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蘆薈必須掌握的5個技巧,想要開花不黃葉都不是難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蘆薈養護的方法和仙人掌是差不多的,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反而是粗放養護容易生長。

蘆薈是一種多肉植物,葉片飽含水分,耐旱性特別好,不需要經常澆水,但是非常怕冷。

蘆薈除了觀賞性和凈化空氣效果還不錯,不過蘆薈還有較好的藥用效果,而且備受青睞,蘆薈葉片內的凝膠可以用來治療輕度燒傷和曬傷,對於皮疹和蚊蟲叮咬也是有相當好的效果,還能用於美容。

怎麼養蘆薈才能開花不黃葉:

1、蘆薈的生長習性

想要蘆薈開花就要粗放養護,每天給儘量多的光照,避免頻繁澆水,土壤要選擇疏鬆肥沃的腐殖土或沙質土。

蘆薈喜歡溫暖微乾的環境,養護環境每天最好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常年溫度保持在5度以上,栽培的環境要通風,避免受凍,溫度低於10度就要搬到室內養護。

2、養護的位置

無論在室內或室外栽培蘆薈,每天都需要給它充足的光照,蘆薈有一定的耐陰性,但是遮陰養護生長不佳,甚至生長停滯。

栽種的容器要有良好的排水性,避免土壤積水,周圍的環境也不能積水,空氣太潮濕也會影響蘆薈的生長。

蘆薈能夠不斷長出側芽,側芽長大之後會緊密連在一起,形成爆盆的盆栽,甚至會不斷蔓延,是一種非常容易繁殖的多肉植物,因此一般是需要兩年左右換盆一次,保持土壤中的養分充足,保持旺盛的生長。

3、準備土壤

蘆薈作為一種多肉植物,栽種的土壤一定要選擇疏鬆肥沃和透氣的沙質土,可以選擇仙人掌的土壤栽種,自己搭配則可以選擇用堆肥土混合適當的腐葉土,適當添加河沙,可以用泥炭土和珍珠岩代替腐葉土,栽種的時候可以在盆底放一些碎瓦片或顆粒石,再鋪上一點腐熟的有機肥,就能保證蘆薈生長不缺乏肥料了。

4、分株繁殖

成熟之後的蘆薈非常容易長出一個個小側芽,也就是「幼崽」,這些側芽長到5厘米以上之後,就可以在春暖之後進行分枝,可以在換盆的時候進行,側芽也能長出較多的根系,之後直接連帶根系掰下來,等根系的傷口晾乾之後,就可以扦插到新的土壤中。

新的土壤要選擇疏鬆肥沃的沙質土,扦插的時候不要選擇太大的容器,不然土壤過多容易積水,容易導致蘆薈幼崽積水爛根,容易導致根莖腐爛。

蘆薈側芽移栽之後先遮陰養護一兩周,栽種3天後澆水,之後不要澆水過多,土壤微潤不積水。

5、養護注意事項:

蘆薈作為一種多肉植物,適合生長在溫暖乾燥的環境下,如果環境潮濕不通風,或者是澆水過多,就容易導致根莖或葉片腐爛,如果是室外養護的,基本都不用澆水就能存活。

下圖就是澆水過多和冬季沒有保暖,導致蘆薈葉片腐爛,這種就很難恢復了。

蘆薈到了冬季要搬到室內,溫度保持在5度以上,冬季基本就停止生長,對水分的需求很少,這個時候一般就一兩個月澆水一次,適當控水。

蘆薈對肥料的需求很少,冬天都不施肥,在生長季節可以每個月給一次稀薄的有機肥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老人家最喜歡養的幾種花卉,你家裡養了嗎?

在我的印象中,我奶奶最喜歡養的植物就是菊花和蘆薈,菊花每年都會燦爛開花,有些盆栽的菊花的花朵完全開放之後就做成切花擺放在客廳,可以開很多天,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老人家喜愛的花卉,看你家裡養了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