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之台灣文學的人與事-新舊文學論爭@ 悠遊於 ...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到了1941年至1943年間,又發生另一波新舊文學論戰,依照廖漢臣的「台灣文化」一書中提到廖漢臣、林荊南(嵐映)也均以新文學的立場批判舊文人,. 「日治 ... 悠遊於海闊天空的無我世界-Marine的部落格從我們生活的周遭所看到.聽到.做到.嘗到....的一切.就是我們的生活體驗.各位的體驗談都能構築成我們的人生觀和人生哲學.這個園地歡迎大家提供生活的智慧.事無巨細大小.共同探討我們的見聞.抒發我們的心情.相信可以啟發彼此的智慧.增廣知識並調節我們的生活情趣!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404122057日治時代之台灣文學的人與事-新舊文學論爭?文藝典故日治時代之台灣文學的人與事  文◎李博信  -新舊文學論爭   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壇,曾發生過轟動一時的新舊文學論戰,最早是張我軍在1924年於「台灣民報」發表的「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與「糟糕的台灣文學界」。

這兩篇文章對舊文學與舊詩人提出了批判,他認為舊文學的枷鎖使得台灣文學的改革趨於緩慢,而對古典文學的特色及未來走向,抱著存疑態度,而使新文學獲得頗多共鳴,也引燃了新舊文學論戰的火花,此時賴和、張梗、蔡孝乾等人也紛紛呼應。

當然也另有不同的見解,他們都屬傾向現實主義的「鹽分地帶文學」充滿濃厚的左翼色彩,主張文學和社會的關係,使得往後之臺灣新文學運動和社會主義思潮逐漸融合。

另外提出反對意見的連橫、鄭坤五、黃文虎等為舊文學文人,則強調古文對台灣文學基礎的重要性。

這次論戰自1924年4月張我軍引燃開始到1926年3月才逐漸落幕。

  1926年9月主張新文學的陳虛谷,對於某些舊文學的文人對台灣總督府的逢迎態度、追逐名利,死守僵化的傳統文學,深深不以為然,因此又發起新舊文學的第二階段論爭。

賴和在有關比較新舊文學的文章中,認為新文學運動的目標是將文學語言形式以「舌頭與筆尖」合而為一,他也批判舊文學是讀書人所專屬,不參與平民;新文學則是以庶民為對象,屬於「大眾文學」,而將白話文做為創作語言,開啟台灣新文學的序幕。

1930年即以『台灣民報』做為論壇,加入「鄉土文學」論戰等文藝大眾化論爭,當時楊雲萍、陳逢源與葉榮鐘等人也都加入聲援,而賴和也被譽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到了1941年至1943年間,又發生另一波新舊文學論戰,依照廖漢臣的「台灣文化」一書中提到廖漢臣、林荊南(嵐映)也均以新文學的立場批判舊文人,   「日治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之發生,乃緣之於知識份子革新求變的企望,希冀改變當時之文學環境,這股文化改造潮流,也是一種社會運動,1931年謝春木也在「臺灣人的要求」一文中,提到張我軍的「舊文學打倒運動」是日治時期七大社會運動之一。

  有關「新舊文學論爭」的過程,王詩琅在他的著作「賴懶雲論」一書中也有詳細的描述。

  2014-04-05    tf340225/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日治時代台灣文學之人與事......|日誌首頁|日治時代之台灣文學的人與事-文...上一篇日治時代台灣文學之人與事...下一篇日治時代之台灣文學的人與事-文壇人物...回應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tf340225's新文章台南招牌小吃–棺材板文○李博信研究高砂族建築的先驅文○李博信保羅.哈里斯的月桂樹屹立不搖的台灣金融重鎮棲蘭山檜木林文○李博信重陽登高採秋菊文○李博信蘇軾與東坡肉文○李博信市長與扶輪文○李博信臺灣博物館的世紀風華最後的文面人 我的相簿 tf340225'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好友動態 [此功能已終止服務] 平均分數:0顆星投票人數:0人我要評分: 悠遊於海闊天空的無我世界-Marine的部落格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關鍵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