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足蟲」馬陸,真的有1000 隻腳嗎? - PanSci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個人應該都見過馬陸,但肯定幾乎沒有人會願意去細數馬陸共有多少隻腳。

「馬陸」指的是倍足綱的節肢動物,我們在山區潮濕的環境、落葉堆裡、石頭下 ... 16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160動物世界專欄環境生態科學傳播「千足蟲」馬陸,真的有1000隻腳嗎?李鍾旻・2022/02/02・3083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追蹤每個人應該都見過馬陸,但肯定幾乎沒有人會願意去細數馬陸共有多少隻腳。

「馬陸」指的是倍足綱的節肢動物,我們在山區潮濕的環境、落葉堆裡、石頭下,都有可能會發現這群外表細長圓筒狀的動物。

比如說,你若在台灣北部的郊山健行遊玩,便常有機會遇到福爾摩沙山蛩(Spirobolusformosaeformosae)這種馬陸。

福爾摩沙山蛩屬於本土馬陸中的「大傢伙」,體長可達10公分,並且牠們的數量不少,是相當容易引人注目的種類。

福爾摩沙山蛩,台灣北部低海拔山區常見的大型馬陸,多棲息在森林邊緣。

體色黑且體表具有許多紅色環紋,有時可發現牠們在樹幹、枯木或潮濕的地面活動。

圖/作者提供全世界已知的馬陸至少有10000種,壽命一般介於1~10年之間。

大部分的種類行動遲緩,喜歡棲息在潮濕陰暗的隱蔽環境,但也有少部分種類能適應較乾燥的環境。

馬陸通常會在土壤表面穿梭,以死亡的植物殘骸、落葉等腐敗的植物性成分為食。

部分種類的馬陸還能取食真菌、吸食植物汁液,而世界上也有少數雜食性的馬陸會取食動物殘骸。

有些馬陸偶爾也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像是擬旋刺馬陸(Pseudospirobolellusavernus)這種體長小於3公分的馬陸,有時便會沿著門縫、窗縫爬進潮濕的地下室或低樓層的住家。

我們所栽種的盆栽,或者花市買來的培養土也可能因夾帶了特定馬陸的卵而導致牠們出現在室內。

擬旋刺馬陸,外觀紅褐至深紫色,分布台灣平地及低海拔地區,多棲息於土壤表面,有時會經由門窗縫隙爬進建築物內。

圖/作者提供名符其實的「千足蟲」?馬陸是節肢動物中,足的數目最多的一群。

或許部分人對馬陸這類「腳太多」的生物總有莫名恐懼感,特別是體型較大的種類,一些人見到牠們會感到心裡不太舒服。

但是關於馬陸的「腳」,確實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應該很多人都聽過,馬陸又有「千足蟲」之稱。

馬陸的英文名稱millipede源自拉丁文,其中milli意指「千」,而pede則意指「足」。

但牠們真有1000隻腳嗎?還是說,只是個誇大的形容而已?先來認識一下馬陸身體的基本組成。

馬陸的軀幹擁有眾多的體節,大部分的馬陸,體節數目一般在20~100之間。

除了身體前端及末端的少數特定幾節外,大部分的體節,每節均長有2對纖細的腳。

馬陸的軀幹確實長有非常多腳,然而大部分的馬陸,腳的數量大約介於40~200對之間。

也就是說,許多馬陸其實只有80~400隻腳。

以往人類的認知裡,僅有極少數的物種,會擁有超過700隻腳。

舉例來說,產於非洲的非洲巨馬陸(Archispirostreptusgigas),這種馬陸被認為是體型最大的馬陸,體長可達30公分,牠身上的腳總計大約在256隻上下。

由此可見,體型與腳的數目未必是成正比的。

非洲巨馬陸體長約20~30公分,是目前全世界已知體型最大的馬陸,分布肯亞、坦尚尼亞等國家。

圖/Wikipedia直到2020年時,澳洲的生物學家在澳洲西部地下15~60公尺處的礦區,發現了一種前所未有,腳的數量「破紀錄」的馬陸,牠亦讓「千足蟲」的名號不再是言過其實!這種馬陸身體纖細而無眼,學名被命名為Eumillipespersephone。

在採集到的樣本中,其中一隻體型最大雌性個體體長約9.5公分,身上具有330個體節,1306隻腳(653對腳),被證實為目前地球上擁有最多腳的物種。

而學名中Eumillipes的涵義便是「真正的千足蟲」,persephone則指的是希臘神話中的冥后波賽芙妮(Persephone),象徵這個物種長期棲息在地下深處。

目前推測,這種馬陸細長的身體比例可能有利於在地底環境活動。

並且,由於馬陸這類動物的身體體節並非終生固定,體節及足的數目往往會隨著蛻皮成長而持續增加,因此1306這個數字很可能還不是這種馬陸足數目的上限值。

澳洲發現的馬陸Eumillipespersephone,體色淺,牠不僅身為腳最多的馬陸,更是目前地球上已知腳最多的動物。

圖/WIikipedia。

當馬陸在鐵軌上橫行雖然馬陸往往行動緩慢又棲身在暗處,然而在某些地區,馬陸的數量與行為曾造成災難般的問題。

相當有名的例子就是阻礙交通!日本有一種會週期性大發生,俗稱「火車馬陸」(Parafontarialaminataarmigera,キシャヤスデ)的種類,當這種馬陸數量多時,曾一度大量群聚在日本中部鐵路,導致鐵軌幾乎被淹沒,更迫使火車班次延後或停駛。

日本新聞台對火車馬路的報導。

澳洲過去也曾發生過相似的案例,在當地屬外來入侵種的葡萄牙黑馬陸(Ommatoiulusmoreleti)也會爬上鐵軌。

當火車輾過大量的馬陸,牠們流出的黏稠體液便有可能引發出軌事故,使得部分列車班次必須緊急取消。

當然,數量龐大的牠們,有時也會爬進房屋,造成人們生活上的困擾。

在台灣,常見的粗直形馬陸(Orthomorphacoarctata),在戶外有時能觀察到多達數百隻個體聚集的壯觀現象。

幸好,牠們一般只在潮濕的土壤環境出沒,偶爾可能在建築物周圍活動,目前沒有發生過影響交通安全的重大事件。

粗直形馬陸,外觀深褐至黑色,身體側方具凸出的黃色板片。

台灣平地及低海拔地區常見,有時會在一些潮濕地表環境成群出現。

圖/作者提供還是分不清馬陸跟蜈蚣嗎?有些人或許會把倍足綱的馬陸,與分類上屬於唇足綱的蜈蚣混淆,但兩者之間其實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足的數量。

馬陸大部分體節各有2對足,蜈蚣則是大部分體節各有1對足。

蜈蚣足的數量一般介於21~23對之間,數目也遠低於馬陸。

另外,馬陸身體大多呈圓筒形,蜈蚣則身體較扁平。

馬陸不像蜈蚣那樣具有能用於攻擊的鉤狀毒鉤,因此幾乎不具危險性。

但是當馬陸受到驚擾時,通常身體會捲曲成近似圓盤狀或球狀,並分泌出有異味或具刺激性的化學物質,藉以保護自己。

除了部分馬陸的分泌物可能對人的皮膚造成刺激感,大部分常見的馬陸屬於無害的動物。

圖為護卵中的蜈蚣。

可以觀察到蜈蚣大部分體節各有1對足,且第一對足進化成鉤狀的毒鉤。

圖/WIKIPEDIA事實上,也有一些體型大或外觀特別的馬陸在市場上流通,為特定大眾眼中受歡迎的珍奇寵物。

體型碩大且飼養難度不高的非洲巨馬陸,便是相當受人喜愛的種類。

人為飼養下,非洲巨馬陸可存活約5~10年。

另外像是福爾摩沙山蛩、琉球帶馬陸(Riukiariasp.)等具有特殊體色或花紋的種類,因為被認為具有觀賞價值,也有不少人飼養。

琉球帶馬陸,外觀淡黃色,可發現於台灣中低海拔的森林環境。

圖/作者提供參考資料First-Ever‘True’MillipedeWith1,306LegsDiscoveredDeepUndergroundinAustraliaThefirsttruemillipede—1306legslongEvery8Years,SwarmsofMillipedesStopTrainsinJapan.ScientistsFinallyKnowWhyAmyStewart.2011.WickedBugs:TheLouseThatConqueredNapoleon’sArmy&OtherDiabolicalInsects.AlgonquinBooks.何淑鈴、王淑玉。

2009。

《馬陸停看聽》。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國中生的科普素養閱讀平台:《科學生》,素養強化訓練今天就展開!相關標籤:倍足綱千足蟲火車馬陸福爾摩沙山蛩馬陸熱門標籤:大麻量子力學CT值女科學家後遺症快篩時間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1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1windmill2022/02/02回覆https://link.medium.com/DXccwO1Zjnb李鍾旻6篇文章・ 8位粉絲+追蹤目前大部分時間都在觀察、寫作和拍照,曾獲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世界華人科普新秀獎、人與自然科普寫作桂冠獎等。

著作:《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2021)、《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2015)。

RELATED相關文章勸你別碰!認識可愛又致命的「菟葵」砰!栽落地面的澳洲鸚鵡醉了嗎?為何哺乳類顏色不能像鳥類與爬蟲類一樣豐富——著色的演化生物學泰瑞的顏色是真的!?——鴨嘴獸的生物螢光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你聞過下雨的味道嗎?讓我們一同探究它是怎麼產生的吧!43小時前不易察覺的婦癌——認識卵巢癌的可能症狀及精準治療方法113小時前天天敷面膜就可以輕鬆美白嗎?113小時前「小分子膠原蛋白」真的會有用嗎?114小時前為何哺乳類顏色不能像鳥類與爬蟲類一樣豐富——著色的演化生物學73天前科學宅的戀愛契機:「同類交配」理論62022/06/11陰莖,是社交安全的重要指標?!32022/06/08「阿凡達療法」:改善幻聽的替身科技22022/06/16242文字分享友善列印242人體解析動物世界社會群體編輯精選「科學家也需要Art!」持續破解果蠅大腦神經迴路的李奇鴻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2022/04/11・6084字・閱讀時間約12分鐘+追蹤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撰文/歐宇甜、黃曉君、簡克志美術設計/林洵安、蔡宛潔神經科學與視覺我們怎麼「看到」顏色,「察覺」東西在動?大腦如何產生視覺?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所長李奇鴻,他是國際知名的神經科學家,過去長期在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做研究,2018年回到中研院貢獻自己所學。

李奇鴻的實驗室主要是以果蠅視覺系統為模型,研究神經元如何在發育過程形成複雜的突觸連結,以及神經迴路如何產生視覺來引導動物行為。

李奇鴻是國際知名的神經科學家,研究神經迴路如何產生視覺來引導動物行為。

圖/研之有物技術帶動神經科學研究神經系統如何運作?這對以前的科學家來說是黑盒子。

由於大腦發生錯誤或出問題時,會直接表現在外在行為上,早期科學家想了解人腦運作機制,只能透過腦部哪裡受傷壞掉或中風等,知道腦部的大概功能區域,但沒辦法進入細胞層次。

「在生物學的發展上,除了需要有智慧的思考,其他都要靠技術去推動。

你可能想到一個有趣的題目,但也許要30年後,才出現足夠的技術來解決問題。

」李奇鴻舉例,從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電生理技術、分子生物學到結構生物學發展,每個都在細胞、分子、及系統層次開啟了新的世界。

隨著顯微技術與遺傳工程日益完備,果蠅成為現今熱門的腦科學研究對象。

李奇鴻指出,「果蠅的生長速度快,相較老鼠要幾個月成熟,果蠅只要兩週。

果蠅的大腦複雜程度介於人和單細胞生物中間,結構跟人高度相似,成果可應用在人身上。

」因此,近10幾年來是神經科學大起飛時代,科學家透過遺傳學方法控制果蠅的神經元活性、觀察行為,藉此了解哪些基因會影響大腦發育和運作,逐漸破解神經迴路的奧祕。

「我在選博士後研究時,想到底要做線蟲、老鼠、魚、果蠅或其他模式生物?最後才選果蠅。

回想起來,近年剛好碰到果蠅相關技術蓬勃發展,選果蠅是很正確的決定!」李奇鴻笑道。

李奇鴻引用知名神經科學家DavidMarr的三層假說(tri‐levelhypothesis),認為大腦運作有三個層次:Computationlevel(運算):神經系統在做的事,如分辨顏色、觀察東西移動、辨認物體是圓是方、是蘋果或橘子等。

Algorithmlevel(程序):神經系統的操作方式、程序怎麼做。

 Implementationlevel(實行):神經系統如何透過神經元、神經網路來達成這個程序。

李奇鴻表示,「過去多數神經科學家都在討論computation,再探究algorithm,卻沒辦法解決implementation。

現在因為具備技術,科學家終於能找出implementation,再回推上層問題,甚至發現algorithm跟原本想的不一樣。

」視網膜感知系統怎麼運算?關於神經系統的操作方式(Algorithmlevel),也有因為技術進步而解決爭議的案例。

李奇鴻舉例,以前神經科學家在研究視覺系統感受物體運動的機制,曾出現幾種理論,HR理論認為神經訊號是用乘法,另一派BL理論認為是用減法,爭議了很久。

近年科學家發現,原來視網膜感知系統的運算機制是混合的,一共三種,稱為HR-BL混合視覺運動偵測器。

過去兩派都只對了一半。

關於視網膜感知系統的運算機制,過去HR理論和BL理論都只猜對其中一種方向(打勾處)。

資料來源/CurrentBiologyHassenstein-Reichardt(HR)模型:從昆蟲行為研究而來。

當有偏好方向(從左到右)的視覺刺激出現,左邊的光感應神經元收到訊號,這個信號會被延遲(時間τ),接著右邊的光感應神經元收到訊號,兩者的訊號會同時到達下游的神經細胞(X),訊號將會相乘,生成運動訊號。

當有非偏好方向(從右到左)視覺刺激出現,兩個訊號會在不同的時間到達,不會生成運動訊號。

Barlow-Levick(BL)模型:從兔子電生理研究而來。

當有偏好方向(從左到右)的視覺刺激出現,左邊的光感應神經元收到訊號,接著右邊的光感應神經元收到訊號,但它為抑制訊號且會被延遲(時間τ),左邊的訊號會先到達下游的神經細胞,生成運動訊號。

當非偏好方向(從右到左)視覺刺激出現,左、右兩個光感應神經元的訊號會在相同時間到達,刺激訊號和抑制訊號互相抵銷,不會生成運動訊號。

持續分析果蠅大腦的神經迴路!近代電腦的所有運算都能用and、or、Xor三個邏輯閘表達,科學家想知道,大腦裡有沒有類似但更高階的神經迴路運作方式?「從感官到行為比較容易觀察和操作,目前在視覺運動方面的神經迴路運作,我們知道的最多。

」李奇鴻近年在做昆蟲視覺與行為研究,發現昆蟲在感受顏色,如綠光和紫外光時,感光細胞的處理方式是先將紫外光跟綠光的強度做比較,把兩個光的強度相減,讓原本兩個訊號變成一個訊號,所謂的「顏色拮抗」。

「這種神經迴路能解析、比較兩個顏色強度的差異性,因為大部分在視覺上最重要的正是對比。

拮抗運算模組能在一片訊號裡找出哪裡最強、其他較弱。

其他感官機制也一樣,像觸摸物品時有凸出來的部分較重要,聽覺上要找出哪個聲音特別高等,讓最重要的訊號能凸顯出來。

」李奇鴻補充道。

2021年李奇鴻的團隊首次發現果蠅視覺系統堆疊了多套拮抗運算模組,以達成顏色及空間接受域雙拮抗的效果,成果發表在《CurrentBiology》。

這樣的神經迴路可以比較相鄰的顏色,產生色彩區間對比感。

「沒這樣的功能,我們就看不出紅配綠很悲劇了!」李奇鴻笑道。

科學家們正努力鑽研果蠅大腦的神經運算迴路,希望逐步整理出基本運算模組。

或許有一天,看似複雜的大腦功能,都可能用基礎的迴路來破解!李奇鴻實驗室所發現的顏色及空間接受域雙拮抗神經迴路。

R1-R6是吸收頻率範圍較廣的光接收器(輸出刺激訊號),R7是吸收紫外光的光接收器(輸出抑制訊號),R8是吸收綠光或藍光的光接收器(輸出刺激訊號)。

從R1-R8接收光,輸出到神經細胞Dm8之後,會形成顏色拮抗效果。

此外,相鄰的Dm8之間透過特殊的氯離子通道GluClα中介,會產生側向抑制作用(Lateralinhibition),形成空間拮抗效果。

資料來源/CurrentBiology老師是怎麼走上研究大腦神經科學這條路呢?「我滿晚才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

我對電腦有興趣、喜歡寫程式,大學上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家裡也希望我當醫生。

不過在實習時,我發現自己對治療病人沒興趣,反而對問題或疾病本身更有興趣。

跟幾個老師談過之後,我決定不當醫生,跑去清華大學讀生命科學,後來就到中研院。

」因為有醫學背景,一開始比較想做能立刻解決問題的研究,像是用蛋白質跟毒素的綜合體來治療癌症。

但後來了解,如果沒有深刻了解致病機制、沒有鑽進基礎科學研究,很難有突破。

後來去美國洛克斐勒大學攻讀博士,在洛克斐勒讀書期間,大家常互相交流,對我有很大的啟發。

那時我在鑽研結構生物學,希望了解疾病真正的生理過程,曾解開愛滋病病毒跟人體信號傳遞有關的蛋白質結構。

博士畢業前,我接觸到神經科學,感到很有興趣,就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讀博士後,學神經科學裡的發育學,想了解大腦在發育過程是如何用不同分子在細胞間傳遞訊息。

那時我待在很大的實驗室,老師不太管學生,要自己想辦法或跟旁邊的人學習,很多人素質都很高,學習環境很好。

之後我進入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開始開實驗室帶自己的團隊,待了16年,算是真正進入神經科學領域,直到現在依然在做相關研究。

每個人的人生選擇,都被以前的經歷主導,如果沒有醫學背景,恐怕我不會去學結構生物學或走入大腦神經科學領域。

老師在美國的研究很順利,那是什麼契機才決定回臺灣呢?回來後是否有不適應之處呢?「我26歲出國,在美國也待26年,幾乎完全融入美國生活,實驗室運作得蠻好,連太太也是美國人。

但在美國很多年後,內心出現一個很深感覺:我在臺灣待過這麼久,臺灣是我進入科學的起點,也許該回來教教臺灣的子弟。

」剛開始有些想法,曾受邀回臺演講幾次,但沒有下決心。

後來出現一個重要轉捩點。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30週年慶時邀我回來演講,那時有機會跟歷任所長聊天,這些所長中許多是我過去在中研院碰過的老師。

聊了後感觸很深,發現每任所長都要面對分生所的成長或各種問題,每個所長都有獨到的見解和重要貢獻。

我看到分生所運作得很好,覺得非常感動,內心想:也許我回來能效法他們,也許對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的發展能有一點點實質貢獻。

雖然如果待在美國國家衛生院,我也會有這樣一個機會,但還是想帶自己的子弟,把力氣用在自家子弟身上,讓自己的國家和組織進步。

我想將在美國國家衛生院學到的經驗,像哪些組織可以運作、哪些不行,嘗試帶回臺灣。

我很清楚可能碰到的問題,像科學研究會受影響,要重新花幾年時間建立實驗室,但那次契機讓我徹底下定信心。

我曾跟廖俊智院長開玩笑,就算不給我錢,我大概也會回來。

因為真的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自己能為中研院、為臺灣做些事。

畢竟中研院也一直都像我的家!不過,畢竟過去在美國實驗室和家裡都是講英文,只有打電話給媽媽會說臺灣話,因此,2018年剛回臺灣時,國語講得不太流利,臺灣話反而比較流利。

老師覺得美國的研究環境有哪些優點?希望將什麼樣的新觀念、新風氣帶進臺灣呢?「國外最大特點是學術交流很頻繁,雖然國內也蠻頻繁,但他們交流層次更深入。

也就是說,我跟參與的老師交流之後,常能改變想法、做事方法或方向,且是正向的改變。

」國外老師受邀演講,會很積極在幾小時內一直談,在一天中完全沉浸其中,不單講出自己在做的東西,也要求聽眾給予批評或建議等,彼此有深度交流,我每次參加都覺得收穫很多並產生合作可能性。

國內我的經驗是,演講結束後比較缺乏機會跟其他老師深度溝通,領完演講費就屁股拍拍坐高鐵回來。

這可能是國內的慣有模式,我覺得需要改變。

現在所內我也要求大家,既然花錢請老師來,一定要做深度交流,請對方給予建議。

重要的不是形式或邀到諾貝爾獎得主之類,而是在演講結束後、這個人走出我的辦公室、這些人離開後,對我做的事或做事方法,是不是有什麼實質的改變?在其他科學家交談中是否能得到啟發,改變自己的思考或做實驗方式?或聽聽別人告訴你,你還有哪些沒想到的地方?分享,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術,在交流過程中,當我們可以把一件事講清楚,自己也會茅塞頓開,知道問題在哪。

現在所裡的計畫是把老師分成各種不同興趣小組,組內做交流或有跨組活動。

其餘像寫計劃、申請經費、經營實驗室或撰寫並發表文章,這些是基本技術問題。

做任何工作,一個是基本的核心技術,如果沒有「技」就無法生存;另一個是「藝」(Art),可以驅動你一直做下去。

訓練人才時,除了培養技術,還要訓練Art。

老師提到工作上需要Art,科學家的Art是指哪些部分?可以說明得更詳細嗎?「我想在科學裡面,Art有很多面向。

例如,你怎麼選擇一個問題,怎麼找切入點,如何把一個大問題拆成幾個可攻破的部分,一步步去解開,這是一種Art。

尤其在選擇問題和切入點上,要有獨特的見解或洞燭先機才能成功。

」科學家必須創造有用的知識。

什麼叫有用的知識呢?就是聽到學到後,會改變你想事情的方向或做事的方法。

很多東西都可以研究,只要科學方法夠嚴謹,都可以得到一些知識。

但到底要選擇什麼題目呢?什麼叫做有趣的問題呢?評斷這些就是科學的Art。

如果說在人類前面是一個黑暗深淵,知識像光照亮我們前面的路,科學家就像站在最前面,要知道如何踏出那一步?怎麼踏出去?這是Art。

當科學家看到一個問題、問題成形後,最重要的關鍵是如何選擇一個核心問題去解決。

就像玩拼圖時,要放下去最核心、最重要的那塊拼圖。

我回到臺灣後,覺得這裡的研究環境很好,儀器不輸人家,老師很優秀。

但可能我們多半只是關注自己的研究,沒有花時間認真去思考,最重要的一塊拼圖在哪裡?當我們有更深度的交流,才能找到最核心的那一塊,做出最重要的貢獻。

李奇鴻說,科學家必須創造有用的知識,也就是會改變做事和想事情方法的知識。

至於要選擇創造什麼知識,需要用Art來判斷。

圖/研之有物老師在國外的實驗室時是如何帶領研究團隊呢?對年輕的科學家有什麼樣的期待嗎?「在碩士、博士訓練中最重要的關鍵,是從「讀」科學變成真正「做」科學。

我們攤開一本教科書,看到裡面講這個、那個,只是讀人家的科學。

即使去念了原始文章,仍然是看著科學怎麼被別人做出來而已。

」自己真正做研究才知道,教科書上每一頁、每一句,背後都可能有數千篇文章支持,那時才知道自己很渺小,懂得謙虛,了解自己一生能做的有限。

所以,每次要跨出一小步,要想該怎麼跨最有效率、得到最大效果。

我認為,在碩士班或博士班,最重要的就是了解這種感覺。

有些學生可能覺得,反正我很渺小,世界這麼大,即使做一輩子,即使最成功的科學家,也不過是得到教科書上面的一句話而已,我怎麼做都沒關係啊。

但我們必須帶領學生了解,這個計畫不是老師叫你做才做,而是讓學生覺得這個計畫是自己的,有前進和發展的空間,就像自己的小孩,必須負責。

以前在碩、博士班,剛開始學會技術、實驗做出結果,或能像人家一樣發表文章,會很高興,但這很短暫,真正的轉捩點是我知道有什麼事,是全世界任何人都不知道的那種驕傲,才是真的能支持很久的。

我還記得在某一天做到早上五點,從實驗室走出來,知道有個東西全世界只有我知道的喜悅!當學生曾感受這種發現真實的快樂,你不用規定他早上幾點來、晚上幾點走,他自己就有動機做。

當一個人想這東西應該是怎樣,想辦法做實驗證明出來時,那真的是一種快樂。

我想,這是任何其他行業都沒辦法比較的!學生是要培養成未來的科學家、獨當一面,應該讓他自己走。

即使在你看得到的地方,也要讓他自己走出來,而且,他自己想到的,比你告訴他來的有用。

其實,我當老師最興奮時,是學生告訴我那些我不知道的事,會覺得很喜悅,學生想到我沒想到的東西,表示他們有進步,比我還厲害,這很棒!延伸閱讀Neuralmechanismofspatio-chromaticopponencyintheDrosophilaamacrineneuronsVisualMotion:CellularImplementationofaHybridMotionDetectorVision:Spaceandcolourmeetintheflyopticlobes 國中生的科普素養閱讀平台:《科學生》,素養強化訓練今天就展開!相關標籤:大腦果蠅生物神經元神經科學科學家訊號熱門標籤:大麻量子力學CT值女科學家後遺症快篩時間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2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1狐禪2022/04/11回覆按邏輯程序解決問題是科學,看出解決問題的苗頭是藝術,相信科學可以帶來問題的解答是宗教。

#2鄭國威Portnoy2022/04/13回覆這篇很讚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21篇文章・ 8位粉絲+追蹤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RELATED相關文章認識「HER2陽性乳癌」,透過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COVID為何會影響嗅味覺已有結論?還可以治療嗎?猴痘有可能會大流行嗎?帶你一窺猴痘的症狀、傳播途徑與可能的防範措施不論你是什麼音,唱出自己的吼音──音樂關鍵字|EP3:吼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你聞過下雨的味道嗎?讓我們一同探究它是怎麼產生的吧!43小時前不易察覺的婦癌——認識卵巢癌的可能症狀及精準治療方法113小時前天天敷面膜就可以輕鬆美白嗎?113小時前「小分子膠原蛋白」真的會有用嗎?114小時前為何哺乳類顏色不能像鳥類與爬蟲類一樣豐富——著色的演化生物學73天前科學宅的戀愛契機:「同類交配」理論62022/06/11陰莖,是社交安全的重要指標?!32022/06/08「阿凡達療法」:改善幻聽的替身科技22022/06/1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