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Wikipedi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复利率法(英文:compound interest),是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利息除了会根据本金计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样可以生息,因此俗称“利滚利”、“驴打滚”或“利 ... 复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复利率法[1](英文:compoundinterest),是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利息除了会根据本金计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样可以生息,因此俗称“利滚利”、“驴打滚”或“利叠利”。

只要计算利息的周期越密,财富增长越快,而随着年期越长,复利效应亦会越为明显。

目录 1复利效应 2公式 2.1基本公式 3参考资料 4延伸阅读 5参见 6外部链接 复利效应[编辑] 复利是现代理财一个重要概念,由此产生的财富增长,称作“复利效应”,对财富可以带来深远的影响。

假设投资每年的回报率是100%,本金10万,如果只按照普通利息计算,每年回报只有10万元,10年亦只有100万元,整体财富增长只是10倍,但按照复利方法计算,首年回报是10万元,令个人整体财富变成20万,第二年20万会变成40万,第三年40万再变80万元,10年累计增长将高达1024倍(2的10次方),亦即指10万元的本金,最后会变成1.024亿元。

随着年期增长,复利效应引发的倍数增长会越来越显著,以每年100%回报计算,10年复利会令本金增加1024倍(2的10次方),但20年则增长1,048,576倍(2的20次方),30年的累积倍数则达1,073,741,824倍(2的30次方),若本金是1万元,30年后就会变成10737.42亿元。

人类历史中,要长期达到每年100%回报是几近不可能,以华人首富李嘉诚为例,1950年以7,000美元成立长江塑胶厂,在2006年拥有约188亿美元身家计算,撇开其他因素,他的财富在57年增长268.6万倍,其每年的复利回报亦仅为26.68%((188亿/7000)开57次方=1.2966)。

在另一个西方世界常引用的例子中,假设美国土著1626年,愿意以60荷兰盾出售今日曼哈顿的土地,并将这60盾放到荷兰银行,收取每年6.5%的复利利率,他们2005年将可获得约63960亿港元的存款,较纽约市五条大街的物业总市值还要高。

而2006年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艾克森美孚,市值亦只有34000多亿港元。

正因为复利的倍数式增长速度,在不同古代社会中均禁止收取复利。

《古兰经》就明文规定穆斯林,“不要吃重复加倍的利息”(第3章130节)。

重复加倍的利息,说的正是复利。

1571年,英国开始容许每年最高10%的货款利息,引发连串道德争议,但此后利息效应开始为人注意。

1613年,英国数学家李察·维特(RichardWitt)发表《数学问题》一书,全面研究复利效应、及在复利下土地的估值物问题,成为研究复利的划时代作品。

现时世界各国普遍都有对放债人所收取的利息有最高限制,一般都以30%年息为上限[来源请求](香港法律容许的上限为60%[2]),在此以上的都被视为进行高利贷活动而加以取缔。

而现时信用卡欠账的年息往往高于20%甚至30%。

公式[编辑] 基本公式[编辑] 最简单的复利公式如下: F V = P V ( 1 + i ) n {\displaystyleFV=PV(1+i)^{n}\,} FV(FutureValue)是指财富在未来的价值;PV(PresentValue)是指现值,亦即指本金;i(interest)是指周期内的固定利率或固定回报率,n则是累计的周期。

如上文的例子,假设每年(即周期是1年)的回报是100%,1万元是在30年后(累计有30个周期)变成10,737.42亿元,公式如下:  10 , 000 ( 1 + 100 % ) 30 {\displaystyle10,000(1+100\%)^{30}\,} 该公式只要稍作改动,则可计算出不同资讯。

例如,投资者现时持有1万元本金(PV=10,000),希望10年后(n=10)拥有10万元(FV=100,000),将可凭以下公式,计算出所需的年复利率(i)。

  i = ( F V P V ) n − 1 {\displaystylei={\sqrt[{n}]{\left({\frac{FV}{PV}}\right)}}-1\,} 或 i = ( F V P V ) ( 1 n ) − 1 {\displaystylei=\left({\frac{FV}{PV}}\right)^{\left({\frac{1}{n}}\right)}-1\,} 假设已知周期内的固定利率或回报率(i),累计周期(n)亦已确定,那么进行一些代数调整后,就可以计算需要多少本金(PV),才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得到未来一定的回报(FV)。

P V = F V ( 1 + i ) n {\displaystylePV={\frac{FV}{\left(1+i\right)^{n}}}\,} 参考资料[编辑] ^學術名詞資訊網--名詞檢索.国家教育研究院.[2011-11-28](中文(繁体)).  ^借貸年息達60厘才違法.苹果日报.2013-08-13.  延伸阅读[编辑] Lewin,CG(1970)"AnEarlyBookonCompoundInterest-RichardWitt'sArithmeticallQuestions".JournaloftheInstituteofActuaries96(1):121-132.(英文) Lewin,CG(1981)"CompoundInterestintheSeventeenthCentury".JournaloftheInstituteofActuaries108(3):423-442.(英文) AndreasEschbach:EineBillionDollar(2001年)(德文) ErichKästner:AnsprachezumSchulbeginn(1950年)(德文) 参见[编辑] 利息计算 高利贷 外部链接[编辑] 财经百科:复息增长威力 规范控制 GND:4205525-8 LCCN:sh94001702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复利&oldid=59900969” 分类:金融指数隐藏分类:含有英语的条目自2015年3月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新加坡简体 已展开 已折叠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العربيةČeštinaDanskDeutschEnglish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FrançaisGaeilgeहिन्दी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日本語ಕನ್ನಡNederlands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РусскийSlovenčinaSvenskaதமிழ்తెలుగు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