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響行動號角的日子 5 項對人權新聞的回顧與反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21 年國際人權日不是為以往失敗灰心喪志或為將來衝擊憂心忡忡的日子── ... 今年美國國會大廈受到民眾圍攻的事件,足使人們驚覺社交媒體的潛在破壞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時事現場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上架,夢想人生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觀點評論 評論 2021國際人權日:吹響行動號角的日子──5項對人權新聞的回顧與反思 HumanRightsWatch 2021/12/10 726 緬甸三指禮示威。

PhotoCredit:PyaeSone[email protected] 2021年國際人權日不是為以往失敗灰心喪志或為將來衝擊憂心忡忡的日子──它是吹響行動號角的日子。

它提醒我們,過去艱苦贏得的戰役必須加以保衛和再接再厲,為讓人人享有人權,需要各國政府和國際機構起身行動。

但它同時凸顯保護人權的動力來自全球各個角落的人權活動者與捍衛者。

撰文:蒂拉娜・哈桑(TiranaHassan,人權觀察專案長) 國際人權日──《世界人權宣言》在1948年通過的週年紀念日──是頌揚我們共享的人性的日子。

而我們在今年獲得的教訓有一個共同主軸,那就是我們在健康、安全與未來等方面所遭遇的每一種挑戰,全都根植於我們共享的人性所面臨的威脅。

相對地,任何有效的應對──不論是確保大家能活在一個沒有疫病流行的世界,或是解決中國新疆與衣索比亞提格雷(Tigray)發生的重大迫害──全都要靠集體的、合作的解決方案。

今年國際人權日,我們有機會對5個領域進行反思,藉以在另一個激烈變動的時期逐漸來臨的當下,將人權化為現實。

COVID-19肆虐 圖/NationalCancer[email protected] Omicron,最新的「須關注變種」,已經證明新冠病毒疫苗分配極端不平等的危險性。

部分全球最富裕國家,包括歐盟國、英國、瑞士,以及各大藥廠,都在破壞疫苗分配的普及性與平等性,通過抵制對全球智慧財產權與貿易規則的暫時豁免,進行實驗與治療。

為使遊戲規則更加公平,這些國家應當同意世界貿易組織的豁免案,轉讓關鍵技術以滿足全球對於疫苗產製的迫切需求。

使疫苗更易取得非常重要,但還不夠。

即使在疫苗充足的地區,某些被邊緣化和無公民權的社區仍然可能不願接種,其理由無可厚非。

建立信任,讓醫療保健──非僅疫苗──真正為人人所易得,是預防新冠病毒導致疾病與死亡的關鍵步驟。

大型科技公司制霸 大型科技公司制霸全球──在某些地區比政府的權力更大卻更不受問責──是很危險的,因為它最重視的是從你我身上收集海量數據,對我們做出細緻的類型描述,紀錄我們的關注對象,然後將分析這些類型描述所得到的深刻觀察,出售給廣告商和其他第三方。

令人難以接受的真相是,這種科技商業模式常常與人權杆格不入,造成嚴重的附帶傷害。

今年美國國會大廈受到民眾圍攻的事件,足使人們驚覺社交媒體的潛在破壞作用,它能誘導並擴大不實訊息,並在某些情境下導致暴力行為。

這在世界其他地區早已屢見不鮮──從緬甸的羅興亞人危機到印度的反穆斯林暴行──但這次發生在最多大型科技公司集聚的家園。

美國國會大廈民眾抗議示威。

圖/Colin[email protected] 這些平台對它們自己的服務所衍生的傷害,並未付出足夠努力加以抵抗。

為盡到它們的人權責任,各公司應當對其全球運營進行人權盡職調查。

它們應當根據各自的用戶基礎投入相稱資金進行內容調控,並對任何地區人們使用其平台的人權風險做出應對。

各平台也應提高其演算法的透明度,因為它決定了人們在網站上所能看到的內容。

針對其演算法將用戶引向有害不實訊息的問題,應當設法解決,讓用戶對自己的網上體驗掌握更大的自主權。

這些公司顯然不會自動自發揚棄其侵害人權的商業模式,因此強有力的數據保護法規是不可或缺的。

女性權利的反挫 儘管較以往任何時期更加聲息相通的全球女權運動已獲致某些重大成就,但女權面臨強勁反挫(Blacklash)的國家數目之眾令人咋舌。

在阿富汗,自塔利班於8月15日重奪政權以來,婦女和少女逐漸被禁止求學、就業、獲得政治代表,甚至不再能獨自上街。

在美國,6,500萬名女性可能失去人工流產的權利。

波蘭有些社運人士因為從事或被認為支持女權議題而遭受威脅。

伊朗和中國當局則正在推出各種新的法規政策,對女性的生育健康選擇加以限制。

不過,也不是只有壞消息。

從阿根廷到墨西哥,再到南韓和泰國,女性獲得生育健康照護作為一種人權,正在日益贏得肯定。

坦尚尼亞的懷孕少女重新得到繼續求學的權利。

2021年使我們瞭解這些艱苦奮鬥得來的人權勝利有必要加以維護、推進和保障,2022年則是向各國政府施壓的時機,應該要求各國通過法律保障女權,提升女性人身安全,提供適足的服務資源並確保其普及於所有女性。

團結的力量 緬甸的和平反政變示威。

圖/PyaeSone[email protected] 中國政府在新疆的「嚴打」行動、菲律賓杜特爾特總統無法無天的「反毒戰爭」、緬甸軍政府對和平反政變示威者的殘酷鎮壓、衣索比亞提格雷衝突不斷擴大造成的慘劇,在在凸顯有關當局已經嫻熟於恣意運用各種工具──不論是印在紙上的法律或安全部隊,或兼而用之──對人民實施大規模犯罪,包括危害人類罪。

以上每一個情勢及其受到的應對,為2022年提供了重要教訓。

首先,對迫害視而不見只會讓情勢更糟。

緬甸政變背後的軍頭們早自2017年就開始大肆壓迫羅興亞人,並對其他少數民族施暴數十年,卻沒有承受到多少後果,這才讓他們敢於動用武力維護自己的專權地位。

其次,正如菲律賓和衣索比亞荒腔走板的國內執法所示,各國政府的自我問責機制不足為恃,因此有必要成立可靠的聯合國機制來收集和保存重大犯罪的侵權紀錄,讓受害者有一天可以看到正義伸張。

第三,尊重人權的各國政府必須互相聯手才能更有力地維護人權,中國政府在新疆的暴虐政策日益受到關注即為一例。

我們必須加強這種團結。

對抗氣候危機 圖/Mika[email protected] 氣候危機正在導致全球各地人民大量失去生命、健康與生計。

同時,正如去年德國和美國發生毀滅性洪災,以及加拿大和巴基斯坦出現致命熱浪所示,各國政府未能保護瀕危人群免於不可預見的氣候變化損害。

各國最近承諾以更積極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距離避免全球暖化最悲慘結果所需要的努力程度仍然遠遠不足。

所幸,今年有些重大的勝利,主要得助於全球各地環境與人權團體協調同心協力的施壓。

今年10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承認了享有清潔、健康與可持續環境是一項人權,同時增設了關於人權與氣候變化問題的特別報告員。

這些正面措施將有助加強追究政府執行解決氣候危機行動不力的責任。

各國政府必須認可並學習在地社區和公民社會團體對於公平解決氣候變化影響的廣泛實作知識。

同時,最重要的是,各國政府必須響應氣候運動人士的呼籲,大幅加強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以免貽誤時機。

2021年國際人權日不是為以往失敗灰心喪志或為將來衝擊憂心忡忡的日子──它是吹響行動號角的日子。

它提醒我們,過去艱苦贏得的戰役必須加以保衛和再接再厲,為讓人人享有人權,需要各國政府和國際機構起身行動。

但它同時凸顯保護人權的動力來自全球各個角落的人權活動者與捍衛者。

備註:原文〈5LessonsLearnedin2021AboutOurSharedHumanity andthePathAhead〉請見HumanRightsWatch網站。

執行編輯:林翊婷 核稿編輯:林欣蘋 國際人權日 人權 示威 抗議 起身行動 新冠疫情.女性權利 氣候變遷 關聯閱讀 當世界人權宣言滿70週年,台灣才剛度過「人權最黑暗的一天」?──「台灣人權教育,重量不重質」 每當遇到人權爭議,中國說「不吃西方人權這一套」、「少干涉他國內政」有理嗎? 作品推薦 塔利班尊重女性權利的承諾能當真嗎?──全世界應該迫使他們做到 全球130個國家、逾25億人口沒分到任何疫苗──「疫苗民族主義」後果大家買單 參考資料 TOP HumanRightsWatch 人權觀察是以維護人權為宗旨的全球主要獨立機構。

自1978年成立以來,我們謹慎調查人權侵犯事件,施壓當權者尊重人權、伸張正義。

人權觀察在世界90多國進行實地研究,將結果撰成報告以提升公眾對人權議題的意識,並為改革研擬、推動政策建議。

看更多 上一篇 2022年度代表色「長春花藍」出爐──以「金髮姑娘效應」分析難以預測的潮流密碼 下一篇 一鼠入侵,全校停電?──我如何看北教大「松鼠斷電」事件與「迷因嘲諷」現象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評論Opinion 為什麼全球女性受到疫情影響更為嚴重?──也許你的經驗不同,因為「傷害不是平均分配」 教育Education 經濟指標名列前茅、教育素養不斷進步──前景可期的東南亞,為何就是容不下「民主」? 評論Opinion 漠視人權、逃避監督,川普、習近平都一樣!比起隔岸觀火,各國應攜手抗衡 時事CurrentAffairs 「不只40個月年終」,海運業用新高獲利,翻轉氣候殺手的惡名 【未來人才進行式】EP1小紅帽創辦人林薇Vivi 熱門文章 1 世界第二多烏克蘭移民的國家──在加拿大,我看見俄裔、烏裔移民正上演「另類戰爭」 2 【專訪】SWAG誤打誤撞變年收數億的「另類新創」,SamLiu如何打造風靡亞洲的成人平台? 3 當教授有苦有甜,投入前請詳閱7項「特殊遊戲規則」──來自歐美學術界的第一手觀察 4 陽明交大副教授,給高三生的一封信:你該問的不是「如何選系」,而是⋯⋯ 5 先有能力,還是先有興趣?──我向「志趣不合」的大學生,分享這3種學習曲線 6 在北大與台大之間,一場申請之旅的領會:放棄北大法律,但忘不了面試過程⋯⋯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