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的時候,你是否曾經飽受分心之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短短十分鐘的影片,我卻花了三倍、五倍甚至更多時間才能看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趨勢,學習,職場,思考,分心(distracted-or-thinking) 集團資訊 關於我們 集團介紹 我們的團隊 旗下媒體 關鍵評論網 everylittled. INSIDE 運動視界 Cool3c 電影神搜 未來大人物 歐搜哇 旗下節目 多元服務 Ad2 Taketla拿票趣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Cr.ED ShareParty 達思智能科技 與我們合作 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 異業合作 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 加入我們 新聞中心 趨勢 自學的時候,你是否曾經飽受分心之苦? 2017/05/18 精選轉貼 學習 、職場 、思考 、分心 短短十分鐘的影片,我卻花了三倍、五倍甚至更多時間才能看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評論 評論 本文作者黎映君,一個想轉型的PM,目前研究方向為如何透過線上課程自學程式成功。

另外也經營了 23度的自學人蔘 粉絲專頁,紀錄自學中悟出的大小事。

原文出自 叮叮咚創作研究室部落格。

大腦在忙著記東西,還是忙著分心?從小到大,我的唸書方式,就是長時間坐在椅子上不斷地念,尤其到了考高中及大學階段,已經不是早八晚五的時間分配,除了吃飯、洗澡與睡覺,剩下的時間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在書房唸書。

然而,坐在書桌前的時間長,不代表能考上理想學校,但就是有種反正時間到了,就會無意識地坐在書桌前,更慘的是,考出讓人洩氣的成績時也沒有多想,就只是繼續洗腦自己,因為努力不夠、或者還需要坐更久的椅子、看更多的書吧等一些沒用、逃避的想法。

直到上了研究所,開始要以自學方式,透過線上課程學習自己不擅長的程式領域,才開始意識到原來自己的分心問題有多麽嚴重。

對於想學程式,我以為我有一個很明確的動機,目標明確,只要一頭栽進去,看影片學就對了,但漸漸發現,短短十分鐘的影片,我卻花了三倍、五倍甚至更多時間才能看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也因為一直以來沒有反思習慣、感到迷茫卻毫無頭緒時,看到了⟪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對我來說,這兩本書的出現幫助我很多。

⟪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讓我透過反思的練習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工作觀,發現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好時光日誌,因而更加明確踏入程式領域的動機。

⟪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一書,則透過作者Bailey對於挖掘影響生產力的行動研究,帶領我一步步找到自己的問題,ChrisBailey被Ted封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看到這裡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此時此刻正在閱讀這本書。

從Bailey對於發現生產力低落的各種分心、拖延等問題的親身經歷與實驗,提供了對我來說有效的練習與改善方法,讓我意識到我好容易分心,然而分心,其實也是很多人一直有的問題。

透過與他人聊聊更認識分心也因為在初步自學程式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因為心態而導致學習成效不佳的阻礙,因此我想要探索可能影響生產力低落的原因,與提升自學成功的方式。

從至今遇到的問題中歸納出,很多時候自學或想專注在一件事、但卻頻頻分心時,心態問題是很重要的影響關鍵因素。

然而該如何調整心態,以提升透過數位資源自學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我想研究的。

當然,除了自己的分心問題外,我還想了解是否有跟我一樣有著相同困擾的其他人。

幾個有趣的發現我先用了一週時間,透過課堂、聚會等,隨機訪問了11位朋友,有6位女生、5位男生,有的是研究生、有的是上班族或屬接案性質的SOHO族,年齡介於23~33之間,總共有四個問題:Q1.你是否有分心習慣?會困擾嗎?Q2.你做什麼事的時候容易分心?Q3.你分心時會做什麼?Q4.你覺得這需要解決嗎? 大部分的人是透過面對面直接對話,少部分的人則是透過填寫問卷,簡述對於分心的情境與看法。

無論是透過對談或問卷式的分享,發現到一些不曾意識到的有趣觀點。

再者,雖然目前了解的人數沒有很多,但透過受訪者的回饋,讓我重新認識了每個人以不同身份、不同角度,是如何談分心的定義,以及對分心的看法,接著受訪者反思後會發現,竟然自己還有習慣性拖延的問題,甚至驚覺其實自己一直備受分心問題折磨,只是自己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更別說想要解決。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訪談內容,請參考談談分心紀錄囉!)分心何時容易發生:與自我認知、動機、情境有關11位受訪者表示皆有分心問題,只是程度上的差別,以及是否伴隨著拖延問題的差別,像是對於工作與自我學習的兩種情境,有要求還是沒要求、想要做還是必須做、有無完成時間壓力等諸多隱藏影響的因素,伴隨而來的分心程度就大不相同。

整體而言,相較於有實際任務的工作要求時,自發性地學習陌生領域、或看不到專注事物的終點時,更容易受到分心所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

舉例來說,身為上班族的受訪者表示,同樣是線上自學新的領域,有工作需求及時間壓力下,那種急迫性及動機就會驅使自己很專注,但如果是自發性的學習就會面臨分心的重重阻礙,像是需花費在上廁所、吃東西等長短不一的分心時間,而且要開始前的暖機(預備讓自己進入專注狀態)的時間也會很久。

接著同樣一位受訪者又說了,自我的認知也會影響如何看待分心:「 我認為是否困擾也對每件事的認知有關,認為分心的來源是否重要,以及當下情境與認知,例如在打電動,女友半夜打來,就會覺得應該很重要,因為可能她加完班希望我去載他,因此對於手機通知而中斷當下的專注很重要,這樣的分心並不會想避免。

」「 動機跟認知有很大關係,像是對於想學的東西,如果產生了反正學了很久,好像學不會不會怎樣,就容易分心、放棄。

」此外,一位目前以接SOHO為主要工作的受訪者表示:「我認為的分心是,剛開始都會專心,但當遇到問題卡住時,專注力會越來越下降,就會開始思考到底問題在哪,然後就順勢分心了。

相較於工作,自己學東西時比較容易分心,因為沒有實質上的回饋(例如錢),自學沒有立即回饋,所以當下幹勁比較小。

」「我認為學新東西有困難的點不是分心,而是能不能持續,例如我把 Codecademy,把CSS、JS、HTML 都上完了,但最後不知道可以幹嘛?無法實作一個真正的東西,後來當時想改 WordPress 東西也無法,所以就放在那邊。

」如同另一位受訪者也分享,之前有透過Coursera,上了一門關於搖滾樂的發展歷史課,雖然是一開始有興趣的課,但有時會嫌影片節奏很慢,覺得自己應該都瞭解,所以會想拉快影片,但又怕跳過重要內容,或邊聽邊做其他事時,發現有時講師英文講太快會聽不懂,所以又會再回到影片上。

然而因為過不久又覺得無聊,因此又會分心瀏覽其他網頁、跟別人聊天或邊聽音樂。

或許就是當下情境、動機,與不確定自己學了之後可以幹嘛,以及不知道半途而廢好像也無所謂的心態,或者就像一位受訪研究生說的,如果今天要做課堂報告會很專注地做完,即使分心也只會10分鐘之類,但一定會保留足夠的時間做正事,但如果是大任務,例如找論文題目,已經超出自己原本可駕馭的範圍及能力,在看不到終點的情況下,在閱讀相關文獻或查找資料時就很容易分心。

每個人對分心的定義大不同對於踏入職場的朋友來說,分心的問題主要發生在工作上,因為是團隊合作性質的工作,因此跨部門的溝通和協調是無法避免,光是分心忙著處理各群組的成員問答就幾乎佔掉一整天,但對這類型的人而言這卻是必要的。

其中一位受訪者說:「 因為工作群組會有很多人講話,不能關掉因為要及時回覆,主要工作就是在溝通,所以『必須分心』做這些事。

」「 無論是跟他人溝通或做自己的工作,對我來說都是『專注的』。

」 對另一位也已經在工作的朋友來說:「 工作時的分心是必須的,像是會強迫自己中斷去想接下來要先做哪些事,例如五到十分鐘思考接下來要做什麼、優先順序為何,會寫便利貼排程,而且有很多的工作必須要一直在各種性質的工作內容中切換。

 」分心竟然是恢復能量的好時光?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從事服務業的朋友說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 我有分心的問題,但不覺得困擾,因為如果我分心了代表我認為我正在做的事情應該沒有急迫性,反正事情『應該會』如期完成,所以稍微分心(內心理解為中場休息時間),不會造成困擾。

而當我在工作時比較容易分心,分心的時候通常都在滑手機、逛淘寶和蝦皮網站,但對我而言,不用特地解決這些分心問題,如之前所提到的,對我來說分心只是內心戲,是中場休息時間,而我自己也很清楚,因此通常我不會刻意想解決,而是會直接分心,但如果正在做的事情有急迫性,我就不會分心(或逼迫自己不分心)。

 」一直以來我深受分心之苦,因此打從心底認為分心是個超級大惡魔,也應當需要立刻想辦法解決,然而聽到這樣的說法時,與我的認知落差非常大。

但也讓我重新思考,分心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自從得知分心竟然獲得如此正向評價後,這幾天當我想認真工作或學習時,我不再那麼抗拒及責備自己為什麼那麼容易分心,或許是更輕鬆地看待分心,進而讓自己不再那麼備感拘束與壓力,覺得看書及看線上課程時的心情有受到舒緩,好像比較可以專注在當下,雖然到目前為止,偶爾還是會分心,但覺得心情舒坦許多,也比較願意去面對一些程式問題及挑戰。

分心該不該被解決?它的存在反而有著於專注?!原本以為,分心是每個人都很害怕的問題,因為分心什麼事都做不好,但了解到其他人的經驗及認知發現,在工作的情境下,分心有時也不是全然負面的阻礙,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段分心的時光是可以稍微讓緊繃煩悶的心喘口氣、補充能量與調整心情的好時光。

也因為上線上課程時,發現自己一直有分心的壞習慣,看著眼前的影片,但大腦總是在想著其他好幾件事。

此外,又因為透過寫作,發現自己很喜歡一次講很多事情、同一時間處理很多事情,感覺腦袋的雜念好多,完全無法停止思考。

後來找到了一本書叫⟪不思考的練習⟫,剛好這週在閱讀,又很剛好的這週要做關於分心的訪談,因此很自然地就將書中提到的理論、練習,與受訪者的回饋中做了連結與思考。

不思考的練習:我們需要練習「正確的思考」這本書告訴我們,正確的思考是需要練習,我們除了要意識自己內心的一舉一動外,也要透過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途徑,主動認識外在一切的感官刺激,如此心才會感到充實。

然而,如何練習「正確的思考」呢?作者鼓勵我們將意識集中在觸覺,會是找回專注力的好方法。

例如,當在辦公室工作時,如果注意力一直無法凝聚,建議就從桌前起身,悠閒去散個步。

除了文書工作之外,無論是打掃、做菜、或是耕種,只要將意識集中於現在手指正觸碰的東西,或是腳底傳來的觸感,腦中思考的事情就會減少,比較容易專注在手邊的工作上,因為活動身體、觸碰某樣東西,這樣的行為原本就會帶來適度的刺激,能夠讓人放鬆。

透過訪談與閱讀:讓我重新認識分心我在想,或許分心的時候,其實可以允許自己暫時先脫離當下感到痛苦的事,先將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但很重要的是,在做「分心」這件事時,也需要培養當下的專注力,將意識集中在當下的觸感。

像我有個壞習慣,總會挑在看課程影片時想要打掃,不過如果像書中說的,用身體五感去感受打掃,鎖定意識於身體肌肉的運用、或觸摸掃具、或主動感受掃具與地板接觸時的「真實感覺」,減少腦中其他的思考,僅專注於手邊的「這件事情」上。

換言之,此時做的「分心」的事並不是壞事,而是暫時將身心靈置於另一件能讓你開心的事,雖然情緒及注意力轉移,做的是另一件事,但你還是在訓練及培養自己的專注力,等到可以再度回到原本那件讓你分心的任務時,搞不好有助於提升專注度。

原來分心的影響範圍有如原子彈爆炸與幾位受訪者聊聊的過程中,發現有的人可以很快的回答關於日常分心的各種時刻,有的人則需要較多的思考時間,甚至有的人告訴我從來沒想過分心的問題,但覺得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好問題,因為分心看似影響工作、學習時的專注度及生產力的高低。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被許多爆炸的資訊、心中堆積如山的懸念,與腦中只會讓自己受苦自虐的隱藏聲音所困擾。

也因此在做需要專注的事情時,例如專心看書、專心聊天、專心吃飯都變成是一種奢侈,因為一次只做一件事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分心所帶來的問題不只會影響工作、學習新的陌生領域,更是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與人際關係。

因為思考讓我們的專注力降低?!你曾經有過在回想上個禮拜做了什麼、吃了什麼,卻什麼也記不得的情況嗎?在⟪不思考的練習⟫中提到:「一心以為自己「在看」、「在聽」、「在觸摸」,但由於主要記憶空間已被腦中的雜訊佔滿,新的訊息進不去,每一秒在聽人說話時,僅有 0.1 秒在聽,剩餘的 0.9 秒都是在思考「對方如何看我」或是讓過往的雜訊縈繞腦中,於是五感變得遲滯、心不在焉。

一旦如此下去,每10秒就有 9秒失去真實的感覺,每60分鐘就會有 54分鐘缺少實際的感受…等到上了年紀再回首過往,便感嘆:『似乎轉眼就過了好幾年啊!』這是因為我們沈浸在思考中,將精力全都放在與現實毫無連結的思考上,結果,真實的感覺變得空泛,幸福感因而減少。

  」作者也在本書的第一章中,開宗明義的指出多數人認為「正因為人類會思考,才有別於動物,因而偉大」,但他卻有著不同看法,他倒認為,正是因為思考的緣故,才會使我們的專注力降低,並且感到焦慮或困惑,像是常有人說,現代人越來越不善於聽別人說話。

也因為思考盤據腦中,就會妨礙聲音訊息的接收,之所以無法辨明這是什麼聲音及其意義,正是因為我們在無意識下,將多數的精力都配給了思考。

看了幾位在身處職場、學術研究朋友的訪談分享,鼓勵大家不妨靜下心來,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分心困擾?做什麼事的時候容易分心?而分心時通常又會做什麼?既然覺得分心困擾有曾經試著想要解決嗎? 分享文章或觀看評論 評論 精選轉貼 品牌 MarTechAsia2022年度論壇重磅登場:聚焦三大行銷科技關鍵基石、迎接智慧零售新時代 2022/03/15 廣編企劃 數位行銷 、電商 、AWOO 、數位轉型 、零售業 、阿物科技 、MartechAsia2022 、數據科技 第三屆MarTechAsia2022年度論壇,主題《MarTech三大關鍵基石迎接智慧零售新時代》將在4月13日(三)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盛大舉辦,同時提供線上直播。

評論 SPONSORED PhotoCredit:阿物科技 評論 隨著2022年到來,全球疫情走入新常態,在AI技術飛躍性的進步及疫情催化下,種種巨變早已重塑全球消費市場,從Cookieless議題出發,讓大家更關注如何兼顧隱私又達成商業營運目標,以及MarTech產業發展、Metaverse元宇宙的未來想像、更多運用數據驅動優化消費者體驗、全通路行銷等趨勢主題,如何運用數據與MarTech工具進行數位轉型已成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awoo阿物科技作為台灣SEO領導品牌、智慧電商領域的MarTech行銷科技產業的領頭羊,長期致力打破數位知識高牆,普及專業知識。

第三屆MarTechAsia2022年度論壇,主題《MarTech三大關鍵基石 迎接智慧零售新時代》將在4月13日(三)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盛大舉辦,同時提供線上直播。

活動將聚焦MarTech三大基石:數位轉型落地應用X即至科技thenexttechX超個人化顧客體驗,透過具體的商業戰略、數據分析至實際案例,一同探討如何借力行銷科技重構企業基因,承上啟下打造全通路行銷自動化迴圈,創造嶄新的個人化顧客體驗,從流量到留心,完美掌握駕馭市場的新商業趨勢! PhotoCredit:阿物科技MarTechAsia2022聚焦行銷科技三大關鍵基石,國際企業領袖齊聚,一同迎接科技零售新時代。

更多資訊,立即前往精彩講師陣容包含IDC國際數據資訊公司總經理江芳韻、全球管顧業龍頭BCG波士頓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暨合夥人馮博堅、台灣MarTech領先品牌awoo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林思吾、全球最大互聯網公司Google雲端技術副總吳貴融、專注大數據解決方案的矽谷新創Bloomreach產品總監王禹誠、致力於建構數位廣告生態系的Yahoo資深總監方士銘、有數位開店軍火商之稱的91APP產品長李昆謀、全球知名內容廣告平台TaboolaSeniorDirector廖勝富等超過10位企業領袖及產業專家,同台分享全球趨勢及世界脈動,一起迎接科技零售新時代!MarTechAsia2022活動資訊:活動日期︳2022/4/13(三)活動時間︳09:30–17:00(09:00開放來賓報到)活動地點︳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線上直播購票資訊︳立即前往關於阿物科技 awooIntelligence阿物科技成立於2015年,以AI驅動的MarTech台灣新創,結合人工智慧與行銷智慧,首創以產品為中心,深度了解消費者意圖的預測模型,推出台灣第一個全通路AI行銷自動化平台。

提供超過20個功能與服務的SaaS模式,涵蓋流量獲取、轉換優化、再行銷、會員留存與數據加值應用,致力於協助零售與電商打造全通路無縫接軌個人化用戶體驗。

阿物科技擁有16,000名企業用戶,擁有30位專職人工智慧團隊成員的AILab,持續優化awooAI協助企業客戶達成商業目標。

目前於東京、嘉義與台北皆設有營運據點,如需更多資訊,請至阿物科技官網:https://awoo.ai/本文章內容由「阿物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

分享文章或觀看評論 評論 廣編企劃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

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