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宗各自主張「離常斷二邊」之「中觀見」的主要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觀的「觀」意謂「見解」,是以主要修行的見解而言。

所以,「中觀」就是:離斷、常二邊之中間的見解。

中觀宗以下的宗派(包含唯識宗以下)各自認為自宗 ... 2016年5月22日星期日 佛教四宗各自主張「離常斷二邊」之「中觀見」的主要理。

中觀的「觀」意謂「見解」,是以主要修行的見解而言。

所以,「中觀」就是:離斷、常二邊之中間的見解。

中觀宗以下的宗派(包含唯識宗以下)各自認為自宗是「中觀宗」,因為各宗皆是主張離斷、常二邊。

也就是,各自認為自宗的見解是「離斷、常二邊之見」。

但是,經論中所說的中觀宗,是主張「諸法諦實成立空」的「說無體性宗」。

中觀宗分類有二:中觀宗自續派、中觀宗應成派。

所以,若是自宗的見解中有任何主張「諦實成立」的部分,則不承許彼為中觀宗。

佛教各宗派皆主張「離斷、常二邊」之中觀見,各自的主要之理,如下: (1)下二部宗——毗婆沙宗、經部宗: 下二部宗以希求自我解脫為主,所以是以「補特伽羅無我的見解」作為主要所修的見解,以彼見解作為中觀見,而自許為中觀宗。

彼二宗認為,常邊是「補特伽羅是獨立之實質有」,斷邊是「補特伽羅不存在」;破除此二邊,建立自宗所主張的中觀──補特伽羅無我的見解。

這是下二部安立「遠離斷、常二邊之中觀見」的主要之理。

(2)上部宗派——唯識宗、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彼等是以希求無上菩提為主,所以,各宗是以「法無我的見解」作為主要所修的見解,以此見解作為中觀見,而自許是中觀宗。

唯識宗主要是以依他起而言,依他起上的斷邊是「依他起不存在」或是「依他起非自相成立」,常邊是「依他起外境有」或是「安立依他起的名言所趨入之趨入處自相成立」;破除此二邊,建立自宗所主張的中觀──依他起上圓成實的見解。

此是唯識宗安立「遠離斷、常二邊之中觀」的主要之理。

中觀自續派主張「依他起是名言有」自宗認為,斷邊是「依他起非名言有」,常邊是「依他起諦實成立」;破除此二邊,建立自宗所主張的中觀──依他起諦實成立空的見解。

這是中觀自續派安立「遠離斷、常二邊之中觀見」的主要之理。

中觀應成派主張「依他起是唯名言安立」,自宗認為,斷邊是「依他起非唯名言有」,常邊是「依他起自相成立」或「依他起自方成立」;破除此二邊,建立自宗所主張的中觀──依他起自相成立空的見解,或是,依他起自方成立空的見解。

這是中觀應成派安立「遠離斷、常二邊之中觀見」的主要之理。

以應成派的見解而言,自續派以下所自許的中觀皆是墮斷邊或墮常邊之見。

例如,自續派主張世俗依他起是自性所成(自性有),唯識宗以下主張依他起是勝義有、諦實成立,彼等皆是墮常邊之見。

又,自續派以下不承許諸法唯名言有,由此失壞緣起,故是墮斷邊之見。

斷邊、常邊;斷邊執、常邊執 斷邊、常邊,彼二是從「境」的角度而安立。

斷邊執、常邊執,彼二是從「有境」的角度而安立。

由「執取有邊」而建立常邊執,由「執取斷邊」而建立斷邊執。

例如,「瓶不存在」是斷邊,「執瓶不存在的認知」(瓶不存在之執)就是斷邊執。

「瓶諦實成立」是常邊,「執瓶諦實成立的認知」(瓶諦實成立之執)就是常邊執。

「無業果」是斷邊,「執無業果的認知」(無業果之執)就是斷邊執。

斷邊執是「損減執」,彼是將「存在」損減為「不存在」,或是說,將「有」損減為「無」的顛倒知。

常邊執是「增益執」,彼是將「不存在」增益為「存在」,或是說,將「無」增加為「有」的顛倒知。

張貼者: 倉忠仁波切tsadongrinpoche 於 清晨7:59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Atom) 網頁 首頁 熱門文章 略釋:《廣論》中所說__業、業道之差別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此等之中,思唯是業而非業道。

」於業、業道二者而言,思(思心所)唯是業,並非業道。

本文又說:「身語所有七支是業亦是業道,思行處故。

」如文所說意趣——以思心所為理由,而於身語七支之上而言「業與業道的同位」。

... 略釋:小乘八地、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           倉忠仁波切.教授心相續中生起真實出離心——任運的出離心,就是進入資糧道。

例如,心續中產生任運的「希求緣覺菩提之心」,就是進入緣覺資糧道。

總相而言,入資糧道者分為兩種根器:利根、鈍根。

利根者,進入資糧道之前已先產生通達空性的比量,之後,生起出離... 學習《心類學》《攝類學》等等前行課程,乃至思辨三邊與四邊等等差別,有何利益?目的為何? 透由學習《心類學》《攝類學》等等前行課程,乃至思辨三邊、四邊等等差別而培養出思惟的邏輯理路,對於修學佛法或是一般生活上都有廣大的利益,因為透由這些學習與思考就能增長觀察力。

其中,最主要目的是:增長智慧,解決自內心的煩惱。

首先說到,對於一般日常生活是有... 略釋——有境、境 略釋——有境與境顯現境、所取境、執取境耽著境、趨入境倉忠仁波切教授 一、有境(具境)如《攝類學》中說,「具自境隨一之事物」是有境的性相。

要言之,「具自己的境之有為」就是有境。

境有多種,如顯現境、執取境等等,故其... 倉忠仁波切___《佛教四部宗義略釋》暨《佛教四部宗義見解明釋》之套裝書    造作《佛教四部宗義略釋》的緣起、主要目的、傳承當初安駐於印度達蘭薩拉時,由於藏族青年學眾的祈請:學習上需要精簡的佛教內道宗義書。

因此,我開始著手於撰寫《佛教四部宗義略釋》,乃至後續於安駐台灣期間完成著述以及翻譯... 尊貴的倉忠仁波切2018台灣傳法 尊貴的倉忠仁波切2018台灣傳法【傳法緣起】:頂禮尊貴的倉忠仁波切,因應弟子殷重祈請回台灣傳法__《上師與觀音無二之瑜伽.一切悉地之源》、《心經》、口傳《佛教四部宗義略釋》(倉忠仁波切所造)、大乘八關齋戒暨共同修法等,諸具善弟子以清淨動機共同成辦。

其中,特別是_... 倉忠仁波切2019網路授課 略釋:無表色、法處色 略釋:無表色、法處色倉忠仁波切首先必須清楚:法處、法處色,彼二不同。

法處的性相:唯是意知所緣的境。

簡言之,我們的五根知無能直接緣及的法類,皆是法處,乃是意知的所緣境。

分為四種:法處色、心類法、不相應行、無為法。

例如,常、虛空屬法處,但不是法處色。

... 基──二諦。

基──二諦所知分有二──勝義諦、世俗諦【倉忠仁波切.教授】「基」或稱為「基法」、「基成」,就是基本法、根本法的意義。

所知、基成、有(存在的)、所量、法,此等是同義,各自的性相依次是:堪為覺知境、量所成立、量所緣及、量所通達、持自體性。

「基成」的性相是... 何謂「說無體性宗]?為何需要學習四部宗義? 肆、說無體性宗一、性相基本上是四部宗派之一,並且於自宗的根本宗義中承許「一切諸法無諦實」之補特伽羅——就是「中觀宗」的性相。

何謂「中觀宗」?從其性相去了解就能正確的清楚。

「說無體性宗」的性相中有二條件:(1)基本上是四宗宗派之一,(2)自宗的根本宗義主... 倉忠仁波切TsadongRinpoche 網誌存檔 ►  2021 (4) ►  十月2021 (1) ►  四月2021 (2) ►  三月2021 (1) ►  2020 (24) ►  十一月2020 (1) ►  十月2020 (4) ►  八月2020 (2) ►  七月2020 (3) ►  六月2020 (1) ►  五月2020 (6) ►  四月2020 (3) ►  三月2020 (2) ►  二月2020 (1) ►  一月2020 (1) ►  2019 (23) ►  六月2019 (2) ►  五月2019 (7) ►  四月2019 (5) ►  三月2019 (3) ►  二月2019 (6) ►  2018 (8) ►  十二月2018 (5) ►  三月2018 (1) ►  二月2018 (1) ►  一月2018 (1) ►  2017 (6) ►  十一月2017 (3) ►  七月2017 (1) ►  五月2017 (2) ▼  2016 (40) ►  十一月2016 (6) ►  十月2016 (3) ►  九月2016 (3) ►  八月2016 (1) ►  七月2016 (4) ►  六月2016 (4) ▼  五月2016 (10) 唯識宗無能以「一切相智之空性」而安立「自性清淨法身」之理 22May2016,TsadongRinpocheNgawangTenzinteachi... 佛教四宗各自主張「離常斷二邊」之「中觀見」的主要理。

觀修三主要道__講於2015年宗喀巴大師圓寂吉祥日 TheCollectionofKeyTeachingsbyTsadongRinpoch...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含攝五部大論內涵的論著,主要是以「修行次第」而闡述。

不批評與惡罵佛菩薩、上師 觀察自己對三寶的信心 何謂「說無體性宗]?為何需要學習四部宗義? 慚愧、追悔 ►  四月2016 (9) 關於我自己 倉忠仁波切tsadongrinpoche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網誌存檔 ►  2021 (4) ►  十月 (1) ►  四月 (2) ►  三月 (1) ►  2020 (24) ►  十一月 (1) ►  十月 (4) ►  八月 (2) ►  七月 (3) ►  六月 (1) ►  五月 (6) ►  四月 (3) ►  三月 (2) ►  二月 (1) ►  一月 (1) ►  2019 (23) ►  六月 (2) ►  五月 (7) ►  四月 (5) ►  三月 (3) ►  二月 (6) ►  2018 (8) ►  十二月 (5) ►  三月 (1) ►  二月 (1) ►  一月 (1) ►  2017 (6) ►  十一月 (3) ►  七月 (1) ►  五月 (2) ▼  2016 (40) ►  十一月 (6) ►  十月 (3) ►  九月 (3) ►  八月 (1) ►  七月 (4) ►  六月 (4) ▼  五月 (10) 唯識宗無能以「一切相智之空性」而安立「自性清淨法身」之理 22May2016,TsadongRinpocheNgawangTenzinteachi... 佛教四宗各自主張「離常斷二邊」之「中觀見」的主要理。

觀修三主要道__講於2015年宗喀巴大師圓寂吉祥日 TheCollectionofKeyTeachingsbyTsadongRinpoch...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含攝五部大論內涵的論著,主要是以「修行次第」而闡述。

不批評與惡罵佛菩薩、上師 觀察自己對三寶的信心 何謂「說無體性宗]?為何需要學習四部宗義? 慚愧、追悔 ►  四月 (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