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依附者」如何找回安全感?寫給焦慮與逃避傾向高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要如何提升安全感?本文將談三個部分,第一是找回安全感的可能性,第二是分辨哪些環境容易帶給你安全感,第三則是高焦慮與高逃避傾向者可以做些什麼。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日本版新上線EnglishEdition簡體/正體2021/05/30,生活PhotoCredit:shutterstock 貓心(龔佑霖)愛情心理作家,畢業於台大心理系、國北教大心理與諮商所。

主要撰寫安全感相關領域的文章、電影的心理分析,以及其他社會現象的心理分析。

粉專不定期會有有趣的影片與有深度的文章,請按讚追蹤~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時常有許多讀者問我,作為一個不安全依附者,要如何找回安全感呢?這個問題確實很難,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在這篇文章裡,我將嘗試用我對依附理論的理解,給予高焦慮傾向與高逃避傾向的人,一些找回安全感的建議。

在這篇文章裡,我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談的是「找回安全感的可能性」,第二則是「分辨哪些環境容易帶給你安全感」,第三是「高焦慮與高逃避傾向者可以做些什麼」。

找回安全感的可能所謂的依附,其實就是我們看待自己與看待世界的方式。

這是從我們小時候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經驗形塑而來的,但也有被改變的可能。

事實上,許多心理學研究揭示了依附被重塑的可能性。

譬如Carnelley與Rowe在2007年時,發表了這樣的實驗結果:在第一次參與實驗時,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填寫了與交往對象行為表現有關的問卷、對自我的正面看法的問卷(包含喜歡自己的程度,以及自評自己的競爭力)、依附量表,以及一份測量自我安心程度的量表。

一周後,受試者連續三天回到實驗室,在第一天跟第三天,有一半的受試者需要花10分鐘去書寫一段讓他們感覺到有安全感的關係,也就是這個實驗的實驗組。

第二天,那些實驗組的人被實驗者邀請去想像身處在一個困境當中,但身旁有一群對他們的需求敏感,且願意回應他們需求的人。

而剩下的另一半受試者,也就是控制組,則在回到實驗室的三天裡,分別寫下課程作業的寫作計畫、上學的路徑、在超商買東西的過程。

在這三天的實驗完成後,受試者會在第五天再次回到實驗室,並再次完成第一次來實驗室時所填寫的那些問卷。

結果發現,實驗組的人在經過那三天的安全感促發之下,他們對於伴侶的行為、自我的看法都變得更為正向了。

除此之外,他們的焦慮程度也降低了。

由此可知,透過安全感促發的效果,有助於提升一個人的安全感。

既然在實驗室裡,可以透過促發安全感,來讓一個人得到安全感,那麼多與安全依附特質的人互動,不就是每天在接受對方安全感的促發嗎?正因為有許多這樣的研究,支持著安全感的促發有助於降低一個人的不安全感,所以我才會在我的著作《找回100%安全感:情場與人際的正向依附練習》,以及許多文章中,不斷邀請不安全依附者,找尋安全依附者作伴。

而這一個伴,不一定要是情侶,朋友、師長、工作環境,同樣可以提供安全感的促發。

哪些環境,容易帶給你安全感?既然安全感的促發是有用的,那麼重要的課題便在於:「分辨哪些環境將能帶給你安全感?」能夠提供安全感的環境,可以分成「雪中送炭」跟「錦上添花」。

雪中送炭當你遭逢人生的不順遂時,你周遭的朋友們,都是怎麼對待你的呢?是「早就叫你不要去了你就不聽」,還是「唉,這樣真的糟透了」呢?周遭的朋友,能不能運用安全感三要素,來陪伴你的不順遂,將會影響你對自我的評價。

若是你能結交一些在你失落時,能夠適時出現在你身旁,敏感覺察你的失落與不滿,並給予適切回應的朋友,那麼這樣的環境,將能帶給你更多的自我價值感。

錦上添花當你和朋友分享你的喜悅時,他們都是怎麼回應你的?心理學家Shelly與Gian在研究愛情時,把回應喜悅的方式分成四類。

而我認為,這同樣適用於交友上。

積極正向型:當你和朋友分享喜悅時,他們會很積極地回應你的喜悅,且回應內容是正向的,如「太好了,恭喜你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畢竟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積極負向型:雖然你的朋友積極地對你的喜悅做出回應,但內容卻是負向的,如「考上研究所是很好啦,但你確定你應付得來嗎?」「這樣的公司你也去喔?薪水這麼低,有什麼好炫耀的?」消極正向型:你的朋友雖然給予你正向的回應,但態度卻很消極,如「喔,很好呀。

」「恩恩,很棒。

」「欸!不錯喔。

」消極負向型:直接忽略你的話題,另闢新話題。

過去研究指出,只有積極正向的回應,有助於伴侶的關係滿意度增加,其他都會減低關係滿意度。

我相信這在朋友之間也是如此。

因此,透過朋友們是否會以積極正向的方式來回應你的喜悅,也是判斷一個人能否深交的方式。

除了找到對的人,自我修練也很重要然而,每一段關係都是兩個人相互建構出來的。

除了找到能帶給你安全感的人之外,你也必須做一些調整,來讓關係變得更穩固。

以下,我將介紹焦慮傾向高的人與逃避傾向高的人可能的做法。

寫給焦慮傾向高的人焦慮傾向高的人,比較容易在感受到不安全感時,用較為激烈的手段向對方討愛,有可能是用讓人感受到威脅的語氣,或是嘴巴上說要拋棄對方,實際上希望對方主動挽回自己,用以證明對方其實是重視自己的。

但是,這些方式將會讓對方感到精疲力竭。

因此,對於焦慮傾向高的人來說,我建議可以試著用「轉移注意力」與「不帶批判地表達自己需求」這兩種方式雙管齊下,來和對方溝通協商。

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有很多。

首先要認知到,你之所以感受到被拋棄,很多是來自於過去經驗所塑造出來的直覺,這些經驗可能來自於你幼年時期,讓你傾向於用同樣的方式解讀他人的一舉一動。

在理解到有很多事情可能是自己的腦補之後,你可以試著透過深呼吸,或是其他可以靜心的方式來讓自己轉移注意力。

例如我可能會修照片、玩拼圖、滑手機、聽音樂、騎車晃晃去吃東西或喝咖啡,總之就是讓自己動起來,透過外在的刺激來轉移原先的焦慮感。

必要的時候,尋求心理治療與醫生的幫助也是很好的。

至於表達需求的部分,則建議在冷靜下來、確定自己不是在生悶氣的情況下再來進行。

把重點擺在你的需求上,而不是進行人身攻擊。

此時可以跟對方一起討論替代方案,例如「我連絡不到你的時候真的很焦慮,我想和你談談該如何減低我的焦慮。

」這就是一句很好的邀請。

寫給逃避傾向高的人逃避傾向高的人,不習慣與人親近,因為過去經驗已經讓逃避傾向高的人,將「我要保護好自己,避免與他人太過親近」給內化了。

這時候,最重要的莫過於練習一點一點地揭露自己的隱私,以及練習稍微多回別人一些訊息。

不需要多、不需要深,用你可以的步調,告訴自己:「我可以嘗試在認識多久的時間內,比以前多分享一些更深的資訊」、「我可以試著對我信任的人,一天回復的頻率增加多少」等等。

12»全文閱讀 最新發展:如何走出「失戀後遺症」,重新拾起找尋另一半的勇氣?3月前《火神的眼淚》:把自己逼得很緊的徐子伶,如何修復與母親之間的依附困境?4月前Tags:安全感朋友不安全感依附安全依附關係逃避依附理論焦慮自我價值交友心理學愛情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重機就是安全沒保障的「肉包鐵」?重機上國道法案早已通過,為何遲遲不落實?1則觀點無定界、斬件上、避規管:明日大嶼環評鬼祟開工了1則觀點鄧佳華出演國產A片《華根初上》,群眾心態反映了台灣社會最醜陋的一面1則觀點【TNL本週沙龍議題】你贊成新竹縣市合併成為「第七都」嗎?1則觀點阿德勒才沒有這樣說:「社會惰化」並非來自阿德勒心理學,但可以從大師理論中找到解方1則觀點立院三讀父母可「同時請領」育嬰留停津貼,勞動部估每年1.4萬人受惠、每人可領10萬元1則觀點女性產檢假、配偶陪產假加碼至7日,雇主不給假最高罰30萬、公布機構與負責人姓名2則觀點當酒喝到某個程度,產生生理病變以後,只有「罰和關」當事人是不會怕的1則觀點重大民生議題不能單純以「是或否」來決定,德國至今沒有中央層級的公投3則觀點《我們,MZ新世代》:為什麼八年級生堅持準時下班、用斜槓代替升職?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