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十善业(梵語:Daśa-kuśala-karmāni),或称十善行、十善、十善业道,是佛教中的十种善行、修行者的根本。
居士戒包括五戒,和受持一晝夜的八關齋戒,在大乘佛教中,十 ...
十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佛教
基本教義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緣起
空性
因果
業
戒律
毗奈耶
尸羅
五戒
禪那
業處
輪迴
波羅密
涅槃
真如
佛性
皈依
三寶
三法印
佛教共識宣言
修行成就/果位
佛
菩薩
辟支佛
四向四果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英語:List_of_Buddhists)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無著
世親
覺音
鳩摩羅什
慧遠
菩提達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宗喀巴
宗派、國家和地區
部派
大乘
金剛乘
上座部
三乘
大乘
中乘
「小乘」
一佛乘
漢傳
藏傳
藏傳佛教史(英語:HistoryofTibetanBuddhism)
印度
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中國大陸
台灣
日本
新加坡
馬來西亞
蒙古國
歐美
歷史
佛教歷史
佛教時間線
集結
原始佛教
初期佛教
根本分裂
部派佛教
大眾部
上座部
阿育王
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
於印度衰落(英語:DeclineofBuddhismintheIndiansubcontinent)
法難
佛教現代主義(英語:Buddhistmodernism)
人間佛教
左翼佛教
經籍舉要
大藏經
巴利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
藏文大藏經
阿含經
南傳尼柯耶
法句經
大般若經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解深密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圓覺經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壇經
瑜伽論
大智度論
俱舍論
聖地
佛寺
精舍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寺院
佛塔列表
相關主題
藝術
修學制度
組織
人物
佛教模板
佛教主題
上座部佛教
巴利聖典
批評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ofBuddhism)佛教主題閱論編
十善業(梵語:Daśa-kuśala-karmāni),或稱十善行、十善、十善業道,是佛教中的十種善行、修行者的根本[1]。
居士戒包括五戒[2],和受持一晝夜的八關齋戒[3],在大乘佛教中,十善或作為戒律受持,則稱爲十善戒、十戒,不是指沙彌十戒。
目次
1概論
2內容
3世間善行
4注釋與引用
5相關條目
概論[編輯]
十善業道,即不行十惡業道,行十善行不犯五戒,可生欲界天[4]。
十善業道中的身三善業道: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語四善業道: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5],再加命清淨[6],即是四證淨中的聖所愛戒或稱聖戒[7]。
說一切有部等,將七善業道歸類入性戒[8],十善業道攝於而不含攝三妙行[9],比如十善業道不攝身語妙行之諸遮戒[10],和《施設論》所說諸業[11];根本[12]七善業道可稱為尸羅、妙行、律儀[13]、別解脫、別解脫律儀[14]、業道[15]、業[16],意三善業道:不貪欲、不瞋恚、正見,不是實意業、勝義意業[17]。
龍樹《大智度論》稱,行善業道及不自放逸,不論受戒與否,皆名尸羅[18],尸羅可略說為八種身口律儀及淨命[19],不飲酒是其中身律儀[20];十善業道是總相戒,在身口業七善業道所攝之戒外,不飲酒攝入不貪中[21];十善業道是持戒之根本,又稱為舊戒,佛陀出世與否都常在,而其餘律儀是佛陀出於惡世時制定的戒律,違犯十善戒,懺悔不能除去其惡報[22];十善業道中,身口七善業道是戒[23],七善業道是業,意三善業道不是業,以其能起業,又因業而生,故而合併為十善業道[24]。
內容[編輯]
十善業道,是於十惡行所依止之處,遠離故而發起之業道[25]:
不殺生:不殺害人類以及畜生下至昆蟲等生命。
[26]
不偷盜:不偷取他人財物。
[27]
不邪淫:不與他人配偶及他人所監護之人發生性行為。
[28]
不妄語:不對他人說謊話、空話,不顛倒是非。
[29]
不兩舌:不對他人提是非,不挑撥離間。
[30]
不惡口:不用粗言令他人生起煩惱。
[31]
不綺語:不花言巧語、阿諛奉承他人。
[32]
不貪慾:不貪戀他人財富而欲求自身財富。
[33]
不瞋恚:不怨恨或憎惡他人。
[34]
正見(不邪見):有施與,有愛樂,有祠祀[35];有妙行、惡行,有妙行、惡行果[36];有此世,有他世,有化生有情[37];有父,有母[38];世間有阿羅漢,有正至,有正行此世他世[39],即於現法,知自通達,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40]
正見引領[41]諸世間善行、出世間正行[42],正見不等同於三善根中的無癡[43]。
三善根為無貪、無瞋、無癡[44],是十善之因[45],是生一切善法之心所法[46]。
世間善行[編輯]
佛陀以四攝事統攝世間善行,如《雜阿含經·六六九經》: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所有法,是眾之所取,一切皆是四攝事:或有一取施者[47],或一取愛語者[48],或一取行利者[49],或一取同利者[50]。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布施及愛語,或有行利者,同利諸行生,各隨其所應,以此攝世間,猶車因釭運。
世無四攝事,母恩子養忘,亦無父等尊,謙下之奉事。
以有四攝事,隨順之法故,是故有大士,德被於世間[51]。
」
”
《長阿含經》和《中阿含經》的《善生經》詳細解說了如何建立親善的家庭和社會關係[52]。
注釋與引用[編輯]
^
《雜阿含經·一〇五六經》:「世尊告諸比丘:若成就十法者,如鐵鉾鑽水,身壞命終,下入惡趣泥犁中,何等為十?謂:殺生,乃至邪見。
若成就十法,譬如鐵鉾仰鑽虛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何等為十?謂:不殺生,乃至正見。
」
《雜阿含經·一〇五七經》:「何等為二十法?謂:自不殺生,教人不殺;乃至自行正見,復以正見教人令行,是名二十法成就,如鐵鉾仰鑽虛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
《雜阿含經·一〇五八經》:「何等為三十法?謂:自不殺生,教人不殺,常復讚歎不殺功德;乃至自行正見,復以正見教人令行,常復讚歎正見功德,是名三十法成就,如鐵鉾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
《雜阿含經·一〇五九經》:「何等為四十?謂:不殺生,教人不殺,口常讚歎不殺功德,見不殺者心隨歡喜;乃至自行正見,教人令行,亦常讚歎正見功德,見人行者心隨歡喜,是名四十法成就,如鐵槍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
《法蘊論》:「
成就十法,身壞命終,升安善趣,生於天中,何等為十?一、離殺生,二、離不與取,三、離欲邪行,四、離虛誑語,五、離離間語,六、離麁惡語,七、離雜穢語,八、無貪,九、無瞋,十、正見。
……
成就二十法,身壞命終,升安善趣,生於天中,何等二十?謂:自離殺,亦能勸他、令其離殺,廣說乃至,自起正見,亦能勸他、令起正見。
……
成就三十法,身壞命終,升安善趣,生於天中,何等三十?謂:自離殺生,勸他離殺,見餘離殺、歡喜慰喻,廣說乃至,自起正見,亦復勸他、令起正見,見起正見、歡喜慰喻。
……
成就四十法,身壞命終,升安善趣,生於天中,何等四十?謂:自離殺生,勸他離殺,見餘離殺、歡喜慰喻,稱揚讚歎離殺者事,廣說乃至,自起正見,亦復勸他、令起正見,見起正見、歡喜慰喻,稱揚讚歎正見者事。
……」
^
《法蘊論》:「成就五法鄔波索迦,唯能自利,不能利他,何等為五?謂:前所說鄔波索迦,自離殺生,乃至飲酒諸放逸處,不能勸他令離殺生,乃至飲酒諸放逸處。
……成就十法鄔波索迦,能利自他,不能廣利,何等為十?謂:前所說鄔波索迦,自離殺生,乃至飲酒諸放逸處;亦能勸他令離殺生,乃至飲酒諸放逸處;不能見餘能離殺等歡喜慶慰。
……成就十五法鄔波索迦,能利自他,亦能廣利,何等十五?謂:前所說鄔波索迦,自離殺生,乃至飲酒諸放逸處;亦能勸他令離殺生,乃至飲酒諸放逸處;及能見餘離殺生等歡喜慶慰。
……成就八法鄔波索迦,唯能自利,不能利他,何等為八?謂:
前所說鄔波索迦,自具淨信,不能勸他令具淨信。
自具淨戒,不能勸他令具淨戒。
自具惠捨,不能勸他令具惠捨。
自能策勵,數往伽藍,禮覲有德諸苾芻眾;不能勸他令其策勵,數往伽藍,禮覲有德諸苾芻眾。
自能至誠,聽聞正法,不能勸他令其至誠聽聞正法。
自聞法已,能持不忘,不能勸他令持不忘。
自持法已,能思擇義,不能勸他令思擇義。
自思擇已,為證法義,能正勤,脩法、隨法行,成和敬行隨法行者;不能勸他令正勤,脩法、隨法行,成和敬行隨法行者。
……
成就十六法鄔波索迦,能利自他,不能廣利,何等十六?謂:前所說鄔波索迦,自具淨信,亦能勸他令具淨信;廣說乃至自思擇已,為證法義,能正勤,脩法、隨法行,成和敬行隨法行者;亦能勸他令正勤,脩法隨法行,成和敬行隨法行者;不能見餘具淨信等歡喜慶慰。
……成就二十四法鄔波索迦,能利自他,亦能廣利,何等名為二十四法?謂:前所說鄔波索迦,自具淨信,亦能勸他令具淨信;廣說乃至自思擇已,為證法義,能正勤,脩法、隨法行,成和敬行隨法行者;亦能勸他令正勤,脩法、隨法行,成和敬行隨法行者;及能見餘具淨信等歡喜慶慰。
」
^
《大毘婆沙論》:「問:近住律儀,云何而得?答:從他教得,謂:隨師教,自發誠言,恭敬受得。
問:受律儀者,或先自發言,或與師俱說,得律儀不?答:不得,要隨師語,如師語而說,方受得故。
問:近住律儀,從誰應受?答:從七眾受皆得,非餘,所以者何?若無盡壽戒者,則不堪任為戒師故。
……世尊依後所受律儀,告毘舍佉鹿子母曰:『若有成就此八近住律儀,十六大國所有珍寶,欲比其價,十六分中,不能及一;如是百分、千分、皆千分、數分、算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又佛依後所說律儀,訶天帝釋所說讚頌,如天帝釋聞佛所說近住律儀功德殊勝,便以伽他而讚歎曰:『六齋神變月,受持八戒齋,彼功德殊勝,則為與我等。
』……」
^
《長阿含經·弊宿經》:「迦葉言:諸天亦爾,此閻浮利地,臭穢不淨,諸天在上,去此百由旬,遙聞人臭,甚於廁溷。
婆羅門!汝親族知識,十善具足,然必生天,五欲自娛,快樂無極,寧當復肯還來,入此閻浮廁不?」
《雜阿含經·一〇三九經》:「淳陀白佛:有沙門、婆羅門,……晨朝早起,以手觸地,作如是言:此地清淨,我如是淨。
手執牛糞團,並把生草,口說是言:此是清淨,我如是淨。
……淳陀!有白、白報,淨、有淨果,輕仙上昇。
成就已,晨朝觸地,此淨我淨者,亦得清淨,若不觸者,亦得清淨。
把牛糞團,手執生草,淨因淨果者,執與不執,亦得清淨。
淳陀!何等為白、白報,乃至執以不執,亦得清淨?謂:有人不殺生,離殺生。
……不偷盜,遠離偷盜。
……離於邪婬。
……離於妄語。
……遠離兩舌。
……遠離惡口。
……離於壞語。
……離於貪欲。
……離於瞋恚。
……正見成就,不顛倒見。
……淳陀!是名白、白報,乃至觸與不觸,皆悉清淨。
」
^
《雜阿含經·一〇四四經》:「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
……持不盜戒。
……受持不他婬戒。
……受持不妄語戒。
……不行兩舌。
……於他不行惡口。
……於他不行綺飾。
……如是七種,名為聖戒。
又復於佛,不壞淨成就,於法、僧,不壞淨成就,是名聖弟子四不壞淨成就。
」
^
《大毘婆沙論》:「云何無學戒蘊?答:無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
謂契經說:無學支中,正業即此中身律儀,正語即此中語律儀,正命即此中命清淨。
經說:此三總名戒蘊。
問:離身、語業,無別正命,云何此中建立三種?答:以黑白二法相對建立故,謂:前七不善業道中,瞋、癡所起身業,名邪業,瞋、癡所起語業,名邪語;貪所起身語業,名邪命,邪活命故;遠離此三,名正業、正語、正命。
有說:若為活命故,作戲樂事,……有說:若為活命故,作醫呪事,……有說:若由四種愛故,……有說:若由諂誑等五,起不善身、語業,名邪命;若由餘事,起不善身、語業,名邪業、邪語,……有說:遮罪身、語業,名邪命,性罪身、語業,名邪業、邪語,……有說:加行、後起不善身、語業,名邪命;根本業道不善身、語業,名邪業、邪語,遠離此三,名正命等。
問:云何此蘊名曰尸羅?答:尸羅者,是清涼義,遠離破戒熱惱事故。
復次、尸羅者,是習學義,於三學中此在初故,如說:持戒故無悔,乃至廣說。
無學相續中,無漏身語業,名無學戒蘊。
」「問:學及非學非無學,亦有律儀,何故此中唯說無學?答:依勝說故,謂:若法,若補特伽羅,俱無學勝,是故偏說。
復次、若有律儀,非不律儀所損壞者,此中說之,學等不爾。
無學身業,名身律儀;無學語業,名語律儀;無學身、語業,總名命清淨,即是正業、正語、正命。
契經說戒,或名尸羅,或名為行,或名為足,或名為篋。
」
^
《雜阿含經·六三六經》:「放捨錢財親屬,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
正其身行,護口四過,正命清淨,習賢聖戒。
守諸根門,護心正念,眼見色時,不取形相,若於眼根住不律儀,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常漏於心,而今於眼,起正律儀;耳、鼻、舌、身、意,起正律儀,亦復如是。
」
《法蘊論》:「爾時世尊,告苾芻眾,若諸有情,汝言教信心聽受,能奉行者,汝當哀愍,方便勸勵,安立令住四證淨中,何等為四?謂:佛證淨,法證淨,僧證淨,聖所愛戒。
」「云何聖所愛戒?謂:無漏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聖所愛戒。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為聖所愛戒?答:是諸功德所依處故,謂:諸聖者愛樂功德故,愛此戒,如人愛寶,亦愛寶器,如是聖者愛樂清淨菩提分法功德寶故,亦愛如是所依戒器。
復次、聖者憎惡諸破戒惡,戒能對治破戒惡故,聖者愛之。
復次、聖者憎惡諸嶮惡趣,戒能超越嶮惡趣故,聖者愛之。
復次、聖者憎惡生死流轉,戒能超越生死流轉故,聖者愛之。
復次、聖者愛涅槃,戒能趣涅槃故聖者愛之,如契經說:『戒能展轉趣向涅槃,聖者愛樂。
』」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語四善業道中,離虛誑語獨立學處,而非餘耶?答:……有作是說:虛誑語,性罪所攝,譏嫌最重,離間語等,雖性罪攝,譏嫌少輕,故不立為近事學處。
……」
^
《大毘婆沙論》:「三妙行者,謂: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
云何身等妙行?如世尊說:『何者身妙行?謂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何者語妙行?謂: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何者意妙行?謂:無貪,無瞋,正見。
』應知此中,世尊唯說根本業道所攝妙行,不說業道加行、後起所攝妙行。
」「問:何故名妙行?妙行有何義?答:可欣讚,故名妙,遊履所依處,故名行。
……復有說者:感樂受果,故名為妙,動轉捷利,故名為行。
……復有說者:習近善人,能招善趣,故名妙行。
……復有說者:有三因緣,故名妙行,謂:善思所思故,善說所說故,善作所作故。
……復有說者:有三因緣,故名妙行,謂:善作義故,可欣讚故,決定能感可愛果故。
……」
^
《大毘婆沙論》:「此中三妙行,名略事廣,十善業道,名廣事略,故三妙行攝十善業道,非十善業道攝三妙行,說喻如前。
不攝者何?謂:除業道所攝身、語、意妙行,所餘身、語、意妙行,此中何等身、語妙行非業道攝?謂:身、語業道加行、後起,及《施設論》所說諸業,並離遮罪所攝諸業;何等意妙行非業道攝?謂善思。
」
^
《大毘婆沙論》:「彼論(《施設論》)言,問:為身三妙行攝一切身妙行?為一切身妙行攝身三妙行耶?答:一切攝三,非三攝一切,不攝者何?謂:離前說以手杖等捶擊有情,及所應行諸不淨行;並飲酒等諸放逸業,而能安住正知、正念,受用食等;復能正避諸犯戒者,諸如是等所起身業,非三所攝。
……」「問:何故於非梵行中,唯依離犯他妻建立學處,而不依離犯自妻耶?答:……有作是說:犯欲邪行,性罪所攝,世所譏嫌;餘非梵行,雖性罪攝,非世譏嫌,故此不制。
……」「問:世尊何故於遮罪中,唯離飲酒立為學處?答:……復有說者:若不防護離飲酒戒,則總毀犯諸餘律儀,餘則不爾。
……」
^
《大毘婆沙論》:「今應顯示,十善業道,根本、加行、後起,三種差別,謂:離十不善業道根本,即十善業道根本;離不善業道加行、後起,即善業道加行、後起。
此復云何?猶如勤策受具戒時,先整衣服,入受戒場,頂禮僧足,求親教師,受持衣鉢,往問遮處,來至眾中,重問遮難,白一羯磨,乃至第三羯磨未竟,是名善業道加行。
若至第三羯磨究竟,爾時表業,及此剎那無表,是名善業道根本。
從是以後,為說四依、四重等事,是名善業道後起。
」「其餘貪欲、瞋恚、邪見,意三業道,起即根本,非有加行、後起差別。
有說:亦有加行、後起,謂不善思。
」
^
《大毘婆沙論》:「云何律儀(sajvara)?謂:有七種,即離斷生命,乃至離穢雜語。
」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唯依別解脫律儀,安立七眾差別,不依餘耶?答:以別解脫律儀,漸次而得,漸次安立故,謂:若能離四性罪、一遮罪,名鄔波索迦;若復能離四性罪、多遮罪,名室羅摩拏洛迦;若有能離一切性罪、一切遮罪,名苾芻。
苾芻尼等(鄔波斯迦、室羅摩拏理迦、式叉摩那、苾芻尼),准此應知。
」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業道?業道有何義?答:思名為業,思所遊履究竟而轉,名為業道。
……問:何故不說思為業道?答:思即是業,思所行故,名為業道,當知業道,非即是思,是故不說。
如王所行,說名王路,而王路非王;此亦如是,思所行故,說名業道,而業道非思;王座等喻,亦復如是。
復有說者:若法與思,譬如三事和合而生,有作用轉,立為業道。
……復有說者:若法與思,俱時而生,有作用轉,立為業道。
……復有說者:若法與思,同在現在,與思為路,立為業道。
……」
^
《大毘婆沙論》:「此中根本七善業道,若表及此剎那無表,各具七義:一、尸羅,二、妙行,三、律儀,四、別解脫,五、別解脫律儀,六、業,七、業道。
從此已後,諸無表業,各唯有五義,謂:除別解脫及業道,已得究竟解脫諸惡非最初故,亦唯於思究竟時名業道故。
」「『若成就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譬喻者說:表、無表業,無實體性,所以者何?若表業是實,可得依之,令無表有,然表業無實,云何能發無表、令有?且表業尚無,無表云何有?而言有者,是對法諸師矯妄言耳。
……為止如是譬喻者意,顯自所宗:表、無表業,皆是實有,故作斯論。
……當知身表,是形非顯;語表是聲,亦非顯色;二種無表,法處色攝故,不可責以同青等。
然諸色處總有四種:一、有色處唯顯可了、非形,二、有色處唯形可了、非顯;三、有色處顯形俱可了,四、有色處顯形俱不可了。
顯可了、非形者,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闇。
形可了、非顯者,謂:身表色。
顯形俱可了者,謂:所餘若顯若形俱可了色。
顯形俱不可了者,謂:空界色。
……表、無表,決定實有,然表、無表依身而起,有依一分,如彈指、舉足等,一分動轉,作善惡業;有依具分,如禮佛、逐怨等,舉身運動,作善惡業;此中隨所依身,極微數量表業亦爾;如表數量,無表亦爾。
問:隨彼彼業,若有表,即有無表耶?若有無表,即有表耶?……評曰應作是說:除欲邪行,餘根本業道,無表定有,表則不定;若自作、即時究竟者,彼有表業;若遣他作,或究竟時、表已息者,則唯有無表;若欲邪行,表亦定有;加行位,決定有表,無表不定,如前說;後起位,定有無表,表則不定,若作則有,不作則無;當知此說散心所作,若隨支分,定散差別,有表、無表,如理應思。
」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有三種意故思惡不善業,若作增長,感非愛異熟,謂:貪欲,瞋恚,邪見。
』非貪欲等是實意業、勝義意業,謂意俱思;然契經中名意業者,謂是不善意業具故。
」「問:造作、增長,有何差別?……復次、故思造業,具二種;非故思者,唯造作。
復次、先思造業,具二種;率爾造者,唯造作。
復次有加行業,具二種,無加行者,唯造作。
……」
^
《大智度論》卷13:「尸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
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
」
^
《大智度論》卷13:「尸羅者,略說身口律儀,有八種:不惱害、不劫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及淨命,是名戒相。
」「問曰:若八種律儀,及淨命,是名為戒;何以故,優婆塞,於口律儀中,無三律儀,及淨命?答曰:白衣居家,受世間樂,兼修福德,不能盡行戒法,是故佛令持五戒。
」
^
《大智度論》:「不飲酒者,酒有三種:一者、穀酒,二者、果酒,三者、藥草酒。
……一切不應飲,是名不飲酒。
……如是四罪不作,是身善律儀;妄語不作,是口善律儀;名為優婆塞五戒律儀。
」
^
《大智度論》:「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
不飲酒、不過中食,入不貪中;杖不加眾生等,入不瞋中;餘道隨義相從,戒名身業、口業,七善道所攝。
……以是故知,說十善道,則攝一切戒。
」
^
《大智度論》:「十善業道為根本,餘者是不惱眾生遠因緣。
……十善道為舊戒,餘律儀為客。
復次、若佛出好世,則無此戒律;如釋迦文佛,雖在惡世,十二年中亦無此戒,以是故知是客。
復次、有二種戒:有佛時或有或無;十善,有佛無佛常有。
復次、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
^
《大智度論》:「十善道,七事是戒,三為守護故,通名為尸羅波羅蜜。
」
^
《大智度論》:「問曰:後三業道非業,前七業道亦業,云何言十善業道?答曰:沒少從多故,通名業道。
後三雖非業,能起業,又復為業故生,是故總名業道。
」
^
《大毘婆沙論》:「十業道者,謂:身三業道,語四業道,意三業道。
問:十善業道、十不善業道,豈不合說有二十耶?何故此中但說有十?答:不過十故,謂:惡行所依止處,發起十種不善業道,即依此處由遠離故,即能發起十善業道。
……」
《集異門論》:「諸善男子,或善女人。
……於微小罪,深見怖畏,於諸學處,能具受學。
離害生命,棄諸刀杖,有慚有愧,具慈具悲,於諸有情,下至蟻卵,亦深憐愍,終不損害,畢竟遠離害生命法。
離不與取,能施樂施,若淨施物,知量而受,於諸所有,不生染著,攝受清淨無罪自體,畢竟遠離不與取法。
離非梵行,常修梵行、遠行、妙行,其心清潔,遠離生臭婬欲穢法,畢竟遠離非梵行法。
離虛誑語,常樂實語、諦語、信語、可承受語、世無諍語,畢竟遠離虛誑語法。
離離間語,不破壞他,不聞彼語,為破壞故,向此而說;不聞此語,為破壞故,向彼而說。
常樂和合已破壞者,諸和好者,讚令堅固。
常樂宣說和合他語、不破壞語,畢竟遠離離間語法。
離麁惡語,所發語言,不麁不礦,亦不苦楚,令他嫌恨,亦令多人不愛、不樂、不欣、不喜,障礙修習等引、等持,於如是等諸麁惡語,皆能斷滅。
所發語言,和軟順耳,悅意可樂,圓滿清美,明顯易了,令他樂聞,無依無盡,令多有情,可愛、可樂、可欣、可喜,能令修習等引、等持,於如是等諸美妙語,常樂發起,畢竟遠離麁惡語法。
離雜穢語,凡所發言,應時應處,稱法稱義,有實有真,能寂能靜,有次序,有所為,應理合儀,無雜無穢,能引義利,畢竟遠離雜穢語法。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有人不殺生,離殺生,捨刀杖,慚愧,悲念一切眾生。
」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於此有一類之捨殺生、離殺生、捨刀、捨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而住於憐愍一切生類。
」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殺生,棄捨刀杖,慚愧慈悲哀愍一切眾生,是名不殺生。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不偷盜,遠離偷盜,與者取,不與不取,淨心不貪。
」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捨不與取,離不與取,或在村里,或在森林凡他人之財物,其不與者不盜取。
」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竊盜,不盜他物,是名不盜竊。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離於邪婬,若父母護,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強干起於邪婬。
」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對愛欲捨邪行、遠離愛欲之邪行,凡母所護,父所護,(父母所護,)兄弟所護,姊妹所護,親族所護,及有夫之女人,有杖罰所護之女人,乃至飾有華鬘瓔珞之女人,不與如是之女人交媾者也。
」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邪婬,他所護女終不婬犯,是名不邪婬。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離於妄語,審諦實說。
」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於此有一類捨妄語成為離妄語者,或至集會處,或至眾會,或至親族間,或至公會間,或至王族間,被提出作證人,被問:『友!當語如汝之所知。
』彼不知而言:『我不知。
』知而言:『我知。
』不見而言:『我不見。
』見而言:『我見。
』如是或為自己、或為他人、或為少許之利得,不因此故意說妄語者也。
」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妄語,不知言不知,知言知,不見言不見,見言見。
不為己身,不為他人,不為財物,而作妄語,是名不妄語。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遠離兩舌,不傳此向彼,傳彼向此,共相破壞,離者令和,和者隨喜。
」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有捨兩舌成為離兩舌者:由此處聞不於彼處語,而不離間此等;或由彼處聞不於語此,而無離間彼等。
如是,或為諸離間之和解者,或為諸和合之促進者也。
以和合為好,以和合為樂,以和合為喜,而為和合語者也。
」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兩舌,在此聞不至彼說,不欲壞此。
在彼聞不至此說,不欲壞彼。
若破壞者,欲令和合。
已和合者,欲令增歡喜,共相娛樂,是名不兩舌。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遠離惡口,不剛強,多人樂其所說。
」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捨粗惡語,遠離粗惡語。
柔和順耳、樂於入心,優雅為眾人所欲、眾人所好,語如是之語者也。
」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惡口離麁獷言,語言柔軟眾人愛喜,是名不惡口。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離於壞語,諦說、時說、實說、義說、法說、見說。
」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捨綺語,遠離綺語。
為應時語者、實語者、義利語者、法語者、律語者也。
以守口知宜時、場所、限度。
有理由,有辨別,俱義利之語者也。
」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應時語,真實語,有義語,調伏語,寂靜語,順時善語,是名不綺語。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離於貪欲,不於他財、他眾具作己有想,而生貪著。
」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於此有一類不貪欲者,對他人之財物資具無有貪欲:『嗚呼!實無貪欲他人之財物為己有。
』」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貪,不悕望他村邑財物令是我有,是名無貪。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離於瞋恚,不作是念:『撾打縛殺,為作眾難。
』」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又有無瞋害心者,無害思惟:『願此等之有情為無怨者、無恚者、無擾亂者、幸福者,自當守護之。
』」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瞋恚,心不欲令此眾生傷害繫閉受種種苦,是名無瞋。
」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云何邪見?謂: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乃至廣說。
云何正見?謂:有施與,有愛樂,有祠祀,乃至廣說。
』問:施與、愛樂、祠祀,有何差別?……外論者言: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福;無愛樂者,謂無施別婆羅門福;無祠祀者,謂無施眾婆羅門福。
……復次、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等福;無愛樂者,謂無施婆羅門福;無祠祀者,謂無祠天福。
內論者言:無施與者,謂無過去福;無愛樂者,謂無未來福;無祠祀者,謂無現在福。
復次、無施與者,謂無身業福;無愛樂者,謂無語業福;無祠祀者,謂無意業福。
……」
《瑜伽師地論》:「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者,謂:由三種意樂,非撥施故,一、財物意樂,二、清淨意樂,三、祀天意樂,供養火天,名為祠祀。
」
^
《大毘婆沙論》:「彼等起云何?尊者世友說曰:有諸外道,現見世間有殺生長壽,離殺短壽,有盜豐財,離盜乏財,有慳而富,樂施而貧,有損惱他無病安樂,有不惱他而多疾苦,見如是等相違事已,便作是念:無施與,無愛樂,乃至無妙行惡行果,若有者,則應殺生一切短壽,乃至不惱他者無病安樂,現見相違,故知決定無施與,乃至廣說。
……」
^
《大毘婆沙論》:「問:他世是不現見,說無可爾,此世現見,何故言無?答:……復有說者:彼諸外道,但謗因果,不謗法體,無此世者,謂:無此世為他世因,或無此世為他世果;無他世者,謂:無他世為此世因,或無他世為此世果。
無化生有情者,有諸外道作如是說:諸有情生,皆因現在精血等事,無有無緣忽然生者,譬如芽生,必因種子水土時節,無有無緣而得生者,故定無有化生有情,此或撥無感化生業,或復撥無所感化生。
或有說者:化生有情,所謂中有,無此世他世者,謗無生有,無化生有情者,謗無中有。
……」
^
《大毘婆沙論》:「問:世間父母皆所現見,彼以何故謗言無耶?答:……有說:彼諸外道,謗無父母感子之業,不謗其體,彼作是論:父母自以愛染心故,不為子故,然以精血和合緣故,彼類自生,非謂父母有感子業,如因濕葉糞土等故,有諸蟲生,非濕葉等有感蟲業,此亦如是,故彼外道有如是頌:『男女染心合,女值時無病,我從此自有,彼於我何為。
』或有說者:彼諸外道,謗父母義,不謗其體,如因濕葉糞等生蟲,葉等於蟲非父非母,如是因彼不淨而生,彼復何緣獨於生者,有重恩德名父母耶?是故彼類說無父母。
」
^
《大毘婆沙論》:「彼等起云何?尊者世友說曰:有諸外道,見阿羅漢有老病死,及受諸苦,同餘有情,便說世間無阿羅漢,即是謗無阿羅漢法;又聞涅槃諸根永滅,便作是念:彼應是苦;復聞涅槃諸行寂滅,便作是念:彼應是無;又見聖者形貌飲食,同餘有情,便謂:彼無一切聖道。
……」
^
《雜阿含經·七八四經》:「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雜阿含經·一〇三九經》:「正見成就,不顛倒見:有施、有說報,有福,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世阿羅漢,於此世、他世,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又有正見者,持不顛倒之見:『有布施〔之功德〕,有犧牲〔之功德〕,有供養〔之功德〕,有諸善行、惡行之異熟果;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諸化生有情;於世間有沙門、婆羅門之正行、正道者。
彼等於此世、他世自知、自證而教化。
』」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云何邪見?若人邪見,言無施,無祠祀,無善惡業報,無此世他世,無父母,無天,無化生眾生,無沙門婆羅門,是名邪見。
……若人正見,信有施,有祠祀,乃至世有沙門婆羅門,正見正趣,有證。
知今世後世者,是名正見。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爾時實力子,便往詣彼六師之所,白晡刺拏迦攝波曰:何者是仁所宗法理?於諸弟子以何教授?勤修梵行當獲何果?彼師告曰:太子!我之所宗,作如是見作如是說:『無施,無受,亦無祠祀。
無善惡行,無業因緣,無異熟果。
無今世,無後世。
無父,無母,亦無化生有情。
於此世間,無阿羅漢,正趣正行此世他世,於現法中,得自覺悟,正證圓滿,皆悉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此事皆無。
於此有命,名之為生,此身謝已,五大分離,更無生理,名之為死。
地歸於地,水歸於水,火歸於火,風歸於風,諸根歸空。
四人輿至焚燒之處,以火燒訖,但有殘骨,更無所知,愚智同此。
與者名施,取者名受,諸說有者,皆是虛妄。
』」
《大毘婆沙論》:「云何邪見?答:若不安立,則五見皆名邪見,謂:若不安立薩迦耶等,五見名及行相差別,即彼五見,皆名邪見,皆於所緣邪推度故;若安立,即唯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惡行業果異熟等見,名邪見,謂:若安立薩迦耶等,五見名及行相差別,則唯作無行相轉者,獨名邪見,邪中極故。
」
《大智度論》:「雖六十二種皆是邪見,無作最重。
所以者何?無作言:不應作功德、求涅槃;若言天作,若言世界始來,雖是邪見,而不遮作福德。
」
^
《法句經》:「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於轍;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
《大毘婆沙論》:「前行是意業,如有頌曰:『諸法意前行,意尊意所引,意染淨言作,苦樂如影隨。
』」
^
《雜阿含經·七八七經》:「何等為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謂:正見人,若身業隨所見,若口業、若思、若欲、若願、若為,悉皆隨順;得可愛、可念、可意果,所以者何?以見正故,謂正見。
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
《雜阿含經·七八八經》:「何等為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謂:若正見人,身業如所見,口業如所見,若思、若欲、若為,悉皆隨順,彼一切,得可愛、可念、可意果,所以者何?善見,謂正見。
正見者,能起正志,乃至正定。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諸正見者,如其所見,起身、語業,思求願行,皆是彼類;如是一切,能招可愛、可樂、可欣、可喜、隨所欲如意果,所以者何?由此正見,是賢善見故。
』」「如契經說:『由正見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語;由正語故,復得正業;由正業故,復得正命;由正命故,發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
』」
^
《大毘婆沙論》:「有善根非妙行,謂:正見所不攝無癡善根,由此唯有善根相,無妙行相故。
有妙行亦善根,謂:無貪、無瞋、正見,由此具有二種相故。
」
^
《雜阿含經·三四四經》:「云何善法如實知?善身業、口業、意業,是名善法,如是善法如實知。
云何善根如實知?謂:三善根,無貪,無恚,無癡,是名三善根,如是善根如實知。
」
^
《雜阿含經·一〇四九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殺生有三種,謂:從貪生故,從恚生故,從癡生;乃至邪見亦三種,從貪生,從恚生,從癡生。
離殺生亦有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癡生;乃至離邪見亦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癡生。
」
《大毘婆沙論》:「契經及《施設論》皆作是說:斷生命,乃至邪見,皆有三種,一、從貪生,二、從瞋生,三、從癡生。
」
^
《大毘婆沙論》:「三善根者,謂:無貪、無瞋、無癡善根。
云何無貪善根?謂:心所法,與心相應,是貪對治,是名無貪善根性。
云何無瞋善根?謂:心所法,與心相應,是瞋對治,是名無瞋善根性。
云何無癡善根?謂:心所法,與心相應,是癡對治,是名無癡善根性。
此三善根,於一心中,具足可得;三不善根,非於一心具足可得。
又三善根,具足防衛一切善心,通六識身,有漏、無漏;三不善根,不能具足防衛一切諸不善心。
又三善根,遍與善心相應;三不善根,不遍與不善心相應。
又三善根,能遍發起一切善心;三不善根,不能遍起一切不善心。
如是隨轉、不隨轉等,皆應廣說,是名三善根自性。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善根?善根有何義?答:能生善義,是善根義,能養善義,能增善義,能長善義,能益善義,能持善義,能令善法廣流布義,是善根義。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善法因義,是善根義,善法種義,等起善義,能為轉因、引諸善義,為隨轉因、生諸善義,攝益一切諸善法義,是善根義。
大德說曰:依止此物,遍能生長一切善法,能為轉因,為隨轉因,攝益諸善,故名善根。
」
《俱舍論》:「如是諸法,唯遍善心:……二根者,謂:無貪、無瞋。
無癡善根,慧為性故,前已說在大地法中,不重說為大善地法。
」
^
《集異門論》:「云何布施攝事?答:此中布施者,謂:諸施主,布施沙門、及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飲食、湯藥、衣服,花鬘、塗散等香,房舍、臥具、燈燭等物,是名布施。
……」
^
《集異門論》:「云何愛語攝事?答:此中愛語者,謂:可喜語,可味語,舒顏平視語,遠離顰蹙語,含笑前行語,先言慶慰語,可愛語,善來語,謂作是言:『善來具壽!汝於世事,可忍、可度,安樂住不?汝於飲食、衣服、
臥具,及餘資緣,勿有乏少。
』諸如是等,種種安慰,問訊語言,名善來語,此及前說,總名愛語。
……」
^
《集異門論》:「云何利行攝事?答:此中利行者,謂: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難,困苦無救;便到其所,起慈愍心,以身語業,方便供侍,方便救濟,是名利行。
……」
^
《集異門論》:「云何同事攝事?答:此中同事者,謂:於斷生命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斷生命;若於不與取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不與取;若於欲邪行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欲邪行;若於虛誑語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虛誑語;若於飲諸酒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飲諸酒,諸如是等,說名同事。
……」
^
《中阿含經·手長者經》:「爾時,手長者,與五百大長者俱,往詣佛所。
……世尊告曰:手長者!汝今有此極大眾,長者!汝以何法攝此大眾?彼時,手長者白曰:世尊!謂:有四事攝,如世尊說:『一者、惠施,二者、愛言,三者、以利,四者、等利。
』世尊!我以此攝於大眾。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手長者!汝能以如法攝於大眾,……手長者!若過去有沙門、梵志,……若有未來沙門、梵志,……若有現在沙門、梵志,以如法攝大眾者,彼一切,即此四事攝,於中或有餘。
……於是手長者,佛為說法,……還歸其家。
到外門已,……中門、內門,及入在內,若有人者,盡為說法,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昇堂敷床,結跏趺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
^
《中阿含經·善生經》:「居士子!善親,當知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同苦樂,當知是善親;二者、愍念,當知是善親;三者、求利,當知是善親;四者、饒益,當知是善親。
居士子!因四事故,同苦樂,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為彼捨己,二者、為彼捨財,三者、為彼捨妻子,四者、所說堪忍。
……
居士子!因四事故,愍念,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教妙法,二者、制惡法,三者、面前稱說,四者、卻怨家。
……
居士子!因四事故,求利,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密事發露,二者、密不覆藏,三者、得利為喜,四者、不得利不憂。
……
居士子!因四事故,饒益,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知財物盡,二者、知財物盡已、便給與物,三者、見放逸教訶,四者、常以愍念。
……
居士子!聖法律中,有六方,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
居士子!如東方者,如是子觀父母,子當以五事,奉敬供養父母。
……父母亦以五事,善念其子。
……居士子!如南方者,如是弟子觀師,弟子當以五事,恭敬供養於師。
……師亦以五事,善念弟子。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觀妻子,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
……妻子當以十三事,善敬順夫。
……居士子!如北方者,如是大家觀奴婢使人,大家當以五事,愍念給恤奴婢使人。
……奴婢使人當以九事,善奉大家。
……居士子!如下方者,如是親友觀親友臣,親友當以五事,愛敬供給親友臣。
……親友臣亦以五事,善念親友。
……居士子!如上方者,如是施主觀沙門、梵志,施主當以五事,尊敬供養沙門、梵志。
……沙門、梵志亦以五事,善念施主。
……居士子!有四攝事,云何為四?一者、惠施,二者、愛言,三者、行利,四者、等利。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惠施及愛言,常為他行利,眾生等同利,名稱普遠至。
此則攝持世,猶如御車人,若無攝持者,母不因其子,得供養恭敬,父因子亦然,若有此法攝,故得大福祐。
……』」
《長阿含經·善生經》:「世尊說已,重說偈曰:『父母為東方,師長名南方,妻婦為西方,親族為北方,僮僕為下方,沙門為上方,諸有長者子,禮敬於諸方,敬順不失時,死皆得生天。
惠施及輭言,利人多所益,同利等彼己,所有與人共,此四多負荷,任重如車輪。
世間無此四,則無有孝養,此法在世間,智者所撰擇,行則獲大果,名稱遠流布。
……』」
相關條目[編輯]
業、業(佛教)
十惡
佛教戒律
閱論編佛教主題佛學大綱(英語:OutlineofBuddhism)
三寶
佛
諸佛
法
僧
四聖諦
苦
集
滅
道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色
受
想
行
識
十八界
涅槃
緣起
三學
波羅蜜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中道
釋迦牟尼佛
佛陀
如來
佛誕
四門遊觀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足印
神跡(英語:MiraclesofGautamaBuddha)
家庭(英語:FamilyofGautamaBuddha)
淨飯王(父親)
摩耶夫人(母親)
摩訶波闍波提(姨母,庶母)
耶輸陀羅(妻子)
羅睺羅(兒子)
阿難(堂弟)
提婆達多(堂弟)
佛陀弟子
十大弟子
大迦葉
目犍連
富樓那
須菩提
舍利弗
羅睺羅
阿難陀
優婆離
阿那律
迦旃延
五比丘
憍陳如
跋提
跋波
阿說示
摩訶男
周利槃特
央掘魔羅
迦旃延
佛教人物列表(英語:ListofBuddhists)
術語
三相
無常
苦
無我
緣起
蘊
因果論
結生
輪迴
行
煩惱
無明
貪愛
五蓋
結
根
無上正等正覺
般涅槃
真如
二諦
空性
菩提心
菩薩
佛性
心相續
大圓滿
倫理和世界觀
佛教倫理(英語:Buddhistethics)
在家眾/居士
優婆塞
優婆夷
維摩經
維摩詰菩薩
善生經
居士戒
五戒
八戒
十善業戒
菩薩戒
佛教因果論
業與業力
六因五果
無我
無常
菩薩道
慈悲
佈施
輪迴
轉世
亡人落道
金瓶掣籤
活佛
轉世靈童
法界
世間
出世間
大千世界
娑婆世界
須彌山
四大部洲
十法界
三界
欲界
欲界天
五道/六道
天道
人道
阿修羅道
餓鬼道
畜生道
地獄道
功德
佛性
懺悔
供養
佛教神話
佛教與暴力(英語:Buddhismandviolence)
佛教與墮胎(英語:Buddhismandabortion)
佛教與自盡(英語:Buddhismandeuthanasia)
齋食
放生
佛教環保運動
佛教中的女性(英語:WomeninBuddhism)
八敬法
善女子佛教女眾國際協會
佛教與身體(英語:Buddhismandthebody)
佛教和性(英語:Buddhismandsexuality)
同性戀與佛教
佛教經濟學(英語:Buddhisteconomics)
佛教哲學
佛教和西方哲學(英語:BuddhismandWesternphilosophy)
佛教和心理學(英語:Buddhismandpsychology)
佛教和科學(英語:Buddhismandscience)
佛教聖地
佛教聖地
修行制度
比丘
比丘尼
沙彌
沙彌尼
出家人
阿姜
西亞多
三藏法師
禪師
老師(英語:Rōshi)
喇嘛
仁波切
格西
祖古(活佛)
菩薩
在家眾/居士
優婆塞
優婆夷
聲聞
十大弟子
修行法門
四護衛禪
四梵住
慈
悲
喜
捨
三學
戒
定
慧
三十七菩提分法
四念住
四正勤
四神足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
波羅蜜
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皈依
四依四不依
獻身(英語:Buddhistdevotion)
法會
祭品(英語:Offering(Buddhism))
跪拜(英語:Prostration(Buddhism))
梵唄
持戒
五戒
菩薩戒
波羅提木叉
功德
護衛經(英語:Paritta)
佈施
出離
五學力
信
禪
禪修
諦(印度哲學)
諦(佛教)
禪定
曼特羅
四十業處
隨念
安那般那念
奢摩他
內觀
默照禪
禪坐
公案
曼荼羅
自他交換法
怛特羅密教
伏藏師
伏藏
念佛
淨土法門
懺悔
苦行
頭陀
證量
佛陀
辟支佛
菩薩位
四向四果
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
涅槃/般涅槃
悉地
九次第定
神通
三明六通
果位
即生成佛
肉身菩薩
經典
三藏
經藏
律藏
論藏
佛經總集
巴利文大藏經
大正藏
乾隆大藏經
藏文大藏經
原始佛教
阿含經/巴利經藏
法句經
本生經
四分律/五分律/巴利律藏
阿毘達磨
大乘佛教
華嚴經
維摩經
大般若經
金剛經
心經
六祖壇經
妙法蓮華經
淨土三經
梵網經
金剛乘佛教
大日經
金光明經
九分教
十二分教
判教
天台宗判教
流派與系統
三乘
聲聞乘
緣覺乘
菩薩道
南傳菩薩道
一佛乘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
北傳佛教
漢傳大乘佛教十宗
漢傳密宗
唐密
東密
台密
禪宗
淨土宗
律宗
天台宗
唯識宗
藏傳金剛乘佛教
寧瑪派
噶舉派
佛教組織
歷史
初期佛教
部派佛教
上座部佛教
大乘佛教
金剛乘佛教
結集
第一次結集
第二次結集
第三次結集
第四次結集
十事非法
根本分裂
法難
三武一宗滅佛
大乘非佛說論諍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
三期法運
地區/國別
南亞佛教(英語:BuddhisminSouthAsia)
印度佛教
阿富汗佛教
孟加拉國佛教
尼泊爾佛教
巴基斯坦佛教
斯里蘭卡佛教
東南亞佛教
泰國佛教
緬甸佛教
柬埔寨佛教
寮國佛教
越南佛教中、南部
印尼佛教
馬來西亞佛教
新加坡佛教
菲律賓佛教(英語:BuddhisminthePhilippines)
汶萊佛教(英語:BuddhisminBrunei)
馬爾地夫佛教(英語:BuddhismintheMaldives)
東亞佛教
中國佛教
日本佛教
朝鮮佛教
台灣佛教
越南佛教北部
藏地佛教
藏地佛教史(英語:HistoryofTibetanBuddhism)
不丹佛教
蒙古佛教
內蒙古佛教(英語:Religion_in_Inner_Mongolia#Buddhism)
俄羅斯佛教西、南部
中亞佛教(英語:BuddhisminCentralAsia)
烏茲別克斯坦佛教
中東佛教(英語:BuddhismintheMiddleEast)
伊朗佛教
西方佛教
美國佛教
英國佛教(英語:BuddhismintheUnitedKingdom)
法國佛教(英語:BuddhisminFrance)
比利時佛教(英語:BuddhisminBelgium)
澳大利亞佛教(英語:BuddhisminAustralia)
阿根廷佛教(英語:BuddhisminArgentina)
巴西佛教(英語:BuddhisminBrazil)
委內瑞拉佛教(英語:BuddhisminVenezuela)
藝術
佛教藝術
符號(英語:Buddhistsymbolism)
佛教建築(英語:Buddhistarchitecture)
寺院
日本佛教建築
藏地佛教建築(英語:TibetanBuddhistarchitecture)
佛教音樂
梵唄
法器
佛像
中國佛教雕塑
佛足石
佛教題材作品
佛教電影節
提綱(英語:OutlineofBuddhism)
分類
詞表
索引(英語:IndexofBuddhism-relatedarticles)
共享
語錄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十善&oldid=64819640」
分類:佛教名數10隱藏分類:含有梵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日本語한국어Українська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何等為十善業道?
讓自己的心,提昇到與十方諸佛菩薩的心一同,否則只圖此生此世之了脫,何以契入真理法海?師尊大人期望我們要懂得如何向諸佛菩薩學習,修一切善業,永斷一切惡業,秉著諸佛 ...
- 2十善業道經的啟示
而佛法認為,一個人要做得像個人樣,符合人的道德標準,就要遵守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五戒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指不 ...
- 3十善業(上品十善可生天道) - 每日頭條
- 4十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善业(梵語:Daśa-kuśala-karmāni),或称十善行、十善、十善业道,是佛教中的十种善行、修行者的根本。 居士戒包括五戒,和受持一晝夜的八關齋戒,在大乘佛教中,十 ...
- 5028-何謂十善業@ 我的學佛心得論叢-001-968 - 隨意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