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冬、拜冬、補冬……立冬習俗知多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入冬”,秋天的蕭蕭紅葉還未落盡,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就帶著清冷的寒風翩翩而至。

... 2020年11月07日09:34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網站首頁黨網·時政經濟·科技社會·法治文旅·體育健康·生活觀點訪談國際軍事港澳台灣視頻圖片教育房產 登錄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人民網>>遼寧頻道>>教育·健康 迎冬、拜冬、補冬……立冬習俗知多少? 劉穎穎 2020年11月07日09:34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原標題:迎冬、拜冬、補冬……立冬習俗知多少?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入冬”,秋天的蕭蕭紅葉還未落盡,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就帶著清冷的寒風翩翩而至。

這一天過后,氣溫下降速度加快,溫差也變得更大,因此,人們習慣上把立冬當作是冬季的開始。

迎冬:拜祖先、備冬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這樣解釋立冬:“立,建始也。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即是說,此時秋季作物已全部收晒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蟄伏起來准備冬眠。

清代石濤《雪景山水圖》局部 在古代,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是十分重要的節日。

據《禮記·月令》記載:“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

”回來之后,皇帝還會賞賜群臣冬衣,並撫恤孤寡,以安社稷。

在民間,百姓也習慣在此時備好冬衣,以防御接下來的冬寒。

此外,還以時令佳品向祖先祭祀,祈求上蒼保佑來年的豐收。

據《清嘉錄》記載,到了清代,立冬之日,士大夫在家拜賀長輩尊者,還互相出去拜謁。

男女老少都要更換新衣,相互作揖行禮,謂之“拜冬”。

寫冬:邂逅初冬的詩意 立冬不僅拉開了冬天的序幕,也勾起了無數文人墨客的感慨和詩情。

清代陳枚《月曼清游圖》之“十一月圍爐博古”局部 “詩仙”李白對天氣的變化可謂十分敏感,他的“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分享了自己的冬日生活場景,流露出舒適愜意和慵懶自得﹔而陸游的“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則是表達了雖然生活困苦,卻能欣然接受的豁達心情。

寒冷的天氣,往往還容易引發詩人的愁緒。

范成大的“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增。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通過描寫立冬夜景,來感懷自己年歲已高﹔王稚登的“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抒發了客居他鄉的孤寂之感。

立冬的獨特美景,也是詩人爭相描寫的主題。

陸文圭的“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描繪了秋末冬初的黃花落葉之美﹔仇遠的“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道出了一幅南國立冬的優美畫面,給人與眾不同之感。

補冬:吃餃子、釀黃酒 民間諺語說,“立冬補冬,補嘴空”。

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秋收冬藏完畢,迎來了冬閑。

因此,要在立冬這天以美食進補,犒勞自己的同時抵御寒意,稱為“補冬”。

有俗語說,“立冬節氣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在北方,人們習慣在立冬這天吃餃子。

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因為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在南方,人們在立冬愛吃雞鴨魚肉。

在潮汕地區,還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時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這個時候“食蔗”既可以保護牙齒,還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

在紹興,立冬釀黃酒是傳統習俗。

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

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為“冬釀”,祈求福祉。

立冬過后,“西風漸作北風呼”,日照逐漸縮短,氣溫繼續下降,雖然偶爾也會出現“小陽春”天氣,但冷空氣活動已經開始頻繁,所以要注意隨時添加衣服,防寒保暖。

除了適時進補外,還需適當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並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以安然過冬。

(責編:王斯文、湯龍) 人民日報人民網+手機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人民視頻人民智雲人民智作   本網原創 遼寧20日至24日將連續出現強降雨及強對流天氣 蹲點調研遼寧逐步推進解決基層法院92個問題 退役“丹東艦”正式對外開放 乘坐“紅色公交”游覽丹東紅色教育基地 “泳”不落幕葫蘆島打造泳裝線上交易平台 精彩圖集 沈鐵人鏖戰高溫酷暑 確保旅客順暢出行 人民電視 沈陽音樂學院紅色校史微黨課《講好魯藝精神背后的故事》 熱點排行 遼寧多舉措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重磅!鞍鋼重組本鋼正式啟動遼寧前七個月經濟運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遼寧20日至24日將連續出現強降雨及強…遼寧1.5萬家公共機構成綠色節能引領者 人民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1997-2021bywww.people.com.cn.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