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空間及其使用之研究-以大龍峒保安宮為例- 政大學術集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欄位, 名稱. 題名: 廟宇空間及其使用之研究-以大龍峒保安宮為例. The Spatial usage of the Taiwanese traditional temple. 作者: 陳雅惠 Togglenavigation 主頁 Post-Print 關於學術集成 English 正體中文 文學院學位論文Item 研究者 學系 學術產出 文章檢視/開啟 (3069)(10255)(8941)(5977)(1999)(1509)(2119)(4947) 書目匯出 EndnoteRIS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格式資料匯出 GoogleScholarTM 搜尋 政大圖書館 學術資源探索系統 引文資訊 無doi欄位資料顯示引文資訊 社群sharing TAIR相關學術產出 >SimpleRecord >FullRecord 欄位 名稱 題名: 廟宇空間及其使用之研究-以大龍峒保安宮為例TheSpatialusageoftheTaiwanesetraditionaltemple作者: 陳雅惠Chen,YaHui貢獻者: 林美容Lin,MeiRong陳雅惠Chen,YaHui關鍵詞: 保安宮空間使用廟宇的社會功能Pao-antempleTemplespacetemplefunction日期: 2006上傳時間: 2009-09-1717:02:35(UTC+8)描述.abstract: 摘要臺灣的宗教信仰,以臺灣民間信仰最為蓬勃發展,臺灣的廟宇數量也與信徒人數成正比,臺灣素有「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之稱。

許多人的成長經驗中,對於廟宇空間並不陌生,但我們所經驗的廟宇空間,畢竟只是廟宇空間活動中冰山的一角,並不能呈現真實社會中廟宇空間的全貌。

因此,若要探討廟宇空間使用的全貌,就必須從空間使用與人群行為等,才能真實呈現出廟宇信仰的各個面貌。

本文選擇大龍峒保安宮作為田野觀察的對象,透過實際觀察人們在大龍峒保安宮的空間使用,初步有四點研究發現。

廟宇具有四種重要功能:文化教育、經濟、社會與宗教的功能。

一是宗教功能,保安宮透過這些誦經的法會,主要可以提供信眾解罪、祈福的功能。

另外,保安宮駐廟道士李繼昌道長,一年到頭提供解祭、收驚、補運、求光明等各項法事,提供信眾在運途低落、身體不適的心靈寄託。

此外,神明也提供宗教上的依靠,廟裡的效勞生認為透過身體勞力的付出,換取神明對於一家大小的保佑;二是經濟功能,保安宮自創建時期,便與四十四坎形成廟街聚落,其週邊的經濟效力不容小覷。

除了地方宮廟週邊的廟街、攤販、廟宇相關產業的經濟效益外,其實宮廟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三是社會功能,保安宮在社會與公益活動方面,可分為常態性與特殊狀況(機動性)的救濟活動。

另外,筆者發現保安宮的義工制度,提供另一種的社會福利。

保安宮就像最具人性尊嚴的養老院,它提供老人家排遣寂寞的空間,讓老人家在做義工的過程中,如簡單的打掃、顧金紙攤、折金紙、清理燭臺等,感受到他們被社會需要。

另外,廟裡很多人可以聊天互動,也提供他們社會人際關係上的需求;四是文化、教育功能,以保安宮為例,它用極致的古蹟建築,輔以藝文班、學術講座、道教學院等方式,傳遞一個地方廟宇的風華。

保安宮的規劃與實際空間使用行為存在落差,其落差來自人對於文化的認同與了解程度的不同。

此外,在空間使用上,內部人員與外部人員存在使用空間的不同;即使是內部人員也會因為職位、貢獻程度與可替換性的高低不同,造成空間分配與使用上的不一樣。

關鍵字:保安宮、空間使用、廟宇的社會功能AbstractTaiwanfolkbeliefisthemostvigorousdevelopmentinTaiwan'sreligiousbelief.Taiwan'stemplequantityalsohasthedirectratiowiththefollowerpopulation.Inmanypeople'sexperiences,theydo'ntfeelsstrangetothetemplespace,butthetemplespaceexperiencedislimited,itcertainlycannotpresentcompletepictureofthetemplespaceintherealsocietythe.Therefore,ifwewouldliketodiscussthecompletepictureofthetemplespaceused,itneedstobeconsideredfromthespatialusageandthepeople'sbehaviorand.Then,wecanreallypresentcompletepictureoftheTaiwan'stemplespace.Thisarticlechoosesacasestudyof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totakethefieldobservation.First,withactuallyobservingthepeople'sspatialusagein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thepreliminaryresearchdiscoveredthetemplehasfourimportantfunctions.Thesefourfunctionsaretheculturalandeducational,theeconomical,socialandthereligiousfunction.Speakingoftheculturalandtheeducationalfunction,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withitshistoricalsiteconstruction,takestheassistancewithliteraryartsclass,academiccourse,Taoisminstitutetotransmitsalocalitytemple'sculture;Intheeconomicalfunctionaspect,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sinceitwasfounded,thenforms44merchantsettlements,anditsperipheraleconomicalpotencydoesnotallowtobelittle,moreover,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itselfisahugeeconomicalbody,itsrelatedeconomicactivityalsohasthemovingforce;Thethirdoneisthesocialfunction.Inrecentyears,becausetheTaiwantemplehadthemassivesocialresources,ithadbeenengagedinthesocialpublicwelfareactivityandthephilanthropy.Insocialandthepublicwelfareactivityaspect,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maydivideintothehabitandthemobilereliefactivity.Moreover,theauthordiscoveredthevolunteersystemof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providestheoldpersontodispelboredomlonelyandsocialactivity;TheFourthoneisthereligiousfunction,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staoistpriestprovideseachtaoismritualproceduresallyearlong,enablestheunluckyfollowertohavethedependence.Inaddition,thegodsalsoprovidereligiousdependence,thevolunteersinthetempleexchangefamilymembers'safetywiththeirlabors.Secondly,thisarticlethattheactualspatialof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doesn'tmatchforitsoriginalplanbecausethedifferencesinpeople'sconsiderations.Inaddition,inthespatialusage,internalpersonnelisdifferentfromexteriorpersonnel;Eveniftheinternalpersonnelcanalsobecauseoftheposition,thecontributiondegreecreatedifference.Keywords:Templespace,securitypalace,spatialuse,templefunction,user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一、原始史料[清]丁邵儀,《東瀛識略》,台北:台灣銀行,1957。

[清]江日昇,《台灣外記》,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清]李元春,《臺灣志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清]余文儀,《續修臺灣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清]范咸等,《重修臺灣府志》,台北:台銀,1961年11月。

[清]林豪,《東瀛記事卷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清]吳贊誠,《漳州府志選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清]吳錫璜,《同安縣志》,台北市:福建省同安縣同鄉會,1986。

[清]陳培桂等,《淡水廳志》,台北:台銀,1963年8月。

[清]陳文達等,《臺灣縣志》,台北:台銀,1961年6月。

台灣總督府,《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台北:捷幼出版社,1993。

方豪等纂修,《台北市志稿・社會志》,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編印,1965。

琪樹,《保安宮雜記》,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1953。

溫國良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纂:宗教史料彙編》(明治二十八年十月至明治三十五年四月),台北:臺灣省文獻會,1999。

二、專書王貴祥,《文化、空間圖式與東西方建築空間》,臺北:田園城市出版,1998。

王武烈,《寺廟文化的迷失與覺醒》,臺北市:商鼎,2003。

台北保安宮,《保生大帝吳真人傳》,台北:台北保安宮,1961。

台北保安宮,《保生大帝靈籤語譯本》,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1997。

台北保安宮,《2004大龍峒保安宮醮典之美》,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2004。

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等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2003。

伊利亞徳(Mircea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2000。

李乾朗;康諾錫;俞怡萍等著,《大龍峒保安宮建築與裝飾藝術》,台北:台北保安宮,1997。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1987。

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台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7。

江燦騰主編;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中譯,《臺灣的藝陣》,台北:東大,2005。

何寧,《淮南子•修務訓》,北京市:中華書局。

宋光宇,《宗教與社會》,台北:東大,1995。

林會承,《傳統建築手冊》,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5。

林美容,《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增訂本》,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

林勝俊,《台灣寺廟的職權與功能之研究》,台北:文史哲,1988。

林以夫,《民俗台灣》第四輯,台北:武陵,1999。

林以夫,《民俗台灣》第六輯,台北:武陵,1999。

吳永猛;謝聰輝合著,《台灣民間信仰儀式》,臺北縣蘆洲市:空中大學,2005。

吳梓明編,《宗教社會角色重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2002。

姜義鎮,《臺灣的鄉土神明》,台北:臺原,1995。

高承,《事物紀原》,臺北市:臺灣商務,1971。

夏鑄九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88。

徐明福,《臺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台北:胡氏圖書,1993。

張介人編,《台北保安宮專誌》,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董監事會,1981。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2001。

阮昌銳,《台灣民間宗教之研究》,台北:省立博物館出版部,1990。

黃慶生,《寺廟經營與管理》,台北:永然文化出版社,2000。

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5。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台灣舊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出版社,1989。

漢學研究中心主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建會,1995。

漢寶德,《建築、社會與文化》,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雜誌,2002。

廖武治主編,《大龍峒保安宮》,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1998。

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宗教建築藝術導覽》,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1998。

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保存經驗》,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2002。

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民俗藝術節專輯》,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2004。

陳彥仲、黃麗如等著,《臺灣的藝陣》,台北:遠足文化,2003。

關華山,《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1989。

魏淑貞,《臺灣廟與文化大系(五)保生大帝卷》,台北:自立晚報社,1994。

鄭志明,《臺灣民間的宗教現象》,台北縣中和市:大道文化,1996。

Feuchtwang,Stephan,“DomesticandCommunalWorshipinTaiwan”,pp.123-7inA.P.Wolf,ed.,ReligionandChineseSociety,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74)Hall,EdwardT.,TheHiddenDimension.N.Y.:Doubleday&Co.(1966)Wolf,Arthurp.,“Gods,Ghosta&Ancertors”,pp.176-182inA.P.Wolf,ed.,ReligionandChineseSociety,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74)三、一般論文大龍峒保安宮,〈感受民俗新魅力-大龍峒保安宮保生文化祭〉,《傳統藝術》7:46-48,2001。

王見川;李世偉,〈日據以來大龍峒保安宮的概況〉,《台北文獻》直字135期:62-64,2001.3。

林美容,〈臺灣保生大帝信仰及其廟宇相關書目〉,《臺灣文獻》56(2):153-178,2005.06。

林瑋嬪,〈臺灣廟宇的發展:從一個地方庄廟的神明信仰、企業化經營以及國家文化政策的影響談起〉,《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2:56-92,2004.06。

吳培暉,〈臺灣現代廟宇的營建體系與其社會文化之分析-以臺南市關帝廳為例〉,《文化與建築研究集刊》9:1-25,2003.06。

陳梅卿,〈臺灣廟宇角色的現代轉變:以廣澤尊王廟宇為例〉,《臺灣文獻》56(2):47-82,2005.06。

謝宗榮,〈臺灣傳統民間信仰廟宇建築的空間藝術-以鹿港古蹟級寺廟為例,《臺灣文獻》,48(2):73-98,1997.06。

張崑振;徐明福;林美容,〈清代臺灣的齋堂建築〉,《臺灣史料研究》13:87-118,1999.05。

張珣,〈大甲媽祖進香儀式空間的階層化〉收入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5,第351-390頁張珣,〈保安宮的醫療文化與服務〉,《大道》42,2006年1月,第12-15頁。

張珣,〈保安宮的醫療文化與服務〉收入「第九屆宗教與行政學術研討會:宗教資源運用與管理」,台北縣淡水:真理大學與台灣宗教學會主辦,2006年4月28~29日,第101-117頁。

關華山,〈談臺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1989,第27-61頁。

廖武治,〈神氣重現,老廟再創新生機-大龍峒保安宮的修復保存〉,《傳統藝術》17:48-51,2002。

賴子清,〈大龍峒孔廟與保安宮脞談〉,《臺北文獻》直字74:189-218,1985。

簡惠貞,〈觀光型廟宇公關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保安宮節慶活動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4(下):537-561,屏東:屏東師範學院,2001。

Charette,Rick,〈BaoanTemple--OnwardDaoistSoldiers〉,《DiscoverTaipei》33:11-15,2003。

Hwang,Jim,〈Restoration,NotRejuvenation〉,《FreeChinaReview》48(2):24-31,1998。

Logan,Christopher,〈BirthdayPartyForAThousand-Year-OldDoctor〉,《DiscoverTaipei》16:50-52,2000。

四、博、碩士論文尤文良,「鹿港街、庄廟宇的神聖空間及其內涵」,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王鏡玲,「台灣廟宇建構儀式初探─以MirceaEliade神聖空間建構的觀點」,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文毓義,「台灣傳統式廟宇的空間系統及其轉變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林政逸,「廟宇文化空間與社群互動之關係-三峽清水祖師廟的個案研究」,台北:國立中興大學都見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侯錦雄,「台北市鄰里公園空間使用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張崑振,「台灣傳統齋堂神聖空間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建築學所博士論文,1998。

藍志玟,「台北大龍峒聚落之研究(1802-1945)」,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1。

高麗珍,「台灣民間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台北: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周雪惠,「台灣民間信仰的宗教行為之探討」,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林淑鈴,「寺廟政策與寺廟活動之研究-以兩座媽祖廟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黃郁文,「鹿港寺廟空間研究-俗民文化與空間形式探微」,台中:東海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描述: 碩士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9215600795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60071資料類型: thesis DC欄位 名稱 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林美容zh_TWdc.contributor.advisorLin,MeiRongen_USdc.contributor.author陳雅惠zh_TWdc.contributor.authorChen,YaHuien_USdc.creator(作者)陳雅惠zh_TWdc.creator(作者)Chen,YaHuien_USdc.date(日期)2006en_USdc.date.accessioned2009-09-1717:02:35(UTC+8)-dc.date.available2009-09-1717:02:35(UTC+8)-dc.date.issued(上傳時間)2009-09-1717:02:35(UTC+8)-dc.identifier(其他Identifiers)G0921560071en_USdc.identifier.uri(URI)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56-dc.description(描述)碩士zh_TWdc.description(描述)國立政治大學zh_TWdc.description(描述)宗教研究所zh_TWdc.description(描述)92156007zh_TWdc.description(描述)95zh_TWdc.description.abstract(摘要)摘要臺灣的宗教信仰,以臺灣民間信仰最為蓬勃發展,臺灣的廟宇數量也與信徒人數成正比,臺灣素有「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之稱。

許多人的成長經驗中,對於廟宇空間並不陌生,但我們所經驗的廟宇空間,畢竟只是廟宇空間活動中冰山的一角,並不能呈現真實社會中廟宇空間的全貌。

因此,若要探討廟宇空間使用的全貌,就必須從空間使用與人群行為等,才能真實呈現出廟宇信仰的各個面貌。

本文選擇大龍峒保安宮作為田野觀察的對象,透過實際觀察人們在大龍峒保安宮的空間使用,初步有四點研究發現。

廟宇具有四種重要功能:文化教育、經濟、社會與宗教的功能。

一是宗教功能,保安宮透過這些誦經的法會,主要可以提供信眾解罪、祈福的功能。

另外,保安宮駐廟道士李繼昌道長,一年到頭提供解祭、收驚、補運、求光明等各項法事,提供信眾在運途低落、身體不適的心靈寄託。

此外,神明也提供宗教上的依靠,廟裡的效勞生認為透過身體勞力的付出,換取神明對於一家大小的保佑;二是經濟功能,保安宮自創建時期,便與四十四坎形成廟街聚落,其週邊的經濟效力不容小覷。

除了地方宮廟週邊的廟街、攤販、廟宇相關產業的經濟效益外,其實宮廟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三是社會功能,保安宮在社會與公益活動方面,可分為常態性與特殊狀況(機動性)的救濟活動。

另外,筆者發現保安宮的義工制度,提供另一種的社會福利。

保安宮就像最具人性尊嚴的養老院,它提供老人家排遣寂寞的空間,讓老人家在做義工的過程中,如簡單的打掃、顧金紙攤、折金紙、清理燭臺等,感受到他們被社會需要。

另外,廟裡很多人可以聊天互動,也提供他們社會人際關係上的需求;四是文化、教育功能,以保安宮為例,它用極致的古蹟建築,輔以藝文班、學術講座、道教學院等方式,傳遞一個地方廟宇的風華。

保安宮的規劃與實際空間使用行為存在落差,其落差來自人對於文化的認同與了解程度的不同。

此外,在空間使用上,內部人員與外部人員存在使用空間的不同;即使是內部人員也會因為職位、貢獻程度與可替換性的高低不同,造成空間分配與使用上的不一樣。

關鍵字:保安宮、空間使用、廟宇的社會功能zh_TWdc.description.abstract(摘要)AbstractTaiwanfolkbeliefisthemostvigorousdevelopmentinTaiwan'sreligiousbelief.Taiwan'stemplequantityalsohasthedirectratiowiththefollowerpopulation.Inmanypeople'sexperiences,theydo'ntfeelsstrangetothetemplespace,butthetemplespaceexperiencedislimited,itcertainlycannotpresentcompletepictureofthetemplespaceintherealsocietythe.Therefore,ifwewouldliketodiscussthecompletepictureofthetemplespaceused,itneedstobeconsideredfromthespatialusageandthepeople'sbehaviorand.Then,wecanreallypresentcompletepictureoftheTaiwan'stemplespace.Thisarticlechoosesacasestudyof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totakethefieldobservation.First,withactuallyobservingthepeople'sspatialusagein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thepreliminaryresearchdiscoveredthetemplehasfourimportantfunctions.Thesefourfunctionsaretheculturalandeducational,theeconomical,socialandthereligiousfunction.Speakingoftheculturalandtheeducationalfunction,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withitshistoricalsiteconstruction,takestheassistancewithliteraryartsclass,academiccourse,Taoisminstitutetotransmitsalocalitytemple'sculture;Intheeconomicalfunctionaspect,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sinceitwasfounded,thenforms44merchantsettlements,anditsperipheraleconomicalpotencydoesnotallowtobelittle,moreover,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itselfisahugeeconomicalbody,itsrelatedeconomicactivityalsohasthemovingforce;Thethirdoneisthesocialfunction.Inrecentyears,becausetheTaiwantemplehadthemassivesocialresources,ithadbeenengagedinthesocialpublicwelfareactivityandthephilanthropy.Insocialandthepublicwelfareactivityaspect,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maydivideintothehabitandthemobilereliefactivity.Moreover,theauthordiscoveredthevolunteersystemof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providestheoldpersontodispelboredomlonelyandsocialactivity;TheFourthoneisthereligiousfunction,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staoistpriestprovideseachtaoismritualproceduresallyearlong,enablestheunluckyfollowertohavethedependence.Inaddition,thegodsalsoprovidereligiousdependence,thevolunteersinthetempleexchangefamilymembers'safetywiththeirlabors.Secondly,thisarticlethattheactualspatialofTaipeiDalongdongPan-antempledoesn'tmatchforitsoriginalplanbecausethedifferencesinpeople'sconsiderations.Inaddition,inthespatialusage,internalpersonnelisdifferentfromexteriorpersonnel;Eveniftheinternalpersonnelcanalsobecauseoftheposition,thecontributiondegreecreatedifference.Keywords:Templespace,securitypalace,spatialuse,templefunction,useren_US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次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動機………………………………………………………………1第二節前人研究……………………………………………………………4一、廟宇空間相關研究……………………………………………………4二、保安宮相關研究………………………………………………………7第三節研究目的與範圍……………………………………………………12一、研究目的……………………………………………………………………12二、研究範圍……………………………………………………………………12第四節研究方法與架構……………………………………………………13一、研究目標與方法……………………………………………………………13二、研究流程與架構……………………………………………………………15第二章大龍峒保安宮概況……………………………………………………17第一節歷史:神與廟………………………………………………………18一、神明的來源與屬性…………………………………………………………18二、廟宇的建立與沿革………………………………………………………32三、廟宇的組織架構……………………………………………………………36第三節廟宇的例行活動…………………………………………………40一、宗教與祭祀活動……………………………………………40二、社會、公益活動…………………………………………44三、藝文活動……………………………………………………………………45第三章空間單元與組織……………………………………………………47第一節空間構成的元素…………………………………………………47一、主要建築的空間單元……………………………………………………48二、附屬建築的空間單元……………………………………………………55第二節空間單元的位置與關係…………………………………………56第四章空間使用觀察結果與分析………………………………………58第一節保安宮的一天……………………………………………………58第二節保安宮的空間使用觀察結果與分析……………………………62一、廟宇的功能性…………………………………………………63二、空間使用的差別………………………………………………72第五章研究發現與侷限…………………………………………………78參考書目………………………………………………………………………80附錄一、保安宮基本資料整理表……………………………………………87附錄二、保安宮祭祀及法會活動……………………………………………88附錄三、保安宮各殿的祭祀神明與其位置……………………………………90附錄四、保安宮空間使用對照圖表……………………………………………95附錄五、進出保安宮人物的行為模式………………………………………107附錄六、訪談資料………………………………………………………………110附錄七、觀察紀錄………………………………………………………………138圖表目錄圖表一、保安宮的地理位置圖……………………………………………………17圖表二、保安宮各殿的祭祀神明與其位置………………………………30-31圖表三、保安宮組織架構圖………………………………………………………39圖表四、保安宮空間配置圖………………………………………………………47圖表五、保安宮平面圖……………………………………………………………48圖表六、保安宮服務項目表………………………………………………………64zh_TWdc.format.extent183590bytes-dc.format.extent379330bytes-dc.format.extent650294bytes-dc.format.extent1057569bytes-dc.format.extent459598bytes-dc.format.extent166438bytes-dc.format.extent204335bytes-dc.format.extent1895961bytes-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dc.language.isoen_US-dc.source.uri(資料來源)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60071en_USdc.subject(關鍵詞)保安宮zh_TWdc.subject(關鍵詞)空間使用zh_TWdc.subject(關鍵詞)廟宇的社會功能zh_TWdc.subject(關鍵詞)Pao-antempleen_USdc.subject(關鍵詞)Templespaceen_USdc.subject(關鍵詞)templefunctionen_USdc.title(題名)廟宇空間及其使用之研究-以大龍峒保安宮為例zh_TWdc.title(題名)TheSpatialusageoftheTaiwanesetraditionaltempleen_USdc.type(資料類型)thesisen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參考書目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一、原始史料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清]丁邵儀,《東瀛識略》,台北:台灣銀行,1957。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清]江日昇,《台灣外記》,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清]李元春,《臺灣志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清]余文儀,《續修臺灣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清]范咸等,《重修臺灣府志》,台北:台銀,1961年11月。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清]林豪,《東瀛記事卷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清]吳贊誠,《漳州府志選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清]吳錫璜,《同安縣志》,台北市:福建省同安縣同鄉會,1986。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清]陳培桂等,《淡水廳志》,台北:台銀,1963年8月。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清]陳文達等,《臺灣縣志》,台北:台銀,1961年6月。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台灣總督府,《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台北:捷幼出版社,1993。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方豪等纂修,《台北市志稿・社會志》,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編印,1965。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琪樹,《保安宮雜記》,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1953。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溫國良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纂:宗教史料彙編》(明治二十八年十月至明治三十五年四月),台北:臺灣省文獻會,1999。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二、專書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王貴祥,《文化、空間圖式與東西方建築空間》,臺北:田園城市出版,1998。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王武烈,《寺廟文化的迷失與覺醒》,臺北市:商鼎,2003。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台北保安宮,《保生大帝吳真人傳》,台北:台北保安宮,1961。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台北保安宮,《保生大帝靈籤語譯本》,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1997。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台北保安宮,《2004大龍峒保安宮醮典之美》,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2004。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等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2003。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伊利亞徳(Mircea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2000。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李乾朗;康諾錫;俞怡萍等著,《大龍峒保安宮建築與裝飾藝術》,台北:台北保安宮,1997。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1987。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台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7。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江燦騰主編;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中譯,《臺灣的藝陣》,台北:東大,2005。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何寧,《淮南子•修務訓》,北京市:中華書局。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宋光宇,《宗教與社會》,台北:東大,1995。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林會承,《傳統建築手冊》,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5。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林美容,《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增訂本》,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林勝俊,《台灣寺廟的職權與功能之研究》,台北:文史哲,1988。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林以夫,《民俗台灣》第四輯,台北:武陵,1999。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林以夫,《民俗台灣》第六輯,台北:武陵,1999。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吳永猛;謝聰輝合著,《台灣民間信仰儀式》,臺北縣蘆洲市:空中大學,2005。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吳梓明編,《宗教社會角色重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2002。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姜義鎮,《臺灣的鄉土神明》,台北:臺原,1995。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高承,《事物紀原》,臺北市:臺灣商務,1971。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夏鑄九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88。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徐明福,《臺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台北:胡氏圖書,1993。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張介人編,《台北保安宮專誌》,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董監事會,1981。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2001。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阮昌銳,《台灣民間宗教之研究》,台北:省立博物館出版部,1990。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黃慶生,《寺廟經營與管理》,台北:永然文化出版社,2000。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5。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台灣舊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出版社,1989。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漢學研究中心主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建會,1995。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漢寶德,《建築、社會與文化》,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雜誌,2002。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廖武治主編,《大龍峒保安宮》,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1998。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宗教建築藝術導覽》,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1998。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保存經驗》,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2002。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民俗藝術節專輯》,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2004。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陳彥仲、黃麗如等著,《臺灣的藝陣》,台北:遠足文化,2003。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關華山,《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1989。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魏淑貞,《臺灣廟與文化大系(五)保生大帝卷》,台北:自立晚報社,1994。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鄭志明,《臺灣民間的宗教現象》,台北縣中和市:大道文化,1996。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Feuchtwang,Stephan,“DomesticandCommunalWorshipinTaiwan”,pp.123-7inA.P.Wolf,ed.,ReligionandChineseSociety,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74)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Hall,EdwardT.,TheHiddenDimension.N.Y.:Doubleday&Co.(1966)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Wolf,Arthurp.,“Gods,Ghosta&Ancertors”,pp.176-182inA.P.Wolf,ed.,ReligionandChineseSociety,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74)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三、一般論文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大龍峒保安宮,〈感受民俗新魅力-大龍峒保安宮保生文化祭〉,《傳統藝術》7:46-48,2001。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王見川;李世偉,〈日據以來大龍峒保安宮的概況〉,《台北文獻》直字135期:62-64,2001.3。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林美容,〈臺灣保生大帝信仰及其廟宇相關書目〉,《臺灣文獻》56(2):153-178,2005.06。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林瑋嬪,〈臺灣廟宇的發展:從一個地方庄廟的神明信仰、企業化經營以及國家文化政策的影響談起〉,《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2:56-92,2004.06。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吳培暉,〈臺灣現代廟宇的營建體系與其社會文化之分析-以臺南市關帝廳為例〉,《文化與建築研究集刊》9:1-25,2003.06。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陳梅卿,〈臺灣廟宇角色的現代轉變:以廣澤尊王廟宇為例〉,《臺灣文獻》56(2):47-82,2005.06。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謝宗榮,〈臺灣傳統民間信仰廟宇建築的空間藝術-以鹿港古蹟級寺廟為例,《臺灣文獻》,48(2):73-98,1997.06。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張崑振;徐明福;林美容,〈清代臺灣的齋堂建築〉,《臺灣史料研究》13:87-118,1999.05。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張珣,〈大甲媽祖進香儀式空間的階層化〉收入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5,第351-390頁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張珣,〈保安宮的醫療文化與服務〉,《大道》42,2006年1月,第12-15頁。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張珣,〈保安宮的醫療文化與服務〉收入「第九屆宗教與行政學術研討會:宗教資源運用與管理」,台北縣淡水:真理大學與台灣宗教學會主辦,2006年4月28~29日,第101-117頁。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關華山,〈談臺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1989,第27-61頁。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廖武治,〈神氣重現,老廟再創新生機-大龍峒保安宮的修復保存〉,《傳統藝術》17:48-51,2002。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賴子清,〈大龍峒孔廟與保安宮脞談〉,《臺北文獻》直字74:189-218,1985。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簡惠貞,〈觀光型廟宇公關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保安宮節慶活動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4(下):537-561,屏東:屏東師範學院,2001。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Charette,Rick,〈BaoanTemple--OnwardDaoistSoldiers〉,《DiscoverTaipei》33:11-15,2003。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Hwang,Jim,〈Restoration,NotRejuvenation〉,《FreeChinaReview》48(2):24-31,1998。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Logan,Christopher,〈BirthdayPartyForAThousand-Year-OldDoctor〉,《DiscoverTaipei》16:50-52,2000。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四、博、碩士論文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尤文良,「鹿港街、庄廟宇的神聖空間及其內涵」,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王鏡玲,「台灣廟宇建構儀式初探─以MirceaEliade神聖空間建構的觀點」,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文毓義,「台灣傳統式廟宇的空間系統及其轉變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林政逸,「廟宇文化空間與社群互動之關係-三峽清水祖師廟的個案研究」,台北:國立中興大學都見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侯錦雄,「台北市鄰里公園空間使用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張崑振,「台灣傳統齋堂神聖空間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建築學所博士論文,1998。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藍志玟,「台北大龍峒聚落之研究(1802-1945)」,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1。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高麗珍,「台灣民間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台北: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周雪惠,「台灣民間信仰的宗教行為之探討」,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林淑鈴,「寺廟政策與寺廟活動之研究-以兩座媽祖廟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zh_TW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文獻)黃郁文,「鹿港寺廟空間研究-俗民文化與空間形式探微」,台中:東海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zh_TW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