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陳培詩 - IOH 開放個人經驗平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跳至Q5. 公共衛生在高醫和其他大學的差異是什麼?未來出路有哪些? 全台目前大概有七所大學有公衛系,分別是台大、師大(健康促進與 ... IOH.tw該不該指考填志願思考單學測申請懶人包備審面試地雷選系先探索18學群全台校系總覽熱門專欄教授談科系碩博校系總覽海外留學海外各校系總覽海外升學指南僑外專區關於IOHIOH創辦初衷IOH團隊紀錄片:志氣為人才而戰贊助IOH參與IOH:成為講者/團隊聯絡我們全職招募校系總覽升學攻略選科系港澳僑外×About團隊成員Follow聯絡我們贊助我們追蹤我們×喜歡他/她的故事嗎?想看【高雄醫學大學】的求學講座想看【公共衛生學系】的求學講座想看海外各科系的求學講座總覽了解更多招生資訊【高雄醫學大學】ExploreMore從公衛到醫材業務,軟實力讓我跨足CRO程式設計師統計程式設計師統計程式設計師蔡揚明工作台灣公共衛生,關於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的科學與藝術。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孫令宜學士台灣只看數字很無感,醫院收案第一線接觸病人才真實!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曾鈺庭碩士台灣面對迷茫不要停下腳步,我在公衛與日文界中勇往直前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林珮蓁學士台灣想詢問學長姐更多校系經驗請到IOH臉書社團發問吧!GO~台灣求學港澳僑外海外留學工作職涯關於講者Pei-ShihChen陳培詩,台灣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博士,現為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授課領域為公共衛生、環境衛生、職業衛生,研究專長為空氣污染與健康、空氣中的致病菌、空氣中的過敏原。

培詩老師是一位非常有教學熱誠的老師,學生們在這個領域的學習成果與後續深造成果都非常優良,同時,培詩老師在與學生相處上也深受學生喜愛,獲得多次優良導師。

在研究上,培詩老師空氣中致病菌的研究,在國際上非常有競爭力,曾發表全世界第一篇定量空氣中致病菌-肺結核桿菌的研究、全世界第一篇定量空氣中病毒的研究,不過,培詩老師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還是與學生互動,看到學生們在專業上、視野上不斷的成長,並在出社會後,在公共衛生領域中表現優異,貢獻社會。

感謝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陳培詩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分享此講座高醫教授說給你聽系列: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陳培詩訪談講座章節開關Q1Q2Q3Q4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Q15Q16Q17Q18相同大學講座相同科系講座相同領域講座此講座於2017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跳至Q1.高醫的校風或資源方面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覺得南台灣的陽光和熱情很適合形容高醫的校風,高醫是很熱情、有人情味的學校,老師很樂於和學生做交流,傾聽其意見,師生關係融洽,營造出高醫民主自由的氛圍,校方也很重視同學的想法。

跳至Q2.請簡短介紹一下你們的科系公共衛生分成三大塊,第一塊是「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流行病學是任何跟人有關的研究之方法學,是基本方法學的能力,生物統計則是從很多數據中找趨勢和關係;第二塊「環境衛生和職業衛生」則是探討環境中有哪些危害可能導致人類生病、亟需要去改善的,這也是我的研究領域;第三塊「醫院管理和衛生行政」則是讓我們在了解這些資訊後,能產生對應的政策、衛生教育,讓民眾、業界廠商能改變行為,這三大塊都是高醫公衛系的必修。

跳至Q3.什麼特質的人適合來就讀你們系?因為公共衛生領域很廣,我遇過各式各樣的學生,例如有些學生喜歡靜靜地做實驗、安靜地思考,他就會走環境檢驗機構、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等研究單位,甚至是生技業的研發部門。

可是也有些公衛系學生是很喜歡與人接觸,他出去做衛生教育,並從與民眾的互動中獲得很大的成就感,這樣的人就適合走進社區,譬如到衛生局去做疾病防治推廣。

我還有一位很特別的學生,他喜歡到不同的國家流浪,他後來去念了國際衛生,帶著計畫去非洲協助當地做傳染病防治,他覺得自己這樣的人生是非常有意義的。

我覺得每個人個性都不一樣,所以我覺得學生在大學期間,應該多摸索自己最喜歡做什麼事情,我也遇過學生一股腦地說想考高普考,花了兩三年的時間準備,好不容易考上了、工作上手了,他才發覺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所以後來去找了其他環境衛生、職業衛生領域的工作,這位同學現在過得很快樂,他的喜歡跟社會一般的看法、或父母的看法不見得一樣。

另一方面,公共衛生畢業後能選擇的工作型態是很多元的,所以你只要對健康、疾病預防、人有興趣,都可以在公衛領域找到符合個人規劃、個性的職業。

跳至Q4.對於「公私立學校資源、師資落差」的迷思,教授有何看法?公私立學校在教育部經費補助上或許有不同,但是要求也不一樣,譬如說台大老師可能會受更大的壓力,必須在國際上有更多的競爭力,所以他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研究上。

反過來講,高醫是很有人情味的學校,老師更重視對學生的教學,我們覺得能夠影響別人的生命是更重要的事情,所以老師授課的熱情是不會因為公私立而有差異的,而高醫公衛系老師的研究在世界上也是很名列前茅的。

跳至Q5.公共衛生在高醫和其他大學的差異是什麼?未來出路有哪些?全台目前大概有七所大學有公衛系,分別是台大、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北醫、高醫、中國醫、中山、慈濟,各校公衛系是很團結的,我們在學會裡不斷思考要給學生基本的核心能力是什麼,各校雖然有差異,但是基本的一定要達到,因為台灣的公衛相較於其他系是比較年輕的,我們希望讓大家先重視公衛這個部分。

跳至Q6.公衛系的學生可以如何探索未來方向?高醫公衛系在一年級就有安排生涯規劃課程,每週請一到兩位校友回來分享職場狀況,所以至少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可以了解到公衛三個不同領域校友們的工作情形。

而在校慶的時候,系上會邀請更厲害的校友,像在2016年我們邀請了衛福部司長、新光醫院副院長來分享其經驗,其實在學術界、政府單位、業界都有很多高醫公衛系的傑出校友。

此外,學生也可以向老師、直屬學長姐詢問就業問題,老師都很樂意幫忙同學聯繫相關的校友,高醫公衛系老師是非常有人情味的,師生關係相當的緊密。

跳至Q7.系上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資源、實習或交換機會?高醫和國外20多所學校簽署了姊妹校計畫,尤其是高醫公衛和哈佛公衛已經超過10年,都維持著交流關係,有共同開設一門課讓兩校學生一起修習,交流密切。

高醫還有在索羅門的醫療團隊,所以高醫公衛學生每年都會帶著公共衛生計畫,前往當地做傳染病防治。

除此之外,也有學生會自行申請教育部計畫,在暑假前往南印度、聖多美等國,他們從中都感受到很大的衝擊,更了解到公共衛生的重要性。

也有同學是到中國、東南亞醫院實習,觀察他國醫院的經營狀況,我們也有些校友是去中國管醫院的,所以高醫公衛系在實習選擇上是滿多元的。

高醫公衛系已有30多年的歷史,我們有非常多的校友,像是在衛生局、疾管署都有高醫公衛系校友,校友對我們的學生都會特別的熱情,實習委員會都會請這些校友回來,給予我們一些建議,例如學生應提前準備什麼、在實習中應保持什麼樣的態度、或者是哪一個科比較適合他,像我們有校友是要去中國管醫院的,他因為相信高醫公衛系訓練的扎實,所以很希望有些系上學弟妹願意跟著他一起到那裡學習,所以公衛系師生、校友之間網絡是很緊密的,大家都很願意為這個系開發更好的未來。

跳至Q8.對於系上相關產業體系的未來發展,教授有什麼看法呢?很多家長和學生會擔心公衛這個專業到底有沒有前途,我想有沒有前途就是看整個社會重不重視這件事情。

現在社會已經從專注在成就、錢、經濟上,轉移到對健康的關注,這個關注不只是把病治好,更希望是預防疾病,能活得很健康、健健康康地老去,這就是公衛的核心。

當全世界都重視這件事,它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需求,像健保也是公衛的衛生行政領域。

大家一聽到「公共衛生」常聯想到的是服務的熱忱,覺得這可能不是賺錢的職業,事實上,有個從哈佛回來的老師,他不當教授,他去開了賣空氣清淨機、口罩的公司,這在大陸的市場都非常大,這其實都是需要公衛的專業。

當大家越來越關注的時候,國家的資源、人民的注意力都會放在這,面對高齡化社會,如何讓人們健康地老去?這部分也有很多相對應的產業在慢慢地發展,就現在的行業,處理環境汙染所需的技術、設備器材也是有很多的商機。

跳至Q9.有什麼對你們科系相關的迷思,想要和家長說明澄清的嗎?有些家長很機靈,會去探聽畢業出路,他的期待是學生畢業後能進台積電,年薪300萬,所以他進來就很想走環境衛生、職業衛生這條路,有些家長會有既定印象是,女生不適合做產業裡的安全衛生師,但事實上,這項工作中的溝通協調是女生滿喜歡的,所以我也看過同學從環境顧問公司想轉換到台積電這樣的公司。

我覺得公衛其實很廣,所以學生在過程中就會找到自己適合的,不會是我念什麼科系,就只能選一個很特定的職業。

我很鼓勵學生在大一大二多想多嘗試,嘗試發現不適合就換一個方向試,這是公衛很彈性的地方。

跳至Q10.沒有證照的科系,將來的出路是什麼?我覺得去讀有證照的科系,可能就只能選擇特定一條路,譬如讀藥學系就去當藥師,醫技系則當醫檢師,有證照科系是很專門地訓練學生在一條track上。

但大學在某一個程度是培養學生視野、思考方向的提升,因為未來需要的產業現在可能都還沒出現呢!證照在某一個程度是肯定你的基本能力,但是老闆要不要聘你,跟這個證照不見得相關,像我們很多學生去台積電,它這個證照的人早就夠了,那他為什麼要聘你?因為他有一些問題需要人幫它解決,那你是否有能力去解決問題才會是他聘用你的關鍵。

另外,我們的畢業生大部分都能找到工作,所以他討論的是:「自己喜不喜歡這份工作?哪樣的工作環境是讓他更有成就感的?」儘管大部分民眾還是覺得有證照會比較有保障,但以我們職業衛生師的證照去算,其實這個社會是夠的,但企業還是要聘人,因為他還是有問題需要解決,所以真正要關注的是你的能力有沒有符合企業需求。

跳至Q11.備審資料中,教授最常看到的錯誤是什麼?如何呈現才是好的備審?學生在準備中常會落入「多就是好」的迷思,所以他就是把很多的資料塞進來,這會模糊了焦點,我曾看過有同學把幼稚園、小學獎狀這種太久遠的資料都放進來,會讓我覺得:「那你國高中的成長、學習是什麼?」所以做備審時,你要先思考:「怎麼樣的呈現最適合自己?最能傳達個人優點?有哪些資料最能佐證自己的優勢?」,不是拚命地塞資料,資料不求多,而是要少,能清楚地表現個人強項。

另外,不是擁有很多的經歷,就代表你是一個很棒的人,重點不是你學過什麼,而是你因為學習而成就了什麼樣的能力、本事、個性和視野?重點是你在做這些事情,有什麼挫折和進步,我們希望看到你對事情的執著、有深度的學習。

跳至Q12.入學面試中,教授最常看到的錯誤是什麼?面試應如何表現?讓您印象深刻的例子?面試就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第一是放輕鬆,才能把自己想講的話講出來;還有面試畢竟也是考試,不要老師一問問題,你就僵在那裡、和老師對看,你不回答等同於交白卷,所以不論如何,你都應就你知道的、想像的或你的看法,去做一些回答,面試常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同學盡量回答,展現自己的觀察與想法就可以了。

另外,不論是在面試的自我介紹或是備審內容,都是要你有感覺的、真實的你,不是老師教你寫這個,或父母要你寫這個,不然回答內容會很淺,譬如說:「為什麼要來唸公共衛生?」有些同學會回答:「因為我媽媽最近生病了,所以我覺得預防疾病真的很重要。

」這時我再問同學:「你在媽媽生病的期間,有對預防疾病多了解了什麼嗎?」同學卻不知道要回答什麼。

你從一個很簡單的點去推出一個很深的結論,這會很難說服別人,所以你要很真誠去講你有思考過、真心喜歡的東西、真實的人生經驗,才能夠說服別人。

所以不用去猜測老師想聽什麼答案,而是回答你真心有感覺的東西,可能是比較恰當的。

跳至Q13.公衛系的面試方式及重視的特質?高醫公衛系有試過不同的面試方式,近年面試的學生其實滿多的,所以我們就採團體面試形式,一次進來四五個同學,題目則以同學抽籤決定,所以每個人回答的題目是不同的。

我們並沒有一定要找很積極或內向的學生,沒有哪一種特質是不好的,我們是在觀察學生思考的邏輯與深度,看他是如何提出證據去回答問題,我們並沒有限制一定要哪種個性的學生,其實你只要做你自己就好,告訴老師你的優點在哪裡、你喜歡做的事情。

跳至Q14.在高中時可以如何透過課外活動,對申請校系比較有幫助呢?我們會重視同學參加活動、社團的經驗,但並不是要「多」,像來申請公衛的同學常會說自己很熱衷於服務,超喜歡去當志工,從中獲得很多成就感,同學講了一大堆之後,老師一看才發現他只在高一寒假去過兩次,但同學如果真的很喜歡,為什麼高二高三寒假都沒有去呢?這完全是「拿去過一次的經歷來大說故事」的狀況,我們都知道你做一次和做一百次是不一樣的概念,所以你高中參加活動時,應思考的不是未來想面試什麼學系,真正要思考的是你在高中三年中想多學習什麼?要參加什麼活動能讓自己有這樣的學習?而不是在猜備審老師想要看什麼,備審資料、面試就是呈現你這個人的特質在哪。

跳至Q15.高中生在升大學後應如何改變學習心態,並應該加強哪些特質?升上大學以後,你的人生都是要自己負責了,要為自己而活,你要思考更長遠的部分。

在高中,學生從早到晚被管得死死的,忽然自由度變大了,你有了很多空閒時間,學生一開始可能會想先睡飽,睡飽了後,有些人會把時間花在玩線上遊戲,玩一下來放鬆是可以,但因為家長不在旁邊,學生沒有了約束的力量,這時候自制力、自我時間管理就變得很重要,有些人玩遊戲玩到都不顧課業,這樣在學習上當然會比較辛苦、很大的挫折,玩了半學期發現期中考不得了,你這時候要追回來,會比較困難。

當自由度變大了,同學可以花一些時間去做真心想做的事情,但還是要顧好未來的本事,在大學,有自己的想法規劃就會很重要。

大學所學跟你未來三四十年的生涯是最相關的,大學就像一座寶山,到處都充滿寶藏,你應該盡可能去挖掘它,用它來裝備自己。

你不再是乖乖來上課、考過考試就完成了責任,大學學習不再是應付考試,是需要不斷複習與思考,才會真正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從這個角度去思考,你就會想做更完整、深入的學習,而不是考試前抱佛腳,考後就忘光了。

跳至Q16.如果你的小孩面臨大學校系選填,你會給他什麼樣的建議呢?為什麼?家長不該等到孩子考大學時,才跟他溝通,其實從孩子小時候,你就該訓練他怎麼做決定、如何蒐集不同的資訊。

父母的確有比較多的經驗,看過比較多東西,我們可以提供給孩子這些資訊,但應該是用很客氣、平等的方式。

家長是輔助的角色,是提供孩子很多訊息,協助他得到各方面的訊息,例如怎麼上網找資料、詢問親朋好友等等。

「你未來想做什麼?」這不是考完大學後才開始思考的事情,是孩子從小到大就該認識各行各業的狀況、不斷思考自己適合做什麼,這是親子間從小到大就該討論的問題,保持彼此溝通的順暢,培養信任度。

做決定也是一種能力,需要不斷的訓練,讓孩子能從眾多資訊中找出最重要的參數,進而做決定,這不是能臨時抱佛腳的,而是要慢慢培養的。

像是我剛從高醫畢業時,中研院和高醫都同時給我offer去中研院做研究是要很專注的,可是以我的個性是很喜歡與人接觸的,能跟學生聊天、有很多的交流,我會覺得很開心,所以我選擇來高醫,這就是我的特質,因為我很了解自己,所以一路以來對自己的選擇都很滿意。

跳至Q17.你覺得如果高中生只按照分數填志願,有什麼樣的想法?台灣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探索較少,所以才會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科系,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照分數填志願,現在的社會變化太快了,沒有一個絕對熱門的科系,趨勢是會變動的,行行出狀元。

我建議同學可以去觀察各領域最優秀的人是怎麼樣的,了解最好的發展、前景會是什麼,你要能在一個領域做到很優秀,其實你一定要很有熱忱,當你在做喜歡的事情時,你就會很專注,就能養成很好的競爭力,成為領域裡的頂尖人才,所以我覺得適性發展很重要,這個社會需要各個領域的人才,各個領域都有其成功典範。

跳至Q18.如何喚起學生的熱忱和讓他們找到真正動機?首先是常問他,讓孩子常思考這個問題,讓孩子覺得他的人生是可以自己掌握的,自己是有權利去選擇想要的東西,如果一直是父母為他做決定,他會覺得自己思考也沒用。

孩子一開始可能不知道從何思考起,那他可以先透過書籍、網路去多方蒐集資訊,去了解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也可以借重別人的經驗。

重點是,你的人生是獨一無二的,只有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這不像考試,現在的學生太習慣有標準答案了,所以一時想不出答案,就覺得快瘋了,但事實上,這是需要去想一輩子的,你每一個階段想到的答案可能不一樣。

父母應允許孩子做錯誤的嘗試,孩子必須要知道這條不好,才會知道哪一條好,若你一直不讓他嘗試,他就會覺得那只是夢想中的路。

人生本來就是不斷的摸索,不同的階段想要做的事情也不一樣,所以你應不斷思考、不斷問自己。

點我查看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觀看更多從公衛到醫材業務,軟實力讓我跨足CRO程式設計師統計程式設計師統計程式設計師蔡揚明工作台灣公共衛生,關於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的科學與藝術。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孫令宜學士台灣只看數字很無感,醫院收案第一線接觸病人才真實!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曾鈺庭碩士台灣面對迷茫不要停下腳步,我在公衛與日文界中勇往直前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林珮蓁學士台灣分享此講座回到頂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