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葉木、虎刺梅也致癌--記住:別吃它,就沒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夾竹桃 攝影/蘄蘄

變葉木

攝影/蘄蘄

虎刺梅 圖/全景 □fengfeixue0219

虎刺梅、變葉木、夾竹桃,都是極其常見的園林植物。

可一度有人傳說,包括這三種植物在內的52種常見植物都含有致癌物質,如果在家中種植,甚至連栽種過的土壤都會含有致癌毒素,會危及人體。

真相是不是這樣呢?

植物專家告訴我們,虎刺梅等52種植物中的確檢測到了有促癌效應的物質,但這些物質在植物體內含量不高,只有在經口服後才能表現其促癌性,且促癌並非等同於致癌。

而「土壤中含有致癌病毒」以及「夾竹桃致癌」的說法就更沒有根據。

所以,喜愛養花的朋友只需注意一下,仍可以毫無負擔地去養這些植物。

A

「促癌」≠「致癌」

說這些植物致癌的起因,可能是源於1992年中國預防科學院病毒研究所曾毅院士的一篇《誘導Epstein—Barr病毒早期抗原表達的中草物和植物篩選》文章,裡面的確提到過一份「致癌植物」的名單。

文中表述道:以帶EB病毒的Raji細胞為實驗對象,「篩選了1693種植物,發現其中52種具有誘導EB病毒早期抗原表達作用」。

這52種植物,就包括了虎刺梅、變葉木。

但EB病毒是什麼?EB病毒和植物、癌症又有什麼關係?

「EB病毒」的全稱是Epstein-Barr病毒,是1964年由Epstein和Barr等人在非洲從患有淋巴瘤的人群中分離到的一種病毒。

這種病毒屬於皰疹病毒的一類,因此也被稱作第四型人類皰疹病毒。

EB病毒可以通過唾液進行傳播,親吻也因此成了EB病毒傳播的途徑之一,所以EB病毒感染又有「吻病」之稱。

這種病毒可以說是分布最為廣泛的病毒之一,地球上90%以上的人口都受到這種病毒的感染,在美國這個比例更高達95%。

不過,EB病毒大多數時期並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顯著影響,只在個別情況下,會造成人體發熱、單核白血球增高等狀況。

「EB病毒」在某些情況下會變「活躍」,進行大量的複製活動,使得其所感染的細胞內部控制正常分化、增殖的信號通路產生異常,從而發生癌變,所以說它可能「促癌」。

同時,EB病毒活動的產物還能促進其他具有致癌作用的病毒(如SV40病毒)的活動。

一些植物產生的化學物質就可以令EB病毒從「潛伏」狀態轉變為「活躍」的狀態。

這些物質本身並沒有導致正常細胞癌變的能力,但由於其能激活潛伏的EB病毒,因此這類物質就被稱為「促癌物質」。

虎刺梅、變葉木等植物就被證實含有此類物質。

但通俗來說,這些物質只是導致癌症的幫凶,而非主犯。

前人的研究中,巴豆種子中提取的巴豆油也具有很強的誘導EB病毒變「活躍」的能力。

既然植物本身並不產生EB病毒,其存留在土壤中的也只是通過落葉或根系釋放到土壤中的促癌物質。

至此,「植物含有致癌病毒」以及「土壤中殘留病毒」的說法已顯然不正確。

B

揮發物的促癌風險其實很低

正常養護過程中,這些植物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這些促癌物質,從本質上來說都屬於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

它是植物體產生的一大批結構和種類複雜且並不直接參與植物生長發育的化合物。

大戟科的橡膠樹分泌的白色乳汁便是一種「次生代謝產物」,其凝結產物是橡膠。

而從橡膠到香料,從精油到植物中提取的藥物,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大戟科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均較為豐富。

而上述那52種植物的名單中有一半植物都屬於大戟科。

「次生代謝產物」的存在,除了能夠起到吸引昆蟲傳粉及植株間信息傳遞的作用外,最為重要的作用,是賦予植物抵抗外界環境侵襲的能力。

可以看到,虎刺梅、變葉木等植物的葉片或枝條受損時,損傷處會有白色液體滲出。

這些乳汁一方面可以降低動物取食時的適口性,同時還會在滲出後封閉傷口,減少微生物入侵的風險。

這些起到防禦作用的「次生代謝產物」,一般都是存在於植物體內,只有當植物體發生損傷時才會被釋放出來;而動物體要在攝入這些物質後,才會受其毒害。

促癌物質以揮發物的形式被人體吸入,產生促癌的風險其實是很低的。

這是由於促癌物質並非易於揮發的酯類、烷烴類等,其分子量較大,揮發性較差。

同時促癌物質多為水溶性物質,在含水量較高的植物中,它會更進一步被限制揮發。

因此其揮發物被人體攝入的量是微乎其微的——在對虎刺梅揮發性成分檢測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已證實其揮發性物質中並未檢測到促癌成分。

對於這些含有促癌物質的植物,在栽培養護過程中儘量減少損傷,避免接觸植物分泌物;侍弄過植物後注意洗手……這些做法都可以有效避免接觸到促癌物質。

當然,為了安全起見,這些植物不宜在臥室、起居室等那些可能和人長期共處的空間內擺放;一定要擺放時,則應加強通風的方式,降低可能的攝入。

C

還有哪些「有毒植物」?

我們身邊還不乏具有毒性的植物。

夾竹桃導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報導幾乎每年都能看到。

事實上,「夾竹桃致癌」只是因為其有毒、並且在氣溫較高時有異味,而被訛傳出的「莫須有」的罪名。

在對夾竹桃揮發物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中並不含有致癌或促癌成分。

與此相反的是,夾竹桃揮發物中的主要成分水楊酸甲酯和丙烯酸,還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

因此,夾竹桃其實是一種良好的庭院樹種和行道樹種。

夾竹桃的毒性,主要來源於其莖葉中含有的多種強心苷類物質。

這類物質在被攝入人體後,可以導致心肌收縮顯著加強,過量攝入則會導致心律紊亂,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不過,夾竹桃中含有的強心苷類物質與上面提到的促癌物質一樣,平時都安靜地存在於植物體內,並不會揮發到空氣中。

只有在誤食其枝葉,或是其分泌物接觸到人體黏膜時,這些強心苷類物質才會被機體吸收,從而顯示出毒性。

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這些有毒植物?其一,不要隨意摘取植物的花、葉、莖,以免釋放其體內的有毒物質;其二,在接觸這些植物後,要仔細清洗接觸部位,防止有毒物質存留;其三,千萬不能隨意取食植物組織,同時要避免植物組織和食物的接觸;其四,若出現中毒症狀的,要及時送醫就診。

注意到以上幾點,我們就無需對有毒植物抱有恐懼心理。

還需要指出的是:含有有毒物質的植物,其中很多都被當作藥材使用。

使用這些植物藥材時,有毒物質會不可避免地被攝入人體。

因此在使用植物組織或植物提取物作為藥物使用時,必須先明確其中所含成分的種類和含量,以及其藥理、毒理作用,在使用過程中嚴格控制用法和用量,來減輕或避免有毒物質對人體帶來的毒副作用。

(果殼網 授權)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4-07/05/content_486786.htm?div=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致癌植物——花雖美,請遠離

現在很多的家庭都喜歡在家裡面種植一些綠色花木植物,讓室內空氣便新鮮同時也可以用來裝飾房間,但是生活中有很多的花木是具有含有促癌物質的,所以在選擇植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中國預防醫科院病毒研究所曾...

養了這麼久才知道,原來虎刺梅是多肉植物!

很多人養了虎刺梅很久才知道,虎刺梅原來是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定義是植物的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中至少有一種是肥厚多汁,具有儲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按照這個定義,虎刺梅怎麼看都不像多肉植物啊。

多肉植物有毒,是真的嗎?

相信每一位種多肉的小夥伴,都有聽人說過:「多肉植物含有毒素,人類接觸可能有中毒風險,嚴重的會引發心臟病」……那麼,這是真的麼?星球君這就來給大家解個謎!多肉植物有毒嗎?首先需要說的是,確實有一部...

多肉植物真的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嗎?

眾所周知,多肉植物形態多樣、矮萌可愛,大多易於養護,但也有人說有的多肉植物具有毒性,並不適合家庭養護。那麼,多肉植物真的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嗎?讓我們一起來釐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