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管如何應對「很雷」的新人,讓我學到的一課 是時候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另外一方面,我觀察西方之所以能進行高批判,而亞洲不太行,是因為在西方文化的鼓勵文化出身下,大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尊心,不會在無法完成任務的時候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Podcast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時事現場 New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文史藝術 文化 美國主管如何應對「很雷」的新人,讓我學到的一課──是時候放下「亞洲式說教」了 台北遇上西雅圖 2022/05/28 127884 PhotoCredit:Shutterstock 在美國科技業擔任工程師的作者,最近負責領導一位程度較跟不上的新人。

一週過去,新人的任務完全開天窗,主管的處理態度卻讓作者吃了一驚。

他進而反思東西方文化中關於「批判與包容」的核心差異,以及東方教育為何容易養出「亞洲式說教」與「對人不對事」的困境。

我是一位在美國科技業的軟體工程師,組裡在這幾個月中,陸續招募了幾位新人。

最近在帶其中一位新人時,雖然情境本身與東西方文化沒什麼關聯,但卻在白人主管及我的處理問題方式上,讓我切身體會到所謂的「東西方文化」,有相當不同的文化思維模式。

先說新人。

新人是我目前見到綜合實力比較低的人。

最初帶他的時候,會問我一些相當基本的問題,基本到我須要再三確認問題是不是如他所述。

問題大致都是一些常用工具的操作,自己摸索一下就能快速上手的那種。

也正因為這樣充滿疑惑的開端,讓我最近被安排與他合作寫專案時,不禁擔心最後是不是得由我負責絕大部分的任務? 因此決定先把專案最小的任務交給他,做法也先口頭描述過一輪,想說新人應該不至於做不出來了。

沒想到一週過去了,主管請我匯報第一個進度時,新人卻說還沒開始動工,因為「不知道怎麼開始」。

主管隨後找我們開了個會,針對這起事件進行復盤,想知道為什麼小任務做了一週沒做完。

但主管從頭到尾的問題,都是圍繞在如何改進這個事件。

大致就是問新人:做不出來任務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要找人幫忙?沒有的話,是為什麼呢?給了一週時間,如果不好意思問,還有沒有其他可能的處理方式?等等。

整體的問法,都是針對事情,完全不會讓新人有不舒服的感覺。

沒有指控是他能力不足,也沒有猜忌他是不是沒在做事。

一切都只是策略不對、時間沒安排好。

而現在梳理好原因了,下次改進就好。

當時也有討論我在這起事件上有什麼能做更好的地方,我的部分是,該更主動地詢問新人狀況,才能即時提供協助。

最後我開著共享畫面,一步步帶著他完成第一個小任務。

過程中也發現,他雖然加入公司幾個月了,對一些常見工具,依然是相當生疏的狀態。

當下就有種想要說教的念頭,話到了嘴前,被自己的念頭捕捉到,進而作罷。

這整個經驗讓我想到最近在美國網路論壇Reddit看到的一篇文章,覺得滿切合主管處理這起問題的方式。

高批判高包容vs.低批判低包容 Reddit一文的作者娶了中國太太,觀察到東西方文化的差別,他認為西方文化的核心是Truth&Mercy(真理與寬恕)。

整體的文化模式是高批判、卻又高包容。

這裡說的Truth是繼承傳統希臘文化中,對真理的追求。

像我主管做事的處理方式,從來都只是針對事情,希望能找出事情本身的疏漏之處。

接著是Mercy,寬恕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如果你認識土生土長、認同基督教信仰的美國人,可能會發現他們在心態上,相對願意「給別人機會」——無論是對方做錯事、或想做任何嘗試。

東方文化的核心則是Mastery&Peace(精通與和平),我們的文化模式偏向低批判、卻也低包容。

Mastery是要把一件事做精,無論讀書、工作、或任何技藝,我們都要做到最好。

所以會有「不瘋魔、不成活」、「十年磨一劍」等說法。

Peace則是以和為貴,想努力維持一切形式上的和平,即便是表面的和平也無妨。

這種思維模式,會造成大家在看到一些狀況的時候,寧願不說出來,因為想避免可能發生的衝突(低批判);於此同時,卻又會默默記在心裡(低包容)。

當然高批判高包容,或低批判低包容的社會,本身沒有什麼對錯,都是驗證一代又一代,能成功運作至今的文化模式。

而如果是其他的組合方式,如高批判低包容,社會運作會變得過度冷酷無情,無法成為普遍的文化模式,只能存在於在一些極端環境,如軍隊;而低批判高包容的社會,乍看像天堂般,大家都活得自由自在。

但這樣的文化模式無法帶來進步,最終只會招致自我毀滅。

(備註:此處敘述為相對照下的理解,非指「全數如此」,現今多元社會中,不同價值觀經常同時存在,唯主流思潮仍有不同) 綜合上述的分析,新人的種種行為,在亞洲職場上經常是無法想像的。

當自身能力不足時,就潛在性地會導致衝突,但我們的文化特性又是害怕衝突。

在這種情況下,新人肯定下班還「需要」努力鑽研工作的事,讓自己的能力跟得上大家,以避免可能發生的衝突。

但在西方主流文化裡,如這次主管展現出的態度,通常只是追根究底地對事件進行討論。

當討論告一段落,事件可能的肇因都總結完,只要下次盡可能不要再犯就好。

圖/Shutterstock 脆弱的自尊心,會讓職場難以就事論事 另外一方面,我觀察西方之所以能進行高批判,而亞洲不太行,是因為在西方文化的鼓勵文化出身下,大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尊心,不會在無法完成任務的時候遭受惡毒話語貶損能力、侮辱人格、踐踏自尊。

而亞洲文化常見的打罵教育,導致大家普遍的低自尊特性,其中最明顯的表徵,就是需要從他人的不足之中,尋求相對自尊心。

(所以閱讀上面新人的例子時,如果腦中自然浮現他好差、我比他好的相對優越感,都須要反思一下。

) 綜合高批判高包容、低批判低包容,及東西方自尊心養成的差異後,我總結在這家企業與個人生命經驗觀察到的,東西方對處理事情的思維模式: 西方文化傾向對事不對人。

且由於大家不缺乏自尊心,不會認為別人在平白無故針對自己,加上具有自尊心的人,並不須要透過貶低別人,來獲得相對優越感。

所以高包容,也同時意味著高度的信任,相信對方不會沒事傷害自己。

東方文化下的個體,傾向是低自尊高敏感的狀態,在討論事情的時候,容易演變成像是對人不對事。

因為會認為對方不想維持和平了,是不是想起衝突?再加上自身的高敏感狀態,就容易產生誤會。

即使對方的初衷更多時候只是想針對事,進行積極意義的批判,卻屢屢被理解成是消極意義的批評。

這樣的結果,是大家比較難開誠布公地客觀討論事情,寧願憋著抑著,並在心中記上一筆又一筆。

每個人幸福與否,往往是仰賴他者的包容 回到這件事上,當下想明白之後,就突然覺得這件事也沒什麼,就是多教新人。

教一次不會,教十次總會了。

真的沒必要用我在亞洲養成的固有互動方式,對他有任何態度上的不好。

雖然我現在覺得他的問題很簡單,小任務也不具備獨立完成的能力,但在我平常詢問資深前輩自認很難處理的問題時,在他們眼中,一定也覺得都很簡單。

也從沒見過他們對我不耐煩、或有任何態度上的差異。

我也放棄任何形式的說教。

發現很多亞洲人、包括我,都是好為人師的典範。

集體主義下出身的我們,總見不得別人跟我們「不一樣」,往往想抓住機會大肆教育一番。

小時候明明也很討厭大人碎碎念,卻又在年歲更迭間,逐漸活成自己不喜歡的樣子。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價值觀早就大致定型,真沒什麼好說教的地方。

關於未來,我期許自己在思維上更效法基督教文化裡對信仰的總結:「這是他與上帝的事」。

套在這個情境,他表現不好,是「他與主管/公司的事」。

對方找我幫忙,我就做好我能幫的部分,其他延伸的說教、批評,我還真不具備這個權力。

最後也是意識到,每個人的人生路上幸福與否,很多時候就是奠基於他人的高度同理與包容上。

大家活著、相識都不容易,希望我們都能對彼此好一點,給這社會多點溫柔。

執行、核稿編輯:田孟心 職場 美國 文化差異 關聯閱讀 國情不同,美德不同──謙虛忍讓委婉,在美國職場完全行不通 美國職場的「超級正能量循環」,竟讓我忘記被批評、感激受肯定 作品推薦 參考資料 TOP 台北遇上西雅圖 畢業於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研究兩岸關係為主。

大學畢業後,花了三年半的時間零基礎轉資工,目前在西雅圖一線大廠擔任軟體工程師。

興趣是說走就走的旅行,去過中國半數以上的省份,及亞洲諸多國家。

去過最特別的國家是北韓;喜歡閱讀,最喜歡的作家是李碧華、最喜歡的系列書籍是人類三部曲;疫情後最大的樂趣來源是寫作,經營臉書的粉絲專頁是疫情後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一定程度的極簡主義者及新盧德主義者。

最近對後資本主義下的社會發展,及消費主義的生成,有著巨大的興趣。

最近的書單是:《慾望之地:美國消費主義文化的興起》、《Wanting: Thepowerofmimeticdesireineverydaylife》、《Industrialsocietyanditsfuture》。

臉書專頁:台北遇上西雅圖   看更多 上一篇 「妳好幸運能在『性別平等』的德國工作!」──其實,這裡的性別歧視比亞洲人想的嚴重 下一篇 德國朋友震驚:台灣人到公部門辦事不用預約,還被微笑對待?──德國的「服務沙漠」困境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文化Culture 我對「道歉文化」的反思:不只為了在西方生存,才要戒掉「對不起」! 教育Education 搭機時遇上吵鬧的孩子,是「孩童父母的失職」嗎?──談「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文化差異 評論Opinion 在地視角:一位非裔美國人之死,那些臺灣媒體「忘記」告訴你的事 教育Education 【技職潮人夢系列】打破臺灣22年銲接得獎紀錄 林建宏:銲接,是一個需要思考的技能 【未來人才進行式】EP1小紅帽創辦人林薇Vivi 熱門文章 1 一個美國媽媽在中國:當幼稚園老師把雞蛋強行塞進我兒子的嘴裡⋯⋯ 2 陽明交大副教授,給大學生的一封信:放手玩4年之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3 不怕職涯從零開始,只怕不懂何謂「適合的工作」──歷經疫情低谷後,給年輕人的5個求職建議 4 牛津再奪「世界大學排名」榜首──在當地攻讀博士的我,從「研究方向」看出什麼? 5 「下車加個油而已,幹嘛背包包?」北美加油站:你不可不知的3大危險! 6 離岸風電水手初體驗(下)每一句「活在當下」的瀟灑,背後是「生離死別」的無奈⋯⋯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