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理由 - 主管法規查詢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法規名稱:, 中華民國刑法第38 條 ... 行為時由第三人以可非難之方式提供,脫免沒收之法律效果,將造成預防犯罪目的之落空,爰參諸德國刑法第七十四a 條之精神,增訂第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現在位置:
法規內容
立法理由
友善列印
立法理由
法規名稱:
中華民國刑法第38條
民國104年12月30日照協商條文通過。
【參考資料:法務部立法說明】
一、沒收為獨立於刑罰及保安處分以外之法律效果,為使規範明確,依沒收標的之不
同,而分別規範其要件。
二、違禁物之沒收係考量違禁物本身即具社會危害性,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
應沒收之,爰將現行第一項第一款及第二項合併在第一項規定。
三、犯罪行為人所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如偽造之文書),
係藉由剝奪其所有以預防並遏止犯罪,有沒收之必要,爰將現行第一項第二款、
第三款前段及第三項合併在第二項規定,由法官審酌個案情節決定有無沒收必要
。
但本法有其他特別規定者(如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二項當場賭博之器具,不問屬
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仍應優先適用,以茲明確。
四、為防止犯罪行為人藉由無償、或顯不相當等不正當方式,將得沒收之供犯罪所用
、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移轉於犯罪行為人以外之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
團體等第三人所有,或於行為時由第三人以可非難之方式提供,脫免沒收之法律
效果,將造成預防犯罪目的之落空,爰參諸德國刑法第七十四a條之精神,增訂
第三項之規定,由法官依具體情形斟酌,即使沒收物屬於犯罪行為人以外之自然
人、法人或非法人團體所有時,仍得以沒收之。
五、考量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如價值昂貴,經變價獲利或轉讓
予他人,而無法原物沒收,顯失公平,爰增訂第四項,就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
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六、本條沒收及追徵之宣告,應審酌第三十八條之二過苛條款,以符衡平。
民國94年02月02日一、將第一項序文「左列」一語,改為「下列」。
二、第一項第三款所稱「因犯罪所得之物」,係指因犯罪結果取得之物(如竊盜罪中
之財物),至因犯罪之結果產生之物(如偽造文書罪中之假文書),如何沒收,
並無明文規定。
爰增設「因犯罪所生之物」亦得沒收,以資明確。
三、數人加功於同一犯罪事實,僅其中一人或數人受審判,而得沒收之物,屬於其餘
未歸案之共同加功人者,亦得予以沒收;而解釋文所稱之共犯、教唆犯、正犯、
從犯係指犯罪行為人而言,為使適用更期明確,爰將第二項、第三項原規定「屬
於犯人」,修改為「屬於犯罪行為人」,使其普遍適用於一般沒收。
四、分則編有關「犯人」用語者,計有十一條,此次總則編既將「犯人」修正為「犯
罪行為人」,而二者之含義既屬相同,故分則編用語配合統一修正。
【參考資料:法務部立法說明】
一、將第一項序文「左列」一語,改為「下列」。
二、第一項第一款及第二款未修正。
三、第一項第三款所稱「因犯罪所得之物」,係指因犯罪結果取得之物(如竊盜罪中
之財物),至因犯罪之結果產生之物(如偽造文書罪中之假文書),如何沒收,
並無明文規定。
爰增設「因犯罪所生之物」亦得沒收,以資明確。
四、現行實務依司法院院字第二○二四號解釋認為「共犯(包括教唆犯、正犯、從犯
)對於贓款之全部,均負連帶返還之責任,其有未經獲案者,得由到案之其他共
犯負擔」,換言之,數人加功於同一犯罪事實,僅其中一人或數人受審判,而得
沒收之物,屬於其餘未歸案之共同加功人者,亦得予以沒收;而解釋文所稱之共
犯、教唆犯、正犯、從犯係指犯罪行為人而言,為使適用更期明確,爰將第二項
、第三項現行規定「屬於犯人」,修改為「屬於犯罪行為人」,使其普遍適用於
一般沒收。
五、分則編有關「犯人」用語者,計有十一條,此次總則編既將「犯人」修正為「犯
罪行為人」,而二者之含義既屬相同,故分則編用語宜配合統一修正。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華民國刑法§38-3 相關法條 - 全國法規資料庫
第三十八條之物及第三十八條之一之犯罪所得之所有權或其他權利,於沒收裁判確定時移轉為國家所有。 前項情形,第三人對沒收標的之權利或因犯罪而得行使之債權均不受影響。
- 2中華民國刑法§38-2-全國法規資料庫 - 法務部
前條犯罪所得及追徵之範圍與價額,認定顯有困難時,得以估算認定之。第三十八條之追徵,亦同。 宣告前二條之沒收或追徵,有過苛之虞、欠缺 ...
- 3中華民國刑法§38-1-全國法規資料庫 - 法務部
- 4中華民國刑法第38 條(102.01.23 版) - 法源法律網
檢視現行法規, 中華民國刑法( 民國102 年01 月23 日 非現行法規 ) ; 檢視現行法條, 第38 條, 下列之物沒收之: 一、違禁物。 二、供犯罪所用或犯罪預備之物。 三、因犯罪 ...
- 5立法理由 - 主管法規查詢系統
法規名稱:, 中華民國刑法第38 條 ... 行為時由第三人以可非難之方式提供,脫免沒收之法律效果,將造成預防犯罪目的之落空,爰參諸德國刑法第七十四a 條之精神,增訂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