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馬鳴菩薩之得名為「馬鳴」,是因為他有一次到月氏國(即印度北部)說法 ... 論述迴向發願,增添述意及宣明經意無常之偈頌,令【佛說無常經】成為   作曲之馬鳴菩薩 简繁转换-简体     佛陀涅槃後六百年,有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興起,來破滅佛法。

有一婆羅 門族的比丘,就在這時期出生。

約在西元二世紀初,於天竺舍衛國,即今印 度之西北部。

他家學淵源,知識廣博,智慧超凡,辯才無礙,博學三藏,明 達內外佛典,精通文藝、音樂,包括歌詠、詩偈等,為古典期梵語文學之先 驅者,開優美文體之先河,在梵文學史上留下不朽之盛名,享有佛教詩人和 辯才比丘的稱譽。

他將佛陀之生涯以梵語寫成敘事詩《佛所行讚》五卷,復 以難陀之故事(難陀斷卻美妻之愛著,最後成為大乘佛教徒)為經緯,襯托以 美詩,即《孫陀羅難陀詩》。

此外,最近從中亞發現之斷片「舍利弗之所 說」為古典梵語劇之最古例。

馬鳴菩薩之得名為「馬鳴」,是因為他有一次到月氏國(即印度北部)說法 時,當時國王知道他辯才說法都非常高明殊勝,於是便帶了七匹已連餓好幾 天的駿馬,一同前往請此位比丘說法。

當時聽法的人,無不開悟,連七匹馬 也像懂人性似地聆聽,國王命人在大會前取草給馬進食,七匹馬竟流淚聽法 而無心進食,且發出嘶聲鳴叫,後來此位比丘被尊稱為馬鳴菩薩。

馬鳴菩薩早年曾遊化於華氏城,為了教化此城的眾生,作了一首名"苦空曲" (賴吒和羅),並奏樂曲,其音律清雅哀婉調和,內含苦空無常之理,感動了 五百王子開悟,發心出家。

後來華氏王恐其人民聞了此音樂,捨離家庭,令 到國家荒廢,於是他命令國內禁止奏馬鳴菩薩的音樂,由此可見馬鳴菩薩此 曲的感染力。

馬鳴菩薩除了懂得作曲之外,他善於說法要及降伏一切諸外道,成為佛陀入 滅後六百年間出世的大乘論師,有馬鳴比丘、馬鳴大士、馬鳴菩薩等尊稱。

馬鳴菩薩在皈依佛門之前,曾向佛法作出正面論戰,結果這位論師慘敗於佛 法前,他輸得口服心服,便翻閱佛教典籍,誰知他從打開第一本經書開始, 便日以繼夜地閱讀,直至一典一籍盡讀完畢,連他自己也想不起讀了多少時 日。

他從此深有所感而皈依佛門,心悅誠服地明白自己為甚麼慘敗在佛法之 下。

令他更為驚歎的,就是典籍中,偉大的佛陀已將他來挑戰佛法的事,早 在幾百年前已作預言。

最後他終於成為佛陀的忠誠弟子,終身修持顯密佛 法,受菩薩之稱號。

  馬鳴菩薩的著作,有: ● 《大乘莊嚴經論》、《金剛針論》、《犍稚梵讚》。

● 《大莊嚴論經》、《十不善業道經》、《六趣輪迴經》、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 【三啟經】-即【佛說無常經】。

馬鳴菩薩於經前與經後讚歎三寶之德, 論述迴向發願,增添述意及宣明經意無常之偈頌,令【佛說無常經】成為 三段,故再名為【三啟經】。

後來佛制使此經於葬亡時諷詠,又印度僧 徒,於日暮禮塔時必諷誦此經。

● 《大宗地玄文本論》-共二十卷。

以十種愛樂心,十種識知心,十種修 道心,十種不退心,十種真金剛心,及一大極自然陀羅尼地之五十一種為 法門之大宗地,以顯示一多相即無礙自在之大緣起門者。

但五十一種之名 字,存於梵語,且自古以來未疏釋,而解之至難。

● 《大乘起信論》-此論著集法華、華嚴、般若等百部經典之精要,成為 至今後學者研討大乘佛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經典。

● 《事師法五十頌》-便是廣為密乘弟子所知及常誦之攝頌,收藏在【大 正藏】論集部第32冊、【佛教大藏經】第58冊。

馬鳴菩薩所結集之攝頌 中,充份反映出他對佛法,以及佛陀這位偉大導師之拜服。

另一方面, 更深徹地啟導出金剛乘修持的關鍵,唯有依止根本上師,才能體證金剛 乘法門的要義。

  註: (1) 秦鳩摩羅什譯有《馬鳴菩薩傳》一卷,記述其生平事蹟,今收於【大正 藏】第50冊。

(2) 虛空界有一馬鳴菩薩,又作馬明菩薩,或稱蠶神,是密教所供奉之菩 薩,負責守護蠶蟲蛻化,成就機織衣服綿絹,以供裸形無衣之眾生。

其 形相有二種: 1. 身呈白肉色,兩手合掌,坐白蓮花,乘白馬,著白色衣,以瓔珞莊嚴 其身,頭戴花冠,右足下垂。

2. 為六臂之形,左第一手當膝持,次手仰掌,以拇指捻中指、無名指 之中,第三手置於肩側,持絹;右第一手仰掌,執管,次手結施願 印,第三手持秤。

坐青蓮花,乘白馬。

其祭祀之法稱為馬鳴法。

(3) 馬鳴菩薩亦即是「付法藏」第十二祖。

(4) 華嚴宗歷祖: 傳承以毗盧遮那佛為開法教主,另立十祖,即:普賢、 文殊、馬鳴、龍樹、世親、杜順、智儼、法藏、澄觀、 宗密。

華嚴宗五祖: 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

華嚴宗七祖: 馬鳴菩薩、龍樹菩薩、中國之元祖帝心尊者杜順、雲華尊 者智儼、賢首大師法藏、清涼大師澄觀、圭峰大師宗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