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知覺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時間知覺(time perception )是指對客觀現象延續性和順序性的感知。

既與活動內容、情緒、動機、態度有關,也與刺激的物理性質和情境有關。

此外,人們對較長的時間 ... 時間知覺 時間知覺是指對客觀現象延續性和順序性的感知。

時間知覺的信息,既來自於外部,也來自內部。

外部信息包括計時工具,也包括宇宙環境的周期性變化,如太陽的升落等等。

內部標尺是機體內部的一些有節奏的生理過程和心理活動。

神經細胞的某種狀態也可成為時間信號。

用計時器測量出的時間與估計的時間不完全一致。

簡介心理學概念時間知覺(timeperception)是指對客觀現象延續性和順序性的感知。

既與活動內容、情緒、動機、態度有關,也與刺激的物理性質和情境有關。

此外,人們對較長的時間間隔,往往估計不足;而對較短的時間間隔,則估計偏高。

刺激編碼越簡單,知覺到的持續時間也就越短。

在判斷時間間隔正確性方面,各感官是不同的。

聽覺和觸覺對時間間隔的估計最準確。

由於年齡、生活經驗和職業訓練的不同,人與人之間在時間知覺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分支概念時間知覺(timeperception)是電影心理學中一個分支的概念。

對客觀現象延續性和順序性的感知。

人總是通過某種量度時間的媒介來感知時間的。

量度時間的媒介有外在標尺和內在標尺兩種,它們都可為人們提供關於時間的信息。

外在標尺包括計時工具,如時鐘、日曆等;也包括宇宙環境的周期性變化,如太陽的升落、月亮的盈虧、晝夜的交替、季節的重複等等。

內部標尺是機體內部的一些有節奏的生理過程和心理活動,如心跳、呼吸、消化及記憶表象的衰退等,神經細胞的某種狀態也可成為時間信號。

人的節律性活動和生理過程基本上以24小時為一個周期,因此,可以把人的身體看成一個生活節奏鍾。

時間知覺的分類:1.時序知覺2.時距知覺3.時點知覺時間知覺與其它心理活動關係心理學家發現,用計時器測量出的時間與估計的時間不完全一致。

人的時間知覺與活動內容、情緒、動機、態度有關。

內容豐富而有趣的情境,使人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而內容貧乏枯燥的事物,使人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積極的情緒使人覺得時間短,消極的情緒使人覺得時間長;期待的態度會使人覺得時間過得慢。

一般來說,對持續時間越注意,就越覺得時間長;對於預期性的估計要比追溯性的估計時間顯得長些。

一些實驗還表明,時間知覺明顯地依賴於刺激的物理性質和情境。

例如,對較強的刺激覺得比不太強的刺激時間長,對分段的持續時間覺得比空白的持續時間長。

例如,對一個斷續的音響,在一給定的時間裡聽到的斷續的次數越多,人們就越覺得這段時間長。

對較長的時間間隔,往往估計不足;而對較短的時間間隔,則估計偏高。

有關的材料還表明,時間知覺與刺激的編碼有關,刺激編碼越簡單,知覺到的持續時間也就越短。

相等的時間間隔(40或80毫秒),空白間隔比填充音節的間隔顯得短。

到20世紀80年代為止,還沒有材料證明大腦存在著專門的計算時間的中樞。

在皮層不同部位受到損害的情況下都可以見到時間知覺的破壞。

在判斷時間間隔正確性方面,各感官是不同的。

聽覺和觸覺對時間間隔的估計最準確。

聽覺辨認時間間隔的最高限度是0.01秒,觸覺辨認的最高限度是0.025秒,視覺辨認的最高限度則是0.1~0.05秒。

時間知覺的研究方法複製法:先呈現一個標準刺激,讓被試複製出覺得和標準刺激一樣長的時間。

被試可以對具體的時間說不出是多長,但可以比較準確地根據自己的判斷複製出時間的長短。

不受過去經驗的影響,能準確地表示一個人辨別時間長短的能力。

(較好)複製的動作和時間刺激往往不是同一感覺道的(複製動覺刺激除外)誤差%=誤差的絕對值之和/(實際時間*實驗次數)恆定刺激法:求時間的差別。

辨別長短的兩個刺激是同一感覺道的。

繁瑣、測量時間長。

評估法:即先呈現一定長度的刺激,要求被試評估它持續的時間有多長,評估的時間與實際刺激持續的時間越接近,時間知覺越準確。

被試判斷的結果中包含有被試對具體時間經驗的因素,測得的結果不能精確地代表一個人對時間長短的知覺能力。

誤差%=誤差的絕對值/實際時間。

時間知覺的一些性質內在的人腦的記憶歸類分析模式時間知覺是一種內在的人腦的記憶歸類分析模式,不是用於規定感知到的客觀世界,更不能用於描述客觀世界本身。

這裡要區分三個概念:我們大腦記憶中的世界圖景,我們感知到的客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物自體本身。

我們大腦記憶中的世界圖景。

首先因為在大腦記憶中有保留了的世界過去的表象信息,感知到的世界現在的表象信息,推理預測到的世界未來的表象信息,三者都同時存在於大腦中,並且是以變化先後順序進行了歸類排序的,形成一個連續的存在統一體。

大腦能夠對三者任意調用分析,從而可以進行時間長短等的估量、比較。

我們感知到的客觀世界是瞬時的,片在的,它的過去已經消失,它的未來還沒產生。

我們沒有任何的經驗證據來肯定我們所感知到的客觀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一個連續統一體,猶如一幅長卷,俱都呈現。

而時間知覺我們都知道是指一種對過去、現在、未來的連續統一體的衡量。

我們所感知到的客觀世界過去已不存在,未來還沒有存在,只有現在、片在。

所以我們所感知到的客觀世界沒有時間知覺的性質,不符合我們通俗認為的關於時間知覺的定義描述。

關於客觀世界物自體本身,以我們目前的實驗手段和實驗數據還不能有效地對它進行時間性說明,究竟它是一個過去、現在和未來共存的共時統一體,還是一個不斷變化而以片在形式存在的前後歷時體。

有些科學家傾向於這樣描述世界:大爆炸之前沒有時間,宇宙從大爆炸開始,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流逝;我們可以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

好像是在說世界是一個共時體,它有過去,也有未來,並且我們可以把握。

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任何的經驗數據在表明宇宙的某個角落存在著關於宇宙曾經的經歷,並且我們可以不破壞宇宙的變化任意回到過去。

大腦中一種較獨立的結構或格局時間知覺是大腦中一種較獨立的結構或格局,它是大腦中一組分化的神經元,具有特定的單一的功能。

現代時間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無論我們知覺關於哪一組的表象、事件的時間觀念,大腦中總有一部分固定的神經組織被激活而參與其中。

具體表象經驗變換流轉,而這些神經組織是穩定不變的。

具體來說基底神經節,小腦和前額葉在時間信息加工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這些神經組織的功能活動形成了人的時間知覺的主體結構、格局。

具體的表象經驗不內含時間的性質,比如一株樹,一朵花。

只有表象經驗的序列,聯合才具有時間的性質,但它又不是時間知覺本身。

經驗表象進入大腦時是雜亂混處的,大腦時間知覺的模式格局,按照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象在變化前後的先後順序對它們進行排序,形成合理化了的大腦時間知覺的基本對象、材料,於是時間知覺模式能夠對它們作出時間性質的相關衡量、對比等的分析。

我們說P從A移動到B用了t秒,我們是說P從A移動到B這一經驗表象序列在時間知覺模式這一功能結構的衡量下,表現出t秒這樣的量的性質。

P移動這一表象序列自身在時間性上是無法自明的,必須藉助時間知覺的功能模式來進行說明。

時間知覺模式格局與具體的經驗表象是相互依賴的關係。

沒有具體經驗表象,時間知覺的生理基礎結構便無法行使正常的知覺分析功能;而相反若沒有時間知覺功能模式,大腦中的經驗表象就會亂成一團。

時間知覺是對變化的一種主觀衡量時間知覺是對變化的一種主觀衡量。

絕對的靜止,包括感知主體、感知客體以及二者所處的環境三者都處於靜止狀態,那么就沒有時間,是永恆。

永恆是什麼,就是絕對的靜止,沒有變化,沒有時間。

時間知覺是對表象經驗形成的記憶聯合序列的一種分析衡量,而要形成一事物經驗表象的序列、聯合,則此一事物必須處於連綿接續的變化之中。

事物自身狀態的不斷改變刺激大腦,從而形成關於此一事物的連續的表象序列。

有如下三種情況:1)感知對象自身的變化。

感知對象自身的變化形成一連續的表象序列,根據此一表象序列,大腦的時間知覺模式就可以對其進行時間性的衡量、比較。

2)感知對象不變,感知對象所處的環境發生變化。

同樣,根據感知對象所處環境變化形成的表象序列,我們也可以相對的估量出感知對象處於靜止狀態的時間持續長度。

3)感知對象不變,感知對象所處的環境不變,感知主體根據自己的生理周期,根據自己的內時間體驗仍然可以約摸估量出時間流逝的久暫。

對同一事物變化前後表象的主觀衡量、判斷時間知覺是對同一事物變化前後表象的主觀衡量、判斷。

對於不同事物A、B在各自環境中變化前後的Aˊ、Bˊ,只對它們變化前的A、B直接相關。

那我們是如何確定Aˊ就是變化後的A呢。

這就引入了一個關於變化連續性的問題。

首先我們對視覺對象的感知體驗是連續的。

這可以通過閃光實驗來說明其內部的相關原理。

我們的視覺系統有一個感覺延遲,即在感知到光線後即使撤掉了光線,這種知覺也還要持續一小段時間,這個時間經研究一般確定為150—250ms。

現在假定我們知覺到有一閃光,並且很快(100ms以下)又加上第二個閃光,由於視覺反應的產生和持續超過100ms,當對第一個閃光的反應還未消失時就已產生了對第二個閃光的反應,而對第二個閃光的反應還未消失時又加上第三個閃光的反應,這樣閃光就使視覺系統中產生某一種連續的反應,視覺系統所感知到的就象是連續光一樣。

而我們視覺系統所感知到的表象序列就象這樣的閃光一樣,即先後的光刺激重疊在一起對視覺系統形成一持續穩定的光刺激流、連續序列,從而我們感知到的世界表象就呈現出一種連續綿延的穩定的圖景。

同一個物體的先後光刺激重疊在一起,就形成了此一事物連續穩定變化的知覺體驗。

視覺系統傾向於把光模式保留約150—250ms之久。

如果一事物進行變化,它在此時間閥限之內接續地不斷給予視覺神經以不同的最新的光刺激,我們就會知覺到它連續穩定的變化圖景;如果一事物靜止,只要它在此時間閥限之內接續地不斷給予視覺神經以相同的最新的光刺激,我們就會知覺到它處於相對靜止狀態;如果一事物在上一次的光刺激之後停止發出光刺激,經過此時間閥限,在此閥限之後再接著給予視覺神經以光刺激,我們就會感知認為它有一段時間的消失,因為接受不到有關它的視覺信息。

對於靜止的表象,大腦記憶傾向於認為它的中間部分不夠重要而加以省略。

比如我們回憶地上的一塊石頭,大腦並不會出現關於它的多幅的相同的記憶表象序列,而只會相對於它所處的環境的重要時刻記憶幾幅的表象。

那么在進行時間性判斷時便便往往會低估它延續的時間值。

同理對於一變化比較繁複的事物,我們往往會記憶住它的較多幅的表象信息,同時在對其進行時間性判斷時也往往會多估它時間的持續性。

時間知覺的大腦機制針對大腦省略、遺忘的特性,有些人提出時間知覺與回憶到的事件數量間具有正相關性:持續時間的縮短與識記事件的減少相一致。

比如我們十一假期結束時,我們十一假期結束一個月後,在這兩個時間點上對十一假期進行回顧,我們得到的估計時間是不同的,並且是後者得到的估計時間大大少於前者所得到的值。

那么這個識記事件的數量的性質如何呢,僅僅是事件的個數嗎?這裡我們假想一個實驗,同一組幻燈片,第一次以固定頻率播放,第二次以較高頻率播放。

實驗結果里一般成年人很容易判斷出前一次播放所費的時間更長,因為他們可以對每一幻燈片持續的時間和幻燈片的數量加以綜合考慮。

而小孩子則大多不理睬幻燈片播放的速度。

所以對回憶的時間估量除了與回憶事件的數量相關,還與每一表象的持續刺激的時間長度相關,至少是有這兩個變數的。

但這裡同時也出現了個問題,即時間知覺主要的原理應該是在於對事件持續性的衡量,那它的內在器官性機制到底如何呢?我們這裡可以構想一個疲勞模型。

我們大腦會根據事件的性質的變化,即所謂的轉折點來對事件整體進行分割,劃分為一個一個較小的事件的組合,這樣事件就不會因太過巨大而變得很難加以衡量、分析。

一個事件是一組連續的穩定的表象序列,我們大腦之所以認為它是連續綿延的,能夠有說服力的、有較確定實驗解釋的一個說法是在視覺延遲的時間範圍內,事件的表象以連續光作用的形式持續不斷的刺激視覺神經,從而使視覺神經產生一個連續的興奮或疲勞。

大腦對此進行記憶,在記憶事件表象的同時,還對此興奮或疲勞的程度進行了記憶存儲,即我們的所謂的持續時間被轉化為一個神經生理上的興奮或疲勞度的衡量。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的模型的簡要說明,但它對於解釋一些時間知覺的現象是很有顯效的,並且我們目前還沒有相似的更為有效的模型說明,所以有一定價值,並且可以進一步的加以內涵擴展,推論驗證。

套用時間知覺是在人類社會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

“時間感”是人的適應活動的非常重要的部分。

由於年齡、生活經驗和職業訓練的不同,人與人之間在時間知覺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某些職業活動的訓練會使人形成精確的“時間感”。

例如,有經驗的運動員能準確地掌握動作的時間節奏,有經驗的教師能正確地估計一節課的時間。

相關詞條 時間知覺測試儀 時間知覺測試儀,測定時間知覺的差別閾限的儀器。

採用89C51單片機為核心,具有結構緊湊,可靠性高,操作維護方便。

介紹   用途 運動員的知覺 分為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

運動員的空間知覺運動員對認識對象空間...就能不斷提高並逐漸精確化。

運動員的時間知覺 運動員對完成動作...,能成為時間知覺的信號。

在運動員的時間知覺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肌肉運動覺,因為它... 運動員的知覺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時間心理學 時間心理學的整個發展歷史,時間心理學大致經歷了從純粹時間知覺模型建構到...方面:(1)時間知覺與意識,主要研究時間知覺和意識過程的關係,特別是探討意識過程的時限和時間整合問題,其中時間知覺與意識時間知覺即“知覺到... 基本信息   心理學概念 黃希庭 個人簡介1937年出生於浙江省台州市溫嶺,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繫心理專業,1967年北京大學普通心理學專業研究生畢業。

... 個人簡介   學術成就   曾任職位   榮譽稱號   獲獎情況 健康心理學 書籍信息著者:李丹劉俊升編譯者:叢書名:心理諮詢與治療系列叢書出版社:上海教育ISBN:9787544453295B.00... 基本概況   發展過程   主要宗旨   面臨問題   分類 鳳四海 ,獲基礎心理學碩士學位。

碩士論文題目:《時間知覺閾限的雙腦不對稱性和一種新...統計學》課程。

研究興趣:時間知覺;信息加工的時間特性;統計...鳳四海,黃希庭.時間知覺理論和實驗范型.心理科學,2004,27(5... 袁宏[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副教授] 時間知覺信息加工機制的ERP研究,2006~20083.重慶市人文...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時間知覺的神經加工機制研究...,袁宏,甘甜(2007).時間知覺的注意調節:一項ERP研究.心理... 人物簡介   研究的方向和興趣   主持課題   參研課題   發表論文 劉頌 》第1、2期(1990.4)14、“個體時間知覺差異性的實驗研究”《南京...(1990.6)91年至99年16、“影響時間知覺差異性的一些因素實驗研究... 個人簡介   代表成果   發表論文   出版著作 行為科學學派 失誤導致的事故。

時間知覺失誤的實例:某工廠里烘箱操作工將浸過易燃液...在操作過程中時間知覺失誤的結果。

知覺失誤負效應實例:某公司電梯工上班前用... 基本內容   發展背景   主要理論   代表人物   主要貢獻 相關搜尋三分之一效應時間知覺測試儀情緒配偶部首輸入法生育恐懼症如何讓孩子感知聲音性格色彩學潛艇推焦審醜疲勞學年論文傳播史杜比AC-3知識轉移雙因素模型性幻想心理學拖延症IPTV時間知覺母子戀有損壓縮禮貌性上床熱門詞條currentespeciallyshieldUnityUSBOTG亂情馬窩村前途加盟勤美誠品綠園道孫維新戀人未滿拱門摯友新宿御苑柏修斯樑紅玉棕櫚蠟男人歌裸體美女鄉村音樂銀河護衛隊鎖清秋馬偕醫學院龜兔賽跑audiHKLisaAnnUIUVA塞席爾大男當婚布袋林子閎測驗遊戲潑水節火之女神田螺皇家大飯店美空臺北凱撒大飯店臺灣啟示錄覺醒變身指令鄔君梅tlc剝皮寮後攻日立梅山鎮辛樂兒金拓莊園龍邦速遞時間知覺@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