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花盆景培養土配製 生石花盆栽技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生石花盆景培養土配製 生石花盆栽技

1 形態特徵

生石花株體、根均為肉質,莖短,地上部分有一對連在一起的肉質葉,形似倒圓錐體;葉片有白色、淺灰色、棕色、藍灰色、灰綠色、紅色、紫紅色等;頂部近似卵形,平坦或凸起,頂上有透明或半透明的斑點、樹枝狀凹紋;頂部兩葉中間有小縫隙,花從縫隙中開出,多為黃色、白色,花徑3~5 cm,1 株通常只開1 朵花(少有開2~3 朵),午後開放,傍晚閉合,可延續5~7 d。

2 生長習性

生石花喜溫暖乾燥、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耐乾旱、不耐陰、怕積水和酷熱。

生石花為「冬型種」,在夏季高溫季節呈休眠或半休眠狀態,秋、冬、春是其生長季節,最佳生長溫度為12~25 ℃。

每年3~4 月原來的老植株皺縮並被新長出的植株脹破裂開,新長出的肉質葉生長很快,且越長越厚,到翌年3~4 月時,再次皺縮裂開,又長出2 株較小的生石花植株,但每株始終保持2 張葉片。

3 栽培管理技術

3.1 播種前準備

播種可選擇54 cm × 27 cm × 5.5 cm 的育苗盆,播種基質由0~10 m m 品氏泥炭和1~3 m m 蛭石混合配製(配比為1∶1)而成。

為防止真菌和病蟲的滋生,確保幼苗健康生長,相關工具要先進行消毒;在拌土過程中加入多菌靈等殺菌劑,並在陽光下暴曬;育苗新盤一般先用清水浸泡,再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處理;舊盤用清水洗凈,再用多菌靈浸泡。

3.2 播 種

在保證溫度的情況下,生石花春秋季均可播種,但以秋季最好,注意避開黃梅天及高溫天氣。

播種前將配好的基質裝入育苗盤,填充至距離盤沿約1.5 cm 處,壓實。

生石花種子細小,一般採用撒播,撒播時要儘量均勻,不要讓種子重疊,以免發芽後堆積起來導致後期幼苗密集,影響通風透光及爭奪水肥;若撒播種子過少,基質乾濕循環慢,也容易導致爛根。

以54 cm × 27 cm × 5.5 cm 的育苗盤來說,一般以播種1 000~1 500 粒為宜。

播完後應立即噴水,讓種子和基質充分接觸,環境溫度控制在22~26 ℃,並保持適當濕度等待發芽,此期間不需要澆水。

3.3 出苗後管理

播後7~15 d 種子陸續發芽,此時需蓋遮陽網,讓幼苗接受散射光照。

待大部分幼苗長出時,逐漸增加通風和光照(中午光線強時需蓋遮陽網)。

出苗後1 個月開始施肥,以施氮肥和鉀肥為主,每隔15~20 d 隨水施用,薄肥勤施。

若小苗長得擁擠,需及時移苗。

3.4 栽培基質準備

生石花栽培基質的選擇和配比應遵循透氣、排水的原則,一般以草炭為主,輔以顆粒狀蛭石、顆粒狀赤玉土、火山石、麥飯石、珍珠岩等。

可根據栽培生石花的大小調整基質比例和顆粒土大小,基質混合好後加入少量複合肥並進行消毒。

幼苗期的生石花栽培基質要求具有一定的保濕功能,顆粒土大小宜為1~2 mm。

經過1 次蛻皮後的生石花具有一定的儲水能力,根系也逐漸粗壯和擴展,栽培基質可加大顆粒比例,顆粒土大小宜為2~4 m m。

3.5 移 苗

生石花移苗沒有固定的時間,發現小苗長得有些擁擠時即可移苗。

移苗最好在春秋季進行,移苗時用牙籤或尖嘴鑷子小心挑出幼苗,然後在準備好的栽培基質上扎孔,把幼苗根系插進去,擠緊四周基質,使幼苗不傾斜。

3.6 養護管理

3.6.1 水分管理

生石花非常耐旱,需水量不多,澆水需充分考慮其自身生長及天氣情況,春天長勢強勁,需水量相應較大;夏季要儘量少澆水,特別是在高溫高濕的梅雨季節要停止澆水;秋季涼爽,晝夜溫差大,需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以利於生石花秋末開花;冬季要根據栽培環境溫度和採光狀況而定,生長溫度低於9 ℃時,應基本停止澆水,以增加植株的抗寒能力。

具體澆水時間:春、秋季節在早晨,冬季在晴天的午後。

3.6.2 施肥管理

生石花底肥施入,在栽植時將腐熟的有機肥與基質混合即可。

平時施肥,與澆水一同進行,一般每15 d 施1 次肥,薄肥勤施。

花朵孕育期間適當增加養分,可用複合肥1 200倍液澆於植株周圍;花後暫停施肥;蛻皮期停止施肥,同時控制澆水;蛻皮期基本結束時,追施1 次複合肥。

3.6.3 溫度管理

生石花怕高溫及悶熱,最適生長溫度為12~25 ℃,氣溫在33 ℃以上時基本進入休眠狀態。

生石花在夏季生產管理中應覆蓋遮陽網,並注意保證環境濕度、加強空氣對流,使植株體內的熱度能散發出去。

生石花忌寒冷霜凍,在越冬時溫度要保持在10 ℃以上。

3.6.4 光照管理

生石花不需要很強的光照,尤其是具有大窗品種的生石花,強光容易灼傷植株。

生石花在夏季生產管理時應放在半陰處養護,遮陽5 0%~6 0%;春秋兩季若光照不足會使植株徒長,肉質葉變得瘦高,頂端的花紋不明顯,難以開花,宜給予直射陽光,以利於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冬季需要保證光照充足。

3.7 移 栽

隨著生石花的生長,其株體逐漸變大,需要不斷移栽,以利於植株生長。

移栽時間以子葉被完全吸收、真葉充分發育時為最適宜,一般在蛻皮老皮完全乾枯後的春季或秋季進行移栽,但在首次蛻皮前要避免進行移栽。

移栽時將植株從土中取出,抖掉根部的土,儘量不要傷及毛細根,去掉老根、死根及病根後,在傷口處塗上多菌靈等殺菌劑放在棚里晾乾,待傷口乾燥後用新的種植土重新栽種。

移栽基質要求疏鬆透氣、排水良好、顆粒度較高,同時經消毒處理。

栽種時要預留出一定的生長空間,一周後可進行正常養護。

3.8 病蟲害防治

生石花肥厚多肉,植株含水量很高,容易感染細菌,引起植株腐爛,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應注意通風、避免積水,一般每月噴洒1 次多菌靈2 000 倍液或甲基托布津3 000 倍液等進行滅菌。

生石花的病害主要是腐爛病及葉斑病,腐爛病主要是由澆水過多引起,可通過控制澆水量和加強通風進行預防;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噴洒葉面防治。

生石花的蟲害主要有根粉蚧、根結線蟲等,預防辦法可用敵克松拌土消毒或在溫室內放置黃板誘殺;若發現根粉蚧和根結線蟲,應將有蟲害的植株根部剪除,晾3~5 d 後再用消過毒的培養土重新栽種。

3.9 授粉繁殖

生石花開花時可選擇品種進行定向人工授粉,以獲取種子。

生石花是異株授粉,授粉時應儘量選同一品種在不同植株間進行,以提高授粉成功率及種子成活率。

3.9.1 授粉條件

生石花花朵通常在晴天的午後開放,傍晚日落後閉合,如此晝開夜閉,持續時間大概7 d,因此授粉時間以在晴天的午後較合適。

選取授粉的父本、母本的花朵發育程度也應大體一致,一般選用處在開花期第2~5 天(以花朵初始綻放計數)的花朵。

3.9.2 授粉過程

將沾有父本花粉的刷子輕輕刷母本雌蕊,授粉過程中應儘量保持花朵乾燥,避免較高的空氣濕度導致花朵枯萎、損傷花粉。

接下來的2~3 d 要重複授粉,以提高授粉質量。

3.9.3 留 種

授粉後7 d 左右,花朵逐漸萎縮,子房慢慢膨大開始孕育果實。

從開花授粉到種子成熟大概需3~4 個月,溫度高、光照足的情況下會提前成熟。

待種莢乾枯變成灰白色時即可採收,採收後剝出種子,整理乾淨,放在透氣的紙袋內並將紙袋放在陰涼乾燥處,再經1 個月的後熟即可進行播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仙客來怎麼養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仙客來是什麼,有些盆友還一直和迎客松想混淆,以為是什麼大樹什麼,其實不然,仙客來是一種花,而且開得非常好看的話,不信你看下面的圖片。

鶴望蘭的育苗與栽培

鶴望蘭(Strelitziareginae)又名天堂鳥,原產南非,為旅人蕉科、鶴望蘭屬,花莖高於葉片,花序水平伸長,花外瓣橘黃色,內瓣亮藍色,柱頭純白色,形似仙鶴昂首遠望,故名。因鶴望蘭花形奇特...

美麗的洋桔梗種植方法

那個洋桔梗啊,花艷色多啊、觀賞價值高啊,強烈建議小夥伴們趁著秋播種一盆哦~而且!今天還要介紹超詳細的洋桔梗種植方法,走過路過不要錯過!(Peasant-Lee)洋桔梗介紹:洋桔梗,原生於美國南部...

家居庭院陽台花卉種植——紫芳草

紫芳草是龍膽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很可愛的小花。植株小巧玲瓏,適合盆栽,常與麗格秋海棠、蝦夷花、仙客來等擺放台階花槽、窗前栽植槽以及花壇布置,清新幽雅,給人以舒適感。盆栽最好擺置在稍蔭涼而有...

君子蘭養殖

君子蘭為石蒜科,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其本質屬性是一種高雅而名貴的花卉。具有花大色艷、四季蔥綠、葉片寬大、脈紋清晰、整潔光亮、株形端莊等特點,被稱為「花之君子」,是點綴宅室、裝飾廳堂、布置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