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天上帝護法從神 - 大灣觀音廟的官方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玄天上帝護法從神系統是龐大複雜的,除了侍衛從神,還有一批獨具特色的護法從神, ... 4.六丁六甲,《老君六甲符圖》雲:六丁名諱為:“丁卯神司馬卿、丁丑神趙子任、 ... 大灣觀音廟的官方部落格 跳到主文 歡迎光臨大灣觀音廟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部落格全站分類:社團組織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公告版位 主祀觀音二媽(送子觀音)菩薩,配祀池府千歲,福德正神,黃元帥,紫竹林菩薩及千手千眼菩薩及虎爺,送子觀音乃嬰兒守護神,滿足生男生女的願望,護持胎兒順利生產、母子平安、庇護小朋友平安長大,青年學子求學工作順利。

本廟神聖農曆聖誕日 1.觀音二媽:2月19日 2.黃府元帥:3月19日 3.福德正神:5月19日 4.池府千歲:6月18日 地址:台南市永康區北灣里文賢街391號 公事日:每星期六晚上8點 電話:(06)2725935 請洽楊小姐(TinaYang) 歡迎你(妳)蒞臨! Dec16Mon201308:16 玄天上帝護法從神 玄天上帝護法從神系統是龐大複雜的,除了侍衛從神,還有一批獨具特色的護法從神,如王靈官、五百靈官、八煞將軍、六丁六甲、青龍白虎等,他們具有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神性特徵,能夠在玄天上帝巡察三界之時,忠心耿耿,誓死輔佐玄天上帝,除邪祛惡,專司糾察之職。

1.王靈官,亦稱“玉樞火府天將”。

據《新搜神記》記載,王靈官的本名叫王善,宋徽宗時人。

又據《列仙傳》講,王靈官曾從蜀人薩守堅受符法,為林靈素的再傳弟子,死後由玉皇大帝封為“先天主將火東靈官王”,久值靈霄殿,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

明永樂時杭州道士周思得以靈官之法,顯于京師,附神降體,禱之有應。

明成祖下令修天將廟,王靈官遂顯於世。

宣德中封之為“隆恩真君”。

道教奉祀王靈官為守護宮觀山門的護法神,民間認為他嫉惡如仇,剛直無私,故十分崇信。

武當山奉祀王靈官始於明代。

永樂年間在三天門神道上修有靈官祠;成化九年以後,皇帝經常派太監管送真武神像一堂到武當山安奉,從神就包括靈官、玉女、執旗、捧劍各一尊,說明王靈官已代替金童而成為玄帝的主要佐臣。

武當山各宮觀現在仍保存著不少王靈官像,其中原玄嶽門外靈官殿、太和宮、元和觀等處靈官殿內的神像,都是披甲執鞭,三目圓睜,虯須怒張,鋸齒獠牙,形象極為威武兇惡,令人畏懼。

2.五百靈官,是武當山規模最大的靈官。

據《玄天上帝啟聖錄》卷一載:真武到武當山修煉時,父王思戀太子,令大臣領兵五百眾,根尋太子回朝。

至紫霄岩,面見太子,啟傳王命。

忽然,部眾腿腳僵僕不能舉,乃同聲告曰:願從太子學道。

語畢跬步如故,於是俱隱山中。

帝升真之後,皆證仙道。

[36]《武當福地總真集》雲:“洞天福地,上帝遊年之所,各設靈官五百員主持守衛修道之士,功業成就,皆隸保舉。

察善罰惡之司”。

[37]元代五龍宮建有“五百靈官祠”,天一真慶宮有石刻五百靈官像,明代南岩宮置鐵鑄鍍金五百靈官神像,造型均為戴冠著袍,雙手捧笏,恭順侍立之形象,現存487尊。

3.八煞將軍,《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是“八煞將軍前後衛”,《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經妙》記“八殺將軍前後衛”,故又作“八殺將軍”,民間尊稱為八府帝爺。

具有輔佐護法,濟世度眾之職。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二解釋為“乃玄都右勝府正衛威北八煞大將軍,八營駐紮於酆都獄華蓋山之前也。

謹顯諸煞姓名之次第:天煞將軍張子庶,地煞將軍陳子春,日煞將軍李子德,月煞將軍范子章,水煞將軍杜子貞,火煞將軍劉子大,金煞將軍王子言,石煞將軍賈子元”。

[38] 4.六丁六甲,《老君六甲符圖》雲:六丁名諱為:“丁卯神司馬卿、丁丑神趙子任、丁亥神張文通、丁酉神臧文公、丁未神石叔通、丁巳神崔石卿”。

[39]《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記:“六丁玉女左右隨”。

臺灣高蓮凱先生認為,之所以這裏沒提六甲神將之名,是因為“真武大帝主管北方壬癸水,本來就是屬陰柔之地,所以強調六丁玉女隨行真武左右,就是呼應六丁是陰柔之氣的另一佐證”;[40]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記:“六丁六甲左右隨”;又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則記:“隨左右則六甲神將”,並只記下了六甲神將的名號是:“甲子水將李文思、甲戌土將李守通、甲申金將李守全、甲午火將李守左、甲辰風將李守進、甲寅木將李守遷”。

[41]可見,其名稱全取於天干地支相配而成。

《靈寶六丁秘法》雲:“黃帝曰:六丁玉女神也,能長能短,能有能無,處心占而問之,萬事從心”,[42]故六丁皆塑為女子像。

道經稱六甲乃陽神玉男,故塑男像。

六丁六甲是武當道士齋醮作法時,常用符籙召請的呼風喚雨、祈禳驅鬼的神將群,說明北宋時他們已被視為能行風雨、制鬼神的真武部將。

元代武當山有六甲峰、六丁峰。

明代玄都宮有禦制六甲站像,現移置元和觀。

在北京十三陵中的長陵棱恩殿,展出了定陵出土的文物。

展品中有一件明神宗的頭盔反映了明皇室對玄天上帝和六甲神的崇拜。

頭盔為金護法頂六瓣鐵盔,其上裝飾有金制的玄天上帝神像和六甲神像,寓意是玄天上帝和六甲神保佑明朝皇帝,出師勝利。

5.青龍、白虎,原是“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和西方七宿的名稱。

漢晉以後,青龍、白虎被神格化,成為護法神將青龍稱“孟章神君”,白虎稱“監兵神君”。

職司是守衛宮觀山門。

武當山紫霄宮、五龍宮的主殿奉禮祀的主神是玄天上帝,山門內是龍虎殿,殿內各置著鎧持械、威嚴肅穆的守護神將青龍、白虎神像。

6、雷部神帥雷神,也稱雷公、雷師,即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司雷之神。

最早的雷神呈獸形,《山海經·海內東經》說:“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

[43]後不斷人格化,被塑造成半人半獸形。

道經稱雷霆可以為天“代言”,執行刑罰擊殺罪人,所謂“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

人們虔誠地加以奉祀,正是因雷神能鑒別善惡,區分良莠,代天主持正義,擊殺有罪之人。

真武行巡時,“驅之有雷公電母,禦之有風伯雨師”。

武當山主要供奉雷神,不僅有雷岩、雷洞、雷堂、雷壇等建築祀雷神,而且還供祀雷神。

南岩宮雷神洞的雷神像,一為坐像,猴臉尖嘴,額具三目,背插兩翅,著袍系帶;一為站像,猴臉尖嘴,額具三目,肩張兩翅,著袍襯鎧,人手鷹足,左手執楔,右手擇錘,作欲擊狀。

雷部神帥,或稱雷部天君等。

武當山除供奉雷神,還供奉雷部諸神。

雷部神帥指由玄天上帝率領指揮的執掌五雷、揚善懲惡的部將行神之統稱。

宋代已有雷部的稱謂,廟觀中已供奉雷部神像。

由於南方道士多習“雷法”,故雷部諸神在民間的影響日益擴大,到明代正式形成比較固定的雷部眾神體系。

《封神演義》中就有“雷部二十四員催雲助雨護法天君”的名號,其中以鄧、辛、張、陶、龐、劉、苟、華八位天君最著名。

《北遊記》中又有雷部統三十六元帥之說。

雷部的總管、雷部的主宰之神是“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為眾生之父,萬靈之師,掌握生殺大權,專門懲處惡人。

但在武當山,雷部諸神是玄天上帝的部將行神,聽從玄天上帝的調遣。

實際上,早在宋代的有關道經中,真武部將已有“五雷神兵”等雷部神將。

宋代洪邁《夷堅志補》卷十二載:均州武當山王道士,行五雷法能敕呼雷部神將。

明正統九年(1444年)所編道經《天皇至道太靖玉冊》卷五稱:“玄帝殿兩旁當塑雷部諸神”。

可見,明以前真武大帝已被當作整個雷部的統帥,即“雷祖”。

明代皇室奉安于武當山各宮觀的銅鑄鎏金神像中,常有雷部神帥像。

如成化九年(1473年)明憲宗命太監陳喜等管送“真武聖像二堂於太和、王虛二宮安奉”,安奉于太和宮金殿的一堂聖像中有“神帥十尊”,其中包括鄧、辛、張、陶、苟、畢六天君和馬、趙、溫、關四元帥。

[44]因馬、趙、溫、關四大元帥,是武當道教在作道場祈禳時請來“驅魔降妖”的神將,同為雷部神帥。

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命太監扶安等奉安于南岩宮正殿的一堂聖像中,有神帥十二尊:“鄧天君一尊、辛天君一尊、張天君一尊、陶天君一尊、龐天君一尊、劉天君一尊、苟天君一尊、畢天君一尊、馬元帥一尊、趙元帥一尊、溫元帥一尊、關元帥一尊”。

[45]此後所送神帥像都是十二尊,合稱為“真武十二帥行神”。

此外明代皇帝還曾欽降殷元帥、孟元帥等神像到武當宮觀供奉。

以下對雷部神帥之主要神將予以分述。

1、鄧天君:也叫鄧忠、鄧成、鄧化、鄧伯溫(文)等。

雷部天君常以他為首。

宋代《夷堅志補》卷二三稱其為“天元召考鄧將軍”。

元人劉道明的《武當福地總真集》卷下引《雷書》說:“中天欻火律令大神雷霆主帥天君,即黃帝相風後,將軍破蚩尤,封河南將軍,因以所封鄧為姓,後隱武當疊字峰,有神跡尚存”。

[46]明人任自垣《大嶽太和山志》雲:“疊字峰,在五龍頂南……傳雲雷帥欻火律令鄧天君煉真之處,風雷多從此起”。

[47] 2、辛天君:《封神演義》稱辛環,《北遊記》稱辛江,《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稱辛興,並述其生平:雍民辛姓名興者,一日往雷山采薪,得成雞形者五,歸進其母,母欲烹其一。

雞作人言日:“予雷耳,不可啖也,乞宥一剮之恩”。

嫗弗允,則雷霹靂而起。

母破膽昏跪焉。

帥賣薪攜禮以入,抱母屍,知為雷擊,遂將雞柵內的四隻雷雞一起槌碎。

因雷為柵上內衣所掩,竟不能震。

雷神感其至孝,奉十二火丹啖之,帥遂易形,妖其頭、喙其嘴、翼其兩肩、左尖右槌,腳踏五鼓,升化母屍而去。

[48]但該書又說辛興後被天帝封為雷門苟元帥,奉命行天,剪滅邪惡鬼魔,將辛、苟視為一神,不確。

《鑄鼎余聞》引清代顧祿《清嘉錄》曰:“六月二十五日,為辛天君誕辰,謂天君為雷部中主簿神,凡奉雷齋者,至日皆茹素以祈神佑。

又月之辛日及初六日,俗呼‘三辛一板,六不禦葷’,謂之辛齋”。

[49]該書又引明姚宗儀《常熟私志》,稱之為“銀牙耀目辛天君”。

武當山隱仙岩有敕建磚殿三座,供奉玄帝及鄧、辛天君等。

3、張天君:《封神演義》稱張節,《北遊記》稱張安,並雲玉帝封鄧、辛、張三天君為雷門元帥,主雷。

《武當神仙大觀》講,當他歸順玄天上帝后,“手執瘟槌,隨師行法救民”。

[50] 4、陶天君:《封神演義》稱其名為陶榮。

5、龐天君:《封神演義》稱其名為龐洪,《北遊記》、《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皆稱龐喬。

他生於漢獻初癸醜年,與父龐定在漢江渡口以擺渡為業,平等待客,拾金不昧。

觀音化少婦夜渡試其志,不惑。

後又救父于波濤之中。

玉帝敕封他為混氣元帥,作為玄天上帝的部將,是手執金刀,把守天門,以降伏陰魔,除滅陽惡,秋毫不爽的形象。

6、劉天君:《封神演義》稱劉甫,《北遊記》稱劉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稱劉後,並說他是東晉人,生於岷江漁渡中,因家貧,送于羅真人為侍讀,因精于五雷掌訣,招風捉雨,隨即回應,濟民助國。

環堵之民修祠禱之。

後東京大旱,皇帝祈禱有應,敕為“立化慈濟真君”。

玉帝亦以其敕者敕之,以掌玉府事。

故人稱“玉府劉天君”。

形象為手執飛鞭,腳踏風火輪,隨玄天上帝降妖伏魔。

7、苟天君:《清微神烈秘法》卷上雲:清微主帥上清神烈陽雷神苟留吉。

元代武當清微派道士求雨作法時,要“上請神烈陰陽苟、畢二神君,火速會合,日分巡施,雷神歲分,行雨主者,及本境山川潭洞龍君社令等神,定於今月某日某時,下降某處,搜龍卷水,駕風鞭霆,大霈三日之甘霖,普救四郊之品物”。

該書在描述苟天君形象時說:“其相金冠黑面,三目赤發,金甲朱衣、朱履,手執金錘鑽”。

[51]《封神演義》稱名為苟章。

《鼎鑄余聞》引明姚宗儀《常熟私志》稱其為“左伐魔使苟元帥”。

8、畢天君:《清微神烈秘法》稱“清微主帥上清神烈陰雷神君畢宗遠,皂衣金甲,跣足,手執鐵簡”。

[52]《封神演義》稱畢環。

《鼎鑄余聞》引明姚宗儀《常熟私志》有“右伐魔使畢元帥”。

《北遊記》和《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稱田華,並述其生平職司雲:“東鄉間姓田名華者,乃正東二七神也。

雷藏地中,寄胎於田間,千年石乳鐘氣而生。

誕時白晝憑空霹靂,火光照天,風雨驟至,帥膝坐,大蛇圍其外,群蜂哺英以喘。

至長,遂因田為田,指華為華,修煉於漉瀘岩下”。

後他曾以木火之精助女禍補天;又曾煉五色火雹風雷陣助軒轅擊蚩尤。

因又隱于華胥之境,故名華。

其至有唐氏時,奉帝旨,駕雷車,擁電旆,雨暘以時。

“流及漢東,妖魔縱橫,姦淫百出,玉帝封以雷門畢元帥之職,敕掌十二雷霆,輔玄天上帝誅瘟役鬼,上管天地潦涸,下糾群魅出沒,中擊不仁不義之輩”。

[53] 9、馬元帥: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光、華光天王、馬天君、馬神、馬王爺等。

古時人們對馬神有四時祭拜的規定,武當山玉虛岩東天門內,原有馬神廟,專奉馬神像。

馬元帥的傳說很多,據《靈官經》載:馬靈官名勝,為南斗第六星所化身,故以原星之號為名。

以劈破乾卦,自巽度乾而生火,乃承馬字為姓。

生來三頭九目,手執玉戟金磚,背飛丹符之馬,身跨火犀。

居世二百四十年,常驅邪祛疫,濟度世人。

後隨護文昌梓潼帝君,至功完行滿,召返天庭,飭守鬥闕,證位鬥口靈官,又稱鬥口魁神,道稱雷聲不能天尊。

《鑄鼎余聞》卷一載雷部諸神中有“魁神靈官馬元帥”。

[54]《道法會元》卷三六《正一靈官馬元帥大法》稱“都天罡主正一靈官橫天馬元帥勝”,特徵為“青面朱發,白蛇冠三目,金甲、絳袍、綠靴,背火瓢,仗劍,白蛇從後”。

[55]《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五介紹,他叫馬靈耀,生有三隻眼,一目豎立額際,神通廣大,曾三次“顯聖”,降五百火鴉,殺東海龍王,為救母親大鬧地獄,並雲“玉帝以其功德齊天地”,就封他為玄天上帝的部將,護法天界。

因馬元帥“下民妻財子祿之祝,百叩百應,雖至巫家冤枉祈禱之宗,悉入其部,直奏天門,雷厲風行焉”。

[56]武當山紫霄宮大殿內有明代銅鑄鎏金的馬元帥站像,右手持長矛,左手端三角金磚,三目有須。

10、趙元帥:即趙公明。

其傳說由來已久。

早在晉代幹寶所撰《搜神記》卷四就有“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鐘士季,各督數鬼下取人”,梁代陶弘景《真誥·協昌期》中,亦有“大帝告土,下家中直氣五方諸神趙公明”,說明了魏晉南北朝時,趙公明在道教中已被視為冥神或瘟神等。

《道法會元》卷三六稱其為“九天雲路神捷勒馬上將趙元帥公明”。

[57]《萬曆續道藏》中有《搜神記》,對其來源、職司、特徵記載較詳:趙公明,終南山人。

自秦時避世山中,精修至道。

功成,奉玉帝旨召為神霄副帥。

其服色特徵:頭戴鐵冠,手持鐵鞭,面色黝黑,亂須怒張,跨坐黑虎。

後因守護漢祖天師修煉大丹有功,被玉旨封為正一玄壇元帥,能驅雷役電,呼風喚雨,除瘟翦症,保病禳災。

並能使訟冤伸抑者得公平,實賣求財者得如願。

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對神禱,無不如意。

“故上天聖號為高上神霄玉府大都督、五方之巡察使、九州社令都大提點、直殿大將軍,主領雷霆副元帥、北極侍禦使……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勅法趙元帥”。

[58]明清以來,他在民間被奉為財神,香火極盛。

元代武當山五龍宮“有雷司趙帥堂”。

紫霄宮大殿記憶體有其明代禦制銅像,身著甲胄,鐵冠,黑須,右手執鞭,足旁有黑虎。

11、溫元帥:《道法會元》卷三六稱“地祇上將元金昭顯德元帥溫瓊”。

《道藏·洞神部》有《地祇上將溫太保傳》述其生平、顯化、封號:溫瓊,字子玉,溫州人。

唐安史之亂,隨郭子儀出戰,身為先鋒。

醉時酒氣如霧,常作黑霧,驚賊而殺之。

子儀知為異人,忌欲殺之。

瓊覺而逃,入泰山東嶽廟為祝。

後立化殿前,肉身不倒,常顯靈異,受封為翊靈昭武大太保。

《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稱他為後漢東歐郡(浙江溫州)人。

幼而神明,七歲學步天星,十歲通儒,經傳子史天文等書靡為不通。

後科舉不中,鬱抑間,忽見蒼龍墮珠於前,臥拾而含之,流於腹。

他突然變幻,面青發赤,蘭身猱猛,握簡,遊衍坐立,熒毅勇猛。

泰山府君聞其威猛,召為佑嶽之神,積功累德,受玉帝敕旨,封為“亢金大神”,並賜玉環一隻,瓊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無拘霄漢”四字。

第三十六代天師飛清真人張君始持符召之法,役用嶽神,他得位十太保之列,有溫太保之名。

他是岳班之首,能拜金闕、巡五嶽、征伐妖精、治病驅邪,慈惠民物。

宋末被封為“正福顯應威烈忠靖王”。

[59]武當山紫霄宮大殿內有其明代禦制銅像,青面赤須,呲牙咧嘴,手拄狼牙棒,腰掛“無拘霄漢”金牌。

12、關元帥:又稱關公、關聖帝君。

道教奉為降神助威的武聖人。

《道法會元》卷三六稱其為“轟雷攝正青靈上街上將關元帥關羽”。

關羽,字雲長(?~219年)。

蒲州解良(今山西解虞縣人)。

原為三國蜀漢劉備的武將,戰功赫赫,後孫吳突然襲取荊州,他被擒殺。

宋以後官方民間奉祀者日眾,宋哲宗時封“顯烈王”,宋徽宗時封“義勇武安王”,元封“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明神宗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清康熙帝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武當山紫霄大殿內有其明代禦制銅像,戴冠著袍,赤面美髯,手持青龍偃月大刀,為四大元帥之一。

此外,元以前武當山有“崇寧真君祠”,明清時期有“關王廟”、“關帝廟”數處,專門供奉關聖帝君。

另外,均州龍巢山下有三義廟,奉祀劉備、關羽、張飛。

13、殷元帥:《道法會元》卷三七稱“上清武春猛吏太歲至德尊神殷郊”。

《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太歲殷元帥”稱,其父為殷紂王,其母薑氏產肉球,被丟棄城郊。

金鼎化身申真人抱歸撫養,取名殷郊。

後奉師命,助武王伐紂,牧野之戰率雷震等為前鋒,勇殺商士,戰場顯威,並斧劈妲己。

玉帝聞有孝義之恩,又有斬妖之勇,遂召敕封他為司九天游奕使、至德太歲、殺伐威權殷元帥。

其職司,《封神演義》稱“執年歲君太歲之神,管當年之休咎”。

[60]其服色特徵為青面束發,頂中作紅須冠,朱衣大袖,或頸掛十二骷髏,手執金鐘黃鏃。

《敕建大嶽太和山志》載,明成化二十二年,憲宗遣太監陳喜“欽降”道經、聖像,其中有“殷元帥二十軸”。

14、孟元帥:《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北遊記》等書稱他姓孟名山。

《大全》載其為獄官時,因囚犯想念父母,臘月二十五放囚犯回家過年,至正月初五囚犯全都返回獄中。

後又全部放走有悔改之意的囚犯,其仁義孝慈,萬古不滅。

玉帝聞之,敕封為酆都元帥。

其特徵為手持黃龍槍,帽上有瓊花一朵。

元代羅霆震《武當紀勝集》中有詩《雷司孟帥堂》,說明孟元帥也曾被當作玄帝麾下的雷帥。

7、其他從神1、忠智威烈王:即姚簡,字易夫,隋末唐初人。

佐唐太宗,出為武當節度(應為均州太守)。

貞觀中(627~649年),天下大旱,飛蝗遍起,敕禱名山,俱未感應。

姚簡奉命詣武當建醮祈禱,感五氣龍君,遂降甘霖,遍佈天下,草木禾稼,俱名榮茂。

姚簡具此靈異,奏聞朝廷,太宗降旨在武當山建五龍祠。

後姚簡辭官,攜家隱居武當山,志慕虛玄,成真證道。

道書稱玄帝命他為本州守土鎮山之神,血食均陽,名為威烈王,在玄天上帝神系中屬於地方神。

“宋初卻蝗救旱,靈顯昭著,進封忠智威烈,宣敕建祠於今紫霄宮之東”。

《武當紀勝集》有“威烈王廟”。

明永樂十年敕建威烈觀殿堂、山門,奉威烈王像。

今其遺址尚存,有廟房5間。

2、感應五氣龍君: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龍往往具有興雲降雨的神性。

《太上洞淵清雨龍王經》稱:遇天旱、火災,頌經召龍王,即可普降大雨。

唐代有祭祀五龍的禮儀,《宋會要輯稿》第十一冊禮四載:“國朝緣唐祭五龍之制,春秋常行其祭”。

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十月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

青龍神封廣仁王、赤龍神封嘉澤王、黃龍神封孚應王、白龍神封義濟王、黑龍神封靈澤王。

武當山五龍的顯赫,與唐朝貞觀年間均州太守姚簡的禱雨活動有關。

《玄天上帝啟聖錄》卷一載:姚簡“奉命躬詣武當紫霄宮齋醮致禱,建壇之夕,有五儒士豐貌殊異,敬來謁簡,延坐久之,從寫語簡曰:‘予五君非凡之儒,乃五氣龍君也,准玄帝敕命守護此山,非一日矣。

為子正直寡欲,祈禱精嚴,故來相訪’。

少頃,雲氣迷目,甘霖沛然,遂失五君所在矣”。

[61]朝廷聞知此情,降旨就武當山建五龍祠,以表聖跡。

元代劉道明的《武當福地總真集》稱其為“天一之化,龍變梵度天餘氣,下鎮武當。

掖玄帝上升,訪姚太守降雨于唐,授陳希夷睡法于宋。

雨陽祈叩,其感應不可枚舉。

武當五龍頂即其寓處”。

[62]武當五龍頂有一個靈應岩,岩後有上龍池,古人記載說這個龍池便是“五炁龍君”的寓所。

武當山以龍命名的地名和建築物還有:五龍澗、五龍峰(五龍頂)、伏龍峰、五龍岩、龍池、白龍潭、白龍岩、黑龍潭、黑龍岩、五龍閣、五龍井、五龍行宮等。

3、黑虎元帥:《總真集》稱“巡山黑虎元帥”,說它是北方天一之所化,護教鎮山之靈神。

正直威顯,變化不一。

“或托相為人,金甲皂袍,若將軍之狀;或顯真相,玄鬃黑色,如獅子之形。

或大如斄,或小如豹。

或雪裏而現其跡,或泥中而顯其蹤。

見之者不祥,夢之者獲慶。

夜巡廊廡,靈跡昭垂。

不善之人,立為屏斥”。

[63]當淨樂國太子開始到武當山修道時,是黑虎開山、黑虎護山,寸步不離太子,忠心耿耿地保護太子不受猛獸侵害。

當太子修煉四十二年得道升天,成為玄天上帝后,便封黑虎為元帥,成為玄天上帝的一員神將。

今天的南岩宮下有黑虎岩,內設人格化的黑虎神像。

元代系馬峰下有“黑虎大神之祠”。

十八盤上有黑虎廟,明永樂十年敕建,內設黑虎神像。

4、靈鴉:又稱神鴉、烏鴉神。

《敕建大嶽太和山志》卷十一稱:“靈烏,秉北方之色,為武當之靈,預報吉凶,驗其慈厲,靡不應者。

常有數枚,棲息於虯松怪柏之上。

昏曉之際,交鳴飛躍。

內傳雲:報曉者,此也。

然物我相忘,略無驚懼,晨夕二供,飛翔飼食。

內一紅啄者,見之獲吉”。

[64]在有關真武修煉的道經中,有“烏鴉引路”、“烏鴉報曉”等神話,當太子得道成帝后,也封烏鴉為靈鴉,視作通靈之物。

其或為烏鴉,或為人相,或隱或顯,靈妙異常,警示著人們回避災禍,千萬裏之內,眨眼即到。

武當南岩東北二裏南天門下原有明永樂十年敕建的烏鴉廟,今已毀廢。

天柱峰有烏鴉台。

5、榔梅仙翁:榔梅為武當山特產。

據元明代山志記載,其樹榔木梅實,果實外形如杏,果核如桃核狀。

味酸而甜,能愈諸疾。

道經宣稱榔梅結實,預示國泰民安,五穀豐登。

《武當福地總真集》卷中“榔梅仙翁祠”雲:“在五龍宮北,磨針石南。

上百步有枯木一二,邊有一木參天,呼之曰‘榔梅’。

榔木梅實,桃核杏形。

耆老相傳:‘此木一枯,不出尋丈,一株複榮,真仙果也’。

下一廟曰‘榔梅仙翁’。

四、五月間,果熟之時,樹高不見其形,叩禱仙翁,移時自落。

……傳雲:玄帝磨針之悟,因摘梅花插於木上,誓之曰:‘我若道成,汝當結實。

’是以靈根仙跡,萬古如初。

”玄帝自悟磨針之語後,返回南岩修煉,途中折梅枝寄於榔樹。

誓日:吾道若成,開花結果。

後果如其言。

當地耆老甚至認為,真武道成上升之後,榔梅樹下“有仙翁司之”,故,“叩禱仙翁,移時自落”。

[65]元代有榔梅仙翁祠。

明永樂十年在南岩宮南一裏敕建“榔梅仙翁祠”,奉榔梅仙翁像,今其正殿尚存。

以上在對玄天上帝神系進行研究歸類時,可以看到:(1)玄天上帝神系龐大而複雜,以上歸類顯然是相對的,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

同時,由於本文主要探討的是明代以前武當道教供奉的神靈,所以本文對康元帥等三十六元帥未展開討論。

(2)武當道教神靈系統也具有規範化、層級化等特點,主神、從神、大神、小神等區別較明顯,這對武當道教進香禮神和齋醮儀式等方面的宗教活動產生了深刻影響。

(3)“神由人起”,玄天上帝神系的產生源於人的社會秩序,仿佛就是世俗社會的一種折光反映。

(4)武當山玄天上帝神系,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武當道教祭天帝、敬仙真、祀百神的奉祀系統,而且始終貫穿著尊道貴德、修煉成仙的神學思想和對於重人貴生、濟世度人、扶持社稷、獎善罰惡、蕩妖除魔等倫理思想的推崇與讚賞。

  注釋:[1][39][40]參見高連凱、楊逸樺《真武顯聖玄天上帝傳奇》,臺灣葳森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第21頁、第81頁、第82頁。

[2]《玄天上帝百字聖號》,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0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第617頁。

[3]閔智亭、李養正主編《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1994年,第121頁。

[4]《大明禦制玄教樂章》,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44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第614頁。

[5]《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0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第523頁。

[6][31]《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0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第525頁、第525頁。

[7][8][11]《降筆實錄》,轉引自《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0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第550頁、第530頁、第555頁。

[9]陳垣編纂,陳智超、曾慶瑛校補《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97頁。

[10]王光德、楊立志《武當道教史略》,華文出版社,1993年,第81頁。

[12][27][29][32][36][61]《玄天上帝啟聖錄》,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0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第635頁、第636頁、第638頁、第642頁、第637頁、第642頁。

[13]《玄天上帝啟聖靈異錄》,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0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第699——705頁。

[14]《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0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第706——714頁。

[15][50]《武當神仙大觀》,武漢出版社,2000年,第19頁、第49頁。

[16][17][28][33][37][46][62][63][65]《武當山歷代志書集注》(一),湖北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36頁、第36頁、第57頁、第56頁、第58頁、第58頁、第58頁、第31頁、第30頁。

[18][19][20][22][24][26][30][34][44][45][47][64]楊立志點校《明代武當山志二種》,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0頁、第139頁、第24頁、第80頁、第272頁、第260頁、第93頁、第80頁、第46頁、第74頁、第87頁、第156頁。

[21]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中華書局,1984年,第134頁。

[23][38][41]《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0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第544頁、第549頁、第547頁。

[25][35]武當山紫霄宮藏明代萬曆皇帝御賜《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集疏》(梵夾本)。

[42]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1457頁。

[43]袁珂《山海經校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41頁。

[48][53][56][59][60]《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30頁、第200頁、第220頁、第224頁、第235頁。

[49]宗力、劉群《中國民間諸神》,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8頁。

[51][52]《清微神烈秘法》,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1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第40——43頁、第40頁。

[54]轉引自王光德、楊立志主編《武當仙譜》,大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第33頁。

[55][57]《道法會元》,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6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第208頁、第210頁。

[58]《搜神記》卷四,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45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第546——547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大灣觀音廟 大灣觀音廟的官方部落格 大灣觀音廟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宗教超自然個人分類:神佛介紹此分類上一篇:五福大帝及五顯大帝信仰 此分類下一篇:中壇元帥 上一篇:五福大帝及五顯大帝信仰 下一篇:中壇元帥 歷史上的今天 2013:2013.09.29恭迎台中烏日區陳家中壇元帥蒞臨大灣觀音廟參香 2013:永康西勢興安宮謁祖晉香回駕遶境 2013:大灣西灣里宋江陣徵募隊員 2013:永康二王廟東寧王2013平安遶境 2013:大灣城隍宮城隍爺聖誕平安宴邀請函 2013:大灣觀音廟黃元帥令及黃元帥 2013:台南市安南區佃東普照道壇奉三清道祖旨意登刀梯事畢至大灣友廟參香 2013:佃東普照道壇登刀梯晉升大典海報 2013:大灣南灣里天后宮天上聖母謁祖溯原海報 2013:北灣里宮廟聯合夜巡 2013:南鯤鯓進香團 2013:赤山龍湖巖進香團 2013:大灣慶安宮聖誕平安宴邀請函 2013:大灣聖巡北極殿大臺南市書法比賽 2013:大灣廣德堂普度位置表 2013:大灣廣德堂壬辰年三朝禮斗清醮海報 2013:永康區建醮廟宇巡禮 2013:大灣南巡宮聖誕請帖 2013:永康區廟宇交陪廟名單 2013:西港香駕前副帥--三王二佛體系 2013:大灣聖巡北極殿平安宴邀請函 2013:蘇厝第一代天府王船祭文化季 2013:大灣慶安堂平安宴邀請函 2013:大灣慈勝宮平安宴邀請函 2013:開光、入靈、請神安座的意義 2013:台南市北汕尾媽祖宮鹿耳門天后宮開基天上聖母歲次壬辰年出巡平安繞境大典【台江迎神祭】路關 2013:冬至吃湯圓的習俗 2013:五寶 2013:水滸傳天導108星--三十六天罡星及七十二地煞星 2013:永康樹子腳福安宮沿革 2013:大灣姓黃源由 2013:大台南市各境主廟 2013:道教三十六天 2013:八家將 2013:道教神尊 2013:石老石古石黃 2013:奉祀陳聖祖忠順王之廟宇 2013:民國100年台南二王廟鄭府二千歲聖誕暨平安遊晚境活動路關 2013:祀典大天后宮南都巡禮-南瀛遶境第二天-大灣廣護宮之二 2013:台灣移民資訊 2013:大灣廣德堂觀八台神聖降駕 2013:台灣區奉祀謝安王公祖(兄弟廟) 2013:大灣境內各廟宇交陪廟 2013:辛卯年大天后宮南都巡禮最新海報 2013:大灣舊地名 2013:台南永康大灣地名的由來 2013:東方藝術團 2013:九龍子介紹 2013: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的傳說 2013:土城仔五王留駐蘇厝顯威 2013:送子觀音神靈祈子的習俗 2013:謝府元帥信仰探源 2013:中壇元帥 2013:五福大帝及五顯大帝信仰 2013:善財龍女使者 2013:十八羅漢 2013:北極玄天上帝 2013:送子觀音 2013:虎爺 2013:福德正神 2013:池府千歲 2013:觀世音菩薩 2013:台南藝陣大會師-文正國小十二婆姐展演 2013:台南藝陣大會師-東陽國小電音三太子展演 2013:台南藝陣大會師-麻豆國小十二婆姐展演 2013:台南藝陣大會師-那菝國小官將首表演 2013:台南藝陣大會師-西勢國小宋江陣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站方公告 [公告]MIB廣告分潤計劃、PIXwallet錢包帳戶條款異動通知[公告]2021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公告]新版部落格預設樣式上線 活動快報 臺南牽手創作祭 創作分享臺南遊記,就有機會獲得旅遊獎勵金,總獎勵... 看更多活動好康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地方歷史文化(5)神佛介紹(19)府城文化介紹(10)大灣廣護宮(4)陣頭介紹(5)大灣凌霄寶殿武龍宮(5)廟會活動(98)廟宇之旅(6)大灣觀音廟(162)宗教知識(39)廟宇的沿革(37)未分類文章(7)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4十月(1) 2014五月(3) 2014三月(4) 2014二月(7) 2014一月(9) 2013十二月(271) 2013十月(101) 2013九月(1)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相簿幻燈片 友廟的連結 大灣觀音廟大灣廣護宮 大灣觀音廟誠摯的歡迎全國眾善信大德前來參拜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1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