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及研究趨勢 - 國立中正大學偏鄉高齡社會研究資訊交流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頁; 核心概念及研究趨勢; 國內外研究趨勢(美國、日本、德國、台灣) ... 臨床心理學、運動休閒、高齡身心教育、人口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經濟學及政治學等學科。

核心概念及研究趨勢 首頁 核心概念及研究趨勢 國內外研究趨勢(美國、日本、德國、台灣) 國內外研究趨勢(美國、日本、德國、台灣) 中正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 2854   一、老年學(Gerontology)的興起老年學是伴隨著人口高齡化發展而形成的新興學科。

儘管對於老年問題的研究很早就受到關注,但現代意義上的老年學一直到1946年美國發行《老年學雜誌》後,才確立為一門獨立學科。

老年學的形成與發展始終與高齡問題的演變及其相應對策的研究相關。

在學科發展上,最早與醫學、生物學息息相關,後再納入行為科學與社會研究,使高齡研究的發展從自然科學擴展到社會科學領域。

因此今日的高齡研究除了涉及醫學、生物學、護理、物理治療等學科之外,更強調認知能力(含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表達能力)、臨床心理學、運動休閒、高齡身心教育、人口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經濟學及政治學等學科。

在此趨勢發展之下,高齡相關的研究實際上已經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的所有領域,因此著眼於高齡研究的未來發展,除了在個別專業領域繼續深入研究外,跨領域、整合性研究機制的引入將是更大的挑戰。

除開始重視科際整合之外,更重要的是理論與觀念上的轉變。

在社會學理論上來說,即是由「撤退論」轉變為「參與論」。

觀念上則是從「健康老化」的概念開始發展、擴充,形成所謂的「成功老化」概念,甚至從2002年起,世界衛生組織(WHO)進一步提出「活躍老化」(ActiveAging)的概念。

傳統的「健康老化」強調的重點在於人進入老年之後,儘可能在生理、心理、智能等各方面保持良好的狀態;而「成功老化」到「活躍老化」則認為老年人除了保持身體健康,維持高認知能力狀態之外,更應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晚年生活,持續地參與社會、經濟、文化、心靈與市民事務,做為家庭和社會的重要資源,而社會整體亦有責任協助提供個人老年生活所需的各項保障。

二、美國近年發展美國老化指數低於歐洲與日本,與台灣相去不多。

在美國關於高齡者之研究與政策擬定,主要由NationalInstituteonAging(國家老化研究所,簡稱NIA)負責。

NIA為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美國衛生、教育與福利部,簡稱NIH,定位類似我國衛生福利部)所屬的27個機構之一,主要目的為提升美國老年人之健康與福祉,工作重點在於老化過程研究和疾病之預防。

NIA除本身研究外,亦資助大學進行高齡社會的相關研究,如1999年起,支助由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ofMiami)、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StateUniversity)和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跨校合作的CenterforResearchandEducationonAgingandTechnologyEnhancement(老化研究、教育與科技強化中心,簡稱CREATE)。

該中心專研高齡者者與科技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幫助人們找尋因年紀衰老而無法適應科技產品的解決辦法,並確保他們享受到既存和新興科技的最大好處。

佛羅里達州為美國老年人口比較相當高的區域,因此在高齡社會各種研究發展與服務模式等,都是美國的示範地區,可做為本校發展研究的借鏡。

CREATE研究目的有:(1)進一步了解老年人對日常生活科技的認知和運用情形。

(2)建立包括使用者偏好與需要的老年科技活用資料庫。

(3)辨認目前系統的問題。

(4)研發有效的解決方案。

(5)提供結果給服務業科學界和企業工業界。

自2007開始,CREATE與IBM合作,針對已開發國家中接近退休年齡的工作者,著手研發「開放源碼」(opensource)的技術,以滿足年長勞工之需求。

此一研究由IBMT.J.Watson研究中心,蘇格蘭丹迪大學(UniversityofDundee)PeterGregor教授與美國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ofMiami)的SaraCzaja教授共同合作,藉由從研究中取得之經驗,開發各種訓練課程與技術支援以協助高齡勞工。

三、日本近年發展日本是目前全球人口老化最快速的地區,因此日本政府早於1989年即提出「黃金計畫」,並在1994年修正為「新黃金計畫」。

以「新黃金計畫」為基礎規劃高齡社會的健康與照顧體系,並於2000年時推出長期照顧保險制度與進行退休年金制度的改革。

除政府的因應對策外,日本國內的學術研究機構也紛紛投入高齡社會的研究中。

其中以東京大學運用IRT技術協助解決高齡社會問題的研究最具特色。

東京大學的研究計畫中認為在日本的少子高齡社會中有三個課題是急待解決的:勞力不足、社會保障費用增加與勞動率下降。

因此東京大學提出以IRT解決上述三個課題,IRT即是結合IT(通訊技術)與RT(機器人技術),投入從事純勞力性工作、提供身心狀態良好的高齡者簡單的照顧服務與針對高齡的單身者或夫婦檔的日常生活事務支援。

茲將IRT之構想整理如下:少子高齡社會現象面臨之難題IRT預期成效內容總人口減少,預計到2055年,日本總人口將退回1950年代水準。

至2025年非製造業約短缺430萬勞力可望補充約350萬勞力需求支援純載重或危險性高之工作,減低因勞力缺少所來帶的衝擊。

高齡者比率增加,預計至2055年,高齡人口比例將達41%至2025年高齡照顧之費用將高達10.8兆日圓可望降低2.5兆日圓的支出針對身心狀態良好,提供健康維持的支援服務,可有效降低社會保障費用的支出高齡獨居或僅高齡夫婦二人同住的世代來臨勞動率持續低下,預計到2025年將減少1.5%,無法滿足高齡照顧的需求可望使勞動率上升2.2%支援高齡獨居或僅高齡夫婦二人同住的日常生活事務,降低社會照顧的人力成本。

表:東京大學IRT的研究概念(資料來源:東京大學IRT研究機構http://www.irt.i.u-tokyo.ac.jp/basic/index.shtml)東京大學除IRT的相關研究外,自2006年設立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TheInstituteofGerontology,UniversityofTokyo,IOG),並於2009年起成為東京大學的永久性組織,目前直接隸屬於東京大學校長室之下。

機構分設執行委員會及營運委員會,現任機構長為大方潤一郎教授(都市工學教授),副機構長為牧野篤教授(教育科學教授)。

機構成員皆為東京大學教師,分別來自如醫學、護理、教育、工程、人文社會、法學、公共政策、農學、綜合文化、資訊科學、數理科學、數理科學等科系。

該機構以在地老化為主軸,配合東大本身的基礎研究群及福祉科技的研發,並加入行動醫療團隊,共同推動社區實驗方案。

其在2009年與柏市及獨立行政法人都市再生機構,三方合作成立「柏市豐四季台地區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會」,便是依此模式催生而出,也成為日本推動社區照顧制度成功的範例。

圖:東京大學IOG研究運作圖三、德國近年之發展歐盟為因應人口老化,在活躍老化的指導原則下,採取「開放協調法」,由各成員國檢討各自的政策,將人口老化的經濟社會挑戰納入總體政策層次之因應。

同時進行定期檢視與修正,以讓各國能跟上該地區的高齡社會發展需要。

德國政府鑑於問題的複雜性,於1989年聯合11個老年相關協會與組織,共同籌組聯邦老年組織工作委員會(Bundes-arbeitsgemeinschaftderSenioren-Organisationen,簡稱BAGSO)。

目標為:培養老人自決與自立能力、賦予老人政治與社會責任、改善老人在社會與家庭的印象與地位、協助老人度過疾病與死亡階段、推動老人教育及強化老年消費者利益。

除政府行動外,相關研究機構亦多進行相關研究,如設於科隆的MaxPlanckInstitute(簡稱MPI),其下有HumanDevelopment研究機構,下分為四個研究小組,研究主題分別為AdaptiveBehaviorCognition、EducationResearch、TheHistoryofEmotions及LifespanPsychology,主要目的是從環境演變、社會、教育、心理、歷史等層面探討人類從兒童到老年的心理發展歷程。

四、台灣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國內關於高齡社會之研究,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主題:(1)人口研究;(2)健康照顧與醫療;(3)老人社會福利、社會工作與照護;(4)老人社會問題;(5)社會參與;(6)銀髮產業;(7)學習與教育;(8)高齡者心理研究。

研究範疇多屬於專業領域內的深入研究,在跨領域研究與整合方面的嘗試仍屬少見。

國內關於高齡社會跨領域整合之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系薛承泰教授從「人口紅利」的觀點出發,即是經濟勞動人口佔總人70%以上,對經濟發展將有莫大的潛力,是「人口推估」與「經濟發展」之間整合研究。

而跨領域範圍最廣是台灣大學林萬億教授於2005年受國科會委託,分三階段針對高齡社會進行規劃研究。

該計畫結合社會學、社會工作、勞工關係、建築、行銷、交通運輸等領域,從「健康照顧」、「社會照顧與參與」、「經濟安全」、「就業與人力資源」、「老人住宅」與「交通運輸與溝通」六個面向進行,從現況調查、焦點訪談到議題開發、資料分析進而轉化為政策建議。

儘管有了林萬億教授的研究調查,但國內在高齡社會研究與實務上仍有許多待加強之處,如對高齡者身心狀況的成效測驗或是觀察指標的發展;介於家庭照顧與機構照顧間的社會照顧,其形式、定位、資源仍待進一步確定;政府將福利社區化的理念不明確,是否造成鄉村地區進一步邊緣化之可能;台灣高齡者的經濟安全存在著不夠普及、設計混亂、給付不公平、性別差異等問題;對社會參與被動且多數缺乏退休規畫;老人住宅規劃走向機構化與營利化,與歐洲、日本不同;交通環境與相關設備對高齡者不友善等問題。

此研究案可說是目前國內在高齡社會研究涉及最廣,最具規模的整合性計畫,但仍有其不足之面向,如個人面的生理狀況、心理狀態與認知能力的研究,這些都是發展身心狀況的成效測驗或是觀察指標的重要基礎;國民年金、全民健保、長期照護保險等現行或政府規畫中之政策並未納入研究中;終身教育與學習、志工活動、創意文化等社會參與的重要環節未在研究中呈現;未論及相關法令規定如何因應高齡社會。

這些部份都仍待進一步的整合於高齡社會的研究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