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建舉重台! 槓鈴與舉重台的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將木板鋪在地上,建議使用白膠將其簡單固定在地板上。

橡膠地墊(rubber floor mat), 由天然或合成的橡膠顆粒壓制成,同時保有彈性與韌性,能很 ... 直接觀看文章 作者:Senpai,解剖生理王林教練   大家好,我是Senpai,叫我林教練也行,我是一位無練不歡的人!今天就獻醜來讓大家看看我與公司、同事們一起完成的作品,這不是業配也不是炫耀,為了讓這篇文章變得非常有意義,我會講一下歷史也會討論製作方法,當然也會提供如何在各種情境下自行製作的方式喔!另外,與我合作的團隊也幫我拍了一支淺顯易懂的影片,非重度知識愛好者看影片即可!   事情是這樣的,我在名叫「練健康(LKK-wellness)」的健身房工作,那邊是北部舉重者都很愛的健身房,到了晚上總是亂哄哄,客戶熙熙攘攘,還會不時傳出「蹦!!!」的轟隆巨響,就是有舉重愛好者(包括我啦)在摔槓了啦!其實摔槓的噪音只要習慣了就不會不適,也剛好我們健身房也開在晚上與週末都沒有人的辦公區,因此摔槓這檔事其實對練健康的客戶來說是相當平常的事情。

  但我們這邊也因摔槓吃盡苦頭,場館的水泥地面被槓鈴給摔到有裂痕,甚至在摔槓熱區的地面還變得有點凹凸不平,所以在事情不可挽回之前,我跟我老闆提議來搭建舉重台,就像國外的轟菌(homegym)一樣。

  為健身房或空地擺上舉重台的方式有非常多種,可以直接買商業的成品,也能請專業的廠商來搭建,更能自己去材料行叫貨來DIY。

在真的決定要以何種形式搭建屬於練健康的舉重台之前,身為優良員工的我要先評估各種方式的實用性、價格、美觀與場館空間彈性等等重要的因素,本文章的內容就會以我的分析與最後的開箱為主。

. 目錄(可以善用Ctrl+F做內文搜尋) 練健康的場館槓鈴與舉重台的歷史各類舉重台的比較練健康的選擇-材料、設計與實作附錄參考資料 . 練健康的場館   練健康真的很健康,宗旨是希望以運動達到全年齡、全族群的健康!因此健身房其實沒有設限,想要健康的人就能來,我心裡所認同的平等其實也很符合這概念,大家都能用差不多的方式在同一個館內訓練,而教練們如我一定都是有醫療保健相關背景的人,就算是殘疾或不良於行的健友也能參加訓練,這樣才能真的實踐我們的概念,因此會出現在練健康的族群有:醫生建議要運動的特定疾病患者、老人、女性、肌力訓練者、舉重愛好者、甚至是各類專項運動員(舉重、滑冰、田徑等等),我們的場館雖然不大,但對提供多元的訓練是非常足夠的。

以下是練健康的場館平面圖{圖1.}   整個練健康都是自由重量區,能將場館區域大致劃分成休息區、啞鈴區、槓鈴區、舉重區、團課區,這些區域的界線不明顯,所以大家都很隨意地讓整個練健康變成在哪都能摔的舉重區,儘管我們的宗旨再自由平等都無法忽視摔槓所帶來的問題,就是旁人會覺得危險,且槓鈴砸到地面也會造成破壞{圖2.}。

在千思萬慮之後我把歪腦筋動到場館唯一的空地,我要將團課區變成能摔槓的區域,只是要做成什麼樣子,那就要從槓鈴與舉重台的歷史開啟我自己的分析。

沒錯!我就是想了好多才能做出最終的決定,來跟大家分享! . 槓鈴與舉重台的歷史   講到舉重台就不能不講一些槓鈴的歷史了,槓鈴問世的確切時間已不可考,在19世紀初期其實就已經有發現槓鈴的存在,但當時沒有一個統一的名詞,才沒被廣泛認識,也導致考據的困難,至少在許多文獻或畫作中都有類似槓鈴的身影出現(有史學家發現中國傳統民俗技藝"舉石擔"為提起類似槓鈴的石器,早在明朝、清朝就存在)。

此時把時空背景帶到19世紀的歐洲,當時的人們是不做高阻力運動的,原因是當時的運動僅有體操(gymnasuim)或軍隊訓練(militarytraining)這兩類而已[1],器材如啞鈴(dumbbell)、壺鈴(kettlebell)、棒鈴(club)都是輔助用,重量訓練在當時並未形成一個概念,也因此當時的健身房不如現代充滿槓片或器械,一如現代人們走進健身房就能聞到鐵鏽或金屬的味道,在當時可是沒有這種感覺的{圖3.}。

  在那個年代歐洲各國已經受到工業革命的洗禮,大重量的啞鈴、壺鈴等等工具的生產已經變得可行,有一位名叫HippolyteTriat的法國人嗅到了商機,開了法國第一間的商業健身房{圖4.},Triat是法國有名的大力士,他還發明了被史學家廣泛認為是槓鈴的器材(雖然史學家認為那並非他的發明,更早能追溯到1743,但當時是任何事情都缺乏紀錄的時代,他所發明類似槓鈴的器材是唯一有被記載流傳的)。

他的健身房的廣告手冊中註明到他的發明有:*BarresASpheresDe6Kilos(barswithspheresof6kilos,兩端為球形重物的六公斤槓)*GrosHalteresetBarresADeuxMain(Largedumbellsandbarsfortwohands,專門給雙手使用的大啞鈴與槓)[2]。

  這些槓、啞鈴的重量並沒有被確切記載,但根據史料估計至少有一至兩百磅左右,而這類雙手器材在當時被稱為"法國啞鈴(FrenchDumbbell)"。

他的健身房一如19世紀初期廣泛開設的體操健身房一樣,只是更加整合了體操與重訓相關的訓練內容,當時在法國社會有頭有臉的人都會報名參加他的健身課程,Triat也被運動史學家認為是商業健身房之祖[3]。

  史料上第一次出現槓鈴(Bar-Bellorbarbell)這一詞是在1870年,這個名詞出現在由MadameBrennar所撰的GymnasticsforLadies[4],書中有操作槓鈴的示意圖{圖5.},槓鈴在書中的描述為:全長約3-4呎(90-120cm),比常見的木棍還粗,且握把兩端有兩顆木球或鐵球。

書中對槓鈴的敘述與更古早的藝術圖都相當類似。

  由於19世紀中期以前的人們並沒有進行阻力訓練的習慣,大重量對人們是未知的,在當時能舉起大重量的大力士因為力量展現與肌肉的雕刻度被人們尊為人上人,但他們當時相對稀有,且因為意外頻傳所以一般大眾還不敢隨意嘗試[2]。

史料記載第一位在公眾場域使用槓鈴做過頭動作(overheadmovement)的大力士為AustrianKarlRappo,此資料來自LesRoisdelaForce(TheKingofStrength)一書中[5]。

真的把槓鈴給帶到檯面上的還是大力士們!在還未有健身器材廠專門生產槓鈴之前,大力士們甚至要找鐵工廠訂製他們要的各種槓鈴,原因也是那時的槓鈴都是一體成形;也有大力士用現成材料製作的特殊槓鈴如Apollon’sWheel,當時因為沒有槓片或其他附掛所以無法調整重量{圖6.}。

  在可調式槓鈴出現之前,還是得把出場權先還給啞鈴,畢竟啞鈴是重量之祖更是永遠的主流器材。

19世紀是馬戲團或秀場當道的時代[1],能舉起最大重量的大力士才能吸引到最多的人氣,也因此造就了一定程度的軍備競賽,最有話題性的莫過於因此有了可調式啞鈴的發明。

歷史上第一副可調整重量的「填充式」啞鈴在1859年問世,來自波士頓(Boston)的大力士GeorgeBakerWindship發明了中空的圓球啞鈴,內部可以裝入沙子或鉛彈(leadshot){圖7.},好處是能以極小的克數調整重量,該啞鈴在中空時就有141磅重,若加入當時他販售的鉛彈後可讓最大重量達到180磅[6]。

但不方便之處也超級明顯,包含無法秤重、拆裝耗時耗力、保管不便等等缺點。

 發現填充式啞鈴巨大缺陷的Windship也著手改良他的設計,終於在1865年,史上第一副以槓片為主的可拆裝式啞鈴終於問世{圖8.},在他的廣告圖上有說明啞鈴空槓重為8磅到最大裝載的101磅,這副啞鈴在美國有量產並以一副16.00$的價格販售,銷售情況不得而知,但這設計影響到後世並被沿用至今!   雖然槓鈴在19世紀就存在了,但是真正有廠商量產並販售的時間是在下個世紀的1902年,由AlanCalvert經營的Milo槓鈴公司(MiloBarbellCompany)是第一個量產可用鉛彈調整重量的MiloBarbell(史上第一?至少是唯一有廣告文宣流傳後世的證據){圖9.},只是這種填充鉛彈的裝配方式一樣會使消費者覺得麻煩(等到裝完重量身體也都冷掉了吧!?),所以這是極度需要改良的產品[2]。

在Calvert的發明之後,也有越來越多商業對手開始販售槓鈴,其中就包含槓片式槓鈴!在當時Calvert宣稱:“"只允許裝槓片的槓鈴會讓加載重量只能以最小5磅為單位。

為了使舉重練習更加安全,一定要用能以盎司(ounce)為單位的鉛彈幫可調式槓鈴加重,使用槓片式槓鈴是非常不智的!(Theprincipaldefectofbellsthatloadonlywithplates,isthattheycannotbeincreasedinweightexceptinjumpsof5lbsormore.Inordertopracticeweightliftingsafelyandsuccessfullyyoumusthaveabellthatcanbeincreasedoneounceatatimeifnecessary—andthisalonemakesitunwisetouseabellwhichloadsonlywithironplates)""[7]。

  儘管Calvert再不想承認,也不得不面對槓片式槓鈴才是商業上的成功類型,因此幾年之後他也設計出Milotriplex(1908)和Miloduplex(1919)[8],它們基本上就都是使用槓片的類型{圖10.},另外不信邪的Calvert對MiloTriplex的設計是同時能用鉛彈與槓片調整重量……至少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拆裝槓鈴對使用者是一大福音。

1920年代起,市場上的可調式槓、啞鈴也越來越常見{圖11.}[7]!   二十世紀的20-30年代正好是槓鈴設計的分水嶺,在之前是百家齊放的時代,每家廠商都各自有自己的設計且沒有一個標準。

若舉辦國際比賽就勢必要用最有公平性的指定器材,那就絕對不會是兩側難以度量重量的填充式槓鈴,因此在奧林匹克槓鈴問世前都是一體成型的鑄鐵槓鈴的天下,也導致當時的舉重比賽都要準備數十支槓鈴才能滿足比賽需求{圖12.}。

以1924年的巴黎奧運為經典例子,看看到底有多少根槓鈴躺在地上…如果有一根完全標準化的槓片式槓鈴就能改變這種情況了!這問題一路到1928年才被解決。

  德國運動員FranzVeltum在1905年也趕上槓鈴興起的浪潮,他的設計被經過改良後由Nürnberg-based器材公司在1910製造出經典的Berg-Hantel(Berg槓鈴)。

這間公司沒有安於現狀,持續改良產品後,才最終在1928年使奧林匹克槓鈴(OlympicBarbell)問世,並被指定為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的槓鈴,此規格之後更成為力量競技比賽的首選器材{圖13.},並衍伸出五花八門的奧林匹克槓鈴規格以符合各式比賽之需求[2、6]。

奧林匹克槓鈴的出現極度幫助了舉重與健身產業的成長,提供標準化的比賽方式與標準化的工具能量化參賽者的能力,試想在20世紀之前的大力士都雄踞一方,都各自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強壯的男人,他們每人確實都極度強壯也在自身的專長上無人能敵,若每人都只以自己發明的複雜動作來稱雄,那只會讓群雄割據的問題日益嚴重,更會讓產業的能人們難以交流,因此考量到他們所比較的內容不外乎就是用他們發明的動作將槓鈴給舉到頭頂上,那似乎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力量(經典的奧林匹克舉重動作)是更加有意義和沒異議的;此外,有標準化器材的比賽也能更加有公信力[9]!附帶一提,時至今日奧林匹克槓鈴的規格基本上都保持與1928年剛問世的時候一樣。

  奧林匹克槓鈴{圖14.}(Olympicbarbell,本篇介紹以男子槓鈴為主,女子槓鈴是在20世紀末才出現)長220cm,槓身(shaft)長131cm、直徑28mm,此粗細讓大部分男性能全手掌抓握,而槓身表面上佈滿能防止槓鈴滑出手心的鑽石形滾花(knurling),主要是為了提升手與槓鈴的摩擦力,因此相當刺手,除了手掌之外的皮膚表面都極有可能在舉槓鈴時被刮傷,所以槓身中央也有一塊長達42cm的無滾花區,就是為了避免在做如上膊的動作時頸部因接觸到滾花而流血;而在國際舉重總會(IWF)的規定下,除了中央無滾花區之外的槓身上還有兩處非滾花區,這也是大家認知中的握環(gripmarkorring),兩個環相距91cm且從槓鈴正中央向外對稱,功能是讓舉重者在試舉時快速找到自己的握距所做的貼心設計[10]。

另外在槓鈴兩端是可以自由旋轉的槓袖(sleeves),套在兩端槓身上的槓袖主要是用來裝載槓片的,因此直徑也剛好是槓片口徑的5cm,槓袖末端則有內擋圈(innercollar)來防止槓片滑進槓身。

而得益於槓鈴優良的材質,奧林匹克槓鈴是高度有彈性(whip)的,使舉重者能借用槓鈴的彈性將其高舉過頭,合格的奧林匹克槓鈴的抗拉強度(tensilestrength)至少要高於190Kpi(thousandsofpoundspersquareinch,意即槓鈴能承受到無法復原之前的重量),這樣才能讓槓鈴在彎曲之後回到原本的形狀[11]。

種種設計使槓鈴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是相當安全的,也因此奧林匹克槓鈴在問世之後,其主要設計都沒遭遇改變,才能沿用至今並真正的做到被歷代大力士給舉到頭頂上!   嗅到未來的力量比賽在器材與周遍配件完全標準化與規格化的商機,美國YorkBarbell的老闆BobHoffman複製了德國Nürnberg-based器材公司的槓鈴規格,並將奧林匹克槓鈴推廣到全世界。

在那之後,國際比賽也有多次選用YorkBarbell的奧林匹克槓鈴做為比賽指定器材{圖15.}。

另外,在20世紀初也是舉重選手的BobHoffman在退役後退居二線,同時負責公司的營運與美國國家舉動隊員們的訓練,他創造出1940-1960年代最負盛名的舉重隊,並開創屬於美國舉重的黃金時代,一直持續到蘇聯的崛起之前[12]。

  大家應該也想知道為何上述提到的幾間製作奧林匹克槓鈴的公司產品都沒再出現在國際比賽上呢?其實是當時原物料短缺的情況下很難製造出品質良好的槓鈴,又或許只是他們沒預料到他們生產的槓鈴承受不住舉重選手的進步,因此導致訓練時或比賽時的意外頻傳。

此問題也發生在當時在Eleiko公司工作的舉重運動員Mr.Hellström身上,因此在1950年原本是做烤土司機和鬆餅機起家的Eleiko公司在Hellström的建議下開始用瑞典盛產的高品質鋼鐵,製作出全世界品質最棒的槓鈴{圖16.},而產品品質真的能決定一間公司的命運,Eleiko公司在1980正式成為國際舉重總會的官方器材供應,時至今日依舊為奧林匹克舉重比賽的器材首選,也是所有舉重運動員使用滿意度最高的器材商[13],而其他廠商則在時代洪流中逐漸沒落。

喂!!!講了一大堆故事,但是這篇文章的主題是舉重台阿!要開始了嗎? 真的要開始了…1896-1928年的奧運舉重項目都是在室外比的,主因是舉重在最一開始是與田徑的田賽放在同一個集合當中,所以最初的舉重與丟鉛球、擲鐵餅等等項目被集中在露天操場的中央比賽{圖17.}[14]。

  直到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才開始改在室內舉行,雖然舉重世界錦標賽比奧運早些轉移至室內,但國際舉重總會早已經正式加入奧運委員會(IOC)[15],舉重是完全獨立的一個項目,並且舉重如它當初是被用來作為古代士兵或格鬥家練習力量的方式,因此在1932年的奧運就將舉重、角力給安排在同一個場館裡{圖18.},此狀況甚至在之後幾屆的奧運都有再出現過,畢竟舉重與角力都是歷史最悠久的奧運項目,且在最一開始確實也是由相同的國際組織主持的[16],因此將舉重轉移至室內的原因或許是因為能讓更多人在各種天候觀賞舉重,再來才是緬懷過去的比賽型態吧!   與室外隨意的草地不同(1896第一屆-雅典奧運),舉重不管是比賽還是訓練在轉移到室內之後又更加需要保護地板,而舉重比賽是屬於高速的爆發力運動,基本上在試舉自己的最大重量時是不太可能良好控制槓鈴,更遑論成功將槓鈴舉到頭頂之後還要緩慢地將其下放至地面,因此舉重比賽的規則從以前到現在對於摔槓本身是沒有明文規定不行的,由世界舉重總會出版的2020年版舉重規則(TechnicalAndCompetitionRule&Regulation)中的條文2.4.3指出:「當裁判示意下放槓鈴後,運動員必須將槓鈴從身體前方放下。

而手部在槓鈴位置低於肩膀之前不得放開(原文:AftertheReferees’signaltolowerthebarbell,theathletemustloweritinfrontofthebody.Thegriponthebarbellmustonlybereleasedwhenithaspassedtheleveloftheshoulders.)。

」[10]   上古時代的大力士都是將重量從地上舉起,那是一個秀場與馬戲團當道的時代,且在當時還並未有人在做槓鈴深蹲,甚至深蹲架(powerrack)在1950年代以前也還未被發明出來!大力士們表演時的場地不外乎都在草地或是臨時搭建的木製站台上,那似乎是最早能被稱為舉重台的地方{圖19.}。

  是的,當時所有的舉重方式都是需要在試舉結束後將槓、啞鈴用最能保護自身安全與地面完整性的方式下放,舉重運動只要在室內都勢必需要為地面保護做些措施,「舉重台(weightliftingplatform)」就因此而誕生了!舉重台被設計出來的目的最主要是為了讓舉重者有專屬的操作空間以保護彼此的安全,附加價值還有保護槓鈴與槓片、保護地面、吸震、防止槓鈴反彈、減少噪音…等等效果,專業比賽場地如{圖18.}通常都會用國際舉重總會指定的規格最小要是4mx4mx10cm(長x寬x高)的木製舉重台[10:規則,條文3.3.2.2];另外,非比賽用的舉重訓練台則至少會需要能容納一支槓鈴的空間,那寬度就至少要比男子槓鈴的總長2.2m還要寬,而長度則至少要比一位正常男性的身高還高,因此大部分由大廠出品的商業舉重訓練台的規格都是2.4mx2m,Eleiko販售已久的商用舉重練習台就是很好的例子{圖20.}。

槓鈴與舉重台的歷史講到這邊就已經相當全面了,接下來就來分析各種現存可行的選擇,才能知道最後到底要做出怎樣的舉重台。

. 各類舉重台的比較   舉重台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類為市面上可直接購得的現成舉重台,第二類是找專業建設公司幫忙鋪設的專業競技舉重台,第三類是自製轟菌舉重台。

舉重台能在市面上跟器材進口商買到,但在預算考量下也有人會選擇自己製作,本段落是要與讀者分享我對各式舉重台的利弊分析。

  舉重台的目的最主要是為了讓舉重者有專屬的操作空間以保護彼此的安全,附加價值還有保護槓鈴與槓片、保護地面、吸震、防止槓鈴反彈、減少噪音…等等效果,只要功能符合以上設定就都會是優質的舉重台,而對小型健身房或轟菌達人來說價格與耐用度還有方便性也要納入考慮。

*現成舉重台{圖21.}  現成舉重台是為最方便購入並能直接投入使用的商品,目前大部分的現成舉重台都是由知名大廠像是Eleiko、張孔、YorkBarbell販售,他們的共通點都是價格極度昂貴,其他國內外的新興廠牌也有陸續做出口碑,能納入考慮。

現成舉重台的價格動輒就要數萬,從20000台幣開始到最貴200000都有。

  大部分一體成形的現成舉重台都是固定規格的2mx2.4m(長x寬),有些國際舉重比賽熱身區用的舉重訓練台則為規格較大的3mx2.5m(長x寬)。

通常功能越多、面積越大、越厚價格越高,還要考慮到自家空間是否能容納一個舉重台,這邊還要注意,一體成形的現成舉重台是不太允許一個台子上容納兩位舉重者同時訓練的(拼接的較沒差),這很可能會使舉重台耗損的速度加快好幾倍! *專業舉重地板{圖22.}  專業舉重地板基本上都是訂製的,不同國家的頂級舉重訓練中心都是找專業施工團隊製作出不同規格的舉重地板,雖說是不同規格但相同的都是有超越現成舉重台的保護與吸震效果,這類地板因為是特別為舉重設計並且要交由專業團隊施工,所以價格肯定是無法輕易估計的昂貴。

  專業舉重地板依照不同的設計,大致上能分成將舉重台鑲進地面或是大面積架高地面的類型。

前者能以俄羅斯或中國的國家舉重訓練館為例,這類型的專業舉重地板通常是在水泥或木質地面中鑲嵌進符合奧林匹克槓鈴規格的吸震膠墊(厚度至少為6-10公分),這對之後的更換也較方便,耐久年限也較長[17];後者以台灣的國立體育大學為例,國立體大的舉重館在不影響到水泥地基的情況下將架高的特製舉重台給安置上去,這類型的地板的水準也是超越常見的現成舉重台,當然單位面積的價格也是遠遠高過現成舉重台,但是肯定比特製水泥地面或全木板鋪設還便宜。

*轟菌自製舉重台  對於居家運動的族群最方便的莫過於到家中的其他房間或自家的車庫就能開始訓練了。

自製舉重台的好處就是如此,能因應自家環境與大小做出適應,而且價格相較於現成舉重台便宜非常多,選材上只要用品質優良的木板和橡膠墊就能做出實用的舉重台了!且因為是直接跟廠商買原料,因此在價格上其實都是相當便宜的。

  此外自製舉重台的耐久度不一定會輸給現成舉重台,優點也相當明顯,就是做工上難度相對低,只要會使用鐵鎚與鐵釘就足夠了,並不需要多高深的木工技術(木板裁切交由廠商),且在產品折舊之後也還能為特定部件進行更換。

  另外這或許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對於許多轟菌達人來說最有趣的事情肯定還是在自己自製的作品上訓練,用自己做出來的場地訓練就是很有成就感吧!? 作者Senpai將各類舉重台的優缺點彙整後以表格做比較:  要為自己的健身房評估需要哪種舉重台其實不難,依照上部分的表格就能挑出適合的類型,基本上只要吸震能力、場地彈性與耐用度都到達一定的水準之後要考慮的只剩下價格。

類型現成舉重台專業舉重地板自製舉重台價格20000~150000NTD數十~千萬NTD8000~20000NTD吸震能力佳最佳佳空間彈性稍佳大小規格固定,可逆改變地貌,可允許拆裝不佳全或部分地板鋪設,不可逆完全改變地貌,且單一功能最佳大小自行設定因地制宜,可逆改變地貌,可允許拆裝耐用度佳~最佳最佳佳~最佳勞動程度高自行組裝低專業團隊幫忙組裝最高自行設計與組裝 . 練健康的選擇-材料、設計與實作   此段的重點為要以何種形式改善練健康的團課區,依照平面圖來看{平面圖}團課區大約為6mx3.6m(長x寬)的空間{圖23.},必須為了此區域的功能性做抉擇,能同時保有團課教學空間又能有舉重台功能對場館是最佳的。

  舉重台的目標是要能承受無數次的衝擊,衝擊大小端看舉者的量級與實力,就目前練健康入場狀態來看,頂尖選手登場次數顯著小於實力還在養成的素人舉重員,而一般素人挺舉都落在100-140kg之間,沒有必要用到特製的專業舉重地板,而另外兩種舉重台都很適合。

    此外,依照有限的空間與做為團課場地的功能來看,以全地板鋪設的專業舉重地板和自製舉重台會更合乎標準,畢竟現成舉重地板會使地面被劃分成有高低差的區塊,針對平衡感不佳的中老年客戶有高度風險;另外,若每次團體課前都要拆裝舉重地板則會有高度人力成本,因此現成舉重台無法勝任。

  最後是價格與使用效率,專業舉重地板的鋪設需要專業施工團隊與系列材料,未來的更換與翻新也會成為麻煩,需要最高的成本;現成舉重地板雖然價格相對實惠,但一個台子只能容納一名舉重者,單位面積使用效率最低,且無法在室內設計上完美融入健身房風格,缺點繁多;而自製舉重地板因為材料便宜且製作簡單,更能因為材料與工法達到超高品質,甚至也能全地面鋪設使單位面積使用率像專業舉重地板一樣,因此會是最適合的類型!   決定以最佳效率自製舉重台之後,Senpai希望這個空間能容納四組舉重員同時練習,主要是舉重運動的特殊性使舉者方圓1.5-2公尺內生人勿近,但很多有經驗的舉者一起輪流試舉倒是完全沒問題! 方案一:如果買四座現成舉重台放在該區域{圖24.}除了放不下而且太醜還會讓地面凹凸不平,無法勝任團課區的原生功能。

方案二:直接用低成本做高品質的全地面鋪設明顯是最佳決定,Senpai原本的設計是讓舉重者面對團課區的唯一一面鏡子{圖25.},這設計雖然不錯,但無法達到空間最大化利用。

方案三:但依照以前的經驗,只要有人硬是在中間訓練就會影響到其他人,為了一改一人霸佔整個空間的問題,我方決定將舉重台的方向從面對牆壁轉為面對空曠區域,以期達到最大場地利用,或許有人會說不面對牆壁就沒辦法看鏡子了!?練舉重看什麼鏡子啦{梗圖26.}(剛學習的時候要啦XD)! 設計圖應運而生啦{圖27.}!身為一位戰力超群的前菸酒生,隨時隨地用PowerPoint畫出陽春設計圖不過分吧? 把材料攤開來,總共有大量木板、大量橡膠地墊、鋸刀、白膠、亮光漆、鐵鎚、釘子。

材料簡介規格與數量使用方式膠合板(plywood)堅硬且歷史悠久的科技木材,有極強的抗破裂、抗收縮、抗扭曲性質,且保養方便不易受侵蝕,是房屋裝潢的木料首選,因此拿它做為舉重地板的踏板。

膠合板在承受大面積衝擊後也能完好如初,只要不要多次刻意將槓鈴摔上去就能保有極高的使用年限。

(180*100*1.5cm)*4片(170*100*1.5cm)*4片將木板鋪在地上,建議使用白膠將其簡單固定在地板上。

橡膠地墊(rubberfloormat)由天然或合成的橡膠顆粒壓制成,同時保有彈性與韌性,能很大程度的吸震並保護地板。

建議買密度最高的類型,大多有顆粒感的都會在長期使用後分解,買更加耐用的類型就不用定期更換。

若沒場地限制,則推薦更大更便宜的馬廄地墊(horsestallmat),只要將馬廄地墊層層疊起到一般片狀橡膠地墊的厚度(2.5-5cm),其吸震與滅音程度可能還會比常見橡膠地墊還強悍。

(50*50*3cm)*55片以將地板塞滿的方式來鋪設地墊(建議縫隙也要填滿,線鋸機能切割地墊),這樣也能避免地墊移位。

線鋸機(jigsaw)木工常用的電動工具,透過更換不同鋸片後能拿來裁切木板、水管、金屬薄板等等裝潢材料。

跟人力操作的鋸刀比起來算是方便又省力的好幫手。

BOSCH線鋸機*1線鋸機是用來切割橡膠地墊的好工具。

白膠(強力膠也可)白膠是超好用的萬用接合劑,能應用在多種材質與各類表面上,木板就是其中之一。

而考量到白膠乾淨、無毒、無味與未來需要替換木板等等的相關問題,因此沒有選擇使用強力膠當黏著劑。

袋裝南寶樹脂*3抹勻白膠在木板上就能將兩片甚至更多片木板給密合起來。

透明漆使用透明漆的原因主要是能隔開木板表面與空氣的接觸,另外此款透明漆的硬度與耐磨性都相當優良,還能稍稍抵抗舉重者們的踩踏對木板的影響,因此上個幾層透明漆能大大增加木板的耐久度。

透明漆*2罐就跟塗油漆一樣。

鐵鎚、釘子黏合的木板需要使用鐵釘固定住,以免未來摔槓時的衝擊力使木板分離。

鐵鎚*1支1吋釘*1盒小心鐵鎚不要敲到手。

製作方式只能簡單帶過,真實的流程還是看縮時畫面比較好理解,請看影片。

簡單來說,能歸納成以下幾個步驟{圖28.}: 一開始就要丈量場地的大小並確認自製舉重台的最小有效大小,之後才能備料。

  注意:最小有效大小是舉重台能容納一支槓鈴與試舉的大小,因此至少要有長與寬為2m*2.4m(長為人臉前後朝向的方向,寬為槓鈴橫擺的方向)的大小;另外舉重台周圍還要留出空地以免槓鈴反彈撞到牆壁或周圍其他物品。

重新丈量區域,並照著事先畫好的格線開始鋪放地墊與第一層木板。

用白膠黏貼木板;黏完木板後務必拿重物壓制,以免木板彎曲的力量使黏好的木板分離。

注意:鋪完地墊與第一層木板才能黏第二層木板的原因是兩片木板黏合後的重量不是一般人能駕馭的,連微調位置都會變成一件苦差事!等待黏著劑凝固時(白膠大約30分鐘即可),將釘子釘入幾層木板之間加固木板。

建議在木板表面塗上透明漆,除了能增強木板的耐用度之外,還能為舉重地板增添閃亮亮的質感。

 靜置一個晚上後就能使用啦!開箱畫面在影片裡面。

完成樣貌{圖29.}!!!!!!!!!!!!!!!!! . 附錄 Senpai提供給有場地限制且沒有要全地面鋪設舉重台的轟菌達人一個簡單的設計方法{圖30.}。

能依照Senpai的設計,或是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思設計出來。

首先一定要是設計舉重台,尺寸建議至少長寬各達2mx2.4m,只能大不能小。

接著丈量自家場地的大小是否足夠容納,並且舉重台週圍至少有50cm的空地做為槓鈴反彈的緩衝區域。

建材行叫料(木板:2mx1.2mx1.5cm*4;2mx1mx1.5cm*2);與地墊廠商購買地墊。

以上材料均需要裁切,尺寸僅供參考。

在踏板及橡膠地墊底下先鋪上至少3cm厚的木板底座,此方式能整合並加大衝擊傳遞到地面的面積。

建議將木板以白膠黏住。

在木板底座上鋪設舉重台踏板及吸震墊。

用鐵釘固定後完成。

. 參考資料 1.Chaline,E.(2015).Thetempleofperfection:ahistoryofthegym.Clerkenwell,UK:reaktionbooks. 2.ToddJ.(1995).FromMilotoMilo:AHistoryofBarbells,Dumbbells,andIndianClubs.IronGameHistory,3(6):4-16.{圖8.}{圖13.} 3.Chapman,D.(1995).HippolyteTriat.InEdmondDesbonnet’sLesRoisdelaForce.IronGameHistory,4(1):3-10. 4.Brenner,M.(1870).textsGymnasticsforladies.Self-published,intheUK.{圖5.} 5.Desbonnet,E.(1911). LesRoisdelaForce(TheKingofStrength). LibrairieBerger-Levrault,Paris. {圖4.} 6.ToddJ.(2003).TheStrengthBuilders:AHistoryofBarbells,DumbbellsandIndianClubs.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HistoryofSport,20(1):65-90. {圖9.}  7.Beckwith,K,A.(2006).Buildingstrength:AlanCalvert,theMiloBar-bellCompany,andthemodernizationofAmericanweighttraining. The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PHDthesis. 8.RogueFitness.TheMiloDuplexistheMostBeautifulBarBellMade-StrengthMagazine-May,1927.{圖10.}https://www.roguefitness.com/theindex/article/the-milo-duplex-is-the-most-beautiful-bar-bell-made-strength-magazine-may-1927 9.ThomVanVleck.(2010).Thesheffieldshowdown-SaxonvsSandow.USAWA.{圖14.}http://usawa.com/the-sheffield-showdown-saxon-vs-sandow/ 10.AJÁN,T.,etal.(2020).IWF2020-TechnicalandCompetitionRulesandRegulations.Budapest,Hungary:InternationalWeightliftingFederation. 11.Lincir,T.(2001).WhyOlympicBarCostWhatTheyCost.NationalFitnessTradeJournal. 12.Fair,J,D.(1987).BobHoffman,theYorkBarbellCompany,andtheGoldenAgeofAmericanWeightlifting,1945-1960.JournalofSportHistory,14(2):164-188. 13.Heffernan,C.(2017).FromWafflestoWeightlifting:EleikoBarbell.PhysicalCultureStudy.{圖15.}https://physicalculturestudy.com/2017/06/16/from-waffles-to-weightlifting-eleiko-barbell/ 14.CyprusWeightliftingFederation.(2016).AboutWeightlifting. https://www.weightlifting.org.cy/weightlifting/ 15.TheOlympicStudiesCentre.(2017).Weightlifting:HistoryofWeightliftingattheOlympicGames.InternationalOlympicCommittee.{圖17.}{圖18.} 16.Bonini,G.(2001).London:TheCradleofModernWeightlifting.TheSportsHistorian,21​(1):56-70. 17.中原運動地板網站。

(2020)。

奧運會舉重台地板緣何砸不壞。

http://www.zhongyuantiyu.com/diban-news/1689.html . 這邊是「彎槓訓練營」,我的目標是以平易近人的口吻將科學知識傳達給大眾,我會對複雜的科學內容做出省略,卻不會刪剪掉或破壞整體脈絡,期待能讓各位讀者從文章的內容學到終身受用的知識。

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有問題歡迎留言提問! 粉絲頁連結:(若喜歡這邊,請不要吝嗇你的讚)https://m.facebook.com/weightliftinginbbsc/ Sharethis:TwitterFacebook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相關 文章分頁導航 上一個肌纖維的科學6:人類多元的肌肉組織與「人類身上有幾條肌肉?」下一步停止訓練完整指南(CompleteGuidetodetraining) 1Comment 引用通告:[閒聊]一起來建舉重台!槓鈴與舉重台的簡史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在此輸入你的回應…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電子郵件(必須填寫)(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名稱(必須填寫) 個人網站 您的留言將使用WordPress.com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Twitter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Facebook帳號。

( 登出 /  變更 ) 取消 連結到%s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回應。

有新文章時用Email通知我。

Δ Bar-bendStrengthCenter灣槓訓練營:肌力、速度與體能訓練 Bar-bendStrengthCenter灣槓訓練營:肌力、速度與體能訓練 文章存檔 2021年十月(1) 2021年七月(1) 2021年四月(1) 2019年九月(1) 2019年六月(1) 2019年三月(1) 2019年二月(1) 2019年一月(2) 2018年十二月(1) 2018年十一月(1) 2018年十月(1) 2018年九月(1) 2018年八月(2) 2018年七月(2) 2018年六月(2) 2018年五月(2) 2018年四月(2) 頁面 首頁:彎槓訓練營 關於我們Aboutus 聯絡我們Contactus 相關文章 標籤文章 簡介 搜尋: 瀏覽次數 118,422人次 Follow彎槓訓練營:肌力、速度與體能訓練onWordPress.com 彎槓訓練營Bar-bendStrengthCenter 彎槓訓練營Bar-bendStrengthCenter Follow彎槓訓練營:肌力、速度與體能訓練onWordPress.com 搜尋: 隱私權與Cookie:此網站可使用Cookie。

繼續使用此網站即表示你同意使用Cookie。

若要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如何控制Cookie,請參閱此處: Cookie政策 追蹤 已追蹤 彎槓訓練營:肌力、速度與體能訓練 我要註冊 已經有WordPress.com帳號了?立即登入。

彎槓訓練營:肌力、速度與體能訓練 自訂 追蹤 已追蹤 註冊 登入 複製短網址 回報此內容 以閱讀器檢視 管理訂閱 收合此列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必要) 名稱(必要) 網站 %d位部落客按了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