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語帶偏鄉學生接軌世界——「因為所以」協助校內教師設計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年輕人創NGO,改變英文教育現場. 發起人葉祐嘉擔任英語專長教育替代役時,在教育現場看見英語教師教學時面臨學生程度差異大,難以 ...
SkiptoContentSkiptoNavigation
mobilemenu
社企流|華文界最具影響力的社會企業平台
searchbox
繁
简
En
Facebook
Moreoptions
PhotoCredit:因為所以教育協會
用英語帶偏鄉學生接軌世界——「因為所以」協助校內教師設計課程,盼能撼動體制高牆
創業教育青年案例
2019.04.08
FacebookLike
瀏覽次數:
合作轉載
倡議家/文:游昊耘
你心中好的領導人是什麼模樣?一個人衝鋒陷陣?帶領著一群人往前跑?還是團隊溝通時,願意妥協尋找共識?
有幾位希望體制內英語教育為孩子做更多的年輕人,創辦了「因為所以教育協會」,用各自不同的專業,協助學校內的英語教師設計課程,希望跨領域整合、結合在地文化、具創意思維的課程,可以幫助不同的孩子學習英語。
發起人葉祐嘉與共同創辦人巫家蕙及其他成員,來自行銷、法律與社會學等不同領域,卻抱持著同樣理念,創業一年多,他們從坦誠面對自己、理解彼此的不同,到信任成為夥伴,在荊棘中,步步摸索出一條組織經營的道路,對領導力也有了不同認識。
年輕人創NGO,改變英文教育現場
發起人葉祐嘉擔任英語專長教育替代役時,在教育現場看見英語教師教學時面臨學生程度差異大,難以顧及個別學生程度,同時,他也看見家庭資源的差異影響學習起跑點,種種因素導致孩子限縮英語學習的想像,這個國際慣用語言似乎僅是教室內一門棘手困難的科目,而忽略了學習它的關鍵原因——勇於向世界表達自身想法。
因此,葉祐嘉辭去在英國留學時的行銷工作,與法律系畢業、曾任TFT(TeachForTaiwan,為台灣而教)第一屆教師的巫家蕙創辦非營利組織「因為所以教育協會」,發想出更具創意的課程設計,從偏鄉英文教育出發,試圖擴大英語學習的可能性。
「因為所以」目前與台中及新北各一所國小合作,藉課後輔導與課中協同上課的合作模式,在英語教學融入地方文化、自然生態與社會議題等,並嘗試與其他科目跨領域合作,一方面學生從中習得超越知識、技巧面的英語運用,拉近與英語的距離,也培養與世界交流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則藉由與老師共備,試圖引導老師,甚至影響學校在設計課程時,融入跨領域的思維與視野。
建立共同語言,走入體制的關鍵
然而,非營利組織該如何走入學校,撼動體制高牆?「一開始想得太簡單。
」巫家蕙無奈笑說。
起初,巫家蕙與葉祐嘉認為,只要課程設計好、跟合作老師談妥、行政從旁輔助,最後再經過校長同意,即可水到渠成。
但等到開學前一天,他們突然接獲合作老師的職位調動,課程規劃臨時需做大幅調動的情況下,才了解與學校的共同規劃與全盤溝通,不是各部門談好就算結束。
「只有在全部的人都覺得這件事很重要的時候,『打破學科界線』才可能發生。
」巫家蕙語重心長地說。
由於學校早已擁有固定教學模式,該如何將跨領域思維從課後班,導入正式課程,便是一件需要長時間溝通的任務。
了解到環環相扣的生產鏈只要一處稍微調動,影響的卻是整條鏈的運行,這次,因為所以嘗試在溝通前先釐清彼此需求,再針對需求進行無數來回溝通,直到有了共同語言的雛形,2018年,「因為所以」才真正跨入體制,協助合作國小的英文教師完成課程設計。
領導力是什麼?先從相信夥伴開始
與學校溝通要建立共同語言,團隊內部溝通亦然。
成立一年多的「因為所以」,從葉祐嘉與巫家蕙兩人依循各自專業的分工模式,如今已擁有5位正職夥伴。
葉祐嘉與巫家蕙在團隊變化中體悟到,作為領導者,「先認識自己,再嘗試溝通」的重要性。
葉祐嘉說,過去兩個人一起經營時,幾乎是各自埋頭做好自己專業的事情後,再約出來跟對方報告結論,「做事的時間很多,討論的時間很少。
」他如是說。
當團隊成員開始變多、職務分工變得精細,葉祐嘉與巫家蕙作為共同創辦人的團隊領導者,勢必得開始思考,該如何調整分工模式,進行更有效率地合作。
領導者在一般人印象中,似乎擁有一個堅強、背負更多責任、帶領整個團隊前進的形象。
葉祐嘉起初也如此期許自己。
為了讓大家愉快工作,他一開始把主觀認為繁雜細碎的工作項目全都攬下,與成員的溝通也不多,直到無法兼顧各項工作,肩負的責任與壓力,更重得看不清身旁並肩前行的成員,「我過去太英雄主義了,以為一肩扛起所有就是負責任」葉祐嘉自省,靦腆笑了「後來才知道,『領導』先從懂得如何相信夥伴開始。
」
經驗堆疊出體悟,葉祐嘉開始認識自己,他坦然面對過去對領導力的誤解,一方面與巫家蕙摸索如何引導組織有效溝通,另一方面也慢慢理解相信夥伴的真諦,共同分擔責任,一起面對工作的收穫與痛苦,一起從中學習,才是引領組織內部不停進步的根源。
非暴力溝通:觀察、表達感受、需求、提出請求
從兩人各自「分工」走向團隊成員彼此「合作」的陣痛期,法律系畢業,凡事講求邏輯的巫家蕙在每次的溝通挫折中不斷思考:如何將大家的能力作更好發揮?如何在會議裡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
巫家蕙分享了她嘗試過許多方式後,最終採用的溝通方法——非暴力溝通,分為4步驟:觀察、呈述事實、表達感受與提出請求。
透過此,建立組織內的共同思維與合作模式。
分享
巫家蕙舉例,開會時,若觀察到雙方衝突,其中一方可以試著呈述「剛剛講話音量逐漸變大」的事實,表達「我感到些微害怕」的感受,最後提出「希望可以恢復原來音量,讓對話持續進行」的請求。
「很多時候我們只停留在『感受』層次,這會引發更多情緒。
」巫家蕙認為,非暴力溝通的精華就在於提出者還要進一步思考自己的需求,讓對方知道如何配合與改善,才能解決根本的感受與情緒。
每個人的個性與思維都不盡相同,就像一片片凹凸不一的拼圖,巫家蕙與葉祐嘉嘗試化成員差異為成長動力,藉著建立共同語言,創造更有效率的對話方式,他們拾起一片片拼圖,拼湊而完整了一個有磨合、也有成長的團隊,更在過程中體現了「領導」的真正意義,是坦承認識自己後,建立與夥伴共識,一起攜手完成一個人做不到的事情。
組織一起解決的大小難題、對齊好的成員共識,都將化為最精華的原動力,推著團隊向前。
「因為所以」知道,改變英文教育的路途並不容易,但從葉祐嘉與巫家蕙談論夥伴、望向彼此時顯露的信任與坦承中,似乎離共同追尋的願景,又更近了點。
全文轉載自倡議家,原文標題:領導不是獨自走在前頭「因為所以」從信任做起,了解更多請上倡議家
延伸閱讀
>>專訪葉丙成:讓學生有動力學習,是身為老師一輩子的追求
>>國文課本想把學生教成什麼?作家與學者共創「奇異果版國文課本」,盼孩子學會思辨而非背誦
>>「教師存在的本質,不是為孩子設定學習的優先順序」TFT第一屆教師巫家蕙,為偏鄉學生打開學習的大門
「社企流」和「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共同製作的《社區自造家》專題登場!一起來看看英雄們如何翻轉社區、打造理想中的生活。
>> 通報!英雄大量出沒!
>>《社區自造家》完整專題
>> 社區自造地圖募集中!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標籤:
TFT團隊外語偏鄉教育合作地方文化英語教育
你可能也喜歡
伊朗小島上的多彩小屋,讓居民重拾安定生活
沒有薪酬,如何持續運轉數十人的組織?SocialAED發起人解析重要關鍵
揪團發揮影響力!運用創新設計流程,不花一毛錢也能打造50人團隊
深夜黑白切以「真心系甜點」擄獲眾人味蕾,更入偏鄉讓孩子化身甜點師
TFT創辦人劉安婷鼓勵力世代:最好的領導力來自日復一日領導自己
不拋下任何人!亞洲各地青年推動平等社會,共塑亞太地區下一個十年
「加入NPO,為你在意的問題工作」TFT杜瀛號召跨域人才,挑戰工作與理想的平衡
陳彥翰扛下「孩子的書屋」,盼完成父親遺願:讓孩子們不再需要書屋
PhotoCredit: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歐北來粉絲團
找回你不知道的台灣之美!他辭教職復甦冷門景點,期望喚起人與島嶼的連結
創業社區青年案例
2019.04.03
合作轉載
倡議家/文:章凱閎
從夢想當個授業解惑的老師,到帶領外地人走入部落,體驗台灣之美,「歐北來」團隊共同創辦人蔡昇達說,一切的開始只因「迷惘」。
蔡昇達靠田徑天賦,保送花蓮教育大學體育系,再以榜首考上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學碩士班。
幾年前到國小教書,走入教育現場,發現和自己想的不一樣。
他迷惘了,決定休學,成了教育界逃兵。
「我要幹嘛?」蔡昇達沒有想法,乾脆背上背包,來趟「歐北來」的台灣之旅,試圖從中尋找解答,這趟解開迷惘的旅行,開啟他人生的康莊大道。
他上山下海走遍全台,踏上宜蘭龜山島,才知道充滿硫磺、攝氏140度的海底溫泉裡有特有種的「烏龜怪方蟹」悠遊著;他跟著朋友走入部落,聽見布農族耆老彈奏幾乎失傳的弓琴。
有次他與部落族人在飄霧的雨夜,翻山越嶺到森林裡打獵,聽到族人吟唱古曲,祈求懷孕、年幼的動物不要到獵人的槍口下,最後割下獵物一隻耳朵「留給祖靈」,原住民敬祖、生態永續的觀念讓他大受感動。
蔡昇達愈深入台灣,見證愈多台灣的哀愁。
他站在著名的澎湖石滬旁,婦人告訴他,幾十年前潮汐帶來的漁獲量,足以讓居民蓋一棟透天厝,現在常常連一條大魚也看不見。
旅途中的見識、正在消失的鄉土角落和被我們遺忘的故事,讓蔡昇達決心要把它們轉換成現代人的生活體驗,希望重新喚起人與島嶼的連結。
他與友人成立歐北來團隊,推出「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蒐集數百則台灣鄉鎮的文化故事、草根人物訪談,也設計「島嶼拼圖」深度旅程,帶領民眾深入台灣,不靠政府補助,2015年營收已破百萬元。
「若不知道做什麼,只要膝蓋還在,就繼續走吧!」蔡昇達以親身經歷告訴年輕人:放手一搏、離開舒適圈,在不斷嘗試中找尋目標;如果走錯路,不要怕回頭就好。
記得不是要改變世界,而是創造新的選擇,這些選擇會決定世界未來的模樣。
全文轉載自倡議家,原文標題:復甦台灣冷門景點他要喚起人與島嶼的連結,了解更多請上倡議家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延伸閱讀
>> 用「里山經濟」串起台24線的珍珠看部落與山林共好共生
>> 邱星崴——別去責備老一輩為什麼不改變,而是用行動證明我們可以有新選擇
>> 深入原住民部落30年的美國導遊揭密:台灣最吸引老外遊客的不是美食,而是山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標籤:
旅遊觀光在地文化部落景點
你可能也喜歡
獲TripAdvisor亞洲第一旅程!台青年推出免費步行導覽,向國外旅客細說寶島魅力
全日本人口最少的村落,如何吸引台灣人造訪?台日交流激盪創生新點子
來「O’rip」工作室看書、選物、參加導覽——這群旅人因愛上花蓮而駐留,盼讓更多旅客認識「真正的花蓮」
給埔里下一代的永續備忘錄——把整座山城都化為一座「生態博物館」
無畏疫情衝擊!台南晶英酒店不裁員減薪,發斜槓津貼、放未來假,以永續觀光與創新逆境攀升
這次假期,別再報復性旅行!蒐羅全台10大永續旅遊景點,給自己和土地一趟放鬆之旅
月增百萬遊客!臨海偏鄉的觀光奇蹟:「台灣優格餅乾學院」用在地農產讓親子同遊做餅乾
走吧!來場「零廢棄旅行」——10大守則讓你輕鬆當個無塑旅遊者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
最後一頁»
本週熱門案例
1
這台MIT「造水機」把空氣變成飲用水,可供應一般家庭日常飲水量
科技
2
做焦慮世代的暖心陪伴——「溫度日記」讓你記錄最真實的自己,為身心靈充電
創業
3
想吃蛋,自己養隻雞!他將陽台改造成雞舍,啟動都市裡的自給生活
食農
4
一所沒有校園的大學!「Minerva」不教應付考試的課程,將學習場域推向全世界
科技
5
這間中途之家幫貓又幫人!他們讓貓咪「自己賺錢」、更陪飼主度過難關
創業
訂閱電子報文章新知
案例
評論
活動
徵才
資源好書推薦
社企檔案
支持網絡
專題
社企流十週年
訂閱電子報
站內搜尋
主題
關於社企流
新手必讀
專欄作者
聯絡我們
社會企業育成
NPO育成
創業CSR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人物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
創業CSR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人物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
看更多主題
回到最上方
延伸文章資訊
- 1當國家要推行雙語教育,偏鄉孩子卻連字母都寫不全……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偏鄉的英文師資不穩定、所在區域的文化刺激不足都是問題。連師資都難以穩定,如何能推動雙語國家,雙語教育?
- 2Teaching English in remote areas 美籍大學生偏鄉服務唱跳教 ...
Teaching English in remote areas 美籍大學生偏鄉服務唱跳教英文. Azalea International Folk Fair from Georgia, USA...
- 3蘭女雙語實驗班啟動偏鄉英文教育大小學伴相見歡 - 聯合報
國際扶輪3481地區推動偏鄉英文教育計畫進入第六年,第一次媒合宜蘭縣高中生與縣內偏鄉小學生合作,提供教材及視訊設備,以「大小學伴」模式進行視訊教學, ...
- 4提升偏鄉中學生對英文學習之能力 -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
更重要的是,因為偏鄉. 種種的不便,也造成教師人員流動快速,. 不像城市教師來的穩定,也因此,城鄉的. 教育有了拉距,更別說是英文教育了。 其實,自90 年代起,全球化 ...
- 52019-20年度偏鄉英文教育計畫
「偏鄉英文教育計畫」以大台北地區優秀傑出的大學生與高中生擔任大學伴,服務偏鄉國小學生(簡稱小學伴),以一週一堂課,一整學年的英文線上學習伴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