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的打坐 - 上善若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道教中打坐的機理與作用“打坐”又稱盤坐、靜坐,它是道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 ... 如取南北方向練功則能取北方坎中之滿補人體命門離火之虛,使之達到水火 ... 上善若水 跳到主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部落格全站分類:運動體育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Dec07Wed201112:09 道教中的打坐                     道教中打坐的機理與作用“打坐”又稱盤坐、靜坐,它是道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方式,與佛教中的禪坐、禪定及”結跏趺坐”有著相同的功能。

盤坐又分自然盤、單盤和雙盤,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發展而來。

打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慧增智,故古人極為推崇。

早在兩宋金元時期,晁公武收進的《郡齋讀書志》叢書中就有唐代道士司馬承禎所寫的《坐忘論》一卷,司馬承禎曰:”學道之初,要須安坐收心,離境住無所有,不著一物。

自入虛無,心乃合道。

”《黃庭經》中云:”物有自然事不煩,垂拱無為體自安,體虛無物身自閉,寂寞曠然口無言。

“《元始天尊說得道了身經》講:”夫修煉了身,飲食有則禁口獨坐,口唇相沾,牙齒相對,眼不觀邪色,耳不聽淫聲。

洗心滌慮,對境忘境。

萬緣消息,外想不入,內想不出。

莫起一念,萬事俱忘。

”在打坐中由於思想和身體各部位都已放鬆,所以極易入靜,《玄珠心鏡注》云:”人能空虛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之。

”《道德經》曰:”塞其兌,閉其門。

”"致虛極,守靜篤”。

”虛其心,實其腹。

”等都是指入靜及打坐的要領,而入靜則是打坐的基礎和精要。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司馬承禎說:”夫定者,出俗之極也,致道之初基,習靜之成功,持安之畢事。

”王重陽在《立教十五論》中也講:”凡打坐者,須要十二時辰,往往坐臥,一切動靜中間,心如泰山,不雲不搖,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

但有絲毫動靜思念,即不名靜坐。

”《太平經》說:”求道之法,靜為基先,心神已明,與道為一。

”在打坐中我們不但要求靜,而更主要的還需求忘,道家中的許多聖賢、真人就是在物我兩忘的境界中使自我與整個自然合而為一,從而領悟到宇宙大道及人生真諦。

《道樞》曰:”虛無恍惚者道之根也,生我於虛,置我於也,故生我者神也,死我者心也。

”《太上虛皇天尊》雲:”虛無自然,道所從出,真一不二,體性湛然。

”《內養真詮》言:”道家宗旨,以空洞無涯為元竅,以知而不守為法則,以一念不起為功夫。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講:”道者無為清淨,空寂湛然也。

”那麼,在打坐中什麼是虛無和坐忘呢?《無上秘要》曰:”遺形忘體,泊然若無,謂之虛。

”《庄子・大宗师》云:”坠肢体,黜聪明,离型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五廚經氣法注》說:”修性離志,則內外俱寂,無起住心,亦無空心。

坐忘行忘,次来次灭。

”《庄子・天地》篇曰:”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

忘己之人,是之謂入於天。

”我們練功修道,就是要以人道效法天道,管子曾說:”天曰虛。

”所以我們打坐也必須要像宇宙創生之前那樣保持虛靜。

《庄子・人世间》云:”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所謂心齋,就是讓心神潔淨無欲念,無欲方能虛靜。

又如《玄珠心鏡注》中講的:”守空虛無為,久而神效,如回應聲,如影隨形也。

”和《抱扑子・论仙》中说的:”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

”及莊子在《逍遙游》一文中形容的:”坐忘,可游乎無人之野,游乎四海之外”而以上這些論述都是對”虛極”和”坐忘”兩意的真實體驗和感受。

在我們修煉中,不論內功、外功與打坐都很重視上虛下實,如果是上實下虛則成為頭重腳輕的病態。

所謂上虛,是指臍以上的上元輕虛,所謂下實則是指臍以下的下元充實。

而練功時姿勢的重心只有放在臍下,才能使身體穩如泰山、舒適自然。

《玄珠心鏡注》云:”夫守一之人,凝思冥冥然,胎息綿綿然。

一定凝神不動,又名身心泰定,即神之久留,是神不出身。

神不出身,可與天道同久,可以守神長存也。

”另外古人打坐也很注重時間,因人是自然之子,我們的氣血運行根據”天人合一”理論與宇宙中的運動息息相關,故《性命圭旨》曰:”人若知此天人合發之機,遂於中夜靜坐,凝神聚氣,收視返聽,閉塞其兌,築固靈株,一念不生,萬緣頓息”。

在我們打坐時首先要求做到:頭平正、身正直、口齒微閉、舌舔上顎、雙目垂簾微閉、氣沉丹田、全身放鬆。

明代高攀龍所著《靜坐說》云:”靜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常,默然靜去,此平常二字,不可容易看過。

”所以我們說打坐時的姿勢是很重要的。

打坐時我們還必須做到”無為”,《洞古經》曰:”無為則神歸,神歸則萬物雲寂。

不動則氣泯,氣泯則萬物無生。

”《太清中黃真經》云:”專修靜定,身如玉。

”另外打坐時還需內觀,《雲笈七簽》中說:”慧心內照,名曰內觀。

”這就是說打坐還需澄其心止,求存其神,內視己身。

在我們練功時因坐姿穩固舒適,所以還極易打開”會陰”。

”會陰”穴又稱鐵門,是萬箭不入之地,鬆此穴可牽動全身,有利於血脈流通、氣息運行、啟動真氣而又不外散。

故有強身、健體、祛病、延壽之功效。

《道樞》云:”坐忘者長生之基也,故招真以煉形,形清則合於氣;合道火煉氣,氣清則合於神。

體與道冥,其謂之得道者矣。

”《道樞》卷三又云:”學道以清靜為宗,內觀為本者也,於是深根固蒂,使純氣堅守,神不外馳,至於坎離交際而大藥可成矣。

”據有關資料介紹,87歲的郭沫若和活了101歲的少帥張學良在年輕時都常習打坐,故而長壽。

南宋時期的愛國詩人陸游命終時85歲,他年輕時修道學禪也常習打坐,所以直至晚年身體都十分健壯並頭腦靈活。

《史記》中說:”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

”《太平經合校》曰:”靜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壽長矣,神明佑之。

故天地立身以靖,守以神,興以道。

”《中經》云:”靜者壽,躁者夭。

”《坐忘論》講:”靜定曰久,病消命複。

”《金蓮仙史》言”靜久則氣益生。

”《太平經鈔》也說:”靜以生光明,光明所以候神也,能通神明,有以道為鄰,且得長生久存。

”我國傳統的打坐養生功法實際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據《莊子》一書記載,黃帝曾向名叫廣成子的人詢問學習長壽之道,廣成子說:”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

必靜必清,無勞汝形。

無勞汝靜,乃可長生。

目無所視,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以上這段精闢的論述,實則就是在打坐中的真實感受和長生之道。

打坐不但可增長功力及養生療疾,另外還可以開悟增智、頓悟宇宙人生大道。

《易・系辞》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

”司馬承禎說:”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師。

靜則生慧,動則生昏。

”道家有云:”大道全憑靜中得”。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王維、李白早年受佛道的影響很深,寫了不少玄理禪趣的妙詩和令人難忘的絕句,而其中有不少篇章就是在打坐中悟出的。

白居易在《在家出家》一詩中寫道:”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喚妻呼都不應。

”李白在學道打坐後寫道:”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髮,湛然冥真心,曠卻斷出沒。

”另有”滅除錯疑盡,領略人精要,澄慮觀此身,因得通寂照。

朗司前後際,始如金仙妙……”宋朝時期,文學家陸游、蘇東坡、歐陽修也習修打坐,如陸遊在《好事近詞》中寫有:”心如潭水靜無風,一坐數千息,夜半忽驚奇事,看鯨波暾日。

”應當說,以上幾位唐、宋文豪能夠寫出如此眾多惟妙惟肖的佳作,與他們靜坐練功帶來的靈感是分不開的。

杜甫對摯友李白入道打坐激發的智慧曾有過這樣的評價:”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

”《太平經》曰:”求道之法,靜為根,久久自靜,道俱出。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對40名學生進行靜坐生理實驗觀察表明:只要靜坐5至10分鐘,人的大腦耗氧量就會降低17%,相當於深睡7個小時後的變化,同時血液中被稱為”疲勞素”的乳酸濃度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

打坐貴在自然舒適,妙在自然天成,打坐的關鍵就是在”忘我”中入靜,而只有這樣才能證悟人生大道、世間真諦。

《道樞》中曰:”虛靜至極,則道居而慧生也。

”打坐的意義不僅僅是養生與開悟,另外它還可促進學習、增強記憶。

古人程頤在《鶴林玉露》一書中講:”每見學者靜坐,便歎其好學。

”朱熹也要求學生”半日讀書,半日靜坐。

”明代王陽明說:”昔吾居滁時,見諸生多務知解,口耳異同,無益于得,姑教之靜坐,一時窺見光景,頗收近效。

”王陽明還認為靜坐可達到”聰明日開,德性堅定。

”自古以來打坐大多主張”面南背北”或”面北背南”,而道家打坐、修煉更是如此。

因北方屬”壬癸水”,南方屬”丙丁火”。

如取南北方向練功則能取北方坎中之滿補人體命門離火之虛,使之達到水火相濟、陰陽平衡。

另外,在五行中的火與水還和人體的心和腎相屬,南方相應於人體之心、腦,北方相應於人體之腎。

腎為五臟之本,內宮真陰和真陽及人體五臟六腑之陰都由腎來滋助,五臟六腑之陽又都由腎陽來溫養。

《类证治裁・喘症》中说:”肺主出气,肾主纳气。

”故腎有收納、吸氣和藏精作用,有利於我們在打坐中氣血運行、聰慧開智。

心还主神明,在五脏之中占首要地位,《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先之本,神之变也。

”在這裡所說的神,實指大腦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的功能,張景嶽曰:”臟腑百骸,惟所之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

”另外心也主血液運行,如氣血充盈則神志清晰、思考靈敏、記憶力強。

中醫學也講:”腦為元神之府”,”頭為諸陽之會。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打坐時首先要排除雜念並雙目微合,而這樣做極有利於物我兩忘,而更主要的還有健腦之功、開悟之效。

再则脑也是我们练功中很重要的上丹田之位,《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称脑部谓:”君主之宫。

”另外,南北方向還與先天八卦之中的”幹”與”坤”相對,”幹”在上,為天。

”坤”在下,為地。

天、地、人號稱三才,人在天、地之間可做到”天地交而萬物通。

”《老子章句》中雲:”天道與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氣相貫。

”所以說南北方向練功也符合”天人相應”及”天人合一”之理論。

南、北與幹、坤還代表陰、陽,所以我們面南可采陽氣,而背北可采陰氣。

人早期為爬行動物,故背在上為陽,腹在下為陰,而南北方向練功可做到陰陽互補達到體內平衡,故可強身健體、祛病養生。

我們知道五行中的火與水和五行中的長與藏相屬,並與五政中的明和靜相合,而腹部又是人體中極為重要的下丹田之位,故以上這些方法理論都有利於我們打坐練功。

如從現代科學來解釋南北方向練功也是有道理的,地球有南北兩磁極,而我們順著地球磁極方向練功可使人體生物磁場磁化加強,故能調整人體各器官的機能,並起到良好的練功打坐效果,同時也符合”天人相應”之理論。

在我們修煉打坐時也可取”子時面北”、”午時朝南”,或根據自己感覺尋找打坐方位、地點、時間,一切以自然、舒適、效果而定。

《呂祖百章句》曰:”無念方能靜,靜中氣自平。

氣平息乃住,息住自歸根。

歸根見本性,見性始為真”。

真人呂洞賓在虛無守靜的打坐功態之下看到了生命返回起點的進程,他認為只有在靜中”複歸無極”才能與宇宙本體大道接通,而只有與天體合發共振才能養生延壽、開發智慧和潛能。

《元始天尊說得道了身經》云:”道本虛無,三才六合之神,無所不靈,無所不至。

道乃萬聖之祖,萬物之宗。

清靜混沌,凝神煉氣,三六時中,常清常靜。

靈台無念為清,一念不起為靜。

意定神全,水源清;意動神行,水源濁。

此是木金真間隔。

”讓我們再認真地審視一下標準的打坐姿態,大家都會不難看出這同樣也是個近似三角形的金字塔形狀,而從頭頂至下的三分之一處正是下丹田所在之地,也正好是”黃金分割率”的0.618之處。

丹田為藏精之府,同時也是煉精化氣之所,丹田的真氣充盈凝聚成丹後可固本培元、貯存能量。

另外丹田還是任脈、督脈、沖脈經氣運行的起點和歸縮處,同時也是血氣彙集和真氣升降的生髮之地。

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泉、陰陽之會,故歷代養生名家都極強調下丹田的修煉。

綜上所論,打坐是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很好方法之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amy董 上善若水 amy董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不設分類個人分類:武術文章此分類上一篇: 此分類下一篇:為什麼太極拳的起勢難練? 上一篇:再愛一次 下一篇:為什麼太極拳的起勢難練? 歷史上的今天 2011:武學的真諦 2011:經絡養生 2011:五勞所傷與自我調節 2011:武當劍的劍法 2011:武當拳身法示要 2011:談站樁 2011:武術禮儀 2011:太極拳的變步和單足站立 2011:內家拳養生之道 2011:太極拳~營養肌體 2011:從起勢看武當太極拳 2011:怎麼弄壞就反向修復 2011:為什麼太極拳的起勢難練?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永恆的璀璨 月曆 « 六月2022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文章分類 Amy快樂go(2)少林武當(23)武術文章(70)武動太極(92)龍象教場(35)孔廟教場(43)心情故事(146)感悟逸語(63)喜悅分享(104)未分類資料夾(0)未分類文章(4)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留言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