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小說)流變簡述@ 微涼午後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戰爭文學1937~1949)陳紀瀅、宗白華、郭沫若、聞一多、徐訏、鹿橋、趙樹理、張愛玲、錢鍾書、劉吶鷗、夏丏尊等等。
二、四○、五○年代:懷鄉/反共 台灣光復後,作家 ...
微涼午後我和我所愛的,友人、文學,與電影。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412030151台灣文學(小說)流變簡述?文學賞析※台灣地區政治實體轉學發展走向(採用年限分期制): (取自《台灣文學》萬卷樓,p.9)政治變化 臺灣文學走向 ●古典文學荷蘭入台 1624西班牙入台 1626鄭成功治台 1662清滅鄭成功 1683日本治台 1895 1920 ●新文學開始 1920 ——新舊文學論戰 1937 ——皇民化運動日本退台 1945國民政府遷台 1949 1950 ——反共/懷鄉文學 1960 ——存在/虛無:現代主義文學 1970 ——人性/鄉土文學 1980 ——挑戰/解放:多元化文學 1990 ——另類/多元:世紀末文學※「台灣文學」的流變(「鄉土」一詞僅適用於七○年代):一、日據時代: 台灣因為地緣關係,在文化和社會型態上繼承和民族傳統,直到清末,台灣舊文學才開花結果。
以1919年的五四運動為重要的里程碑;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學為正宗。
台灣「新文學運動」也曾受到五四文學革命的刺激,台灣新文學作家也多用白話文寫作,直到皇民化運動,禁漢文,不得不改用日文寫作,但作品仍反映被壓迫的台灣民眾的悲慘生活。
(文學革命1917~1927)魯迅、葉聖陶、冰心、許地山、郁達夫等等。
(革命文學1927~1937)蔣光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丁玲、茅盾、吳組緗、沈從文、巴金、老舍、蕭軍、蕭紅、張天翼、端木蕻良等等。
(戰爭文學1937~1949)陳紀瀅、宗白華、郭沫若、聞一多、徐訏、鹿橋、趙樹理、張愛玲、錢鍾書、劉吶鷗、夏丏尊等等。
二、四○、五○年代:懷鄉/反共 台灣光復後,作家重新使用中文寫作,多具寫實風格,反映台灣現實社會的進步與挫折。
二二八事變後,台灣文學經歷浩劫,知識分子多噤聲不語,直到光復後第一代作家鍾理和、鍾肇政、廖清秀、文心、施翠峰等人起步,才重露曙光。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蔣中正提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口號,讓大陸來台人士有反攻的準備。
也因此,當時台灣文學主要受大陸作家控制,戰爭、家國之痛成為「反共懷鄉文學」的主題。
當時官方在1955年提出「戰鬥文藝」的口號,並成立「中國青年寫作協會」、「中國婦女協作協會」等等,完全控管文藝活動,本土作家只能噤聲(如龍瑛宗潛身金融界、黃得時任台大教授走學術路線、吳濁流把小說藏在書櫃中不敢發表)。
抗戰代表作品有:王藍《藍與黑》、鹿橋《未央歌》、紀剛《滾滾遼河》;手法較特別的則有:陳紀瀅《荻村傳》、潘人木《漣漪表妹》、司馬中原《荒原》、姜貴《旋風》跟《重陽》、張愛玲《秧歌》跟《赤地之戀》;懷鄉小說以林海音《城南舊事》為代表。
省籍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則為兩鍾,即鍾肇政跟鍾理和。
居關鍵地位的為鍾肇政,他自費編印十六期的《文友通訊》,報導當時本土作家陳火泉、鍾理和、施翠峰等人的文學動態。
鍾理和與同姓女子結婚,不被認同,生活潦倒仍筆耕不輟,以《笠山農場》最著。
三、六○年代:存在/虛無 「現代文學」興起,取代「反共懷鄉文學」。
1956年台大外文系教授夏濟安與吳魯芹等人創辦《文學雜誌》,1960年其學生白先勇、陳若曦、王文興、歐陽子等人成立「現代文學社」,再加上五○年代時創立的三大詩社(現代詩社、藍星詩社、創世紀詩社)提倡現代主義思想,使「現代文學」風行。
現代文學關注於文章的形式、技巧,特別是用象徵層面的經營與寫實層面的表現,影響後來文學的發展。
現代主義來自西方,是因為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衝擊,生命物化、異化的同時,使人對「存在」產生懷疑。
故在政治現實焦慮和家國鄉土無根飄零(無根即虛無)的影響下,強調內心世界的描寫與意識流。
代表:王尚義〈野鴿子的黃昏〉、於梨華(留學生文學的鼻祖)《又見棕櫚,又見棕櫚》 本土作家相較於現代主義風行,顯得落寞許多。
不過此時仍有重要刊物創辦,如:《台灣文藝》、《笠詩刊》、《筆匯》、《文學季刊》等等。
鍾肇政寫完《魯冰花》後開啟了他個人長篇小說的先河,六○年代《濁流三部曲》、七○年代《台灣人三部曲》、八○年代《高山組曲》均為其代表作。
四、七○年代: 1971年4月因釣魚台問題引發大學生遊行示威,1971年10月政府宣佈退出聯合國,1972年2月尼克森和周恩來發表「上海公報」,1972年9月日本承認中共,1978年美國承認中共。
七○年代是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政府受到一連串國際性事件的衝擊,使台灣內部政經文化受到影響。
特別是在六○年代過度西化弊病下,現代主義氾濫,促使政治上以光復大陸為主的民族傾向,轉向關懷台灣本土;文化上則呈現多元發展,例如實驗小劇場的萌芽、台灣新電影的浪潮、雲門舞集的創立、校園民歌風行等等,反映台灣本土勢力萌芽。
六○年代時的《台灣文藝》、《文學季刊》已為本土文學札根,但在七○年代停刊,不過後起的刊物《大學雜誌》、《中外文學》、《書評書目》、《草根》、《龍族》、《大地》等等對推動鄉土文學有一定的幫助。
鄉土文學的興起和兩次文學爭論有關。
一次是1973年爆發的「現代詩的論戰」,由唐文標撰文引發的現代派與鄉土派的激烈論爭,史稱「唐文標事件」。
許多報刊、雜誌都捲入,「回歸鄉土」的口號在事件後日益高漲。
另一次是1977年到1978年之間的「鄉土文學論戰」,現代派和鄉土派又進行規模更大的激戰,且主要發生在小說的領域。
首先由彭哥發難,他在〈不談人性,何有文學〉點名批判王拓、陳映真、尉天聰。
接著余光中在〈狼來了〉一文中提出:「北京未有三民主義文學,台北街頭卻可見工農兵文藝,台灣的文化界真夠大方。
」同時,尹雪曼、朱西甯等人也對鄉土文學展開圍剿,鄉土派作家也展開反擊,戰況激烈,迫使當時王昇將軍在「國軍文藝大會」上發表演講,安撫雙方: 純正的鄉土文學沒有什麼不對。
我們基本上應該團結鄉土。
愛鄉土是人類自然的情感,鄉土之愛擴大了就是國家之愛、民族之愛。
這是高貴的情感,不應該反對的。
自此以後,論戰才漸平息,但經過這場論戰後,鄉土文學自身的理論得以充實,受壓抑的作家得以揚眉吐氣,證實鄉土派佔上風。
彭瑞金認為,經過這次論辯後,「更證明鄉土寫作的的方向是正確的,給予本土作家經由迷惘中摸索而萌芽再生的本土意識文學極大的鼓勵,而帶來真正的鄉土文學寫作風潮。
」 主要的作家與作品有: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我愛瑪麗》、《莎喲那拉.再見》;陳映真《將軍族》、《唐倩的喜劇》;王拓《金水嬸》、《望君早歸》;王禎和《嫁妝一牛車》;楊青矗《在室男》、《工廠人》;洪醒夫《黑面慶仔》;宋澤萊《變遷的牛眺灣》;李喬《寒夜三部曲》;曾心儀《彩鳳的心願》等等。
還有一批更年輕的作家如古蒙仁、小野、吳念真、林雙不等等,一起把鄉土小說推上了台灣文壇的主流。
作家簡介:鍾肇政,1925年生。
主題多為「民族意識之覺醒」 代表作《濁流三部曲》、《台灣人三部曲》、《高山組曲》葉石濤,1925年生。
以幽默手法攙進細緻的敘述風格中,沖淡哀傷,具有實感力量。
代表作《葫蘆巷春夢》、《羅桑榮和四個女人》、《晴天和陰天》鄭清文,1932年生。
提出「冰山理論」,認為作者勿把話說盡,要留給讀者自己思索的空間。
代表作《峽地》、《龐大的影子》、《最後的紳士》李 喬,1934年生。
原名李能棋。
作品充滿濃厚鄉土氣息和現實性,討論人性中自憫和悲憫的問題。
代表作《山園戀》、《寒夜三部曲》黃春明,1939年生。
擅用象徵手法襯托人物心理,寫景則極富想像力。
代表作〈兒子的大玩偶〉、〈溺死一隻老貓〉、〈蘋果的滋味〉、〈癬〉、〈鑼〉王禎和,1941年生。
悲憫他筆下的人物,以寫實手法呈現,卻變成另一種無奈的嘲諷。
代表作〈嫁妝一牛車〉、〈鬼.北風.人〉、〈來春姨悲秋〉七等生,1939年生。
原名劉武雄。
理念:以文章來探求生命哲學。
代表作〈我愛黑眼珠〉、〈放生鼠〉、〈來到鎮上的亞茲別〉楊青矗,1940年生。
原名楊和雄。
寫了以工人問題為題材的小說。
代表作《在室男》王 拓,1944年生。
原名王絃久。
代表作《金水嬸》、《望君早歸》陳映真,1937年生。
原名陳永善。
代表作《華盛頓大樓》季 季,1944年生。
原名李瑞月。
代表作《我的故事》林懷民,1946年生。
代表作《變形虹》、《蟬》施叔青,1945年生。
代表作《約伯的末裔》、《拾掇那些日子》李 昂,1952年生。
原名施叔端。
代表作《殺夫》、《人間世》司馬桑敦,1918年生。
原名王光逖。
代表作《野馬傳》王鼎鈞,1927年生。
代表作散文《碎琉璃》其他尚有王默人(原名王安泰)、蔡文甫、隱地(原名柯青華)、張曉風等人。
五、八○年代: 到了八○年代中期,「鄉土文學」(是大陸的鄉土?還是台灣的鄉土?)被揚棄,徹底被「台灣文學」所取代,呈現多元風貌。
此時,七○年代代表作家仍活躍於文壇上,更以政治現象為題材寫作。
如楊青矗〈選舉名冊〉、李喬〈告密者〉、鄭清文〈三腳馬〉等等,皆是受政治迫害的悲情與憤怒。
陳映真的政治小說影響較大,〈鈴鐺花〉、〈山路〉刻畫白色恐佈的苦難。
新世代小說家大量崛起是八○年代特色之一。
他們沒有親身受到政治迫害,企圖超越統獨之爭,擺脫寫實與現代文學之爭,追求新穎小說藝術,如黃凡以魔幻寫實筆法寫〈賴索〉、張大春《大說謊家》、林燿德《1947.高砂百合》等重新詮釋台灣的歷史,玩弄小說技巧,批判政治又刻意超越政治,是他們共同的特色。
其他尚有楊照、平路、王幼華、張啟將等人。
婦女解放運動投射到小說創作上也是這時期的主題,主要探討社會複雜現象下現代女性的處境,具有強烈女性成長與覺醒意識。
如李昂《殺夫》、《暗夜》;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桂花巷》;廖輝英《油麻菜籽》、《不歸路》;袁瓊瓊《自己的天空》;朱秀娟《女強人》;蘇偉貞《陪她一段》;蕭颯《如夢令》等等。
六、九○年代之後 資訊化的時代使大眾文化變得複雜多元,文學作品並非是唯一獲得心靈經驗的藝術,多元化的藝術表現方式相繼出現。
1987年宣布解嚴,接著解除報禁、黨禁,權威式的政治體系也告終止,文化主體、文學主體受到考驗。
政治文學、第三世界文學、後現代主義文學、女性主義、環保文學、同志文學、原住民文學、情色文學、問題小說等等的出現,表現出文學的多樣化。
「後現代主義」為此時文壇主要特徵,在內容題材上對後工業文明狀況表示反映、省思;在藝術手法上講求斷裂、拼貼等,可視為是對過去一原論的反叛。
其中以後設小說和情色小說較引人側目。
後設小說簡而言之是作家直接介入來干預讀者的閱讀行為,切斷讀者的「移情作用」,揭示小說的不確定性以及語言的局限。
代表作如黃凡〈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平路《五印封緘》、蔡源煌〈錯誤〉、張大春〈自莽林躍出〉、〈寫作百無聊賴的方法〉等等。
描寫兩性情慾、性別認同、多元情慾、男女同性戀的小說則是反映女性的覺醒意識與性解放觀念,在心理、生理上,或是跟政治之間的糾葛。
代表作品為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朱天文《荒人手記》、邱妙津《蒙馬特遺書》、陳雪遊《惡女書》、《夢遊》等等,此外尚有蘇偉貞、朱天心、紀大偉等人。
※參考書目:張堂錡《現代小說概論》,五南,2003年9月1刷林文寶、林素玟等人合著《台灣文學》,萬卷樓,2001年8月初版皮述民、邱燮友、馬森、楊昌年合著《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駱駝,19978年,8月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灣文學五十年》,九歌,1998年10月初版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雅典,1987年12月初版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國立編譯館煙月寒沙/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blueful's新文章市井小妞的閒日常:爐鍋咖琲市井小妞的閒日常:像霧像雨又像風的草嶺一日健行市井小妞的閒日常:與神同行[彈唱]陸劇-少年四大名捕片尾曲--逆相思吉他譜一段千秋與小八的故事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blueful'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平均分數:0顆星投票人數:0人我要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
- 112-1文化的發展.doc
特色:揭發共黨暴政、鼓舞復國意志的「反共文學」、「戰鬥文藝」,及懷念故鄉的「懷鄉文學」; 背景:; 民國40年代(1950年代),國民黨政府為了確立「反共復國」的政治 ...
- 2懷鄉文學略述
三、遷台作家與懷鄉文論. • 懷鄉文學較常見的是針對個人作品的. 研究:. 焦桐《台灣心中國結-余光中詩作裡的鄉愁》. 鍾怡雯《我在/不在中國-張曉風散文中的中.
- 3台灣文學長期因為政治、地緣因素 - 華人百科
正因語言帶來的意識型態、省籍矛盾、殖民文化等沖突,台灣文學在基礎定義上就十分 ... 而台灣之懷鄉文學,在廣義上通常更涵蓋如李敖、尼洛等外省族群所表現的各種不同 ...
- 4台灣文學(小說)流變簡述@ 微涼午後 - 隨意窩
(戰爭文學1937~1949)陳紀瀅、宗白華、郭沫若、聞一多、徐訏、鹿橋、趙樹理、張愛玲、錢鍾書、劉吶鷗、夏丏尊等等。 二、四○、五○年代:懷鄉/反共 台灣光復後,作家 ...
- 5反共文學時期:1949—1960年的台灣文學 - 文學雅房
除「反共文學」之外,「懷鄉文學」也是50年代台灣文學的一股重要潮流。此類作品以鄉愁為主題,以記敘鄉間傳說和市井民俗為內容,是大陸去台軍民在隔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