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28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印度是禁欲苦行的風行國,故當佛教淪為密教之左道而行男女之大樂後即告滅亡,耆那教則歷二千五百年,迄今仍在印度流行。

六師外道,從佛典中看,可謂一無是處,實則考察彼 ... 印度佛教史28 價值的革新派。

事實上,在佛陀前後的一、二百年間,印度的思想界極混雜,歸納起來,大致可分四類:1.正統的婆羅門教。

2.習俗的信仰,此係以史詩為中心的思想,他們是以梵天、維修奴、濕婆等三神為中心的婆羅門教的通俗化。

3.哲學,例如六派哲學之大部分已在成立中。

4.反《吠陀》的沙門團。

反《吠陀》的各派,均有其特種的主義及其教團的組織,此等教團為了與婆羅門區別起見,即以沙門(Śramaṇa勤息)來命名。

故在佛陀介紹各派意見時,便稱之為「或沙門,或婆羅門」,各派之稱佛陀,也以「大沙門」或加上釋尊之姓「沙門瞿曇」呼之。

當時的沙門團很多,佛典中有九十六種外道的記載,其中最有名的外道沙門,便是六師外道。

六師外道 六師外道的有關記載,見於小乘經律的有很多,今以《長阿含經》第二十七經《沙門果經》為準,介紹他們的名字如下: 不蘭迦葉(Pūraṇa-Kāssapa):為倫理的懷疑者,否定善惡之業有其相應之根,故倡無作用論。

末伽梨瞿舍利(MakkhaliGosāla):此為邪命外道之祖,倡無因而有論。

乃是耆那教的一派,在佛世極有勢力,除了耆那教,他是其餘五師中最盛大者。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AjitaKeśakambala):否定靈魂之說,倡唯物論,以快樂為人生之目的,排斥一切嚴肅的倫理觀念,此亦即是順世外道。

婆浮陀伽旃那(PakudhaKaccāyana):主張心物永不消滅,倡世間常存論。

散若夷毘羅梨沸(SañjayaBelaṭṭhiputta):為詭辯派或捕鰻論者,舍利弗(Śāriputra)及目犍連(Mahāmaudgalyāyana),即是此派出身而皈信佛教的。

尼乾陀若提子(Nigaṇṭha-Nātaputta):這就是耆那教之始祖摩訶毘盧(Mahā-vira),他出世稍早於釋尊,也是王子出身。

此派以命(Jīva)及非命之(Ājīva)之二元論而說明一切,故也是否定有上帝造物觀念的無神論者。

其實踐方面,則以極端的苦行及嚴守不殺生為特色。

印度是禁欲苦行的風行國,故當佛教淪為密教之左道而行男女之大樂後即告滅亡,耆那教則歷二千五百年,迄今仍在印度流行。

六師外道,從佛典中看,可謂一無是處,實則考察彼等之思想,固然不及佛固賈堪布教之合理,但也未必盡如佛經之結集者們所以為的那樣。

首頁 目錄上層 上頁 下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