摶泥幻化 院藏陶瓷精華展_展覽概述 - 國立故宮博物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陶瓷,是文明的象徵。

從採石製泥、拉坯成形、施釉敷彩,至入窯燒成,軟泥轉變成了堅硬的陶瓷,恍如質材幻化。

每件作品背後的文化因素,讓造形、釉色和裝飾紋樣呈現出 ... 移至主要內容區 ::: 展覽概述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字級增加 字級減少   陶瓷,是文明的象徵。

從採石製泥、拉坯成形、施釉敷彩,至入窯燒成,軟泥轉變成了堅硬的陶瓷,恍如質材幻化。

每件作品背後的文化因素,讓造形、釉色和裝飾紋樣呈現出豐富多元的面貌。

帝王、監造者、工匠和使用者,共同形塑出時代的風格。

陶瓷器吸引人之處,在於它們呼應著淵遠流長的歷史記事脈絡,同時也從窯業發展網絡中反映出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現象。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陶瓷器,多數承接自清代皇室典藏,再輾轉播遷來台。

這些陶瓷器皆有清楚的典藏號可以追溯出它們原來陳設之所在,形成與其他公私立博物館截然不同的特色。

例如:宋以前的陶瓷器,本院收藏不豐,然而卻擁有傲視全世界的宋代名窯、成化鬥彩、盛清的瓷胎畫琺瑯,以及明清各朝的官窯瓷器。

  本展覽乃根據本院典藏的陶瓷器,鋪陳院藏品的演變脈絡。

從不同時代的重要作品,觀察各個時期、各個窯口的不同釉彩變遷,及官樣裝飾在不同階段的發展。

整個展覽依序分成「新石器─五代」、「宋─元」、「明」和「清」四個展區展出,引導認識生活中處處可見的陶瓷。

「新石器至五代」呈現陶瓷器由原始到成熟的階段。

宋金元時期則從生活美學的角度,來看各個窯口瓷器的裝飾與美感。

明朝部分旨在陳述景德鎮官方窯廠的成立,燒造瓷器成為國家大事,而地方民窯亦與之競爭市場。

清朝部分,呈現康雍乾三朝皇帝親自指揮御窯廠,官樣影響發揮至極致的現象;隨著國勢式微,終導致晚清的官樣作品混合著民間趣味。

  陶瓷足以作為人類活動的見證物。

此次展覽,除了讓觀眾了解華夏陶瓷發展梗概之外,更希望藉由展覽引來交流與迴響,讓歷史典藏能再蘊釀出源源不絕的新發想。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