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社會版本對照表 - 學習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教材版本對照 ... 1-2 臺灣原住民的遷徙與傳說, 歷史, 2-2-1 族群與社會組織 ... 2-3 各方勢力在臺灣的競逐, 歷史, 3-3-1 建城與基督教傳播 · 3-4-1 建城與天主教傳播.
課程總覽
暑假作業
會考準備課程
科技素養教育
進階課程
會考準備課程
科技素養教育
登入
註冊加入
網路異常中
教材版本對照
LearnMode學習吧將國小/國中/高中的基本學科,進行教科書章節與平臺資源的對照。
師生可以選擇學校使用的教科書版本,依據教科書章節與上課進度,快速找到平臺上對應的各式學習資源來運用。
返回【LearnMode學習吧】版本對照總表 | 前往【國中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知識架構表
國中社會版本對照表
109上
七上
八上
九上
翰林
翰林
翰林
康軒
康軒
康軒
南一
南一
南一
109下
七下
八下
九下
翰林
翰林
翰林
康軒
(108)
康軒
(108)
康軒
(108)
南一
(108)
南一
(108)
南一
(108)
翰林版─國中社會【七上/社會1】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七上(社會1)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翰林資源
地 理 科
第一章認識位置與地圖
1-1如何表示位置
地理
影片
1-2經緯線網格
地理
1-1-2經緯度與時區、氣候帶
1-3位置與生活的關聯
地理
1-1-2經緯度與時區、氣候帶
1-4如何閱讀地圖
地理
1-2-1地圖種類
1-2-2地圖要素
1-2-3地圖判讀
第二章世界中的臺灣
2-1全球的海陸分布
地理
影片
2-2臺灣的位置及其影響
地理
1-1-1臺灣的相對與絕對位置
2-3臺灣地區的範圍
地理
1-1-3臺灣的地理位置(含範圍、行政區)
1-1-4領海、經濟海域
第三章地形
3-1地形如何被形塑
地理
2-1-1內營力(板塊運動、火山活動)
影片
2-1-2外營力(侵蝕與堆積作用)
2-2常見的地形表示方法
地理
2-3-1等高線地形圖
2-3-2地形剖面圖
2-3-3分層設色圖
3-3臺灣地形的特徵與分布
地理
2-2-1臺灣的地形類型
2-2-2臺灣的地形分布
2-2-3臺灣的地形特徵(如山多平原少…等)
第四章海岸與島嶼
4-1海岸的類型與特色
地理
2-4-1海岸的種類
影片
4-2臺灣的海岸與利用
地理
2-4-2臺灣的海岸特徵
4-3臺灣離島的成因
地理
2-5-1島嶼的類型與成因
2-5-2臺灣的島嶼分布與特徵
第五章天氣與氣候
5-1天氣
地理
3-1-1天氣的要素
影片
5-2氣候
地理
3-2-1氣候與天氣的不同
5-3臺灣的氣候特徵
地理
3-2-2影響臺灣氣候的因素(如緯度等)
3-2-3臺灣的氣候特徵
5-4臺灣的氣象災害
地理
3-1-3臺灣的天氣與氣象災害
第六章水文
6-1水循環
地理
4-1-1水循環的定義
影片
6-2水系與流域
地理
4-1-2水系、集水區、流域及分水嶺的定義
6-3臺灣河川的特色
地理
4-1-3臺灣的河川特徵
4-1-4臺灣的河川分布
6-4臺灣水資源利用與保育
地理
4-2-2臺灣水資源的問題與對策
歷 史 科
第一章史前臺灣與原住民文化
1-1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
歷史
2-1-1史前臺灣_舊石器時代
影片
2-1-2史前臺灣_新石器時代
2-1-3史前臺灣_金屬器時代
1-2臺灣原住民的遷徙與傳說
歷史
2-2-1族群與社會組織
第二章大航海時代各方勢力的競逐
2-1大航海時代歐洲人東來
歷史
3-2-1葡萄牙:澳門
影片
3-2-2西班牙:菲律賓馬尼拉
3-2-3荷蘭:印尼巴達維亞
2-2海商在臺澎的活動
歷史
3-1明末以前漢人海商集團
2-3各方勢力在臺灣的競逐
歷史
3-3-1建城與基督教傳播
3-4-1建城與天主教傳播
4-1鄭氏政權的興衰
4-3推動拓墾事業
4-4發展對外貿易
第三章大航海時代臺灣原住民與外來者
3-1原住民與外來者的早期接觸
歷史
影片
3-2與外來政權的合作與對抗
歷史
3-3外來者的影響
歷史
3-3-2對原住民的統治
3-3-3對漢人的徵稅
3-3-4拓墾與貿易
3-4-2貿易
第四章清帝國統治政策的變遷
4-1清初治臺政策與措施
歷史
5-1-1棄留爭議
影片
5-1-2渡臺禁令及其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5-1-3劃界封山
5-1-4行政區劃分
4-2晚清治臺政策與建設
歷史
7-1-1英法聯軍與開港
7-3-1牡丹社事件與日軍犯臺
7-3-2沈葆楨的建設
7-3-3丁日昌的建設
7-4-2劉銘傳的建設
第五章清帝國時期農商業的發展
5-1農業發展
歷史
5-2-1拓墾方式
影片
5-2-2四大水圳
5-3-1農業
5-2商業活動
歷史
5-3-2商業貿易
5-3國際貿易的成長
歷史
7-1-2三大出口商品(茶、糖、樟腦)
第六章清帝國時期社會文化的變遷
6-1漢人社會與文教的發展
歷史
6-1-1渡臺悲歌
影片
6-1-2同鄉群居
6-2-1分類械鬥
6-3-1宗教信仰
6-3-2宗族組織
6-4-1教育機構
6-4-2文治社會
7-2再傳入西方文化
6-2原住民的社會文化變遷
歷史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第一章公民與公民德行
1-1什麼是公民?
公民
13-1-1人民
影片
20-1-4參政權
1-2現代公民應具備的基本德性
公民
7-4-1尊重與理性
7-4-2公德與公益
7-4-3守法與正義
7-4-4參與公眾事務
第二章權利與校園生活
2-1權利與權力
公民
20-1-1平等權
影片
20-1-2自由權
20-1-3受益權
20-1-4參政權
20-3-1納稅
20-3-2服兵役
20-3-3受國民義務教育
2-2校園中的權利
公民
2-4-2建立友善校園(沒有校園霸凌)
2-3如何在校園中實踐公民德性?
公民
5-4-1學生自治的定義
5-4-4學生自治的目的
5-4-3學生自治的範圍
第三章家庭生活
3-1家庭的功能
公民
3-1-1家庭的定義
影片
3-3-1生育、保護與照顧
3-3-2教育與經濟
3-3-3家庭功能隨著社會變遷所受到的影響
3-2家庭中的親屬關係
公民
3-1-2配偶、血親、姻親
3-3家庭型態與模式的轉變
公民
3-2-1小家庭
3-2-2折衷家庭
3-2-3大家庭
3-2-4社會變遷下的其他家庭型態
第四章平權家庭
4-1家務勞動的分擔看性別平權
公民
4-2-1家務分工的衝突
影片
4-2-2經濟的衝突
4-2親子間的權利與義務
公民
4-3公權力如何協助家庭發揮職能?
公民
4-3-1少子化問題
4-3-2老人照顧安養問題
4-3-3離婚問題
4-3-4家庭暴力問題
第五章原住民族部落與公民參與
5-1原住民族部落的意義與重要性
公民
影片
5-2部落中的公民參與
公民
第六章人性尊嚴與普世人權
6-1人性尊嚴與保障人權
公民
影片
6-2為什麼人權應受到普遍性的保障?
公民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翰林版─國中社會【七下/社會2】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七下(社會2)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翰林資源
地 理 科
第一章人口
1-1人口成長
地理
6-1-1臺灣的人口成長
影片
1-2人口組成
地理
6-1-4臺灣的人口組成
1-3人口分布與移動
地理
6-1-3臺灣的人口分布與人口密度
6-1-2臺灣的人口遷移
第二章族群與文化
2-1多元族群
地理
2-2多元文化
地理
第三章農業
3-1農業概述
地理
7-2-1農業
7-2-2漁業
7-2-4畜牧業
3-2農業經營特色
地理
7-3-1轉型的原因
7-3-2轉型的方向(如精緻農業…等)
第四章工業與國際貿易
4-1工業
地理
8-1-1工業的類型
8-1-2工業區位的條件
8-1-3臺灣工業發展歷程
4-2國際貿易
地理
8-3-1臺灣的國際貿易概況
8-3-2臺灣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與展望
第五章聚落體系與都市發展
5-1聚落類型
地理
9-1-1聚落的形成與類型(鄉村與都市)
影片
5-2交通與聚落發展
地理
9-2-1交通的類型
9-2-2臺灣的水運(如河運、海運)
9-2-3臺灣的陸運
9-2-4臺灣的空運
5-3都市化與都市擴張
地理
9-1-3臺灣的都市化程度
9-1-4臺灣的都會區發展
第六章區域發展與差異
6-1區域發展
地理
10-1臺灣區域的劃分
6-2區域差異
地理
10-3-1區域間的差異(如人口分布、產業發展、差異擴大的原因…等)
歷 史 科
第一章日治時期的政治
1-1殖民體制的建立
歷史
8-1-1甲午戰爭
影片
8-1-2臺灣民主國的抗日
8-3總督專制體制
8-4-1漸進主義
8-4-2內地延長
8-4-3皇民化
8-5-1典型的警察政治
8-5-2保甲與壯丁團
1-2理蕃政策與原住民的對應
歷史
8-2-2原住民抗日
第二章日治時期的經濟
2-1基礎建設
歷史
9-1-1土地與林野調查
影片
9-1-2人口普查
9-1-3貨幣與度量衡
9-1-4交通
2-2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歷史
9-2-1稻米改良、新式糖業
9-2-2嘉南大圳(八田與一)
2-3工業臺灣,農業南洋
歷史
9-3-1南進政策
9-3-2發展軍需工業:日月潭水力發電所
第三章日治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3-1差別待遇的現代教育
歷史
10-1-1初等教育:公學校,小學校
影片
10-1-2中等教育:實用
10-1-3高等教育
3-2文化啟蒙與政治社會運動
歷史
10-3-1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0-3-2臺灣文化協會
10-3-3臺灣民眾黨
10-3-4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3-3都會文化與新舊文化的調適
歷史
10-2-1漸禁鴉片
10-2-2放足斷髮
10-2-3現代衛生
10-2-4守法、守時
第四章戰後臺灣的政治
4-1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
歷史
11-1-1臺灣光復
影片
11-1-2二二八事件
11-2-2戒嚴令
4-2中華民國體制的移入
歷史
11-2-1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4-3政治民主化的歷程
歷史
11-3-1黨外與美麗島事件
11-3-2解除戒嚴
第五章戰後臺灣的外交
5-1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
歷史
12-2-1武力對抗
12-2-2政治對峙
12-2-3兩岸交流
5-2臺灣的對外關係
歷史
12-1-1鞏固外交
12-1-2彈性外交
12-1-3務實外交
第六章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
6-1經濟發展及其問題
歷史
13-1-1土地改革
13-1-2進口替代
13-1-3出口導向
13-1-4十大建設
13-1-5高科技產業
13-1-6自由化、國際化
13-3重要的社會變遷
6-2大眾文化的演變
歷史
13-2-1多元文化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第一章社會中的多元文化
1-1文化差異
公民
10-1文化的意義及特徵
影片
10-3-1次文化的定義
10-3-2次文化的種類
1-2文化位階與不平等
公民
1-3為什麼要尊重和包容文化差異?
公民
第二章社會規範
2-1為什麼會有社會規範?
公民
9-1-1社會規範的意義與重要性
影片
2-2社會規範的內涵
公民
9-2-1風俗習慣
9-2-2倫理道德
9-2-3宗教信仰
9-2-4法律
第三章團體與志願結社
3-1為什麼要參與團體?
公民
8-1-1團體的定義
影片
8-1-2團體的組成原因
3-2志願結社的特徵及影響
公民
8-3社會中的志願團體
第四章民主社會中的公共意見
4-1民主社會公共意見的形成
公民
4-2公共意見的特性
公民
4-3媒體與公共意見
公民
第五章社會中的公平正義
5-1社會中的不公平現象
公民
5-2造成不公平的因素
公民
5-3追求公平正義
公民
第六章社會安全與國家責任
6-1社會安全的起源與發展
公民
12-1社會福利的觀念
影片
6-2我國的社會福利政策
公民
12-2-1社會保險
12-2-2社會救助
6-3我國的社會福利制度
公民
12-2-4福利服務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翰林版─國中社會【八上/社會3】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八上(社會3)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翰林資源
地 理 科
第一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1-1地形
地理
12-1中國的地形分布
影片
12-2中國的地形特徵
12-3-1地形與人口分布
12-3-2地形與產業發展
12-3-3地形與交通建設
1-2中國的面積
地理
11-1中國的位置
1-3中國的區域畫分
地理
11-2-1區域劃分的意義
11-2-2行政區的劃分(如省、自治區)
11-2-3地理區的劃分(如地形區、經濟帶)
第二章地形
2-1中國的地形特徵
地理
12-1中國的地形分布
影片
12-2中國的地形特徵
2-2地形與人類活動
地理
12-3-1地形與人口分布
12-3-2地形與產業發展
12-3-3地形與交通建設
第三章氣候與水文
3-1中國的氣候特徵
地理
13-1-1夏季普遍高溫
影片
13-1-2冬季南北溫差大
13-1-3降雨季節分布不均
13-1-4降雨空間分布不均
3-2中國的三大氣候區
地理
13-2-1季風氣候
13-2-2乾燥氣候
13-2-3高地氣候
3-3氣候與水文的關係
地理
13-3-1氣候與河流(如內流河內流區等)
13-3-2氣候與湖泊(如淡水湖…等)
3-4氣候與人類活動
地理
13-4-1氣候與農業(如南稻北麥)
13-4-2氣候與建築(如干欄式建築)
13-4-3氣候與交通(如南船北馬)
13-4-4氣候與災害(如沙塵暴)
第四章人口分布與人口問題
4-1中國的人口分布
地理
14-1-1人口數及人口成長
14-1-2人口組成
14-2-1分布特徵(如東部多於西部)
14-2-2影響分布的因素(如地形…等)
14-2-3民族分布的特色
4-2人口問題與政策
地理
14-3-1人口數量太多
14-3-2人口結構失衡(如性別比…等)
14-3-3城鄉人口差異
第五章產業與經濟
5-1中國的農牧業
地理
15-1-1傳統農業
影片
15-1-2傳統牧業
15-1-3農牧業的轉型
5-2中國的工商業
地理
15-2-1工業發展(如工業類別…等)
5-3中國的三大經濟帶
地理
15-3-1東部經濟帶
15-3-2中部經濟帶
15-3-3西部經濟帶
5-4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
地理
15-2-2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如世界工廠)
第六章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
6-1中國的土地資源問題與保育
地理
16-1土地資源與環境保育
16-3森林資源與環境保育
19-3-1荒漠化
6-2中國的水資源問題與保育
地理
16-2水資源與環境保育
歷 史 科
第一章從史前到春秋戰國
1-1中國的史前文化
歷史
14-1-1舊石器時代
影片
14-1-2新石器時代
1-2史前傳說與夏朝
歷史
14-2-1三皇五帝
14-2-2夏代國家出現
1-3燦爛的殷商文化
歷史
14-3-1經濟
14-3-2文字
14-3-3工藝
14-3-4宗教
1-4西周的封建與宗法
歷史
14-4-1政治
14-4-2社會
14-4-3經濟
1-5東周—春秋戰國代的劇變
歷史
14-5-1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14-5-2貴族沒落與平民崛起
14-5-3農工商業發達
14-5-4諸子百家爭鳴
第二章秦漢大一統帝國的建立
2-1秦帝國的興亡
歷史
15-1-1郡縣設置
影片
15-1-2思想控制
15-1-3文物制度的統一
15-1-4修築馳道、長城
15-1-5秦二世亡國
2-2兩漢的盛衰
歷史
15-2-1楚漢相爭
15-2-2漢高祖
15-2-3漢武帝
15-2-4西漢末(外戚專權)
15-3-1王莽改制
15-3-2新莽滅亡
15-4-1光武中興
15-4-2外戚宦官亂政
15-4-3黃巾之亂
2-3對外關係與文化交流
歷史
15-5-1築長城
15-5-2伐匈奴
15-6-1和親政策
15-6-2武力攻伐
15-6-3張騫通西域
15-6-4班超經營西域
15-7-1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佛教傳入)
2-4漢朝的文化成就
歷史
15-7-2史學:史記(司馬遷),漢書(班固)
15-7-3科技:渾天儀與地動儀(張衡)
15-7-4醫學:張機,華陀
第三章魏晉南北朝的分與合
3-1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歷史
16-1-1赤壁之戰
16-1-2魏蜀吳建國
16-2-1八王之亂
16-2-2永嘉之禍
16-2-3五胡亂華
16-3-1五胡十六國與東晉的對峙
16-3-2南北朝對峙
3-2胡漢融合與南方開發
歷史
16-6-1北魏孝文帝漢化政策
16-6-2六朝發展
3-3講究身分的世族社會
歷史
16-4-1經學世家、士族形成
16-4-2九品官人法
16-4-3門第社會的發展
3-4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
歷史
16-5-1清談與玄學
16-5-2佛教與石窟藝術的發展
16-5-3道教的發展
第四章胡漢融合的隋唐帝國
4-1隋朝的興亡
歷史
17-1-1營建新都(坊市分離)
影片
17-1-2開鑿運河
17-1-3實施科舉
4-2唐朝盛衰與五代十國
歷史
17-2-1玄武門之變
17-2-2貞觀之治
17-2-3武后代唐
17-2-4開元之治
17-3-1安史之亂
17-3-2宦官亂政
17-3-3牛李黨爭
17-3-4藩鎮割據
17-3-5黃巢之亂
18-1-1五代十國
4-3隋唐的經濟與社會
歷史
17-4-1胡漢融合、兼容並蓄
17-4-2外來宗教的傳入
17-4-3佛教中國化
4-4大唐文化的傳播
歷史
17-5-1新羅(君子國)
17-5-2日本(大化革新)
17-5-3吐蕃(文成公主與唐文化的傳入)
17-5-4怛羅斯之役與造紙術西傳
4-5隋唐的文化成就
歷史
17-6 文化成就
第五章多民族並立的宋元時期
5-1宋的建立與前期外患
歷史
18-1-2陳橋兵變
影片
18-1-3強幹弱枝、重文輕武
18-2-1遼的建國
18-2-2澶淵之盟
18-3西夏興起
5-2北宋的變法
歷史
18-4王安石變法
5-3金的崛起與南宋偏安
歷史
18-5-1金的建國
18-5-2聯金滅遼
18-5-3靖康之禍
18-6南宋偏安
5-4元朝的統治
歷史
18-7-1蒙古建國
18-7-2蒙古西征
18-8-1滅南宋統一中國
18-8-2種族歧視政策
18-8-3元代的衰亡
5-5宋元的經濟與社會
歷史
18-12-1農業(占城早熟稻)
18-12-2商業
5-6宋元的學術與文化
歷史
18-9科舉制度發展
18-10-1理學的興起
18-10-2四書集註成為科舉定本
18-11-1文學、史學、書畫
18-11-2科技
第六章明代與盛清的發展
6-1明朝的盛衰
歷史
19-1-1明朝的建立
19-1-2極權政治
19-1-3靖難之變
19-2-1內政:重用宦官、修長城、遷都北京、修運河
19-2-2對外:伐蒙古、鄭和下西洋
19-3-1張居正的改革
19-3-2東林黨爭
19-3-3蒙古的侵擾、滿清的進犯、倭寇的騷擾
19-3-4流寇的形成與明的滅亡
6-2清朝的建立與盛世
歷史
19-4清朝的建立
19-5統治策略
19-6康雍乾盛世
6-3明清的經濟發展
歷史
19-9-1引進外來作物
19-9-2專業市鎮的興起
19-9-3商幫的出現
19-9-4朝貢貿易
19-9-5白銀取代紙幣
6-4科舉與士紳階級
歷史
19-7-1八股取士
19-7-2士紳特權
6-5明清的文化成就
歷史
19-8-1宋元「話本」明清小說
19-8-2天工開物、本草綱目
6-6中西的文化交流與中斷
歷史
19-10-1傳教士與西學的傳入
19-10-2中國文物西傳
19-10-3禁教與閉關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第一章現代國家與民主政治
1-1國家的組成要素
公民
13-1-1人民
影片
13-1-2領土
13-1-3政府
13-1-4主權
1-2國家存在的目的
公民
13-2-1安全
13-2-2秩序
13-2-3自由
13-2-4正義
13-2-5經濟
13-2-6文化
13-2-7福利
1-3國家的類型
公民
13-3-1國體的意義
13-3-2政體的意義
13-3-3國家的類型
1-4民主政治的特色
公民
13-4-1民意政治
13-4-2責任政治
13-4-3法治政治
13-4-4政黨政治
13-5民主政治的價值
第二章中央政府
2-1權力分立原則
公民
14-1政府是為人民服務
影片
14-2-1三權分立
14-2-2五權分立
2-2我國總統與五院的職權
公民
14-3-1總統
14-3-2行政院
14-3-3立法院
14-3-4司法院
14-3-5考試院
14-3-6監察院
2-3我國中央政府的分權制衡關係
公民
14-4中央政府的分權制衡
第三章地方政府
3-1地方政府的職權
公民
15-1-1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分權方式
影片
15-1-2地方政府的工作項目
3-2地方自治的內涵
公民
15-2-1地方自治的意義
15-2-2地方自治的重要性
15-2-3地方政府的組成
3-3我國地方建設的財源
公民
15-3-1地方稅收
15-3-2中央補助
15-3-3自行籌措
15-4我國地方自治的展望
第四章政府的經濟功能
4-1政府的經濟角色
公民
16-1-1提供公共財
16-1-2處理外部效果
16-1-3維持公平交易
16-1-4保障私有財產
16-1-5改善所得分配
4-2政府的支出與收入
公民
16-2-1政府的支出
16-2-2政府的收入
16-2-4租稅的種類
4-3課稅或收費的原則
公民
16-2-3租稅或收費的原則
4-4政府經濟功能的展望
公民
16-3-1體制內監督(立法、審計)
16-3-2體制外監督(媒體、人民)
第五章政黨與利益團體
5-1政黨的意義和功能
公民
17-1政黨的意義和功能
5-2政黨制度的型態
公民
17-2-1一黨專政
17-2-2一黨獨大
17-2-3兩黨制
17-2-4多黨制
5-3政黨政治的運作原則
公民
17-3-1依法組黨公平競爭
17-3-2國家人民利益優先
17-3-3尊重包容不同政黨
5-4政黨輪替
公民
18-2-4政權和平轉移
5-5民主社會中的利益團體
公民
17-4-1利益團體的意義
17-4-2組成利益團體的目的
17-4-3利益團體的活動方式
17-4-4利益團體與政黨的比較
第六章政治參與和選舉
6-1政治參與的意義
公民
18-1-1政治參與的意義
18-1-2政治參與的方式
6-2選舉的意義與功能
公民
18-2-1人民選出適合的公職人員
18-2-2政黨推薦人才以取得執政權
18-2-3政府可以落實責任政治
18-2-4政權和平轉移
6-3選舉的原則與過程
公民
18-3-4選舉的原則
18-3-5選舉的過程
6-4我國的選舉概況與公民投票
公民
18-3-1公職人員的類型
18-3-2被選舉人的資格規定
18-3-3選舉人的資格規定
18-4-1選民的民主素養
18-4-2候選人的民主素養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翰林版─國中社會【八下/社會4】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八下(社會4)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翰林資源
地 理 科
第一章東北亞的自然環境與文化
1-1自然環境
地理
23-2-1東北亞位置與範圍
影片
23-2-2東北亞地形
23-2-3東北亞氣候
1-2傳統產業與文化特色
地理
23-2-4東北亞文化特色
第二章東北亞的經濟發展與挑戰
2-1日本群島的經濟發展
地理
23-2-5東北亞經濟發展
影片
2-2朝鮮半島的經濟發展
地理
23-2-5東北亞經濟發展
第三章東南亞
3-1自然環境
地理
23-3-1東南亞位置與範圍
影片
23-3-2東南亞地形
23-3-3東南亞氣候
3-2多元文化
地理
23-3-4東南亞文化特色
3-3經濟發展與區域結盟
地理
23-3-5東南亞經濟發展
第四章南亞
4-1自然環境
地理
23-4-1南亞位置與範圍
影片
23-4-2南亞地形
23-4-3南亞氣候
4-2人口與社會問題
地理
23-4-5南亞人口(人口壓力、族群議題)
4-3經濟發展與區域結盟
地理
23-4-6南亞經濟發展
23-4-7南亞環境議題
第五章西亞與北非的自然環境與文化
5-1自然環境
地理
23-5-1西亞位置與範圍
影片
23-5-2西亞地形
23-5-3西亞氣候
5-2乾燥氣候下的水資源利用
地理
23-5-5西亞經濟發展
5-3文化特色與生活方式
地理
23-5-4西亞文化特色
第六章西亞與北非的衝突與轉變
6-1宗教與族群的紛爭
地理
23-5-6西亞紛爭不斷的原因(如宗教)
影片
6-2資源爭奪與國際衝突
地理
6-3轉變中的伊斯蘭世界
地理
歷 史 科
第一章中華民國的建立
1-1帝國崩解
歷史
22-5-1興中會、同盟會
影片
22-5-2廣州黃花岡之役
22-6-1鐵路國有、保路運動
22-6-2辛亥革命
22-6-3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1-2民初政治
歷史
23-1-1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3-1-2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
23-1-3二次革命
23-1-4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
23-2-2籌安會鼓吹帝制
23-2-3護國軍討袁、各省響應
23-3-1軍閥依附列強、擴張武力
23-3-2北洋軍閥:皖系、直系、奉系
1-3民初外交
歷史
23-2-1二十一條要求與五九國恥
23-7-1山東問題
23-7-2北京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
23-7-3中國拒簽對德和約
第二章舊傳統與新思潮
2-1新文化運動
歷史
23-5-1新知識份子的崛起
影片
23-6-1提倡白話文
23-6-2思想解放(民主與科學)
2-2社會變遷
歷史
23-5-2婦女地位的提升
23-5-3社會風俗的轉變
第三章現代國家的挑戰
3-1國民政府的建立
歷史
24-1-1聯俄容共
影片
24-1-2黃埔建軍
24-1-3國民政府成立
24-1-4討伐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24-1-5寧漢分裂、濟南事件
24-1-6東北歸順
24-2-1軍政、訓政、憲政
24-2-2財政、教育、交通
24-3-1內憂:中共的擴張
3-2日本勢力的擴張
歷史
24-3-2外患:日本的侵略
24-4西安事變
第四章民初政局與社會變遷
4-1八年抗戰與太平洋戰爭
歷史
24-5-1七七事變
影片
24-5-2前期:中國獨自對日作戰
24-5-3珍珠港事變
24-5-4後期:與盟國並肩作戰
4-2東亞人民的苦難
歷史
4-3從國共內戰到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歷史
25-1-1中共擴張
25-1-2馬歇爾調停失敗
25-1-3國民政府宣佈動員戡亂
25-1-4實施憲政
25-1-5兩岸分治
第五章共黨政權在中國
5-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歷史
25-2-1中共建都北京
影片
25-2-2土改、言論思想控制
25-2-3向蘇聯一邊倒
25-3-1大躍進
25-3-2人民公社
25-3-3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5-2文化大革命
歷史
25-4-1三面紅旗失敗
25-4-2毛澤東利用紅衛兵批鬥異己
25-4-3十年浩劫
5-3改革開放至今
歷史
25-5-2設置經濟特區
25-5-3天安門事件
25-5-4江澤民胡錦濤延續改革路線
25-5-5沿海內陸發展不均、貧富差距擴大
第六章當代東亞的局勢
6-1冷戰時期的東亞
歷史
25-2-4韓戰(抗美援朝)
影片
35-1-1馬歇爾計劃、圍堵政策
35-2-4越戰
6-2東南亞國際組織的蛻變
歷史
25-2-4韓戰(抗美援朝)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第一章生活中的契約
1-1什麼是契約?
公民
1-1什麼是契約?
公民
21-2-1 積極的「誠實信用」原則
21-2-2消極的「禁止濫用」原則
1-3行為能力與契約效力
公民
21-4-1完全行為能力
21-4-2限制行為能力
21-4-3無行為能力
第二章民事糾紛的解決
2-1民事糾紛的法律責任
公民
21-3-1回復原狀
影片
21-3-2損害賠償
2-2民事糾紛的處理方式
公民
23-1-1和解
23-1-2調解
23-1-3訴訟
23-2-1民事訴訟
第三章刑法與刑罰
2-1民事糾紛的法律責任
公民
22-1-1罪刑法定主義
影片
22-2-1行為符合「刑法」規定的構成要素
22-2-2出於故意或過失
22-2-3行為具有違法性
22-3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3-2刑法的目的與種類
公民
22-1-2刑罰的種類
23-2-2刑事訴訟
第四章刑事訴訟
4-1犯罪的追訴過程
公民
22-2-4行為人有刑事責任能力
影片
4-1犯罪的追訴過程
公民
23-3-1法院的種類
23-3-2法院的層級
第五章行政法規與行政救濟
5-1行政法規與依法行政
公民
22-4-1行政法規
影片
22-4-2行政責任
5-2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行政管制?
公民
5-3行政救濟的方法
公民
23-2-3行政訴訟
第六章兒少權益的維護
6-1兒少權益誰來維護?
公民
24-3-2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影片
24-3-3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6-2少年犯罪行為的處理
公民
24-1常見的少年犯罪行為
24-2-1少年保護事件
24-2-2少年刑事案件
24-3-1少年事件處理法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翰林版─國中社會【九上/社會5】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九上(社會5)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翰林資源
地 理 科
第一章西亞與中亞
1-1西亞
地理
23-5-1西亞位置與範圍
影片
23-5-2西亞地形
23-5-3西亞氣候
23-5-4西亞文化特色
23-5-5西亞經濟發展
23-5-6西亞紛爭不斷的原因(如宗教)
1-2中亞
地理
23-6-1中亞位置與範圍
23-6-2中亞的地形
23-6-3中亞的氣候
23-6-4中亞經濟發展
23-6-5中亞環境問題
第二章歐洲概說與南歐
2-1歐洲概說
地理
24-1-1歐洲區域劃分(南歐、西歐、北歐、東歐)
影片
24-1-2歐洲地形
24-1-3歐洲氣候
24-1-4歐洲人口與經濟
24-1-5歐洲聯盟
2-2南歐
地理
24-2-1南歐地理環境概述
24-2-2南歐西班牙
24-2-3南歐義大利
24-2-4南歐希臘
第三章西歐與北歐
3-1西歐
地理
24-3-1西歐地理環境概述
24-3-2西歐英國
24-3-3西歐法國
24-3-4西歐德國
24-3-5西歐荷比廬
24-3-6西歐瑞士、奧地利
3-2北歐
地理
24-4-1地理環境概述
24-4-2北歐挪威
24-4-3北歐瑞典、芬蘭
24-4-4北歐丹麥、冰島
第四章東歐與俄羅斯
4-1東歐
地理
24-5-1東歐地理環境概述
24-5-2東歐波蘭
24-5-3東歐捷克
24-5-4東歐烏克蘭
4-2俄羅斯
地理
24-6-1俄羅斯的地形
24-6-2俄羅斯的氣候
24-6-3俄羅斯的人口
24-6-4俄羅斯的工礦業發展
第五章北美洲
5-1美洲概說
地理
25-1美洲概說
影片
5-2北美洲的自然環境
地理
25-2-1北美洲地形
25-2-2北美洲氣候
5-3北美洲的經濟發展
地理
25-2-4北美洲經濟發展
5-4北美洲的族群與文化
地理
25-2-3北美洲族群與文化
第六章中南美洲
6-1中南美洲的自然環境
地理
25-3-1中南美洲地形
影片
25-3-2中南美洲氣候
6-2中南美洲的人文環境
地理
25-3-3中南美洲族群與文化
6-3中南美洲的經濟發展
地理
25-3-4中南美洲經濟發展
6-4中南美洲的環境問題
地理
25-3-5中南美洲環境問題
歷 史 科
第一章古文明的誕生
1-1西亞古文明
歷史
26-1-1兩河流域:蘇美、巴比倫、加爾底亞
影片
26-1-2地中海東岸:腓尼基、希伯來
26-1-3小亞細亞:西臺
26-1-4伊朗高原:歐亞非三洲帝國
1-2埃及古文明
歷史
26-2-1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
26-2-2多神信仰、科學技術、象形文字
1-3印度古文明
歷史
26-3-1婆羅門教、種姓制度
26-3-2佛教創立與傳播
26-3-3印度教的興起
26-3-4零與數字符號
第二章希臘與羅馬文化
2-1希臘的古典文化
歷史
27-1-1城邦政治:雅典、斯巴達
影片
27-1-2波希戰爭
27-1-3文學、史學、哲學、藝術、宗教信仰
2-2亞歷山大東征與希臘化文化
歷史
27-2亞歷山大東征
27-3-1融合希臘、西亞、埃及文化
27-3-2科學研究
2-3羅馬的政治與文化發展
歷史
27-4-1王政
27-4-2共和:我們的海(地中海)
27-4-3帝國:奧古斯都、羅馬和平、帝國分裂
27-5文化發展
2-4基督教的創立與早期發展
歷史
27-6基督宗教的創立
27-7-1迫害
27-7-2君士坦丁承認基督宗教為合法宗教
27-7-3狄奧多西定基督宗教為國教
第三章中世紀的歐洲及伊斯蘭世界
3-1民族大遷徙與秩序重建
歷史
28-1-1西羅馬帝國滅亡
28-1-2日耳曼民族建立王國
28-1-3法蘭克王國神聖羅馬帝國
3-2西歐的封建社會
歷史
28-2-1封建制度
28-2-2莊園經濟
28-2-3騎士文化
28-2-4基督宗教信仰
3-3拜占庭帝國
歷史
28-4-1東羅馬定都君士坦丁堡
28-4-2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法典、聖索菲亞大教堂
28-4-3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28-4-4基督宗教第一次分裂
28-4-5保存希臘羅馬文化
3-4伊斯蘭世界
歷史
28-5-1創立伊斯蘭教
28-5-2歐亞非三洲大帝國
28-6-1阿拉伯人
3-5東西文化交流
歷史
28-6-2土耳其人
28-6-3蒙古人:火藥、印刷術傳入歐洲
3-6中世紀後期歐洲的社會經濟發展
歷史
28-3-1城市興起、市民階級、行會、黑死病
28-3-2大學起源
第四章近代歐洲的興起
4-1文藝復興
歷史
29-1-1義大利半島:翡冷翠
影片
29-1-2復古、更新、人文主義
29-1-3文學、藝術、政治思想
4-2王權的提高
歷史
29-2-1英法百年戰爭:英法民族國家的形成
29-2-2西葡奠定現代國家的基礎
4-3地理大發現與海外拓殖
歷史
29-3-1狄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
29-3-2阿茲提克、馬雅、印加
29-3-3海權時代的來臨、黑奴貿易的盛行、美洲作物的傳播
4-4宗教改革
歷史
29-4-1路德教派
29-4-2喀爾文教派
29-4-3英國國教派
29-4-4耶穌會的改革
第五章近代歐洲的變革
5-1科學革命
歷史
30-1-1新工具的發明、新方法的使用、科學研究機構的成立
影片
30-1-2天文學、物理學
5-2啟蒙運動
歷史
30-2-1理性原則
30-2-2洛克天賦人權、伏爾泰言論自由、孟德斯鳩三權分立、盧梭主權在民、亞當斯密自由放任
5-3專制王權的興起
歷史
31-1專制王權興起
5-4工業革命
歷史
30-3-1英國
30-3-2歐美
30-3-3社會問題
30-3-4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興起)
第六章近代民主政治的發展
6-1英國議會政治的發展
歷史
31-2-1清教徒革命
31-2-2光榮革命
31-2-3議會、兩黨、責任內閣制
6-2美國獨立與建國後的發展
歷史
31-3-1波士頓事件、獨立戰爭
31-3-2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成文憲法
31-3-3建國後的發展:南北戰爭
6-3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的崛起
歷史
31-4-1徵稅問題、三級會議、人權宣言
31-4-2路易十六、羅伯斯比爾
31-5-1獨裁、稱帝、征俄失利、滑鐵盧失敗
31-5-2拿破崙法典、自由博愛精神的傳播
6-4維也納會議後的歐洲政局
歷史
31-6-1梅特涅保守主義
31-6-2七月革命、二月革命
31-6-3路易拿破崙執政、拿破崙三世帝制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第一章選擇與消費
1-1機會成本
公民
25-1-1選擇
影片
25-1-2機會成本
1-2影響需求的因素
公民
25-2-1商品價格
25-2-2所得高低
25-2-3個人偏好
25-2-4預期心理
25-2-5時間因素
1-3消費者權益的保障
公民
25-3-1公平交易法
25-3-2消費者保護法
第二章生產與利潤
2-1生產行為
公民
26-1-1有形產品
26-1-2無形勞務
26-2-1自然資源
26-2-2人力資源
26-2-3資本
26-2-4 企業才能
2-2生產者的選擇
公民
26-4生產者的選擇
2-3生產的目的是獲取利潤
公民
26-3-1降低生產成本
26-3-2增加銷貨收入
第三章市場與貨幣
3-1經濟活動循環
公民
27-1-1消費者與生產者
影片
27-1-2商品市場與生產要素市場
3-2市場機能
公民
27-2-1供過於求
27-2-2供不應求
27-2-3供需均衡
3-3經濟制度
公民
3-4貨幣的演進與價值
公民
27-3-1貨幣的演進
27-3-2貨幣的功能
27-3-3貨幣的種類
27-4-1通貨膨脹的意義
27-4-2通貨膨脹的影響
第四章分工與貿易
4-1絕對利益與比較利益
公民
27-5-1絕對利益
影片
27-5-2比較利益
4-2國際分工與貿易
公民
27-6-1比較利益下的國際分工
27-6-4臺灣的國際貿易
4-3國際貿易與外匯
公民
27-6-2匯率變動與國際貿易
27-6-3貿易順差逆差的影響
第五章個人與家庭經濟
5-1就業與職業倫理
公民
28-1-1就業與失業的意義
影片
29-1-1正確的工作觀
29-1-2遵守職業道德
5-2失業
公民
28-1-1就業與失業的意義
28-1-2失業率與失業救濟
5-3家庭經濟規畫
公民
28-2-1開源
28-2-2節流
5-4正確的理財觀念
公民
28-3-1理財與投資工具
28-3-2理財與投資風險
第六章企業責任與綠色經濟
6-1企業經營的型態與原則
公民
26-5-1企業經營的型態
影片
26-5-2企業經營的原則
6-2企業的社會責任
公民
29-2-1回饋社會大眾
29-2-2落實企業倫理
29-2-3遵守相關法律
6-3綠色經濟與永續發展
公民
29-3-1相關環境議題
29-3-2綠色經濟與永續發展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翰林版─國中社會【九下/社會6】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九下(社會6)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翰林資源
地 理 科
第一章非洲
1-1自然環境
地理
26-1-1非洲區域畫分(如北非、東非…等)
影片
26-1-2非洲地形
26-1-3非洲氣候
1-2農礦業為主的經濟
地理
26-1-5非洲經濟發展
1-3族群與文化
地理
26-1-4非洲族群與文化
1-4困境與展望
地理
26-1-6非洲困境與展望(環境問題、貧窮問題、疾病問題、未來展望)
第二章大洋洲與兩極地區
2-1大洋洲
地理
26-2-1三大群島
影片
26-2-2澳洲
26-2-3紐西蘭
2-2兩極地區
地理
26-3-1兩極概說(寒漠景觀、永晝永夜)
26-3-2北極地區
26-3-3南極地區
第三章全球經濟議題
3-1交通革新與全球經濟發展
地理
21-1-1交通革新
影片
21-1-2全球化與全球經濟發展(跨國企業與國際分工)
3-2全球經濟發展帶來的問題
地理
21-2-1貧富差距擴大
21-2-2跨國勞工移動與問題
21-2-3文化擴散與衝突
3-3全球經濟的競爭與合作
地理
21-3-1國際性經濟組織(如世界貿易組織…等)
21-3-2區域性經濟組織(如歐洲聯盟…等)
第四章全球環境議題
4-1氣候變遷
地理
22-1-1影響氣候變遷的因素(如人類活動…等)
影片
22-1-2氣候變遷的影響(如海水面上升、環境災害、生物棲地的改變)
4-2水資源問題
地理
22-2-1水資源不足與爭奪
22-2-2水資源開發與保護
4-3生態系統失衡
地理
22-3生態系統失衡
4-4永續發展
地理
22-4-1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22-4-2永續經營與國際公約
歷 史 科
第一章19世紀的民族主義與文化發展
1-1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
歷史
32-1-1西葡的殖民統治
影片
32-1-2趁拿破崙稱霸歐洲展開獨立
32-1-3門羅宣言
1-2巴爾幹半島的建國運動
歷史
32-4-1民族與宗教複雜
32-4-2巴爾幹各國紛紛獨立
32-4-3歐洲的火藥庫
1-3德國的統一建國
歷史
32-2-1神聖羅馬帝國、萊因邦聯、日爾曼邦聯
32-2-2普魯士的興起、關稅同盟
32-2-3威廉一世、俾斯麥、德意志帝國成立
1-4義大利的統一建國
歷史
32-3-1馬志尼、加富爾、加里波底
32-3-2義大利王國的成立
1-5日本的明治維新
歷史
32-5-1幕府時代(武士道精神)
32-5-2江戶幕府、鎖國政策
32-5-3外力入侵、尊王攘夷、大政奉還
32-5-4明治維新、甲午戰爭、日俄戰爭
1-619世紀的文化發展
歷史
32-6-1浪漫主義
32-6-2寫實主義
32-6-3印象派
第二章新帝國主義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2-1新帝國主義
歷史
33-1-1工業革命、社會達爾文主義
影片
33-1-2亞洲、非洲、拉丁美洲
2-2第一次世界大戰
歷史
33-2-1三國同盟、三國協約
33-2-2塞拉耶佛事件
33-2-3同盟國、協約國
33-3-1壕溝戰
33-3-2俄國退出戰場(十月革命)
33-3-3美國參戰
33-3-4協約國勝利
2-3巴黎和會與國際聯盟
歷史
33-4-1三巨頭、十四點原則
33-4-2凡爾賽條約、國際聯盟
2-420世紀初期的文化與社會
歷史
33-5二十世紀初期的社會文化
第三章戰間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3-1亞洲的民族復興運動
歷史
34-1-1朝鮮:三一運動
34-1-2中國:五四運動
34-1-3印度:不合作運動
34-1-4土耳其:西化運動
3-2蘇聯共產政權的發展
歷史
34-2-1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34-2-2列寧、史達林
3-3經濟大恐慌
歷史
34-3-1美國孤立主義、關稅壁壘
34-3-2羅斯福的新政
3-4歐洲極權政治的興起
歷史
34-4-1義大利法西斯黨
34-4-2德國納粹黨
3-5第二次世界大戰
歷史
34-5-1美國孤立主義、英法姑息政策
34-5-2亞洲戰場:蘆溝橋事變
34-5-3歐洲戰場:德侵波蘭
34-5-4歐亞兩戰場合流:珍珠港事變
34-5-5義德日投降
3-6聯合國的成立
歷史
34-6-1中美英蘇發起
34-6-2大會、安全理事會(聯合國軍隊)、經濟社會理事會
34-6-3常任理事國有否決權
第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局勢
4-1冷戰時代的形成
歷史
35-1-1馬歇爾計劃、圍堵政策
35-1-2軍備競賽
4-2區域危機與衝突
歷史
35-2-1柏林危機
35-2-2古巴危機
35-2-3韓戰
35-2-4越戰
35-2-5以阿衝突
4-3新興國家與第三世界
歷史
35-3-1亞非國家的興起
35-3-2亞、非、拉丁美洲國家第三世界
4-4歐洲共產政權的崩潰
歷史
35-4-1戈巴契夫的改革
35-4-2東歐非共化
35-4-3柏林圍牆拆除、兩德統一
35-4-4蘇聯瓦解、獨立國家國協成立
35-4-5後冷戰時期的衝突(南斯拉夫危機)
4-5區域統合的進展
歷史
35-5-1歐洲(歐盟)
35-5-2亞洲(東南亞國協)、APEC
35-5-3NAFTA
4-6全球化的時代
歷史
35-6-1大眾文化的流行
35-6-2全球化的趨勢
35-6-3多元文化的並立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第一章全球化下的多元文化
1-1全球化的意義
公民
影片
1-2全球化對文化的影響
公民
30-1-1文化交流模式
30-1-2文化交流原則
30-1-3本土文化變遷
30-1-4外來文化的影響
30-2-1對個人的衝擊
30-2-2對社會的衝擊
1-3多元文化的精神
公民
30-3-1肯定自我文化
30-3-2尊重不同文化
30-3-3擴展國際視野
第二章科技發展
2-1資訊科技的發展
公民
24-4-2妨害電腦使用責任
影片
24-4-3網路的言論自由
2-2傳播媒體的發展
公民
31-1-1傳播科技的類型
31-1-2傳播科技的功能
31-1-3傳播科技的衝擊
31-1-4閱聽人對於傳播媒介的認知
2-3生物科技的發展
公民
31-3-1生物科技
31-3-2科技發展的方向
2-4智慧財產權的保障
公民
24-4-1違反著作權法
31-2-1智慧財產權的意義
31-2-2相關法律規範
第三章國際社會中的互動
3-1現代國際社會中的互動
公民
32-1-1國際合作
影片
32-1-2國際援助
32-1-3國際交流
32-1-4國際衝突
3-2認識國際組織
公民
32-2-1全球性國際組織
32-2-2區域性國際組織
32-2-3 政府及非政府組織
3-3國際組織的貢獻
公民
32-3-1化解國際社會衝突
32-3-2保障國際社會安全
32-3-3促進國際社會發展
3-4臺灣與世界接軌
公民
32-4-1我國的國際地位
32-4-2我國參與的國際組織
32-4-3國民外交
第四章建立和諧的世界
4-1全球面臨的問題與行動
公民
33-1-1環境問題
影片
33-1-2貧富差距問題
33-1-3疾病問題
33-1-4國際犯罪
33-1-5恐怖活動
33-2-1縮短貧富差距
33-2-2 疾病預防
33-2-3追求安定與和平
33-2-4環境生態的維護
4-2世界公民的責任
公民
30-3-3擴展國際視野
32-4-3國民外交
33-3世界公民的責任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康軒版─國中社會【七上/社會1】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七上(社會1)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地 理 科
第一課臺灣的位置
1-1我的位置在哪裡?
地理
1-1-2經緯度與時區、氣候帶
1-2-2地圖要素
1-2-3地圖判讀
1-2臺灣的位置在哪裡?
地理
1-1-1臺灣的相對與絕對位置
1-1-3臺灣的地理位置(含範圍、行政區)
第二課位置對臺灣的影響
2-1位置會影響哪些地理特性?
地理
1-1-2經緯度與時區、氣候帶
2-2相對位置對臺灣帶來哪些影響?
地理
第三課臺灣的地形
3-1臺灣地形的樣貌為何?
地理
2-1-1內營力(板塊運動、火山活動)
2-1-2外營力(侵蝕與堆積作用)
2-2-1臺灣的地形類型
2-2-2臺灣的地形分布
2-2-3臺灣的地形特徵(如山多平原少…等)
3-2如何表現一地的地形?
地理
2-3-1等高線地形圖
2-3-2地形剖面圖
2-3-3分層設色圖
2-3-4衛星影像與航空照片
3-3如何適度利用土地資源?
地理
第四課臺灣的海域
4-1臺灣的海岸如何利用?
地理
2-4-1海岸的種類
2-4-2臺灣的海岸特徵
4-2臺灣的海域利用現況如何?
地理
1-1-4領海、經濟海域
2-5-1島嶼的類型與成因
2-5-2臺灣的島嶼分布與特徵
第五課臺灣的氣候
5-1今天的天氣如何?
地理
3-1-1天氣的要素
3-1-2天氣預報(氣溫、降水、地面天氣圖…等)
5-2臺灣的氣候有什麼特色?
地理
3-1-3臺灣的天氣與氣象災害
3-2-1氣候與天氣的不同
3-2-2影響臺灣氣候的因素(如緯度等)
3-2-3臺灣的氣候特徵
第六課臺灣的水文
6-1臺灣的水資源夠用嗎?
地理
4-1-2水系、集水區、流域及分水嶺的定義
4-1-3臺灣的河川特徵
4-1-4臺灣的河川分布
6-2如何充分利用水資源?
地理
4-2-1臺灣水資源的分布與利用
4-2-2臺灣水資源的問題與對策
歷 史 科
第一課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族
1-1從考古認識史前文化
歷史
2-1-1史前臺灣_舊石器時代
2-1-2史前臺灣_新石器時代
2-1-3史前臺灣_金屬器時代
1-2臺灣原住民族的傳說與遷徙
歷史
2-2-1族群與社會組織
第二課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2-1東亞海上貿易的發展
歷史
3-1明末以前漢人海商集團
3-2-1葡萄牙:澳門
3-2-2西班牙:菲律賓馬尼拉
3-2-3荷蘭:印尼巴達維亞
2-2各方勢力在臺的競爭
歷史
3-3-1建城與基督教傳播
3-3-3對漢人的徵稅
3-3-4拓墾與貿易
3-4-1建城與天主教傳播
3-4-2貿易
4-1鄭氏政權的興衰
4-2-1建立行政體系
4-2-2發展文教
4-3推動拓墾事業
4-4發展對外貿易
第三課原住民與外來者的接觸
3-1原住民遇到西方人
歷史
3-3-1建城與基督教傳播
3-3-2對原住民的統治
3-4-1建城與天主教傳播
3-2原住民與鄭氏政權
歷史
第四課清領前期的政經發展
4-1初期的治臺政策
歷史
5-1-1棄留爭議
5-1-2渡臺禁令及其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5-1-3劃界封山
4-2行政區劃演變
歷史
5-1-4行政區劃分
4-3對外事件與施政措施
歷史
7-1-1英法聯軍與開港
7-3-1牡丹社事件與日軍犯臺
7-3-2沈葆楨的建設
7-3-3丁日昌的建設
7-4-1中法戰爭與臺灣建省
7-4-2劉銘傳的建設
第五課清帝國時期的農商發展
5-1農業發展
歷史
5-2-1拓墾方式
5-2-2四大水圳
5-2臺灣與中國的貿易活動
歷史
5-3-2商業貿易
5-3開港後的變遷
歷史
7-1-2三大出口商品(茶、糖、樟腦)
第六課清帝國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6-1變動的移民社會
歷史
6-1-2同鄉群居
6-2-1分類械鬥
6-2-2三大民變
6-3-1宗教信仰
6-3-2宗族組織
6-2西方文化的再傳入
歷史
7-2再傳入西方文化
6-3原住民社會文化的變遷
歷史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第一課自我發展與人性尊嚴
1-1什麼是自我發展?
公民
1-1認識自己
1-2自我發展與人性尊嚴有何關聯?
公民
1-3如何保障人權以維護人性尊嚴?
公民
1-3欣賞生命,體驗人生
第二課公平正義下的性別平等
2-1性別差異為何產生不平等的現象?
公民
2-3-1性別角色的形成與家庭、學校、大眾傳播媒體的關係
2-2性別不平等帶來哪些不公平的處境?
公民
2-3如何促進性別平等以落實公平正義?
公民
2-3-2促進和諧的性別關係的方法
第三課我們都是一家人
3-1法律如何規範親屬關係?
公民
3-1-2配偶、血親、姻親
3-2家庭型態為何產生轉變?
公民
3-2-1小家庭
3-2-2折衷家庭
3-2-3大家庭
3-2-4社會變遷下的其他家庭型態
3-3家庭功能如何改變?
公民
3-3-1生育、保護與照顧
3-3-2教育與經濟
3-3-3家庭功能隨著社會變遷所受到的影響
第四課家庭協奏曲
4-1家人親密關係如何維持?
公民
4-1-1夫妻關係
4-1-2親子關係
4-1-3手足關係
4-2-1家務分工的衝突
4-2政府如何協助建立平權家庭?
公民
4-3-4家庭暴力問題
4-3政府如何協助家庭發揮功能?
公民
4-3-1少子化問題
4-3-2老人照顧安養問題
4-3-3離婚問題
4-3-5家庭功能的變遷
第五課校園生活中的公共參與
5-1為什麼我們要到學校?
公民
5-2有效的學習方法
5-3和諧的校園生活
5-2我們在學校有哪些權利與責任?
公民
2-4-2建立友善校園(沒有校園霸凌)
5-3學生如何參與校園公共事務?
公民
5-4-1學生自治的定義
5-4-2學生自治的原則
5-4-3學生自治的範圍
5-4-4學生自治的目的
5-4-5開班會的會議規範
第六課我住故我在.社區與部落
6-1社區參與的重要性為何?
公民
6-1社區
6-3-1社區參與
6-2部落的組成與重要性為何?
公民
6-3如何追求社區與部落的永續發展?
公民
6-4-1社區總體營造
6-4-2社區發展與經費來源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康軒版─國中社會【七下/社會2】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七下(社會2)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地 理 科
第一課臺灣的人口成長與分布
1-1臺灣的人口如何變動?
地理
6-1-1臺灣的人口成長
1-2人口為什麼會遷移?
地理
6-1-2臺灣的人口遷移
1-3臺灣的人口分布有何特徵?
地理
6-1-3臺灣的人口分布與人口密度
第二課 臺灣的人口組成與多元族群
2-1什麼是人口組成?
地理
6-1-4臺灣的人口組成
2-2臺灣近年有哪些重要的人口議題?
地理
6-2-1臺灣的人口問題(人口不均、少子化與高齡化、新移民)
6-2-2臺灣的人口問題對策
2-3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是什麼?
地理
第三課 臺灣的第一級產業
3-1臺灣的產業結構是怎麼轉變的?
地理
7-1-1產業的分類
7-1-2臺灣產業結構的變遷
3-2第一級產業發展有哪些特色?
地理
7-2-1農業
7-2-2漁業
7-2-3林業
7-2-4畜牧業
3-3第一級產業面臨哪些衝擊?如何轉型?
地理
7-3-1轉型的原因
7-3-2轉型的方向(如精緻農業…等)
第四課臺灣的第二、三級產業
4-1工廠要蓋在哪裡比較好?
地理
8-1-1工業的類型
8-1-2工業區位的條件
4-2臺灣的工業發展有哪些特色?
地理
8-1-3臺灣工業發展歷程
4-3臺灣的國際貿易有什麼特色?
地理
8-2-1服務業的種類(如商業活動…等)
8-2-2臺灣的商業活動發展
8-3-1臺灣的國際貿易概況
8-3-2臺灣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與展望
第五課 臺灣的聚落類型與交通網絡
5-1鄉村和都市有什麼差異?
地理
9-1-1聚落的形成與類型(鄉村與都市)
9-1-2臺灣的城鄉關係
5-2來去都市?怎麼去?
地理
9-2-1交通的類型
9-2-2臺灣的水運(如河運、海運)
9-2-3臺灣的陸運
9-2-4臺灣的空運
9-2-5臺灣的通訊
5-3來到都市會看到什麼現象?
地理
9-1-3臺灣的都市化程度
9-1-4臺灣的都會區發展
第六課 臺灣的區域發展的差異
6-1六都具有哪些特色?
地理
6-2北、中、南、東各區域有什麼特色?
地理
10-2-1北部區域
10-2-2中部區域
10-2-3南部區域
10-2-4東部區域
10-2-5金門、馬祖地區
6-3臺灣區域間有哪些差異?
地理
10-3-1區域間的差異(如人口分布、產業發展、差異擴大的原因…等)
10-3-2區域平衡的對策
歷 史 科
第一課日治時期的統治
1-1鎮壓漢人的武裝抗日
歷史
8-1-1甲午戰爭
8-1-2臺灣民主國的抗日
8-2-1漢人抗日
1-2殖民體制的建立
歷史
8-3總督專制體制
8-4-1漸進主義
8-4-2內地延長
8-4-3皇民化
1-3「理蕃」政策與霧社事件
歷史
8-2-2原住民抗日
第二課日治時期的經濟發展
2-1基礎建設
歷史
9-1-1土地與林野調查
9-1-2人口普查
9-1-3貨幣與度量衡
9-1-4交通
2-2農業發展
歷史
9-2-1稻米改良、新式糖業
9-2-2嘉南大圳(八田與一)
2-3南進工業化
歷史
9-3-1南進政策
9-3-2發展軍需工業:日月潭水力發電所
第三課 日治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3-1差別待遇的殖民教育
歷史
10-1-1初等教育:公學校,小學校
10-1-2中等教育:實用
10-1-3高等教育
10-3-1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0-3-2臺灣文化協會
10-3-3臺灣民眾黨
10-3-4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3-2社會文化的變遷
歷史
10-2-1漸禁鴉片
10-2-2放足斷髮
10-2-3現代衛生
10-2-4守法、守時
第四課 戰後臺灣的政治變遷
4-1二二八事件
歷史
11-1-1臺灣光復
11-1-2二二八事件
4-2戒嚴體制與白色恐怖
歷史
11-2-1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1-2-2戒嚴令
4-3民主化的歷程
歷史
11-3-1黨外與美麗島事件
11-3-2解除戒嚴
第五課 戰後臺灣的外交與兩岸關係
5-1政府遷臺後的對外關係
歷史
12-1-1鞏固外交
12-1-2彈性外交
12-1-3務實外交
5-2台美斷交後的外交發展
歷史
12-2-1武力對抗
12-2-2政治對峙
12-2-3兩岸交流
第六課 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6-1經濟變遷
歷史
13-1-1土地改革
13-1-2進口替代
13-1-3出口導向
13-1-4十大建設
13-1-5高科技產業
13-1-6自由化、國際化
6-2文化與社會的演變
歷史
13-2-1多元文化
13-2-2義務教育與教育改革
13-3重要的社會變遷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第一課個人與社會
1-1社會中的角色扮演
公民
7-1-1角色的定義與影響因素
7-1-2角色衝突
7-2-1家庭
7-2-2學校
7-2-3同儕團體
7-2-4傳播媒體
1-2為何應參與公共事務?
公民
1-3社會成員應如何扮演好其角色?
公民
7-4-1尊重與理性
7-4-2公德與公益
7-4-3守法與正義
7-4-4參與公眾事務
第二課 團體參與中的志願結社
2-1為什麼要參與團體?
公民
8-1-1團體的定義
8-1-2團體的組成原因
2-2什麼是志願結社?
公民
8-1-3團體的相關法律
8-2-1團體的種類
8-3社會中的志願團體
2-3志願結社對公共生活有何影響?
公民
8-2-2團體的功能取向
第三課 社會文化中的多元尊重
3-1什麼是文化?
公民
10-1文化的意義及特徵
10-2-1器物層次
10-2-2制度層次
10-2-3理念層次
3-2文化不平等如何形成?
公民
3-3如何營造多元文化的社會?
公民
10-4文化傳承與創新
第四課 社會互動中的社會規範
4-1為什麼社會存在規範?
公民
9-1-1社會規範的意義與重要性
9-1-2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的約束力(強或弱)
9-2-1風俗習慣
9-2-2倫理道德
9-2-3宗教信仰
9-2-4法律
4-2不同社會規範的效力有何差異?
公民
9-1-2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的約束力(強或弱)
4-3社會規範是一成不變的?
公民
9-3建立和諧的社會
第五課 社會變遷中的公平正義
5-1什麼是社會變遷?
公民
11-1-1社會變遷的意義
11-1-2促成社會變遷的因素
11-1-3社會變遷的三層次
5-2社會變遷帶來哪些公平與不公平?
公民
11-2-3弱勢族群權益被忽略
5-3如何促進社會變遷中的公平正義?
公民
第六課 社會福利中的國家責任
6-1社會福利與基本生活保障關係為何?
公民
12-1社會福利的觀念
6-2社會福利如何維護人性尊嚴?
公民
12-2-1社會保險
12-2-2社會救助
12-2-3就業安全
12-2-4福利服務
12-2-5社會住宅
12-2-6健康與醫療照顧
6-3如何共構福利社會?
公民
12-3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康軒版─國中社會【八上/社會3】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八上(社會3)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地 理 科
第一課疆域與區域劃分
1-1中國的地理位置
地理
11-1中國的位置
1-2中國的面積
地理
1-3中國的區域劃分
地理
11-2-1區域劃分的意義
11-2-2行政區的劃分(如省、自治區)
11-2-3地理區的劃分(如地形區、經濟帶)
第二課地形
2-1中國的地形特徵
地理
12-2中國的地形特徵
2-2中國的主要地形
地理
12-1中國的地形分布
2-3地形與生活
地理
12-3-1地形與人口分布
12-3-2地形與產業發展
12-3-3地形與交通建設
第三課氣候與水文
3-1中國的氣候特徵與影響因素
地理
13-1-1夏季普遍高溫
13-1-2冬季南北溫差大
13-1-3降雨季節分布不均
13-1-4降雨空間分布不均
3-2中國的氣候分區
地理
13-2-1季風氣候
13-2-2乾燥氣候
13-2-3高地氣候
3-3河川與湖泊
地理
13-3-1氣候與河流(如內流河內流區等)
13-3-2氣候與湖泊(如淡水湖…等)
3-4氣候與生活
地理
13-4-1氣候與農業(如南稻北麥)
13-4-2氣候與建築(如干欄式建築)
13-4-3氣候與交通(如南船北馬)
13-4-4氣候與災害(如沙塵暴)
第四課人口
4-1中國人口分布與影響原因
地理
14-1-1人口數及人口成長
14-1-2人口組成
14-2-1分布特徵(如東部多於西部)
14-2-2影響分布的因素(如地形…等)
14-2-3民族分布的特色
4-2中國的人口問題與對策
地理
14-3-1人口數量太多
14-3-2人口結構失衡(如性別比…等)
14-3-3城鄉人口差異
第五課產業活動
5-1農牧分布
地理
15-1-1傳統農業
15-1-2傳統牧業
15-1-3農牧業的轉型
5-2工商業發展
地理
15-2-1工業發展(如工業類別…等)
15-3-1東部經濟帶
15-3-2中部經濟帶
15-3-3西部經濟帶
5-3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地理
15-2-2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如世界工廠)
第六課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6-1土地資源問題
地理
16-1土地資源與環境保育
6-2水資源問題
地理
16-2水資源與環境保育
6-3環境保育對策
地理
16-3森林資源與環境保育
歷 史 科
第一課遠古到三代
1-1中國的史前文明
歷史
14-1-1舊石器時代
14-1-2新石器時代
14-2-1三皇五帝
1-2遠古傳說與夏代建立
歷史
14-2-2夏代國家出現
1-3商—文明的躍進
歷史
14-3-1經濟
14-3-2文字
14-3-3工藝
14-3-4宗教
1-4西周—封建的確立
歷史
14-4-1政治
14-4-2社會
14-4-3經濟
1-5東周—變動的時代
歷史
14-5-1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14-5-2貴族沒落與平民崛起
14-5-3農工商業發達
14-5-4諸子百家爭鳴
第二課秦漢帝國的興亡
2-1大一統帝國的建立與衰亡
歷史
15-1-1郡縣設置
15-1-2思想控制
15-1-3文物制度的統一
15-1-4修築馳道、長城
15-1-5秦二世亡國
2-2兩漢的盛衰
歷史
15-2-1楚漢相爭
15-2-2漢高祖
15-2-3漢武帝
15-2-4西漢末(外戚專權)
15-3-1王莽改制
15-3-2新莽滅亡
15-4-1光武中興
15-4-2外戚宦官亂政
15-4-3黃巾之亂
2-3秦漢的對外關係
歷史
15-5-1築長城
15-5-2伐匈奴
15-6-1和親政策
15-6-2武力攻伐
15-6-3張騫通西域
15-6-4班超經營西域
15-7-1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佛教傳入)
2-4兩漢的文化成就
歷史
15-7-2史學:史記(司馬遷),漢書(班固)
15-7-3科技:渾天儀與地動儀(張衡)
15-7-4醫學:張機,華陀
第三課魏晉南北朝的分合
3-1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歷史
16-1-1赤壁之戰
16-1-2魏蜀吳建國
16-2-1八王之亂
16-2-2永嘉之禍
16-2-3五胡亂華
16-3-1五胡十六國與東晉的對峙
16-3-2南北朝對峙
3-2民族融合與經濟開發
歷史
16-6-1北魏孝文帝漢化政策
16-6-2六朝發展
3-3世族社會的發展
歷史
16-4-1經學世家、士族形成
16-4-2九品官人法
16-4-3門第社會的發展
3-4清談與玄學的盛行
歷史
16-5-1清談與玄學
3-5佛道的盛行
歷史
16-5-2佛教與石窟藝術的發展
16-5-3道教的發展
第四課隋唐五代的盛衰
4-1隋代的興亡
歷史
17-1-1營建新都(坊市分離)
17-1-2開鑿運河
4-2唐代盛衰與五代十國
歷史
17-2-1玄武門之變
17-2-2貞觀之治
17-2-3武后代唐
17-2-4開元之治
17-3-1安史之亂
17-3-2宦官亂政
17-3-3牛李黨爭
17-3-4藩鎮割據
17-3-5黃巢之亂
18-1-1五代十國
4-3隋唐的經濟與社會文化
歷史
17-1-3實施科舉
17-6文化成就
4-4隋唐文化的傳播
歷史
17-4-1胡漢融合、兼容並蓄
17-4-2外來宗教的傳入
17-4-3佛教中國化
17-5-1新羅(君子國)
17-5-2日本(大化革新)
17-5-3吐蕃(文成公主與唐文化的傳入)
17-5-4怛羅斯之役與造紙術西傳
第五課宋遼金元的競爭與融合
5-1北宋的內政與外交
歷史
18-1-2陳橋兵變
18-1-3強幹弱枝、重文輕武
18-2-1遼的建國
18-2-2澶淵之盟
18-3西夏興起
18-4王安石變法
5-2宋金爭戰與南宋偏安
歷史
18-5-1金的建國
18-5-2聯金滅遼
18-5-3靖康之禍
18-6南宋偏安
5-3元帝國的興亡
歷史
18-7-1蒙古建國
18-7-2蒙古西征
18-8-1滅南宋統一中國
18-8-2種族歧視政策
18-8-3元代的衰亡
5-4宋元經濟與社會
歷史
18-12-1農業(占城早熟稻)
18-12-2商業
5-5宋元的學術與文化
歷史
18-9科舉制度發展
18-10-1理學的興起
18-10-2四書集註成為科舉定本
18-11-1文學、史學、書畫
18-11-2科技
第六課明代與盛清的發展
6-1明代的政治發展
歷史
19-1-1明朝的建立
19-1-2極權政治
19-1-3靖難之變
19-2-1內政:重用宦官、修長城、遷都北京、修運河
19-2-2對外:伐蒙古、鄭和下西洋
19-3-1張居正的改革
19-3-2東林黨爭
19-3-3蒙古的侵擾、滿清的進犯、倭寇的騷擾
19-3-4流寇的形成與明的滅亡
6-2清的建立與盛世
歷史
19-4清朝的建立
19-5統治策略
19-6康雍乾盛世
6-3科舉與社會
歷史
19-7-1八股取士
19-7-2士紳特權
6-4經濟的繁榮
歷史
19-9-1引進外來作物
19-9-2專業市鎮的興起
19-9-3商幫的出現
19-9-4朝貢貿易
19-9-5白銀取代紙幣
6-5文化的發展
歷史
19-8-1宋元「話本」明清小說
19-8-2天工開物、本草綱目
19-10-1傳教士與西學的傳入
19-10-2中國文物西傳
19-10-3禁教與閉關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第一課現代國家與民主政治
1-1國家的組成
公民
13-1-1人民
13-1-2領土
13-1-3政府
13-1-4主權
1-2國家的類型
公民
13-3-1國體的意義
13-3-2政體的意義
13-3-3國家的類型
1-3國家成立的目的
公民
13-2-1安全
13-2-2秩序
13-2-3自由
13-2-4正義
13-2-5經濟
13-2-6文化
13-2-7福利
1-4民主政治的特色
公民
13-4-1民意政治
13-4-2責任政治
13-4-3法治政治
13-4-4政黨政治
13-5民主政治的價值
第二課中央政府
2-1民主國家建構政府的原則
—權力分立
公民
14-1政府是為人民服務
14-2-1三權分立
14-2-2五權分立
2-2我國中央政府的組織與職權
公民
14-3-1總統
14-3-2行政院
14-3-3立法院
14-3-4司法院
14-3-5考試院
14-3-6監察院
2-3我國中央政府各院間的互動
公民
14-4中央政府的分權制衡
第三課地方政府
3-1地方政府與地方自治
公民
15-1-1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分權方式
15-1-2地方政府的工作項目
3-2地方政府的組成
公民
15-2-1地方自治的意義
15-2-2地方自治的重要性
15-2-3地方政府的組成
3-3地方建設的財源
公民
15-3-1地方稅收
15-3-2中央補助
15-3-3自行籌措
15-4我國地方自治的展望
第四課政府的經濟職能
4-1政府的財源
公民
16-2-2政府的收入
16-2-3租稅或收費的原則
16-2-4租稅的種類
4-2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公民
16-1-1提供公共財
16-1-2處理外部效果
16-1-3維持公平交易
16-1-4保障私有財產
16-1-5改善所得分配
16-2-1政府的支出
4-3政府經濟職能的展望
公民
16-3-1體制內監督(立法、審計)
16-3-2體制外監督(媒體、人民)
第五課政黨與利益團體
5-1政黨的意義與功能
公民
17-1政黨的意義和功能
5-2政黨政治的運作原則
公民
17-3-1依法組黨公平競爭
17-3-2國家人民利益優先
17-3-3尊重包容不同政黨
5-3政黨制度的型態
公民
17-2-1一黨專政
17-2-2一黨獨大
17-2-3兩黨制
17-2-4多黨制
5-4政黨輪替
公民
18-2-4政權和平轉移
5-5利益團體
公民
17-4-1利益團體的意義
17-4-2組成利益團體的目的
17-4-3利益團體的活動方式
17-4-4利益團體與政黨的比較
第六課政治參與和選舉
6-1政治參與
公民
18-1-1政治參與的意義
18-1-2政治參與的方式
6-2選舉的意義與功能
公民
18-2-1人民選出適合的公職人員
18-2-2政黨推薦人才以取得執政權
18-2-3政府可以落實責任政治
18-2-4政權和平轉移
6-3選舉的原則與過程
公民
18-3-1公職人員的類型
18-3-2被選舉人的資格規定
18-3-3選舉人的資格規定
18-3-4選舉的原則
18-3-5選舉的過程
6-4我國的選舉與公民投票
公民
18-4-1選民的民主素養
18-4-2候選人的民主素養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康軒版─國中社會【八下/社會4】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八下(社會4)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地 理 科
第一課南部區域
(中國區域地理)
1-1南部區域概述
地理
17-1-1中國南部的位置與範圍
1-2南部區域分述—華南
地理
17-1-2中國南部的地形
17-1-3中國南部的氣候
17-2-1中國南部的傳統的產業(如農業)
17-2-2中國南部改革開放後的產業發展
17-3-2廣州
17-3-4香港
1-3南部區域分述—華中
地理
17-1-3中國南部的氣候
17-2-1中國南部的傳統的產業(如農業)
17-2-2中國南部改革開放後的產業發展
17-3-1上海
17-3-3重慶
17-4-1圍湖造田
17-4-2三峽大壩
第二課北部區域
(中國區域地理)
2-1北部區域概述
地理
18-1-1中國北部的位置與範圍
2-2北部區域分述—華北
地理
18-1-2中國北部的地形
18-1-3中國北部的氣候
18-2-1中國北部的傳統產業(如農、礦、工業)
18-2-2中國北部改革開放後的產業發展
18-3-1北京
18-3-2天津
18-3-3西安
18-4-1黃河(斷流、水患…等)
18-4-2沙塵暴
18-4-3水土流失
2-3北部區域分述—東北
地理
18-1-2中國北部的地形
18-1-3中國北部的氣候
18-2-1中國北部的傳統產業(如農、礦、工業)
18-2-2中國北部改革開放後的產業發展
18-3-4哈爾濱
第三課西部區域
(中國區域地理)
3-1西部區域概述
地理
3-2西部區域分述—蒙新地區
地理
19-1-1內蒙古
19-1-2河西走廊
19-1-3新疆
19-3-1荒漠化
3-3西部區域分述—青藏地區
地理
19-2-1藏北高原
19-2-2藏南縱谷
19-2-3柴達木盆地
19-2-4青海湖盆地
19-3-2凍土
3-4西部開發計畫
地理
第一課世界地理概述
(世界地理一)
1-1全球海陸分布
地理
20-1-1海陸分布
20-1-2三大洋、七大洲
1-2地形
地理
20-2-1地形作用力
20-2-2地形分布
1-3氣候
地理
20-3-1熱帶地區氣候類型及其分布(如熱帶雨林氣候…等)
20-3-2溫帶地區氣候類型及其分布(如溫帶海洋性氣候…等)
20-3-3寒帶地區氣候類型及其分布(如極地氣候…等)
20-3-4主要氣候圖判讀
1-4人口
地理
20-4-1人口成長
20-4-2人口分布與密度
1-5文化
地理
20-5-1主要宗教分布
20-5-2建築形態
第二課亞洲概述與東北亞
(世界地理一)
2-1亞洲概述
地理
23-1-1亞洲區域劃分(如東北亞、東南亞…等)
23-1-2亞洲地形
23-1-3亞洲氣候
2-2東北亞—南韓、北韓
地理
23-2-1東北亞位置與範圍
23-2-2東北亞地形
23-2-3東北亞氣候
23-2-4東北亞文化特色
23-2-5東北亞經濟發展
23-2-6東北亞主要都市
2-3東北亞—日本
地理
23-2-1東北亞位置與範圍
23-2-2東北亞地形
23-2-3東北亞氣候
23-2-4東北亞文化特色
23-2-5東北亞經濟發展
23-2-6東北亞主要都市
第三課東南亞與南亞
(世界地理一)
3-1東南亞
地理
23-3-1東南亞位置與範圍
23-3-2東南亞地形
23-3-3東南亞氣候
23-3-4東南亞文化特色
23-3-5東南亞經濟發展
23-3-6東南亞主要都市
3-2南亞
地理
23-4-1南亞位置與範圍
23-4-2南亞地形
23-4-3南亞氣候
23-4-4南亞文化特色
23-4-5南亞人口(人口壓力、族群議題)
23-4-6南亞經濟發展
23-4-7南亞環境議題
歷 史 科
第一課晚清的變局
1-1中西貿易限制
歷史
20-1-1一口通商與公行貿易
20-1-2英使來華交涉未果
1-2鴉片戰爭
歷史
20-2-1林則徐禁煙與英啟戰爭
20-2-2南京條約
20-2-3租界、協定關稅、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
1-3英法聯軍
歷史
20-3-1亞羅船事件、廣西西林教案
20-3-2兩次英法聯軍
1-4俄國侵略
歷史
20-4-1中俄璦琿條約東北領土喪失
20-4-2中俄北京條約西北領土喪失
1-5太平天國
歷史
20-5-1洪秀全與拜上帝會
20-5-2太平天國制度
20-5-3諸王內鬨、湘軍平亂
20-5-4漢人官員受重視
第二課改革運動的展開
2-1自強運動
歷史
21-1-1太平天國之亂與英法聯軍戰敗
21-1-2外交、軍事、新式教育、民生經濟
2-2列強侵逼
歷史
21-1-3藩屬喪失(日併琉球、法取越南、英併緬甸)
21-2-1朝鮮東學黨之亂
21-2-2平壤之役、黃海海戰
21-2-3馬關條約
2-3瓜分風潮與門戶開放
歷史
21-3-1三國干涉還遼、中俄密約
21-3-2租借港灣、劃分勢力範圍
21-3-3美國門戶開放政策
2-4戊戌變法
歷史
21-4-1甲午戰敗、光緒變法維新
21-4-2提倡工商業、廢除八股文、精簡政府機構、設京師大學堂
21-4-3戊戌政變、變法失敗
第三課從改革到革命
3-1義和團與八國聯軍
歷史
22-1義和團
22-1-1慈禧宣戰、聯軍入侵
22-1-2東南互保
22-1-3辛丑和約(賠款、拆砲台、駐兵北京)
3-2庚子後新政與立憲運動
歷史
22-3庚子後新政
22-4-1日俄戰爭
22-4-2預備立憲、皇族內閣
3-3革命運動與民國成立
歷史
22-5-1興中會、同盟會
22-5-2廣州黃花岡之役
22-6-1鐵路國有、保路運動
22-6-2辛亥革命
22-6-3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第四課民初的政治與文化
4-1袁世凱與洪憲帝制
歷史
23-1-1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3-1-2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
23-1-3二次革命
23-1-4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
23-2-1二十一條要求與五九國恥
23-2-2籌安會鼓吹帝制
23-2-3護國軍討袁、各省響應
4-2軍閥統治
歷史
23-3-1軍閥依附列強、擴張武力
23-3-2北洋軍閥:皖系、直系、奉系
23-4-1段祺瑞毀棄臨時約法
23-4-2護法運動
23-4-3廣州軍政府
4-3社會變遷
歷史
23-5-1新知識份子的崛起
23-5-2婦女地位的提升
23-5-3社會風俗的轉變
23-5-4工商業的發展
4-4新文化運動
歷史
23-6-1提倡白話文
23-6-2思想解放(民主與科學)
4-5五四運動
歷史
23-7-1山東問題
23-7-2北京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
23-7-3中國拒簽對德和約
第五課從北伐到抗戰
5-1國民政府統一全國
歷史
24-1-1聯俄容共
24-1-2黃埔建軍
24-1-3國民政府成立
24-1-4討伐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24-1-5寧漢分裂、濟南事件
24-1-6東北歸順
5-2十年建設的推展
歷史
24-2-1軍政、訓政、憲政
24-2-2財政、教育、交通
5-3十年建設期間的內憂外患
歷史
24-3-1內憂:中共的擴張
24-3-2外患:日本的侵略
24-4西安事變
5-4八年抗戰
歷史
24-5-1七七事變
24-5-2前期:中國獨自對日作戰
24-5-3珍珠港事變
24-5-4後期:與盟國並肩作戰
第六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6-1國共內戰
歷史
25-1-1中共擴張
25-1-2馬歇爾調停失敗
25-1-3國民政府宣佈動員戡亂
25-1-4實施憲政
25-1-5兩岸分治
6-2中共建國初期的發展
歷史
25-2-1中共建都北京
25-2-2土改、言論思想控制
25-2-3向蘇聯一邊倒
25-2-4韓戰(抗美援朝)
6-3大躍進
歷史
25-3-1大躍進
25-3-2人民公社
25-3-3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6-4文化大革命
歷史
25-4-1三面紅旗失敗
25-4-2毛澤東利用紅衛兵批鬥異己
25-4-3十年浩劫
6-5改革開放
歷史
25-5-1四個現代化
25-5-2設置經濟特區
25-5-3天安門事件
25-5-4江澤民胡錦濤延續改革路線
25-5-5沿海內陸發展不均、貧富差距擴大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第一課法律的基本概念
1-1建立法治的社會
公民
19-3現代公民應具備的法治觀念
1-2法律的主要功能
公民
19-1-1保障人民的權利
19-1-2維持社會秩序
19-1-3促進社會進步
1-3法律的位階
公民
19-2-1憲法
19-2-2法律
19-2-3命令
19-2-4法律位階的高低
第二課人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2-1人民基本權利的種類
公民
20-1-1平等權
20-1-2自由權
20-1-3受益權
20-1-4參政權
2-2人民基本權利的限制
公民
20-2-1防止妨礙他人權利
20-2-2避免緊急危難
20-2-3維持社會秩序
20-2-4增進公共利益
2-3憲法規定的人民基本義務
公民
20-3-1納稅
20-3-2服兵役
20-3-3受國民義務教育
第三課民法與生活
3-1民法規範的事項
公民
21-1-1身分關係
21-1-2財產關係
3-2民法的原則
公民
21-2-1 積極的「誠實信用」原則
21-2-2消極的「禁止濫用」原則
3-3民法上的行為能力
公民
21-4-1完全行為能力
21-4-2限制行為能力
21-4-3無行為能力
3-4民事責任
公民
21-3-1回復原狀
21-3-2損害賠償
第四課刑法與行政法規
4-1刑法的意義與原則
公民
22-1-1罪刑法定主義
4-2犯罪的成立
公民
22-3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22-2-1行為符合「刑法」規定的構成要素
22-2-2出於故意或過失
22-2-3行為具有違法性
22-2-4行為人有刑事責任能力
4-3刑罰的種類與目的
公民
22-1-2刑罰的種類
4-4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公民
22-4-1行政法規
22-4-2行政責任
第五課權利救濟
5-1權利救濟的內涵
公民
5-2權利救濟的途徑
公民
23-1-1和解
23-1-2調解
23-1-3訴訟
23-2-1民事訴訟
23-2-2刑事訴訟
23-2-3行政訴訟
23-3-1法院的種類
23-3-2法院的層級
5-3別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
公民
第六課少年的法律常識
6-1常見的少年犯罪
公民
24-1常見的少年犯罪行為
24-4-1違反著作權法
24-4-2妨害電腦使用責任
24-4-3網路的言論自由
6-2少年事件的處理
公民
24-2-1少年保護事件
24-2-2少年刑事案件
24-3-1少年事件處理法
6-3其他保護少年的法律
公民
24-3-2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24-3-3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24-3-4勞動基準法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康軒版─國中社會【九上/社會5】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九上(社會5)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地 理 科
第一課西亞與中亞
1-1西亞的自然環境
地理
23-5-1西亞位置與範圍
23-5-2西亞地形
23-5-3西亞氣候
1-2西亞的產業發展
地理
23-5-5西亞經濟發展
1-3西亞的近代發展
地理
23-5-4西亞文化特色
23-5-6西亞紛爭不斷的原因(如宗教)
1-4中亞的自然環境
地理
23-6-1中亞位置與範圍
23-6-2中亞的地形
23-6-3中亞的氣候
1-5中亞的產業發展
地理
23-6-4中亞經濟發展
23-6-5中亞環境問題
第二課歐洲概述與歐洲西半部(一)南歐
2-1歐洲概述
地理
24-1-1歐洲區域劃分(南歐、西歐、北歐、東歐)
24-1-2歐洲地形
24-1-3歐洲氣候
24-1-4歐洲人口與經濟
24-1-5歐洲聯盟
2-2南歐各國
地理
24-2-1南歐地理環境概述
24-2-2南歐西班牙
24-2-3南歐義大利
24-2-4南歐希臘
第三課歐洲西半部(二)西歐與北歐
3-1西歐的自然環境
地理
24-3-1西歐地理環境概述
3-2西歐的主要國家
地理
24-3-2西歐英國
24-3-3西歐法國
24-3-4西歐德國
24-3-5西歐荷比廬
24-3-6西歐瑞士、奧地利
3-3北歐的自然環境
地理
24-4-1地理環境概述
3-4北歐各國
地理
24-4-2北歐挪威
24-4-3北歐瑞典、芬蘭
24-4-4北歐丹麥、冰島
第四課歐洲東半部與俄羅斯
4-1東歐的自然環境
地理
24-5-1東歐地理環境概述
4-2東歐的主要國家
地理
24-5-2東歐波蘭
24-5-3東歐捷克
24-5-4東歐烏克蘭
4-3俄羅斯的自然環境
地理
24-6-1俄羅斯的地形
24-6-2俄羅斯的氣候
4-4俄羅斯的人文特色
地理
24-6-3俄羅斯的人口
24-6-4俄羅斯的工礦業發展
第五課北美洲
5-1北美洲的自然環境
地理
25-1美洲概說
25-2-1北美洲地形
25-2-2北美洲氣候
5-2北美洲的人文特色
地理
25-2-3北美洲族群與文化
25-2-4北美洲經濟發展
第六課中南美洲
6-1中南美洲的自然環境
地理
25-1美洲概說
25-3-1中南美洲地形
25-3-2中南美洲氣候
6-2中南美洲的人文特色
地理
25-3-3中南美洲族群與文化
25-3-4中南美洲經濟發展
25-3-5中南美洲環境問題
歷 史 科
第一課古文明的發展
1-1西亞古文明
歷史
26-1-1兩河流域:蘇美、巴比倫、加爾底亞
26-1-2地中海東岸:腓尼基、希伯來
26-1-3小亞細亞:西臺
26-1-4伊朗高原:歐亞非三洲帝國
1-2埃及古文明
歷史
26-2-1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
26-2-2多神信仰、科學技術、象形文字
1-3印度古文明
歷史
26-3-1婆羅門教、種姓制度
26-3-2佛教創立與傳播
26-3-3印度教的興起
26-3-4零與數字符號
第二課歐洲的古典文明
2-1城邦分立的希臘文明
歷史
27-1-1城邦政治:雅典、斯巴達
27-1-2波希戰爭
27-1-3文學、史學、哲學、藝術、宗教信仰
2-2亞歷山大東征與希臘化文化
歷史
27-2亞歷山大東征
27-3-1融合希臘、西亞、埃及文化
27-3-2科學研究
2-3羅馬的政治與文化
歷史
27-4-1王政
27-4-2共和:我們的海(地中海)
27-4-3帝國:奧古斯都、羅馬和平、帝國分裂
27-5文化發展
28-1-1西羅馬帝國滅亡
2-4基督教的創立與發展
歷史
27-6基督宗教的創立
27-7-1迫害
27-7-2君士坦丁承認基督宗教為合法宗教
27-7-3狄奧多西定基督宗教為國教
第三課中世紀歐洲與伊斯蘭世界
3-1西歐的封建社會
歷史
28-1-1西羅馬帝國滅亡
28-1-2日耳曼民族建立王國
28-1-3法蘭克王國神聖羅馬帝國
28-2-1封建制度
28-2-2莊園經濟
28-2-3騎士文化
28-2-4基督宗教信仰
3-2拜占庭帝國
歷史
28-4-1東羅馬定都君士坦丁堡
28-4-2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法典、聖索菲亞大教堂
28-4-3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28-4-4基督宗教第一次分裂
28-4-5保存希臘羅馬文化
3-3伊斯蘭世界
歷史
28-5-1創立伊斯蘭教
28-5-2歐亞非三洲大帝國
28-6-1阿拉伯人
3-4中世紀後期的文化交流與社會變動
歷史
28-3-1城市興起、市民階級、行會、黑死病
28-3-2大學起源
28-6-2土耳其人
28-6-3蒙古人:火藥、印刷術傳入歐洲
第四課近代歐洲的興起
4-1文藝復興
歷史
29-1-1義大利半島:翡冷翠
29-1-2復古、更新、人文主義
29-1-3文學、藝術、政治思想
4-2王權國家的形成
歷史
29-2-1英法百年戰爭:英法民族國家的形成
29-2-2西葡奠定現代國家的基礎
4-3地理大發現與海外拓殖
歷史
29-3-1狄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
29-3-2阿茲提克、馬雅、印加
29-3-3海權時代的來臨、黑奴貿易的盛行、美洲作物的傳播
4-4宗教改革
歷史
29-4-1路德教派
29-4-2喀爾文教派
29-4-3英國國教派
29-4-4耶穌會的改革
第五課近代歐洲的變革
5-1科學革命
歷史
30-1-1新工具的發明、新方法的使用、科學研究機構的成立
30-1-2天文學、物理學
5-2啟蒙運動
歷史
30-2-1理性原則
30-2-2洛克天賦人權、伏爾泰言論自由、孟德斯鳩三權分立、盧梭主權在民、亞當斯密自由放任
5-3專制王權的興起
歷史
31-1專制王權興起
5-4工業革命
歷史
30-3-1英國
30-3-2歐美
30-3-3社會問題
30-3-4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興起)
第六課近代民主的革命浪潮
6-1英國議會政治的發展
歷史
31-2-1清教徒革命
31-2-2光榮革命
31-2-3議會、兩黨、責任內閣制
6-2美國獨立與發展
歷史
31-3-1波士頓事件、獨立戰爭
31-3-2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成文憲法
31-3-3建國後的發展:南北戰爭
6-3法國大革命
歷史
31-4-1徵稅問題、三級會議、人權宣言
31-4-2路易十六、羅伯斯比爾
31-5-1獨裁、稱帝、征俄失利、滑鐵盧失敗
31-5-2拿破崙法典、自由博愛精神的傳播
6-4維也納會議後的歐洲
歷史
31-6-1梅特涅保守主義
31-6-2七月革命、二月革命
31-6-3路易拿破崙執政、拿破崙三世帝制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第一課選擇與消費
1-1經濟問題的產生
公民
25-1-1選擇
1-2選擇與機會成本
公民
25-1-2機會成本
1-3消費者與消費行為
公民
25-2-1商品價格
25-2-2所得高低
25-2-3個人偏好
25-2-4預期心理
25-2-5時間因素
1-4消費者權益的保障
公民
25-3-1公平交易法
25-3-2消費者保護法
第二課生產與利潤
2-1生產要素
公民
26-1-1有形產品
26-1-2無形勞務
26-2-1自然資源
26-2-2人力資源
26-2-3資本
26-2-4 企業才能
2-2生產者的課題
公民
26-4生產者的選擇
2-3生產者的目的是獲取利潤
公民
26-3-1降低生產成本
26-3-2增加銷貨收入
第三課市場與貨幣
3-1市場與經濟活動的循環
公民
27-1-1消費者與生產者
27-1-2商品市場與生產要素市場
3-2市場價格的形成
公民
27-2-1供過於求
27-2-2供不應求
27-2-3供需均衡
3-3貨幣的發展與功能
公民
27-3-1貨幣的演進
27-3-2貨幣的功能
27-3-3貨幣的種類
27-4-1通貨膨脹的意義
27-4-2通貨膨脹的影響
第四課分工與貿易
4-1分工合作的社會
公民
4-2分工的原理
公民
27-5-1絕對利益
27-5-2比較利益
4-3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
公民
27-6-1比較利益下的國際分工
27-6-2匯率變動與國際貿易
27-6-3貿易順差逆差的影響
27-6-4臺灣的國際貿易
第五課家庭的經濟生活
5-1就業與失業
公民
28-1-1就業與失業的意義
28-1-2失業率與失業救濟
29-1-1正確的工作觀
29-1-2遵守職業道德
5-2家庭經濟的規畫
公民
28-2-1開源
28-2-2節流
5-3建立理財觀念
公民
28-3-1理財與投資工具
28-3-2理財與投資風險
第六課企業經營與永續發展
6-1企業的型態
公民
26-5-1企業經營的型態
26-5-2企業經營的原則
6-2企業的社會責任
公民
29-2-1回饋社會大眾
29-2-2落實企業倫理
29-2-3遵守相關法律
6-3綠色經濟與永續發展
公民
29-3-1相關環境議題
29-3-2綠色經濟與永續發展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康軒版─國中社會【九下/社會6】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九下(社會6)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地 理 科
第一課非洲
1-1自然資源
地理
26-1-1非洲區域畫分(如北非、東非…等)
26-1-2非洲地形
26-1-3非洲氣候
1-2人文特色
地理
26-1-4非洲族群與文化
26-1-5非洲經濟發展
26-1-6非洲困境與展望(環境問題、貧窮問題、疾病問題、未來展望)
第二課大洋洲與兩極地區
2-1大洋洲—太平洋島群
地理
26-2-1三大群島
2-2大洋洲—澳大利亞
地理
26-2-2澳洲
2-3大洋洲—紐西蘭
地理
26-2-3紐西蘭
2-4兩極地區
地理
26-3-1兩極概說(寒漠景觀、永晝永夜)
26-3-2北極地區
26-3-3南極地區
第三課全球經濟議題
3-1交通革新
地理
21-1-1交通革新
3-2跨國企業與國際分工
地理
21-1-2全球化與全球經濟發展(跨國企業與國際分工)
3-3經濟全球化的衝擊
地理
21-2-1貧富差距擴大
21-2-2跨國勞工移動與問題
21-2-3文化擴散與衝突
3-4經濟組織與經濟版圖
地理
21-3-1國際性經濟組織(如世界貿易組織…等)
21-3-2區域性經濟組織(如歐洲聯盟…等)
第四課全球環境議題
4-1氣候變遷與影響
地理
22-1-1影響氣候變遷的因素(如人類活動…等)
22-1-2氣候變遷的影響(如海水面上升、環境災害、生物棲地的改變)
4-2水資源問題與因應對策
地理
22-2-1水資源不足與爭奪
22-2-2水資源開發與保護
4-3生物多樣性議題與環境保育
地理
22-3生態系統失衡
4-4永續的環境倫理與生活
地理
22-4-1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22-4-2永續經營與國際公約
歷 史 科
第一課十九世紀的政治局勢與文藝發展
1-1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
歷史
32-1-1西葡的殖民統治
32-1-2趁拿破崙稱霸歐洲展開獨立
32-1-3門羅宣言
1-2巴爾幹半島的建國運動
歷史
32-4-1民族與宗教複雜
32-4-2巴爾幹各國紛紛獨立
32-4-3歐洲的火藥庫
1-3德意志的建國運動
歷史
32-2-1神聖羅馬帝國、萊因邦聯、日爾曼邦聯
32-2-2普魯士的興起、關稅同盟
32-2-3威廉一世、俾斯麥、德意志帝國成立
1-4義大利的建國運動
歷史
32-3-1馬志尼、加富爾、加里波底
32-3-2義大利王國的成立
1-5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
歷史
32-5-1幕府時代(武士道精神)
32-5-2江戶幕府、鎖國政策
32-5-3外力入侵、尊王攘夷、大政奉還
32-5-4明治維新、甲午戰爭、日俄戰爭
1-6十九世紀的文藝發展
歷史
32-6-1浪漫主義
32-6-2寫實主義
32-6-3印象派
第二課從新帝國主義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2-1新帝國主義的擴張
歷史
33-1-1工業革命、社會達爾文主義
33-1-2亞洲、非洲、拉丁美洲
2-2第一次世界大戰
歷史
33-2-1三國同盟、三國協約
33-2-2塞拉耶佛事件
33-2-3同盟國、協約國
33-3-1壕溝戰
33-3-2俄國退出戰場(十月革命)
33-3-3美國參戰
33-3-4協約國勝利
2-3巴黎和會與國際聯盟
歷史
33-4-1三巨頭、十四點原則
33-4-2凡爾賽條約、國際聯盟
2-4二十世紀初的科學與文藝
歷史
33-5二十世紀初期的社會文化
第三課戰間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3-1亞洲的民族復興運動
歷史
34-1-1朝鮮:三一運動
34-1-2中國:五四運動
34-1-3印度:不合作運動
34-1-4土耳其:西化運動
3-2蘇聯共產政權的發展
歷史
34-2-1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34-2-2列寧、史達林
3-3經濟大恐慌
歷史
34-3-1美國孤立主義、關稅壁壘
34-3-2羅斯福的新政
3-4義大利與德國的極權政治
歷史
34-4-1義大利法西斯黨
34-4-2德國納粹黨
3-5第二次世界大戰
歷史
34-5-1美國孤立主義、英法姑息政策
34-5-2亞洲戰場:蘆溝橋事變
34-5-3歐洲戰場:德侵波蘭
34-5-4歐亞兩戰場合流:珍珠港事變
34-5-5義德日投降
3-6聯合國成立
歷史
34-6-1中美英蘇發起
34-6-2大會、安全理事會(聯合國軍隊)、經濟社會理事會
34-6-3常任理事國有否決權
第四課戰後世界的演變與當代世界文化
4-1非戰非和—冷戰時期
歷史
35-1-1馬歇爾計劃、圍堵政策
35-1-2軍備競賽
35-2-1柏林危機
35-2-2古巴危機
4-2區域衝突
歷史
35-2-3韓戰
35-2-4越戰
35-2-5以阿衝突
4-3新興國家與第三世界
歷史
35-3-1亞非國家的興起
35-3-2亞、非、拉丁美洲國家第三世界
4-4歐洲共產政權的瓦解
歷史
35-4-1戈巴契夫的改革
35-4-2東歐非共化
35-4-3柏林圍牆拆除、兩德統一
35-4-4蘇聯瓦解、獨立國家國協成立
35-4-5後冷戰時期的衝突(南斯拉夫危機)
4-5區域統合的發展
歷史
35-5-1歐洲(歐盟)
35-5-2亞洲(東南亞國協)、APEC
35-5-3NAFTA
4-6當代世界與文化
歷史
35-6-1大眾文化的流行
35-6-2全球化的趨勢
35-6-3多元文化的並立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第一課全球化下的資訊傳播與文化交流
1-1全球化的意義
公民
1-2全球化下的資訊傳播
公民
31-1-1傳播科技的類型
31-1-2傳播科技的功能
31-1-3傳播科技的衝擊
31-1-4閱聽人對於傳播媒介的認知
1-3全球化對文化的影響
公民
30-1-1文化交流模式
30-1-2文化交流原則
30-1-3本土文化變遷
30-1-4外來文化的影響
30-2-1對個人的衝擊
30-2-2對社會的衝擊
30-3-1肯定自我文化
30-3-2尊重不同文化
30-3-3擴展國際視野
第二課科技發展與科技倫理
2-1資訊科技與資訊倫理
公民
24-4-1違反著作權法
24-4-2妨害電腦使用責任
24-4-3網路的言論自由
2-2生物科技與生命倫理
公民
31-3-1生物科技
31-3-2科技發展的方向
2-3智慧財產的保障與分享
公民
31-2-1智慧財產權的意義
31-2-2相關法律規範
第三課國際社會與國際組織
3-1國際社會的互動
公民
32-1-1國際合作
32-1-2國際援助
32-1-3國際交流
32-1-4國際衝突
3-2國際組織的組成
公民
32-2-1全球性國際組織
32-2-2區域性國際組織
32-2-3 政府及非政府組織
3-3國際組織的功能
公民
32-3-1化解國際社會衝突
32-3-2保障國際社會安全
32-3-3促進國際社會發展
3-4我國的國際參與
公民
32-4-1我國的國際地位
32-4-2我國參與的國際組織
32-4-3國民外交
第四課世界公民
4-1全球關心的議題
公民
33-1-1環境問題
33-1-2貧富差距問題
33-1-3疾病問題
33-1-4國際犯罪
33-1-5恐怖活動
33-2-1縮短貧富差距
33-2-2 疾病預防
33-2-3追求安定與和平
33-2-4環境生態的維護
4-2世界公民的責任
公民
11-4-2終身學習
30-3-1肯定自我文化
30-3-2尊重不同文化
30-3-3擴展國際視野
33-3世界公民的責任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南一版─國中社會【七上/社會1】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七上(社會1)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地 理 科
單元一地圖與座標系統
1-1如何使用地圖?
地理
1-2-1地圖種類
1-2-2地圖要素
1-2-3地圖判讀
1-2如何表示位置?
地理
1-3如何用全球經緯度座標系統定位?
地理
1-1-2經緯度與時區、氣候帶
單元二世界中的臺灣
2-1如何在全球海陸位置中找到臺灣?
地理
1-1-1臺灣的相對與絕對位置
2-2地理位置如何影響生活?
地理
1-1-2經緯度與時區、氣候帶
單元三高低起伏的地形
3-1土地利用和地形有什麼關聯?
地理
3-2地形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
地理
2-1-1內營力(板塊運動、火山活動)
2-1-2外營力(侵蝕與堆積作用)
2-3-1等高線地形圖
2-3-2地形剖面圖
2-3-3分層設色圖
2-3-4衛星影像與航空照片
單元四臺灣的地形
4-1臺灣地形的分布和特色是什麼?
地理
2-2-1臺灣的地形類型
2-2-2臺灣的地形分布
2-4-1海岸的種類
2-4-2臺灣的海岸特徵
2-5-1島嶼的類型與成因
2-5-2臺灣的島嶼分布與特徵
1-1-4領海、經濟海域
4-2土地利用會造成地形災害嗎?
地理
單元五天氣與氣候
5-1天氣與氣候一樣嗎?
地理
3-2-1氣候與天氣的不同
5-2分析天氣變化需要哪些資料?
地理
3-1-1天氣的要素
5-3如何利用天氣圖了解天氣變化?
地理
3-1-2天氣預報(氣溫、降水、地面天氣圖…等)
5-4如何說明臺灣的氣候特色?
地理
3-2-2影響臺灣氣候的因素(如緯度等)
3-2-3臺灣的氣候特徵
單元六水文與水資源
6-1降落到地面的水能完全被利用嗎?
地理
4-1-1水循環的定義
4-1-2水系、集水區、流域及分水嶺的定義
6-2臺灣的水資源分布平均嗎?
地理
4-1-3臺灣的河川特徵
4-1-4臺灣的河川分布
6-3降雨豐富的臺灣為什麼還會缺水?
地理
4-2-2臺灣水資源的問題與對策
歷 史 科
單元一史前時代與原住民
1-1如何追朔歷史
歷史
1-2臺灣的史前文化
歷史
2-1-1史前臺灣_舊石器時代
2-1-2史前臺灣_新石器時代
2-1-3史前臺灣_金屬器時代
1-3原住民的起源與傳說
歷史
單元二大航海時代的政治
2-1熱鬧的大航海時代
歷史
3-1明末以前漢人海商集團
3-2-1葡萄牙:澳門
3-2-1西班牙:菲律賓馬尼拉
3-2-3荷蘭:印尼巴達維亞
2-2各方勢力在臺灣的競逐
歷史
3-3-1建城與基督教傳播
3-4-1建城與天主教傳播
4-1鄭氏政權的興衰
2-3原住民與外來者的互動
歷史
3-3-2對原住民的統治
單元三大航海時代的經濟與文化
3-1土地拓墾與漢人來臺
歷史
3-3-3對漢人的徵稅
3-3-4拓墾與貿易
4-3推動拓墾事業
3-2臺灣的貿易
歷史
3-3-4拓墾與貿易
3-4-2貿易
4-4發展對外貿易
3-3各式宗教文化的傳入
歷史
3-3-1建城與基督教傳播
3-4-1建城與天主教傳播
單元四清帝國時期的政治與經濟
4-1清廷的治臺政策
歷史
5-1-1棄留爭議
5-1-2渡臺禁令及其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5-1-4行政區劃分
7-1-1英法聯軍與開港
7-3-1牡丹社事件與日軍犯臺
7-3-2沈葆楨的建設
7-3-3丁日昌的建設
7-4-1中法戰爭與臺灣建省
7-4-2劉銘傳的建設
4-2土地開發
歷史
5-2-1拓墾方式
5-2-2四大水圳
7-1-2三大出口商品(茶、糖、樟腦)
4-3貿易發展
歷史
5-3-2商業貿易
單元五清帝國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5-1渡海來臺為生活
歷史
6-1-1渡臺悲歌
6-1-2同鄉群居
5-1-2渡臺禁令及其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5-2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
歷史
6-2-1分類械鬥
6-2-2三大民變
5-3社會風氣的轉變
歷史
6-3-1宗教信仰
6-3-2宗族組織
6-4-1教育機構
6-4-2文治社會
7-2再傳入西方文化
單元六清帝國時期的原住民社會
6-1清帝國時期的臺灣原住民
歷史
6-2原住民生活空間的變動
歷史
5-1-3畫界封山
6-3原住民與十九世紀末國際變局
歷史
7-3-1牡丹社事件與日軍犯臺
7-3-2沈葆楨的建設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單元一人性尊嚴和人權保障
1-1為什麼保障人權和維護人性尊嚴有關?
公民
1-2為什麼人權應受到普遍性的保障?
公民
1-3世界人權宣言的內涵
公民
單元二性別平權
2-1社會性別可能造成哪些不平等現象?
公民
2-3-1性別角色的形成與家庭、學校、大眾傳播媒體的關係
2-2性別不平等造成什麼不公平的處境?
公民
2-3-1性別角色的形成與家庭、學校、大眾傳播媒體的關係
2-3性別平權的措施
公民
2-3-2促進和諧的性別關係的方法
單元三親屬關係與家庭職能
3-1親屬關係如何形成?
公民
3-1-1家庭的定義
3-1-2配偶、血親、姻親
3-2為什麼家庭型態日趨多樣化?
公民
3-2-1小家庭
3-2-2折衷家庭
3-2-3大家庭
3-3家庭功能如何隨著社會轉變而改變?
公民
3-3-1生育、保護與照顧
3-3-2教育與經濟
3-3-3家庭功能隨著社會變遷所受到的影響
單元四平權的家庭
4-1為何親屬間具有權利義務關係?
公民
4-2家務勞動分擔如何影響個人?
公民
4-2-1家務分工的衝突
4-3公權力如何協助家庭發揮職能?
公民
4-3-1少子化問題
4-3-2老人照顧安養問題
4-3-4家庭暴力問題
單元五校園生活與公共事務參與
5-1學生在校園中有哪些權利?
公民
2-4-2建立友善校園(沒有校園霸凌)
5-2如何解決生活和公共事務的爭議?
公民
5-3和諧的校園生活
5-3學生如何參與校園公共事務?
公民
5-4-1學生自治的定義
5-4-2學生自治的原則
5-4-3學生自治的範圍
5-4-4學生自治的目的
5-4-5開班會的會議規範
單元六社區與部落
6-1社區是什麼?
公民
6-1社區
6-3-1社區參與
6-2部落對原住民族的意義與重要性為何?
公民
6-3原住民族部落如何面對危機?
公民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南一版─國中社會【七下/社會2】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七下(社會2)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地 理 科
單元一臺灣的人口成長與分布
一、臺灣的人口數量有何變化?
地理
6-1-1臺灣的人口成長
二、臺灣的人口分布主要在哪裡?
地理
6-1-3臺灣的人口分布與人口密度
三、為什麼人口要遷移?
地理
6-1-2臺灣的人口遷移
單元二臺灣的人口組成與多元文化
一、臺灣的人口組成有何特徵?
地理
6-1-4臺灣的人口組成
二、臺灣的多元族群造就哪些文化特色?
地理
單元三臺灣的農業
一、第一級產業活動的發展條件是什麼?
地理
7-1-1產業的分類
7-2-1農業
7-2-2漁業
7-2-3林業
7-2-4畜牧業
二、臺灣農業有哪些挑戰與調適?
地理
7-3-1轉型的原因
7-3-2轉型的方向(如精緻農業…等)
單元四臺灣的工商業
一、臺灣工業發展的特色為何?
地理
8-1-1工業的類型
8-1-2工業區位的條件
二、臺灣工業區發展有哪些特色?
地理
8-1-3臺灣工業發展歷程
三、服務業
地理
8-3-1臺灣的國際貿易概況
8-3-2臺灣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與展望
單元五聚落與交通
一、聚落是如何發展的?
地理
9-1-1聚落的形成與類型(鄉村與都市)
9-1-3臺灣的都市化程度
二、交通網絡與聚落發展有何關聯?
地理
9-1-4臺灣的都會區發展
9-2-1交通的類型
9-2-2臺灣的水運(如河運、海運)
9-2-3臺灣的陸運
9-2-4臺灣的空運
單元六區域發展與空間差異
一、臺灣的區域可以怎麼劃分?
地理
10-1臺灣區域的劃分
二、臺灣的區域發展差異如何改善?
地理
10-3-1區域間的差異(如人口分布、產業發展、差異擴大的原因…等)
10-3-2區域平衡的對策
歷 史 科
單元一日治時期的統治方針
一、日本殖民統治
歷史
8-1-1甲午戰爭
8-1-2臺灣民主國的抗日
8-4-1漸進主義
8-4-2內地延長
8-4-3皇民化
二、總督與警察
歷史
8-3總督專制體制
8-5-1典型的警察政治
8-5-2保甲與壯丁團
三、理番政策與原住民
歷史
8-2-2原住民抗日
單元二日治時期的殖民統治與現代化
一、基礎建設與產業發展
歷史
9-1-1土地與林野調查
9-1-2人口普查
9-1-3貨幣與度量衡
9-1-4交通
9-2-1稻米改良、新式糖業
9-2-2嘉南大圳(八田與一)
9-3-1南進政策
9-3-2發展軍需工業:日月潭水力發電所
二、新式教育貫徹殖民統治
歷史
10-1-1初等教育:公學校,小學校
10-1-2中等教育:實用
10-1-3高等教育
單元三日治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一、文化啟蒙與社會運動
歷史
10-3-1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0-3-2臺灣文化協會
10-3-3臺灣民眾黨
10-3-4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二、文化新樣貌
歷史
10-2-1漸禁鴉片
10-2-2放足斷髮
10-2-3現代衛生
10-2-4守法、守時
單元四戰後臺灣的政治發展
一、政權轉換與二二八事件
歷史
11-1-1臺灣光復
11-1-2二二八事件
二、統治體制的移入與轉變
歷史
11-2-1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1-2-2戒嚴令
11-3-1黨外與美麗島事件
11-3-2解除戒嚴
單元五戰後臺灣的外交與兩岸關係
一、戰後臺灣的外交發展
歷史
12-1-1鞏固外交
12-1-2彈性外交
12-1-3務實外交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歷史
12-2-1武力對抗
12-2-2政治對峙
12-2-3兩岸交流
單元六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文化
一、戰後的經濟發展
歷史
13-1-1土地改革
13-1-2進口替代
13-1-3出口導向
13-1-4十大建設
13-1-5高科技產業
13-1-6自由化、國際化
二、戰後臺灣的社會文化
歷史
13-2-1多元文化
13-2-2義務教育與教育改革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單元一公民與公民德行
一、什麼是公民?
公民
13-1-1人民
二、現代公民為什麼需要參與公共事務?
公民
三、現代公民必須具備哪些基本的德性?
公民
單元二志願團體
一、為什麼需要參加團體?
公民
8-1-1團體的定義
8-1-2團體的組成原因
8-1-3團體的相關法律
二、自願結社具有哪些特徵?
公民
三、志願結社對公共生活的影響有哪些?
公民
單元三勞動參與
一、為什麼勞動參與是重要的?
公民
二、為什麼市場勞動者的權利需要被保障?
公民
三、如何保障市場勞動參與?
公民
單元四多元文化與社會
一、什麼是文化與文化差異?
公民
10-1文化的意義及特徵
二、文化之間的位階和不平等現象
公民
三、文化之間的尊重與包容
公民
單元五社會規範
一、社會規範的重要性
公民
9-1-1社會規範的意義與重要性
二、社會規範與文化有何關聯?
公民
9-2-1風俗習慣
9-2-2倫理道德
9-2-3宗教信仰
9-2-4法律
三、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有什麼不同?
公民
9-1-2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的約束力(強或弱)
四、社會規範如何變動?
公民
單元六公平正義與社會安全
一、個人或群體可能面臨哪些不公平的處境?
公民
二、基本生活與人性尊嚴及選擇自由有何關聯?
公民
三、為什麼國家有責任促成個人基本生活的保障?
公民
12-1社會福利的觀念
12-2-1社會保險
12-2-2社會救助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南一版─國中社會【八上/社會3】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八上(社會3)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地 理 科
單元一疆域與區域劃分
一、疆域
地理
11-1中國的位置
二、區域劃分
地理
11-2-1區域劃分的意義
11-2-2行政區的劃分(如省、自治區)
11-2-3地理區的劃分(如地形區、經濟帶)
單元二地形
一、地形特徵
地理
12-2中國的地形特徵
二、主要地形
地理
12-1中國的地形分布
三、地形與居民的生活
地理
12-3-1地形與人口分布
12-3-2地形與產業發展
12-3-3地形與交通建設
單元三氣候與水文
一、氣候特徵
地理
13-1-1夏季普遍高溫
13-1-2冬季南北溫差大
13-1-3降雨季節分布不均
13-1-4降雨空間分布不均
二、氣候類型
地理
13-2-1季風氣候
13-2-2乾燥氣候
13-2-3高地氣候
三、水文
地理
13-3-1氣候與河流(如內流河內流區等)
13-3-2氣候與湖泊(如淡水湖…等)
四、氣候與居民的生活
地理
13-4-1氣候與農業(如南稻北麥)
13-4-2氣候與建築(如干欄式建築)
13-4-3氣候與交通(如南船北馬)
13-4-4氣候與災害(如沙塵暴)
單元四人口與民族
一、人口分布
地理
14-1-1人口數及人口成長
14-1-2人口組成
14-2-1分布特徵(如東部多於西部)
14-2-2影響分布的因素(如地形…等)
二、人口問題
地理
14-3-1人口數量太多
14-3-2人口結構失衡(如性別比…等)
14-3-3城鄉人口差異
三、民族特徵與問題
地理
14-2-3民族分布的特色
單元五產業
一、農牧業
地理
15-1-1傳統農業
15-1-2傳統牧業
15-1-3農牧業的轉型
二、工業與現代交通
地理
15-2-1工業發展(如工業類別…等)
15-3-1東部經濟帶
15-3-2中部經濟帶
15-3-3西部經濟帶
三、國際貿易
地理
15-2-2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如世界工廠)
單元六環境與資源問題
一、土地資源問題與保育
地理
16-1土地資源與環境保育
16-3森林資源與環境保育
二、水資源問題與保育
地理
16-2水資源與環境保育
歷 史 科
單元一文明的演進─遠古到三代
一、多元發展的史前文明
歷史
14-1-1舊石器時代
14-1-2新石器時代
二、史前傳說與夏朝
歷史
14-2-1三皇五帝
14-2-2夏代國家出現
三、殷商文化
歷史
14-3-1經濟
14-3-2文字
14-3-3工藝
14-3-4宗教
四、西周的封建
歷史
14-4-1政治
14-4-2社會
14-4-3經濟
五、東周的劇烈變動
歷史
14-5-1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14-5-2貴族沒落與平民崛起
14-5-3農工商業發達
14-5-4諸子百家爭鳴
單元二帝國的建立─秦漢時期
一、秦帝國的興亡
歷史
15-1-1郡縣設置
15-1-2思想控制
15-1-3文物制度的統一
15-1-4修築馳道、長城
15-1-5秦二世亡國
二、兩漢的盛衰
歷史
15-2-1楚漢相爭
15-2-2漢高祖
15-2-3漢武帝
15-2-4西漢末(外戚專權)
15-3-1王莽改制
15-3-2新莽滅亡
15-4-1光武中興
15-4-2外戚宦官亂政
15-4-3黃巾之亂
三、秦漢的對外關係
歷史
15-5-1築長城
15-5-2伐匈奴
15-6-1和親政策
15-6-2武力攻伐
15-6-3張騫通西域
15-6-4班超經營西域
15-7-1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佛教傳入)
四、兩漢的文化成就
歷史
15-7-2史學:史記(司馬遷),漢書(班固)
15-7-3科技:渾天儀與地動儀(張衡)
15-7-4醫學:張機,華陀
單元三分裂與融合─魏晋南北朝
一、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發展
歷史
16-1-1赤壁之戰
16-1-2魏蜀吳建國
16-2-1八王之亂
16-2-2永嘉之禍
16-2-3五胡亂華
16-3-1五胡十六國與東晉的對峙
16-3-2南北朝對峙
二、魏晉南北朝的社會與經濟
歷史
16-4-1經學世家、士族形成
16-4-2九品官人法
16-4-3門第社會的發展
16-6-1北魏孝文帝漢化政策
16-6-2六朝發展
三、魏晉南北朝的文化思想
歷史
16-5-1清談與玄學
16-5-2佛教與石窟藝術的發展
16-5-3道教的發展
單元四盛世的重現─隋唐時期
一、隋唐五代的興衰
歷史
17-1-1營建新都(坊市分離)
17-1-2開鑿運河
17-2-1玄武門之變
17-2-2貞觀之治
17-2-3武后代唐
17-2-4開元之治
17-3-1安史之亂
17-3-2宦官亂政
17-3-3牛李黨爭
17-3-4藩鎮割據
17-3-5黃巢之亂
18-1-1五代十國
二、隋唐時期的經濟、社會與文化
歷史
17-1-3實施科舉
17-4-1胡漢融合、兼容並蓄
17-4-2外來宗教的傳入
17-4-3佛教中國化
17-6文化成就
三、唐文化的傳播
歷史
17-5-1新羅(君子國)
17-5-2日本(大化革新)
17-5-3吐蕃(文成公主與唐文化的傳入)
17-5-4怛羅斯之役與造紙術西傳
單元五夷夏新秩序─宋元時期
一、宋遼夏金的發展
歷史
18-1-2陳橋兵變
18-1-3強幹弱枝、重文輕武
18-2-1遼的建國
18-2-2澶淵之盟
18-3西夏興起
18-4王安石變法
18-5-1金的建國
18-5-2聯金滅遼
18-5-3靖康之禍
18-6南宋偏安
二、元朝的興衰
歷史
18-7-1蒙古建國
18-7-2蒙古西征
18-8-1滅南宋統一中國
18-8-2種族歧視政策
18-8-3元代的衰亡
三、宋元時期的經濟與社會
歷史
18-9科舉制度發展
18-12-1農業(占城早熟稻)
18-12-2商業
四、宋元時期的文化
歷史
18-10-1理學的興起
18-10-2四書集註成為科舉定本
18-11-1文學、史學、書畫
18-11-2科技
單元六專制的高峰─明至盛清
一、明朝的發展
歷史
19-1-1明朝的建立
19-1-2極權政治
19-1-3靖難之變
19-2-1內政:重用宦官、修長城、遷都北京、修運河
19-2-2對外:伐蒙古、鄭和下西洋
19-3-1張居正的改革
19-3-2東林黨爭
19-3-3蒙古的侵擾、滿清的進犯、倭寇的騷擾
19-3-4流寇的形成與明的滅亡
二、清初的盛世
歷史
19-4清朝的建立
19-5統治策略
19-6康雍乾盛世
三、明清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歷史
19-7-1八股取士
19-7-2士紳特權
19-8-1宋元「話本」明清小說
19-8-2天工開物、本草綱目
四、明清時期的經濟
歷史
19-9-1引進外來作物
19-9-2專業市鎮的興起
19-9-3商幫的出現
19-9-4朝貢貿易
19-9-5白銀取代紙幣
五、中西文化交流
歷史
19-10-1傳教士與西學的傳入
19-10-2中國文物西傳
19-10-3禁教與閉關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單元一現代國家與民主政治
一、國家的組成
公民
13-1-1人民
13-1-2領土
13-1-3政府
13-1-4主權
二、國家的類型
公民
13-3-1國體的意義
13-3-2政體的意義
13-3-3國家的類型
三、現代國家的組成目的
公民
13-2-1安全
13-2-2秩序
13-2-3自由
13-2-4正義
13-2-5經濟
13-2-6文化
13-2-7福利
四、民主政治的特色
公民
13-4-1民意政治
13-4-2責任政治
13-4-3法治政治
13-4-4政黨政治
13-5民主政治的價值
單元二中央政府
一、權力分立的政府
公民
14-2-1三權分立
14-2-2五權分立
二、中央政府的組成與職權
公民
14-3-1總統
14-3-2行政院
14-3-3立法院
14-3-4司法院
14-3-5考試院
14-3-6監察院
三、中央政府間的互動關係
公民
14-4中央政府的分權制衡
單元三地方政府
一、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權限劃分
公民
15-1-1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分權方式
15-1-2地方政府的工作項目
二、地方政府的組成
公民
15-2-1地方自治的意義
15-2-2地方自治的重要性
15-2-3地方政府的組成
三、地方建設的財源
公民
15-3-1地方稅收
15-3-2中央補助
15-3-3自行籌措
單元四政府的經濟職能
一、政府的支出與收入
公民
16-2-1政府的支出
16-2-2政府的收入
16-2-3租稅或收費的原則
16-2-4租稅的種類
二、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公民
14-1政府是為人民服務
16-1-1提供公共財
16-1-2處理外部效果
16-1-3維持公平交易
16-1-4保障私有財產
16-1-5改善所得分配
三、政府經濟職能的展望
公民
16-3-1體制內監督(立法、審計)
16-3-2體制外監督(媒體、人民)
單元五政黨與利益團體
一、政黨的意義與功能
公民
17-1政黨的意義和功能
二、政黨制度的型態
公民
17-2-1一黨專政
17-2-2一黨獨大
17-2-3兩黨制
17-2-4多黨制
三、政黨政治的運作原則
公民
17-3-1依法組黨公平競爭
17-3-2國家人民利益優先
17-3-3尊重包容不同政黨
四、政黨輪替
公民
18-2-4政權和平轉移
五、利益團體
公民
17-4-1利益團體的意義
17-4-2組成利益團體的目的
17-4-3利益團體的活動方式
17-4-4利益團體與政黨的比較
單元六政治參與和選舉
一、政治參與的意義與方式
公民
18-1-1政治參與的意義
18-1-2政治參與的方式
二、選舉的意義與功能
公民
18-2-1人民選出適合的公職人員
18-2-2政黨推薦人才以取得執政權
18-2-3政府可以落實責任政治
三、選舉的原則與程序
公民
18-3-4選舉的原則
18-3-5選舉的過程
四、我國的選舉與公民投票
公民
18-3-1公職人員的類型
18-3-2被選舉人的資格規定
18-3-3選舉人的資格規定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南一版─國中社會【八下/社會4】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八下(社會4)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地 理 科
單元一南部地區
一、自然環境
地理
17-1-1中國南部的位置與範圍
17-1-2中國南部的地形
17-1-3中國南部的氣候
二、產業發展
地理
17-2-1中國南部的傳統的產業(如農業)
17-2-2中國南部改革開放後的產業發展
三、交通與都市
地理
17-3-1上海
17-3-2廣州
17-3-3重慶
17-3-4香港
四、區域發展問題
地理
17-4-1圍湖造田
17-4-2三峽大壩
單元二北部地區
一、自然環境
地理
18-1-1中國北部的位置與範圍
18-1-2中國北部的地形
18-1-3中國北部的氣候
二、產業發展
地理
18-2-1中國北部的傳統產業(如農、礦、工業)
18-2-2中國北部改革開放後的產業發展
三、交通與都市
地理
18-3-1北京
18-3-2天津
18-3-3西安
18-3-4哈爾濱
四、區域發展問題
地理
18-4-1黃河(斷流、水患…等)
18-4-2沙塵暴
18-4-3水土流失
單元三西部地區
一、自然環境
地理
二、西北地區
地理
19-1-1內蒙古
19-1-2河西走廊
19-1-3新疆
三、青藏地區
地理
19-2-1藏北高原
19-2-2藏南縱谷
19-2-3柴達木盆地
19-2-4青海湖盆地
四、西部大開發政策
地理
五、區域發展問題
地理
19-3-1荒漠化
19-3-2凍土
單元四全球概述
一、全球陸地與海洋
地理
20-1-1海陸分布
20-1-2三大洋、七大洲
20-2-1地形作用力
20-2-2地形分布
二、全球氣候類型
地理
20-3-1熱帶地區氣候類型及其分布(如熱帶雨林氣候…等)
20-3-2溫帶地區氣候類型及其分布(如溫帶海洋性氣候…等)
20-3-3寒帶地區氣候類型及其分布(如極地氣候…等)
20-3-4主要氣候圖判讀
三、全球人口與發展概況
地理
20-4-1人口成長
20-4-2人口分布與密度
四、多元的文化景觀
地理
20-5-1主要宗教分布
20-5-2建築形態
單元五亞洲概述與東北亞
一、亞洲概述
地理
23-1-1亞洲區域劃分(如東北亞、東南亞…等)
23-1-2亞洲地形
23-1-3亞洲氣候
二、東北亞
地理
23-2-1東北亞位置與範圍
23-2-2東北亞地形
23-2-3東北亞氣候
23-2-4東北亞文化特色
23-2-5東北亞經濟發展
23-2-6東北亞主要都市
單元六東南亞與南亞
一、東南亞
地理
23-3-1東南亞位置與範圍
23-3-2東南亞地形
23-3-3東南亞氣候
23-3-4東南亞文化特色
23-3-5東南亞經濟發展
23-3-6東南亞主要都市
二、南亞
地理
23-4-1南亞位置與範圍
23-4-2南亞地形
23-4-3南亞氣候
23-4-4南亞文化特色
23-4-5南亞人口(人口壓力、族群議題)
23-4-6南亞經濟發展
23-4-7南亞環境議題
歷 史 科
單元一晚清的變局
一、中英貿易衝突
歷史
20-1-1一口通商與公行貿易
20-1-2英使來華交涉未果
二、鴉片戰爭
歷史
20-2-1林則徐禁煙與英啟戰爭
20-2-2南京條約
20-2-3租界、協定關稅、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
三、英法聯軍與俄國的侵略
歷史
20-3-1亞羅船事件、廣西西林教案
20-3-2兩次英法聯軍
20-4-1中俄璦琿條約東北領土喪失
20-4-2中俄北京條約西北領土喪失
四、太平天國
歷史
20-5-1洪秀全與拜上帝會
20-5-2太平天國制度
20-5-3諸王內鬨、湘軍平亂
20-5-4漢人官員受重視
單元二外力入侵與改革
一、自強運動
歷史
21-1-1太平天國之亂與英法聯軍戰敗
21-1-2外交、軍事、新式教育、民生經濟
二、甲午戰爭與瓜分危機
歷史
21-1-3藩屬喪失(日併琉球、法取越南、英併緬甸)
21-2-1朝鮮東學黨之亂
21-2-2平壤之役、黃海海戰
21-2-3馬關條約
21-3-1三國干涉還遼、中俄密約
21-3-2租借港灣、劃分勢力範圍
21-3-3美國門戶開放政策
三、戊戌變法
歷史
21-4-1甲午戰敗、光緒變法維新
21-4-2提倡工商業、廢除八股文、精簡政府機構、設京師大學堂
21-4-3戊戌政變、變法失敗
單元三清末的衰頹與傾覆
一、庚子拳亂與八國聯軍
歷史
22-1義和團
22-1-1慈禧宣戰、聯軍入侵
22-1-2東南互保
22-1-3辛丑和約(賠款、拆砲台、駐兵北京)
二、庚子後新政與立憲運動
歷史
22-3庚子後新政
22-4-1日俄戰爭
22-4-2預備立憲、皇族內閣
三、革命運動與民國成立
歷史
22-5-1興中會、同盟會
22-5-2廣州黃花岡之役
22-6-1鐵路國有、保路運動
22-6-2辛亥革命
22-6-3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單元四民初政局與社會變遷
一、袁世凱當政
歷史
23-1-1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3-1-2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
23-1-3二次革命
23-1-4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
23-2-1二十一條要求與五九國恥
23-2-2籌安會鼓吹帝制
23-2-3護國軍討袁、各省響應
二、軍閥統治
歷史
23-3-1軍閥依附列強、擴張武力
23-3-2北洋軍閥:皖系、直系、奉系
23-4-1段祺瑞毀棄臨時約法
23-4-2護法運動
23-4-3廣州軍政府
三、清末民初的社會變遷
歷史
23-5-1新知識份子的崛起
23-5-2婦女地位的提升
23-5-3社會風俗的轉變
23-5-4工商業的發展
四、新文化運動
歷史
23-6-1提倡白話文
23-6-2思想解放(民主與科學)
五、五四運動
歷史
23-7-1山東問題
23-7-2北京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
23-7-3中國拒簽對德和約
單元五北伐與抗戰
一、國民政府北伐
歷史
24-1-1聯俄容共
24-1-2黃埔建軍
24-1-3國民政府成立
24-1-4討伐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24-1-5寧漢分裂、濟南事件
24-1-6東北歸順
二、十年建設
歷史
24-2-1軍政、訓政、憲政
24-2-2財政、教育、交通
三、十年建設期間的內憂外患
歷史
24-3-1內憂:中共的擴張
24-3-2外患:日本的侵略
24-4西安事變
四、八年抗戰
歷史
24-5-1七七事變
24-5-2前期:中國獨自對日作戰
24-5-3珍珠港事變
24-5-4後期:與盟國並肩作戰
單元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與發展
一、國共內戰
歷史
25-1-1中共擴張
25-1-2馬歇爾調停失敗
25-1-3國民政府宣佈動員戡亂
25-1-4實施憲政
25-1-5兩岸分治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初期發展
歷史
25-2-1中共建都北京
25-2-2土改、言論思想控制
25-2-3向蘇聯一邊倒
25-2-4韓戰(抗美援朝)
25-3-1大躍進
25-3-2人民公社
25-3-3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三、文化大革命
歷史
25-4-1三面紅旗失敗
25-4-2毛澤東利用紅衛兵批鬥異己
25-4-3十年浩劫
四、改革開放
歷史
25-5-1四個現代化
25-5-2設置經濟特區
25-5-3天安門事件
25-5-4江澤民胡錦濤延續改革路線
25-5-5沿海內陸發展不均、貧富差距擴大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單元一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律的功能
公民
19-1-1保障人民的權利
19-1-2維持社會秩序
19-1-3促進社會進步
二、法律的意義與位階
公民
19-2-1憲法
19-2-2法律
19-2-3命令
19-2-4法律位階的高低
三、現代社會的法治觀念
公民
19-3現代公民應具備的法治觀念
單元二人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一、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
公民
20-1-1平等權
20-1-2自由權
20-1-3受益權
20-1-4參政權
二、權利行使的原則與限制
公民
20-2-1防止妨礙他人權利
20-2-2避免緊急危難
20-2-3維持社會秩序
20-2-4增進公共利益
三、憲法規定的基本義務
公民
20-3-1納稅
20-3-2服兵役
20-3-3受國民義務教育
單元三民法與生活
一、民法規範的事項
公民
21-1-1身分關係
21-1-2財產關係
二、權利行使的原則
公民
21-2-1 積極的「誠實信用」原則
21-2-2消極的「禁止濫用」原則
三、民法上的行為能力
公民
21-4-1完全行為能力
21-4-2限制行為能力
21-4-3無行為能力
四、民事責任
公民
21-3-1回復原狀
21-3-2損害賠償
單元四刑法與行政法規
一、刑法的意義與原則
公民
22-1-1罪刑法定主義
22-3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二、犯罪的成立要件
公民
22-2-1行為符合「刑法」規定的構成要素
22-2-2出於故意或過失
22-2-3行為具有違法性
22-2-4行為人有刑事責任能力
三、刑罰的種類與目的
公民
22-1-2刑罰的種類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公民
22-4-1行政法規
22-4-2行政責任
單元五權利救濟
一、權利救濟的途徑
公民
23-1-1和解
23-1-2調解
23-1-3訴訟
二、訴訟的種類
公民
23-2-1民事訴訟
23-2-2刑事訴訟
23-2-3行政訴訟
三、我國的法院
公民
23-3-1法院的種類
23-3-2法院的層級
單元六少年的法律常識
一、少年事件處理法
公民
24-3-1少年事件處理法
24-1常見的少年犯罪行為
24-2-1少年保護事件
24-2-2少年刑事案件
二、資訊生活中的法律常識
公民
24-4-1違反著作權法
24-4-2妨害電腦使用責任
24-4-3網路的言論自由
三、保護少年的相關法律
公民
24-3-2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24-3-3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24-3-4勞動基準法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南一版─國中社會【九上/社會5】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九上(社會5)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地 理 科
單元一西亞與中亞
一、西亞
地理
23-5-1西亞位置與範圍
23-5-2西亞地形
23-5-3西亞氣候
23-5-4西亞文化特色
23-5-5西亞經濟發展
23-5-6西亞紛爭不斷的原因(如宗教)
二、中亞
地理
23-6-1中亞位置與範圍
23-6-2中亞的地形
23-6-3中亞的氣候
23-6-4中亞經濟發展
23-6-5中亞環境問題
單元二歐洲概說與南歐
一、歐洲概述
地理
24-1-1歐洲區域劃分(南歐、西歐、北歐、東歐)
24-1-2歐洲地形
24-1-3歐洲氣候
24-1-4歐洲人口與經濟
24-1-5歐洲聯盟
二、南歐
地理
24-2-1南歐地理環境概述
24-2-2南歐西班牙
24-2-3南歐義大利
24-2-4南歐希臘
單元三西歐與北歐
一、西歐
地理
24-3-1西歐地理環境概述
24-3-2西歐英國
24-3-3西歐法國
24-3-4西歐德國
24-3-5西歐荷比廬
24-3-6西歐瑞士、奧地利
二、北歐
地理
24-4-1地理環境概述
24-4-2北歐挪威
24-4-3北歐瑞典、芬蘭
24-4-4北歐丹麥、冰島
單元四東歐與俄羅斯
一、東歐
地理
24-5-1東歐地理環境概述
24-5-2東歐波蘭
24-5-3東歐捷克
24-5-4東歐烏克蘭
二、俄羅斯
地理
24-6-1俄羅斯的地形
24-6-2俄羅斯的氣候
24-6-3俄羅斯的人口
24-6-4俄羅斯的工礦業發展
單元五北美洲
一、自然環境
地理
25-1美洲概說
25-2-1北美洲地形
25-2-2北美洲氣候
二、人文特色
地理
25-2-3北美洲族群與文化
25-2-4北美洲經濟發展
單元六中南美洲
一、自然環境
地理
25-3-1中南美洲地形
25-3-2中南美洲氣候
二、人文特色
地理
25-3-3中南美洲族群與文化
25-3-4中南美洲經濟發展
三、環境問題
地理
25-3-5中南美洲環境問題
歷 史 科
單元一亞非古文明的發展
一、西亞古文明
歷史
26-1-1兩河流域:蘇美、巴比倫、加爾底亞
26-1-2地中海東岸:腓尼基、希伯來
26-1-3小亞細亞:西臺
26-1-4伊朗高原:歐亞非三洲帝國
二、埃及古文明
歷史
26-2-1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
26-2-2多神信仰、科學技術、象形文字
三、印度古文明
歷史
26-3-1婆羅門教、種姓制度
26-3-2佛教創立與傳播
26-3-3印度教的興起
26-3-4零與數字符號
單元二地中海文明的融合
一、希臘文明
歷史
27-1-1城邦政治:雅典、斯巴達
27-1-2波希戰爭
27-1-3文學、史學、哲學、藝術、宗教信仰
二、希臘化世界
歷史
27-2亞歷山大東征
27-3-1融合希臘、西亞、埃及文化
27-3-2科學研究
三、地中海的統治者──羅馬
歷史
27-4-1王政
27-4-2共和:我們的海(地中海)
27-4-3帝國:奧古斯都、羅馬和平、帝國分裂
27-5文化發展
27-6基督宗教的創立
27-7-1迫害
27-7-2君士坦丁承認基督宗教為合法宗教
27-7-3狄奧多西定基督宗教為國教
28-1-1西羅馬帝國滅亡
單元三中世紀西歐、拜占庭帝國與伊斯蘭世界
一、中世紀西歐
歷史
28-1-2日耳曼民族建立王國
28-1-3法蘭克王國神聖羅馬帝國
28-2-1封建制度
28-2-2莊園經濟
28-2-3騎士文化
28-2-4基督宗教信仰
二、拜占庭帝國
歷史
28-4-1東羅馬定都君士坦丁堡
28-4-2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法典、聖索菲亞大教堂
28-4-3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28-4-4基督宗教第一次分裂
28-4-5保存希臘羅馬文化
三、伊斯蘭世界
歷史
28-5-1創立伊斯蘭教
28-5-2歐亞非三洲大帝國
28-6-1阿拉伯人
四、中世紀後期的文明交流與社會變動
歷史
28-3-1城市興起、市民階級、行會、黑死病
28-3-2大學起源
28-6-2土耳其人
28-6-3蒙古人:火藥、印刷術傳入歐洲
單元四近代歐洲的興起
一、文藝復興
歷史
29-1-1義大利半島:翡冷翠
29-1-2復古、更新、人文主義
29-1-3文學、藝術、政治思想
二、王權擴張
歷史
29-2-1英法百年戰爭:英法民族國家的形成
29-2-2西葡奠定現代國家的基礎
三、新航路與海外拓殖
歷史
29-3-1狄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
29-3-2阿茲提克、馬雅、印加
29-3-3海權時代的來臨、黑奴貿易的盛行、美洲作物的傳播
四、宗教改革
歷史
29-4-1路德教派
29-4-2喀爾文教派
29-4-3英國國教派
29-4-4耶穌會的改革
單元五近代歐洲的變革
一、科學革命
歷史
30-1-1新工具的發明、新方法的使用、科學研究機構的成立
30-1-2天文學、物理學
二、啟蒙運動
歷史
30-2-1理性原則
30-2-2洛克天賦人權、伏爾泰言論自由、孟德斯鳩三權分立、盧梭主權在民、亞當斯密自由放任
三、歐陸專制王權的興起
歷史
31-1專制王權興起
四、工業革命
歷史
30-3-1英國
30-3-2歐美
30-3-3社會問題
30-3-4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興起)
單元六近代民主政治的發展
一、英國議會政治的形成
歷史
31-2-1清教徒革命
31-2-2光榮革命
31-2-3議會、兩黨、責任內閣制
二、美國獨立與建國後的發展
歷史
31-3-1波士頓事件、獨立戰爭
31-3-2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成文憲法
31-3-3建國後的發展:南北戰爭
三、法國大革命
歷史
31-4-1徵稅問題、三級會議、人權宣言
31-4-2路易十六、羅伯斯比爾
31-5-1獨裁、稱帝、征俄失利、滑鐵盧失敗
31-5-2拿破崙法典、自由博愛精神的傳播
四、維也納會議後的歐洲
歷史
31-6-1梅特涅保守主義
31-6-2七月革命、二月革命
31-6-3路易拿破崙執政、拿破崙三世帝制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單元一選擇與消費
一、經濟問題的產生
公民
二、選擇與機會成本
公民
25-1-1選擇
25-1-2機會成本
三、影響消費行為的因素
公民
25-2-1商品價格
25-2-2所得高低
25-2-3個人偏好
25-2-4預期心理
25-2-5時間因素
四、消費者的權益保障
公民
25-3-1公平交易法
25-3-2消費者保護法
單元二生產與利潤
一、生產行為與生產要素
公民
26-1-1有形產品
26-1-2無形勞務
26-2-1自然資源
26-2-2人力資源
26-2-3資本
26-2-4 企業才能
二、生產的課題
公民
26-4生產者的選擇
三、生產的目的
公民
26-3-1降低生產成本
26-3-2增加銷貨收入
四、企業的經營與風險
公民
26-5-1企業經營的型態
26-5-2企業經營的原則
單元三市場與貨幣
一、市場的經濟活動
公民
27-1-1消費者與生產者
27-1-2商品市場與生產要素市場
二、市場價格的形成
公民
27-2-1供過於求
27-2-2供不應求
27-2-3供需均衡
三、貨幣便利市場交易
公民
27-3-1貨幣的演進
27-3-2貨幣的功能
27-3-3貨幣的種類
四、通貨膨脹影響市場交易
公民
27-4-1通貨膨脹的意義
27-4-2通貨膨脹的影響
單元四分工與貿易
一、絕對利益與比較利益
公民
27-5-1絕對利益
27-5-2比較利益
二、國際分工
公民
27-6-1比較利益下的國際分工
三、國際貿易與外匯
公民
27-6-2匯率變動與國際貿易
27-6-3貿易順差逆差的影響
27-6-4臺灣的國際貿易
單元五家庭的經濟生活
一、就業與失業
公民
28-1-1就業與失業的意義
28-1-2失業率與失業救濟
二、家庭經濟規劃
公民
28-2-1開源
28-2-2節流
三、理財與風險
公民
28-3-1理財與投資工具
28-3-2理財與投資風險
單元六經濟發展的倫理規範
一、工作倫理
公民
29-1-1正確的工作觀
29-1-2遵守職業道德
二、企業倫理
公民
29-2-1回饋社會大眾
29-2-2落實企業倫理
29-2-3遵守相關法律
三、環境倫理
公民
29-3-1相關環境議題
29-3-2綠色經濟與永續發展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南一版─國中社會【九下/社會6】知識架構對應版本
九下(社會6)
目次
LearnMode學習吧知識架構
地 理 科
單元一非洲
一、自然環境
地理
26-1-1非洲區域畫分(如北非、東非…等)
26-1-2非洲地形
26-1-3非洲氣候
二、人文特色
地理
26-1-4非洲族群與文化
26-1-5非洲經濟發展
26-1-6非洲困境與展望(環境問題、貧窮問題、疾病問題、未來展望)
單元二大洋洲與兩極地區
一、大洋洲
地理
26-2-1三大群島
26-2-2澳洲
26-2-3紐西蘭
二、兩極地區
地理
26-3-1兩極概說(寒漠景觀、永晝永夜)
26-3-2北極地區
26-3-3南極地區
單元三全球經濟議題
一、全球經濟發展
地理
21-1-1交通革新
21-1-2全球化與全球經濟發展(跨國企業與國際分工)
二、全球經濟的競爭與合作
地理
21-3-1國際性經濟組織(如世界貿易組織…等)
21-3-2區域性經濟組織(如歐洲聯盟…等)
三、全球經濟發展的現象
地理
21-2-1貧富差距擴大
21-2-2跨國勞工移動與問題
21-2-3文化擴散與衝突
單元四全球環境議題
一、氣候變遷
地理
22-1-1影響氣候變遷的因素(如人類活動…等)
22-1-2氣候變遷的影響(如海水面上升、環境災害、生物棲地的改變)
22-4-2永續經營與國際公約
二、生物多樣性
地理
22-3生態系統失衡
22-4-1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22-4-2永續經營與國際公約
三、水資源
地理
22-2-1水資源不足與爭奪
22-2-2水資源開發與保護
歷 史 科
單元一 十九世紀的民族主義與思潮
一、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
歷史
32-1-1西葡的殖民統治
32-1-2趁拿破崙稱霸歐洲展開獨立
32-1-3門羅宣言
二、巴爾幹半島的獨立運動
歷史
32-4-1民族與宗教複雜
32-4-2巴爾幹各國紛紛獨立
32-4-3歐洲的火藥庫
三、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歷史
32-2-1神聖羅馬帝國、萊因邦聯、日爾曼邦聯
32-2-2普魯士的興起、關稅同盟
32-2-3威廉一世、俾斯麥、德意志帝國成立
四、義大利王國的建立
歷史
32-3-1馬志尼、加富爾、加里波底
32-3-2義大利王國的成立
五、日本的明治維新
歷史
32-5-1幕府時代(武士道精神)
32-5-2江戶幕府、鎖國政策
32-5-3外力入侵、尊王攘夷、大政奉還
32-5-4明治維新、甲午戰爭、日俄戰爭
六、十九世紀的文化發展
歷史
32-6-1浪漫主義
32-6-2寫實主義
32-6-3印象派
單元二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帝國主義的發展
歷史
33-1-1工業革命、社會達爾文主義
33-1-2亞洲、非洲、拉丁美洲
二、第一次世界大戰
歷史
33-2-1三國同盟、三國協約
33-2-2塞拉耶佛事件
33-2-3同盟國、協約國
33-3-1壕溝戰
33-3-2俄國退出戰場(十月革命)
33-3-3美國參戰
33-3-4協約國勝利
三、巴黎和會與國際聯盟
歷史
33-4-1三巨頭、十四點原則
33-4-2凡爾賽條約、國際聯盟
四、二十世紀初的文化發展
歷史
33-5二十世紀初期的社會文化
單元三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民族復興運動
歷史
34-1-1朝鮮:三一運動
34-1-2中國:五四運動
34-1-3印度:不合作運動
34-1-4土耳其:西化運動
二、蘇聯共產政權的建立
歷史
34-2-1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34-2-2列寧、史達林
三、經濟大恐慌
歷史
34-3-1美國孤立主義、關稅壁壘
34-3-2羅斯福的新政
四、一次大戰後日、義、德的發展
歷史
34-4-1義大利法西斯黨
34-4-2德國納粹黨
五、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聯合國成立
歷史
34-5-1美國孤立主義、英法姑息政策
34-5-2亞洲戰場:蘆溝橋事變
34-5-3歐洲戰場:德侵波蘭
34-5-4歐亞兩戰場合流:珍珠港事變
34-5-5義德日投降
34-6-1中美英蘇發起
34-6-2大會、安全理事會(聯合國軍隊)、經濟社會理事會
34-6-3常任理事國有否決權
單元四現代世界秩序變遷與全球關連
一、冷戰的形成
歷史
35-1-1馬歇爾計劃、圍堵政策
35-1-2軍備競賽
二、冷戰下的危機
歷史
35-2-1柏林危機
35-2-2古巴危機
三、區域衝突
歷史
35-2-3韓戰
35-2-4越戰
四、以阿衝突
歷史
35-2-5以阿衝突
五、第三世界
歷史
35-3-1亞非國家的興起
35-3-2亞、非、拉丁美洲國家第三世界
六、冷戰結束
歷史
35-4-1戈巴契夫的改革
35-4-2東歐非共化
35-4-3柏林圍牆拆除、兩德統一
35-4-4蘇聯瓦解、獨立國家國協成立
35-4-5後冷戰時期的衝突(南斯拉夫危機)
七、區域統合
歷史
35-5-1歐洲(歐盟)
35-5-2亞洲(東南亞國協)、APEC
35-5-3NAFTA
八、多元的世界新秩序
歷史
35-6-1大眾文化的流行
35-6-2全球化的趨勢
35-6-3多元文化的並立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單元一全球化的資訊傳播與文化交流
一、全球化與資訊社會
公民
二、全球化下的傳播媒體
公民
31-1-1傳播科技的類型
31-1-2傳播科技的功能
31-1-3傳播科技的衝擊
31-1-4閱聽人對於傳播媒介的認知
三、全球化下的文化交流
公民
30-1-1文化交流模式
30-1-2文化交流原則
30-1-3本土文化變遷
30-1-4外來文化的影響
30-2-1對個人的衝擊
30-2-2對社會的衝擊
單元二科技發展與科技倫理
一、資訊科技與資訊倫理
公民
二、智慧財產權
公民
24-4-1違反著作權法
31-2-1智慧財產權的意義
31-2-2相關法律規範
三、生物科技與生命倫理
公民
31-3-1生物科技
31-3-2科技發展的方向
單元三國際社會
一、國際社會的互動
公民
32-1-1國際合作
32-1-2國際援助
32-1-3國際交流
32-1-4國際衝突
二、認識國際組織
公民
32-2-1全球性國際組織
32-2-2區域性國際組織
32-2-3 政府及非政府組織
三、國際組織的功能
公民
32-3-1化解國際社會衝突
32-3-2保障國際社會安全
32-3-3促進國際社會發展
四、臺灣的國際參與
公民
32-4-1我國的國際地位
32-4-2我國參與的國際組織
32-4-3國民外交
單元四世界公民
一、世界公民的國際觀
公民
二、世界各國面臨的課題
公民
33-1-1環境問題
33-1-2貧富差距問題
33-1-3疾病問題
33-1-4國際犯罪
33-1-5恐怖活動
33-2-1縮短貧富差距
33-2-2 疾病預防
33-2-3追求安定與和平
33-2-4環境生態的維護
三、世界公民的基本素養
公民
11-4-2終身學習
30-3-1肯定自我文化
30-3-2尊重不同文化
30-3-3擴展國際視野
33-3世界公民的責任
Top(返回頁首) / ★返回版本對照總表
延伸文章資訊
- 1國中社會版本對照表 - 學習吧
教材版本對照 ... 1-2 臺灣原住民的遷徙與傳說, 歷史, 2-2-1 族群與社會組織 ... 2-3 各方勢力在臺灣的競逐, 歷史, 3-3-1 建城與基督教傳播 · 3-4-1 建城與天...
- 2第四章歷史教材的內容分析
今中學的歷史教材進行內容分析,以現今各版本的高中歷史課本、國. 中課本「認識台灣—歷史篇」為分析素材,分析檔案在這些歷史教材. 中被使用的方式以及台灣史在這些 ...
- 3歷史教育與和平:教材教法的反思與突破 - 博客來
書名:歷史教育與和平:教材教法的反思與突破,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0513196,頁數:330,出版社:國家教育研究院,作者:甄曉蘭,出版日期:2016/12/01, ...
- 4閱讀素養與中學歷史教材教法| 誠品線上
作者, 莊德仁.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閱讀素養與中學歷史教材教法:本書可謂是近年來台灣教育改革的小縮影,將熱門的教育議題與理論,如:閱讀 ...
- 5同樣的中國歷史不同的兩岸教科書- BBC News 中文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不同史觀指導下的教科書究竟有哪些迥異?哪些部分的爭議最大?這些南轅北轍如何透露了近年來兩岸動蕩又微妙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