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特赦組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際特赦組織(英語:Amnesty International,縮寫为AI;又稱大赦國際),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权事业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 ... 國際特赦組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條目目前正依照en:AmnestyInternational上的内容进行翻译。

(2017年2月16日)如果您擅长翻译,並清楚本條目的領域,欢迎协助翻譯、改善或校对本條目。

此外,长期闲置、未翻譯或影響閱讀的内容可能会被移除。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International成立時間1961年5月28日,英國類型非政府组织目標人權監察、全球政策倡議總部 英国伦敦服務地區 全世界方法會員及支持者行動、良心呼籲會員逾700萬會員及支持者重要人物彼得·本南森(創辦人)口號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一盞燭光網站www.amnesty.org 國際特赦組織(英語:AmnestyInternational,縮寫为AI;又稱大赦國際),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权事业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约七百万成员及支持者。

该组织的工作方针是对人权状况进行调研,采取相应行动,寻求终结各种侵犯人权的行为,并且为那些遭受迫害的人们伸张正义。

[1][2][3] 国际特赦组织于1961年由彼得·本南森在英国伦敦宣告成立,同年5月28日在英国《观察家报》发表了题为《被遗忘的囚犯》的文章。

[4]国际特赦旨在让公众更多地去关注侵犯人权的事件,以及依照国际法准则及其精神而举办的各类活动;[1]亦旨在动员公众舆论,对侵犯人权的政府施加压力,以期改变。

与此同时,国际特赦也对各国实行的死刑制度进行了批评,认为死刑制度就是对人权“最为终极”、“最为彻底”的否定。

国际特赦组织因其进行的反酷刑运动和所做出的贡献,荣获197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亦获得了1978年的联合国人权奖。

[3] 目录 1歷史 1.11960年代 1.21970年代 1.31980年代 1.41990年代 1.52000年代 2現況 2.1支持 2.2批評 3原则 4目標 5资金 6出版物 6.1《2013死刑处决和判决报告》 6.2《2016死刑处决和判决报告》 7參見 8參考文獻 8.1引用 8.2来源 9外部链接 歷史[编辑] 1960年代[编辑] 国际特赦组织由英国律师彼得·本南森于1961年在伦敦创立。

根据其自述,他本人其实是一位英国籍犹太裔基督徒律师[5],在1960年11月19日在乘坐伦敦地铁的时候,边读着报纸。

他读到了一则新闻,说有两名来自葡萄牙科英布拉的学生,仅仅因为喝了一杯为自由与解放而干杯的酒,就被葡萄牙当局判处七年监禁[a][6],但之后这则消息却无从考证了[a]。

1960年,葡萄牙被所谓“第二共和国”(又名新政权)独裁统治着,其意识形态是威权主义和反共主义,并且将境内一切“敌人”都视为“反葡分子”。

而在《被遗忘的囚犯》一文中,本纳森谈了他的一些看法: “ 每天当你翻开报纸,你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总有些地方,有些人,仅仅因为个人观点和宗教信仰在官方看来不可接受,就被监禁,被施以酷刑,乃至被处决。

而报纸的读者都会强烈地感到无能为力。

但是,倘若这种无助的感受汇聚成一股行动的力量,那么情况将有所转机。

[4] ” 1970年代[编辑] 上世纪70年代主导国际特赦组织的人物是肖恩·麦克布赖德(SeánMacBride,爱尔兰外交家)和马丁·恩纳尔斯(MartinEnnals,英国人权活动人士)[7],国际特赦组织在为政治犯发声的同时,也将其关注范围扩展到了公正审判及未经判决而长时间拘留的现象(依据《世界人权宣言》第5条)。

国际特赦也相信,政府对犯人动用酷刑的原因无非就是想获取到他们想要的信息,或者依靠这种恐怖行为来打压异见,或两个原因都有。

该组织并担忧那些无所不用其极的酷刑手段、器械和实施方法,会从一个超级大国出口到其他国家,如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一些做法。

1980年代[编辑] 80年代,国际特赦组织却遭到了多国政府的批评和质疑。

苏联就称国际特赦组织涉嫌从事间谍活动,摩洛哥政府说国际特赦是违法分子的捍卫者,而阿根廷政府直接禁止掉了国际特赦1983年的年度人权报告[8]。

而在整个1980年代,国际特赦仍然持续致力于代表政治犯,反对酷刑。

1990年代[编辑] 在90年代,国际特赦组织在持续发展与壮大,约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七百万名成员[9]。

同时,国际特赦也广泛参与国际事务。

例如,1992年成立了国际特赦南非调查组,向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政府施压,同时也终结了对非洲大湖地区(东非大裂谷周围地区)进行的军售,以及死刑。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特赦也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特定的群体身上,如难民、少数族群、少数宗教群体、妇女等等。

2000年代[编辑] 2000年之后,国际特赦组织的日程计划主要转向到研究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10],以及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各界的反应与动作。

全球化问题使国际特赦的一些政策发生了重要转变,工作范围也扩展到了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以及文化权利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是国际特赦以前拒绝涉足的,国际特赦感到进行转型是十分重要。

現況[编辑] 支持[编辑] 現時在全世界150多個國家或地區已有超過700萬名會員及支持者,是全球最大的在地人權組織[11]。

根據其組織章程,國際特赦組織以「人人享有世界人權宣言及其他國際人權標準所楬櫫之所有權利」為願景,透過研究、調查與倡議行動,以預防或阻止一切侵犯人權的行為[12]。

國際特赦組織和下列各組織機構有正式關係﹕聯合國經社理事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洲理事會、美洲國家組織、非洲團結組織和各國議會聯盟[13]。

在各種國際人權組織當中,國際特赦組織的歷史最悠久,也最著名。

許多人認為它是人權運動的楷模[14]。

該組織以其對國際人權的卓著貢獻而獲頒1977年諾貝爾和平獎、1978年聯合國人權獎。

批評[编辑] 主条目:CriticismofAmnestyInternational(英语:CriticismofAmnestyInternational) 印度學者艾倫·希拉瓦斯特瓦(ArunShivrastva)等著《NGO與顏色革命》(HelpingorHurting)一書調查指出,國際特赦組織本質與無國界記者等國際組織一樣[15],以NGO外衣為西方利益服務和輸出西方意識形態,因為採取雙重標準:例如國際特赦組織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北愛爾蘭獨立運動人士遭鎮壓、南非種族隔離、波多黎各獨立運動等事件上長期刻意消音,卻對某些國家的事件有出乎尋常的熱情。

為本書中文版寫序的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認為,這些NGO的目的都有製造別國內亂的動因,[16]為歐美製造武力或非武力干預的藉口,最後在當地扶植一個親西方政權、或是退一步至少讓其陷入動盪與無法發展,減少西方的競爭者數量。

[17] 伊利諾大學國際法學者法蘭西斯·波義耳(FrancisA.Boyle)曾任國際特赦組織美國分會董事,他長期致力批判猶太復國主義與以色列,他在《NGO與顏色革命》指出:由於國際特赦組織董事會和捐助者的親以色列傾向、以色列與英國的金流關係,國際特赦組織及其美國分會對於1950年代以來以色列的屠殺和軍事行動無所作為,是「帝國主義的工具」。

波義耳說,「國際特赦組織背後的首要動力不是人權、而是政治,其次是宣傳,再次是金錢,然後是增加成員,接下來是內部勢力爭鬥,再接下來才是對人權問題的真正關心」;國際特赦組織高層是「由帝國菁英組成的不斷自我延續的小圈子」,高層間接支持英美與以色列的政策,使基層人員「忙於一些沒有意義的事,直到耗掉他們對人權事業的熱情」[18]。

侧重关注监督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的非政府的NGO监察员(英语:NGOMonitor)机构指出,國際特赦組織打破自己定下的规则,接受了政府资助以及其研究员带有偏见 [19]。

原则[编辑] 国际特赦组织的核心原则是关注良心犯,即那些因暴力手段被监禁或被阻止表达意见的人。

除了反对压制言论自由的承诺外,国际特赦组织的创始原则还包括不干预政治问题、坚定承诺收集有关各种案件的事实和促进人权[20]。

目標[编辑] 國際特赦組織在1961年成立時,以救援各國的「良心犯」為主要目標。

五十餘年來,其任務逐漸擴及禁止酷刑、廢除死刑[21]、保護難民、移民與尋求庇護者、阻止濫刑、濫殺與強迫失踪、墮胎除罪化、阻止針對婦女及LGBT的暴力、提倡宗教間和睦、乃至經濟、社會與文化諸權利[22]。

當前,其主要目標包括:捍衛言論自由、保護婦女權利、追究危害人類罪行和要求侵犯人權的企業負起責任。

國際特赦組織認為人權是不可分割的與互相關聯的,並致力于通過人權教育計畫,和努力爭取批准人權條約的活動來促進世界人權宣言和其它國際標準中載明的所有人權。

该組織稱“態度公允”,“不受任何政府、政治派系或宗教派系的支配”;“该組織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任何政府或政治制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受害者的觀點,儘管它致力于保護受害者的權利”;该組織“唯一關心”的是“保護每個案件中涉及的人權”,它“既不考慮政府和反對派的意識形態如何,也不考慮個人的信仰如何”;该組織“並不按各國的人權紀錄而將其分級分等,也不企圖進行比較,而是集中精力去努力終止那些違反人權的特定案件”[23]。

國際特赦組織的其他目標還包括: 停止未經合法程序的刑罰與處決 維護囚犯權利,使其符合國際人權標準 保證所有政治犯獲得即時及公平的審判 停止徵用童兵 為社會上邊緣群體爭取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權利 保護人權捍衛者 停止在任何武裝衝突中的非法殺戮 社會運動者及記者的失蹤案件 女性、原住民以及LGBT等多元性別者的人權 難民、移民以及無身分者之權利 勞工工會以及工人人權 停止非法拘禁以及酷刑、虐待 资金[编辑] 国际特赦组织指明其资金主要来自其全球会员的会费和捐款,不接受来自政府或政府组织的捐赠[24]。

然而,该组织在过去十年中获得了英国国际发展部(英语:Department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25],欧盟委员会[26]美国国务院[27][28]和其他政府的资助[29][30]。

出版物[编辑] 國際特赦組織的出版物(報告)主要有:國際特赦組織年報及全球死刑報告,每年定期出版,並配有紙質版和電子USB記憶棒兩種商品可供讀者購買。

《2013死刑处决和判决报告》[编辑] 國際特赦組織2014年3月發布《2013死刑處決和判決報告》(Deathsentences&executionsin2013),全文分7個章節,共計56頁,針對全球死刑執行現狀做出了年度分析和總結。

這份新的報告中說,2013年22個國家共有778人被執行司法處決。

該項統計不包括中國、朝鮮等把死刑人数列为机密的國家,因為此類信息在這些國家是機密文件,報告指出,去年全球死刑人數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伊朗、伊拉克以及沙特阿拉伯執行死刑的人數增多,在伊朗,官方正式承認的人數為“至少369人”,但有“可靠消息來源”報道說這一數字還要再增多335人,該組織統計,在伊拉克,至少有169人被執行死刑,沙特阿拉伯為至少79人。

[31] 报告列出的内容中,其中公开处决发生在伊朗、朝鲜、沙特阿拉伯和索马里。

行刑方式上,包括了沙特阿拉伯的斩首,美国的电刑,中国、越南和美国的注射死刑,还有一些国家被指仍在使用绞刑和枪决。

此外,报告说明,去年未有石刑(Stoning)处决的报道。

[32] 《2016死刑处决和判决报告》[编辑] 國際特赦組織發表最新報告,未計中國在內,2016年全球至少有1,023人被處以死刑,比前年大跌近4成。

組織利用中国大陆搜索引擎「百度」翻查報道,發現過去3年有近千宗死刑報道,但中国大陸官方數據庫只公開85宗,組織批評當局依然將數據列為機密,外界難以得知實際死刑宗數,違背北京近年稱要公開透明的原則[33]。

參見[编辑] 人权主题 国际关系主题 人权 国际人权法 世界人权宣言 彼得·本南森 TheForgottenPrisoners(英语:TheForgottenPrisoners) 國際特赦組織臺灣分會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參考文獻[编辑] 引用[编辑] ^1.01.1AboutAmnestyInternational.AmnestyInternational.[20July2008].  ^TheNobelPeacePrize1977-PresentationSpeech.NobelPrize.  ^3.03.1UnitedNationsPrizeinthefieldofHumanRights(PDF).  ^4.04.1Benenson,Peter,"TheForgottenPrisoners",TheObserver,28May1961.Retrieved28May2011. ^Childs,Peter;Storry,Mike(编).Amnesty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ContemporaryBritishCulture.London:Routledge:22–23.2002.  ^ElizabethKeane.AnIrishStatesmanandRevolutionary:TheNationalistandInternationalistPoliticsofSeanMacBride.I.B.Tauris.2006.ISBN 978-1-84511-125-0.  ^AmnestyInternationalReport1968-69.AmnestyInternational.1969.  ^AmnestyInternationalisaccusedofespionage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5March2009. ^Whoweare.AmnestyInternational.[16March2015].  ^AmnestyInternationalNewsService"AmnestyInternational26thInternationalCouncilMeetingMediabriefing"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13January2012.,15August2003.Retrieved9January2011. ^http://amnesty.org/en/who-we-are/WHOWEARE ^http://amnesty.org/en/who-we-are/accountability/statute-of-amnesty-international/STATUTEOFAMNESTYINTERNATIONAL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寫一封信,救一個人和他的國家:國際特赦組織AI的行動與理想〉,司法改革雜誌,第77期,2010年5月31日。

^JamesRonand,HowardRamos,KathleenRodgers(2005),"TransnationalInformationPolitics:NGOHumanRightsReporting,1986–2000"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3-18.,InternationalStudiesQuarterly(2005)49,557–587 ^《NGO與顏色革命》時報文化ISBN978-9571372129 ^NGO成強權傀儡全球治理夢一場 ^NGO玩潛規則成西方霸權打手 ^張宗坤.NGO:好人做善事,會不會犯錯?讀《NGO與顏色革命》.苦勞網.2017-12-16[2020-12-26].  ^BreakingItsownRules:Amnesty'sResearcherBiasandGovtFunding,June04,2012,NGOMonitor.  ^Clarke,AnneMarie.DiplomacyofConscience:AmnestyInternationalandChangingHumanRightsNorm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1.ISBN 978-0-691-05743-9.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讓死刑從地球上消失:AI強力捍衛生命權終結對人性尊嚴的侮辱〉,司法改革雜誌,第77期,2010年5月31日。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打一場消滅貧窮的聖戰:AI嚴肅面對當前迫切的人權危機〉,司法改革雜誌,第77期,2010年5月31日。

^http://amnesty.org/en/who-we-are/about-amnesty-international ^WhofinancesAmnestyInternational'swork?.AmnestyInternational.28May1961.  ^AmnestyInternationalCharityLimitedReportandfinancialstatementsfortheyearended31March2011,p.8,Paragraph10. ^AmnestyInternationalLimitedandAmnestyInternationalCharityLimitedReportandfinancialstatementsfortheyearended31March2007(PDF):45,Note17.  ^ReportofGovernmentForeignFunding,inHebrew,2009(PDF).(原始内容(PDF)存档于16June2012).  ^ReportofGovernmentForeignFunding,inHebrew,2008(PDF).(原始内容(PDF)存档于16June2012).  ^AmnestyInternational2010Report,Page10,Indicator8(PDF).(原始内容(PDF)存档于16June2012).  ^AmnestyInternational–INGOAccountabilityCharterGlobalComplianceReport2009,Page3(PDF).(原始内容(PDF)存档于16June2012).  ^报告:2013年全球死刑处决人数增长百分之15(SCHANTUNG)2014年03月28日.山东周刊(ShandongWeekly)(中文(简体)).  ^报告:2013年全球死刑处决人数增长百分之15(SCHANTUNG).《山东周刊》(ShandongWeekly).2014年3月28日(中文(简体)).  ^國際特赦組織:中國3年處決至少近千人 官方只公開85宗 批違反透明承諾 来源[编辑] 书籍 Hopgood,Stephen.KeepersoftheFlame:UnderstandingAmnestyInternational.CornellUniversityPress.2006.ISBN 978-0-8014-4402-9.  Power,Jonathan.Likewateronstone:thestoryofAmnestyInternational.UniversityPressofNewEngland.2001:331.ISBN 1-55-553487-2.  AmnestyInternational.AmnestyInternationalReport2006:TheStateoftheWorld'sHumanRights.AmnestyInternational.2005.ISBN 0-86210-369-X.  Clarke,AnneMarie.DiplomacyofConscience:AmnestyInternationalandChangingHumanRightsNorm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1.ISBN 0-691-05743-5.  Power,Jonathan.AmnestyInternational:TheHumanRightsStory.McGraw-Hill.1981.ISBN 0-08-028902-9.  Sellars,Kirsten.TheRiseandRiseofHumanRights.SuttonPublishingLtd.April2002.ISBN 978-0-7509-2755-0.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國際特赦組織 国际特赦组织中文官方网站 國際特赦組織的Facebook專頁 國際特赦組織的Twitter帳戶 國際特赦組織的Instagram帳戶 YouTube上的國際特赦組織頻道 國際特赦組織是否有所偏颇?,2002年丹尼斯·伯恩斯坦博士与法兰西斯·波尔博士的讨论 查论编國際人權組織(英语:Listofhumanrightsorganisations)和機構(英语:Nationalhumanrightsinstitutions)類型 人權團體 人權委員會 國家人權機構(英语:Nationalhumanrightsinstitution)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英语:Truthandreconciliationcommission) 國際機構 兒童權利委員會(英语:CommitteeontheRightsoftheChild) 殘疾人權利委員會(英语:CommitteeontheRightsofPersonswithDisabilities) 國際刑事法院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聯合國安理會 區域體系 非洲人權和民族權利委員會(英语:AfricanCommissiononHumanandPeoples'Rights) 非洲人權與民族權利法院 非洲法院(英语:AfricanCourtofJustice) 歐洲人權法院 歐洲防止酷刑委員會(英语:EuropeanCommitteeforthePreventionofTorture) 美洲人權委員會(英语:Inter-AmericanCommissiononHumanRights) 美洲人權法院(英语:Inter-AmericanCourtofHumanRights) 多邊體系 歐洲聯盟 歐洲委員會 美洲國家組織(OAS) 聯合國難民署(UNHCR)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UNOCHA) 國際勞工組織(ILO) 世界衛生組織(WHO)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UNAIDS)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英语:UnitedNations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UNDESA) 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SW) 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英语:UnitedNationsDevelopmentFundforWomen)(UNIFEM)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聯合國人居署(UN-HABITAT) 主要NGO 國際特赦組織 國際人權聯盟(FIDH) 人權觀察 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 緊急機構(英语:Emergency(organization)) 人權第一(英语:HumanRightsFirst) 查论编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01-1925 1901:杜南、帕西 1902:迪科門、戈巴特 1903:克里默 1904:國際法研究院 1905:蘇特納 1906:羅斯福 1907:莫内塔、雷诺 1908:阿诺尔德松、巴耶尔 1909:貝爾納特、德康斯坦 1910:国际和平局 1911:阿赛尔、弗里德 1912:羅脫 1913:拉方丹 1914 1915 1916 1917: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1918 1919:威爾遜 1920:布儒瓦 1921:布蘭廷、朗格 1922:南森 1923 1924 1925:張伯倫、道斯 1926-1950 1926:白里安、施特雷澤曼 1927:比松、克维德 1928 1929:凯洛格 1930:瑟德布卢姆 1931:亚当斯、巴特勒 1932 1933:安吉尔 1934:亨德森 1935:奧西茨基 1936:薩維德拉·拉馬斯 1937:塞西爾 1938:南森国际难民办公室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1945:賀可德 1946:巴尔奇、穆德 1947:英国教友会、美国教友会 1948 1949:奧爾 1950:本奇 1951-1975 1951:儒奧 1952:史懷哲 1953:馬歇爾 1954:联合国难民署 1955 1956 1957:皮爾遜 1958:皮爾 1959:諾埃爾-貝克 1960:盧圖利 1961:哈馬舍爾德 1962:鮑林 1963: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1964:金 1965: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1966 1967 1968:卡森 1969:國際勞工組織 1970:勃勞格 1971:勃蘭特 1972 1973:基辛格、黎德壽(拒绝领奖) 1974:麥克布賴德、佐藤荣作 1975:薩哈羅夫 1976-2000 1976:威廉斯、科里根 1977:國際特赦組織 1978:萨达特、贝京 1979:德蕾莎修女 1980:佩雷斯 1981:联合国难民署 1982:默达尔、加西亚 1983:瓦文萨 1984:图图 1985:国际防止核战争医生组织 1986:維瑟尔 1987:阿里亞斯 1988: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1989: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1990:戈尔巴乔夫 1991:昂山素季 1992:門楚 1993:曼德拉、德克勒克 1994: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 1995: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罗特布拉特 1996:西门内斯·贝洛、奥尔塔 1997:国际反地雷组织、威廉斯 1998:休姆、特林布尔 1999:無國界醫生 2000:金大中 2001- 2001:联合国、安南 2002:卡特 2003:艾芭迪 2004:馬塔伊 2005:国际原子能机构、巴拉迪 2006:尤納斯、孟加拉乡村银行 2007:戈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2008:阿赫蒂萨里 2009:奧巴馬 2010:刘晓波 2011:约翰逊-瑟利夫、格鲍伊、卡曼 2012:欧洲联盟 2013: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2014:薩塔亞提、优素福扎伊 2015:突尼斯全國對話四方集團 2016:桑托斯 2017: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 2018:穆奎格、穆拉德 2019:阿比 2020:世界糧食計劃署 2021:雷萨、穆拉托夫 注: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2年、1919年、1925年、1929年、1933年、1935年、1944年、1952年、1954年、1960年、1962年、1976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查论编伊拉斯谟奖获得者1950年代 1958年:奥地利人 1959年:罗贝尔·舒曼 卡尔·雅斯贝尔斯 1960年代 1960年:马克·夏卡尔 1960年:奥斯卡·柯克西卡 1962年:RomanoGuardini 1963年:马丁·布伯 1964年:UnionAcadémiqueInternationale 1965年:查理·卓别林 英格玛·伯格曼 1966年:HerbertRead RenéHuyghe 1967年:扬·廷贝亨 1968年:亨利·摩尔 1969年:加布里埃尔·马塞尔 卡尔·冯·魏茨泽克 1970年代 1970年:汉斯·夏隆 1971年:奥利维埃·梅西安 1972年:让·皮亚杰 1973年:克勞德·李維-史陀 1974年:NinettedeValois MauriceBéjart 1975年:恩斯特·贡布里希 WillemSandberg 1976年:国际特赦组织 RenéDavid 1977年:WernerKaegi 让·莫内 1978年:木偶剧场/主题木偶戏: LaMarionettisticaoftheNapolibrothers ŢăndăricăofMargaretaNiculescu ThéatreduPapierofYvesJoly BreadandPuppetofPeterSchumann 1979年:DieZeit,新苏黎世报 1980年代 1980年:尼古劳斯·哈农库特 GustavLeonhardt 1981年:JeanProuvé 1982年:EdwardSchillebeeckx 1983年:雷蒙·阿隆 以赛亚·伯林 莱谢克·科拉科夫斯基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1984年:MassimoPallottino 1985年:PaulDelouvrier 1986年:瓦茨拉夫·哈维尔 1987年:AlexanderKing 1988年:JacquesLedoux 1989年:国际法律家委员会 1990年代 1990年:SirGrahameClark 1991年:伯纳德·海廷克 1992年:西印度群岛综合档案馆 1992年:西蒙·维森塔尔 1993年:PeterStein 1994年:SigmarPolke 1995年:伦佐·皮亚诺 1996年:WilliamHardyMcNeill 1997年:雅克·德洛尔 1998年:毛里西奥·卡赫尔 PeterSellars 1999年:玛丽·罗宾逊 2000年代 2000年:HansvanManen 2001年:克劳迪奥·马格里斯 亚当·米奇尼克 2002年:BerndandHillaBecher 2003年:AlanDavidson 2004年:AbdolkarimSoroush SadikAl-Azm FatemaMernissi 2005年:赛门·夏佛 史蒂文·谢平 2006年:PierreBernard 2007年:PéterForgács 2008年:伊恩·布鲁玛 2009年:AntonioCassese BenjaminB.Ferencz 2010年代 2010年:何塞·安东尼奥·艾伯鲁 2011年:JoanBusquets 2012年:丹尼尔·丹尼特 2013年:尤尔根·哈贝马斯 2014年:FrieLeysen 2015年:维基人 2016年:A·S·拜厄特 2017年:米谢勒·拉蒙(英语:MichèleLamont) 2018年:芭芭拉·埃伦赖希(英语:BarbaraEhrenreich) 2019年:约翰·库利奇·亚当斯 2020年:GraysonPerry Category:伊拉斯谟奖得主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中国人权律师A-G常伯阳·程海(北京)·范亞峰(北京)·高智晟(北京·關押中)·郭艳H-L江天勇(北京)·李柏光(北京)·李敦勇(北京)·李方平·李和平·李静林·李苏滨·李天天(女,上海)·黎雄兵·林洪楠·刘培福·刘士辉·刘巍·刘巍M-W莫少平(北京)·牟继源·倪玉蘭(女,北京·關押中)·彭劍·宋玉成·唐吉田·唐荊陵(廣東省)·滕彪·童朝平·王永航·溫海波(北京)·谢燕益X-Z許志永·杨慧文·杨在明·张凯·张立辉·张星水·张思之(北京)·張凱·鄭恩竉(上海)·朱宇飙錄自2011年大赦國際發佈之中國人權律師專題報告中相關案例全部名單 规范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90070681 BNE:XX139396 BNF:cb11870755b(data) CiNii:DA01367113 CONOR:286621795 GND:2003911-6 HDS:025823 ISNI:0000000121708241 LAC:0009F3550 LCCN:n79055337 LNB:000001964 NDL:00268326 NKC:ko2002102002 NLA:35006075 NLP:A20232500 NNL:000009912 NSK:000609973 SUDOC:026463857 VIAF:141290649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國際特赦組織&oldid=68890073” 分类:​國際特赦組織国际人权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反酷刑廢除死刑運動組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组织奥洛夫·帕尔梅奖获得者伊拉斯谟奖得主总部在伦敦的国际组织1961年建立的組織隐藏分类:​Webarchive模板wayback链接使用ISBN魔术链接的页面自2017年2月正在翻譯的條目正在翻譯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與維基數據不同的Twitter用戶名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CONOR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HD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A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NB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LP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N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SK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19元素的规范控制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AfrikaansAlemannisch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Boarisch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øroysktFrançaisFryskGaeilgeGalegoHausa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BahasaIndonesia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Taqbaylitಕನ್ನಡ한국어KurdîLatinaLimburgs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PortuguêsRumantschRomânăРусскийСахатылаSarduسنڌي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తెలుగుไทย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吴语Yorùbá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