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ccb1f5-9136-4f2c-bc5a-6e12943b0942.txt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五分法身為佛寶,滅理無為是法寶,聲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

... 下面: 滅理四諦滅諦涅槃。

... 這個四種,第一個叫「理體三寶」,那完全從理上面來特別講。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二〇〇〇年版第十二卷 【第二項 顯相】 「歸意」,那也就是講這個「翻邪三歸」當中六項當中的第一項,那就是歸意。

第二項「顯相」,歸意就是我們要皈投依靠,中心是在求救,那麼能救我們的對象呢?所以第二步要說明一下這個我們皈依的境,也就是《廣論》上面所謂的。

那麼這個《廣論》上面是把皈依的境的行相跟他的功德同時都說,那麼這裡就把它分兩部分來說:顯相跟功益。

實際上這個兩部分我們可以摻雜在一起,乃至於把這裡跟《廣論》的相互比較,那麼我們會更清楚地了解我們要皈依的對象是什麼樣的一個對象,乃至於為什麼要皈依,他為什麼我們求救了,皈依他能救。

現在先看文: 《戒疏》云:「有四種三寶。

說我們要皈依的是三寶,那麼如果細細地來分,很粗淺地說叫三寶──佛、法、僧,而仔細地分,那這個三寶又可以分成功四種: 一理體者。

如五分法身為佛寶,滅理無為是法寶,聲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

 二化相者。

如釋迦道王三千為佛寶,演布諦教為法寶,拘鄰等五為僧寶。

 三住持者。

形像塔廟為佛寶,紙素所傳為法寶,戒法儀相為僧寶。

 四一體者。

如常所論。

唯約心體義分三相,如《涅槃》說三寶同性等。

」 先看《行宗》的解釋。

《行宗》釋云:「他宗皆闕理寶,四位分別獨出今疏。

那個別的地方來分,三寶的種類分成三種,所以不是四個。

那麼今天我們的律祖說四個,多了一個理寶。

下面文: 初明理寶。

五分者戒定慧從因受名,解脫解脫知見從果彰號。

「五分」就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個三個是因,兩個是果。

下面: 滅理四諦滅諦涅槃。

學無學者初果已去同見真諦名理和僧。

然此理寶亦即同體,但望佛僧證理邊為別。

 化相中。

三千者所化之境。

諦教即四諦,法門雖多而以首者言之。

又四諦統攝凡聖因果,大小教門廣略異宜無出此四。

 住持中。

戒法是僧體,儀相即削染也。

 一體中。

如常論者即指經論之宗。

」 那現在看一下。

這個四種,第一個叫「理體三寶」,那完全從理上面來特別講。

那麼這個三寶就是「五分法身」是佛寶,「滅理無為」那就是這個法。

這個地方的說明這不是一個理論,這個是而且要是有證得的真正的這個證量,所以理體佛寶是五分法身。

那我們現在這個下面比較起來,就曉得說理體是什麼。

乃至於佛在世的時候,我們看見的這個釋迦世尊那個形相,那是形相叫「化相」,不是理體,這個理體他所證得的這個內涵才是。

當然這種說法也是有大小乘各別的不同,在《宗義寶鬘》上面關於這個概念就比較清楚地說明。

關於這一部分在家居士就不一定了解得很深,但是對於出家的同學,如果想深一層地了解那要分得清楚,因為將來個人的修學的目的跟他目的不一樣,所以說走法也有差別。

那麼所以法寶也就是所謂「滅理」,苦集滅道那個滅諦,證得二空,進一步來說那才是法寶。

那麼僧寶呢?不是說剃了個頭、受了戒就是,一定要證得諦理的,那小乘至少預流以上,那大乘的是見道以上,所以叫「學無學的功德」,這個才是僧寶。

那麼第二「化相」,這個「化」就是教化,到這個世界上來教化,從形相上面去講。

那佛就是化身佛,所以說釋迦如來「道王三千」,那他是這個真正的佛法當中的法王,那麼他攝化的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所以這是佛寶,那麼這是化相。

所以他講的、講演的、演布在世間的諦理,或者說四諦、二諦的教法,那是法寶。

那「拘鄰」就是阿若憍陳如的別名,因為佛證得佛果以後第一個度的就是他成聖果的,所以通常以他來代表證果的聖者。

那麼這個是世尊到世界上來教化的時候,存在世間我們看得見的這個真正的三寶的形相,或者說佛就是化身佛,那麼這個僧就是當初證得這個聖果的這個形相上面去看,從他證得的內涵看的話,那就是他的學、無學的滅諦之理,那就是屬於理體當中。

這個我們要把它分辨清楚,也就是說一個是性,這個裡邊的特徵;一個是相,外面的,表露在我們可以看得到的。

這兩個我們要把它分開。

那麼第三個「住持三寶」,住就是安住在世間,能夠維持、護持,把那個三寶、佛法留在世間的。

這個「形像塔廟為佛寶」,塔院裡邊我們現在的佛像那就是佛、佛寶,這安住在世間的,乃至於這個繪畫等。

那麼「紙素所傳為法寶」,那我們現在經論上面,所寫下來的這些都是法寶。

「戒法儀相為僧寶」,戒法就是特別的是我們出家人,納聖法在心胸當中,這個是講的體,儀相是外面,所以他下面有解釋。

剛才你們看那個《行宗》的解釋就很清楚,這是僧寶。

這個不一定,跟前面化相不一樣,這個就不一定是證真實的,那麼而這個是留住在世間,依照著這樣一步一步走上去。

所以一個是因,將來自然到後來上去這個果。

第四「一體三寶」,什麼叫「一體者如常所論」?一般來說那就是特別的指「心體義」,每個人的心體本身它具有這個說三樣東西。

那麼他這個眾生的心體當中具有的三樣下面會解釋,等一下到下面我們再說。

所以這個說法像《涅槃經》上面說的,《涅槃經》上面就叫三寶是同性等,有的時候我們稱它為「同體三寶」。

那麼這個是「顯相」前面一部分,我們再看十五頁上面這個第四行。

《芝苑》云:「眾生妄念,天真本具,一體三寶也。

那就是解釋剛才所謂一體三寶是什麼。

前面說所謂一體三寶就是約我們的心體,那麼而現在我們所有一切眾生他這個都在妄念當中,但是他那個心體本身卻是本來就具足的。

那麼這個雖然在妄念當中,但是他本來具有的這個心體,那這個就是一體三寶。

所以這個一體三寶是在眾生的因位上面來說,當如法照著這個所謂住持三寶或者化相三寶,佛在世的時候是化相三寶,佛涅槃以後就住持三寶,如果如理地一步一步地向上修學的話,那最後證得的這樣,所以這個就是理體。

下面看: 諸佛果德,清淨無染,理體三寶也。

最後證得佛果,真正地從那妄念當中、雜染當中漸漸地修行,離開了以後那個就是理體三寶。

下面說: 乘時利見,啟迪羣庶,化相三寶也。

那麼化相三寶是什麼呢?在「乘時利見」,就是真正在適當的時候,他一定有這個,在機緣相應的時候他就會到世間上來,然後啟發我們一切的眾生,這個就是化相三寶上面的。

垂裕後世,流及無窮,住持三寶也。

」 這個文字很容易了解。

這裡順便講一下,所謂那一體三寶。

這個心體本身它有一種功能,它心體本身它有覺照的能力,對吧!那我想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感覺得到的,對任何一個境你能夠感覺得到,照就是能夠觀、看那個東西,所以這個覺照本身那就是心體本身的佛寶。

然後這個時候它自己是有個規則,說這個是什麼、這個是什麼,一定有個軌範,那個是法寶,法是軌範嘛!然後僧是什麼?以和合為體。

所以你如果說真正地如法去這樣的話,那自然而然我們就相應,那就是僧寶。

所以這個心體本身,所以從任何一方面,從佛上面去看它也有這個,法本身也有這個,僧也有這個,所以我們稱這個有的時候叫同體三寶、一體三寶,這樣的原因。

了解了這一點就告訴我們,我們凡夫就因為這個認不清楚事實所以迷妄,那麼追逐著外面的境界,因此在這裡顛倒。

假定我們從這地方覺醒了以後,不被外面的境所轉,能夠真正地提持的話,那自然而然就會很快地就轉變過來。

這我們這個要分得清楚這個所謂一體三寶的特點。

那麼轉變過來靠什麼呢?或者是靠住持三寶,或者是靠化相三寶,最後的結果就得到的是理體三寶。

那麼究實說來,實際上我們一般特別是學佛法的人,特別就是學佛道的人,聲聞容或不太一樣,獨覺容或不太一樣,這個修學真正佛道,了解了佛法的真正中心,他一定是一佛乘,所以這個四種三寶都有它特別的意義。

說我們的心體本身本來就具有這種功能;那在什麼情況之下,為什麼具有這功能而不能呈現出來呢?欠缺緣,緣是什麼?住持三寶、化相三寶;最後證得的是理體三寶。

化相三寶流傳在世間的時間短,住持三寶留在世間的長。

以我們的釋迦世尊來說,他出世短短八十年,可是他的教法留在世間的話,通常有的說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萬年,一萬多年;有的說一千、一千、最後也一千,三千。

所以一萬二千比起八十年來差很多。

那麼有的佛這個比較長,可是總說起來,化相三寶一定比住持三寶要來得短。

所以修學佛道的時候一定是要長劫,而因為住持三寶這涵蓋的面廣,所以我們的確修學佛道增上生道是要生生增上的。

這個所以對於我們這個行相表面上去看,那這個好像,這個為什麼一定要說顯那個四種呢?你實在去看的話,那是有它的內涵。

再不然的話那我們很簡單來說,不妨用《廣論》的那個這種概念去看,他就說佛寶有這個功德,法寶有這功德,僧寶有這功德。

他為什麼救我們呢?因為他具有四種功德:他自己解決問題,他也了解別人,有悲心而不分親疏。

因此在這種原則之下,他要做的只有兩件事情,他的悲心廣緣一切,他的智慧可以真正地夠條件,所以他的業呢,在時時刻刻、任何的情況之下,一直在救我們。

當我們真正地了解了這個特點以後,這有什麼好處呢?喔!原來的問題中心不是有沒有三寶出世,而是說我們自己相應不相應。

當你真正看見了這一點,內心當中自然就非常強大的策勵心就起來了。

這個策勵心起來了以後,那對!就我們現在真正修行就需要這些。

所以他現在這地方說,從皈依以後要顯相的真正的目的在此。

我們現在繼續下面去看,「《戒疏》又云」,那還要重重地來深入說明。

那麼他無非有一個目的:讓我們了解這個三寶對我們的價值,然後啟發我們信心以及好樂心,這個信跟欲。

信跟欲起來了以後,那精進、願意向上的力量就有;這個精進向上的力量有了以後,那下面這個事情就好辦了。

看文:  初約義略釋初顯益二結名二引文廣釋《戒疏》又云:「此三益世,近拔三有,遠清二死。

希世獨達可重名寶。

那為什麼稱它為三寶呢?這個三樣東西它對我們世間有絕大的利益。

那麼請問什麼樣的利益呢?「近拔三有,遠清二死」,這個三句總共顯那個行相。

眼前來說,那個近、遠兩個是相對地來比的,能夠使我們從三有輪迴當中救脫出來,這個近的;然後遠的來看能夠清二死,二死──兩種死亡,一個分段生死、一個變易生死。

那麼為什麼用這二死來代表呢?因為世間最大的痛苦就是這個,而痛苦當中如果能夠真正把這兩樣東西解決,那所有的痛苦都解決。

所以講這個是總攝一句話,只有這個三樣──三寶,真正地能夠把我們的痛苦徹底地解除。

因此「希世獨達可重名寶」,這個是世間非常稀有的,叫「希世」;「獨達」,上面講再沒有比這個更高了,所以無上。

這個才是真正我們真正值得最貴重、值得我們尊重的,所以我們稱它為寶。

下面看: 故《寶性論》喻分六義。

《寶性論》上面用比喻來說明,用六種比喻來說明這個珍貴之處。

一希有義。

世寶貧窮所無,三寶薄福不遇。

二離垢義。

世寶體無瑕穢,三寶絕離諸漏。

三勢力義。

世寶除貧去毒,三寶六通難思。

四莊嚴義。

世寶嚴身令好,三寶能嚴法身。

五最勝義。

世寶諸物中勝,三寶諸有無上。

六不改義。

世寶鍊磨不變,三寶八法不動。

」 那麼下面先看那個《行宗》的解釋: 《行宗》釋云:「初約義略釋,上三句顯益。

近遠二字必對因果。

二死者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變易唯佛永盡。

希下一句結名。

希世者世間無故。

獨達者超諸有故。

那就是剛才上面的這個《戒疏》當中的第一段。

「故下」就是指《寶性論》上面來說: 故下次引文廣釋。

今用四種三寶對此六義。

這個用六個比喻來解釋三寶,那麼既然三寶的行相有四種,也不妨一一來對比一下。

初義通四。

那麼第一個就是「希有義」比喻當中。

這個希有義當中,他是說世間寶貝窮人是碰不到的,那麼三寶,福薄遇不到。

這裡要解釋一下,這個福是什麼樣的福?這個福跟世間的福,有一部分是共的,有一部分是不共的,我們要了解。

這個遇見三寶的福,必須在世間的福上面還要智慧。

世間的福是有福而無慧,而這種福往往是三世怨。

所以說單單有福都不一定,要有智慧相應的福,這個才能夠算,才能夠遇得到。

否則不遇還好,一遇就把你送下地獄,這話怎麼講?現在有很多人,世間的人,他滿有條件,遇見了三寶,不但不能接受,反而來反對你,反對的結果,下地獄。

佛法就這麼好,我們不要小看它,他反對下了地獄,還是比碰不到的人來得好,我想這個大家都清楚,這個就說明三寶的真正地無比地可貴。

這一句話之所以要特別說明,當然我們絕對不希望說比最差的人這種好,說下了地獄再來,喔!那個地獄是絕端痛苦、絕端痛苦!所以, 住持無信不遇。

然後這個要遇到的話,一定要積相當他的福德因緣。

這個就策勵我們,說我們怎麼樣才能夠積福德因緣?我們千萬不能用世間的標準來衡量,這句話講起來是非常容易噢,要做到是非常難、非常難。

你們自己好好去觀察,我們跑到外面,一下完全被那個世間的那個迷糊的概念把他矇住心眼。

這個點特別要注意,講那個道理是非常容易,你怎麼不被它矇住,那個就要福智兩樣東西。

這個智慧不夠的話,你不被他迷住的機會不大,可是這個智慧如果沒有福來培植的話,一樣地非常地嚴重。

世間人很多人腦筋非常好,腦筋非常好沒有福培植的話,他這個好腦筋不是用在這個如法的增上,反而會把自己送下地獄。

所以這個地方講的福薄,就是福智兩樣東西要互相增上才是,那麼這個所以住持不遇。

第二個, 化相無緣不遇,舍衛三億可以明之。

這個住持是叫「無信」,你沒有信心碰不到。

那麼這個化相呢,信心還不夠,還要加上緣分,所以下面說「舍衛三億可以明之」。

因為佛當初出世的時候在五印度,那舍衛國是世尊最常去的地方。

實際上那個地方的人一共有九億,不過那個九億不是我們現在一萬萬,印度那個億是有幾種億。

印度的億,百萬也叫億、千萬也叫億、萬萬也叫億。

它這個我們如果把它看成功現在的億的話,那個是個誤解。

所以到底是哪一個億,那我們就不知道,在我的想像當中可能是指百萬吧!所以說因為那個時候不大可能有這麼多人,不過我們是揣想而已。

這個印度一共那個時候它有九億人,世尊經常在那裡去的。

可是實際上只有這個三億的人不但看見世尊也聽見世尊,聽見而看見;其他的有三億人曉得有這麼一個人,沒看見過他;另外有三億人從來沒看見過,也不曉得有這麼一個人在。

也許拿我們的眼光來去看,好像有這個可能嗎?你們會不會這樣懷疑?這是如果我們腦筋直覺的、像普通一樣癡癡呆呆地去想,很容易。

還有如果說我們稍微進一步去想的話,那個可能是太大、太大了,而且不但是可能,絕對是事實。

我現在說一個比較簡單的事,當你們小的時候,如果你家裡沒有電視什麼,那你周圍其他的事情你知道不知道?不知道!假定說我們說長大了,雖然大一點,可是你在鄉下,也沒有這種電視、也沒有這種交通工具,到底這個你們這個家鄉周圍發生過什麼事情,你會不會全部知道?不知道呀! 所以不要說那個幾千年以前的事情,以我小的時候來說,那時候交通工具沒發達,不要說小孩子固然不知道,大人一樣。

所以很多大人到了一輩子,譬如說他住在鄉下,就沒進過城,城是什麼樣他不知道,這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你說那個時候的人生活這麼單純,這個就說明什麼?緣!就是我們總覺得在那裡,實際上不是噢!那要什麼樣的緣哪?那個要很大很大的善緣呀!那我們現在曉得了一切的都是業,這個業就是業緣,你是不是要真正種了這麼很好的業緣才能夠碰得到?因此我們遇見了要非常珍惜,因為我們自己的機會;萬一遇不到了,我們更要努力想辦法在這個上面努力。

理體局聖,凡愚不遇。

理體,那根本要證得聖果以後的事情。

一體二乘不遇。

因為一體根本不講,「我們的心體本身就是具有佛性的」,他不是這樣講。

他如果說具有佛性的話,他一定要修佛乘,不會修二乘。

這是那個「希有」。

第二義中,唯約理寶。

「第二義中」,第二是什麼呢?那就是「離垢義」。

世間的寶貝沒有瑕疵的,有瑕疵這就不稱為寶貝。

那麼三寶呢,「離絕」,完全斷絕、完全離開「漏」,漏就是雜染。

這個當中「唯約理寶」,這個四種三寶當中,只有理寶才完全具足。

所以, 《歸敬儀》云:住持三寶體是有為,具足漏染。

因為住持三寶就是我們現在的,佛當然是我們人為的,法也是我們寫出來的、印出來的,乃至於僧本身也就是剃了個頭而已,本身是這樣。

又云:化相體是無常,四相所遷,滅過千載,但可追遠用增翹敬。

那麼化相就是佛在世的時候,佛在世的時候,因為這個是化身,所以他是無常的。

因為只要是無常,「四相所遷」,生、住、異、滅。

而佛離開現在已經,拿道宣律祖來說「千年」,實際上這個千年是約數,已經不止千年了,「但可追遠用增翹敬。

」 據後一體在迷隨染。

故此三種皆無此義。

最後的「一體」呢,一體是對我們眾生分上的,就「迷」的分上說有這個功能。

這種功能之所以不顯出來,因為被這個雜染所染,所以他本來在雜染當中。

那麼現在這個第二義要離垢的,兜不上,所以說只有理體,而下面三種都沒有。

那當我們看見這些的時候,我們如果單單看那個文字,就說:「啊,這些文字到底放在那邊幹什麼?」當你看過了以後,然後你仔細地去想一想的話,是不是會策勵:「對呀!我也是眾生,我也具有佛性,那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沈在這裡呢?假定我不想要快樂也就罷了,可是我實際上想啊!那為什麼我得不到呢?」那你真正地這樣去看了這個東西,很認真地思惟觀察的話,那就策發我們真正向上的力量。

所以說了解這個理論以後,我們平常一定要設法不斷地策勵自己思惟。

反過來說是為了策勵我們思惟,所以我們才要聽聞,這個是有它的特別意義。

那現在我們再繼續下去。

第三喻中, 那第三義是講什麼呢?「勢力」,說世間的寶貝可以有幾個功效,一個貧窮可以拿掉,一個毒可以拿掉,這個都稱它為寶貝。

那麼三寶呢?「六通難思」,當然實際上三寶的真正的勢力還不止此,他這舉這樣的一個。

這個是 六通在人,唯對化相。

毒謂苦惱。

那麼這個地方特別地說一下,這個勢力本身拿前面的四種行相來比的話,因為這個六通只有人才有,理體三寶那個根本不去談,理性,不談。

所以下面說只有化相三寶,那化相三寶當中當然有,那是佛跟僧都有,所以說這個六通只有人具足。

那其他的住持三寶,住持三寶雖然是人,可是對不起,沒證聖果,沒有!一體三寶那是論那個心體,所以它也沒這種力量。

第四通四。

住持化相能發信仰,理體一體可以修證,皆是嚴身。

那「第四通四」,第四就是「莊嚴」。

這個莊嚴,世間的寶貝能夠莊嚴我們的世間的身體,三寶能夠莊嚴我們的法身。

這個每一樣都有,我們看。

「住持化相能發信仰」,住持三寶跟化相三寶,它對世間的眾生來說有什麼好處呢?能夠啟發他的信仰,有了信心就向上。

「理體一體可以修證」,那這個都是對我們的莊嚴。

而這裡住持、化相是因,然後這個因本身透過修證可以顯那個果,所以也特別地說明這因果關係,那使我們曉得我們怎麼樣照著次第該走上去。

第五亦通四。

第五是「最勝」,上面說世間的寶一切當中、我們有的東西當中最殊勝,三寶是在諸有當中、三有當中再沒有比這更好了。

餘三易解。

住持佛法雖是世物,莫不表示法身,功用無極。

那這個它最勝,譬如說理體三寶、化相三寶、一體三寶,它當然這個是最殊勝。

那麼說這個住持三寶,住持三寶不是都是我們人為的嗎?或者是人自己,或者人為的,那為什麼這個最勝呢?說它雖然是世間的,但是這是表示佛法。

由於必須透過這個才能夠真正產生效果,所以這個是因,而這個因還必不可少,如果你要得那個果的話必不可少。

所以說真正由於這個因,能夠產生真正最究竟的果,那個果是無窮無盡的──「無極」,因此在這個地方來說,也是同樣的莊嚴。

那下面又引證: 《歸敬儀》云:金木石土體是非情,以造像故,敬毀之人自獲罪福。

故知此寶得名無上。

法亦準同。

剃染之僧為世福田,人天中勝,破戒惡行猶過外俗,況餘持奉其勝可知。

這個文字容易了解。

那特別地說明的,就算是這個住持三寶的僧,這都是世間的福田,這是人天當中最殊勝的。

哪怕是破戒、哪怕是行為很惡劣。

欸!這佛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只要這個形相都在,因為他本來就是以形相。

住持三寶當中的僧寶有兩個作用:一個就他自己來說,他必須靠著這個來向上;另外對利他來說,因為他有這個形相,可以真正地啟發世間,使得這個佛法留在世間。

所以若內若外,他都有他的這樣的功德。

那我們現在翻過來看: 第六唯局理寶。

那第六就是上面說的「不改」,前面說世間的寶貝磨鍊不改,世間的寶貝不大變,我們應該這樣說──不容易變;動不動變掉了,那就不稱為寶貝。

那麼這個三寶「八法不動」。

《歸敬儀》云:此之三寶常住於世,不為世法之所陵慢。

一體雖常,然就迷邊隨緣流變。

餘二無常,非所論矣。

這個第六「不改」只有局限於理寶,為什麼呢?他下面用《歸敬儀》來解釋。

這個三寶常住在世間,不改必須是常住世間永遠不會改變,因此不會被世間的法所陵慢──所蓋過、所淹沒。

那麼現在為什麼說局於理寶呢?我們把這個三樣東西,理寶,這是理體來說,這個理體本身就是如此,所以《法華》上面佛講:佛若出世、若不出世,世間相常住,「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世間的萬事萬物本來就這樣,因為這個是法,法爾如是的道理,所以這個是理寶而言。

那其他的三樣東西呢?我們就看一看,「一體雖常」,一體三寶雖然他那個心體本身永遠這樣的,但是就迷那邊來說不對,「隨緣流變」,隨著境,它跟著那個境在轉。

我們是有察覺的功能,可是當一察覺就被那個境轉去了,所以這個我們要了解。

那麼下面這兩樣東西那當然更不談,化相、住持都是在變化當中,所以說不論了。

那麼這些「八法」是什麼呢? 八法者,《智論》云:衰利毀譽稱譏苦樂四違四順能動物情名為八風。

這我們很清楚,我們一對境,就被這個東西整個地不是偏到那邊、就是偏到那邊。

一個引發我們的貪心,一個引發我們的瞋心,總之因為我們的癡根本在。

所以這個三毒只要沒有拔除,碰到任何一個情況一定陷在這裡。

那再下面: 理寶人法皆是出世無漏聖道,不為八法之所動故。

」 這個特別地說明,所以說不改義只有局於這個理寶。

那麼當我們了解了這個以後,也是說是要我們,這個理寶在我們眾生分上是什麼?迷,這是說隨染,可是我們本質是有的。

而且這個本質還妙的是,我們一樣地要追求快樂,只是對這個快樂的真相看不清楚;我們一樣地要離苦,只是對苦的真相看不清楚,乃至於不了解它的原因何在。

所以當我們了解這個特點,那我們自然而然曉得該怎麼走。

因此在這個裡邊,它這個「顯相」裡邊,後面補這個,啟發我們內心當中向上的力量。

再看文: 《戒疏》又云:「四寶為言,理寶為勝。

由常住故,為世所歸。

餘三隨設,體是有法。

」 這文字很容易懂,在真正四寶當中,這個理體三寶最重要,它是永遠不變本身,而且無時不在。

其餘的三樣那就是這個,由於這個理寶所以才隨分地安立,使得我們真正能夠或者顯相等等,那我們由此而慢慢地深入。

《行宗》釋云:「理寶勝者理通大小,生空真如是小乘理,清淨心本即大乘理。

今須約大以論勝劣。

這個特別說明一下。

這個理寶實際上我們前面已經說過,原來這個「餘三」由於它而安立的,不過講這「理」的話,不是有大小乘嗎?是通用的。

那麼譬如說小乘來說,他講的就是說「生空」──人無我,那小乘理;那麼真正地能夠人無我、法無我,真正究竟的清淨本性那是大乘。

我們現在這裡真正談的,特別是以大乘來談。

若爾,與一體何異?答:一體在迷,專據凡說。

理寶約證,唯從聖論。

故分二矣。

是故理寶獨勝餘三。

」 這文字很容易懂。

再看下面一段: 《歸敬儀》云:「緣理三寶者。

理謂至理。

天真常住,還是心體。

且從染說,無始有終。

但為惑網,不能出障。

今以三學剋翦纏結。

惑業既傾,心性光顯,始終性淨,無始無終。

那麼《歸敬儀》上面的解釋,說這個「緣理三寶」,「理」就是本來的至理,是天真常住的,它本來就這樣的,或者我們叫法爾道理,它本身就是心體。

不過這個現在我們來說,從染來說,這個沒有開頭,但是一定有終結。

為什麼呢?因為只要眼前被那個煩惱、惑整個地困死掉了,沒辦法從這個地方跳出來,那麼現在我們用戒定慧三學,對正了它,把它淨除。

那如果這樣的話,惑跟業,由於煩惱跟煩惱的所使的造作的這個雜染之業,能夠解決的話,那麼本來的這個心性就光顯出來。

而這種情況之下它本來就並沒有染污,只是你隨染,那將來本身「性淨」,那這個既無始又無終。

下面: 由法成立,隨境分相,即號此相為五分法身。

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

前之三學從因受名。

由戒護助,果成法身,故云戒身。

定慧準此可以類知。

後二從果次第受名。

「由法成立,隨境分相,即號此相為五分法身。

」把這個東西分為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是也。

「前之三學從因受名」,為什麼呢?他說「由戒護助,果成法身」,這個我們很清楚,所以叫作「戒身」。

定、慧呢,「準此可以類知」,也是一樣的。

所以戒、定、慧三分法身從因,「後二從果次第受名」,後面就是解脫、解脫知見。

解脫身者,由慧剋惑,惑無之處名解脫身。

說「解脫身者」,由慧剋除了惑,「由慧剋惑,惑無之處名解脫身。

」那我們不要把它想成解脫是又是一樣一個身體,它不是!就是把那個煩惱拿掉了,拿掉了以後,我們稱這種狀態叫作「解脫身」。

這個我們平常要常常多去思惟,否則我們一想到「身」,那我們就想:嗯!這就是我們這種身體,再不然我們畫的佛像,不是這樣。

解脫知見,乃以出纏破障反照觀心,故云知見身也。

就是從那個煩惱的業網當中跳出來了以後,破了一些障礙,他本身就有這種觀照的力量,那就這個觀照的力量叫「解脫知見」,解脫知見身。

唯佛法中三乘聖者具此五分,能為六道作大歸依。

最後的結論就是這樣。

所以這個只有在佛法當中的三乘聖者才真正具足。

這個有什麼好處呢?能夠使得我們六道輪迴當中的一切眾生,作為真正的歸依處,而且是究竟歸依處,所以稱它為「大歸依」,除此以外再沒有歸依處。

故論云。

歸依於佛者,謂一切智五分法身也。

歸依於法者,謂滅諦涅槃也。

歸依於僧者,謂諸賢聖學無學功德,自身他身盡處也,即自他惑滅所無之處故云盡處也。

 如世珍寶,為生所重。

今此三寶,為諸羣生三乘七眾之所歸仰,故名正歸。

」 所以論上面說歸依佛,那麼就是指什麼?就是說明「一切智五分法身」。

歸依法那就是「滅諦涅槃」,那是我們依照著經論,如實行持證得的這個境界。

歸依僧那就是聖賢,這個都是「自身他身盡處」。

為什麼稱它為「盡處」呢?這個煩惱的惑業沒有的地方就是,這裡特別解釋。

這個就像世間的珍寶為我們眾生所重視的,那麼現在這個真正的眾生、三乘當中、七眾,真正的所應該歸依、所仰望的,「故名正歸」。

最後一行唸一下: 《歸敬儀》又云:「此明理寶是歸依所宗。

故覆詳之,令心有寄。

」 這個由於這樣的原因,所以重新再說一下,讓我們真正心裡面有所寄託。

那麼今天就到這個地方為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