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業道經講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的佛教之聲,由南亭法師宣講十善業道經。

... 綜合起來說:這一本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說、有關十善業道的道理的一部經。

... 在這兩個問題當中,先來談談無漏。

       回首頁  |  APP下載  |  會員中心  |登入/註冊 | 購買 | 完整版下載檔&更新 |  會員書籤   【名稱】 【現在位置】回首頁〉〉智慧經典電子書《十善業道經講話》 南亭法師講述【資料來源】報佛恩網【佛說十善業道經】 【索引】 。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

第六講。

第七講。

第八講。

第九講。

第十講 。

第十一講。

第十二講。

第十三講。

第十四講。

第十五講 。

第十六講。

第十七講。

第十八講。

第十九講。

第二十講 。

第二十一講。

第二十二講。

第二十三講。

第二十四講。

第二十五講 。

第二十六講。

第二十七講。

第二十八講。

第二十九講。

第三十講 第一講   各位聽眾!今天的佛教之聲,由南亭法師宣講十善業道經。

這部經文很短,可是內容卻包含了人類社會道德的基礎,也是學佛成佛的第一課。

下面是南亭法師的話,由本臺代為播送,歡迎各位收聽!   各位聽眾!今天開始宣講十善業道經。

這部經文很短,祇有二千三四百個字。

他的內容,是說明十種善法的利益。

這十種善法,確實是人類社會的基本道德。

就是修行成佛,也要以他為最初步的準則。

  劉宋的時候,有一位何尚之居士,他曾對宋文帝說:假如有一百家的一個鄉村,有十個人持五戒,這十個人的性情,一定非常諄謹;假如再有一百個人修十善,這一百個人,一定也非常和睦。

像這樣的風氣,能擴充到整個的天下,則編戶一千,仁人百萬。

老百姓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了一惡,則省去一刑。

一刑息於鄉,百刑息於國,則何患不坐致太平呢!宋文帝是個有善根的人,聽了這話,非常贊成。

他並且說:我剛才看到顏彥之著論,發明佛法,確有至理,很能開獎人意。

假如普天下的人,皆受到同樣的感化,那末!我就可以垂拱而治了。

  這個故事,足以證明我所說的,十種善法是人類社會道德的基礎。

再進一步說:十善更為我們成佛的基礎,假如有人不相信我的話,只要一讀華嚴經的十行,十地等品,就可以知道了。

  我們生當二十世紀的今日,是生存競爭的時代,不但人與人爭,抑且物與物爭。

可是競爭得愈激烈,反而迫使多數人不能生存,祇造成了弱肉強食,集權主義奴役他人的口號。

眼前國際的局勢,是血淋淋的事實。

然而,佛教徒,卻不因群眾都趨向於競爭的末路,而灰其悲天愍人的初心,假使能化得一個兩個,至少也是釜底抽薪的辦法,所以我便講這部十善業道經。

   我對於學佛的步驟,也有一個口號,我這口號就是:「從高處著眼,就低處著手」。

 佛陀的地位是:無上正遍知覺。

所謂無上,就是修行人最高的頂點,修行至於成佛而後,再沒有高於佛的地位了。

學佛的人,應以成佛為唯一的目的,這是從高處著眼。

因為唯有成佛才能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可是成佛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有長時間的薰修鍛煉,自利利他,集功累德,才能獲得這最高的榮譽。

但是、我們又不能因為時間的長遠,廢棄這信仰和修學。

因為我們如果不信仰,不修學,那就永遠沉淪在六道輪迴,生死苦海裏,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雖經過恆河沙數的劫數,仍然沒有了期。

而且辜負了自己本來具有成佛資格的佛性。

然而、我們應當怎麼樣呢?這很容易解答。

我們是人,我們應該先發菩提心,而後從人本位做起,這就是從低處著手。

假如有人問,我們難到連人都不會做,這不是污辱了我們的人格,也太瞧不起自己嗎?對不起,就佛教的立場,嚴格的說起來,我們的確不會做人。

因為十善是做人的標準,違反了十善,就變成十惡,不管你是什麼人,你觸著了十惡,你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你是要遭遇到墮落的。

墮落、就是你如造了十種惡業當中的一種或多種,你就要失去人身,而墮落畜生、地獄、餓鬼的三種惡道。

所以佛陀曾說過:一失人身,萬劫難復。

我們檢討自己的一生,對於十種善法,做到了幾種?如果沒有做到,那末!還能算會做人嗎?   十善業道,確是我們做人的標準,上面已經說過。

下面我就開始講這經的題目: 佛說十善業道經   這是一經的題目。

這一個題目共計七個字。

第一個佛字是能說的人。

十善業道四個字是所說的法。

說字是能說所說二者之間的一個介紹詞。

經之一字是全部文字的一個名稱。

   現在第一先講一個佛字,「佛」、就是佛教教主 釋迦牟尼佛。

他姓釋迦,名牟尼,佛是他所證到的果位,如人間最高名位的總統。

他是中印度迦毘羅國的王太子。

父王名叫淨飯,母后名叫摩耶。

十七歲娶妻,妻名耶輸陀羅。

他因知道人世間有生、老、病、死種種的苦惱,人類中因階級的高低,高級的固然夠不上有所謂真正的快樂,而低級的人確實是太苦惱了。

他為解除自己和他人的苦惱,在十九歲上,毅然絕然的,拋棄了父母之恩,夫妻之愛,以及將來王位的尊榮,而隻身遁入深山。

經過五年的訪問,六年的靜坐,苦心參究,才澈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成佛。

成佛而後,周遊各國,說法度人,前後達四十九年之久。

這部經就是他所說的許多法中的一種。

所以 釋迦牟尼佛,是歷史上的人物,不是理想上空空洞洞的一個什麼神。

  第二、講十善業道。

「十善」:就是十種善的行為。

善字的意義很多,這裏的解釋是:良好的意思。

善的行為,就是良好的行為。

不損害他人的生命、財產、名譽、的德行,都叫做良好的行為。

這些行為歸納起來,共計有十種,而分屬於身、口、意、三者。

屬於身體上的有三種:第一、不殺生。

第二、不偷盜。

第三、不邪婬。

屬於口頭上的有四種:第一、不兩舌。

第二、不惡口。

第三、不妄言。

第四、不綺語。

屬於意識上,也就是心理上的有三種:第一、不貪欲。

第二、不瞋恚。

第三、不愚痴。

這十種善行為,將來會一一詳細的講到。

  業道的「業」、就是事業,或職業的業。

善惡的行為,做成功以後,就凝積成業。

好像草木一樣,由於開華而結成了種子。

這草木的種子,天然的含有一股生發的能力,他一得到水土、陽光、空氣,他就會發芽、長苗、開花、結種子。

這種子依然有一股生發的能力,因此就生生不已,以至於無窮。

人類的行為,也是這樣。

都如我們救了一個人的命,那被救的人,他很感激我的救命之恩。

他那感激的心理,就是業種,不管距離多少時候,在他未報答我以前,他這感激我的心理,都不會消失。

一遇到機會,他就會報答我。

我受他的報答,又很感謝他,如此往反來去,就演變成生生世世,不能開的善緣。

甚而至於將來因利害關係的衝突,演變成仇恨,也是理想中的事。

反過來說:你如果殺死了人一條性命,那被殺者的本身,身體雖然死去,而他那心理上,所受的恐懼、痛苦、而凝積成的仇恨種子,卻帶到另一環境裏去,永遠不會消失,後生後世,不管在什麼地方遇到,他一定會,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而千方百計的去報復你。

如果他報復了,那末!過去殺人的人,現在是被殺者,他又懷恨在心,再等待機會報復他。

如此冤怨相報,也是沒有了期的。

過去有個婦人,寵愛姑息他的孩子,那孩子偷了人家東西,他不禁止他,不教訓他,反而獎勵他有用。

這孩子由小偷做成大強盜,後來案發,被判處死刑,臨上殺場時候,他才覺悟到,他是被母親誤了他的一生,而怨恨痛罵他的母親。

以因果情理來推測,他這母親不是他的母親,而是他的仇人,這是一種變相的報復。

因果複雜,不可思議,也許連那做母親的自己,也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佛教裡有兩句格言,說:「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

」這是十善業道,業字的解釋。

  業道的「道」字又怎樣講呢?道、就是路道。

佛學上講,人們的一生,由於行為上有善有惡,善惡兩面,又各有上中下三等的輕重差別。

假如一個人,一生行為是善的他壽命終了以後,就乘上中下三品善的業力,而轉生到天道、阿修羅道、人裏頭去;如果他一生行為是惡的,他就乘上中下三品惡業的力量,而轉生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裡去。

這六條道路,就叫做六道。

眾生所造的業,不出善惡,所走的道路,也不出這六條。

  這裏所說的十善業道,祇是就十種善業,所向往的道路上說的。

   這三再講「經」字。

我們讀的書,都有個名字,如學校裏學生讀的書,叫做課本。

敘述遊山玩景的書,叫做遊記。

記載個人一生行為的書,叫做傳。

而聖人如孔子說的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就叫做經。

釋迦牟尼佛,是聖中之聖,他所說的話,譯到中國來,仿照中國孔聖人的例子,也叫做經。

經、實在就是一根線。

譬如一大把珠子,用一根線,就能把他穿起來,不會散失。

經裏的文字,等於一根線,能把許多道理一連貫的表達出來,所以叫做經。

  第四、講佛說的「說」字。

說、就是用語言把他心理上要說的話,表達出來就叫做說,記載下來就叫做經。

   綜合起來說:這一本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說、有關十善業道的道理的一部經。

回索引〉〉第二講   各位聽眾!今天的佛教之聲,仍由南亭法師宣講十善業道經,下面是南亭法師的話,由本臺代為播送:   各位聽眾!上星期一,已將十善業道經的題目講完了,現在再講翻譯這部經的人,因為 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典,在佛滅度以後,經過他的大弟子們的整理,都保存或流傳在印度地方。

我國東漢明帝的時候,佛教才開始傳來,經典也陸續經人翻譯,而普遍的傳到全國。

那末!這部經,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翻譯到中國來的呢?經上說: 「唐、于闐(音田ㄊㄧㄢˊ)國三藏(音葬ㄗㄤˋ)沙門實叉難陀譯。

」   「唐」、是國號。

于闐、是西域的一個小國家的名字。

三藏是:經藏、律藏、論藏。

沙門、是出家人的通稱,就和普通人都稱先生一樣。

實叉難陀,就是十善業道經的翻譯者。

譯、將梵文翻譯成中國文。

  中國歷史上,在東晉、宋、齊、梁、陳、隋的所謂六朝之後,有個唐朝,唐朝的開國皇帝姓李名淵,他在隋朝封唐公,滅了隋朝,統一中國,立國號就叫做唐。

  「于闐國」、據古典所說,當中國漢朝的時候,西域已有此國,可以說是一個古國了。

地在蔥領之北,唐朝時,藩屬於中國。

滿清時為中國收為屬地,名叫和闐州。

民國以來,屬新疆喀什噶爾道。

大概在新疆省的邊境,為中印交通的要道。

于闐國、固然老早就有大乘,而大乘之來中國,又多由此地。

十善業道經的翻譯者,實叉難陀法師,正是于闐國的人。

   「三藏」者: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之間,所說的佛法,可以分成三藏:第一、經藏、經藏的內容,大部分是闡發宇宙人生之所由來,以及教導弟子們學佛的經過和方法。

第二、律藏、律藏等於一個國家的法律,也就是佛弟子在行為上所當禁止的戒條,如不殺生,不偷盜之類。

第三、論藏、關於研究討論,經藏律藏中許多問題的記載,稱為論藏。

三藏也就是三類,佛教所特別注重的三個條件是:戒、定、慧,都分別包含在這三藏之內。

藏者、包容的意思。

這三類的典籍之中,含藏(音倉ㄘㄤˊ)了很多的功德,所以稱為藏。

實叉難陀法師,學通三藏,所以稱他為三藏法師。

因此、三藏法師、也就等於某某學的博士一樣。

  「沙門」、印度的風氣,是凡出家學道的人,通稱為沙門。

沙門、翻譯成中國話,就是息心,息滅惡心而勤修善法的意思。

四十二章經上說:「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故曰沙門」。

  「實叉難陀」,就是翻譯本經的人。

他是于闍國的人。

他的名字譯成國語為學喜。

高僧傳上說他「智度恢曠,風格不群。

」不但博通三藏,連外道的學說,他都知道。

唐朝的女皇帝武則天,歷史上批評他許多壞處,可是他對於佛教,卻很有大功。

他對於東晉時,翻譯的六十卷華嚴經,認為不甚完備,聽說于闐國有華嚴經的梵文原本,於是乃差派使臣,到于闐國訪求,並聘請實叉難陀擔任翻譯的能手。

因此、實叉難陀法師,攜帶梵文華嚴經和使臣,一齊來到中國,那時候,正是則天皇帝證聖元年。

武則天就請他在東都大遍空寺翻譯。

武則天親自到場拈香,做序文,題寫第一品的名字。

到證聖二年,翻譯成功,共計全經八十卷。

他先後翻譯的經,總有十九部,本經是其中的一部。

  「譯」,就是翻梵語而為華文,這是大家應該知道的。

以上將翻譯法師的名字講完了,以下就開始講經。

每一部經不管經文的長短,都應該分個段落。

講起來才有個頭序。

所以我把這部經前後分成四分,再冠以甲、乙、丙、丁,使看的人,容易分清眉目。

那四分是:甲一、證信分,甲二、緣起分,甲三、宗要分,甲四、流通分。

每分裏再各各分章分節,講到的時候再說。

現在先講甲字下第一段、證信分。

1-1.【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婆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   這一段經文就是甲一、證信分。

什麼叫做證信呢?證者、證據。

信者、信仰。

有這一段經文做證據,才能取信於天下後世。

好像現在的開會,必須有紀錄簿,記載會的名稱,開會的時間、地點,出席人的簽到,決議事項的記載,在法律上才能生效。

   「如是」的兩個字,是指定以下的全部經文。

我聞的「我」,是紀錄這部經的紀錄人,阿難尊者的自稱。

「聞」就是拿耳朵來聽。

「一時」、是說經的時間。

「佛」、就是說經主席釋迦牟尼佛。

「娑竭羅龍宮」,是說法的地方。

「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是在會的聽眾。

   阿難尊者,是佛的堂弟,聰明智慧,博學多聞。

他出家以後,隨釋迦牟尼佛當侍者,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藏,他負有記錄的責任。

   說經的時間,應該有年月的記載,因為釋迦牟尼佛的說法,或在天上,或在人間。

人間又有各國不同的曆法,所以不便記載,祇好籠統的說是一時。

一時者、聽者願意聽,而講的人也願意講的那個時候。

佛教的術語,叫做機教相扣。

   娑竭羅龍宮,是說法的地方,而娑竭羅是龍王的名字。

龍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的四生。

其形似蛇,本應屬畜生道,因他過去的修行,夾雜著有特殊的福業,所以能飛行變化,隨意大小,興雲降雨,為禍為福。

因此、這一類高級的龍王,其地位常與其他的天眾、神眾、並列為八部之一。

而且龍族眾多,又統治了水族,所以也有王。

龍王是龍眾中最有福德的,所以也有宮殿的居處,金衣玉食的享受。

法華經上,有八個龍王,娑竭羅是其中的一個。

娑竭羅譯成國語是鹹海,娑竭羅龍王,居住在這海中,以居處得名,所以叫娑竭羅龍王。

法華經上說,他的女兒,年始八歲,受文殊菩薩的教化,即身而往南方無垢世界,轉變男子而成佛道。

足見龍族,雖是畜生道攝,也具有成佛的可能性。

十善業道經,就是 釋迦牟尼佛在娑竭羅王宮中為龍眾而說的法。

   八千大比丘,三萬二千菩薩。

八千和三萬二千,這是比丘和菩薩的數目。

釋迦牟尼佛,有四眾弟子,四眾弟子中,進修的方法,又有小乘和大乘的不同。

小乘偏重於自利,大乘多重於利人;比丘是出家眾中的小乘,菩薩多屬於大乘,而且不限於在家出家。

比丘譯成國語有三個意思:第一,是乞士。

乞、就是乞化。

佛制比丘,不許種田、做生意、或做工、做官、祇許乞食為生。

因為不事生產,才能專心乞求佛法,資養慧命。

第二、是破惡。

惡、指貪、瞋,痴愛的煩惱,比丘能破除這些煩惱,所以叫破惡。

第三、是怖魔。

魔、是一種帶著邪見而修福的人,他也照樣住在天上,可是他專以破壞佛法為能事。

比丘、在乞授淨戒時,能使魔宮震動,因為邪不勝正,使他恐怖,所以叫怖魔。

菩薩、譯成國語叫覺有情。

有情、就是指我們這些眾生,因為我們都是有生命而懷有貪、瞋、癡、愛的情計執著。

菩薩不惜犧牲自己,出生入死的化導我們,所以叫做覺有情。

摩訶薩,就是大菩薩。

當然、他的含義還多,這裏姑且從略。

  末了、讓我來攏總重說一遍吧。

   如是這部十善業道經,是我阿難親自聽來。

是某一個時期,教主 釋迦牟尼佛,在娑竭羅龍王宮中,為龍族的眾生而說的。

當時在座的比丘有八千人,菩薩有三萬二千之多。

這是本經的證信分。

今天講到這裡為止,下星期一再會。

回索引〉〉第三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上星期一講完了證信分,今天講到。

  甲字下第二段、緣起分。

  緣是因緣,起是生起,一件事的發生,皆有其各個不同的因緣。

而且單因獨緣,都不能成辦。

下面的一段經文,就是本經生起的因緣。

或緣起分中我再把他分成十個小段。

現在先講乙字下第一段,總標心為業體。

1-2【經】「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經上的「爾時」,就是證信分中,佛與八千比丘,三萬二千菩薩,會聚在龍宮的時候。

「世尊」,就是 釋迦牟尼。

「龍王」,指的是龍宮主人,娑竭羅龍王。

一切眾生的「一切」,是說眾生之多,無法確定他的數目。

「眾生」者,許多條件和合而生。

心想異故的「心想」,就是心上的妄想。

「異」者不同,「故」、是所以然。

造業亦異的「業」,就是善業和惡業。

諸趣輪轉的「諸趣」,就是六趣,也就是六條道路。

「輪轉」者,如車子上的輪盤,轉動不息。

  釋迦牟尼佛,所以又稱世尊者,因為每一尊佛,都同樣的有十種德號。

佛、如來、世尊,都是十個當中的一個。

一切眾生,在佛學上講眾生的範圍,有三界二十五有,或六道,或四生,或十二類生的不同,然以六道來賅括一切眾生的地方很多。

六道:是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天道中又分欲界六天。

色界四禪十八天。

無色界四空天。

三界合共二十八天。

修羅道又有四種,散居在天、人、畜生之中。

人、畜生、餓鬼、地獄的四道,依次在欲界之下。

六道眾生,各各以類相從,其數目之多,雖恆河沙數,都不夠計算。

眾生者,假借地、水、火、風的四大而生成,又須不斷的吸取外面地、水、火、風的四大以資補養,所以叫做眾生。

又可以說,因善惡業的牽引,天上人間,處處受生,名叫眾生。

  心想異故者!一切眾生,莫不有心,這一個心,在佛學上講,有真心,妄心。

真心、是如靜水一樣,澄湛而光明。

妄心、如水因風的激盪,而起了波浪,渾濁不堪。

拿人類來說吧,每一個人都有貪、瞋、癡、愛的心,這些心,都是虛妄想像,而沒有實在個體的。

各個眾生的根性不同,所以有貪心偏重的。

有瞋心偏重的。

有貪瞋癡愛,都兼而有之的,所以說心想異故,也就是各各不同。

  造業亦異者:業、就是行為。

人們因為有貪、瞋、癡、愛的虛妄心在作崇,在做主動,所以表現在行為上的多半是殺、盜、婬、妄。

但也有一部份人,存有道德的心理,或因宗教的信仰,而表現在行為上的是,救孤恤貧,濟人利物。

這兩種行為,當然是一善一惡。

這一善一惡的行為,在既完成之後,便結成將來受苦受樂的正因。

所以經上說: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

  由是故有諸趣輪轉者,諸趣,就是六道眾生,前面已經講過。

由於一切眾生,所造的善惡業不同,所以每一個眾生,在壽命終了以後,都由各別不同的業力,牽引到他應該受生的一道去受生。

如善的行為多,就上升天道,或人道去享樂;惡行為偏重的人,就牽引到畜生、餓鬼、地獄裡去受苦。

樂的福報受完了,如果不努力增進,就仍然墮落下來;苦果受完了,如果不再造惡,仍然可以上升。

因此、眾生在這六條道路上,來來去去,生生死死,猶如車子的車盤,轉動不息,永遠沒有了期。

所以說故有諸趣輪轉。

以下講到緣起分中乙字下第二段、別示業果正因。

1-3【經】「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否(原本作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

」   「龍王」、仍是指的娑竭羅龍王。

「此會」、謂當時龍宮中在會的群眾。

「大海中形色種類」,是大海中水族的形像,顏色,種類。

靡不由心的「靡」,當沒有講。

造善不善的「造」,就是造作。

善、就是好的行為,不善、就是惡的行為。

身體上表現出來的為「身業」。

嘴裏表現出來的為「語業」。

心理上的念頭為「意業」。

身業、語業發生的原動力,就是這個意業。

「所致者」、醞釀成功的意思。

  大海中為水族所居的地方。

大海的廣闊,是緲無邊際,因之而其中的水族,也無量無數。

這無量無數的水族中,大致有鱗、介的兩種,也有羽毛的兩種,偶爾寄居其間。

鱗介中的形像,顏色、又各各有千差萬別的不同,所以佛說,大海中形色種類。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者。

如此大海中所有的鱗甲、羽毛各式各樣的水族,無一不是由心做主,而表現於身體上的為身業,表現於嘴裏的為口業,心之本身的發動力為意業。

而身口的行為,又有善與惡的不同。

   我再綜合起來說一遍:爾時釋迦世尊招呼娑竭羅龍王而告訴他說:龍王!這些在會的大眾,以及大海中,形像、顏色、種類各各不同的眾生,你看到了沒有?這許多眾生,各各不同的原因,無非是以他們的本心為主體,由於心的力量,再發動身口,而造出了善惡不同的業。

由於這不同的業,而構成這許多形像、顏色、種類、各各不同的眾生。

因此,可以說:在會大眾,都是善業的果;水族的眾生,就是惡業的果。

所以我對這一段經文,定他一個科題,叫示業果正因。

因為比丘、菩薩、是善業的果;水族的眾生,是惡業的果。

而業的原動力,是發自於各個眾生的心。

因此,學佛的人,也叫做修心,或者叫做修行。

修者、是修削,把心上的壞念頭修削掉;壞的念頭,表現於身體上或語言上,便成為壞行為,所以把壞行為也要修削掉。

那末!心便成為純正的好心,行為上也祇有善良的行為。

所以儒家也有正心、修身,王陽明也有致良知、良能的說法。

  我在這裏說個故事。

這故事是:上海丁福保居士,佛學起信篇上,引述沈茂亭先生的話。

沈茂亭先生說:他出生的那地方,有個財主,貪吝不堪。

同鄉中有農戶向他借了十二千錢,沒有用幾天就連本帶利都還了他,但忘記了取回借卷。

停了些時,這富人又憑借據,向農人索欸。

農人無奈,又連本帶息還了他。

過了十多年以後,農人家生了一隻豬,長得非常的肥胖。

長大了以後,農人準備殺了豬,賣肉變錢。

這一天夜裏,附近的某屠戶,夢見富人向他哭訴,說:他過去不應該勒索農人十二千錢,現在陰司裏,罰他為豬償還。

明天請你去殺豬,那豬群中毛色有黑有白的就是我,請你不要殺,並且告訴我家裏,備價把我贖回去,我謝謝你。

第二天早上農人果然請屠戶去殺豬。

屠戶去一看,果然有這樣一隻豬,他就不肯殺,而告訴他所做的夢。

農人一聽,大為歡喜,乃牽豬呼富人之名而譏笑他。

那隻肥豬,低頭表示慚愧。

農人乃走告富人的兒子,由他備價把豬贖了回去。

我們看,這惡行為的報應多麼快啊! 回索引〉〉第四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今天講到緣起分中:乙字下第三段、明妄心體相。

在上星期一不是講到,一切眾生,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皆是由心為他的主使嗎,所以這一段經文,就是研究這個心的問題。

1-4.【經】「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虛妄。

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

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

」   這一段經文,我先將每句作一個簡單的解釋,而後再一句一句的詳細講下去。

  「而心無色」的「色」,是顏色的色,在這裏當質礙講,就是說:主使我們作善作惡的那顆心,是沒有顏色和質礙的。

  「不可見取」的「見」,是拿眼睛看;「取」,是拿手去捉摩執取。

  「但是虛妄」的「但」,表示沒有其他的實法,祇是虛妄不實的東西。

「諸法集起」的「諸法」,就是善法和惡法,也可以說是宇宙萬有諸法。

「集」者聚集,「起」者生起。

畢竟無主的「畢竟」,表示是究竟,或澈底的意思。

「無主」者沒有實在的個性。

「無我我所」者,無「我」、是諸法中沒有一法具有一成不變的個體。

「我所」就是為我所有。

「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者,各隨業的「各」,指的是各個的眾生,「隨業」是隨各個眾生所造的善惡業。

眾生各各隨其善惡業的不同,因此、也就有貧、富、貴、賤的各別。

而實於中無有作者的「作者」,就是能造作的主體。

以下再來逐句重講。

  心,這樣東西,在佛學上講起來,有真心和妄心的不同。

真心好像是一片大的光明,在時間上是沒有他初生的時候,也沒有他終了的時候;在空間上是沒有他的邊際。

諸佛的成佛,是覺悟了這個心;眾生之所以作眾生,就是迷昧了這個心。

所以在真心的本體上說,眾生與諸佛是極其平等的。

祇是眾生從無始以來,一念不覺,迷昧本有的真心,從真起妄,乃以妄心用事。

妄心、在一般的學術上說起來,就是思想,這思想當中包含了貪、瞋、癡、愛的壞心;也包含了不貪、不瞋、不癡、不愛的好心。

但是這些壞心與好心,都是於環境上表示出妄心的作用。

而妄心的本身,既沒有責黃赤白的許多顏色,可以拿眼睛看見;也不像木頭石頭,或金銀水火的質礙,讓你拿手去捉摸或執取。

所以說,「而心無色」,「不可見取」。

妄心的本身,雖然沒有形色可見可取,但是他的作用可了不得。

因為他能為善業、惡業、好人、壞人的主要因素。

猶如天空一樣:天空裏是什麼都沒有,但他能容受風雲雷雨,有時候也會光風霽月。

大風、大雷、大雨、當然能造成災害,使人駭怕;而光風霽月,或晴朗清明,也能使人愉快。

真心等於天空,風雲雷雨,就等於妄心。

當風雲雷雨交作的時候,天空晦冥,但一霎時風停雨歇,依舊是晴朗的天空。

所以、天空是不變的,而風雲雷雨是暫時的。

因此、能作善業和惡業之主要因素的那個心,是虛妄的,所以經上說,「但是虛妄」。

  諸法集起的「諸法」,就是物質和精神的兩種。

天地間一切事物,如山、河、大地、草木叢林,即使天空裡的風雲雷雨,都是物質的一類。

這許多物質的事物都是集合地、水、火、風許多條件,而以妄心的精神為其主因而生起的,所以叫「集起」。

一切眾生的本身,血肉筋骨,髮毛爪齒,也都是物質。

眼能見、耳能聽、以及知喜怒哀樂的知,這都是屬於精神的,也就是妄心。

因為事物,和眾生的身體,都是由於物質和精神,兩相集合的結晶體,所以說「諸法集起」。

  諸法中不管是事物,或者是眾生的本身,既然都是集合物質,精神的各種條件而生起的,那末!這許多條件當中每一個條件,都是生起事物而不可缺少的因素,祇有主要與次要的不同,不能說某一個條件是某一事物的主體,所以說「畢竟無主」。

有主就是有我;有能有的我,其餘的則為我所有。

諸法既然是集合許多條件而有,那末!這諸法的當中,隨便那一法,祇是許多條件集合的一個幻相,於其中間,不能說是某一條件為我,某一條件是我所有。

所以說:「畢竟無主,無我我所」。

  生起諸法的條件中,雖然沒有「我」和「我所」,但某些條件備具了,就會有某一法的生起。

雖有某一法的生起,畢竟是條件的集合,於其中間,沒有「能作者」,沒有「所作者」。

事物是如此,眾生界也是如此。

眾生,因為各各過去生中,善、惡業因的兩樣,今生隨業所現的貧富貴賤,也各各不同。

然而,於此中間,祇是因果存續的關係,也沒有能「作」的人,和所「作」的法。

所以經上說:「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

以下講到緣起分中 乙字下第四段、明諸法如幻。

1-5.【經】「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

」   「思」、是運用心理來想像;「議」、是用言語來討論。

「自性」、是諸法的自體性,也就是實在的個體。

「幻」者、幻化,如空中的雲,偶爾幻成像大山、大樹,或像馬、像牛,那就叫做「幻」。

   因為一切法,既然沒有「我」和「我所」,也沒有「能作者」,和「所作者」,祇是許多條件的集合,如像太空中的雲,忽然而來,忽然而去,忽然而幻出大的山、高的樹,或者幻出牛或幻出馬的一樣,總是一個幻,沒有一個能在其間作主宰的主宰。

「自性」、就是自體性,也就是主宰的意思。

因此、經上作一個很肯定的結論說:「故一切法,不可思議,自性如幻」。

幻字非常之妙,因為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中,某一種事物,他的條件具備時,則某一種事物,自然而然的興起,任何力量阻止不住;條件不足,或條件分散,也自然而然的會自趨滅亡,也沒有什麼方法能為他作一個鐵一般的保障。

所以一切諸法的生滅,祇見條件在生,條件在滅,不見有一法的實在生滅,所以說他是不可思議。

  條件,在佛學上的術語,就是因緣。

因是主要的條件,緣是次要的條件。

我來說個比方,都如木頭、磚瓦、釘鐵、水泥、人工、集合起來而建築了一所房屋。

房屋雖然建築起來,愚癡的人,多稱讚他的高爽、華麗、結實、是一所好房子。

有智慧的人,才知道,這祇是各式各樣材料的堆砌,沒有房屋實體的存在,不要等到幾十年或幾百年以後才壞,成的時候就是壞的時候。

房屋如此,宇宙萬有,沒有一項不是如此。

眾生愚迷,不知道如幻不實,妄起爭奪,造成人世間許多殘忍的慘劇,這是多麼愚痴啊!   龍樹菩薩在中論上說過,「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釋迦牟尼佛,當初覺悟了這個道理以後,曾作成口號,派遣他的徒弟馬勝比丘,出外宣傳。

馬勝比丘的口號是:「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

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舍利佛、目捷連兩位尊者,就是聽到這口號而開悟出家的。

回索引〉〉第五講   各位聽眾!上星期一講的緣起分中第三、第四兩個小段,他的大概、是說:眾生的虛妄心,是沒有形像,既不可拿眼睛看,也不可以手去捉摸,祇是對著外境的時候,虛妄顯現而已。

宇宙萬有的生起,都是由於心物的兩方,積集起來,也就是因緣和合而有。

因此、世界上、一切的事事物物,祇見到因緣的聚散,到底沒有誰在作主,既沒有能作的「我」,也沒有「我所」有的一切事物。

在表面上看來,世界上雖有種種不平的現象,而實在於其當中,沒有一個萬能的主體,作為一個能作的作者。

雖然沒有一個能作者在作主體,但是世間上的事事物物,祇要因緣和合,就不斷的在繼續生起,而且永無了期,所以這種雖無而有,雖有而無幻化現象,實在微妙得令人難於思議。

今天講到緣起分中。

乙字下第五段、示應修善因。

1-6.【經】「智者知已,應修善業。

以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

」   「智者」是有智慧的人,「知已」、是已經知道了以上的道理。

「善業」、是合情合理的行為。

「以蘊」、是五蘊,又叫五陰。

蘊者、集聚的意思。

陰者蓋覆,或賊害。

蘊有五個: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識。

第一個、色、是顏色的色字,這個色字,包含了青、黃、赤、白的顏色,和長、短、方圓的形色,以及一切有質礙的色,也就是宙宇萬有,和我們眾生身上的髮毛爪齒,骨肉筋血,簡單的說來,就是物質。

第二個、受、是領納或感覺。

我們因為要生存,不斷的要與外界接觸,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涉。

因此、在我們本身、就有苦、樂的感覺。

因這些感覺,所以對於樂的環境,就想永遠持有;於苦的環境,就想很快的脫離。

因人與人之間,大家都有這種歡迎與拒絕,其間就生出許多損人利己的行為來了。

第三個、想、就是思想。

國家民族的組織,社會秩序的形成,一切學說的產生,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紛擾,都以這個想、為原動力。

第四個、行、就是行路的行。

我們走路,須要一隻腳舉起,一隻腳放下,不斷的舉起,不斷的放下,才叫做行。

不然,就叫做立,或坐。

所以行字表示了宇宙人生是生生滅滅,滅滅生生,生滅不已的動態。

第五個、識、是知識的識。

佛教講眾生的心,有真有妄,這個識是妄心的總名。

因為妄心有八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叫前六識。

還有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

這裡且把他當六個識說話,而以第六意識為其主體。

識為思想和感覺的泉源。

綜合起來說:第一個顏色的色,是代表了物質,在佛學上叫做色或者物。

受、想、行、識的四蘊,代表了精神,在佛學上叫做心。

一般的說來,世界上的一切,不出精神和物質:在佛學上講,世界上的一切,不外乎色心二法,或心物二法。

  第二蘊、處、界的處界,是十二處,十八界。

十二處、是六根、六塵。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

十八界於十二處中,再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

這都是色心二法的開合不同,總以色、受、想、行、識的五蘊為本。

如果詳細的講起來,甚是麻煩,所以仍根據五蘊的一句話講下去。

  前面不是講過嗎?五蘊就是色心二法。

色、代表了我們身體上的髮、毛、爪、齒、骨、肉、筋、血。

受、想、行、識,代表了我們的心理。

我們整個的身體和動作,不出乎色心二法。

我們自從集聚這五蘊色、心二法,組合成眾生的一份子而後,真心為他蓋覆,為他賊害。

真心是清淨而光明的,因為五蘊的蓋覆、賊害、而形成了染污和黑暗。

身體上的眼淚、鼻涕、大小便利,是多麼齷齪啊!而且壽命短促,形像難看。

  經上的「皆悉端正」,端正就是好看。

「見者」就是看到你的人,「無厭」就是看不夠。

我現在再把他連貫起來說一遍:   釋迦世尊,告訴我們說:有智慧的人,既然知道眾生環境的好醜,身體的強弱,相貌的好看不好看,皆是各各隨各人過去世所造的善惡業因,而感受到不同的果報,就應該修行合情合理的善業。

由此善業,所感生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所組合成功的這身體,才能一一端正無比,使看到你的人,都不討厭你,而且歡喜看到你,永遠都看不夠。

以下講到緣起分中乙字下第六段、以佛身作證。

2-1.【經】「龍王!汝觀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諸相莊嚴,光明顯曜,蔽諸大眾!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復現。

其有瞻仰如來身者,豈不目眩。

」   「佛身」、是佛的身體。

「百千億」、是數目之多。

「福」、是福報。

「德」、是道德。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妙好,所以說「諸相莊嚴」。

「光明」、等於日光月光。

顯、是顯赫。

「曜」、是照曜。

蔽諸大眾的「蔽」,是遮蔽的蔽。

「諸大眾」、就是在佛座下的四眾弟子。

「自在梵王」、是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四禪天的大自在天。

因為色界天上的天眾,身上都是有光明的,舉這兩天,以代表色界十八天的天眾。

「瞻仰」、就是頭仰起來看。

「目眩」、就是眼睛發花。

   人們因為修善而感招到好的相貌,那末!世間上的人,為什麼不肯修善呢? 釋迦世尊,因而以身作證,乃招呼龍宮的主人龍王說:龍王!你看嗎!你看我的身體頭面,我不是有三十二相嗎?我的眉毛像月初的月亮。

我的兩耳垂肩。

我的牙齒細白齊密。

我的雙手垂下去過了膝頭。

我還有八十種隨形妙好。

我怎能一時說盡呢!我這許多相好,皆是從修福修德而來的莊嚴。

我不但具有諸相莊嚴,並且身有光明,光明的顯赫照曜的程度,大眾中如菩薩、阿羅漢、他們的光明,皆為我的光明遮蔽下去。

色界天上的天眾,雖然各各都有光明,但即使有無量億數的大自在天,大梵天,他們的光明,在我的光明照燭之下,皆顯現不出來。

如有普通的眾生,拿眼睛去看看如來光明的話,他的眼睛豈不是要發花嗎?   各位聽眾!這許多話,好像是 釋迦世尊自己表示自己的了不起。

我們也佩服 釋迦世尊是真的了不起。

因為他從多生多劫以來,犧牲自己,利益眾生。

都如他因地中,修佈施的時候,曾經捨身救濟將要餓死的老虎。

割肉代替被捕的小鴿。

入海取寶、以救濟貧乏。

割肉佈施將要餓死的產婦。

說法化導一切眾生。

種種功德,數不勝數。

而且眼睛的好看,由於目不邪視;手臂的過膝,由於扶持、侍候病人。

一切的相好,無不是從修德行仁而來。

 釋迦世尊,要我們跟他學習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的精神,所以以身作則,希望我們見賢思齊,所以招呼龍王,叫他觀看佛身。

  各位聽眾!你們須要健康而端正的身相嗎?如果須要的話,請你們努力學佛! 回索引〉〉第六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在上星期一講的是:應修善因,以佛身為證的兩段。

意思是說:人們如肯各各勤修善因,則未來世得的相貌,一定很好。

釋尊並且以自己的相好作證,以取信於天下後世的人。

現在繼續講到緣起分中乙字下第七段、以菩薩作證。

第八段、以天龍八部作證。

2-2.【經】「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習善業福德而生。

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

」   「汝又觀此」的「汝」,仍是 釋迦世尊招呼娑竭羅龍王。

「諸大菩薩」,就是指當時在會的諸大菩薩,「妙色嚴淨」,是說諸菩薩的相貌,顏色妙好,莊嚴而清淨。

前面曾經講過,佛的光明,能蔭蔽一切。

可是諸菩薩的光明,雖然被佛光蔭蔽,畢竟不是沒有光明。

「諸天」、當然是三界二十八天。

「龍」、以及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樓那、摩候那伽,這在佛經上稱為護法八部。

「大威勢者」八部中非天即神,都有大威猛的勢力,都如移山填海,或使山崩海嘯,以手障蔽日月,這些玩意兒,在他們不算稀奇。

我再重說一遍:   釋迦牟尼佛又招呼龍王說:龍王!你再看!我這會場上的諸大菩薩,他們光明雖遠不及如來,但他們已經獲得色自在,或者心自在,都能成就清淨而莊嚴的妙相。

及使是天龍八部,但能參與我這法會的,都有威猛勢力,能降服魔怨,擁護佛法。

他們都是因修學善業的因,所感生的這善的果。

  以下講到緣起分中乙字下第九段、反顯水族麤鄙。

2-3.【經】「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麤鄙,或大、或小。

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

」   「今大海中所有眾生」,當然指水族而言。

水族裡的眾生,具有種種不同的種類,他們的形像、顏色、更是各各不同。

唯一相同的,就是總逃不出一個麤鄙。

麤者、麤糙。

鄙者,鄙陋。

不要敘說,我們可以知道。

我們看嗎?那水族裡的龜(音規ㄍㄨㄟ)鱉(音憋ㄅㄧㄝ)黿(音元ㄩㄢˊ)鼉(音駝ㄊㄨㄛˊ),他們的形像,還不夠麤鄙嗎!水族中最大的,無過於鯨魚,大的鯨魚,口能吞沒巨舟。

而最小的水族,小到非顯微鏡不能看見。

這大小的懸殊,也可謂有天淵之別了。

這形像極其麤鄙,而體質又大小不同的水族。

據釋迦世尊,告訴我們說:他們也是由於自心上的種種想念,發動於身、口、而造作了許多不善的業因,各各又隨著這許多不同的業因,感受著不同的果報。

   各位聽眾!他們各隨各的業因,感受不同的果報,與佛和我們什麼相干?要知道 釋迦世尊,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

水族為四生之一,也是眾生之一。

水族裏眾生,沈淪在水際,壽命長者,有數百千歲的,不見天日,吞噉同類,自我相殘。

至於魚蝦之類,每天都有億萬數的生命,在充人類的庖廚,而受刀砧烹割的苦惱。

我佛大慈,焉有不生憐愍心的呢!可是因果定律,法爾如然,善惡業因,既然已經造成,則業果之來,祇是時間的問題。

任何人都沒有這股力量,使這已成的業因,歸於消滅。

至於業果已經現前,那末!即使是 釋迦世尊,站在你面前,也不能相救。

比如有些宗教徒說:一信就得救,一經禱告,就什麼罪都沒有了。

這不但不符事實,而且也破壞因果,破壞法律,於社會人心,有很大的惡影響。

因為、假如一個人,犯了殺人放火的罪,他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假如他的罪惡沒有發現,可以幸逃法網,因果律還是要制裁他的。

如果一信就得救,一禱告什麼罪都可完了,那末!小人還有什麼忌憚!因為殺人放火,奸盜邪婬的罪惡,一信仰,一禱告就沒有事了,那何不多殺幾個人,多放幾次火,不過多禱告幾次罷了,反正一錢不化,又何樂而不為呢?而佛教的教人,側重在動機之邪正,要正、要從因上做起。

所以楞嚴經上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梁皇懺上也曾說過,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業果已經成熟而現前,那怕你逃到虛空中,逃到海底,逃入山石的夾縫中去,你都不要妄想,能逃脫了已成熟而現前的惡報。

所以 釋迦世尊,將他自己和菩薩八部的好果報,水族眾生惡劣的果報,一一以現前的事實,指示我們看,使我們知道戒慎恐懼於日用之間最初的一念,這樣的教育,才算有利益於世道人心,而輔助政治,法律之所不及。

以下講到緣起分中。

乙字下第十段、結示以正見修善培福。

2-4.【經】「汝今當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

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勿復墮在斷常見中!於諸福田,歡喜敬養!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   這一段經文裡邊,所謂「勿復墮在斷常見中。

」什麼叫做斷常二見呢?這是一個哲學上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斷」者斷滅;「常」者恆常。

宇宙間森羅萬象,尤其是人類的生死。

人類數十年的生存,非死不可。

死了以後,如油盡燈滅,什麼都沒有。

假如有人對生死問題,是這樣的看法,這就叫做斷滅見。

六朝時候,有一位大人物,名姓叫范縝。

這一位的見解,就是斷滅見。

他說:人身之與靈性,等於刀之與鋒芒。

比如切菜的刀,有他銳利的鋒芒。

如果刀的本身,鏽了、爛了、鋒芒當然跟著也沒有了。

人身如刀,言語行為,等於鋒芒。

刀鏽了,鋒芒沒有了。

人死了,一切的動作當然跟著停止。

這種斷滅見,是最危險而遺害於無窮的。

因為靈性的存在,固然是事實。

但沒有形象使我們可以看到,又不肯信仰古聖先賢,唯憑自己的偏見,硬生生的說他沒有,假如這是個人的理想,他也並未作奸犯科,這倒不生什麼關係;如果是一個學者,把這種斷滅見的理論,著成學說,更因為作者的聲望而風行海內,那就害人不淺了。

共產黨的唯物論,就是不承認精神的存在,把人類當為機械,所以才有人海戰術的產生。

成千成萬的同胞,結合成人海,而充當了炮灰,在共產黨視之,是無動於衷的,這就是斷滅見的流毒。

什麼叫做常見呢?有一類外道,修學一種禪觀,自己認為已經證得涅槃,永遠不生不滅。

其實他是生了無想天,或者無色界天。

無想天的壽命五百大劫,無色界天的壽命,二萬至八萬大劫。

但是、不管你的壽命是若干劫數,劫數盡了,還是墮落下來。

佛陀曾經說過:「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

而佛學上對於這些斷見常見,統統名之曰:偏見,再不然就叫他做邪見。

還有、我們對一般人說法,往往說性靈常存,但性靈的本身,既不是斷,也不是常,這是我們應當注意的。

   所以 釋迦世尊招呼龍王說:龍王!你應當如我以上所說的善因善果去修學。

也要叫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

你更應當保持正見,不要再起執斷、執常的邪見。

   「於諸福田,歡喜敬養」「福田」者、培福之田。

「田」、具有生長的功用。

三寶是眾生的福田,供養恭敬於三寶,就是培植福田。

培植福田,可能獲得更大的福慧,所以供養三寶,並不是一定蝕本的事。

因此、 釋迦世尊,最後又說:「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

回索引〉〉第七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今天講到:甲字下第三段,宗要分。

  宗要者,是一部全經的宗旨,也就是本經最緊要的所在。

然而本經的宗要是什麼呢?這在緣起分中曾一再的說過。

都如「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又說:「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習善業福德而生」。

上面這兩段經文,已經將本經的宗要,隱隱約約的指示出來了。

你看嗎!一切眾生,心想異故。

這是指出不同的心想,為一切眾生造業的動機。

由心想的策動,發之於身、口、而造出善惡不同的業。

業是因,當然感招到諸趣輪轉的果。

諸趣、就是六趣,六趣就是六道。

六道中的天、人、阿修羅,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為三惡道。

在善、惡的兩個字上,我們可以看出六道的眾生,所受的果報,在苦樂上有天淵之別。

再看!緣起分中,佛陀叫我們觀看,「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習善業而生」。

這很明白的告訴我們,由不同的心想,造不同的善惡業,受苦樂不同的果報。

而菩薩莊嚴清淨的妙色,純淨清潔,皆由修習善業而生。

那末!學佛的人,應當知道,造善惡不同的因,受苦樂不同的果。

與其受苦,不如受樂。

如果不願意受苦而希望受樂的話,那末!大家就應該如諸大菩薩一樣,修習既純且淨的善業,可以獲得清淨莊嚴的妙色。

妙色也就是身相好看。

這兩段經文的中心點,就是在善業的兩個字,而修習善業、正是本經的宗要。

  宗要分中,我把他分成二十段;現在且講:   乙字下第一段、示應修善法。

   經上釋迦牟尼佛,告訴龍王說: 3-1.【經】「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

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分毫不善間雜。

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

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

」   初步信仰佛教,有兩個必要的觀念。

這兩個觀念,就是:善惡因果,六道輪迴。

造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等的善因,就獲得投生三善道-天、人、阿修羅的樂果;反之,造了殺生、偷盜、邪婬等等的惡因,就應該遭遇到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的苦果。

信佛的人,沒有這一個基本信念,則一切的一切,都無起談起。

  善、惡、是決定人們行動是好是壞的一個標準。

善就是善,惡就是惡,二者之間,如水火一樣,有著絕對的不同,絕不容許善惡不分。

善惡不分,是非不明,這是這世界濁惡的原因。

然而、在人事上,有時憑各個人手腕、技術、以善為名,而偽裝他的惡行為。

這一類只顧眼前,不顧身後的冒險家,他決定要受到因果律的裁判的。

根據以上的兩個原則,而後我們才好講解這一段經文:   經文中的一法,是什麼法,而這一法的功用,是其大無比。

為的是要使聽眾注意這一法的偉大,因此、釋迦牟尼佛,運用說話的技巧,先行將他的功用透露出來。

所以、經上說:「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

能斷一切諸惡道苦,就是這一法的功用。

一切惡道,就是三惡道。

三惡道,就是畜生、地獄、餓鬼。

這三道所以稱惡者,因為都是殺、盜、婬、妄的惡因之所感招。

惡道中以地獄為最苦,一日一夜,萬死萬生。

餓鬼道,則經年累月,不得一食。

饑火中燒,痛苦萬狀。

畜生道,則披毛戴角,負債含冤。

或被役使,或充庖廚,刀砧割截,水煮油煎,那許多苦楚,絕不是我這拙口鈍舌,能道得出的。

   然而這一法,究竟是什麼法呢?可是、 釋迦世尊並沒有很痛快的告訴我們是什麼法,還只是象徵性的表示了是一「善法」。

所以經上說:「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在這裡我要求各位聽眾注意!我們要注意,「常念」、「思惟」、「觀察」的這三句警語。

常念、就是要分明記取,不要忘記。

思惟、就是思索和惟忖。

這就是教我們對這一善法,要時時刻刻的不忘記,而且要思惟如之何而能使這一善法,百分之百的能兌現。

所以、再加上一個「觀察」。

觀、就是觀想;是向內的;察、就是察看,是向外的。

也就是內心上的起心動念;身、口上所有的言語行動。

時時刻刻,注意到他是善、是惡。

是惡的,趕快要使他消滅;是善的,趕快要讓他實現。

惡法、如魑(音雌ㄔ)魅(音昧ㄇㄟˋ)魍(音罔ㄨㄤˇ)魎(音兩ㄌㄧㄤˇ)一樣,在心光的照察之下,絕對不敢逞現他的鬼怪技倆。

   「善法」、固然是初心學佛者的中心工作,但、常念、思惟、觀察的工夫,是加一倍的要緊。

儒家也有這一類的教訓。

都如:「朝於斯,夕於斯,口而誦,心而微」。

因為、必得要有這樣嚴密的操守,善法才能漸漸增長;惡法才不致於,乘隙進攻,乘虛而入。

必得要這樣的步步設防,才能進一步使諸惡永斷;善法圓滿,而後才有資格夠得上,親近諸佛菩薩,以及其他的聖眾。

所以、經上說: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分毫不善間雜。

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

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

向下去講到宗要分中乙字下第二段、善為勝因。

善、惡如同水火,兩兩不能相容,這在前面已經說過。

而惡法染污,善法清淨,染淨之間,又有天淵的距離。

唯其既善且淨,所以才能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

因此、 釋迦世尊,又以很沈重的語氣而告訴我們,如經上說: 3-2.【經】「言善法者?謂:人、天身。

聲聞菩提。

獨覺菩提。

無上菩提。

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

」   善法的本身,究竟是什麼? 釋尊到此仍然不肯為我們說明。

只是從他的作用上用烘雲托月的方法把他烘托出來。

因為、人天身,固然以這善法為根本。

而聲聞聖者,獨覺聖者是:小乘佛教的極果;無上菩提是:大乘佛教的極果。

大小乘佛教的兩重極果,都以此善法而為根本。

那末!這一善法的殊勝,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什麼是人身、天身?什麼是聲聞、獨覺、以及無上的菩提呢?人、天、是三善道中的兩道。

修五戒,十善的人,這一期的壽命終了,仍可以這善法的力量,轉生人道。

人死了而轉生人道的公案,在六道輪迴錄中,以及其他講果報的書裏多得很。

以時間關係,我不能引來作證。

修十善法而兼修四禪未到定,可以生六欲天。

修十善而兼修四種禪定,可以生四禪天。

修十善而兼修四空定,可以生四空天。

所以人身、天身皆以善法而為根本。

  聲聞、因聞佛說法的音聲而悟道,所以叫聲聞。

是二乘人當中的一種。

聲聞乘的修證,有三資糧、四加行、四向、四果。

第四果,是斷盡三界見思,真窮惑盡,具有三明、六通、十八神變的聖者,離欲真淨、大阿羅漢。

  獨覺者、是山林水邊,孤身獨處,觀察自然界的花開花謝,而覺悟身世無常的真理,不一定出生於有佛之世,所以稱為獨覺。

也是小乘或二乘聖者中的一種。

  「無上菩提」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簡稱。

「阿耨多羅」,譯成國語為「無上」,「三藐」為「正等」,「三菩提」為「正覺」。

「無上菩提」,也就是「無上正覺」。

菩提者,覺道也。

聲聞、獨覺的二乘聖者,對於所謂「道」或者稱為真理,雖只覺悟了一半,但也照樣的稱為菩提。

大乘佛教的修證,要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而後位登極果。

具備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妙好,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的神通道力。

這就是所謂三覺圓滿的佛。

信佛、學佛、以成佛為最高目標,佛果以上,再沒有更高的位置,所以稱為無上菩提。

回索引〉〉第八講   各位聽眾!上星期一,曾經講到本經上釋迦牟尼佛對娑竭羅龍王說:「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

」這一法是什麼法呢? 釋迦世尊,自己解釋說:就是常常的思惟觀察善法,並且要使這善法念念增長,趨向於純淨潔白,不讓一絲一毫的惡念參雜在當中。

人們如果能充分的做到,不但能親近諸佛菩薩,並且奠定了人、天、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的基礎。

然而這一善法,又是什麼法而有這樣大的效用呢?所以今天講到宗要分中:乙字下第三段、標列十善。

經上說: 3-3.【經】「此法即是十善業道。

何等為十?謂能永斷殺生。

偷盜。

邪行。

妄語。

兩舌。

惡口。

綺語。

貪欲。

瞋恚。

邪見。

」   這是本經的宗要所在。

此法即是「十善業道」,這一句是總標。

何等為十,是寄問徵起。

謂「能永斷殺生」等十句,正是本經所要說的話。

前面曾經說過,此法是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的基礎。

因為修學十善,一方面能消極的不為惡,一方面當然能積極的為善。

所以接著十善的後面,講不殺生而行佈施,不偷盜而行佈施等。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菩薩所修行的六度行門。

有了十種善法做基礎,對於菩薩實踐的行為上,應做的六度、四攝、四無量心、乃至大小乘共修的三十七道品,都可以一一的實行起來。

所以本經在敘述十善法之後,都一一的把他的利益提出,以鼓勵修十善的菩薩,進一步修行六度、四攝、四無量的興趣。

  我現在開始講這一段經文。

經上第一句,「此法即是十善業道」。

什麼叫做善呢?心正而行修,叫做善,凡有利於人群的行為,如修橋補路,濟孤恤貧,叫做善舉。

在佛學上凡消極的不為惡,也叫做善,並且這善的範圍,還要普及到人類以外的一切生物。

業道的業,等於事業的業,一件事業的成功,於社會人群有利益,就是善業;假如於社會人群或人群以外的生物有害,就是惡業。

有力量能做出於人群或人群以外的生物,有害的舉動,但他能用理智來克服自己,不但不見於行動,而且連一個壞念都沒有,這也是善業。

不管是善的惡的,或消極的在心理方面不動惡念的業,既經做成功,便轉變而為因。

因就是種子,有種子必會發生現行。

比如一顆稻種子,不管你收藏多少時,一經得到水土的滋潤,馬上會發芽、抽苗、開花、仍然結成種子,而且愈過愈多。

但稻種子是可以爛壞的,善惡業的種子,不管經過多少劫數,是不會爛壞的。

所以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我有這個經驗,二三十年來,輪船火車,不知坐過多少次。

在輪船火車上,相遇的乘客,更是無法估計其數目的。

在坐位相近的乘客當中,往往有一見如故而客氣非常;也有的一經接觸,就有不愉快的感覺。

這是沒有理由可以說明的,惟有認為是,在過去世中,彼此當中,不是有冤,就是有緣。

這冤和緣的種子,埋藏在各人的八識田中,今生偶然相遇,不期然而然的發生現行,所以有這不同的現象。

然而這還是就輕微的種子來說的。

重的善惡業因,會把我們牽引到六道輪迴裏去,受生受死。

什麼是六道呢?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是為三種善道。

畜生、餓鬼、地獄、是為三種惡道。

這裏的十善,是人、天等三道的正因,因果相連,所以為三種善道。

畜生、餓鬼、地獄、是為三種惡道。

這裏的十善,是人、天等三道的正因,因果相連,所以叫十善業道。

現在分十段來解釋這十種善法。

十種善法,已如經上所說,念給各位聽過了。

現在且先講:   第一、永斷殺生。

  永斷殺生,「永斷」的兩個字,應該從第二貫穿到第十「永斷邪見」。

如將「永斷」的兩個字,改為不字,就成為「不殺生」,乃至「不邪見」,但「永斷」的兩個字,比較更肯定。

  生、是有生命,能活動的動物。

牛羊雞犬,固然是動物,連人類的本身,也祇是動物中的一種。

不過人類比較有理智,而為萬物之靈。

殺生、就是用刀槍毒物,或任何一種殘忍的手段,致人類及人類以外的生物於死地,均謂之殺生。

都如挑撥戰爭,製造殺具,或發明殺的方法,如屠宰公司之類。

這都是殺因、殺緣、殺法、也就是直接或間接的殺生。

假如有人問,生命是人類所最寶貴的東西,人類一切的努力,皆為了求生存,不管什麼人,在任何足以喪失生命的環境之下,有一線生機,都不可輕易放過,所以不殺人的戒除,本來在政府方面,早有法律作為保障,何須要佛教制成戒律,而且很慎重的互相授受。

至於牛、羊、犬、豕、雞、鴨、魚、蝦之類,這是天生的給予人類的營養。

在基督教聖經上,分明說是上帝專門製造出來,作為人類的食料的。

尤其是蚊蠅蟲蟻,他們的生命固然微不足道,而且有害於人類,殺之唯恐不盡。

佛教對於這些高下等的動物,也列為戒條,禁止殺害,未免迂腐而不近人情,也為人類所極難做到的事,也不過徒託空言罷了。

  這種說法,似乎言之成理,實在是極大的錯誤。

基督教的說法,固然不值一駁,我也不願意多找麻煩。

我們是中國人,中國自有中國的傳統道德。

祇如儒家說的:天地之大德曰生。

上天有好生之德。

禮記上說:天子無故不殺牛,士大夫無故不殺羊,士庶人無故不殺犬豕。

商朝的湯王,網開三面。

孔夫子釣而不綱,弋(音意ㄧˋ)不射(音石ㄕˊ)宿。

齊宣王不忍看見一條牛,無故而就死地,孟夫子稱讚他,如果把這一點仁心推廣開來,足以王天下而有餘。

這都是仰體上天好生之德,因愛人而及於人以外的生物的美德。

  佛教不殺生的道理,且不止此。

對於殺人,政府固然有專條的法律,但法律祇能制裁於殺案已成之後。

戒律能制裁於殺案未成之前。

法律上祇能一命抵一命,而不能一命抵多命。

一人殺了兩條人命以上,或消滅了殺人的證據,法律就無法裁判。

佛教輔之以因果報應之說,一人殺了多人,你必得多生去還命債。

消滅了證據,可以逃避法律,不可以逃避因果。

所以使受戒者,或學佛者,知所戒懼。

  人類在其生而為人的時候,如果造成了許多惡業,勢必墮落三種惡道,畜生為三惡道當中的一種。

畜生道中,我們不要以為他是牛是羊,或是蚊蟲,蒼蠅,他們多有從人道中轉生而來的。

所以、我與他人,以及各類的畜生,生生世世,六道往返,互為父母子女,互為夫妻、兄弟、姊妹。

現在人畜不同,各各多不相識。

殊不知我所殺的牛、羊、犬、豕、雞、鴨、魚、蝦,未嘗沒有我過去生中的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姊妹,六親眷屬在內。

我既不能分別出,誰是親屬,誰非親屬,所以一概不殺,以長養親親之義。

因為其他的宗教,以及一般的人們,祇知到眼前的事,佛教講性靈常存,因果通於三世,甚至多生多劫以前。

這是佛教與其他宗教,以及普通人的看法,絕對不同的地方。

我們放開六道輪迴,一性流轉的理論不談,單就目前來說:一般的動物,莫不都有男女的性慾,父母、子女互相愛護的恩情,飲食居處的需要,好生惡死,和繁殖其種類的要求。

我們除開他們的形體不和人一樣,知識不如人類以外,找不出和人類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因此佛教不但愛護人類,同時也愛畜生,所以不應該殺生,要永斷殺生。

  我在這裡說兩個故事給各位聽聽:六朝陳宣帝的時候,楊州有一位姓嚴名泰的人,因有事須去江南,在江邊上看到一隻魚船。

船裏有五十隻烏龜,各各皆伸長了頸項,向船外張望,那一種求生的願望,很顯然的看得出來。

這位嚴泰嚴先生,深受感動,拿了五千錢將他們都買下來,放了生。

船夫盪著空船,載了五千錢,想回家去,但一陣暴風,將那船吹翻了,船夫雖沒有喪命,但失去了五千錢。

當天的午夜,嚴泰的家裏,忽然來了很多烏衣人敲門甚急。

門開了烏衣人說:令郎囑託我們有五千錢送來,請你們收下。

嚴泰的家人,大家都莫明其妙。

等到嚴泰回家,才明白這是烏龜報恩的行為。

  清朝、紀曉嵐作的閱微草堂筆記。

那裏面也有一個故事。

紀先生說:他曾經做了一個夢,夢到七八個黃衣人跪在他的床前,訴說他們的罪惡。

他們說:我們都是府上的傭奴,只因狼狽為奸,乾沒主人的資財,現在墮落在水族,以償還前債,明天有人送來府上的活蟹,就是我們。

望主人寬恩,赦免我們的微命,免除我們的鑊湯之苦。

第二天果然有人送來一籃活蟹。

紀先生召集家人,告訴他們以所做的夢,叫他們拿到水邊去放生。

家人聽了以後,大家都以為好笑,老頭子,編織起故事來嚇我們。

可是、我們不會那末傻而受他的騙。

於是、把酒持螯,大嚼一頓。

等到紀先生知道了,已後悔無及。

紀先生很歎息的說:定業難轉,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各位聽眾!畜生道中,有我們的六親在內,那是一點不會錯的。

回索引〉〉第九講   各位聽眾,今天講到十善業中的:   第二、永斷偷盜。

  盜、是明火執杖,或以刀鎗威逼他人,而奪取其財物,佔為己有,就是盜。

因為用強力劫取人家的財物,所以又叫他們做強盜。

這裏的盜、包括了偷竊、欺詐、誘騙、貪贓枉法、走漏國稅、是凡不正當的收入,攏總皆叫做盜。

蓮池大師、沙彌十戒要略上說:金銀重物,乃至一鍼一草,不得不與而取。

都如官物、民物、一切物,或奪取、或竊取、或詐取、乃至偷稅冒渡,皆謂之盜。

冒渡者,如乘渡船而不給錢,等於現在不買車票而坐公共汽車,都是竊盜的行為。

佛經說:一沙彌盜竊眾僧公有的七枚水果。

一沙彌盜竊眾僧公有的麵餅幾個。

一沙彌盜竊眾僧公有的石蜜,而且盜得很少。

死後都墮落地獄,受無量苦惱。

照這樣講起來,佛教戒律,比較國家的法律,更加苛細。

因為幾隻水果,幾塊麵餅,一點點石蜜,根本值不了多少,一經盜竊,就要墮落地獄,未免小題大做,罰不稱罪吧?各位要知道,不勞而獲,仍然是人們的罪惡,盜竊行為,也是人類的恥辱。

既然是罪惡與恥辱,又何必分盜竊的事物之多少。

況履霜堅冰至,我佛為杜漸防微起見,所以雖一鍼一草,都禁止盜竊。

更何況在道德上講起來,盜竊得多是損德,盜竊得少,也是喪失人格,怎麼能說他是苛細呢。

  釋尊的教訓,是最討厭佛弟子不勞而獲的,所以原始佛弟子的生活所需,減少到最底的限度,三衣一缽,如此而已。

雖說是靠施主佈施為生,那是要你樂意的施與。

而且「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還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所以佛弟子的乞化,是專為修道,道若不成,甚至不知道甚麼是道,當然也逃不了業果的支配。

  物各有主,如不以其道而強為佔有,法律的裁制,還是人為的力量。

因果律的支配,是不可思議的。

上海丁福保居士編的六道輪迴錄上,有一段故事,我講給各位聽。

他說:宜州城,東南四十餘里,有一家雙姓皇甫的人家,兄弟四人,大兄小弟,都能勤儉謀生,仁慈忠孝。

惟有行二者名字叫做「遷」的,交遊惡友,不務正業。

有一天,他的母親,從房間裏,取出六十文銅錢,準備叫人上街買東西的。

取出來以後,權且放在客廳的棹上,自己又到別處有事去了。

奇巧、皇甫遷,從外歸來,一見到錢,不問所以然,因為機會難得,拿了就跑。

舉家大小,各有各事,沒有人注意到他的出入。

及至他的母親發覺到六十文錢已經失去,又不知道不肖子的忽然歸來。

於是合家大小,皆蒙了不白之冤。

沒有經過好久,皇甫遷得病死了,託生在自己家內為豬,等到養壯了,賣到鄰莊村社家去充秋祭的祀品,得錢六百文,這是農村人家常有的事,不算啥希奇。

可是賣豬的這天夜裡,皇甫遷的老婆,夢中見到那隻豬,以鼻子觸他,並對他說:我是你的丈夫,我因盜竊了母親六十文錢,使全家皆受冤枉。

我死了,便投豬胎,來償債,現在社家欲殺我,你是我女人,何忍不告訴兒女們贖我。

那婦人做了這樣一個夢,心裏很為驚訝,但不信有這樣的怪事。

於是放下身來,還是睡他的覺,可是又夢到他丈夫化的那隻豬,豬且以鼻嘴觸他,叫他快醒。

婦乃大驚,披衣登堂,準備告訴婆婆。

可是婆婆也已披衣起身,同時兒女們,皆有此夢。

於是以一萬二千文,由他的哥哥,和他的兒子,連夜奔至三十里外的鄰莊,與社長商議將豬贖回。

社長因中午就須祭祀,堅持不肯。

復經他的哥哥,哀懇有面子的紳士,將實情說出,付了二十倍的代價,方才邀得社長的首肯。

豬既被贖,哥哥向豬說:你如果是我的弟弟,你應認得路,你向前走吧。

豬即搖頭擺尾,向前直奔。

回家不久,親友鄰居,皆知道這件奇事了。

彼此之間,有了嫌怨,皆以豬相罵。

因此、兒女們皆感覺到愧恥。

於是私下向豬報說:爺爺作了不善,受此豬兒,使兒女們出頭不得。

爺爺生前與徐賢者交好,現在將爺爺寄養在徐賢者家,兒女自願送食供養,好不好?豬聽了兒女的話,淚珠雙流,自己走往徐家。

後來又活了三四年,無病而死。

因果業報,不論親疏,而且因緣成熟,如水之就下,不須誰在作其主宰。

所以金剛經上說,是經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假如有人問,每天被殺的豬,何止千萬,為什麼不一一皆會托夢呢?這問題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假如有人問,每天被殺的豬,何止千萬,為什麼不一一皆會托夢呢?這問題問得也很有道理。

須知人類的聰明,多不能帶至後世,而且我們在夢中,往往多忘記了自己,何況隔世。

因為一經過胞胎,就神識昏迷,什麼都忘記了。

這故事裏的皇甫遷,因為從人道中,初投豬身,初亦不知道自己的本來,由於殺的恐怖、刺激、觸發他過去的往因,才知到托夢求贖,這是千千萬萬中難得其一的,也是冥冥中若或使之,使世人知所警惕罷了。

向下講到:   第三、永斷邪行。

  邪行、是不正當的行為。

如果參照其他地方所講的十善,以及下文「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讚法中的第四、妻莫能侵」的話看來,應該是不邪婬。

合法的配偶,叫做正婬。

合法的配偶而外,拈花惹草,或不是時候,不是處所,或有違常道的婬行,總叫做邪婬。

   佛教的人天乘法,因為男女關係,乃是人類延續的必要行為,故在所不禁。

至於邪婬,則傷風敗俗,使人類同於禽獸,陷於無恥,在法律亦所不許。

儒家以婬為萬惡之首,歷史上因男女的貪愛,造成的禍亂,甚至國破家亡者,不知幾多。

文昌帝君陰騭文上說:「逢佳麗於閨閣,腸迴百轉;遇嬌姿於道左,目注千翻」。

 釋迦世尊,在四十二章經上說:「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音逆ㄋㄧˋ),故曰凡夫」。

又說:「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

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下無能為道者矣」。

人類由情欲而生,所以念念不忘情欲。

而色為情慾的媒介,因而邪媱的行為,多因貪愛美色而起。

我貪汝色,汝愛我心,貪愛糾纏不清,生死永遠不了。

故出家學佛,必須斷盡婬行;在家為道德所繫,風化攸關,亦必須戒絕邪婬,既可安定社會,亦不致失去人身。

回索引〉〉第十講   各位聽眾!今天講到十善法中的:   第四、永斷妄語。

  語、是語言,也就是各人從嘴裏說出來的話,當然也包括了文字在內。

語言、文字、為人與人之間,彼此交換意思的工具。

人與人之間互相的交涉,有如羅網,極複雜而不可名狀。

其間需要語言文字,表達意思,或解決問題的地方太多了。

假如心存不善,逃避責任,或作弄他人,或從中漁利。

因此、在語言文字上,不見者言見,見者言不見;不聞者言聞,聞者言不聞。

總之、所說出來的話,或寫出來的文字,全屬虛構,毫無實事可言,是為妄語。

孔夫子曾經說過:「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察其言而觀其行」。

這話的意思是說:我當初很相信人家的話,人家說什麼,我都信以為真,可是上了不少的當,吃了不少的虧,但也增加了我很多經驗。

所以我現在對一個人的說話,我要察看他的虛實,隨後還要看看他的行為,是否兌現,我再不會輕易的相信人了。

孔夫子有了這經驗,所以他對他的學生,也有「言顧行,行顧言」的戒條。

言顧行、行顧言、就是說的與做的,事實上要相符合,就是不妄語。

  第五、永斷兩舌。

  舌、就是我們的舌頭,說話需要舌頭,沒有舌頭,就辨不出音聲的屈曲,而不成為語言。

不成為語言,就不能表達意思。

兩舌、並不是說一個人有兩個舌頭,乃是於一件事,作兩個說法;對一個人,有兩種的批評。

都如當面說這人是對的,背後說這人是不對的。

或者向此說彼,向彼說此,離間恩義,挑唆鬥爭,這都是叫兩舌。

  第六、永斷惡口。

  口、也是說話的工具。

惡口、就是從嘴裏發出麤言惡語,罵詈或毀謗他人,使對方的人、喪失顏面,或損失名譽。

這都是由於他人的行動,不合自己的要求,於是發動瞋怒。

須知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許許多多的惡事,都從一念瞋心中引生出來,不但有違學佛者慈悲之心,亦傷失學佛者的人格。

  第七、永斷綺語。

  綺語者,綿繡綾羅、叫做綺。

也就是有文采的裝飾,使不好看的東西,增加美觀使人生愛。

綺語、就是運用說話的技巧,把話說得好聽,所謂甜言蜜語,使人愛聽。

都如粧飾浮言靡語,以及豔曲情調,力能增長聽者的愛欲,引生聽者的悲感,因而心蕩神馳,失卻自主的能力,走入歧途。

孔夫子曾經說過:「巧言令色,鮮矣仁」!所以聖人所見,沒有不同,足見綺語的為患之大。

  這四種口過當中,尤以大妄語,是學佛者所更當謹慎的。

什麼叫做大妄語呢?學佛的人,有了一知半解,從古人的言句中得了一兩句機鋒,為貪圖名聞利養,自己以為已經明心見性,甚至自以為證得什麼果位,頁高我慢,妄自尊大,炫耀於人,是為大妄語。

犯了大妄語,是破根本大戒,應當墮無間地獄。

其餘、如果為了救濟他人的急難,或交際場中,避免他人的花費,方便權巧,所謂便宜行事,那是不犯什麼過失的。

  關於不妄語的部份,我來說一隻故事:過去、佛在世時,有一位老比丘,在化飯的時候,遇到一家販賣珠寶的人家。

珠寶店裏老闆,這時候手上正拿著一顆珍珠,見到老比丘登門化飯,隨時將珍珠放在檯子上,走到廚房間去拿飯菜來,準備供養老比丘。

真是意想不到的事,這時屋裏有一隻鵝,鵝伸長了頭頸,把珠子誤作食物吞下去了。

老闆拿飯出來,一眼看到檯子上的珍珠不見了,心中不免一驚!便問老比丘說:師傅!檯子上的珍珠,你拿去沒有?老比丘說:我沒有拿。

老闆說:那末!我的珠子什麼地方去了呢?老比丘不答。

老闆再三盤問,老比丘祇是不答。

老闆光起火來了,拿起木棒來,把老比丘打得頭破血流,老比丘還是不響。

老比丘的血流到地上,鵝兒不知趣,把血當水,低著頭舐老比丘的血。

老闆更生氣,一棒把鵝兒打死了。

老比丘這才開口說:施主!你別生氣,你的珠子被鵝兒吞下去了。

老闆不信任他的話,趕忙用刀剖開鵝兒的肚皮,果然珠子在鵝兒肚皮內。

老闆一見,惶恐萬分,伏地請罪,求師傅的懺悔。

老比丘一笑,恕你的罪罷!老闆問,師傅!你先前為什麼不說呢?老比丘說:我承認是我拿的,我不但犯盜戒,而且犯妄語戒。

我如果說實話,那末!不啻我殺了鵝兒,又犯殺戒,你教我如何說法,所以我寧可被你打死,我也沒法說明,日後你自有明白的一天。

現在鵝兒已死,我不妨說明。

但因我的化飯,使你生氣,使鵝兒喪命,我心裏仍是非常慚愧。

老闆對老比丘五體投地,很恭敬的說:佛陀的偉大!佛陀的偉大!向下講到:   第八、永斷貪欲。

  貪、是貪求。

欲、是五欲。

五欲為財、色、名、食、睡,這五件事為每一個人之所貪求的。

財、為財產。

色、為男色與女色。

名、為名譽。

食、為飲食。

睡、為睡眠。

這五件事,實在為人類生存的要素,也是人類繁殖的必要條件。

但是必須有限度,也就是適可而止。

多了就是禍害,貪求更是罪惡。

拿財產的財來說罷: 釋迦世尊在日,嘗與阿難同行。

道路中有人遺棄了一大堆金銀,阿難指著金銀問佛世尊說:這是什麼?佛說:毒蛇、趕快讓開。

阿難與佛世尊急步向前,不敢再看他一眼。

佛世尊的後面,卻跟著一位貧民,他看到地上的金銀,又聽到佛世尊與阿難尊者的問答,他心裏在發笑,這兩個沙門,真是傻瓜,分明是金銀,他們偏說是毒蛇,我偏不怕這毒蛇。

於是脫下衣衫,將金銀包紮而去。

一個貧人,頓然發了橫財,這還得了。

於是轟傳鄉里,更傳達到國王。

國王將這位暴發戶傳到朝庭,叫他把全部金銀,捐充軍餉。

暴發戶拿出一半,國王不承認,暴發戶又獻上一半,於是依舊是個窮錯大。

但國王仍不滿意,認為他藏匿的金銀還很多,勒令他全部獻出。

窮人實在窮,真的沒有了,可是無法填滿國王的欲壑(音或ㄏㄨㄛˋ),於是將窮人拘禁起來了,並且說:如果不全盤交出你的金銀,非嚴辦你抗命的罪刑不可。

窮人一文沒用著,反而失去了自由,在監獄裏左思右想,才體悟到佛世尊的金石之言,金銀豈止是毒蛇,他的禍害尤甚於毒蛇。

於是合掌至心念,南無佛陀!南無佛陀!事情傳到國王耳朵裏,把他提出來一訊問,國王也深深的體會到佛陀的話不錯。

因而帶領窮人,一同去參見佛陀。

佛陀為他們開示五欲的禍害,兩個人同時都得了道果。

今天講到這裡為止。

回索引〉〉第十一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的十善,今天講到:   第九、永斷瞋恚。

  「瞋恚」,就是發怒,一般的說來,就是發脾氣,動肝火。

大概肝火旺的人,容易生氣,所以有這個說法。

  在唯識宗講起來,貪、瞋、癡為根本煩惱,瞋、當然是其中的一個。

恚與怒,祇是瞋的一部分。

所以這裏祇就瞋的本身來講。

  瞋的定義,在成唯識論上說:於有、有具,增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

這兩句話,是說明瞋的體用。

因為性、就是體性;業、就是業用。

於有、有具,增恚為性者?有、指三界二十五有,是我們捨身受生的處所。

縮小範圍來說,就是宇宙之間,或者是天地之間。

有具、就是天地之間的事物,也可以說是我們的環境。

增恚為性者?人們對於環境的不滿,或者人事上違逆了自己的個性,換句最平常的話來說罷,都如夫妻間的爭吵;或者兒女的不聽話,都可以使人耳紅面赤,拍案大罵。

大的叫做瞋,小一點的叫做怒,或者叫做恚。

原來沒有,因環境的刺激而有瞋,因瞋而生恚,所以叫做增恚為性。

能障無瞋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者?有瞋與無瞋是敵體相反的,所以有瞋障礙了無瞋。

安隱者,心平氣和,周身舒適,一經有了瞋恚,則身手顫抖,四體不安,所以叫不安隱性。

而且人們一有了瞋怒,那就是忿呀、恨呀、惱呀、這一類的惡心,都一連貫的相繼而起。

由於忿、恨的生起,則殺人、放火、鬥歐、相罵、這些惡行為、也就跟著做出來了。

有惡因必遭惡果,這是因果的必然律,一經遭遇到墮落,則一失人身,萬劫不復,那就夠可憐了。

所以前面曾經說過:「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上也曾說過:「我不見一菩薩,於餘菩薩起瞋心者」。

這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是真正發菩提心的菩薩,他對其他的菩薩,遇到任何不遂心的事,都不會動瞋恨心的。

我們曾經讀過古文觀止的人都知道,古文觀止上,蘇東坡做的「留侯論」。

留侯、是張良的封號。

張良在少年時候,曾經遇到一個一面不識的老人,故意把鞋子掉了,叫張良為他撿起來,撿起來了,還要替他穿上。

張良面不改色,很恭敬的跪在地下為他把鞋子穿好。

老人稱歎他說:孺子可教!於是送了他一本書。

後來張良,相漢高祖定天下,功在當時,名留後世。

所以蘇東坡在那篇文章裏稱歎他說:「勃然遇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弗怒」。

一般的說來,這就是涵養,或者是修養的功夫好。

在佛學上說:就是不瞋恚。

向下講到十善中的:   第十、永斷邪見。

  見、就是知見,或者是見解,包括了觀念、主義、理論。

邪者、不真切,不正確。

是凡不真,不正的見解,觀念、主義、理論,在佛學上統統謂之邪見。

  見解的邪正,很難得到標準。

如哲學上的一元論和二元論,至今並沒有得到最正確解決。

宗教家對於所崇拜的對象,也是各是其是,各非其非。

   在佛教的教理上對邪見,還包括了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連邪見的本身,計有五種,又名叫不正見、或惡見。

佛教的教理,是釋迦牟尼佛,澈底覺悟到的,比較一般宗教家、學者、用意識心、揣摩、擬議、所得到的結論,我們以佛教徒的立場來說,自然認為是準確的。

  就以唯心和唯物來說罷:心為精神,物為物質。

精神具有活動的潛在力。

但是、如果不憑借物質,他的活動力,則無法表現。

物質如木頭、石頭、不憑借精神,祇是些死東西,而分毫沒有用處。

必得要心物的兩者,互相利用,所謂心物交融,才得到相得益彰的妙處。

起信論上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華嚴學裏叫做事依理成,理因事顯。

莊子引公孫龍子,一句很滑稽的話說:「雞三足。

」就是說:雞鴨的雞,有三隻腳。

雞、祇有兩隻腳,那裏會有三隻腳呢?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妖怪!他的答案是:「必有運行之者。

」不錯,雞是兩隻腳,這是天下公認的事實,但已死的雞和已死的人一樣,兩隻腳仍然存在,為什麼不會走路呢?所以活雞的兩隻腳,必定有個精神的腳,在做運轉的工夫,他才會行動。

這等於車子的車輪一樣。

車子雖有兩個以上的車輪,缺少了一個也不能走動。

但車身、車輪、儘可能完整,沒有人推動,沒有人駕駛,是沒有用的。

車身、車輪、等於物質,推動和駕駛的人,等於精神,這是心物交融,最好的明證。

佛教雖講心物交融,但不同於二元論的哲學。

至於祇講唯心,或祇講唯物,不獨於理論上有偏枯之弊,形成到事實上去,亦將為害無窮。

因為祇講唯心,專尚空談,結果一事無成,坐以待斃;如果祇講唯物,那就沒有鬼神的存在,不需要宗教信仰,更不談因果與道德。

將人類當機器,波譎(音決ㄐㄩㄝˊ)雲詭(音鬼ㄍㄨㄟˇ),奸詐百出,祇求成功,不擇手段。

這就是今日流毒世界,共產主義者的聖經。

是凡自由世界的人類,都為他感到不安,都曾嘗過他的苦水。

關入鐵幕裏的人民,更是打入十八層地獄,永遠別想超昇。

這就是思想學說偏枯的禍害。

在佛教說他們是邊見,邊見者,就是偏執自己的成見,沒有商量的餘地。

共產黨不容許有第二思想,異教徒不容許有第二信仰,都是偏見的典型。

然而邊見的內容,就止於此嗎?不然、偏執唯心,偏執唯物,祇是偏見的一部份,其餘如執常執斷,執空執有,兩兩而不相容者皆謂之偏見。

如某種宗教之上帝,能創造一切,而上帝之本身,則天然如此,這就是屬於執常的偏見。

  其次如人與畜生,在佛教以善惡因果為原動力,以致有六道輪迴的變化。

而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氏,作進化論,謂世界生物,縱然有千差萬別,而追其原始,其種源祇是一個。

由這原始簡單之生物,進化而為植物動物。

都如人類由猿猴進化而來。

假如有人問,猿猴怎樣進化而為人類,今日之猿猴尚多,為什麼不一一進化而為人類,則至今仍然得不到明確的答案。

  又有所謂天演論者,以為萬物的進化,皆出於競爭,競爭而勝利的,謂之優;競爭而失敗的謂之劣。

所以物競天擇,優勝劣敗,實為天演的公例,也就是天然的法則。

這些理論,對於近代的世界大戰,殺人如麻,皆有直接的影響。

在佛教皆叫他是邪見。

  其他身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以限於時間,不能再講下去了。

經常講十善,貪瞋以下是癡,癡者愚癡。

愚癡不一定是笨拙。

偏見、邪見,足以造成人間禍亂的思想學說,自以為聰明的,這才是真正的愚癡,所以本經上以邪見代替愚癡。

今日講到這裡為止。

回索引〉〉第十二講   各位聽眾!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以來,原有的傳統道德、可以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八個字來包括一切。

儒家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

堯舜是什麼呢?堯、舜、是夏、商、周三代以前的兩個好皇帝。

堯做皇帝的時候,他住的宮室,是茅、茨土階,自奉極其儉約。

可是他對於百姓呢?有一個百姓挨餓,就好像是他的罪惡;有一個百姓挨冷,他也承認是他沒有照顧得周到。

他一天到晚,戰戰競競,為著百姓在焦慮操勞,所以孔夫子稱他是個仁君。

而舜呢!他也是一個仁君,更是一個大孝子。

他母親去世得很早,父親娶了後妻,也是他的後母;後母生了兒子叫做象,也就是他的弟弟。

不用說,父親怕後妻,而後母大半是溺愛自己生的兒子,而虐待前妻之子的。

父親因為要討好後妻,往往做了後妻虐待前妻之子的幫凶。

舜帝、遇著這樣一個家庭,我們看、他的日常生活,夠多麼苦惱。

但舜帝對於父母,對於弟弟,仍然親愛異常。

好幾次,老夫婦要想把他弄死,幸而都被他逃了。

然而他還是象憂亦憂,象喜亦喜。

雖然做了大官,他回到家裏,還是照舊操勞,因此堯帝反而把皇帝的位置都傳給他了。

這就是中國舊道德的來源。

  儒家大學上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明德親民且置,什麼叫做至善呢?善、是人人能做到的,一談到至善,可就難了。

都如、有些宗教的教義說:愛父母過於愛主的,不配做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主的,不配做我的門徒。

換句話說:就是信我的教、要愛主,不要愛你的父母;信我的教,要愛主,不要愛你的兒女。

因為信仰了宗教,拋棄自己的父母和兒女,在信教的專一與誠篤上說,可算是了不起,然而、我們能稱讚他是至善嗎?   孔夫子、對於堯舜的崇拜,無以復加。

但我們現在尊孔祭孔,提倡舊道德,重整舊文化。

舊有的道德文化是個什麼?堯帝的仁讓,舜帝的大孝,是不是舊道德,舊文化的一角。

然而、儘有人、在尊孔、祭孔的今天,很起勁的、在提倡、愛父母過於愛主的不配信教;愛兒女過於愛主的不配信教的異教。

所以最近多次傳聞,山地愚民,為著某種教徒五百元以上的臺幣,劈毀自己的祖宗牌,這是拋棄在世父母,不向父母行禮,猶嫌不足,再來清算三代祖宗的表示。

拿錢毀祖宗牌的愚民,不足責,利用臭錢、叫愚民劈毀祖宗牌的教徒,也不足責,奇怪的是因有錢可拿,不惜劈毀祖宗牌位的事實,發現於尊孔祭孔,重整舊道德,恢復舊文化的今日,不能不算是,眼前的一大怪現象,更不能不算是一個極大的諷刺與矛盾。

  復次、人不應該殺人,殺人應該要受裁判而抵命的。

但人以外的牛、羊、豬、馬、雞、鴨之類的生物,異教徒說是「主」製造了給他的神子神孫喫的,不妨大殺而特殺。

不錯、制止殺人是善,人以外的什麼都殺,能算是至善嗎?憑你用盡方法,總不能使天下人不殺,這原是事實;但我們也可以說,憑你國法多嚴,總不能使人不殺人。

我們因為不能禁天下人不殺生是事實,但何必筆之於書,認為是應該被殺的,這能算是至善的宗教嗎?等於法律不能禁止人不殺人,索性將法律取消,這理由還說得過去嗎?   釋迦世尊說:人皆可以成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基於這個原理,所以佛教教人,不但不能殺人,並且不殺一切眾生。

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才是至善。

家家彌陀佛,處處觀世音。

家家的彌陀佛,就是各個人家自己的祖宗;處處的觀世音,就是各人堂上的生身父母。

佛教教人,你能敬祖宗,孝父母,就是等於敬佛菩薩;不敬祖宗,不孝父母,你天天敬佛拜菩薩,分毫沒有用,納民於正軌,輔政治法律之所不及,唯有佛教可以夠得上稱為至善。

   孔子之徒,徒然的傳其教,而沒有能宏其道,如天子無故不殺牛,士大夫無故不殺羊,縱然有至善的大宗旨,也等於虛設,所以今日的孔教,猶衰於佛教。

佛教徒雖生在, 釋迦世尊滅度近三千年的今日,而遏制情欲,戒除殺生,不爭名利的人,還是不乏其人。

然而這又是什麼緣因呢?因為至善的大前提,固然還別有所指,即此十善中的不殺生,你能遵守著不犯,保管你得到許多好處。

孔夫子雖有「修其天爵,而人爵在其中矣」的教條;但究不及 釋迦世尊,說法的善巧,所以在教徒的崇拜上,就顯到優劣的不同。

所以今天講到宗要分中。

  乙字下第四段、別明十善利益中,丙字下第一段、明不殺生的利益。

3-4.【經】「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

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

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

四、身常無病。

五、壽命長遠。

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

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

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

九、無惡道怖。

十、命終生天。

是為十。

」   這十種離惱法當中:第一、二、三、同是一個不殺生,而有因果的關係在內。

經上的次第雖然如此,講的時候要將他顛倒過來。

因為、瞋恚是殺生的導火線,由於第三永斷瞋恚習氣,才有第二,於諸眾生起大慈心。

由於既無瞋恚,又有大慈心,所以視一切眾生,皆如自己的親屬,甚至視一切眾生的生命,如同自己的生命,所以永斷殺害一切眾生的殘忍。

由於不殺害一切眾生,所以才能有第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

無畏者,無所畏懼,一般的說來,就是不駭怕。

普施者,普遍施與。

由於不殺害一切眾生,所以一切眾生,見到這位不殺者,皆踴躍歡喜,毫無畏懼。

過去有趙州從諗禪師,陪同一個貴客遊山,有一隻野兔子從趙州禪師前,很快的奔去。

客人問禪師說:兔子為什麼怕禪師呢?趙州禪師說:老僧殺心未斷。

這話、我們儘管把他當真話看,而不是禪師的機鋒。

因為已斷殺心的人,野獸見到他,是不會駭怕,也不會反過來傷害於人的。

再說:過去有一位華林禪師,搭一茅蓬,僻處在深山裏。

地方官,仰慕他的修行,因而披荊斬棘的到深山去拜訪。

見面之後,地方官問:禪師!怎麼連侍者都沒有一個?華林禪師答覆他說:有一兩個。

地方官說:何不請出來見見呢?華林禪師用手拍拍禪床,喊道!大空!小空!有兩隻猛虎自茅蓬的後面,哮吼而來。

地方官駭怕得面無人色。

禪師揮揮手說:去!去!這裏有客,不要唬壞了客人!各位,斷了嗔恚心的人,不但能施與眾生的無畏,自己也不怕而且能降服,殘忍成性的猛虎,更能使他訓伏如人一樣,可以呼之使來,揮之使去。

  十種離惱法中的第四,一直到第十,都是不殺生所得的好報。

由於不損惱眾生,所以得到第四的身體康健,不時常鬧病。

由於不殺害眾生,所以得到第五的壽命長遠,並且還連帶的獲得,父母妻室兒女,比較長時間的團聚,不致中途離散。

因為殺害眾生,是叫眾生身體受苦,壽命夭折而眷屬離散的。

因此,我們應該知道,是凡身體多病,或壽命短促,或眷屬離散的許多苦惱,是從那兒來的。

第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者。

非人、就是神,所以受持五戒的人,戒經上說:有二十五個善神,恆常保護你,使你一切平安。

第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者,由於大慈不殺的緣故,心理上自然坦坦白白,毫無罣礙。

所以獲得不做惡夢,寢時與睡醒以後,都很快樂。

第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

怨者仇怨,結者糾纏不清。

人人愛護自己的生命,誰殺害了誰,這股怨毒之氣,永遠糾纏不清。

不殺生的人,因為不殺生的緣故,所以獲得滅除怨結,而且過去已有的怨結,也將因你的不殺生,皆能永消瓦解而化為烏有。

墮落惡道,由於不善,不善無過於殺生,所以不殺生的人,沒有墮落惡道的恐怖,而得到第九,無惡道怖。

既不墮落惡道,而且可以獲得生天,天上的天福,當然是快樂無比。

然而惟有不殺生的人,才能獲得這果報。

所以不殺生的人,可以如第十所說,命終生天。

不施無畏,不起慈心,是使他人受苦惱。

不斷瞋恚習氣,是使自己與他人,均感受苦惱,身常有病,壽命短促,沒有戒神為你護持。

你又常做惡夢,四周都是冤家,常常恐怕墮落惡道,不得生天,一個人如果有這許多遭遇,你看!夠多麼苦惱。

然而、這都是殺生者自己殺業的招感。

假如守持,不殺生,就遠離自他、這許多苦惱了。

所以佛說、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

回索引〉〉第十三講   各位聽眾!上星期一,講的是「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

」也就是獲得十種沒有煩惱的報。

這十種報是:「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

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

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

四、身常無病。

五、壽命長遠。

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

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

、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

九、無惡道怖。

十、命終生天」。

  我們為什麼殺生?大概不出以下的三點:一、為的是報仇雪恨,或路見不平,拔刀而起。

或者、大庭廣眾之間,受了對方的侮辱。

或者、為了名利或情愛的爭奪,不惜殺人,以快慰自己的私心。

二、為了滿足口腹的食慾,於是豬羊、雞鴨、魚蝦之屬,每天皆在遭受到集體的屠殺。

三、有一類的生物威脅人群的生命,或擾亂人類的安寧,人類為了自衛,以及保護自己的安寧,不得不予以集體的消滅。

這三種皆是人類殺生的起因,有沒有理由,姑且不去分辯。

假如我們能控制自己的心理,忍耐下去而停止不殺,就能得到如上的十種好處。

我們以三種殺生的起因,和十種離惱法,對照起來比較一下子,就知道孰輕孰重,何去何從了。

以下講到回向無漏。

經上說: 3-5.【經】「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

」   什麼叫做迴向?什麼叫做無漏?這兩個問題,是應該先行弄明白的。

在這兩個問題當中,先來談談無漏。

漏者、洩漏,比方一隻茶盃上有了裂痕,很顯然的是、這一隻茶盃已經壞了,是不堪再用的東西。

一隻鉛桶,日久生鏽,在某一部份,已經有了幾個小洞,這鉛桶也已成了廢物了,因為這都是有漏的事物。

在佛法上說:人、具有了貪、瞋、癡、愛的煩惱,這就是有漏。

有漏就是殘缺而不完整。

殘缺的用物,不過把他送上垃圾堆,就算完事;殘缺的人,可要遭遇到三惡道的墮落,墮落到三惡道裏去,那就苦了。

所以有貪、瞋、癡、愛、煩惱的存在,就是有漏;反過來說:沒有貪、瞋、癡、愛的存在,就叫做無漏。

  其次、再講迴向。

迴者迴轉,向者趣向,這是佛學上的一個特別名詞。

意思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為自己所有,而迴轉過來,趨向於另一個方向。

明白一點說:等於做母親的千針萬線,縫好了一件衣服,但不是自己穿的,而是為的他的兒女。

迴向的定意,在佛學上包含了有三點:一、迴事向理。

事是事相,但不是自己穿的,而是為的他的兒女。

迴向的定意,在佛學上包含了有三點:一、迴事向理。

事是事相,也就是人類行為的外表;理是理性,也就是人類的性靈。

外表的事相,是有限制的,內心的性靈,卻是廓大而無邊的。

學佛者應當將有限制的事相,隨心理的範圍,將他放大到無邊無涯。

比方說吧,一國的行政首長,他的舉心動念,皆要以國家的前途,民眾的生命為前提,決不能以一人一家的私情為施政的因素。

  二、迴自向他。

就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迴向一切眾生。

這仍然如前面所說,母親為兒女縫衣一樣的理由。

  三、迴因向果。

因、就是所有的修行;果、就是所證果位。

學佛者所修的一切法門,如佈施、持戒之類,絕不是為了今生或來世的福報,而是為了圓成佛果。

所以因位中所有的修行,一一皆是為了佛果上的莊嚴。

如維摩經上說:「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

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

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

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

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

」菩薩就是發大心的學佛者,菩薩修行的法門,不出六度。

菩薩修行六度的時候,一一皆為了佛果上的莊嚴,不是求人天的福報,所以他成佛的時候,就有這許多修同等法門的眾生,來輔助他,為他國土上的莊嚴。

俗語說的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因為聲應氣投,物以類聚,是顛朴不破的原理。

  我遶了這一個大圈子,現在才講到經文,因為經上說的,「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成國語為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學佛者所要求證得的果位。

所以這一段經文,就是三種迴向中的迴因向果。

如果不知道三種迴向的意義,怎麼能懂得這經文呢?所以必須遶這個大圈子。

  無上正等正覺的「無上」,表示佛果上的覺悟,是登峰造極,再沒有超過他以上的。

正等的「正」,是不偏於一邊,「等」是平等,也有普的意思。

正覺的「正」,是不偏邪而有異於外道。

「覺」就是覺悟,梵文為菩提,或者是佛陀。

總謂佛陀為超越於菩薩、二乘、外道的一個無上正知,知的覺者,為菩薩修因所祈求的果位。

  佛陀說完了不殺生可得十種利益以後,更補充的說:修行不殺生的人,如果不貪圖世間上的五欲快樂,而將所修不殺生的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的話,也就是回因向果。

將來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

你將來成佛而後,可以獲得要長即長,要短即短的壽命。

隨心自在,就是不受業果的支配,而能隨心所欲。

  殺生為短命的正因,因中能修不殺生,所以果上的壽命,能隨心自在。

今天講到這裡為止。

回索引〉〉第十四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今天講到別明十善利益中:丙字下第二段、不偷盜的利益。

4-1.【經】「復次、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

何等為十?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

二、多人愛念。

三、人不欺負。

四、十方讚美。

五、不憂損害。

六、善名流布。

七、處眾無畏。

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

九、常懷施意。

十、命終生天。

是為十。

」   前面講的十善業道,其中的第二,是永斷偷盜。

什麼是偷盜,為什麼要永斷偷盜,都已經很詳細的講過。

剛才讀的經文,是 釋迦世尊、告訴我們,永斷偷盜,所獲得的利益。

所以說:「復次龍王」!復次者,復再次於不殺生,可得十種利益的經文以後,再來敘述不偷盜而獲得的利益。

  釋迦世尊!招呼娑竭羅龍王說:「龍王」!如果人們,能永斷偷盜,決定可以獲得十種可保信法。

保者、保障。

信者、用不失時。

也就是所獲得的十種利益,是有保障的,可以說一得永得,不像人世間的功名富貴,如曇花一現。

而且任何人具有不偷盜的因,馬上都可以獲得這十種利益,任憑受用,所以叫可保信法。

以下讓我把十種利益,一一講下去。

   「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

資財就是動產不動產,因為財產能資養我們的生命,所以叫資財。

盈者盈滿,積者堆積,皆所以表示財產之多。

而且國王、盜賊、水災、火災、以及不足喜愛的敗家子,都不能把這因不偷盜而獲得的許多財產,使他消耗、散滅。

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不義之財,決不能永久享受。

社會上有句最流行的話,「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又說:「為富不仁,為仁不富」。

刻薄、不仁、並不是偷盜,尚且對於他所有的財產,不能常久享受,何況乎由偷盜而來的呢!這裏所說的偷盜,當然包括了巧取豪奪,貪贓枉法、瞞心昧己,所得來的不義之財。

不義之財,依因果定律,是決無久享的道理。

因此 釋迦世尊,曾經告訴當時的弟子們說:人們的財產,天然的要分成五分:一、國王一分,因為、國王可以假借問題,勒逼你捐獻。

甚至加你一個帽子,把你的財產,全部充公。

而且佛在世時,那些國家的法律,是凡沒有兒子的人,他死後的財產,也是無條件的充公。

二、盜賊一分,財產豐裕,常有被惡人強盜或竊取的危險。

三、水、佔去一分。

都如霪(音銀ㄧㄣˊ)雨成災,或山洪暴發,江河的缺口、泛漲、都能將你的禾苗淹沒,房屋沖毀。

我國的黃河,就常常鬧缺口,將附近數十里的人家,沖洗乾淨,釀成慘絕人寰的災害。

四、火、也佔去一分。

小的火災,假如不幸而碰著一次,房屋衣物,可以燒得精光。

大的火災,如天久不雨,早魃(音跋ㄅㄚˊ)為災,赤地千里,使禾苗盡行枯死。

五、非愛子佔去一分。

不是一個可愛的兒子叫非愛子。

可愛的兒子,能夠繼承父親的志趣,發揚光大父親的事業,假如做兒子的,不能這樣的光前裕後,反而不務正業,喫喝頑笑,把父親積蓄的財產,消耗乾淨,這就是不可愛的兒子。

  假如一個人,不管是過去,或是現生,用不正當的手腕,發來的橫財,你的財產,在這五分當中,總有一分兩分的勢力,來為你散滅乾淨。

像這些例子太多了。

都如我的故鄉,有一位姓吳的,販酒為生,姘上了外埠酒行裏的一個寡婦老闆娘,誘騙了老闆娘,不少的銀錢,因此不幾年,成了我們那地方的富翁。

後來生了兩個兒子,為他們娶媳婦,各各分與很多的田地。

可是大兒子是個白癡,二兒子是個浪子,不久兩個兒子的財產,都賣盡當光。

二兒子無以為生,就來找老頭兒和老娘,接濟的次數太多了,老頭兒氣極,和他來個經濟絕交。

二兒子為急於獲得父母的遺產,在五更頭裏,老夫婦清睡未醒的時候,將門外堆積上柴草,澆上火油,放起火來準備把他們燒死。

幸虧老夫婦警覺得快,打開門來,從火裏逃出。

但老婦人是小腳,跑得慢,被火燒傷,不久就因傷致死。

其結果是兒子坐牢,父親把財產捐充慈善。

這是很快的報應。

反過來說:一個人的財產,是拿血汗換來的,或從布施所得的果報。

那末!他的財產自然獲得因果律的保障,不會遇到王難、盜賊、水、火、不肖子的侵損散滅。

隋唐之間,華嚴宗的初祖,杜順和尚,曾經將鞋子晒在人所照顧不到的地方。

有人跟他說:鞋子晒在那個地方、不穩當、當心點!杜順和尚說:我從無量劫來,沒有偷過人家一文錢,我不怕有人偷我的鞋子。

所以人們要保全自己的財產,最好是一方面行布施,一方面不取不義之財,那是千穩萬當的保險。

   十種可保信法中的第二、多人愛念。

第三、人不欺負」。

第四、十方讚美」。

第五、不憂損害」。

第六、善名流布」。

第七、處眾無畏。

這都是從不偷盜中得來,一連貫的好處。

一個不事偷盜而誠實無欺的人,自然獲得許多人愛念你。

你不欺負人,人自然也不會欺負你。

誠實無欺的善名、流佈於外,十方的人都同聲讚美你是一個善人。

你得到許多人的同情,你的財產、生命、名譽、自然不怕惡佈於外,十方的人都同聲讚美你是一個善人。

你得到許多人的同情,你的財產、生命、名譽、自然不怕惡人來損害於你。

你處在社會的群眾中,也就光明磊落、坦白、大方,於任何人都無所畏懼。

第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者。

財是財產,命是生命,色力是身體健康。

因為偷盜的行為,是損害人家的財產,威脅人家的生命。

因財產遭受到損害,生命受到威脅,當然精神上感到痛苦而有損身體的健康。

若不犯偷盜,就可以能獲得財命、色力、的安樂。

並且還能獲得辯才無缺。

辯才者、就是會說話,都如名人講演,對於一事一理,展轉反覆,有滔滔若江河之東瀉,而不可遏止的氣魄。

這是心地光明,不事偷盜,所獲的特別副作用。

第九、常懷施意。

施、是布施。

一個不存心偷盜的人,果報上獲得如許的好處,當然常常懷著布施他人的心想。

因為偷盜由慳貪而來,不慳貪、就不偷盜,不慳貪的人,有了財物,就肯布施,這是必然的道理。

第十、命終生天。

天、有三界二十八天,是六道眾生中的一種。

福報最大,壽命很長。

但二十八天中,又各各不同,不是其他宗教攏而統之所說的一個天堂。

二十八重天中最低的一天,叫四王天,以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三百六十五晝夜為一年,他們的壽命有五百年。

五百年該人間多少年,用算學可以算出來的。

民國七年,常熟有位曾孟樸先生,他有一位最小的女兒,在八月十二日生天。

在他臨死的前十天,把父母親屬,都請到病榻之前,以很愉快的神情,對大家說:「我病了很久,你們都以為我很苦,其實我很快樂。

我快樂的什麼呢?我樂的是馬上會離開這卑鄙齷齪的人世,而回到我清淨的住所。

我樂的是:擺脫了這生命短促的軀殼,而得到永生。

你們不要以為我在說囈語,我這時是真的明白透了!你們還隔了一層薄膜,是不會明白的。

以我過去的宿因,應該生三十三天,但不幸墮落人間二十年,心地茫昧,忘記了自己的來處,不信佛教,食噉腥膻,犯殺戒。

因此、退失三十三天而生四王天。

四王在諸天的當中,與人世間最接近,他們的君臣、男女、嗜欲、與人世間都是一樣。

所不同的,就是人間世多煩惱,四王天唯有快樂;人間世多愚癡,四王天沒有不聰明的」。

曾女士說完這些話,十天以後才離開人世。

死時、異香滿室,體溫終日未散,隔兩日大殮,舉身猶柔軟如綿,的確是生天的象徵。

這是曾孟樸先生為他的愛女,作的傳記上說的。

 釋迦世尊說:人們如果不事偷盜,不但生前獲得許多好處,死後還可以生天,所以我隨筆引曾小姐生天的故事來作一個證據。

我國的舊傳說:聰明正直者可以為神,佛學上則以為不殺不盜的人,性靈聖潔,可以生天,這是相通的道理。

經上又說: 4-2.【經】「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   這和第一不殺生,因果的文一樣講。

就是、如果修學不偷盜的人,不貪人間的富貴,和天上的福樂,將這所修的功德,回向佛果。

那末!你將來成佛時,決定證得清淨大菩提智。

回索引〉〉第十五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過去於十種善業的利益中,已經講過了不殺生,不偷盜的兩種利益。

今天講到:   丙字下第三段、不邪行的利益。

  行、是人們的行為。

邪者、不正。

不正當的行為叫做邪行。

不邪行者,就是不做不正當的行為。

  按照十種善業的常規:第三應該是不邪婬。

男女之間的性行為叫做婬。

婬、為繁殖人類必須的行為,但高下等的動物,和人類有同樣的需要。

人類的智能高於動物,假如沒有一個限制,則與禽獸的行為,有什麼兩樣。

古時候的孟夫子曾經說過:「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在人類的社會裡,關於男女的配合問題,在舊時代有禮教的約束,如同姓的男女,不可以結婚,同一血統的男女,更不可以結婚。

在女的方面,義不再嫁第二個丈夫;男的則正妻而外,可以有妾,但也得名正言順。

新時代的現在,則文明國家,皆有婚姻法,男女之間,各各不得重婚,可算是很接近佛法。

大智慧的佛陀,洞燭到眾生的生死根源,由於男女之間的婬欲。

而佛教最高的目標,是超脫生死。

所以制定戒律:出家的沙彌、比丘、全斷婬欲;在家信佛的男女,先斷邪婬。

依據文明國家的法律, 佛陀所制定的戒律,配合上社會道德,那就是除一夫一妻,合法的配偶而外,再與第三者有性行為,都叫做邪婬。

我國舊社會上有兩句格言說:「萬惡婬為首,百善孝為先」。

圓覺經上說:「一切眾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

由於婬欲為一切眾生,生生不已的源流,所以凡有血肉之身的眾生,沒有一個能離開婬欲的,一般的說來,就是生理上的關係。

因為生理的關係,假如沒有禮教來防範,聽其自然發展,勢必至人欲橫流,人類的無恥,尤甚於禽獸。

因此、過去所說的忠孝節義的「節」,就是指女人的貞操而言。

如果一個女人,不怕威脅,不受利誘,無論如何,不事二夫,這就是「節」的一種。

在專制政府的時候,遇到這一類的女人,應該傳聖旨,豎牌坊、以為獎勸。

但這都偏於女人的一邊,而且即使女人,不守這個「節」,也祇是背後受到人的指責,名譽破產而已。

 佛陀在二千五百年以前,就制定了這個戒,是男女兩方都要遵守的。

假如違犯了這個規定,生前則把你踢出佛教的大門以外,死後還要墮落地獄裡去受苦。

地獄裡的罪受完了,投到畜生道裡,也祇能做班鳩之類的淫鳥。

轉生到人間來,還是下賤的男女,不受人們重視的苦人。

可是、任憑 佛陀這樣苦口婆心,和先賢「婬人妻女,妻女婬人」,嚴重的警告,但是犯邪婬的,仍然是大有人在。

因為這條戒,難持而容易犯,如果有人,有勇敢,有毅力,能夠堅定信心,守持清淨,那是具有很大的功德的,所以經上說: 4-3.【經】「復次,龍王!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讚法。

何等為四?一、諸根調順。

二、永離喧掉。

三、世所稱歎。

四、妻莫能侵是為四。

」   佛陀的意思是說:人們中如果有能不邪行的人,就能獲「得四種智所讚法」。

「邪行」就是邪婬,前面已經說過。

智所讚法的智,是智慧的智;讚法的讚,是稱讚的讚。

這四種法,唯獨不邪婬的人具有,邪婬的人,絕對不會有。

而且這四種法,是有智慧的人,才能認識而加以讚歎。

反過來說:愚癡的人,麤心浮氣,成見太深,習氣太重,他是看不出的。

那末!那四種法呢?讓我一一的解釋在下面:   「一、諸根調順」。

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

調、是調和,或者協調。

順、就是隨順。

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尤其是六根中的眼耳兩根,他有聞聲見色的作用,耳根聽到愛聽的聲音,眼根見到美麗的男女色相,於中生起耳識眼識來。

由於耳識眼識,於聲色再生起愛染貪著,於是乎欲火內燒,婬態外現。

如果不能滿足其欲望的話,那末!飲食喫到嘴裏沒有味,躺到床舖上也睡不著,神魂顛倒,舉體不安,這就是諸根不能調順的表現。

文昌帝君陰騭(音至音ㄓˋ)文上說:「逢佳麗於閨閣,腸迴百轉;遇嬌姿於道左,目注千翻」。

佳麗、嬌姿、是指好看的女人。

一個歡喜邪行的男人,假如在路上或人家家裡,碰到好看的女人,他那心眼兒裡有說不出來的難受。

腸迴、目注、那都是諸根不調順的表示。

四十二章經上 佛陀也曾說過:「情愛於色,豈憚(音但ㄉㄢˋ)驅(音區ㄑㄩ)馳(音池ㄔˊ),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

投泥自溺(音逆ㄋㄧˋ),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這裡的色,是指的女色,一個男人對於女色,有了染著,為了滿足自己的肉欲,前面雖有喫人的老虎擋路,他也滿不在乎。

為什麼呢?因為心上有了染著的人,他周身不安,周身不安,就是諸根不調順。

反過來說:一個以禮法自持的人,或者知道色相本空,身體不淨的修行人,他對於聲色,如鏡現像,無動於衷。

那末!他就身安,心安了。

這就是諸根調順。

  「二、永離諠掉」。

人聲嘈雜,說話的人多,叫做諠。

意識裡,胡思亂想叫做掉。

諠、是外面的不靜;掉、是內心的不安。

一個不邪行的人,心理上永遠光明磊(音壘ㄌㄟˇ)落,到什麼地方,他都是身心寂靜,動止安詳。

  「三、世所稱歎」。

世、就是世間。

稱歎、就是稱揚讚美。

以現在的話來說:世間就是輿論,輿論上對某一個人都一致讚美,叫做世所稱歎。

古時候,對一個守節的女人,在形式上用豎牌坊,立祠堂來表揚他的貞烈;在文字上用「冰清玉潔,彤(音同ㄊㄨㄥˊ)管留芬」的字眼兒來讚美,讓他的美德,流到四方,傳到後世。

這都是叫世所稱歎。

這種因貞節而受到輿論讚美的光榮,唯有不邪行的人,可以享受。

  「四、妻莫能侵」。

莫能、就是不能,也就是不會。

侵、就是侵害。

換句話說:就是妻子對丈夫的侮辱,或者不禮貌的譏(音基ㄐㄧ)諷調誚(音峭ㄑㄧㄠˋ)。

  世界上的各國,大都以男人為社會的重心;而貞操的責任,又多責備女人,好像女人生來就負有守貞的義務,所以談到好色,多半側重在男人身上。

然而、在愛情專一上,男女雙方,有互相約定的權利。

所以一個已經結了婚的男人,在以男人為社會重心,家庭生活所繫(音係ㄒㄧˋ)的地位上,即使現在是二十世紀的時代,丈夫還是受到妻子尊敬的。

可是一個做丈夫的,富有好色的僻(音譬ㄆㄧˋ)性,結婚已後,還是在外面,偷偷摸摸的拈花惹草,破壞了愛情專一,白頭偕老的雙方協定。

那末!他的妻子,就不再對他尊敬,而要河東獅吼,對他辱罵,或加以管束了。

一個不邪行的人,循規蹈(音道ㄉㄠˋ)距,守身如玉,他的妻子對他,絕對不會有不禮貌的舉動,這叫做妻莫能侵。

如果根據中國人,婬人妻女,妻女婬人的因果定律來說:那末!「妻莫能侵」者,就是不邪行者的妻室,絕不會受到他人侵犯。

  這四種受用,隱伏在不邪行者的身心上,家庭裡,很不容易為他人看出。

唯有目光銳利的智慧者,才能體察得出,所以叫智所讚法。

經上接著說: 4-4.【經】「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的德號,前面已經講過。

「丈夫」,是男人的代名詞。

「隱密藏相」,就是男人的生殖器官,如馬的生殖器官一樣,隱伏而不外露。

隱、密、藏、都是不露的意思。

釋迦佛陀,有三十二相,任何一個人,修行成了佛,都有三十二相。

「馬陰藏相」,和「眉如秋月」,「眉間白毫」,「兩耳垂肩」,「垂手過膝」等,同為三十二相之一。

   上面的四種智所讚法,是有漏眾生分上,因不邪行而獲得的榮譽。

如果這一位不邪行的人,將這不邪行的功德,迴轉過來,以為無漏位上,佛果的莊嚴。

那末!他以後成佛的時候,決定獲得如現在佛陀一樣的「馬陰藏相」。

   過去 佛陀在世時,安陀國有一沙彌,奉師傅的命,去施主家取飯。

施主家祇一少女在家,少女見到沙彌年青俊秀,一見鍾情。

把沙彌請到屋子裡,向沙彌表示他的愛慕!沙彌知道環境危險,一失足成千古恨,乘少女出房,就尋覓了一把剃刀,自刎(音吻ㄨㄣˇ)而死。

這件事傳播出去了,不但受到 佛陀的讚美,而且得到國王的尊敬。

國王發動全城的人,來為他國葬,並且造塔供養。

他自己聖潔的性靈,固然是高陞果位,那是不用說的。

我們應該知道,不邪行的美德,有這樣的尊重。

回索引〉〉第十六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今天講到:丙字下第四段、不妄語的利益。

  語、是言語,妄者、虛妄不實。

不妄語,就是不說虛妄不實在的話。

當然、這裏還包括了,向壁虛造的文字在內。

  言為心聲,心理上有所願求、主張、彼此間的情感、思想、皆可以用言語來表達。

人之於我,可以由語言而知道我心理上的動態。

我之於人,同樣的如人之於我。

  都如法院的審判犯人,必須詳細偵查。

犯罪的輕重虛實,都根據犯人的供詞,以為罪刑判決的明證。

言語的重要性,於此可見。

  有一類的奸猾之徒,狡詐成性,他知道語言文字的重要,所以就利用語言文字,作為他奸詐、誘騙、恐嚇、或欺世盜名,虛偽宣傳的工具。

  孔夫子曾經說過:「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天真的聖人,根本就不知道世間上有心口不一樣的人,所以人家說什麼,他都信以為真;等到受騙以後,才知道上當,而自己警告自己,對於人家說的話,要留心觀察他的行為,是不是言行相符。

所以後來有「言顧行,行顧言」的訓示。

  然而,妄語在社會上,已成了普遍的現象,紙裡包火,包得好,也作興到底沒有事,戮穿了,至多信用掃地,人格破產而已。

可是在佛教的因果律上講起來,因妄語而侵損了他人的生命財產,生前受不受法律的制裁,是另一問題。

既死之後,必定要遭遇到三惡道的墮落。

即使轉生到人間來,一定要遭到口臭的病,憑你說什麼話,都得不到人家的信仰與支持。

假如能受持十善中的不妄語,那末!相反的,可以得到很多好處。

所以經上說: 5-1.【經】「復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

何等為八?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

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

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

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

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

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

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是為八。

」   佛陀復再次於上文,告訴娑竭羅龍王說:龍王!人們如果遠離妄語,可以獲得八種天所讚法。

天、在佛學上是六道眾生之一,居人世間之上,計有三界二十八重天。

與人世間最接近的,為四王天,忉(音刀ㄉㄠ)利天。

忉利、譯成國語為三十三,這一天居在須彌山之頂。

四方各有八天,忉利天主,就是帝釋天王,居中統治,合起來說、有三十三天,等於是橫切面的數法,二十八天、為豎的數法。

三十三天,為二十八天之一,天主「帝釋」,譯成國語為「能」,我國故有的說法,即是玉皇大帝。

專制時代的君主,呼為天子,天父就是玉皇大帝。

皇帝祀天大典的天,孔夫子獲罪於天的天,天生蒸民的天,無形中皆是玉皇大帝的別號。

四天王查察人間的善惡,上奏玉皇而加以懲獎。

所以過去稱風災、水災,皆叫做天災,做皇帝也認為是受命於天。

人們如果能守持不妄語的戒條,可以有八種的收獲,這八種的收獲,為上天之所稱讚的,所以叫天所讚法。

  「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

優缽、譯成國語為青蓮,那末!優缽華,就是青蓮花。

清淨就是沒有壞味。

  不打妄語的人,嘴巴裡是永遠清淨,並且還常常有青蓮花的香味,從口裡出來。

這是第一種,天所讚法。

  「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

諸世間?佛經上有三種世間:一、智正覺世間。

二、情世間。

三、器世間。

第一、是指佛陀。

第二、是指一切眾生。

第三、是指山河大地。

這裡的一切世間,當然祇局限於第一、第二的兩種。

  不打妄語的人,社會上各界各階層的人,甚至十方諸佛聖人,以及他道的眾生,都信仰你而崇拜你。

你說出話來,得到眾人的擁護。

這是第二種,天所讚法。

  「三、發言誠證,人天敬愛」。

發言就是說話。

誠是誠實。

證是證明或證驗。

  不打妄語的人,說出話來,是誠實而可靠,有時在眼前雖看不出他的價值,千年萬載以後,都會證驗出來。

因此、他一言即出,馬上會獲得人間的人,天上的天,大家的恭敬與愛護。

  都如我們的孔聖人,他說:「孝弟(音悌ㄊㄧˋ)而好犯上者,未之有也。

」中國幾千年來,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而共產黨犯上作亂,父母子女,都挑撥他們清算鬥爭。

外道教裡說:愛父母過於愛主的、不配做我的門徒,同共產黨一樣的荒唐。

又如、孟夫子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中國歷史上,一個政府,到了上下朦(音蒙ㄇㄥˊ)蔽(音瞥ㄅㄧˋ),貪污無能的時候,未有不亡國的。

這都是古人說話的證驗,到今天還是得到們的信仰。

這是第三種,天所讚法。

  「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

愛語、是眾生愛聽的言語。

眾生是泛指六道眾生,我們是人,且就人說。

  妄語裏、本來包括了惡口的成分在內,惡口就是麤言惡語。

不打妄語的人,不但言無虛妄,更無麤惡的言語,並且對苦惱眾生,發出慈悲柔和的軟語,來安慰眾生,使有苦惱的眾生,獲得清涼,感到自在。

這是第四種,天所讚法。

  「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

樂是快樂。

意樂、是心理上的快樂。

勝意樂,是心理上特殊的快樂。

三業者,身、口、意三種,各各皆有其作用,作用就是業。

  商人以獲利為樂。

做官以高昇為樂。

乃至小孩子以有得喫,有得玩為樂。

騷(音繅ㄙㄠ)人墨客,以飲酒賦詩為樂。

高人雅士、以遊山玩水為樂。

這些樂,雖有清濁的不同,但都是寄寓在環境和物質上,說不上有什麼價值。

有價值的樂,是內心上的愉快,為他人所意想不到,這才真是快樂。

不打妄語而說誠實語的人,心地上平平安安,無怖畏,無罣(音挂ㄍㄨㄚˋ)礙(音愛ㄞˋ),這才是殊勝的意樂。

因此、連帶到,身、口、意、三者,皆清淨無染。

這是第五種,天所讚法。

  「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

誤是錯誤,失是過失。

因說話說錯了,甚至喪失人家的生命財產,叫做誤失。

不打妄語的人,言不妄發,就不會有錯誤。

沒有錯誤,也就沒有過失,所以心安理得而常感到歡喜。

這是第六種,天所讚法。

  「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

尊重就是審慎。

奉行就是接受。

  不打妄語的人,自然會審慎自己的語言,如政府的命令一樣,賞罰分明,言出法隨。

那末!他說出來的話,不但人間的人能奉行,就是天上的天眾,也歡喜接受。

然而這除 佛陀而外,還有誰呢?這是第七,天所讚法。

  「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智慧、於事於理,決擇分明。

殊勝者、特別超勝。

制是制止,伏是降伏。

   不打妄語的人,具有超人的智慧,世間人的聰明,是無法比擬的。

這不可比擬的智慧,他能認清宇宙萬有的真理,世間上的一事一物,沒有不知其底源的。

所以人間天上的聰明,既不能制止,也不能降伏。

然而這除 佛陀而外,也再沒有其他的人了。

   圓覺經上說:「三千大千世界以外,下一滴子雨,都能知其頭數」。

這是澈悟而後, 佛陀的現量境界。

這是第八種,天所讚法。

經上接著說: 5-2.【經】「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

」   「真實語」,就是不妄語。

學佛的人,由於多生多劫,修不妄語的工夫。

將這不妄語的功德,不為現前的名聞利養,而將他留作佛果上莊嚴。

那末!這個修不妄語的人,將來成佛的時候,決定能獲得真實語的福報,如同十方佛如來一樣的。

  金剛經上說:「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未成佛以前的不妄語,是要留心,是要注意;成佛以後,不要留心,不要注意,自然而然的發言真實,言不妄發。

回索引〉〉第十七講   各位聽眾!今天的十善業道經,講到十善利益中:丙字下第五段、不兩舌的利益。

  兩舌、並不是兩個舌頭。

舌為發言的工具,在名言上表示與妄言之言,綺語之語,避免重複。

而且、假如叫兩言兩語,似乎都不成話說,所以叫兩舌。

  兩舌者、比如一個人,於其他兩個人,有所期圖,於是向甲說:乙、於你有謀害的意向;再對乙說:甲、於你有惡意的毀謗。

使甲乙兩方,感情破裂,然後再進一步加以挑唆,使他們發生爭鬥,而後從中漁利,所謂鷸(音月ㄩˋ)蚌(音棒ㄅㄤˋ)相爭,漁翁得利。

或者對於某一個人,當其於我有利的時候,我就竭力的譽揚而拉攏他;時過境遷,當初於我有利,現在反而於我有害,那末!我就散佈他的謠言,把他一腳踢開。

至於無罪而證入人罪,無短而宣揚人短,這都是兩舌。

輪轉五道經上說:為人歡喜宣揚人的罪惡,死入地獄,烊銅灌口。

更拔出他的舌頭,以牛犁耕之。

轉到畜生道裏去,則生為惡鳥,叫出聲音來,使人聽了都生恐怖。

這是兩舌的報果。

 佛陀深深了解到因果的必然,在在勸人不要兩舌而說和合的言語,所以經上說: 5-3.【經】「復次,龍王!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可壞法。

何等為五?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

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

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

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

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

是為五。

」   兩舌、含有破壞他人的惡毒作用。

不兩舌,就能獲得不可破壞的果,因因果果,不會有絲毫差別的。

  這五種法中,由個人的身體,一直說到善知識。

因為先有個人,而後才有眷屬。

有信仰而後才有修行。

信仰修行,都由於善知識的啟示。

  五種法中,每法兩句,都是第一句為所得果,第二句出其因由。

  一、身體康健謂之「不壞身」。

「無能害故」者,因為這人過去沒有破壞過他人,所以生生世世,也沒有人來破壞他。

所說的壞,就是用刀用槍或其他的方法致人於死,叫做壞。

  二、家庭間一團和氣,沒有爭吵的怪象,叫做「不壞眷屬」。

現在社會上的離婚,或者脫離父母子女的關係,那就叫做壞眷屬。

「無能破故」者?因為過去沒有用兩舌挑撥人家的是非,使別人的家庭不和,所以這人生生世世不會招致到有破壞他眷屬不和的惡果。

  三、信仰三寶,堅定不退,為「不壞信」。

「順本業故」者?本業、就是本來所修行的事業。

這一位不兩舌的人,本來深信三寶,堅定不移。

所以生生世世,對於三寶不會退墮,因為順乎他本來所修的事業。

  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

由於不以兩舌破壞他人的修行,所以生生世世,獲得合法的修行。

這不壞法行的獲得,由於自己的道心堅固,於所修才能持久不壞。

  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

善知識者,善於知因識果,或德高望重,為眾人之所知識。

佛教裡、尊稱各宗的長老,或說法的法師、為善知識。

信仰佛教,欲得認識佛理,則必須親近善知識。

「不壞善知識」,善知識、難道還有可壞、不可壞的嗎?這很難說。

大概善知識的資歷,也許有淺有深,資歷淺的善知識,他的道行,遇到不可抗拒的魔境,或者就會轉變,轉變就是破壞。

因此、不可破壞的善知識,是很難得到的。

這一位不兩舌的人,由於不以兩舌,誑惑他人,所以生生世世,獲得德高望重,資歷老練而不可破壞的善知識,做他的導師。

是為五種不可破壞法。

經上接著說: 5-4.【經】「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沮壞。

」   「正眷屬」者、正當的眷屬。

「魔」、是魔羅,譯成國語為能奪命,是專門破壞佛教的一種魔鬼。

「外道」、是心遊道外的修行人,自己走錯了路,還喜歡要人家跟他跑。

沮壞者,阻礙破壞。

  佛陀說:人能遠離兩舌,現世能獲得如許功德,如果將這功德迴轉而為佛果上的莊嚴,那末!將來成佛的時候,一定會得到具有正信佛道的眷屬。

魔王是破壞人信念的魔鬼,外道是引人向邪途的愚癡人,但對這位不兩舌者成佛而後的眷屬,既不能阻礙其前進,也不能破壞其信心。

向下講到:   丙字下第六段、不惡口的利益。

  惡口的口,也是發言的工具。

惡謂麤惡,從嘴巴裡發出來的麤言惡語,以發洩自己胸中的憤悶,或者不甚文雅的猥(音委ㄨㄟˇ)褻(音屑ㄒㄧㄝˋ)謔(音虐ㄋㄩㄝˋ)言,都叫做惡口。

涵養是人們的美德,古人說:「勃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弗怒。

」這就是涵養的表示。

沒有涵養的人,如果遇到悖逆的境界,則瞋火一起,衝口燒心,罵詈毀辱,無所不至。

都如「你是畜生,你是賤人,」做對方聽了,如刀割膚,如箭穿心。

依佛教的因果律說:犯惡口的人,死了必定要墮落三途,備受眾苦。

如佛經上說:惡口眾生,死墮地獄,地獄裡的獄卒,割罪人的舌頭,叫眾人自己噉食。

地獄罪畢,轉生餓鬼,常有蛆蟲,或膿血,從他口中流出。

如果轉生畜生,而為禽獸的話,唯有食噉糞穢,居處骯髒,叫出來的聲音,麤惡不堪,畜生罪畢,生而為人,則面貌醜陋,牙唇(音純ㄔㄨㄣˊ)疏(音書ㄕㄨˋ)缺,口有臭味,為每一個人之所討厭。

惡口有如此的罪過。

不惡口,當然就有很多的功德了。

所以經上說: 6-1.【經】「復次、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

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詞美妙。

五、言可承領。

六、言則信用。

七、言無可譏。

八、言盡愛樂。

是為八。

」   佛陀再次於不兩舌之後,又告訴娑竭羅龍王說:人們如果離開惡口,就可以成就八種清淨的事業。

成就者、可能辦到的意思。

那末!是那八種呢?   「一、言不乖度」。

度者分寸,乖者違背。

  人與人之間的言語交談,要認清雙方的關係,都如父、母、子、女之間,夫、妻、兄、弟、姊、妹之間,關係既然不同,身份亦復兩樣,雙方的說話,皆有各各的分寸。

不乖度,就是不違背自己應有的尺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契者契合。

理者真理。

  儒家說:一世利人以言。

又說: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一個人言不妄發,說出來,就要有利益於人。

有利益於人的言語,必定是合乎真理的。

  「四、言詞美妙。

五、言可承領。

六、言則信用」。

一般的說話叫做言,說話有了章段,聲韻叫做詞。

都如辦外交的人,善於說話,也叫做詞令巧妙。

承領者,接受的意思。

信用的兩個字,大家知道的。

也就是說話可信仰,起作用。

  不惡口的人,發出來的言詞,非常美妙,美妙也就是使人聽得悅耳、歡喜。

因為有能使人悅耳,歡喜的力量,所以也能使人易於接受。

因為有人接受,因而就能發生很大的效力,拿一般的社會活動來說:就是號召力。

  「七、言無可譏。

八、言盡愛樂」。

譏者譏誚;愛樂(音要ㄧㄠˋ)者敬愛好樂。

  不惡口的人,由於說話很有分寸,詞令又很美妙,所以他說出來的話,沒有一句,會引起他人的譏誚的。

同時還能使聽者發生敬愛與好樂(音要)。

6-2.【經】「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

  如來的音聲,清淨無染,所以叫梵音,就是清淨的意思。

  一個不惡口的人,不但在有漏的因位中,能獲得八種淨業。

假如將這功德迴向而為佛果上的莊嚴,那末!這一位不惡口的人,將來成佛時,也和諸佛如來一樣,獲得三十二相中的梵音聲相。

今天講到這裡為止。

回索引〉〉第十八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十善的利益中今天講到:丙字下第七段、不綺語的利益。

  綺語的綺,指綾羅錦繡一類好看的,以絲、絨、毛、為原料的織品。

語,當然是人的說話。

絲、絨、毛、的織品,本來祇要經緯的兩種線,但是、織成功的織品,一定會平淡無奇。

因此,富有技巧的人,會編造出很多的花樣和顏色,炫耀顧客的心目,而增加他們的銷路。

人們的說話,本來應該有什麼說什麼,心口相應。

但心存機詐的奸猾小人,大都富有說話的技巧。

他要於某一件事欺騙你,他會編造出一批花言巧語,引誘你上他的圈套。

再如、不講德行的文人,作出些情詞艷曲,描寫男女間的情愛,繪影繪聲,使人看了、聽了、心蕩神馳,挑動欲念。

或者關於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能曲盡其態的形於紙墨,使人看了,頓生喜、怒、哀、樂的情感。

增加人世間的是非口舌。

如織錦綺,所以都叫做綺語。

宋朝有一位黃山谷先生,擅長文學。

同時有一位禪師,法號叫法雲的,曾經對黃山谷先生說:你喜歡作艷歌情曲,蕩人婬心,使青年男女,干犯禮禁,其罪豈止墮落三途、受苦無窮呢!黃山谷聽了這話,甚為惶恐。

馬上一改已往的作風,專門寫作讚歎三寶,和放生念佛的詩偈(音竭ㄐㄧㄝ)。

都如:「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

原同一體性,祇是別形軀。

苦惱由他受,肥甘為我需。

莫教閻老判,自揣(音嘬ㄔㄨㄞˇ)看何如?」這首放生詩,就是黃山谷做的。

綺語有惑亂人心,妨害風化的罪惡,在所必禁。

不作綺語,當然有他的功德。

6-3.【經】復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

何等為三:一、定為智人所愛。

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

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是為三。

  佛陀在講過了不惡口的功德以後,再呼娑竭羅龍王而告訴他說:龍王!人們如果能離開綺語,馬上可以獲得「三種決定。

」決定者,保證的意思,保證不作綺語的人,有此收穫,一點不會含糊,那末!那三種呢?   一、「決定為智人所愛」。

智人、是有智慧的人。

夠得上稱有智慧,唯有 佛陀和諸大菩薩了。

愛、不是情愛,而是尊重的意思。

   法華經上有所謂一切智、一切種智、道種智、無師智、自然智,這許多智慧,唯有 佛陀獨有。

文殊菩薩稱大智,觀世音菩薩,亦稱悲智雙運。

其他除開小乘中的舍利弗,稱大智而外,很少有人以智慧著稱。

有智慧的人、眼界最高,不容易看得起一個人。

唯有不綺語的人,為有智慧的大士所尊重。

孔夫子門下,有一位賢者,叫顏回的,他不但不綺語,他簡直不什麼說話。

孔夫子曾經說過:我和顏回曾經成天的談話,他沒有反問過一句,好像是獃子一樣。

孔夫子又曾讚歎顏回說:「賢者回也。

」這是不綺語而為智者所愛的證據。

  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

實者、實事真理。

答問、就是答復人家的問題。

  不綺語的人,誠誠實實,假如有人向他提出什麼問題來,他都能如其事,如其理的答覆你。

也就是問題的本身是怎樣,他答復你就是怎樣。

  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

是為三」。

人、是人間,天、是天上。

威者、威猛、或威勢。

德者、德行。

勝者、殊勝,也就是特殊的意思。

  什麼叫做威猛呢?在人的方面說:譬如一個高級的將官,他統領了千百萬的雄兵,擁有很多的武器,他能攻城,能略地,能摧毀一切。

這位將官的部下,對他固然是一呼百諾,其他的人對於他,也因懷著幾分恐怖,感到自己微弱而渺小,而對他非常的恭敬,這就是威猛起的作用。

在物質方面說:颱風、傾盆大雨、霹靂、大炮、以及偶爾從天空裏飛過的噴氣機,都能予我們以威脅,都可以稱威猛。

但都不夠稱威德。

由於德行卓著,受到任何人的尊敬,重視,那才叫做威德呢!   然而、什麼是德行呢?德者得也,換句話說,接濟他人的虧乏,使人獲得真實的受用,這才是道德的行為。

我們打開眼睛來看吧,人們缺少的是些什麼?如果說:缺少高官,缺少錢財,缺少穿的,喫的,或者兒女。

可是給予他的高官,他不能做一輩子。

贈送他、堆集如山的珍寶,他不能永遠用之不盡。

接濟貧苦人的衣食,你能接濟多少人,而且你不能養活他一生。

何況孔夫子曾經說過,「博施濟眾,堯舜其猶病諸!」求到了兒女,未必定能孝順。

這都是不徹底的慈善,而不是真實的德行。

那末!什麼才是真實的德行呢?這如金剛經上說的,「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就是說:每一個眾生,我皆使他了脫生死,證入涅槃,永離世間一切苦惱。

雖然做到了這樣的成績,而且不自居功。

這正合老子哲學上的一句話:「上德不德。

」這才是真正的德行呢?具有這樣的德行,除非是諸大菩薩。

諸大菩薩具有這樣的德行,自然而然的有股莊嚴肅穆的氣概,在人間則群生仰戴;在天上則眾聖雲奔,所以叫「決定於人天中,威德最勝」。

「無有虛妄」者!出其所以。

菩薩所以有如此威德者,那就是由於他沒有虛妄綺語。

經上接著說: 6-4.【經】「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

」   授記者、諸佛授與菩薩、聲聞成佛的記別。

唐捐者、徒勞無用。

  上面的三種決定,由於多生多劫不綺語而獲得的酬報。

假如將這功德,迴向而為佛果上莊嚴的話,那末!將來成佛的時候,可能獲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

  如來、是諸佛十種德號之一,都如我們稱 教主為釋迦牟佛,也可稱之為釋迦如來。

學佛、本來為的是成佛,佛弟子們,或經過小乘而轉入大乘,或直接進入大乘,能夠達到不退轉的階段,諸佛如來,就為他授成佛之記。

就是說:你像這樣的向前努力,當中還要做若干工作,到某一個時候,在某一個國土,你就成佛。

名字叫啥,壽命多大,弟子多少,度人若干。

這是對學佛弟子的一種獎勵。

這叫做授記。

「諸所授記」者,諸佛如來,為誘引眾生向前邁進,有時對一個弟子,在前後不同的場合,多次授與成佛之記,這是一種方便。

皆不唐捐者,多生多劫的行菩薩道,修不綺語的行門,就能獲得如來授與成佛之記,那末!所有的辛苦,也不算白吃,不是一種勞而無功的工作。

回索引〉〉第十九講   各位聽眾!今天的十善業道經,十善的利益中講到:丙字下第八段、不貪欲的利益。

  什麼叫做不貪呢?要知道不貪,應該先了解貪。

貪、是貪、瞋、癡、三毒之一,貪求的意思。

一切眾生,都有貪求。

我們是人,應當就人來說貪。

人類的最初,由於父母的精血,也就是精蟲和卵子,結合而成。

在母胎中吸取母親的血液,漸漸長成以至於出胎。

出胎後仍然須要母親的奶水喂養,從此一直到老死的期間,沒有一分一秒鐘的時間,能離開千百萬種的生存條件。

在佛學上把這許多條件,歸納起來而為地、水、火、風的四大原素。

人類的血肉之身為內四大,日常所吸取的營養,和遮羞取暖的衣服,食息其間的房舍,山河大地的環境,都屬於外四大。

內四大,分別攬取了外面的四大,短短數十年的生命,得以生存。

人類的子子孫孫,也因他而得以延續。

為生命的生存,人類的延續,以我的能力,取我的所需,本來是極合理的事。

  但人類的欲望,好像是天生的,永遠不能滿足。

都如做官,縱然高昇到極品,如果不嘗到元首的滋味,終究不能稱心。

所以孔夫子所修訂的一部春秋上,很明白的記載著,二百四十二年當中,以臣下而殺死其君主的,有三十六次,以兒子而殺死其生父的,又不知道有幾次。

君臣、父子之分,在倫常道德上,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為什麼為臣子的要喪心病狂殺死其君父呢?為的是君位的榮耀,為的是大權在握,為的是滿足其聲色犬馬的享受。

君位的榮耀,大權的在握,聲色的享受,綜合起來,總是一個貪,或者加上一個欲字叫做貪欲。

又如眼前的台子上,既有巧克力糖,又有美國的花旗橘子,紅綠相間(音諫)的蘋果,假如讓小孩子看到,你拿一塊巧克力糖,塞到他嘴裏,他絕對不感到滿足,兩隻手上還要各各捏上幾塊,然而還不見得稱心。

必得要在他衣服上袋子裏,裝上一兩個蘋果和橘子,這才庶幾乎稱心滿意。

嘴裏手裏都有了糖,如果不給他的蘋果和橘子,他必得要哭、要鬧、然而這是什麼道理?這也是一個貪欲。

所以古人說:一金在野,百人爭之;一兔在野,百人逐之。

這是貪欲的表現。

爭城以戰,殺人盈(音營ㄧㄥˊ)城;爭地以戰,殺人盈野,這是貪欲的結果。

   貪欲的禍害,絕不是我這拙口鈍舌,所能宣講得出。

 佛陀鑒於貪欲的禍害,因而將弟子們的生活程度,降低到極度。

 佛陀在遺教經上曾經說過:「汝等比丘,當自摩頭,以捨飾(音識ㄕˋ)好。

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

」著不好看的衣服,乞化度日,這是不是最低的生活呢! 佛陀又說:「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

少欲也就是漸離貪欲。

然而少欲能生什麼功德呢?十善業道經上 佛陀又召呼娑竭羅龍王說: 7-1.【經】「復次,龍王!若離貪欲,即得成就五種自在。

何等為五?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

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

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

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是為五。

」   成就、就是成辦。

自在者、隨心所欲。

五種自在,就是有五件事,隨心所欲。

 佛陀的意思是說:人類如果能夠離開貪欲,就可以成辦五件隨心所欲的事。

何等為五呢?   「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

三業:就是身、口、意。

身是身體,口能言語,意能出主張。

諸根是眼耳等六根,具足、是不缺少。

  貪欲生於意識,發之於語言,或見於身體的行動。

這行動就是殺、盜、婬、妄。

人造了殺、盜、婬、妄的行為,則身心不安,三業不能自在,在果報上會受到六根不具,五官不正的懲罰。

如果離開貪欲,那就三業自在,諸根具足了。

  「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

財、是金銀珠寶。

物、是值錢的事物。

自在者,隨意享用。

一切怨賊的怨,是與我有怨的人。

怨賊的賊,是盜賊。

奪、是搶奪。

  在佛教因果律上說:人們如果不貪欲的話,其後生可以獲得金銀珍珠,一切寶物的隨意享用。

而且你所持有的金銀寶物,任憑怎樣多,不會遇到怨家的破壞,盜賊的偷竊,也就是不會因財寶的豐盈,而招惹到任何的煩惱。

  人們中,生來不曾受過生活壓迫的人,自然是有的,但貧苦的人,生活的窘(音炯ㄐㄩㄥˇ)迫,絕非一般人所能想像。

一般的傳說:周文王的參謀長,名叫姜太公的,在貧苦的時候,擺小攤子賣粉麵,忽然一陣大風,將粉麵吹得乾乾淨淨。

又湊上一點資本,改賣瓦器,忽然一匹無韁(音江ㄐㄧㄤ)的野馬,疾馳而來,將瓦器踏得粉碎。

因此、窮途落魄,黃面老婆跟他鬧離婚。

唐朝的杜順大師,曾經將「鞋」子晒在門外的太陽光下,有人警告他,鞋子晒在那個地方,會被人偷了去的。

杜順大師說:我已無量世,沒有盜竊人家的東西,我的鞋子絕不會遇到偷竊的。

這兩個故事,足以為財物不能自在,以及一切怨賊不奪故的證明。

  「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

富貴壽考謂之福,樂善好施叫做德。

福德俱備,受用自如,就是自在。

至於欲、是欲望的欲。

物、是財物。

由於過去的不貪欲,而感到隨心所欲。

物皆備故者;隨你的心意,要什麼有什麼。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

王位、是國王的地位。

國泰民安,垂拱而治,叫做自在。

希有的物事,如鑽石之類的東西,是珍奇妙物。

皆奉獻故者,由於國家的太平,民豐物阜,國家的聲威,遠播內外,邊遠的臣屬,一個個皆採摘珍奇寶物,奉上國王,所以叫皆奉獻故。

  「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

是為五」。

獲者得也,過者超過,本所求,是本來所希求的數量。

百倍、顯其數量之多;殊勝、言其質量之好。

過去世,謂之昔時,慳(音鉛ㄑㄧㄢ)、是貪欲。

嫉、是忌妒。

   上面說的那享受太平豐樂的國王,人家奉獻他的珍奇妙物,皆超過他本來所希望的數量和質量。

等於說:他希望人家送他一千,人家卻送他一萬或十萬。

這是什麼因由呢?「由於昔時不慳嫉故。

」這一類的意外收入,都是他過去生生世世,肯得佈施,或者看到人家豐樂有餘,而不生忌妒,甚至為人歡喜。

這裏的不貪嫉,就是 佛陀告訴龍王的若離貪欲。

  各位聽眾!財、富、名、位,在一般人的心想中,總以為用強暴、用詭計、用欺詐、祇要到手,便是我的福報。

佛教以因果為宗,使用強暴、詭計、欺詐、及使滿足了你的貪欲,也祇是一時的熱鬧,叫做鍾馗嫁妹鬼排場。

將來你必受到因果律的懲(音成ㄔㄥˊ)罰,牛馬、豬羊、貧窮困苦,都是你未來的遭遇。

  時間不問古今,地域不分南北,那個時候,那個地方,都有享用不盡的人,也有衣食不周的人。

這兩種不同的人,也許是同一環境,同一身份,或同一職業。

然而為什麼有貧富的不同呢?這在佛教因果律上說:就是佈施與慳貪,嫉妒與隨喜,各各造的不同的因。

因此、在果報上就有貧、富、貴、賤的兩樣。

關心時代的人,設法使每一個人,都能有職業,都可以維持其生存,不致於貪贓枉法,盜竊奸詐,這是一個根本辦法。

守持佛戒,不造苦因,更是根本的根本辦法。

至於共產黨,以勞工專政為號召,以清算鬥爭,為齊一貧富的方法,那是不齊其本而齊其末,手段是毒辣的,殘暴的,統究不為全世界所能容忍的。

經上接著說: 7-2.【經】「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

」   前面是有漏,這是無漏。

意思是:若將離貪欲的功德,回向佛果。

那末!將來成佛時,在三界中特別尊貴,因為三界中有緣的眾生,沒有一個不恭敬佛的。

回索引〉〉第二十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中,關於十善的利益,今天講到:丙字下第九段、不瞋(音琛ㄔㄣ)恚(音惠ㄏㄨㄟˋ)的利益。

  什麼叫做瞋恚呢?瞋、是貪、瞋、癡三毒之第二。

瞋者、暴怒。

一般的說來,就是發脾氣,耳紅面赤,大聲吼叫,這都是瞋的表情。

恚、是恚恨。

好像是遇到了不能忍受的逆境,又不能,或者是不敢表現在面孔上,只好懷恨在心,待機報復,叫做恚。

瞋、恨、惱、害,這一類的惡心,在唯識學上都有嚴格的分別,這裡為求大家容易懂得,所以避免不講。

  人們為了不順耳的逆言,或者不如意的逆境,容易引發瞋恚。

瞋恚心發起來,往往失去了理智,而殺人放火的大惡,都可以幹得出。

所以佛經上有「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的嚴重警告。

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上也曾說過:「我不見菩薩,於他菩薩起瞋心者。

」這意思就是說:菩薩的發心是廣大的,慈悲的。

菩薩視一切眾生如自己,一切眾生中,已發心者固然是現在的菩薩;未發心者也是未來的菩薩。

所以菩薩的心眼兒裡,沒有一個,不是菩薩。

因此、菩薩不管遇到任何的逆境,他於任何人不會動瞋恨心的。

菩薩的修養,菩薩的偉大,我們在這兩句話上可以完全看得出。

瞋心的生起,既有殺人放火的後患,所以學佛的人,應當遠離瞋恚。

因此、十善業道經上說: 7-3.【經】「復次,龍王!若離瞋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

何等為八?一、無損惱心。

二、無瞋恚心。

三、無諍訟心。

四、柔和質直心。

五、得聖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

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是為八。

」   佛陀次於若離貪欲之後,告訴娑竭羅龍王說:龍王!修學佛法的人,如果能夠遠離瞋、恚,就可以獲得八種喜悅心法。

喜、悅、是心理上的愉快;瞋、恚,是心理上的病態。

喜、悅、和瞋、恚,是敵體相反的。

既已遠離了瞋、恚,當然應該獲得八種喜、悅。

君子之道長,小人之道消,這才是天演的公例。

現在讓我將八種喜悅法,一一的解釋在下面:   「一、無損惱心」。

損、就是破壞。

惱、就是使人心理上苦悶、難受。

  人與人之間,都如甲方對乙方有了仇恨,心理上動了瞋恚,因此、就處心積慮,設法來破壞乙方,使乙方遭遇到財產或生命的損失,讓乙方寢食不安。

發菩提心的菩薩,視他人和自己一樣,可謂遠離瞋恨而冤親平等,所以於任何人無損惱心。

  「二、無瞋、恚心」。

瞋、恚的解釋,已在前面講過。

  若離瞋、恚的瞋,恚,可算是潛(音錢ㄑㄧㄢˊ)在的本體;這裡的瞋、恚,應該指為發現於身口的行為,也就是瞋、恚的能,在佛法叫做用。

攝用歸體,則潛藏於內心;依體起用,則表現於動作,瞋、恚的體,既已遠離,當然不會有瞋、恚的暴惡行為。

  「三、無諍訟心」。

對於事實,或理論的辯論,叫做諍;在事實上如產權之類的爭執,惟憑辯論不得解決,不得不求直於官廳-如現在的法院,叫做訟。

  瞋、恚心大的人,歡喜打官司,這是必然的事。

可是勞民喪財,費時失業,打官事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孔夫子曾經說過:「聽訟!吾人由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孔夫子以為評判曲直,他與別人並沒什麼兩樣,他的長處在消滅民間諍訟的起因。

可是消弭(音米ㄇㄧˇ)民間諍訟的起因,不僅是饑有食,寒有衣,抑制強梁,扶持弱小而已。

因為劣根性的眾生,好爭是他們的天性,他能無風三尺浪的妄生是非。

所以佛法求得根本的解決,必得要遠離瞋、恚,才能無諍訟心。

  「四、柔和質直心」。

柔者溫柔。

和者和平。

質者質樸。

直者正直。

   溫柔敦厚,質樸而不虛偽,正直而不邪曲,這是人類中最善良的人,也是人類中最真實的人。

要偵察人類中的君子與小人,可以拿真實和虛偽來做標準。

生性質朴,說話做事,是、就說是,非、就說非,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分毫不加文飾,更不會渲染,雖說是,質勝文,近於野,然而人類的本性,卻還存在著一分。

現在社會上,玩弄手段,以曲成他的虛偽,以達到他名利的目的,猶強調自以為是的人,也不知道幾多,說起來真夠痛心的。

溫柔敦厚,的確是人類的美德。

但也有人說:這是無用的別名。

目前的世界,惟有剛硬,才得生存。

你存著一分忍讓,你的敵人,正好前進一分。

你的敵人,絕不會因你的忍讓而也對你忍讓,你盡量的忍讓,那就不啻(音悌ㄊㄧˋ)在協助你敵人的成功。

都如、民主世界,對鐵幕國家的忍讓,是最好的比例。

然而在 佛言佛,我以為學佛的人,還是應當忍讓的。

法華經上八歲龍女的信條,就是慈悲仁讓,志意和雅。

如其不然,那、 佛陀在過去世中,割肉喂鷹,捨身餵虎,都是多餘的。

因為學佛的人,應該遠離嗔、恚,遠離了瞋、恚,忍讓是自然的現象。

向下講第五:   「五、得聖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

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第五中的聖者,可以指阿羅漢以上的聖人。

能與一切眾生之樂叫做慈。

第七中,身體上的相好,端莊而嚴麗,叫做身相端嚴。

第八中的和忍,是慈和忍辱。

梵者清淨,梵世、除大梵天外,清淨的世界,都可以稱梵世。

  五、六、七、八的四種中,有三重(音蟲ㄔㄨㄥˊ)因果,是那三種呢?五中得聖者慈心為因,第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為果。

五、六為因,第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為果。

第八、和忍為因,速生梵世為果。

因為慈字的定義,就是與一切眾生之樂。

既得了聖人的慈心,當然以利益眾生,安樂眾生為前提。

既然得到聖者慈心,而利安眾生,則身體上的相好端嚴,也是當然的酬報。

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

金剛經上說:「知一切法,得成於忍。

」忍辱多福,這是必然的因果。

所以第八中以和忍故,得生梵世。

和忍是因,得生梵世是果。

這是說:遠離了瞋恚,可以獲得的八種好處。

經上又說: 7-4.【經】「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無礙心,觀者無厭。

」   上文說的是遠離瞋、恚,在有漏世間獲得的好處。

假如將遠離瞋、恚,引生的功德,都回向於無漏,而為佛果上的莊嚴時,則這一位遠離瞋、恚的菩薩,將來成佛以後,更能獲得無障礙的心。

無障礙者,佛心猶如虛空,無所不容,所謂心包太虛,是周沙界。

佛心既無所不包,則人我一體,或者人我兩忘,也是不期然而然的事。

不要說是佛心吧!一個大善知識的心,有時對於小人,也不免生氣,但過去了就算了。

小人懷恨於他人,則非報復而後,不得甘心。

所以懷有瞋、恚心的小人,走到那裏都使人駭怕。

佛已斷盡瞋、恚,所以觀看佛的相好,祇感到百看不厭,不會有滿足之想的,這叫觀者無厭。

某大寺裏,彌勒菩薩前面,有一付對聯,我寫出來,作本文的結束。

那對聯說:「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近相親,怎不滿腔(音羌ㄑㄧㄤ)歡喜」;「世上儘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今天就講到這裡為止。

回索引〉〉第二十一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的十善利益,過去已經講完了九善了,今天講到:丙字下第十段、不邪見的利益。

   愚者愚昧,癡者癡迷。

愚癡的兩個字,一般的說來,似乎是不聰明就叫做愚癡。

但 佛陀所說的愚癡,不是這樣膚淺。

 佛陀所說的愚癡是:昧於實事實理,叫做愚;貪戀執著於六塵,造作諸惡,枉受生死叫做癡。

   宇宙萬有的形成,自有其一定的道理,這一定的道理,在 佛陀徹底覺悟的結論,是緣生而無性;無性而緣生,了悟而親證到這緣生,就可即生而證入無生,千萬年黑漆桶,一旦打破,生死不能為礙,一切皆成假名。

可是自有史以來,人類對於這宇宙萬有,緣生無性的真理,都如宗教家、哲學家、以至一般的學者,都各有各的一套,而且各各皆言之成理。

但至多祇能猜測摸擬,無論如何,得不到廬山真正的面目。

並且還有一種學說,都如進化論,主張物競天擇,優勝劣敗的謬說,唯物論演變成功的共產思想,使人類自相殘殺,流毒無窮。

然而,他們都各各自以為是,反而斥責佛教為迷信,這都是叫做愚。

人類稟受了這四大假合的血肉身,執以為我;復執妻室兒女,家宅田園,以為我所,由於執我,執我所為實有,貪圖享受、愛慕虛榮,因而造作惡因,甘受六道輪迴的大苦,這叫做癡。

學佛者的唯一目的,在要求出離生死的大苦,而獲得涅槃彼岸的解脫。

所以佛陀在在處處,都是以智慧化愚癡,如本經上說: 8-1.【經】「復次,龍王,若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

何等為十?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

二、深信因果,寧殞(ㄩㄣˇ)身命,終不作惡。

三、惟皈依佛,非餘天等。

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

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

六、無量福慧,轉轉增勝。

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

八、不起身見,捨諸惡業。

九、住無礙見。

十、不墮諸難。

是為十。

」   佛陀次於若離瞋、恚之後,復告娑竭羅龍王說:學佛的人,如果能夠遠離邪見,就可以成辦十種功德。

  什麼叫邪見呢?邪者不正;見者見解。

這裡的見解,包括了一切的思想、學說。

但邪見這名詞,在別個地方叫愚癡,而邪見又為五種惡見當中的一種,別指心遊道外的許多迷信者而說的。

處處經上,皆以貪、瞋、癡為三毒,因此、接著在永離貪欲,瞋恚之後的邪見,我敢斷定他是愚癡的代名。

愚癡之所以為愚癡,前面已經說過。

若離愚癡,即能獲得十種功德。

十種功德中的   一、「得真善意樂」。

意字,在這裡,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心。

善是妙好,樂是快樂。

善意樂者,就是內心上的一種安隱和愉快。

因為遠離愚癡的人,他的行為是合理的,合理的行為做完了之後,身安心安,這一種的安隱快樂,絕非酒色爭逐,酣(音憨ㄏㄢ)歌妙舞的快樂可比。

孔門弟子的顏回,「一簞(音單ㄉㄧㄢ)食,一瓢(音嫖ㄆㄧㄠˊ)飲,處陋巷,人不堪其憂,而顏子不改其樂。

」原始的佛弟子,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食睡而外,經行坐禪,這都是善意樂的表現。

「真善等侶」者,侶者伴侶。

地位相等,知識相等的伴侶,是為等侶。

等侶而稱真善者,彼此之間,皆以道義為依歸,以生死相勗勉,患難疾病互相扶持,這才夠得上稱為真善等侶。

  「二、深信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

因如植物的華,果如植物的實。

殞者犧牲。

  都如稻苗開稻花,結稻子;荳苗開荳華,結荳子。

如是因結如是果,因果不會錯亂的。

飯菜是因,喫飽飯菜,肚子不餓就是果。

世間上沒有一事一物能離開因果關係。

佛教以因果為宗,所以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還不報,時辰未到。

儒家也說「作善之家,必有餘慶;作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這是儒佛一部份相通的地方,也是中國與印度文化相吻合,最顯著的地方。

因此遠離愚癡的人,深深的信仰因果,「寧」可犧牲「身命」「終」究「不」造「作惡」業。

  「三、惟皈依佛,非餘天等」。

惟、是專一,皈投依靠於佛陀。

餘天者,佛陀以外的天,神、鬼魅(音媚ㄇㄟˋ)等等。

  這就談到信仰的問題了。

過去的人類,知識未開,鑑於自然界的風雲雷雨,日月水火,山川土地,都具有生成萬物,和損毀萬物的能力,因此疑惑這些事物的背後,都有一個不可思議的神,在為其背景。

所以認為山有山神,土有土地,一一皆對以頂禮膜拜,求其保育五谷,風雨適時。

聰明的人,就利用人們這一弱點,創造一神教,以統一信仰,集中意志力量,可以作宗教、政治、文化的侵略,而鞏(音拱ㄍㄨㄥˇ)固自己的國族。

在佛教說:多神是迷信,一也是迷信。

人、必須信仰自己,自己徹底覺悟便是佛。

佛陀是我們的先覺,佛陀是超越世界人類,是非紛擾之外的,所以我們有自尊心的人,應當皈依佛陀。

佛陀以外的天,或是神,都是未能超越生死的凡夫,不夠為我們的皈依者。

所以說:惟皈依佛,非餘天等。

  「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

直正的兩個字,可以互相作註解,如直者正直。

直如筆桿,有直的筆桿,才寫得出端正的字來。

吉是吉祥,凶是凶惡或危險。

  心為主體,見為作用,有直的體,方有正的用。

古人說,形端則影直。

維摩經上,「直心是道場」,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以直心正見為出發點,見於行動上的行為,自然都是合理的。

至於前途的吉凶禍福,人們是無法預先知道的。

愚癡的人,對於自己的前途,是吉是凶,無法知道,常常盤旋在心裡,好像漁網,層層節節,無法解開。

遠離愚癡的人,以直心行正見,事事不違背良心,前途的吉凶禍福,置之度外,心理上光明磊落,坦然而平安。

因此、永離吉凶的疑網。

  「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

人道、天道、是為善道,地獄、惡鬼、畜生,是為三惡道。

更者經過。

  由於第四,以直心行正見,見於行為上的都是善的,所以常常生於人道、天道中,不會再墮落到三惡道裡去的。

  「六、無量福慧,轉轉增勝」。

轉轉者、每次轉生的意思。

增者增加,勝者優勝。

  天上的眾生,福德智慧,是勝於人世間的。

天有二十八重,一天勝過一天。

遠離愚癡的人,既常常生於天道之中,他的福德智慧,每一次轉生,皆能增高天位,所以叫展轉增勝。

  「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

道、譬如道路。

邪道、是偏邪小道。

聖者正也,正道、譬如平坦的大道。

  求真理,必須有正當的方法。

等於走路,必須由平坦的大道,方能易於達到目的地。

曲徑小道,既迫窄,又危險,行曲徑小道,不一定能達到目的地,且有犧牲生命的可能。

都如道家的燒丹煉藥,自古及今,從沒有見過不死的仙家。

因此、永離愚癡的人,必能永離邪道而修正道。

  「八、不起身見,捨諸惡業。

九、住無礙見。

十、不墮諸難。

是為十」。

  執著這我們眼前所有的血肉之身為實有,叫做身見。

無礙見者,礙、是障礙。

不墮諸難的難,是三災八難。

  遠離邪見的人,深深的體驗到,現前這血肉的身體,如幻如化,因此、絕對不為著這幻軀去起貪、瞋、癡,造殺、盜、婬。

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障礙,多由身見而起,既然沒有身見,就能安住無礙之見,無礙之見,則物我一體,何怨何親。

同時、既然不起貪、瞋、癡,不造殺、盜、婬,則身心清淨,離諸過惡,當然不會遭遇到三災八難的煩惱禍害。

8-2.【經】「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   佛陀的意思是說:永離愚癡,所生的諸種功德,如果拿來迴向作佛果上的莊嚴,那末!將來成了佛的話,就可以獲得諸佛所同證的一切佛法,以及諸佛所同有的自在神通。

  第四別明十善利益的一大科,至此已經講完,下星期一再會。

回索引〉〉第二十二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的十善,以及修學十善的利益,過去已經講過。

今天講到:   乙字下第五段,以十善融六度。

  在這裏面,又將他分為兩段:初以十善融佈施度。

次以十善融餘五度。

現在且講:   丙字下第一段,以十善融佈施度。

  分為十段:   佛教的內容,有所謂大乘和小乘的不同。

一般的說來,都以為修學小乘佛教的人,大都是側重在自利,也就是急於自己了脫生死的苦惱,超越三界,常住於純精神的領域,佛學的術語,叫做涅槃。

大乘是以發菩提心為基礎。

菩提心的原則,是以超越生死,得成佛道為目的,而以修學六度,度脫眾生為條件。

也就是要在人世間,磨煉自己的身心,遇到聲色貨利的環境,不生貪著:遇到悖逆的環境,不生瞋恚。

貧窮困苦,不生怨嫌;富貴多財而能施捨。

將自己的性靈,磨琢得晶瑩澄潔。

在世間而不染著世間;離世間而不棄捨眾生。

普賢行願品上說得好:「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不即不離,這正是為學習大乘佛教者的寫照,而下面的六度也正是菩薩的修行。

  六度是什麼呢?一佈施。

二持戒。

三忍辱。

四精進。

五禪定。

六般若。

度、是從生死的此岸,度到成佛的彼岸。

這六種法門,都是度到彼岸的工具,所以名為六度。

又名六波羅密,波羅密,譯成國語,就是度到彼岸的意思。

  上面所講的十善,我們能做到百分之百,可以不失人身,也可以為生天的條件。

再以十善為基礎,進一步修學六度,現在就是菩薩,將來可以成佛。

所以這一段的經文是以十善融六度。

融者、融會,也就是將十善與六度,渾合起來而為菩薩修行的方法。

現在先講十善中的:   丁一、離殺害而行施。

8-3【經】「爾時世尊、復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於修道時,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損害。

」   要了解這一段經文,有幾點必須先弄明白:都如我們的建築房屋,首先須要打好基礎,基礎如果不穩固,憑你什麼堅固的建築物,都經不起颱風地震摧毀。

佛法的修學,上面所講的十種善業,就是最好的基礎。

這是第一點。

  我們做人,祇是謹慎小心,守持不殺生,不偷盜乃至不貪、瞋、癡的十善。

這只能算是消極的不為惡,充類至盡,不過是獨善其身的自了漢,與他人沒有多大的利益。

如果再進一步積極的為善,才夠得上稱為自利利人,修學佛法的菩薩。

這是第二點。

   財產豐富,壽命長久,又有很好的如意眷屬;相貌長得好看,得到多數人的尊敬與服從,這許多幸福,都是人類所歡迎的。

然而這都是基於佛教的因果定律 釋迦牟尼佛,不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也不說色即是空,而以人類日夕所祈求而不可得的物質享受來對我們說,這正是獎勵我們努力為善的作用。

這是第三點。

  剛才讀的一段經文,那裏面依此善業的善業,正是以十善為基礎的指示。

能離殺害而行施故,離殺害,就是消極的不為惡;行施、就是積極的為善。

常富財寶等等,就是建立因果,獎勵人們向遠處,大處邁進。

   講完了這幾點,然後再來消釋經文。

經文的解釋是:當 釋迦牟尼佛說完了十種善法以後,又復告訴娑竭羅龍王說:如果有行菩薩道的菩薩,依據以上的十種善業,在正修菩薩道時,能夠遠離殺害生靈的殘忍,而進一步的修行佈施的話。

這位菩薩,他在將來,必定能獲得甚多的財寶。

他雖擁有甚多的財寶,但絕對不會有盜賊來侵奪的。

而且他的壽命是長久的,絕不會中途夭折而死於短命的。

他的生命、財產、名譽、眷屬,也不會為怨家,殘賊之所損害。

   這裏面的佈施有三種:一財、二法、三無畏。

就是以自己的財產,修學佛法所得的知識,無條件的施捨他人轉教他人。

既不殺害眾生,更以方便救護眾生,使眾生於我不生畏懼,這就是三種佈施。

佈施財產是因,常富財寶是果。

不殺害而又能救護眾生是因,長壽、不短命死亡是果。

以佈施而獲得甚多的財產與長壽,這正是因果的關係。

以如是因,當得如是果,自然不會遭遇到盜賊的侵奪。

 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人們的財產,天然的應該分為五分:一分是國家的。

一分是盜賊的。

一分是水的。

一分是火的。

一分是不肖的子孫的。

也就是政府要征收你的捐稅。

盜賊可以搶奪。

水可以淹了。

火可以燒掉。

遇到敗家的子弟,馬上替你賣盡用光。

然則我們自己的財產,我能分派到幾分呢?所以擁有財產的人,不趁自身的存在而修行佈施,那真是愚癡啊!以下講到:   丁二、離不與取而行施。

8-4.【經】「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最勝無比,悉能備集諸佛法藏。

」   不與而取,雖是一草一木之微,是盜竊的行為。

諸佛法藏者,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是為三世;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是為十方。

時間上的三世;空間上的十方,隨時隨處,都有佛寶出世。

集合十方三世的許多佛寶,是為諸佛。

諸佛所共同覺悟的真理,以及指示佛弟子修行的方法都是法。

法的裏面包容了不可思議的功德,是為法藏。

  經上的意思是:修學佛法的菩薩,如果能夠遠離不與而取的盜竊行為,更能實行三種佈施的話。

那末!他便能獲得甚多的財寶,而且不會遭遇到他人的侵奪。

更進一步,對於十方三世諸佛的法藏,他都能通達。

他所有的一切,於同等地位的人們當中,是最殊勝的,是無可與比的。

以下講到:   丁三、離非梵行而行施。

8-5.【經】「離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

其家貞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

」   梵行、清淨的行為是為梵行;非梵行,就是穢惡的行為。

貞、是女人們的貞操。

順、是指妻子能服從丈夫。

欲心,是婬欲的念頭。

世間上不清淨的行為,無過於男女婬欲,然而為了後代的延續,對於正式結婚的夫妻,佛教是許可的。

至於在夫妻的限制而外,不論男女,如果有婬亂的行為,不但是佛教認為是邪行,是非梵行,就是國家的法律,社會上普通的道德,也是不容許的。

所以男女兩方均應該有守貞的義務。

過去專制時代,重男輕女,守貞的義務,專門責備女人,所以如果有任何一個女子,因抗拒強暴,守貞而死,國家下命令,為他豎貞烈的牌坊,並且將他的事蹟,寫進歷史,這都足以表示貞節的可貴。

所以經上的意思是:   修學佛法的人,如果沒有婬亂的非梵行,而且更進一步的能修行布施,他不但能獲得他人不能侵奪的財寶,他的妻子也能保守貞節,服從隨順,享受著夫倡婦隨的天倫之樂。

並且不相干的外人,沒有一個人,膽敢以婬欲心,拿眼睛偷看他的母親和妻子的。

古人說:婬人妻女,妻女婬人,這種因果報應的道理,是與佛教不謀而合的。

  各位聽眾!社會上關於情殺的命案,或有傷風化惡行為的案件,報紙上差不多是天天有的。

國家的法律,社會道德,皆不足以制裁。

世風日下,道德淪亡,這是多麼可怕的現象啊!我們信仰佛教,和修學佛法的人。

都有宣傳佛法,改變惡風氣的責任,望大家共同努力。

今天講到這裡為止。

回索引〉〉第二十三講   各位聽眾!今天的十善業道經,講到:   丁四、離虛誑語而行施。

9-1.【經】「離虛誑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

離眾毀謗,攝持正法。

如其誓願,所作必果。

」   虛者、不實在。

誑者、欺騙。

以虛妄不實在的話,欺騙他人,希望獲得不合法的利益,是為虛誑語。

毀謗者,以無根之語,毀壞他人的名譽。

攝持者,攝受執持。

佛所說的話,皆能使人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是為正法。

願是願求,有所求而期在必得,名為誓願。

欲有所求,必有所興作,有所作而保證能夠成功,是為所求必果。

  佛說:修學佛法的菩薩,假如能遠離虛誑不實而欺騙他人的言語,又能力行三種佈施。

這一位菩薩,必定能獲得他人不能侵奪的財寶。

也沒有任何人毀壞他的名譽。

他能攝持守護佛的正法。

他有所願求,有所興作,必能獲得很圓滿的結果。

因為虛誑不實在的欺騙、毀謗,無非是謀奪人家的財產,破壞人家事業的成功。

這一類的人,當然離開正法甚遠。

佛學佛法的菩薩,能遠離這許多過失,自然能獲得如許的功德。

以下講到:   丁五、離離間(音艱ㄐㄧㄢˋ)語而行施。

9-2.【經】「離離間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

眷屬和睦,同一志樂,恒無乖(音怪ㄍㄨㄞ)諍。

」   離間者、分離間隔,比如說無中生有,故意造謠,挑撥人家父子、夫妻、兄弟間的感情,使他們的感情破裂。

雖然是骨肉至親,一家相處,因為聽信了人家的謠言,兩人之間,頓然增加了一層障礙,是為離間語。

志樂(音曜ㄧㄠˋ)是志趣與好樂。

乖者、兩方的志趣不同。

諍者、因志趣的不同,遇事就得諍辯,因而發生感情上的破裂。

  修學佛法的菩薩,假如能不作挑撥離間的壞話,而能修行佈施。

那末!這一位菩薩,生生世世,都能獲得他人不能侵奪的財寶。

父母、夫妻、兄弟之間,都能同一志趣,同一好樂,而相處得很和睦。

因為志趣和好樂相同的關係,一家人永久的和樂(音洛ㄌㄜˋ)相處,永遠沒有乖違和諍辯的現象。

關於這一點,我可以引一兩件事實來作為證明。

第一、某一位居士,夫妻兩口,一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

某居士的差事,還算不錯,照理一家四口,應該活得很好。

可是因為先生信佛,而太太卻信天主,夫妻間往往因談到宗教問題,就發生諍辯,鬧得彼此不歡喜。

太太往往又把孩子帶到天主堂做禮拜,或者參加什麼會。

太太的去天主堂,是不管家內有任何的事,他要去就去。

因此、某居士早已感到頭痛。

近年來太太患了嚴重的肺病,主的靈並沒有降到他身上而使他不藥而癒。

因為預防傳染,夫妻間既不同住,也不同在一塊兒喫飯,一日三餐,反而要先生下班回來燒。

太太因為不燒飯,索性連孩子也不管,天天去跑天主堂。

先生燒飯不算,還要把孩子帶到辦公廳去照顧,先生累得消瘦了許多,而無法可想。

一個家庭到如此地步,這是多麼令人難受。

還有一位居士,過去是當高級軍官的,現在一家都信了佛,連七八歲的男女孩子,都跟著父母喫素。

假如有什麼講經法會,一家安步以當車的一同前去。

融融洽洽,和諧歡樂。

這兩個不同的家庭,精神上的苦悶與歡樂,完全建築在信仰志樂同與不同的上面。

所以、同一志樂,也是我們生活上必不可或缺的一個條件。

以下講到:   丁六、離麤惡語而行施。

9-3.【經】「離麤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

一切眾會,歡喜歸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

」   麤惡語、在十不善業中謂之惡口。

麤暴、或者穢褻(音屑ㄒㄧㄝˋ)而不堪入耳的話,是為麤惡語。

兩人相罵,我們叫他為惡聲相向,這都是下流社會人的口吻。

眾會、是大眾集會的場所。

歸依者、歸投依靠。

信受者、信仰接受。

違拒者,違背抗拒。

  經上的意思是說:修學佛法的人,假如能遠離麤惡的言語,在溫文的態度,柔和的語調中而進行佈施,這一類善因種下去,這一位菩薩,他將會獲得很好的報果。

他這報果中,第一、就是獲得他人無法侵奪的財寶。

第二、他走到任何一個大眾集會的場所,都可能受到在會大眾的歡迎,而且大家都樂意歸投依靠到他的懷抱,求他的庛護與指教。

這一位菩薩接受了他們的皈依,而對他們有所指教的話,這些會眾們,對菩薩所指示的言語,沒有一個人不表示信仰、接受、決不會有所違背與抗拒的。

  我們如果要想成辦一件事,首先必須得到人和,因為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

佛教的佈教者,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將佛教的法水,洒入群眾的心田。

使他們菩種子,因法水的滋潤,而獲得抽芽發苗的機會。

然而、這就是所謂法的佈施。

一個行法佈施的人,假如出言吐語,不要說是麤暴俗惡,馬上會遭遇到聽眾的吐棄。

即使言不干典,離開了佛學而太普通了,太平淡了,也不會收到群眾的歡迎。

至於麤惡的言語、佛在四十二章經上早已說過了。

佛說:「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

罵止。

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況且處處經上,對於言詞美妙,音聲和雅,都極端的讚美,足見遠離麤惡的言語,學佛的弟子們,是有必要的了。

以下講到:   丁七、離無義語而行施。

9-4.【經】「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

言不虛設,人皆敬受。

能善方便,斷諸疑惑。

」   無義語,十不善業中名為綺語。

無義語者,沒有義味的說話。

沒有義味的話,不如不說。

一般人謂之閒談,佛教則謂之舂殼子。

閒談、舂殼子,白費大好的時間,去談人家的是非常短,終究得不著結果,何苦來呢!花言巧語,無聊文人的香豔小說,皆叫做綺語。

比較起來,無義語的範圍寬,綺語的範圍狹而有罪過。

孔夫子曾說過:「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言就是綺語,善於說話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方便者方法便宜,於事理認識不清而無果決力,叫做疑惑。

  言言朝宗,語語見諦,也就是學佛的人,所有的說話,必得要句句腳踏實地。

假如以這樣的態度而兼行佈施的話,那末!這位修學佛法的菩薩,他必能獲得他人不可侵奪的財寶。

他因為所有的言說,不虛妄、不假設、因此聽他說話的人,沒有不敬重他而接受他的指教的。

這一位菩薩,他有甚多的方法,使對於事理不清楚的人得到確切的認識,而斷除了一向以來盤結在心胸中的疑惑。

   因為有了方法,很容易的對於所作的事,獲得成功。

對於不清楚的理論得到了解答,似乎是討了便宜,所以連合起來叫做方便。

都如討厭這世界是一個五濁惡世,不願意長久的住下去了,但是沒有方法能夠脫離。

然而淨土宗有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方法。

假如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話,就可以在命終的時候,蒙阿彌陀佛的接引,得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上,稱念佛法門,為特殊的方便。

又如 釋迦牟尼佛,教洗衣服的人修不淨觀;教冶銀器的人,修數(音暑ㄕㄨˇ)息觀、這都是叫做方便。

  我引用了這兩點,我們就應該知道本經上所說能善方便的方便,是什麼意思了。

今天講到這裏為止,下星期一再講。

回索引〉〉第二十四講   各位聽眾!今天的十善業道經,講到:丁八、離貪求心而行施。

9-5.【經】「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

一切所有,悉以惠捨,信解堅固,具大威力。

」   貪的定義,是歡喜金銀財寶,嚴密儲藏而不肯用出是為貪。

但凡貪求利益的人,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也叫做貪。

惠捨者,捨就是施捨,以自己所有的財物,佈施他人,受佈施的人,必定感恩戴德,這是以物質的財物,轉變而為心理上的情感,永遠受用不盡叫做惠。

威力者,威德與道力。

  我人為了生活的安定,起種種的營謀。

既安定了,又希望有高貴的享受,進而又想儲存。

為了自己的現在,又為了自己下半世的未來,又為身後的兒孫,對於財物的貪求,是永遠沒有止境的。

修學佛法的人,應當一反已往的貪求,而將自有的財物。

惠施眾生。

所以經上說:離貪求心行施。

修學佛法的菩薩、假如既不貪求、而又能行施,他可以獲得他人不能侵奪的財寶。

他雖然獲得財寶,而能惠施眾生。

因此、他更獲得對真理的信仰,佛教教理的了解,而且最極堅固而不可動搖。

由於信仰的真切,了解力的徹底,所以具有甚大的威德和道力。

  威德與道力,這是學佛者的一種不可思議的成就,而且是不容易以言語文字來形容。

都如執掌生殺予奪大權的人,任何人對他都存著幾分畏懼心,這就是權力。

學佛的人卻無此大權,為什麼有這樣的威力呢?這就是憑他素來道德與學問的修養,加上威儀齊整,動止安詳。

使人一見著之後,不期然而然的發生一種畏懼之心。

所以說是不可思議的威德與道力,而不是權力。

以下講到:丁九、離忿怒心而行施。

9-6.【經】「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

速自成就,無礙心智。

諸根嚴好,見皆敬愛。

」   這裏的忿怒,代表了前面若離瞋、恚的瞋、恚。

瞋、在法相宗為六種根本煩惱之一。

忿、為十個小隨煩惱之一。

怒、和恚的兩種,為百法所沒有收。

瞋、恚與忿怒,表面上看起來是相差不多,所以在法性宗的經典上,有時候會隨便用的。

瞋、恚在前面已經講過。

忿怒者、聽到不入耳的話,看到不順眼的事,或者有人無故罵我、辱我、謗我、皆足以使我頓然生起一種不可遏止的報復心,頃刻間面紅耳赤,甚而至於拔刀而起,那就是忿怒的表現,也可以說是瞋恚。

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嚴好、就是莊嚴妙好。

  行菩薩道的菩薩,倘能遠離忿怒心而修行佈施的話,他將來必能獲得他人不可侵奪的財寶。

並且很快的又能得到了無障礙的心智。

至於所得到的五蘊報質身,他的外表,五根都很端正,身體的長短、肥瘦、都很調勻,佛學上的習慣用語,就叫做莊嚴妙好。

因為外表的莊嚴妙好,所以人家見了他,都非常地愛他而且敬他。

  這一段經文中的無礙心智,應該提出來講一講。

智與慧的兩個名詞,在佛經上是常常看到的。

先以智的一部份來說:小乘教的修斷中有所謂八忍八智的智。

大乘中有真智、俗智、實智、權智、根本智、後得智、如理智、如量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無師智、自然智、無障礙法界智。

在慧的一部份,則有戒、定、慧三無漏學中的增上慧學,慧學中又有所謂聞慧、思慧、修慧。

又有所謂定慧雙修、福慧二嚴的慧。

止觀法門中的觀、八正道中的正見、正思維等,都是慧的別名。

菩薩所修的六度法門中的般若,則包含著智與慧的兩種,所以有時呼他為般若智,或般若慧。

總之、關於智慧同義而異名的名稱,多至不可勝舉,以上的祇是我所能記得的罷了。

大概的說起來,在修學的過程上,多半側重在慧,因為慧有觀察、揀擇、抉擇的意思,也就是一種判別的能力。

至於修學成功,從內心的本體上發出來鑒機說法的力量叫做智。

所以華嚴文上說:「究竟圓成薩婆若。

」薩婆若,就是國語的一切智,智、同時也有覺的意思。

小乘聲聞人固然是因聞佛音聲而悟道,而辟支佛的國語,也是緣覺或獨覺。

究竟而圓滿的佛陀,國語也是覺者。

因此佛教,不論在修行的過程中,或是到達了最後的目的地,他的基礎,都是建築在慧與智上。

所以在因位上要定慧均等,或福慧雙修;果位上則為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在華嚴圓宗之中,則稱為無障礙法界智。

而其示生人間,遊方攝化,則稱為悲智雙運的悲智。

這是佛教與只重信仰,只憑感情,甚至含有侵略性而運用武力以爭取地盤的宗教,的確是有天壤的不同。

這是佛教的特色,是學佛者不可不知道的。

  這裏的無礙心智,深刻一點說,就是無障礙法界智。

因為瞋恨與忿怒,都是迷失事理真相的障礙,也是學佛者甚大的障,所以能遠離忿怒而行佈施,將來必能獲得無障礙的心智,而使心體得到自由、解脫、而無所拘束。

以下講到:   丁十、離邪倒心而行施。

9-7.【經】「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

恒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

」   貪、瞋、痴,名為三毒,這裏的邪倒心,就是貪、瞋、痴三毒中的癡心。

愚癡的人,必多邪倒,邪者不正;倒者顛倒。

正見、正是對邪倒而說的。

有正見的人,必定恭敬信仰三寶。

大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心。

  修學佛法的菩薩,因為能遠離邪倒的癡心而又能兼行佈施的緣故,他必能獲得他人不可侵奪的財寶。

生生世世,托生在具有正信的人家。

能恭敬三寶,信仰三寶,就是正見的表示。

因有信敬三寶的正因,所以常能見到現住世間的佛寶,親自聽到佛的金口說法,更能經常供養大眾僧寶,培植福田。

因為常得親近三寶,對於往昔所發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菩提心,永遠不會忘失。

  毀佛謗法,撥無因果,或者為生天享樂而修行固然是邪見;在大乘佛教裡,認為發小乘人的自了心,都是邪見。

法華經上曾有「入邪見稠林」的說法,因為世間上邪見的種類太多了。

尤其對宗教發生興趣的人,對於宗教必須經過一番選擇,如果不加審慎而加入了那外道邪見的宗教裏去,那就會為魔所攝持,永沒有出頭之日了。

  以上十段,包含了世間、出世間的兩條路徑,由淺入深,無形中也有一個系統與步驟。

每一段裏面,皆有「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者,乃因為修行佈施的緣故,佈施中不是有財佈施嗎!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正是修行佈施所獲得的果報。

俗語說得好,一錢不落虛空地,明中捨財暗中來,這話雖然有點近於麤俗,實在是經驗之談,也合乎因果的道理。

所以我們聽到這經文以後,就知道將錢捨與別人用,決不是白送的。

以下講到:   丁十一、結示利益。

9-8.【經】「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如是。

」   大士、高士、開士、皆是國語對大菩薩的一種尊稱,等於官場中稱大人的意思,也就是大心之士。

菩薩、也稱為大道心眾生。

菩薩道是成佛的正因,修菩薩道的人,都可以稱菩薩。

十善、前面已一一講過兩遍了。

施莊嚴者,就是以佈施為因,用以莊嚴佛果。

  這是十段經文的結束。

意思是上面所講的十段,皆是以十善為基礎而修行佈施的。

菩薩應修的法門,有八萬四千之多,但這裏所說的,是說明菩薩在修菩薩道的時候,以十善為基礎,而專修佈施度,所獲得的最大利益。

今天講到這裏為止,下星期一再會。

回索引〉〉第二十五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今天講到以十善融六度下的:丙字下第二段,以十善融餘五度。

  分為五段:   五度:就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我的講法,還是先講經中的名相,然後銷釋經文。

融字、是兼修的意思。

我將他分成五段來講:現在先講:丁字下第一段,兼修持戒。

10-1.【經】「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

」   戒莊嚴的戒,是六度中之第二。

佛教中於學佛的弟子,在家出家各各皆有其應守的戒條。

如在家修行的居士們,有五戒、有菩薩六重二十八輕戒。

出家修行的二眾,有沙彌十戒,比丘、比丘尼、二百五十戒,與三百五十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

這許多戒中,以戒除婬、殺、盜、妄為基礎,在原則上與十善是相通的。

十善中且多了戒貪、戒瞋、戒癡的三條。

所以一般的說來,十善為修學人天乘的條件,實際上十善是大小乘最根本的修行基礎。

這裏的戒,當然是指菩薩應守的菩薩大戒。

莊嚴者,莊飾嚴好。

比如人家一間客廳內陳設了有古玩、有名花、有名貴的用物;或者一個人的身上,衣稱體而華麗,這都是莊嚴。

持戒清淨,可能獲得身體上的相好,如 釋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妙好。

這就是以戒莊嚴。

義利的義,是指佛法的真理。

佛法的最高真理,經常都稱為第一義諦,證得這第一義諦,自利的程度,就很夠了。

以後依體起用,能運用智慧辯才,現無盡的身相,來普遍的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叫能生一切佛法義利,以下銷釋經文。

  釋迦牟尼佛,說完了以十善融佈施度以後,又召呼娑竭羅龍王說:龍王!我不必太詳細的和你說了,我舉其大要來告訴你吧!修行十善的菩薩,如果兼修六度中的持戒,戒行清淨,以為自己的莊嚴,他將會獲得一切佛法的義利,並且能滿足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

以下講到:丁字下第二段,兼修忍辱。

10-2【經】「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

」   忍辱者、辱是侮辱,能忍受他人對我之侮辱,是為忍辱。

人們的一生,所遭遇到而不容易忍受的事,多著呢!祇是侮辱為我們最難忍受的罷了。

都如飢寒、勞苦、色欲、榮華富貴、都會因不能忍受而鬧出亂子來。

你看吧!忍受不了飢寒的人,就會做強盜,做小偷。

忍受不了勞苦的人,就會懶惰。

忍受不了當前的美色與情欲,就會做出非禮與越分的舉動來,報紙上的情殺,毀容的案子,都從這兒來的。

不能忍受榮華富貴,就會奢侈,浪費,或者以勢凌人,欺壓良善,種種喪失良心的事,都會搬演出來。

修學佛法的人,遇到這些順境或者逆境,都要能忍。

甚至最高的真理,諸法無自性,諸法也無我,無我無自性理論,能承受,能實證,叫做無生法忍。

所以仁王般若經上說:「三賢十聖忍中行」。

也就是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不能有一剎那的時間,能夠離開忍的。

圓音、音是指語言音聲,沒有一種言音不具足,是為圓音。

維摩經上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一音就是圓音。

眾相好,就是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妙好,這還是就化身佛說的。

至於報身佛,則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

經文的意思是說:   修學十善法的菩薩,能以六度中的忍辱行而為莊嚴,他可得到佛所有的圓音,具足佛所具足的相好。

  但是兼修忍辱,為什麼能獲得佛的圓音與相好,而不生其他的功德呢?這其中有沒有因果的關係呢?當然是有的。

就以能忍他人的侮辱來說吧!侮辱來的時候,假如不能忍的話,勢必至耳紅面赤,惡聲叫罵。

人的臉色,再沒有動怒的時候難看;人的音聲,再也沒有叫罵的時候難聽。

善於忍辱的人,遇到侮辱來的時候,決不一動聲色,而以和悅的笑臉,輕輕的音聲,解除對方的暴怒。

所以、因中有此妙行,果上就得到特殊的音聲與相好。

以下講到:丁字下第三段,兼修精進。

10-3.【經】「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   精者、純一不雜;進者、勇往直前,揀擇定了可走的方向而往前邁進,是為精進。

魔、印度話叫魔羅,國語、能奪命。

怨、是怨。

魔和怨家對頭,都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

佛法藏,佛所說的法,內容豐富,讀誦受持,能生無量功德,所以名法藏。

經文的意思是說:   修十善的菩薩,以精進力,能有百折不撓的勇氣,衝破一切難關和阻力,因此、能擊破了魔王與怨家的擾害,而深入諸佛的法藏。

   六欲天的第六天是魔羅天,魔有魔王、魔民、魔子、魔孫、魔眷屬。

他們都是挾著邪見而修行佈施,所以獲得魔天的福樂。

但大都是偏執邪見,專一破壞修學佛法將要成功的人,而收以為他的魔子、魔孫、魔眷屬。

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小人駭怕君子增多,深恐魔黨遭遇到摧毀,所以不惜多方以吸引小人而破壞君子。

幸而達到了目的,他們也會津津自喜,以為自己是君子,視君子為小人,顛倒錯亂,無所不用其極。

目前佛教界的佛魔顛倒,未嘗不與魔王口吻相同,可惜他們神通不及魔王罷了。

當初 釋迦牟尼佛將要成佛的時候,魔王幻化獅子、虎狼,刀、鎗、劍、戟來以相威嚇。

 釋迦牟尼佛入慈心三昧,刀、鎗、劍、戟,都化而為蓮花;獅子、虎狼,亦失去了威猛而無法施其殘暴。

因此、不久就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成正覺,親證諸佛所同證的道理,人間天上,統統尊他為導師,為慈父,這都是經過多生多劫精進修持,才獲得這樣的後果,決不是偶然的事啊!以下講到:丁字下第四段,兼修禪定。

10-4.【經】「定莊嚴故,能生念、慧、慚、愧、輕安。

」   六度中的第五度叫禪定,這裡簡稱為定。

禪的印度語應當為禪那,譯成國語是靜慮,或者又譯為思惟修。

慮、就是我們心上的妄想,靜者澄清,又可以說是止息,妄想紛擾,用一種功夫將他澄清或止息下去。

思惟修者,妄想澄清,易於流入昏沉,也須要一種功夫,這種功夫在禪宗叫看話頭,在般若宗叫觀照。

其實、澄清下來就是止;不讓他昏沉叫做觀。

定莊嚴的定,就是「攝心不動」,其中包含了有止有觀。

念、是明記不忘的意思。

慧、由於靜定而後,對於事理發生的一種抉擇力。

慚、是自慚。

愧、是愧他。

輕安,是由靜定功夫得力而後,身心上所得到一種自在。

經上的意思是說:   修十善而能兼用禪定功夫的菩薩,因禪定而能發生念、慧、慚、愧、輕安的效能。

  於所有的學習,能明記不忘是為念。

他人所不能解決的事理,菩薩能予以合理的抉擇。

過去不正當的行為,因靜定的功夫,有了反省的時間,知道那是錯誤叫做慚;同時考慮到過去的先賢先聖,都是行為清白,經過了百折千磨,才爭取到自由解脫的境界。

我不也是人嗎,我為什麼不能,這就是愧。

由於念慧的力量,善行自然日日加增;由於慚愧的力量,惡行也漸減少。

由於善的增長,惡的消滅,則身心上的愉快、恬靜、舒適、也就是輕安、這是必然的現象。

然而這還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因禪定而獲得的輕安,是不可以以言語來形容,在未能獲得定境以前,討論輕安,那是等于隔靴搔癢的。

以下講到:丁字下第五段,兼修智慧。

10-5.【經】「慧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

」   慧者、揀擇、或抉擇的意思。

誰是誰非,我們應當有正確的認識;何去何從,我們應有合理的去取,就是慧的揀擇或抉擇。

見、是屬於眼根,分別屬於眼識。

眼根、眼識、雖然能見,能分別宇宙間的事事物物,但不能得到他的真相,所以是妄見。

經上的意思是說:   修十善的菩薩而能兼修智慧的話,他以智慧的力量,能獲得諸法的真實相,斷除了一切分別的虛妄見解。

這裏的見應該指為意識上對事理的一種主觀,由於分別而起,故稱妄見。

  慧的名稱很多,除前面已經說過的,還有小乘和大乘的不同。

小乘學者,就苦、集、滅、道四諦,或十二因緣所起的觀慧,範圍比較狹。

而其結果,又以擺脫無常、苦、空、而證入寂滅性的涅槃為歸宿,所以不為大乘學者所尊重。

大乘學者,對於小乘教的觀法,雖然是必經之路,如維摩經方便品,也以教人觀身如幻等為入手。

而大乘學者,能擴而充之,發展到事事物物的普遍觀察。

其所得的結果,當然是諸法皆從緣所生,畢竟空無自性。

證得這諸法畢竟空性,謂之證得無生忍,或無生法忍。

更起方便慧,教化一切眾生。

所以小乘的慧,叫做三乘共慧;大乘的慧,叫做大乘不共慧。

這裡的慧自然是指的大乘不共慧了。

  至於分別妄見,由於眼根、眼識,祇能見到諸法的外表,各各隨自己的主觀、好惡(音務ㄨˋ),來確定諸法的價值。

妄生取捨,作善作惡,以致受苦無窮。

畢竟空性,是諸法的共通性,那不是眼識、意識所能想像,而是要以無分別慧,才能相應的。

所以眼識、意識的見,以及所有的分別,都是虛妄而不實在的。

因此、在教理上,有有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的界說。

今天講到這裡為止,下星期一再會。

回索引〉〉第二十六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今天講到:乙字下第六段,以十善融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四種心行。

無量者?菩薩修學此四種心,不受時間的限制,應當盡未來際的做去;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應當盡十方世界所有的國土做去;對於一切眾生,不分別他是天、是人、是餓鬼、是畜生,人道中更不分貧、富、貴、賤,都必須以平等的觀念,去行此四心。

所以稱他為無量。

10-6.【經】「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

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捨。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

捨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

」   慈悲兩個字的解釋,是與一切眾生之樂,拔一切眾生之苦。

惱、是惱怒,害、是殺害或損害。

厭者厭棄。

捨者遠離。

喜是歡喜。

嫌是嫌怨。

嫉是妒忌。

喜捨的捨,是不留戀,不執著。

我所愛好而能如願的獲得,是為順境;我所討厭的但無法使之離開,是為違境。

經上的意思是說:   修十善的菩薩,應兼修四無量心。

菩薩如果以慈無量心為自己的莊嚴,對於一切眾生,就不會生起惱怒,更不忍使眾生的生命、財產、名譽、遭遇到殺害或損失。

眾生沒有生命的危險,財產、名譽的損失,自然歡喜快樂,這就是與一切眾生之樂。

菩薩如果能以悲無量心,施與眾生而為莊嚴。

那末!他對於眾生,常懷著同情的憐愍心,不管眾生能不能接受教化,他都不討厭,不遠離眾生。

眾生縱然冥頑不靈,終因常得接近菩薩,久受薰陶,自然修學佛法而得脫苦,這就是拔一切眾生之苦。

像佛弟子們,買魚鳥放生,這雖是小小的善行,卻含有拔苦與樂的兩種作用。

喜莊嚴的喜,不是自己有任何意外的收獲,而生歡喜。

乃是對於其他人的善言善行,不生嫌怨和妒忌,有儒家君子成人之美的雅量。

捨莊嚴的捨,不是施捨,也不是犧牲什麼的捨。

是對於五欲、六塵,稱心滿意的環境,不留戀、不貪著;於我不利的惡環境,不怨天,不尤人,消歸自己的業障。

所以說於順違境,無愛恚心。

   有人說:佛教的慈悲,相似於耶穌教的博愛,其實並不盡然。

佛教的慈悲,遍及於異類的禽獸,所以出家的佛教徒,必須戒絕肉食。

如楞伽經說:「一切眾生,從本以來,展轉因緣,嘗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

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食肉者喪失慈心)。

若食諸血肉、眾生悉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

」釋迦牟尼佛,誡飭佛弟子,不當食肉的理由多得很,當然不能都寫出來。

 釋迦牟尼佛,不但禁止佛弟子食眾生肉,他並且在過去修菩薩道的時候,曾捨身飼虎,割肉代鴿。

他並不計較虎是殘暴的惡獸,鴿子的生命渺小。

他祇是眼見到虎和鴿子當時的痛苦,由於慈悲心的驅使,不得不以生命來救濟。

以佛教的慈悲之教,比較耶穌教的博愛,其範圍之寬狹,是不可等量齊觀的。

因為耶穌教對於動物,認為是上帝造給人類充食品的。

至於信者就得救,不信者就受到末日的審判,打入地獄,永遠不得翻身。

這不但沒有理由,連上天有好生之德,畜生的要求生存和人並沒有兩樣的常識都沒有。

他們的「愛」,怎樣夠得上稱「博」。

而且排擠他教,不擇手段,這與佛教的喜捨,相差更遠了。

以下講到:乙字下第七段,以十善融四攝。

10-7.【經】「四攝莊嚴故,常勤攝化一切眾生。

」   佈施,愛語,利行,同事,是為四攝。

攝者攝受,等於說用方法掌握住受教化的人。

  佈施和六度中的佈施相同。

愛語者說人所愛聽的話。

利行、是做於對方有利益的事。

同事者、與受化的人,做同樣的事業。

經上的意思是說:   修十善的菩薩,如果以四攝為莊嚴,那末!就應當在常久的時期中,不休息、不懈怠、以勤劬勞苦的精神來攝化一切眾生。

  六度、是行菩薩道的菩薩,自他兩利的一個總綱;四攝是專門以對付某一種眾生對機而設的方便。

比如、對貧苦眾生施之以財,使他衣食生活有著,而後再勸他學佛。

病苦眾生,施之以醫藥,他的病好了,他自然因感激而信仰。

柔和的詞令,精闢的理論,都能動人聽聞,是謂愛語。

至於利行,這須要看你處的是什麼地位。

在什麼地位,用什麼力量,來利益他人,都是利行的範圍。

常言道、隔行(音杭ㄏㄤˊ)如隔山。

或者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同事行就可以補足這一類的缺陷。

在現在的名詞說來,就是滲透。

但是做滲透工作的,蓄意在破壞對方,而同事行,則在引誘對方學佛。

如維摩經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

」同事行與滲透的方法雖同,其目的則距離太遠了。

佛曾為度化一個人,不惜跟著他上天堂、入地獄、投驢胎、入馬腹、這都是同事的表現。

佛世尊度人的偉大精神,也於此可以想見。

以下講到: 乙字下第八段,以十善融四念處。

經上說: 10-8.【經】「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

」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身、受、心、法、是:不淨、苦、無常、無我、這是學佛者的心念安放之處,所以叫四念處。

  經文最後的一個觀字,就是觀身不淨等的四個觀字。

觀者觀想。

身、是我們這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身。

不淨者,人身為血肉所成,本身已經不淨,再加上喫到肚皮裡的飲食,經過消化而後,一變而為糞尿(音ㄋㄧㄠˋ),臭穢不堪,這就是不淨。

觀受是苦的受,是領納的意思,一般的說來,就是接受、享受、受用。

人們一生所有的遭際,以佛教的人生觀說來,是苦多樂少,甚而至於一點快樂都沒有,所以說,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的心,指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現前的一念生滅不已的心。

因為他前念滅,後念生,才生即滅;方滅又生,祇是生滅想續的一個假相,不是永恒的存在,是謂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的法,是宇宙萬有形形色色的事物。

這些事物,大到如太陽月亮,小到如一粒微塵,都是許多條件,集合起來的假相,沒有一成不變,永遠存在的個體,是謂無我。

我者主宰的意思。

經上的意思是:   修十善的菩薩,應以念處為莊嚴。

因此、經常修習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四念處觀。

也就是將心安放在這四個地方,才能斷除貪、瞋、癡、愛而不放逸。

  觀身不淨等的觀字,是一種功夫,佛學上的術語,名為觀想。

方法是:趺坐瞑目、攝心存想。

如觀身不淨,就身體上的眼常流淚,鼻常流涕,大小便溺,臭穢不堪。

身體之內,則五臟六腑,腥臊垢污,眾惡所集。

如果觀想成功,睜眼、閉眼、都能見到身體內外的不淨。

因此、可以除身見、斷情欲、泯嗜好、而以生死為念。

家庭眷屬,功名富貴、種種的營謀,皆為有身,有身必有情欲,情欲為生死之本,一切苦惱,皆由之而生。

所以觀身不淨,尤側重於斷欲。

有情欲又因為有身,所以老子道德經上說:「大患莫若於有身,及吾無身,吾又何患」?小乘人志在了生死、出三界、故以觀身不淨,斷欲為先。

大乘人的志趣,雖然和小乘人相反,但必得在塵不染,如污泥裏的蓮花,所以也必得要修不淨觀。

  人類大多以宮室妻妾之美,生殺予奪之權,山珍海錯之味,聲歌絲竹之音,以為快樂。

殊不知這都是地獄、畜生的根苗,貧窮困苦的前奏。

常人所引以為苦的,固然是苦;常人所引以為樂的,學佛者亦以為苦。

因為一般人所以為樂的,如石火、如電光、一轉眼、就成過去。

而所種下來的惡因,則受苦無窮。

所以修學佛法的菩薩,必須要觀察人們所有的享受,都是苦因,庶幾乎於五欲六塵,如聲色貨利,才不生貪著。

  我們現前的這顆虛妄心,依仁王經上說:一剎那間,有九百生滅,其間多為殺、盜、婬、妄,人、我、是、非。

因此、蓋覆了真常不變的真如妙性,流轉生死。

要得返妄歸真,必須觀心無常而不隨其所轉。

  人類貪著於功名利祿,至死不休,都是對於眼前的事物,誤以為實有。

所以有史以來,人與人之間,相爭相奪,以至於互相殘殺。

社會上的竊盜婬殺,也是沒有一天沒有,因此人世間,固然沒有寧靜的時候,也沒有一片乾淨土地。

修學佛法的菩薩,應當觀察世間有為諸法,因緣所生,如夢如幻,而生遠離之想,是名觀法無我。

以上是四念處觀講完了。

回索引〉〉第二十七講   各位聽眾!今天的十善業道經,講到:乙字下第九段,以十善融四正勤。

10-9.【經】「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   勤者不間斷,不休息。

古人所謂焚膏油以繼晷,恒矻矻以窮年,就是勤的形容。

正勤的正,揀別不是邪勤。

假如不休不息的去作惡,那就不是正勤了。

  按正勤有四種:一已生惡令斷。

二未生惡令不生。

三已生善令增長。

四未生善令生。

  我們是人,人以保有安定生存的條件為第一要義,我們不妨礙他人的生存,或更進一步能幫助他人的生存就是善;反過來說:運用機詐、暴力、權力、侵害他人的生存就是惡。

這裏所說的幫助與侵害,對於人們的名譽、財產、生命都包括在內。

然而、這還是就一般人的善惡,定的這樣的界說。

至於佛教裏所說的,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而行佈施。

也就是不見有能佈施的人,不見有受佈施的人,於中也不見有佈施的物品,這叫做三輪體空的無相佈施。

無相佈施,是無漏無為的善。

為佛果上的莊嚴,這是佛教最高尚而徹底的善。

經上的意思是說:   修學十善的菩薩,應當兼修四種正勤。

四正勤的修法,就是時時刻刻的自己省察。

省察到自己,已經有了不合理的言語行動,趕快將他停息下來,不要讓這惡的言語行動延續下去;遇到某一種環境,使我可能發生惡行為的話,趕快遏止住他,不要讓他成為事實。

反過來說:已有的善行,應當以恆常心使他繼續下去;我應當做而又為我力之所能及的善行,我如果沒有做,我應當以勇敢心,使他很快的實現。

因此、一切的不善,皆可以斷除;一切的善舉,皆可以實現。

這就是四正勤。

  四正勤,是一種自我檢討。

都如論語上說:「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儒家自我檢討的模範。

佛教寺廟裏每當晚課完畢,必定要唱警眾偈。

警眾偈的詞句是:「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這裏、除了當勤精進,代表了四正勤外,還將為什麼要勤?為什麼要精進的理由表達出來。

當然啦,這理由就是人命無常,一口氣不來,便與鬼為鄰。

彼時、要想再誦一卷經,念一聲佛號,便不可能了。

所以學佛的人,常常將一個死字,放在心頭,掛在眉梢,自然而然的就會常勤精進而不敢放逸了。

以下講到:乙字下第十段,以十善融四神足。

10-10.【經】「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

」   神足有四,故名四神足。

四神足者,一欲神足。

二勤神足。

三心神足。

四觀神足。

又名四如意足。

神者、靈妙不測的意思。

足者、如人之雙足,為全身的重量所依止,所以叫足。

又名如意足的如意,如我所要求而能獲得的意思。

這是四種禪定,因為從能得的方法上而立的名,所以叫欲、勤、心、觀。

依此四法,使修行的人、能如意而獲得靈妙不測的德用。

換句話說,此四法為靈妙不測的德用之所依止,所以叫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

  前面的四念處,和四正勤,是偏於智慧的一邊,智慧增多,則定力微弱,則定慧不平均,也會出毛病的。

現在修四種定功,用以收攝散亂的妄想,使趨於一,則定慧均等,可以生發靈妙的德用,也就是神通。

因此神足的名詞在六種神通中叫神足通,又叫神境通。

又名神境智證通,是乃變現不可思議境界的神通力用。

  第一欲神足的「欲」,可以作希望解。

於四正勤之後,以加行力,希望獲得禪定。

所以依「欲」的力量,因之而引生禪定。

二依「勤」之力。

三依「心」專注之力。

四依「觀」之力。

依次做去,使定生起,由定而發不可思議自在的神力。

依次者,由於先有希望,再精勤修習,使心力專注一理而詳加觀察,循序漸進,才可以成功。

經上的意思是說:   修十善的菩薩,應修四種神足以為莊嚴。

如果修成功的話,可以使身體上,心理上,獲得輕安快樂。

輕安是麤重的反面。

什麼叫麤重呢?我們往往感覺到身體上很多不舒服,心理上神志昏亂。

睡下來、靜下來、則比較安逸。

那一種不舒服、昏亂、就是麤重。

至於輕安,那就不是我們未得禪定的人,所能形容得出來的了。

以下講到:乙字下第十一段,以十善融五根。

10-11.【經】「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進匪懈,常無迷妄,寂然調順,斷諸煩惱。

」   五根:就是信、精進、念、定、慧。

根、是根本,有根才有枝末。

如樹木之有根,他的幹、枝、葉、才有依托而得生長。

信、精進、念、定、慧、這五種修法是進趣大菩提的根本。

   信者、信仰,信仰 釋迦牟尼佛的言無虛妄。

信仰我心與佛心平等,我也一定能成佛。

信仰成佛以後絕對能起殊勝的德用。

海可以枯,石可以爛,須彌山可以搖動,我這信仰心,是永遠不變,永遠不動。

是為信根。

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可以作為證明。

  精進者、信仰和修持,不要複雜叫做精;不休息、不懈退叫做進。

但四正勤、四足中,不是都有了精進嗎?這裡又講精進,豈不嫌重複嗎?要知道,修學佛法如登高山一樣,山逾高也逾險,人的體力,也逾用逾少,到了山的高峰,如果一不努力則必半途而廢了。

儒書上說:「為山九仞(音刃ㄖㄣˋ),功虧一簣(音愧ㄎㄨㄟˋ),」那就是缺乏高度的精進。

所以修學佛法,先後的程度,容有高低,而精進是其中的骨幹。

  念者、明記不忘的意思。

修學佛法的人,對於輪迴生死的大苦,不要忘記,因而對於所學所修,以為超越生死輪迴之教法,也不要忘記。

儒家所謂「克念作聖」。

阿含經上的「念佛、念法、念戒、念天」的念、都具有同樣的意義。

  定、有澄清的意思。

心馳外境,昏亂渾濁,易於喪失理智。

所以必須攝心內照,專注一境,使之瑩澈澄明,啟發照了的作用,叫做定。

  慧、具有揀擇的功能。

鑒別機教,認識事理,皆是慧的表現。

通常皆以定能發慧,好像水清靜了,月就能顯現一樣。

其實得定而後,對於慧還有一番功夫,那就是博覽多聞,天下事未有不學而能的,只是有了定力以後,也許有聞一以知十的敏捷罷了。

經上的意思是說:   修學十善的菩薩,以五根為莊嚴故,就能具有堅固而不可破壞的信仰。

不懈怠而精進。

心常明了而無迷妄。

身心寂靜,調和而柔順。

不起貪、瞋、癡、愛等等的煩惱。

  高樓大廈的建築,必須堅固他的基礎。

人們要想建功立業,名垂萬古,也必須要充實其學問與道德,而後事業才能有成。

信、精進、念、定、慧、是修學佛法唯一的基礎,所以叫五根。

凡百事體,若不先本而後末,沒有不歸於失敗的。

以下講到:乙字下第十二段,以十善融五力。

10-12.【經】「力莊嚴故,眾怨盡滅,無能壞者。

」   力、就是力量,力用,或作用。

如火有燃燒的力量,水有沖激的力量。

修學佛法者,於上文所說的五種根本,既然培植得非常牢固,自然的就會發生出五種力用來。

這五種力用的顯發,誠如經上所說的:   「眾怨盡滅,無能壞者」。

怨者讎怨,在佛法裏講,也可以說是魔怨。

人與人之間,往往都有一種嫉妒心,看到他人事業的成功,喜歡設法來破壞。

修學佛法的人,到了相當的程度,宿世的怨家,或現前的魔道,就肆其破壞之力,起而與之為難。

或用誘惑,或施威脅,非使你放棄道心,與他同化不可。

如果上文的五根培植好了,他能發出力用,摧伏魔怨,不受他的擾害。

所以說:眾怨盡滅,無能壞者。

  大智度論上曾經說過:信根如果得力,對於修學的效果,決不因其遲而有所疑惑。

精進如果得力,雖然未能見道,而能不惜身命,不休不息。

念根如果得力,對於師教,就能憶持不忘,善的事來了,知道迎合;惡事來了,知道拒絕。

定根如果得力,能攝心內照,不隨境奔馳,而助生智慧。

智慧如果得力,於諸法實相,能如理觀察。

據大智度論的解釋,就可知道五根、五力,並不是兩件事,以普通話來說,就是五根兌現不兌現的不同。

回索引〉〉第二十八講   各位聽眾!今天的十善業道經,講到:乙字下第十三段,以十善融七覺支。

10-13.【經】「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

」   覺支、就是七覺支,又名七等覺支、七覺、七覺分、七菩提分。

菩提、譯成國語是覺。

覺、有覺了、覺察的意思。

這又是進一步使定慧均等的工夫,所以叫七等覺支。

這方法有七種,所以叫支或者叫分。

   一、擇法覺支,左道旁門,以及一般盲修瞎煉的癡人,既為了自出風頭,好為人師,不肯皈依純淨的三寶,但在智慧力上又不容易別樹一幟。

不得不攀籐附葛,盜竊佛門中的一點一滴,以為愚惑無知,攘名奪利的工具。

都如什麼先天派啦,龍華派啦,他們的宣傳是: 釋迦牟尼佛已經滅度,現在是彌勒佛掌天盤,信仰了他們,將來就可參加龍華三會。

還有一貫道,和戒煙酒的理教,都以觀世音菩薩為六耳不傳的五字真經。

信眾們遇到這些關頭,就要有「擇法覺支」的揀擇力。

不然、就要跟他跑了。

至於楞嚴經上的五十種陰魔中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尊者說:「此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即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裏的作與不作,即是沒有擇法覺支的分別。

  二、精進覺支。

既以智慧力,抉擇了邪、正、真、偽,那末!對於邪的偽的,要斷然的與之脫離;真的正的,要毅然的擔負起來,然而、這都需要精進力為其後盾。

  三、喜覺支。

自己的短處不知道去掉,別人的長處不能採用,這是庸愚者的行徑。

現在我於邪、正、真、偽,去就分明,而於真正的一面,且能努力向前邁進,捫心自問,這是值得歡喜的事。

既然深自慶幸,自然分外精進,所以喜的裏面,也含有精進在內。

  四、輕安覺支。

輕安的解釋,是身心輕利安適。

由於泳浴於法海之中而生法喜,斷除了身心的麤重所獲得的受用,所以有些地方又叫他做除覺支。

但是這種受用,唯有斷除麤重,身心得到輕安的人自己知道,這話前面已經說過。

  五、念覺支。

念、還是以明記不忘來解釋。

但這裡所說的不忘,是注意修行的過程中,要定慧均等。

  六、定覺支。

定的解釋,使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

這在前面已經比較詳細的解釋過了。

然而剛才說:需要定慧均等,為什麼馬上又偏說定覺支呢?這由於昏沈與散亂的兩種過失中,散亂比較更重,定是對治散亂的良藥,所以偏說於定。

  七、行捨覺支。

捨者棄捨,胸懷坦蕩,有為無為,實不實法,沒有一點滯留在心中;過去的不追憶,未來的莫妄想。

拿禪門的話來說,也就是放下放下又放下,沒有一法夠得上留戀,所以叫做捨。

捨是屬於五蘊中的行蘊,所以叫行捨。

  七覺支中,以除、定、捨三覺支,治修行者的散亂;以擇法、精進、喜、三種覺支,治修行者的昏沈。

念覺支則貫通本身之餘的六種覺支、常使定慧均等,勿使此心落於昏沈或者流於散亂。

古人有專修七覺支而證阿羅漢果的。

經上的意思是說:   修學十善的人,應該兼以七覺支而為莊嚴。

那麼!就可常常的於諸法存有覺察照了的主宰。

  這裡的諸法,經上並沒有指定是什麼法。

我想、佛經上的諸法,第一、是世間法上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諸法。

這些世間法,都是從緣所生,沒有實在自性的,是苦、是空、是無常、無我、不淨的,要時時覺察照了,不為這些法之所蒙蔽。

第二、是指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方法,是出苦的舟航,假如為世法所蔽而忘記了修行,那就永遠不能出苦。

也可以說世法的一邊放下來,修行的一邊提起來,同時、這也就是擇法覺支的功用。

第三、修行為明了自身的心法。

第四、為求得大菩提的果法。

於這幾方面,如果失去覺察照了的觀念,那末!所說的精進、喜、輕安、念、定、捨,這幾種覺支,也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七覺支中,側重在一個覺字。

以下講到:乙字下第十四段,以十善融八正道。

10-14.【經】「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

」   正道、就是八正道。

又名八聖道,八聖道分,八聖道支。

遠離偏邪,所以名正。

又聖者正也,聖人所遊之道,又能到涅槃所以名正道。

支與分同一意義。

阿彌陀經上說: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其道有八,所以名八聖道分。

  一、正見。

見、不是眼睛能見的見,乃是以無漏智慧為體,於苦、集、滅、道四諦的正理,分明照了,惟此見為正,故名正見。

不能澈見四諦正理,則為愚為邪,不是正道。

  二、正思惟。

對於分明照了的諦理,猶恐有所遺忘,所以必須繼之以思惟。

思惟乃無漏位中五遍行心所中的無漏思,不是一般的思量心可比。

  三、正語。

用正智來做先導,所以沒有不合理的語言。

  四、正業。

業即是作用,這裡是專指身體所起的作用。

殺、盜、婬、戒、定、慧皆是身體所起的作用。

正業、當然是戒、定、慧的正用。

正用、就是清淨的身業。

  五、正命。

命就是生命,生命的延續,必得要食來維持。

佛的制度,佛弟子如果以種植田園、養蠶、經商。

或仰觀天文,俯察地理。

或卜算星相來維持生活,那就是邪命。

惟以乞食為活,那才是正命。

前面的正思惟、正語、正業,就是身口意三業,三業的清淨存續,須順於正法,是為正命。

  六、正精進。

用真智來策發修行,勉力的趨向正道的涅槃大路,是為正精進。

  七、正念。

運用真智,憶持無漏正道,不許邪念滲透進來,所以叫正念。

  八、正定。

定所以齊壹心志,伏除煩惱。

由正見至正念,皆為定的加行。

加行、也就是準備的工夫。

正見至此,如匯流歸海,所以定居最後為八正道的總結果,而以寂湛靈明之心體為他的體性。

  經上又說:「得正智慧,常現在前」者。

楞嚴經上不是說過嗎;「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這裡的得正智慧,正是因定發慧的說明。

因為正定既然成功,真正的智慧,自然就恒常現前。

如「水清月現」,那是最好不過的譬喻。

  各位聽眾!八正道,為聲聞聖者初果以前的修法,七覺支反為初果見道以後的修法。

經論中多以七覺支在前,而以八正道居後者,是數目之次第,不是修行之次第。

而八正道中是以正見為主體,其實正見亦即正智之別名。

此點不可不知。

三十七道品,是三乘共修的佛法,但我們不必自暴自棄,以為我是凡夫,三十七品於我們無緣,那是天大的錯誤。

我們祇要以八正道中的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來約束我們的身心,那末!我們眼前就是世間的聖人。

向下講到:乙字下第十五段,兼修止法。

11-1.【經】「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

  止者,停息的意思。

人們日常接觸的外境,千頭萬緒,即使你身體上得到休息,可是你內心上的妄想,如空中的空華,此起彼落,亂飛亂舞。

因此、我們應該修「止」的工夫。

「止」的工夫,沒有什麼巧妙,就是「放下來」三個大字,有念頭起來,就將他放下。

最後連放下也得放下。

拿教理來說:就是內六根,不分別攀攬外六塵,而使內心寧靜以達到回返天真的願望。

  「悉能滌除一切結使」者?修行人,能修行於「止」,則一切的結使,皆可滌蕩乾淨。

結和使,皆是無明煩惱的異名。

煩惱能繫縛身心,結成苦果,所以叫做結。

又能驅使眾生,流轉生死,所以又叫做使。

  結、使、各有十個名詞,講起來很麻煩的,所以我就從略不講。

今天講到這裏為止。

回索引〉〉第二十九講   各位聽眾!今天的十善業道經,講到:乙字下第十六段,兼修觀法。

11-2.【經】「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

」   觀、讀貫,是學佛者修持的一種工夫,觀察的意思。

佛教大小乘十宗中有所謂禪宗者,號稱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當下明心見性,立地成佛。

他的理由是:佛法者心法也,一切經典,皆是此心的註腳,究明了心,則一切佛法皆在其中。

所以他的主張,不須看經學教,祇是念茲在茲,行住坐臥、在日用尋常之中,參究心之所在,名曰參禪。

禪、是心的別名。

參、就是本經所說的觀。

因參禪而豁然大悟,通達三藏,有神通而得生死自由者,在禪宗史上可以見到的,何止千人。

  研究經論而欲證實經論中所說的真理,必須修觀。

這裡所說的真理,包括了潛在的內心,和外在的事事物物。

都如法華經上說:「觀一切法,空、如實相。

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

」觀一切法的觀、那就是觀照的工夫。

空、如實相、乃至無所有性,那就是觀照的所得。

我們多數人,讀得很熱的心經不也是說嗎,「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其中的「深般若」就是觀;「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觀照所得的結果。

「度一切苦厄,」就是因觀照的工夫,斷除煩惱而獲得生死自由。

所以研究佛學、必須修觀。

不然、和一般學問家,專做咬文嚼字的工夫、結果、妙手空空,有什麼兩樣。

因此、小乘教中,初下手就是修不淨觀、數息觀等等的五停心觀。

觀察四諦、乃至八忍八智、十六心見道,一直都在觀門中生活。

  大乘、唯識宗中有五種唯識觀。

天台宗有空、假、中三觀,分別觀真、俗、中三諦。

華嚴宗有法界三:所謂真空絕相觀。

理事無礙觀。

周遍含容觀。

  至於淨土宗,有觀想念佛而有所謂十六觀經,這與上文所說的觀,又不相同。

其他講觀法的典籍很多,這裡僅標舉幾個名字,不便去一一解釋。

  本經上所說的「觀莊嚴故」的觀,並沒有指出是什麼觀。

但看下文的「能如實知諸法自性,」也可以看出意旨之所在,上文的那些觀的名稱,是佛滅度以後,中國各宗祖師的事。

  經上的「能如實知諸法自性」者?諸法、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而蘊、處、界、不出色心二法。

色指宇宙萬有,形形色色的一切事物;心指吾人現前生生滅滅的虛妄心。

自性者,自體性,也可以說是個體或個性。

然則、色心諸法,以什麼為他的自體性呢?諸法都是從緣所生,一切皆沒有自性,沒有自性就是空。

所以中論上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十二門論、觀因緣門第一裡說:「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

」云何有是法,就是說諸法無自性故空。

在釋文裏並且以泥團、模型、陶師和合而有瓶生。

經緯的棉紗、機杼、織布匠和合而有布生。

地基、樑棟、磚瓦、泥土、釘鐵、工匠和合而有房屋生來作證明。

證明萬有諸法,皆是因緣集合起來的假相,暫時而有,不是實有。

不是實有就是無性,無性即空。

妄心的心法,也是因接觸外境忽然而有的東西。

都如接觸到顏色,有眼識生。

接觸到聲音有耳識生。

接觸到香、臭有鼻識生。

接觸到鹹、淡有舌識生。

接觸到冷、暖、細、滑有身識生。

因憶念過去而有意識生。

試問、當我們未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以前,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潛藏在何處?憑你將這身體碎成微塵,你也找不出六識的所在來。

然而、對著六塵,隨時即現,所以佛說他是生滅、是虛妄、是幻化。

那末!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自性故,當體本空。

然而、雖無性體空,不妨以無性為性而虛妄的存在。

人類是色心二法,混合起來的假相,同樣的是無自性、是空。

雖無自性、空、但色心諸法的和合,不妨有相續存在而能活動的假相。

仁王護國般若經上,以因成假、相續假、相待之三假,以說明諸法之假有。

  經上的「如實知」者?就是如其實際理體而知道五蘊色心諸法,是從緣所生,是無自性,無性故空。

知道了五蘊、色、心諸法,從緣所生,空無自性,那就對於諸法不起貪、瞋、癡、愛,不造殺、盜、婬、妄。

也就不至於六道輪迴,流轉生死,受種種大苦。

所以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度一切苦厄者,就是不受流轉生死的大苦。

將以上我所說的弄明白了,則經上的意思,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經上的意思是說:   修十善的菩薩,如能兼修觀察的工夫,因觀察的工夫,而能如實了知諸法的空無自性,那就好了。

以下講到:乙字下第十七段,兼修方便。

11-3.【經】「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為、無為樂。

」   方便、為十種波羅密門當中的一種。

方者、方法,便者、便宜,有善巧的方法,使自己與他人,在修行脫苦的希望上,能迅速的成就,是為方便。

  為、無為者,為、是指有為諸法。

有為者有造作營為,是名有為。

從眾緣而生,有生、住、異、滅的四相,這是有為的定義。

  無為者,不假眾緣,法爾如是,不為生、住、異、滅四相之所遷,是名無為。

  為、無為樂的樂字,當然是指有為的法樂,和無為的法樂。

什麼是有為的法樂呢?眾生貪著於有為,所以輪轉生死,受種種苦。

然則、有為還有什麼快樂可說呢?要知道修十善的菩薩,由於兼修六度、四攝、四無量心、三十七道品以來,更加上修行觀法、能如實了知諸法無性,無性故空。

以大慈悲心故,以大方便故,於空性中,建立度生事業,所謂坐水月道場,作空華佛事;修如幻三昧,度如幻眾生。

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佈施,不盡有為,行所無事,這一種的快樂,惟有菩薩才能享受到。

  無為樂者,無為的法體,本是指的吾人現前一念靈知性體。

這一念靈知性體,豎終三際,橫遍十方,無始無終,無內無外。

菩薩的修行是為這個;諸佛的覺悟,也是覺悟的這個。

據他的本體說,就是涅槃;據本體上所能起的照用來說,就是菩提。

所謂無上涅槃寂靜樂,無上菩提覺法樂。

這是無為法的快樂。

菩提、涅槃,雖然要假修行才得成辦,實際上是自心本具,所以叫無為。

經上的意思是說:   修十善的菩薩,如兼修方便的話,就可使有為的法樂,無為的法樂,很快速的成滿。

所以說:方便莊嚴故,速得為、無為、樂。

  然而究竟什麼法是方便呢?這裡我舉個例子: 釋尊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冶銀的銀匠,一個洗衣為生的人,這兩個人進入佛門,修學佛法。

那些前輩大弟子們,叫銀匠修不淨觀;叫洗衣人修數息觀,久而久之,一無所成,欲想返俗。

 釋尊知道了,就叫他們二人互相掉換,不久皆修成功,都成了大阿羅漢。

因為冶銀的人,要鎔化銀子,必須吹火;而洗衣的人,常常接觸不淨。

所以銀匠修數息觀;洗衣人修不淨觀,都很容易成功,這就是方便。

  修方便而能使為、無為、法樂速得成滿者,這就是維摩經上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的道理。

同時也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大菩薩行。

回索引〉〉第三十講   各位聽眾!今天的十善業道經,講到:乙字下第十八段,十善的功能。

11-4.【經】「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

」   十善業、是本經所要宣示的宗旨,前面已一一講過。

十力、是成佛而後所得的十種力量。

這十種力是:一、知覺處非處智力。

二、知三世業報智力。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四、知上下根智力。

五、種種欲智力。

六、種種性智力。

七、一切至處道智力。

八、宿命智力。

九、生死智力。

十、漏盡智力。

佛果上威德神力,難道還有涯量嗎?然而、歸納起來,有此十種,也就夠了。

因為這十種力,足以成辦一切的佛事。

  經上所說的無畏者,就是四種無畏。

四種無畏是:一、一切智無所畏。

二、漏盡無所畏。

三、說障道無所畏。

四、說盡苦道無所畏。

經上所說的十八不共者:一、身無失。

二、口無失。

三、念無失。

四、無異想。

五、無不定心。

六、無不知已捨。

七、欲無滅。

八、精進無滅。

九、念無滅。

十、慧無滅。

十一、解脫無滅。

十二、解脫知見無滅。

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

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這十八種法,唯佛獨有,不與二乘、菩薩共,所以叫十八不共法。

前面的十力、四無所畏,菩薩們也有,但不能與佛相同。

因此、這裡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唯佛所有,所以名為一切佛法。

   經上 釋迦牟尼佛,又召呼娑竭羅龍王說:龍王!我將修行十善的功德,以及兼修六度、四攝、四無量、三十七道品,足為佛果上的莊嚴,皆大致為你講過了。

你應當知道,上面所講的十善業,論其極大的效果,可能使修學佛法的人,對於佛果上所獨有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的一切佛法,皆能圓滿而無缺的獲得。

乃至者、是超略的用語。

意思是說:十善業、假如以人天乘的志願來修行,就可以獲得人間天上的果報。

假如以十善為基礎,兼修六度等等的菩薩行,就可以獲得佛果上所應獲得的法門,換句話說,也就是成佛。

經上將人天乘的一段略去了,所以用乃至的兩個字來替代。

  十善: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這三種是屬於身體上的。

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這四種屬於語言文字上的。

不貪著、不瞋恚、不愚癡、這三種屬於意識上的。

概括的說:都是消極的不為惡。

假如社會上每一個人,或者多數的人,不殺生、不偷盜邪婬。

語言文字上,不隨便罵詈(音利ㄌㄧˋ)毀謗,誨盜誨婬。

在個人則成為善良的百姓;在社會、也就平安寧靜,沒有殺人放火的慘案發生;也更不會有爭城以戰,殺人盈渠;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的大屠殺。

但身、口、二業的發生,意識上的貪、瞋、癡、愛是他的發動力。

貪、瞋、癡、愛的壞心眼兒,潛伏在意識的深處,遇到外境的刺激,隨時可以暴發。

所以儒家也常以見賢思齊,克念作聖,遏制人欲,闡發良知而存天理來為其教化。

可是人心之向惡,相似於水之就下,聖賢名位,不足以為獎勸;監禁刑罰,也不足以為懲戒,所謂齊之以禮,齊之以刑,皆不能使惡人絕跡於社會,大屠殺的浩劫,也不能消弭於未然。

  因此、佛乃以三世善惡因果,畜生、餓鬼、地獄的三種惡道,受苦無量,來儆誡歡喜造惡的惡人,而防患於未然。

如維摩經上說:「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言是地獄、是餓鬼、是畜生……。

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

是口邪行、是口邪行報。

是意邪行、是意邪行報。

是殺生、是殺生報。

是不與取、是不與取報。

是邪婬、是邪婬報……。

」這都是佛菩薩苦口婆心,將眾生看作自己的兒女來教化。

不過各位不要誤會,以為三途惡報,祇是佛菩薩的虛言恐嚇而不是事實,那就罪過無邊了。

楞嚴經上不是說過嗎,寶蓮香比丘尼,他以為男女情欲,非殺生、非偷盜、不會有什麼罪報的。

他說完了這話,他的女根中忽然就冒出猛火來了。

  話又說回來了,佛法住世兩千幾百年了,信仰佛教,依法修行,離苦得樂而證得解脫的人,當然很多。

但憑你說得舌蔽唇焦,雖有三途惡報,他聽了祇是耳邊風,殺、盜、婬、妄,依然如故。

佛說娑婆世界眾生,剛強難化,的確是實在的話。

現在每天打開報紙來看,沒有一天沒有殺、盜、婬、妄、貪污詐欺的案子,射進你眼簾,這就是挺好的鐵證。

  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的名相,沒有時間再一一的詳細解釋,等有空的時候重寫,或候其他的機會再說,現在且求得一個結束。

以下講到:乙字下第十九段,結勸修學。

11-5.【經】「是故汝等,應勤修學。

」   這是 釋尊說完了十善的利益以後,很鄭重其事的告誡龍王說,我所說的善業,倘能如法的修持,小則不失人身,或上生天道;大則可以成就圓滿無上的佛果。

所以你們不要忽略我的說話,需要勤勞修持學習。

向下講到:   乙字下第二十段,喻顯十善為諸乘之基礎。

11-6.【經】「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

此十善道,亦復如是。

一切人天,依之而立。

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   喻顯的喻,是譬喻。

法華經上說:諸有智者,依譬喻而能得解。

所以佛說法多喜歡用譬喻。

能譬的叫做喻,所譬的叫做法。

法、喻、也是佛學上的一個術語。

  經文中的城邑、就是一縣的民眾,政事所在地。

聚落、就是村莊。

卉木的卉,是百草的總名。

木是樹木。

草木眾多,名曰叢林。

聲聞、是二乘聖者之一,因聞佛音聲而悟道的。

獨覺、也是二乘聖者之一。

無師自悟,所以叫獨覺。

菩提、二乘聖者的聲聞、獨覺果、也稱菩提,應該說:聲聞菩提,獨覺菩提。

六度、四攝、四無量、是菩薩所行,所以叫菩薩行。

一切佛法、就是上文所說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

十善大地的一句,是以大地來譬喻十善,所以大地是喻,十善是法。

十善大地,是名法喻雙舉。

   經上 釋迦牟尼佛,召呼娑竭羅龍王說:龍王!十善的功德,我說個譬喻你聽:譬如世間上的城邑、聚落、皆要依靠大地才能安住。

許多可以治病的藥草,和其他的百草、樹木、叢林、也要依憑大地才得生長。

大地是如此的,此十善業道,也是這樣啊。

這在解經文的規矩上叫做以譬喻來合法。

那末!十善道是那樣的呢?十善業道也和大地一樣,人間、天上的一切眾生,皆要依靠了大地,才能成立。

聲聞聖者的菩提;獨覺聖者的菩提。

諸大菩薩的道行。

佛果上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皆依於如同大地一樣的十善,才能順利的完成。

足見十善是五乘的共法,也就是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五乘的修行,皆以十善為基礎。

以下講到:甲字下第四段,流通分。

11-7.【經】「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流通者、水的行動名叫流,水流動而不遇到阻礙,名曰通。

佛法如水,也貴在流通,壅滯在某一個地方,那是沒有利益的。

所以每一部經的後面,皆有這一段。

但這一段的經文,不是佛說的,乃是記錄這本經的人,記載當時說經終了的情形。

  這裡面的一切世間、乃是概括的指出在會的聽眾,是來自此土他方很多的世界,世間就是世界。

經上的意思是說:   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娑竭羅龍王宮中,為娑竭羅龍王,以及其他的水族,說完了十善業道經以後。

娑竭羅龍王本身,以及同族的大眾,還有其他世界,遠道而來的天上的眾生,人間的眾生,阿修羅道的眾生,等、等於沒有列名的眾生。

這許多眾生,一直平心靜氣,恭敬虔誠的在聽著。

直至聽完了以後,深得法益,大家都很歡喜。

當時就對 釋迦世尊,表示信仰、受持、奉行十善,並兼修六度、四攝、四無量、三十七道品,以期完成佛果,庶不孤負教主說法度人的一片苦心。

  這裡邊的聽眾,既然有從他方世界來的,他們聽完了,將所聽的就帶回去了,這等於文化交流,所以叫流通分。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算是講完了。

先後計三十次,我寫了約八九萬字,廣播小姐花了十五小時播出。

我們不希望別的,只希望各位將身不殺、盜、婬。

口、不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意、不貪、瞋、癡的十善記住,並且能盡力的去做,又能勸他人做,那就是我講十善業道經的收穫。

祝 各位聽眾健康! 回頁首〉〉【編註】歡迎轉載流通,功德無量!本檔未經精確校對可能有所錯漏,煩請告知修正,以利更多同修大德! 【E-mail】[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