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觀察】閃亮亮黃包包私密影片背後:外流 - LINE TODAY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外流影片事件簡述. 10 日,知名Youtuber 「硬漢兄弟」成員黃包包與網紅「紅豆餅女神」閃亮亮(蕭卉君)四部私密影片外流,在各大社群及通訊軟體瘋傳, ...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

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外流影片事件簡述10日,知名Youtuber「硬漢兄弟」成員黃包包與網紅「紅豆餅女神」閃亮亮(蕭卉君)四部私密影片外流,在各大社群及通訊軟體瘋傳,掀起輿論。

其實,在今年一月就流出了首二支私密影片,原以為風波已過,沒想到近日又接連流出第三、四部影片,讓整起事件甚囂塵上。

黃包包與閃亮亮去年因拍片認識,目前交往不到一年,過去在社群軟體上時常公開表示對彼此的愛意。

事件爆發當下,閃亮亮火速關閉Instagram,再度公開帳號時,頭貼拉黑,個人介紹欄位寫著「我想我快放棄了」,讓許多網友非常擔心。

後來,閃亮亮以限時動態雖正面堅定回應「夫妻之間的情趣,沒有任何人做對不起的事」、「謝謝各位溫暖的人,有他們支持才能到今天」,但也夾雜「再樂觀的人也會被霸凌給殺了」、「算了算了」等心聲。

受到留言鼓勵,閃亮亮更新介紹欄位為一朵雲,並以限時動態表示「希望就在雲後面,希望能早點撥雲見日⋯⋯,痛恨輿論。

」 圖片|閃亮亮IrisIG黃包包則在自己的Instagram以兩人甜蜜合照回應「我們會撐住的,謝謝」。

硬漢兄弟另一位成員阿伯怪則在12日以將近5分鐘的影片澄清:絕不是硬漢兄弟故意流出影片。

性別力將更深入觀察的是,當今的媒體社群對過去種種私密內容外流時的處理方式。

我們必須問,身為擁有意見自由的旁觀者,如何才是安全、不帶來二次傷害的言論?另外值得討論的是,事件背後潛藏著病態的小模、網紅生態,大眾的眼光又帶來了什麼影響。

公眾人物被撕裂再拼接的私生活在快訊當道的時代,我們漸漸習慣被餵養最新、最熱的議題,相反的,願意為「追求事件真實性」投下時間成本的討論愈來愈少。

我們理所當然將「可看見」的內容視為真相,然而,那些「未被看見」、「不允許被看見」的事實也因此捲入流量的漩渦底。

最常見的現象是,輿論正在以拼接的方式,將不同時間點的事實剪接重現,大量傳播有誤導效果的內容。

以閃亮亮與黃包包影片外流事件為例,許多標題、貼文寫道:「不雅影片外流閃亮亮回應:其實我很好追」,然而,「其實我很好追」一說,是過去一次閃亮亮於InstagramQ&A中的回應,並非針對私密影片外流的表態。

以假亂真的可怕在於,誤導內容一傳十,十傳百,便三人成虎,若我們跟著風向走將渾然未覺其中的偏差。

網路上不停地再製錯誤的內容,一是源自於「懶」,懶得知道、懶得打破沙鍋問到底;二是因為「方便」,方便我們聚焦、方便我們咎責。

鄉民在閃亮亮黃包包事件爆發時,除了求片聲浪一面倒外,引來一批「男生渣、女生不自愛活該」、「愛拍就不要怕外流」的指責留言。

可以觀察到,其實,認為受害者應該要為降臨在自己身上的不幸負責的「責怪受害者現象(Victimblaming)」從未遠去。

人類因相信公平公正,傾向於為壞事找到一個理由或答案。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說服自己不會經驗同樣的事件,也能夠與壞事劃出一條「我們不一樣」的界線。

在性別議題上,責怪受害者更是容易發生,不論男女,都有可能輕易地被貼上標籤。

在2017年,婦女救援基金會曾發放並回收1,138份有效問卷,當中僅有14%填寫問卷者認為被害人完全沒有責任,而將近有60%的人認為被害人需付大於一半或全部責任。

閃亮亮黃包包事件不是個案,回顧2014好萊塢裸照事件、2008年陳冠希事件,女星在私密內容被有心人士外流後,在已是受害者的情境下,反接收到更多的攻擊與不諒解。

對於這類未經同意散播私密內容的「復仇式色情(RevengePorn)」,該如何友善地應對、杜絕、改變,將是我們這個時代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延伸閱讀:珍妮佛勞倫斯裸照背後:觸犯隱私權比女人享受性還道德?)面對外流影片,為何我們總說:「他想紅活該」影片流出後,大量網友認為閃亮亮與黃包包動作刻意遮點,懷疑「為了想紅,不顧一切炒作」對此,當事人、當事人友人,甚至專業攝影師星光奈奈都出面表示:「不會有人為了炒作而外流影片」,但並沒有因此而平息網友們的質疑。

近年來,對於復仇式色情,有一種很氾濫的論調是「一定是故意外流的」,尤其針對小模、網紅為了想紅,不顧一切炒作新聞。

然而,往往我們很難證明這是否被刻意操作,而在這個前提下,對當事人來說非常危險。

值得深思的是,如果私密內容外流的當事人是自己,或是認識的親友,是不是這些人,也會輕易地定論他為「炒作」呢?「炒作新聞」成為加劇責怪受害者現象的利劍,不僅僅刺了當事人重重一劍,其實也傷害了閱聽人辨別真假的能力。

外流影片之所以往往成為瘋傳討論的內容,來自於「本來沒辦法看見的可以看見」的心理作祟,而似乎只要表態「這是炒作新聞」,便能輕而易舉、心安理得地合理化自己也看過了認知中的「壞事」。

小模、網紅只要被貼上炒作新聞的標籤,便等同於在輿論中被噤聲,無論澄清再多、解釋再清楚,都無可挽回名譽和真相。

這個現象,也源自於我們對受害人有一種「完美受害者」的刻板想像,當受害者不如刻板印象中應是保守、無辜的形象時,人們為了尋求解釋,便以當事人的瑕疵指責,看見黑影便開槍。

小模、網紅們經常在經歷復仇式色情時,面對的言論包括「平常就很騷」、「穿這麼露又愛露奶」等等,只能摸摸鼻子,選擇隱忍。

這些教條束腹了受害者應得的同理與支持,以「完美受害者」的迷思加劇了責怪受害者現象。

不成為復仇式色情的行為人拍攝私密影像拍攝並非特例或少見癖好。

在2017年婦女援救基金會發放並會收的1,138份問卷中可見,有48.74%的男性曾拍攝過性私密影像,也有38.83%的女性拍攝過性私密影像。

原因除了情趣外,也包括難以拒絕、或遭偷拍、視訊被側錄或在暴力脅迫下拍攝,其中又以女性被偷拍比例高於男性。

(延伸閱讀:女人只能是裸照外流的受害者?從「男賺女賠」的邏輯到大法官眼中的猥褻)圖片|來源每一個人都有自由去拍攝或紀錄私密影像,但沒有人有權利恣意地去散播。

為了避免淪為下一個復仇式色情的受害者,性別力在此分享三個解方給讀者:安裝App相片安心鎖(PhotoLock)App相片安心所讓影像就如同放進一個保險箱,必須擁有密碼的使用者才能查看。

同時,若要管理影像也需要密碼才能進入,如此以防手機、電腦遺失、送修時,他人恣意瀏覽或散播。

 堅守個人意願保護自身安全若有拍攝私密影像的需求或邀請時,務必遵循自己的意願,個人有絕對的權利拒絕拍攝或在事後要求刪除拍攝內容。

另外,在沒有辦法保證他者的信度與安全時,不要輕易讓他人留存影像在手中,避免內容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被分享。

 事件發生第一時間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在台灣,除了法律與警方外,非營利組織婦援會也長期關注此議題,且有專業人士協助諮詢法律內容與申訴方式。

若自己或身邊發生類似事件,務必在第一時間尋求專業機關協助。

面對復仇式色情,身為第三者同時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善意的建議與責怪受害者是一線之隔,之中的拿捏並不容易,但我們在第一時間可以做的是:不觀看不散播不評論避免說出「怎麼會發生這件事?」、「誰叫你要拍」等言論。

以陪伴代替指責,以同理代替質疑,就會是最適當的行動。

願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共同盼望「希望就在雲後」。

當有能力時,願意選擇當起心動念的撥雲者。

文|內容實習生乙妤延伸閱讀:【性別觀察】心理學解析,為什麼人們常說「被強暴是她活該」?【性別觀察】心理學解析,為什麼人們常說「被強暴是她活該」?加入女人迷Line@,好內容不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人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