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 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其他六位,在佛教中,習慣上稱之為「六師外道」: 一、富蘭迦葉(或譯為不蘭迦葉):出身首陀羅族,終身裸體。

依《長阿含二七沙門果經》的描述,他是個徹底的道德否定 ...  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莊春江編著1992/9初稿,2016/9/4更新 第一章 印度的宗教文明   第三節新興教派的思想   《奧義書》帶來了自由的思潮,產生了一些新興教派,佛教是其中之一。

這些新興教派,除了佛教與耆那教之外,所留下來的文獻資料並不多,只能大略地瞭解其主張而已。

依佛教典籍:《雜阿含一0五經》,外道仙尼對佛陀的詢問,以及《長阿含二七沙門果經》中阿闍世王的描述,知道當時有名氣與影響力的思想家有七位,世尊是其中之一。

其他六位,在佛教中,習慣上稱之為「六師外道」:   一、富蘭迦葉(或譯為不蘭迦葉):出身首陀羅族,終身裸體。

依《長阿含二七沙門果經》的描述,他是個徹底的道德否定論者,主張為惡無惡報,為善亦無福報。

所謂在「恆水(恆河)南岸臠割眾生,無有惡報,在恆水北岸為大施會,施一切眾生、利人等,亦無福報。

」這樣極端奇異的思想,在當時卻也能有一定的信眾,也許正是反應了一些人,對當時社會制度,與道德標準的不滿吧!   二、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或譯為阿夷多翅舍欽婆羅):他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唯物論者,依《長阿含二七沙門果經》的描述,他主張人是由地、水、火、風等「四大」所組成的,命終之後,必然是「地大還歸地,水還歸水,火還歸火,風還歸風」。

所謂人死後,塵歸塵,土歸土,除此以外,就沒有其它的了。

佛陀稱這種講法為「斷滅論」。

這種斷滅論,否定了物質以外的精神力量,自然也否定《奧義書》以來的「業報輪迴」說,印度人稱此為「順世派」。

儘管如此,他們的行為表現,卻又是律己甚嚴,苦行度日。

這個教派,也在印度流傳了很久。

  三、迦羅拘陀迦栴延(或譯為浮陀伽旃延、迦羅鳩馱迦旃延、婆浮陀那旃那、婆浮陀伽旃延):在《長阿含二七沙門果經》中,描述他主張「無因無緣眾生染著,無因無緣眾生清淨」,眾生是沒有能力去改變自己「既定」的命運的,一切「定在數中」。

另外他也是一位唯物論者,認為一切眾生,都是由地、水、火、風、苦、樂、命我(壽命)等七種要素所組成的,這七種要素「非化非作,不可毀害」,「若苦若樂,若善不善,投之利刀,無所傷害」。

意思是說:這七種元素永恆存在,不會被傷害。

所以,歸結為「命亦無害」;不會有真正死去的人,自然也沒有殺人的人,「無作無受,無說無德,無有念者,及以教者」;既沒有造業,也就不會受業報,所以沒有有德者,自然也不必講求修行。

在這樣常恆唯物論的觀點下,發展出另一種型態的道德與善惡業報的否定論。

  四、散若夷毘羅梨沸(或譯為刪闍耶毘羅胝子、先闍那毘羅胝子):他是對「有、無、有無、非有非無」拒絕判斷的不可知論者。

他認為以主觀的見解,作相互的批評,是徒勞無益的。

真理、是非、善惡是難以判斷的,所以,應該捨棄這樣的探求,老實嚴謹地修習禪定,才是明智之舉。

所以也被稱為「詭辯論」者、「不死矯亂論」者或「捕鰻論」者。

  釋尊的二大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在成為佛弟子之前,就是師事散若夷毘羅梨沸,從其遊學的。

  五、末伽梨瞿舍利(或譯為末伽梨瞿舍梨):在《長阿含二七沙門果經》中,描述他是主張「無施、無與、無祭祀法;無善惡、無善惡報;無有今世、亦無有後世;無父、無母;無天、無化、無眾生。

」他曾與耆那教教主尼乾子在一起共同修行,所以有些行徑與耆那教相同,如裸體、持戒嚴謹、極端的自律苦行。

他主張人之善、惡;苦、樂,一切皆悉命定,既定的苦樂,於輪迴中不增不減,一直要等到輪迴的時間盡了,才能自然得解脫。

佛教稱此派是「邪命外道」。

  由於嚴格的持戒與苦行,雖然教義不盡合理,卻也能擁有廣大的信眾。

後來護持佛教的阿育王,也對此教派也大力護持。

這一派教團,在印度至少流傳到十四世紀左右。

  六、尼乾子(或譯為尼犍陀若提子、尼乾尼若提子、尼乾子若提子、或稱之為大雄、耆那):他與佛陀大致在同一時代、同一地區活動。

在六師外道中,教義與佛教最接近,勢力最龐大,流傳最久遠。

甚至於在目前,仍然存在於印度,比佛教在印度本土流傳得更久。

他與佛陀一樣,同是剎帝利族(王族)出身,結婚,並且在生有一女後才出家的。

他裸體苦行十二年後,自稱已達到全知者的境界。

  耆那教亦主張業報輪迴,但認為靈魂不是內藏於身體之內,而是寄生於動物與植物之內。

所以,耆那教特別重視五戒中的不殺生戒,連細微的蟲類亦不許殺害。

信徒並且因為避免殺生,也不從事農耕。

他主張靈魂具備有直觀能力、認識能力與清淨性,但會被一種細微的物質所妨礙,而無法顯現出來。

這種細微物,就稱為「業」。

「業」是一種物質,附在靈魂中,成熟結苦果或樂果後,才會離開靈魂,如此循環不已。

解脫,一方面就是要使「業」不再附著於靈魂之上,另一方面,就是要努力地讓已經附著的「業」,能早日成熟離開。

為了這樣的目的,一方面必須以合於道德的行為,來制止情欲,制御感覺器官,以免「業」來附著靈魂。

另一方面,則必需以苦行的熱力,來加速「業」的成熟。

所以這一派的主要修行內容,就是嚴守戒律與苦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