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語文常識(上)中國文字的構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知道嗎? 回第三冊目錄 │回上一頁│ 第三冊語文常識(上)中國文字的構造 編寫:陳姿老師   你知道嗎? 說文解字 六書 甲骨文字大猜謎 01 你知道嗎? 你知道中國字是從那兒來的嗎?從全世界的文字發展來看,地球上目前可知最早的文字源頭有好幾個,其中較受人注意的分別是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人的楔形文字,以及中國的古漢字。

然而,歷經了幾千年的時間之後,今日,埃及人已看不懂他們祖先所使用的文字,而西亞一帶的人,早就不用千年前的楔形文字了,只有漢字,歷經了千年的歲月,仍屹立不搖的被使用著。

漢字的起源和其他古老的文字起源一樣,都是起圖畫文字,所以早期的甲骨文有許多都保留了這些文字外貌的形象;從下面的文字演化情況,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漢字的演進狀況。

漢字的起源有很多種的傳說,在中國的古書裡面大都指文字是倉頡創造的。

說倉頡看見天神,相貌相奇特,而他的面孔長得好像是一幅繪有文字的畫,倉頡在觀察他的臉後便描摹他的形象,創造了文字。

有的古書還提出倉頡創造出文字後,由於洩漏了天機,於是天降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

此外還有另一個傳說,說倉頡是觀察了鳥獸印在泥土上的腳跡,才啟發了他發明文字的靈感。

不過這種種傳說大都是不實的,有的是後人將倉頡神化所編出的故事,實際上文字應該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然後才慢慢地豐富發展起來,成為生活上一項重要的傳遞工具。

一九五四年秋至一九五七年夏,中國考古工作者多次發掘了半坡遺址(今西安市東郊半坡村北),發現了早在六千年左右半坡人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和繪畫、雕塑、裝飾品等藝術作品。

半坡人的刻划符號多保留在彩陶上,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中國文字。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是當今世界上年齡最大的文字,也是當今世界上應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按年齡計算,恐怕有四、五千歲了,因為遠在公元前十四世紀,它已經是相當發達的文字體系了。

在地球上,只有幾種文字比中國文字早,最出名的是在另外兩個古老的文化策源地上出生的古埃及的聖書字和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已經很發達了,它們記錄了古埃及帝國、古代蘇美王朝、巴比倫王朝、古波斯王朝……的故事。

不過這兩種古老的文字,早在公元前後已經被埋在滾滾黃沙和斷垣殘壁之下了,是近代的考古學家的考古發掘才使它們重見天日的。

它們都是歷史博物館裡的文字,是文字的化石了。

中國文字是流傳到現代的唯一的歷史碩果,是文字中的最老的壽星。

將四、五千年不曾間斷的中國文字的加以研究,對揭示文字的歷史及其發展規律有著特殊的意義。

(末段參考自網站http://ceiba.cc.ntu.edu.tw/Character-Lecture/ch5.html)   top 02 說文解字 許慎   據今人姜亮夫考據,許慎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卒於安帝延光三年(西元30~124),年九十五歲。

據《後漢書‧儒林傳》記載:許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性情淳厚篤實,年輕時就讀了很多經書,馬融常推崇他,因此,當時人也就流行一句話:「五經無雙許叔重。

」不過他在仕途上不是很得意,只做過小官,被推舉為孝廉,最後做到交縣縣令;他的著作有《五經異議》和《說文解字》十四篇,兩書後來都流傳於後世。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從蒐集資料到撰寫成稿,共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它是我國第一部從形音義角度釋字的字書(字典)。

    這本書對後代來說,是一本相當有價值的書。

首先,說文解字在古今學術上是一部劃時代鉅著,它對中國文字進行全面性的整理,內容博大精深,可以說是古代的百科全書。

再者,此書首創了五百四十個部首,讓九三五三個字各有所歸,不致紛亂難找。

其次,此書也劃一字形,是李斯之後再次整理文字的大功臣,而且又明白顯示文字構造的法則,使六書精義能夠顯著。

最後,說文解字以字形以小篆為主,可幫助後人追溯文字的本源。

  也因為有許慎的整理,後來研究文字學的人才能在這基楚上再去深入研究中國文字的演變,所以,若要稱許慎為中國的文字學之祖,許氏是當之無愧。

  top 03 六書 中國文字最早是出現在龜甲與獸骨上,屬於圖畫文字;根據各國文字及考古學家的研究和發現,世界各民族早期的文字大部分要經過圖畫時期,例如早期的埃及文字,就有很多是圖畫的符號。

但是後來多數的民族都逐漸走向拼音文字,唯獨中國在符號文字的基礎上繼續演進改良,而完成了造字和用字的六種法則 ──「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也因此使得中國文字達到形、音、義兼備的境界。

  象形字 「象形字」是根據東西的形狀和特徵,用簡單的線條描繪出來的文字,例如「木」、「山」、「手」、「龜」。

「木」是指有枝幹的植物,原寫做「」, 「」表示樹枝,「」表示樹根,「」是樹幹, 因為強調樹根的重要性,因此後來寫成「木」。

「山」字是根據山的形狀造成的,山是由許多高低不同的山峰組合而成的,中國人自古習慣以「三」代表多數,因此山字就由「」變化成「山」。

「手」是按照手的樣子畫出來的,本來寫作「」,上面是五個手指頭,垂下的直線表示手掌和手腕,後來為了書寫的方便,就寫成「手」。

指事字 「指事字」是一種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當沒有、或不方便用具體形象畫出來時,就用一種抽象的符號來表示,例如「上」、「下」、「凶」……等等。

「上」、「下」兩個字是用橫線「一」為界,在橫線上用一點或較短的短線指出上方的位置,寫成「」,也就是「上」字;而在橫線下面畫符號為「」,則是「下」字。

「凶」字是指地上有一個深坑,走路的人沒看見而踏空掉進坑裡,「ㄩ」代表深坑,中間的「×」符號就是象徵掉下坑的那種驚嚇的感覺和危險的情形。

會意字 「會意字」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合併成一個新的字,也就是「會合其意」的意思,例如「休」、「尖」……等。

當一個人累了想休息時,自然會走到樹邊去倚靠休息,因此「人」和「木」組合就成了「休」字。

而東西上小下大,必然成為尖形,因此「小」字加上「大」字,就組成了「尖」字。

形聲字 「形聲字」是由「形」與「聲」組合而成的,也就是一邊讀音;一邊示意,如「睡」、「娶」……等。

「睡」字的聲音來源是「垂」,意思來源是「目」,因為人眼皮垂下來就是睡著了。

而「娶」字是用「取」字的聲音和「女」字的意思組合成的,因為「娶」就是把別人家的女孩子取回來。

大多數形聲字的聲符和字義有關。

「轉注」和「假借」 「轉注」的說法,各家學者見解不同,一派認為是隨著時間的演變,許多字音都改變了,必須另造新字,例如「開」便是個新字,反應新的發音,以取代原先的字。

「假借」是指借用一個同音異義的字來表示,例如「北」字原來是依照兩個人背對背的樣子畫出來的,指的就是「背」的意思,但是後來被借去用成指方向的「北」,因此只好又造了「背」字來代替「北」字的原意,所以「北」字是「假借字」。

節選自網頁http://www.taiwaninfo.org/info/culture_c/aei014.html  top 04 甲骨文字大猜謎 請猜猜看下列那些甲骨文各是代表何種動物: 1 2 3 4 5 6 7 8 9 解答: 1犬 2虎 3馬 4魚 5鳥 6鹿 7象 8龍 9龜   top │回第三冊目錄│回上一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