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抗日三傑 - 愛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吳湯興(客家語:Ng11 Tong24-hin24;1860年-1895年8月28日),字紹文,臺灣苗栗銅鑼灣客家人,乙未戰爭抗日人士、義勇軍大統領(即民兵總司令)。
搜尋此網誌
網頁
首頁
2014年9月6日星期六
客家抗日三傑
吳湯興
吳湯興
義軍將領
國家
臺灣民主國
時代
19世紀末
姓
吳姓
名
湯興
字
紹文
族裔
客家人
出生
1860年
苗栗銅鑼灣
逝世
1895年8月28日
八卦山
[顯示]親屬
經歷
乙未戰爭
吳湯興(客家語:Ng11Tong24-hin24;1860年-1895年8月28日),字紹文,臺灣苗栗銅鑼灣客家人,乙未戰爭抗日人士[1]、義勇軍大統領(即民兵總司令)。
生平
吳湯興之母吳秋妹為淡水廳苗栗堡樟樹林庄人(今苗栗縣銅鑼鄉樟樹村)人,因家無兄弟,故招贅隻身到台灣謀生的湯悅來為夫,生四子。
吳湯興之父湯四,字悅來,祖籍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今蕉嶺縣),原配丘氏,為丘逢甲之親戚。
長子傳嗣吳家而取雙姓為吳湯興,其餘三子為湯新蘭、湯新河、湯新漢皆從父姓[2]。
吳湯興曾為生員[1],亦學習武藝,以行俠仗義聞名於鄉里[3]。
光緒十六年(1890年),和生員邱國霖[4]在苗栗縣銅鑼灣街倡建銅鑼鄉關帝廟,俗稱「九湖恩主公廟」[5]。
1895年4月,清廷因甲午戰爭戰敗而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予日本。
消息傳至臺灣後,眾人成立臺灣民主國,各地皆起兵響應,吳湯興亦召集鄉勇籌備守衛鄉里[3]。
5月29日,日軍近衛師團登陸澳底,乙未戰爭遂起。
6月中旬,臺北城失陷,吳湯興召集眾人祭旗,面向北方發誓:「是吾等效命之秋也。
」眾人皆起而應和。
當時徐驤起義於苗栗,姜紹祖起義於北埔[3],吳湯興召集眾人,誓言合作抗日。
6月15日,吳湯興領民兵北上支援時,前鋒邱國霖於楊梅壢遭遇日軍,經眾軍合擊,日軍稍有退卻。
但隨後日軍增援攻下新竹城,圖謀順勢南下。
苗栗知縣李烇與吳湯興商議戰情後,急派徐炳文赴臺中告急,而徐驤則協同新楚軍力守竹南尖筆山,日軍無法前進[3]。
8月8日,日軍大隊攻陷尖筆山,乘勢進攻苗栗。
苗栗無城不易防守,吳湯興和徐驤俱退入彰化。
8月24日,日軍涉大甲溪,破葫蘆墩(今豐原市)[3]。
8月26日,臺中為日軍佔領。
吳湯興與徐驤合守彰化八卦山砲陣地。
8月28日黎明,日軍攻山,特別以一部隊直撲軍營。
吳湯興和徐驤率軍交戰,炮火猛烈,吳湯興因而陣亡[3]。
其妻黃賢妹聞訊後,投水自盡;雖被旁人救回,之後仍絕食而死[6][7]。
相關條目
乙未戰爭
電影《一八九五》
姜紹祖(19世紀)
義軍將領
國家/地區
臺灣民主國
效忠於
臺灣民主國
種類
軍隊及家族
參與戰役
乙未戰爭
姜紹祖(1874年12月26日-1895年7月11日,幼名金韞,字纘堂),臺灣新竹縣北埔鄉海陸腔客家人,為北埔「金廣福大隘」第一代墾戶首姜秀鑾的後人,家境富裕。
為棟軍主要將領,軍階為都司。
1895年,組織義勇軍參與乙未戰爭抗日,被日軍俘虜後服毒自盡,年僅19歲[1][2]。
抗日
主條目:乙未戰爭
1895年,清日甲午戰爭,清廷失利,放棄朝鮮宗主權、割讓臺灣主權予日本。
日軍依約登陸臺灣接收,各地民眾揭竿而起,組織義勇軍與「臺灣民主國」正規軍共同抵抗日軍,史稱乙未戰爭。
姜紹祖時任都司,與黃南球率領正規軍棟軍的棟字左右營及「敢」字數營鄉勇迎戰日軍[3]。
7月7日姜紹祖與吳湯興和徐驤率領義軍數百人,鍾石妹從竹東募義勇軍二營駐紮二重埔,苗栗黃南球進入十八尖山,多支義勇軍伺機反攻新竹城。
7月10日姜紹祖於在枕頭山被俘,隔日於獄中吞食鴉片膏自盡。
姜紹祖死後,鄭以金等人仍努力奮戰,並率領新竹子弟兵參加八卦山之役。
姜紹祖殉難32天後,遺腹子出生,取名為振驤,即新竹國際商業銀行(現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的前身-「新竹區合會儲蓄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並擔任第一任董事長。
著作及評價
姜紹祖遺作《姜纘堂先生遺稿》,據王國璠《台灣先賢著作提要》,稱此書為1928年新竹姜樹人所輯,白報紙謄寫版(日語油印稱謄寫版,故此版為油印本),共收五、七言絕句24首,七律3首,聯語6則,清新可喜,國家圖書館藏有抄本,惟1977年鍾肇政寫
《姜紹祖傳》時,想借閱《姜纘堂先生遺稿》已遍尋不著,未知此稿目前是否傳世?幸經鍾肇政搜羅,尚得七言絕句2首,第一首是〈出師贈同學〉:「書幃別出換
戎衣,誓逐胡塵建義旂;士子何辜奔國難,匹夫有責安鄉畿。
」傳達不願淪為異族統治,保衛家鄉的決心。
第二首是〈自輓〉:「邊戍孤軍自一枝,九迴腸斷事可
知;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
」寫於被日人俘虜,從容就義前,彰顯臨危不懼,至死不渝的英勇精神。
徐驤
義軍將領
國家/地區
臺灣民主國
效忠於
臺灣民主國
種類
軍隊及家族
參與戰役
乙未戰爭
徐驤(1860年-1895年[1]),臺灣苗栗縣頭份鎮客家人,為乙未戰爭的客家義勇軍領袖。
1894年,日本勢力西進朝鮮半島,朝鮮之宗主國大清光緒帝決定對日宣戰。
甲午戰爭結果為清朝失利,雙方在日本下關展開談判。
事前,光緒帝同意改革派奏請,裁示:「准巨額賠償,不准割讓寸土。
」談判陷入僵局之際,大清太皇太后慈禧出面裁示:「聯合外力,保衛遼東;萬不得已,割捨台灣[2]。
」
最後清政府的代表李鴻章在日本之進迫下,遂割讓台灣。
消息傳至台灣,人心憤慨,成立臺灣民主國。
民間組織民軍,企求聯合全島志士合力抵禦來接收的日本軍隊。
日軍在艋舺士紳的引導下,首先入主台北城,惟當時各地義軍群起抗日。
抗日事跡
時年35歲的徐驤散盡家財,號召鄉民組成「田賦軍」,與吳湯興和姜紹祖共結民兵抗日[3]。
此後,徐驤投身於乙未戰爭的抗日先鋒行列,全臺南北轉戰數次,於吳湯興與姜紹祖戰死後,徐驤加入南臺灣義軍,多次殲滅日本軍隊。
徐驤最後在斗六的纏鬥中陣亡時[1],劉永福說道:「內地諸公誤我,我誤台人[4]。
」
雖然《清史》與《台灣通史》等文獻強調乙未戰爭的臺方守軍為劉永福的黑旗軍與唐景崧的廣勇,而有學者指出中華民國的教科書對乙未戰爭的描寫竟只有兩行字,是為客家人的悲哀[5]。
徐驤紀念公園
民間肯定徐驤為「臺灣抗日領袖第一人」[6],在黃南球所編寫之新竹縣志中甚多表揚。
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親勘位於苗栗頭份鎮的仁愛公園,允諾儘速專案成立「徐驤紀念公園」,認為仁愛公園現址鄰近頭份市區,鎮民使用率高並兼具週圍環境的美化,十分有助苗栗縣民追思英烈徐驤的精神[7]。
該公園已於2010年2月26日成立[8]。
張貼者:
kk
於
晚上9:20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Atom)
追蹤者
關於我自己
kk
新竹縣,寶山鄉,Taiwan
個性內向ˋ喜歡與人互動廣結善緣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網誌存檔
►
2015
(3)
►
四月
(3)
►
四月24
(3)
▼
2014
(260)
►
十二月
(16)
►
十二月04
(7)
►
十二月01
(9)
►
十一月
(23)
►
十一月15
(9)
►
十一月06
(14)
►
十月
(30)
►
十月30
(1)
►
十月21
(11)
►
十月17
(17)
►
十月02
(1)
▼
九月
(60)
►
九月26
(15)
►
九月22
(23)
▼
九月06
(22)
姜紹祖(1892年—1967年),民國教育家、政治人物
尼可羅·帕格尼尼
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
水泥之英文「cement」是由拉丁文「caementum」演變而來,意指「碎石」。
水泥的歷史可追溯到...
旅行事誌----隱野民居之鄭家古厝...
客家抗日三傑
孟子 離婁上孟子 離婁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晏嬰《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十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醜下》
羅虯,唐朝詩人。
浙江台州人,因作詩而聞名
羅隱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罗隐诗全集
羅隱(833~909年),中國唐代文學家、詩人
羅鄴唐朝詩人,以七言詩為主。
浙江餘杭人。
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詩虎之稱
典故成語:投筆從戎
郎士元[唐](約公元七六六年前後在世)字君胄,中山人
皇甫曾李嘉祐李益
大曆十才子
大曆十才子之二
大曆十才子之一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出自唐代詩人盧綸的《塞下曲》
報馬仔亦稱探子馬,簡意就是探路、報信,因此會走在遶境隊伍前方,常見於媽祖娘娘遶境陣頭
►
八月
(21)
►
八月28
(3)
►
八月20
(4)
►
八月15
(4)
►
八月08
(5)
►
八月02
(5)
►
七月
(12)
►
七月24
(8)
►
七月08
(4)
►
六月
(2)
►
六月28
(2)
►
五月
(50)
►
五月14
(25)
►
五月02
(25)
►
四月
(5)
►
四月13
(5)
►
三月
(25)
►
三月25
(14)
►
三月06
(11)
►
二月
(16)
►
二月14
(1)
►
二月11
(4)
►
二月10
(11)
►
2013
(20)
►
九月
(1)
►
九月25
(1)
►
六月
(7)
►
六月21
(2)
►
六月19
(3)
►
六月01
(2)
►
四月
(10)
►
四月06
(10)
►
二月
(1)
►
二月26
(1)
►
一月
(1)
►
一月04
(1)
►
2012
(13)
►
十二月
(1)
►
十二月31
(1)
►
九月
(2)
►
九月25
(2)
►
八月
(2)
►
八月16
(2)
►
七月
(1)
►
七月10
(1)
►
五月
(2)
►
五月31
(1)
►
五月29
(1)
►
二月
(4)
►
二月25
(4)
►
一月
(1)
►
一月20
(1)
►
2011
(43)
►
十一月
(4)
►
十一月15
(2)
►
十一月05
(2)
►
十月
(6)
►
十月23
(1)
►
十月20
(2)
►
十月15
(3)
►
九月
(7)
►
九月24
(6)
►
九月04
(1)
►
八月
(6)
►
八月20
(1)
►
八月06
(3)
►
八月02
(2)
►
七月
(9)
►
七月27
(1)
►
七月24
(1)
►
七月20
(1)
►
七月12
(2)
►
七月03
(4)
►
五月
(1)
►
五月01
(1)
►
三月
(5)
►
三月09
(2)
►
三月05
(3)
►
二月
(5)
►
二月17
(2)
►
二月05
(3)
►
2010
(15)
►
十二月
(7)
►
十二月25
(3)
►
十二月14
(2)
►
十二月07
(1)
►
十二月02
(1)
►
十一月
(1)
►
十一月30
(1)
►
九月
(7)
►
九月22
(6)
►
九月20
(1)
延伸文章資訊
- 1客家烈士抗日三傑吳湯興、姜紹祖、徐驤--吳宜臻《乙未悲歌...
延伸文章資訊 · 1. 中華民國十個抗日英雄的故事* 阿波羅新聞網 · 2. 三百勇士對抗三千多日軍台灣抗日英雄犧牲後竟被日本人製成... · 3. 客家烈士抗日三傑吳湯興、姜紹祖、徐 ...
- 2客家抗日三傑 - 愛心
吳湯興(客家語:Ng11 Tong24-hin24;1860年-1895年8月28日),字紹文,臺灣苗栗銅鑼灣客家人,乙未戰爭抗日人士、義勇軍大統領(即民兵總司令)。
- 3客家烈士抗日三傑吳湯興、姜紹祖、徐驤--吳宜臻《乙未悲歌 ...
臺灣抗日志士,包括成立「臺灣民主國」的丘逢甲、劉永福,組織新竹義軍的吳湯興、徐驤、姜紹祖,臺中的林朝棟,彰化的吳彭年、雲林的李品三、屏東的蕭光明,領導游擊戰的 ...
- 4乙未戰爭客籍抗日義勇軍 - 國立臺灣圖書館
保鄉衛梓─客家族群的抗日動機. 客籍抗日義軍對於日軍來說是支極為 ... 山之役殲滅客籍抗日義軍主力,共耗費3 ... 家抗日三傑」、. 「竹苗三秀才」. 等美稱。
- 5客家人與台灣抗日50年 - 《海峽評論》371期
「蕉嶺三傑」--丘逢甲、羅福星、謝晉元,他們的名字和事蹟,已呈現在兩岸當局的歷史教科書中,為我們所熟悉並廣為流傳給後世外,而如前述在這段與日本統治台灣半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