例如從製作魚簍開始,進而認識常採集的魚類、野菜、貝類有哪些。

  Q:今年你們開始了一個工藝學習計畫「Original」,是怎麼開始、如何進行的? A:以前學的工藝都比較片段,像是編藤環、收籃邊,不會從無到有完成一個物件,但完整實做的過程可以從中暸解器物如何運用、為什麼造型會長這樣,邊學邊做紀錄,累積成發想產品的資料庫。

與開發產品需要預設產出、設定目標不同,這樣的學習很自由也很多驚喜。

大家年初時紛紛列出曾在阿公家或部落看到什麼東西,討論出最想學的品項,再找阿公上課;課後就自己練習,同時跟長輩們做訪談,是非常踏實的累積的過程。

向部落長輩林清進學習背簍(kaway)的完整編織,記錄做法,認識材質與工具、器物的用途,是踏實的累積,也是珍貴的交流。

圖片提供/Kamaro'an 攝影/BadagawVavulengan 圖片提供/Kamaro'an 攝影/BadagawVavulengan 圖片提供/Kamaro'an 攝影/BadagawVavulengan   Q:除了Kamaro'an的品牌,你們還在華山文創園區開設了花東生活工藝選品店「太平洋的風」,透過這個更直面大眾的平台,想傳遞什麼樣的訊息? A:我們希望將花蓮台東的工藝聚集在一起,讓大家可以直接看到它們就地取材的自然材質、帶著流線的造型。

這些物件和你去花東玩買到的紀念品不太一樣,沒有很強烈的符號或圖騰、沒有被賦予觀光紀念目的;不管是月桃葉鞘編織的籃子、漂流木雕琢的花器、手捏陶器等,都是部落日常生活使用的物件。

希望透過生活感的空間擺設,讓大家想像這些工藝在生活中被使用的樣貌。

Kamaro’an太平洋的風 Kamaro'an住下來吧 網站:kamaroan.com 店鋪-太平洋的風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華山紅磚西六館(華山1914文創園區內) 營業時間:10:00-19:00(週一~週五)、11:00-21:00(週六~週日) 本文出自《ShoppingDesign》2019年9月號「旅行與購物」,從人、事、時、地、物等不同面向切入,為你整理旅行中需要的選物清單、從旅行中帶回的物件窺探10位旅人的故事,帶你去看旅行/購物中的人生觀、地方工藝的探索之旅、各城市買物聖地地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雜誌。

請往下滑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標籤: 工藝 台灣工藝 kamaro'an住下來吧 追蹤我們 旅行與購物 請往下滑看更多精彩內容 訂閱電子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