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陪伴喪偶的雙親?不要試圖以自己的樂觀去理解別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怎麼陪伴喪偶的雙親? ... 編按:有些人面對悲傷,如喪偶、失去摯親等的方式是「故做堅強」,特別 ... 成年子女,如何陪伴父母的悲傷,解開心中壓抑? 下一篇 怎麼安慰經歷哀傷的人?以同理心取代同情心 心靈 人際關係 怎麼陪伴喪偶的雙親?不要試圖以自己的樂觀去理解別人 和父母一起回顧往昔,抒發傷痛。

share 60615 share 文/葛瑞絲・雷堡、芭芭拉・肯恩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編按:有些人面對悲傷,如喪偶、失去摯親等的方式是「故做堅強」,特別是長輩。

這個美國的案例,是一個兒子,不懂母親為何在父親過世後,表現得好像什麼都沒發生……,因而求助作者工作的團體。

成年子女,如何陪伴父母的悲傷,解開心中壓抑?也許你的親友當中也有這樣的人:失去摯愛,卻表現得彷彿沒什麼大事發生,沒有眼淚,作息如常。

我們的客戶席德就完全看不懂:父親走了三個星期,母親莎拉一滴淚都沒掉過。

她冷靜幹練地處理先生的遺物,迫不及待想離開這待了六十年的家,搬去養老院。

席德想不透母親為何會有如此反應。

更糟的是,她對兒子的依賴日漸增強,席德怎麼做都不夠。

此外,她還不斷挑剔他的太太和小孩,背地裡說他們自私。

席德說出他母親的一些背景。

她的小時候,父親拋家棄子,母親變得強烈依附女兒,緊黏不放。

莎拉曾向兒子吐露過,嫁給他爸爸,是為了從她母親身邊逃開。

在席德眼中,媽媽和外婆很像,都很挑剔又剛愎自用。

成長過程中,媽媽對他們父子忽冷忽熱,一會兒說席德很乖,一會兒又說他很糟,全依她當下的心情而定。

上大學後,他終得脫身。

結了婚,母親看媳婦很不順眼,不斷嫌棄:「怎麼她什麼都做不好?」於是席德儘量和媽媽保持距離,直到父親罹癌過世。

這當中,母親從未掉淚或顯現出大事當頭的任何反應。

席德直覺感到母親需要協助,接受新的現實,所以他來到我們面前。

我們安排一位助理社工師玲達每週去探望莎拉,跟她作伴,也陪她處理事情,像是看醫生、拿藥等。

玲達藉著家庭相簿刺激她追憶過往,從她當學校老師,到後來與先生相處的數十載歲月。

莎拉完全不能原諒先生的死。

對她而言,這等於拋棄,就像當年她爸爸拋棄了家一樣。

由於小時候欠缺處理哀痛的情感技巧,使得莎拉卡在無法面對任何分離的失能狀態。

換作其他人遭遇喪偶之痛,會走出打擊,接受事實,繼續前行。

但莎拉不行,她自己一個人辦不到。

透過與玲達之間的情誼以及相片,莎拉有機會從回顧人生中,找出美好時光以平衡自己對婚姻的不滿。

我們幫助席德了解母親早年的經歷對眼前所造成的影響,他不再像以前那麼放大母親的挑剔,也不再覺得自己要為她的快樂負責。

席德終於接受了母親的缺點。

這個改變,顯現在母親叨念時,他包容的回應。

引導父母找到情緒的出口當父母的情況類似莎拉,沒出現一般的哀痛反應,你或許還因不必面對失控狀況而覺得鬆一口氣。

短期間內或許如此,但時間長了就有問題。

壓抑悲傷會導致憂鬱症,自殺念頭可能在數月、甚至數年後,碰到假期或紀念日而浮現。

莎拉深藏的悲痛,展現為憤怒、尖刻和敵意,就跟她自幼以來每次碰到失落時的反應一樣。

一般人則往往展現為身體不適與病痛。

如何應付這種情形?以下提供幾點建議。

1.試著體諒父母沒辦法哀痛這件事。

無法哀痛,是莎拉終生問題的一個重要面向。

像她這樣的人,為了避免再次承受失去的重大打擊,早已打造了堅強的防禦機制。

要了解,她沒能夠哀痛,並不代表她對老伴沒有感情,或僅有厭恨;剛好相反,莎拉這類人一樣有著喜歡與厭惡之情,只是他們不知如何將之融合在同一個人身上。

一旦面臨失去的打擊,這種衝突馬上產生。

2.傾聽父母。

假如母親告訴你,她感到憂鬱,那可能意味她的哀痛以此呈現。

別想說服她走出陰霾,就像下面這段對話中那位女兒所嘗試的。

 母親:我真不想面對早晨。

女兒:[想勸媽媽走出負面情緒]可是你有很棒的人生啊!你有個溫暖的家,還有兩個可愛的孫子。

母親:對,我知道。

但你爸丟下我一個人,我好孤單、好難受。

女兒:[拚命想讓媽媽開心點,要媽媽樂觀看待生命]媽,如果你能把半杯水看成半滿而不是半空,你會覺得好過得多。

母親:我覺得好累。

這個女兒看到母親陷入憂鬱,試圖以樂觀把她拉出來,結果卻是雙輸:女兒毫無進展,深感挫敗;母親更加疲憊,覺得被誤解。

這位母親只是以她唯一做得到的方式,抒發一點哀痛之情。

從她的言談中,可以聽出蛛絲馬跡:「你爸丟下我一個人。

」「我好孤單。

」「我覺得好累。

」乍看之下,這些話反應的不過就是憤怒和哀怨,但如果想想這位母親的性格和為人,就會知道這是她唯一能表達失去老伴感受的方式。

她的哀傷,就藏在那些身體情緒的抱怨底下,這就是她對喪偶的感受。

重點是,她在表達情緒時,她的女兒若能儘量保持靜默,讓母親盡情說出感受,對雙方都最好。

就像這個例子。

母親:我真不想面對早晨。

女兒:[儘量少說]我知道。

母親:你爸丟下我一個人,我覺得我病了。

女兒:[依然少講話]嗯。

母親:[開始打開一點話匣子]我看你爸是真的想死的,這樣他就不必再幫我做事了。

他一直討厭做採買之類的雜事,他討厭必須幫我處理一堆事情。

我希望他滿意了。

他再也不用管我了!試著站在這位女兒的立場。

她幾乎不出聲,只是聽著媽媽講父親的壞話。

這時難免會讓人很想開口爭辯,但這麼做只會破壞事情。

最好的做法是,認可媽媽對父親的負面情緒,儘管這很難做到。

母親:他再也不用管我了!女兒:是啊,你變成一個人了。

母親:[啜泣起來]還好我有你。

傾聽母親,認可她的情緒,包括負面情緒,不代表你同意她或站在她那邊,也不代表你對父親不孝。

這麼做,只代表你想通了陪伴母親最好的途徑,是不與之爭辯,不反駁,不試圖勸她走出陰霾。

有時,回顧往昔有助抒發哀痛。

你可以找出一些老相本,鼓勵父母談談舊日種種,好的不好的都行,說說戀愛時期到結婚後的點滴,聊聊各個特殊日子。

那些過時打扮與泳裝可能會讓你們發笑,更重要的是,可藉此協助父母平衡正負面情緒。

比方說,當母親忽然把她過世的姊姊端上聖壇,直說她多好又多好,你可以溫和地提醒她,伊娃阿姨有時是如何的不講理。

如果這類活動無法立即生效,可過一段時間再試。

如果這件事對你的刺激太大,不妨另外找人。

記得莎拉那位助理社工師,不是一步步地引導她追憶過去,重拾人生中的歡愉片段?整理出一本「這是你的人生」剪貼簿,或協助當事人錄製口述史,都是讓他們回顧生命成就的好辦法。

鼓勵父母獨立和投入,讓他們站起來。

沒能力哀痛的人,往往會退縮自閉,仰賴子女或照護者幫他們做所有的決定。

莎拉便是如此。

此時,務必要讓當事人儘量投入現實,尤其要有能力為自己做決定。

成年子女可以幫忙的是,事先過濾,把選項減少到二至三個。

在關心父母的同時,也別忘了關心自己。

舉例來說,如果父母因傷逝而倒向你,需索無度,你要畫出界線,知道自己最多可以做到哪裡。

長遠而言,這對雙方最好。

深陷於悲痛中的父母,也可能做些事情讓你不諒解兄弟姊妹。

如果你們了解母親無法同時間與一個以上的子女和睦相處,你們可以安排各自與她相處的時間,別讓她造成家庭不和。

 (本文摘錄自葛瑞絲・雷堡、芭芭拉・肯恩著,《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如何陪伴他們走過晚年,而不再彼此傷害?》,橡實文化出版。

)  ☆加入50+LINE,每日資訊不漏接! https://line.me/R/ti/p/%40efu3793r2018/06/15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加入50+網站會員!即享專屬7大權益 →https://pse.is/44efyk實踐夢想的第一步「50X50夢想計畫」 →https://pse.is/3gf6fx 家庭關係 照顧父母 照顧父母 終活 下一篇 怎麼安慰經歷哀傷的人?以同理心取代同情心 50+學院 50+生命寫作工作坊第8期 台北市 2022/10/28~2022/12/02 我要報名 50+聲音表達工作坊第7、8期 台北市 2022/10/13~2022/12/02 我要報名 50+聲音表達工作坊第6期 台北市 2022/08/26~2022/10/07 我要報名 【50+學院╳六號實驗室】台中熟齡古典芭蕾課第2期 純白舍創作空間工作室 2022/08/23~2022/11/04 我要報名 熱門文章 1.老了不靠子女、不住安養院!曹汶龍醫師:5家庭組成社區共老圈,陪伴彼此獨立老 2.哪怕只剩一口氣,坐輪椅也要去義大利!陳文茜:生病又不是腦袋壞了,為什麼不快樂追夢? 3.有錢有孩子,仍可能孤獨死?命案現場清潔師盧拉拉:少囤物品,多積緣分 4.醫師:腳是第二心臟!每天5分鐘這樣動腳趾,幫助延緩老化 5.怎麼染髮不致癌?皮膚科醫師:2種最常用顏色,最好少用! LINE@ 立即加入 FB粉絲團 立即加入 其他人也看的文章 9850 107歲住安養院仍在跳舞!世界最高齡舞者EileenKramer:專注做喜歡的事,活到100歲還是狀態絕佳 優雅與熱情、是人生兩大必備特質。

8313 陳乃菁專欄|貓狗也會失智!毛小孩比孩童多的高齡社會,老後不可忽視的寵物長照 我們會老,寵物也會老。

15637 讓80歲臥床阿公拔管、恢復行動能力!林依瑩和伯拉罕團隊,如何以好照顧逆轉失能? 最好的照顧,就是讓人最終不需被照顧。

28970 70歲蹲廁所也能靈活站起!徐棟英:3個徒手運動,不用器材在家就能練出好肌力 健身器材易受傷?不妨試試在家就能做的徒手運動。

16303 林黛羚專欄|換屋搬家,捨不得舊家的回憶?6個方法,向老家告別不留遺憾 好好告別,不再遺憾。

16612 《媽的多重宇宙》演出華人母親心境!楊紫瓊:女人不用當英雄,對自己負責就足夠了 生活是自己的,不需要跟別人一樣。

註冊/登入 購物車 生活百科 找課程 商品評鑑 素人出版 人物 心靈 中年危機 人際關係 自我成長 兩性家庭 空巢期 照顧者 心靈總覽 健康 性愛 更年期 失智 醫療保健 飲食 運動 慢性病 癌症 健康總覽 生活 熟齡學習 住宅居家 美妝保養 日常穿搭 藝術文化 生活美學 國外旅遊 國內旅遊 創新善終 創新長照 生活總覽 專題 50+人生健康地圖 善終的艱難 老後住哪裡? 【圖片故事】鏡頭下的熟齡生活拼圖 最好的禮物,是讓人愈活愈好! 50+人生便利店 2021高齡友善城市大調查 享受吧!50後的東漂日記 關注!COVID-19疫情下的身心照護 Palette50後人生調色盤 熟齡友善城市 新居住時代 50+後羨代人生 人生第二曲線50後的超前部署 50後同學會之必要 熟年的Sex&Love 50+人生事務所 去遊學! LOVE!打造想住一輩子的家 顛覆老後 美好的告別 省力照顧 50後的自得其樂 50後圓夢 50後的「心裡學」:表演自我 50後的風格革命 專題總覽 理財 職場就業 熟年法律 退休理財 理財總覽 影音 50+讀者Show 熟齡街舞MV 50+Body 50+Living 50+Beauty 神經很有事 張曼娟我輩中人 鄧惠文時光心蘊 影音總覽 專欄 張曼娟 吳淡如 高愛倫 丁菱娟 彭樹君 周輝政 陳乃菁 蘭萱 陳艾妮 彭菊仙 王浩威 林一峰 林黛羚 黃威融 杜丞蕓 王琄 林靜芸 焦雄屏 法律百科Legispedia 梁旅珠 照護線上 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主婦聯盟合作社 楊寧茵 林靜如(律師娘) 洪雪珍 八分生活 元氣網 健康醫療網 Hello醫師 良醫健康網 專欄總覽 生活百科 素人出版 50+評鑑 50+評鑑介紹 活動進行中 查看評鑑報告 50+評鑑總覽 50+學院 課程報名 表演藝術 實用科技 美學生活 健身舞蹈 活動花絮 專題報導 50+學院總覽 50+選品 顛覆提案 50+選品總覽 50+會員 玩社團 50+愛旅行 50+夢想計畫 50+學院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 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