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攝有為法、無為法之解說與經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法印應是佛弟子耳熟能詳之法。

其中「諸行無常」者,「諸行」表示「一切有為法」,意即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

「諸法無我」者,「諸法」表示「一切 ... 移至主內容 Skiptosearch LoginlinksLoginRegister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toggle 主選單 聞思隨筆網路讀書會導師著作答客問佛法討論區法海涓滴 次選單佛學問答集 網路芳鄰 關於我們 檔案下載 公告事項 您在這裡首頁»討論區»佛法討論區»【一切法攝有為法、無為法之解說與經證】DR 【一切法攝有為法、無為法之解說與經證】 由南漂學子在二,2020-09-2201:48發表 討論區:佛法討論區姓名或匿稱: 南漂學子 三法印應是佛弟子耳熟能詳之法。

其中「諸行無常」者,「諸行」表示「一切有為法」,意即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

「諸法無我」者,「諸法」表示「一切法」,含攝「有為法、無為法」,意即一切有為法、無為法都是無我的。

 底下節錄《佛陀的啟示》,看完應該就能有最基本的了解。

若想深入經論的解說,底下有近五十篇經論出處,應該足以讓人信服。

 如果依然不相信諸經論所說,強言一切法不攝無為法,又提不出經論來反駁,認為自己的各種推論可以取代這一切經文,那真的有點小看佛陀與歷來大德們的智慧了。

 《佛陀的啟示》 行的意思,就是五蘊與一切緣起、依存、相對的事物(精神的和肉體的都在內)。

假如第三偈也說:「一切行(有為的事物)都是沒有我的」,那末有人也許會想:雖然有為的事物中無我,但在有為的事物之外,五蘊之外,也許仍有一個「我」吧!就是為了避免這種誤會,所以第三偈中才用了「法」字。

 「法」字的意義比「行」字要廣大得多。

在佛教中,沒有一個術語的涵義,比「法」字更廣的了。

它不僅包括有為的事物,也包括了無為的「絕對性」與涅槃。

世出世間、善惡、有為無為、相對絕對,沒有一樣事物不包括在這一個「法」字中。

因此,根據此一申義,「諸法無我」很顯然的是說不僅五蘊之中無我,在五蘊之外或離開五蘊依然無我。

無論在人(補特伽羅)或法中,都沒有我。

大乘佛教的態度亦復如是。

在這點上,與上座部一般無二。

不僅強調法無我,也強調人無我。

 《雜阿含經》卷13:復問:「世尊說法外入處,不廣分別。

」佛告比丘:「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

」 《雜阿含經》卷31:「譬如所有諸法,有為、無為,離貪欲為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1: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一切法空?」佛言:「善現!一切法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若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法。

此一切法由一切法空。

何以故?非常非壞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一切法空。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13:「云何一切法空?一切法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是為一切法。

當知此中一切法由一切法空非常非壞。

何以故?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一切法空。

」 《光讚經》卷5:佛告須菩提:「所謂一切法者,謂諸善事若不善事,所可分別,世間事、度世事,所有諸漏、無有諸漏,有為、無為,其有怨敵、無有怨敵。

是謂,須菩提!為一切法。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4:佛告須菩提:「一切法者,善法不善法、記法無記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共法不共法。

須菩提!是名一切法。

菩薩摩訶薩是一切法無閡相中應學應知。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4:「色畢竟清淨故。

受想行識乃至一切法,若有為、若無為,亦畢竟清淨故。

」 《大般涅槃經》卷13:「因八聖道見一切法,所謂常、無常、有為、無為、有眾生、非眾生、物、非物、苦、樂、我、無我、淨、不淨、煩惱、非煩惱、業、非業、實、不實、乘、非乘、知、不知、陀羅驃、非陀羅驃、求那、非求那、見、非見、色、非色、道、非道、解、非解。

」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38:「云何菩薩一切法善巧?一切法者,謂有為、無為。

而諸菩薩於有為、無為善巧,應如是知。

」 《大寶積經》卷53:「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法遍攝一切有為無為。

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等有為無為一切諸法應修善巧。

」 《大方等大集經》卷54:「一切法者,所謂色受想行識,眼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色因緣生識乃至意法因緣生識,此有為無為諸法是名一切法」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4:佛告大慧:「一切法者,謂:善、不善、無記、有為、無為、世間、出世間。

有罪、無罪、有漏、無漏、受、不受。

」 《入楞伽經》卷8:佛告大慧:「一切法一切法者,所謂善法不善法,有為法無為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內法外法。

」 《大乘入楞伽經》卷5:「大慧!一切法者,所謂:善法不善法,有為法無為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受法無受法。

」 《深密解脫經》卷1:「善男子!言一切法者有二種。

何等為二?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

」 《解深密經》卷1:「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

」 《大智度論》卷2:「一切法略說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此已攝一切法。

」 《大智度論》卷11:「二法攝一切法:色法、無色法,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法、無對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心相應、心不相應,業相應、業不相應(丹注云:心法中除思,餘盡相應,業即是思,故除),近法、遠法等。

如是種種二法,攝一切法(丹注云:現在及無為是名近法,未來、過去是名遠法)。

」 《大智度論》卷11:「有五種法:色、心、心相應、心不相應、無為法。

如是等種種五法,攝一切法。

」 《大智度論》卷18:「一切法攝入二法中,所謂名、色,色、無色,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二。

」 《大智度論》卷26:「若佛說三種法:有為法、無為法、不可說法,則為已說一切法竟。

」 《大智度論》卷27:「一切法,所謂色、無色法,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心、非心,心相應、非心相應,共心生、不共心生,隨心行、不隨心行,從心因、不從心因。

如是等無量二法門攝一切法」 《大智度論》卷27:「一切法,所謂色法、心法、心數法、心不相應諸行法、無為法;四諦及無記無為。

如是等無量五法門攝一切法。

」 《大智度論》卷27:「一切法,所謂五眾及無為;苦諦所斷法,集諦、滅諦、道諦、思惟所斷法,不斷法。

如是等無量六法門攝一切法。

」 《大智度論》卷31:「有為、無為法相待而有,若除有為則無無為,若除無為則無有為。

是二法攝一切法。

」 《大智度論》卷44:佛告須菩提:「一切法者,善法、不善法,記法、無記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共法、不共法。

須菩提!是名為一切法。

菩薩摩訶薩,是一切法無礙相中應學、應知!」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3:「此是處中說攝一切法故。

十八界教雖攝一切法。

而是廣說難可受持。

五蘊教非唯略說難可解了。

而亦不能攝一切法。

以蘊不攝三無為故。

唯佛所說十二處教攝諸法盡。

非廣非略。

是故說為最上勝妙。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6:「若無三世便無有為。

若無有為亦無無為。

觀有為法立無為故。

若無有為無為應無一切法。

若無一切法應無解脫出離涅槃。

如是便成大邪見者。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97:「一切法不出五事。

謂色、心、心所法、不相應行、無為」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38:「《大因緣經》、《大涅槃經》雖是廣說,不攝一切法;入雖攝一切法,而非廣說。

所以者何?是中說法故。

陰不攝一切法。

所以者何?攝一切有為法,不攝無為法故。

亦非廣說。

所以者何?是略說故。

」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39:「說入是中說能攝一切法。

說界雖能攝一切法,而是廣說。

說陰不攝一切法,唯攝有為法,不攝無為法,而是略說。

」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40:「若無三世則無有為法,若無有為法亦無無為法。

所以者何?以有有為故則施設無為。

若無有為、無為法,則無一切法。

若無一切法,則無解脫出離。

」 《鞞婆沙論》卷5:「《大本起》、《大般泥洹》雖說廣,但彼非攝一切法;入中雖攝一切法,但不說廣;陰中不攝一切法,陰者雖攝有為法,但不攝無為,亦不說廣;此界一向說廣及攝一切法。

此是佛世尊略說廣說」 《雜阿毘曇心論》卷1:「一切法說十八界,以不離依故、依者故、緣故,彼一切法即說十二入。

七心界為意入,此即義差別。

除三無為,餘法說五陰,積聚勢故。

」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謂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應行、五無為。

」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3:「一切法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法、四不相應、五無為」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3:「諸蘊總攝一切有為,取蘊唯攝一切有漏,處界總攝一切法盡。

五蘊、無為,名一切法。

」 《十二門論》:復次,一切法空。

何以故? 有為及無為,  二法俱無相; 以無有相故,  二法則皆空。

 《大乘廣百論釋論》卷9:「有為無為攝一切法,此二空故諸法皆空。

」 《瑜伽師地論》卷75:「一切法者略有二種。

一者有為。

二者無為。

」 《瑜伽師地論》卷89:「復次當知略有二種一切。

一少分一切。

二一切一切。

如說一切皆無常者。

當知此依少分一切。

唯一切行非無為故。

言一切法皆無我者。

當知此依一切一切。

」 《菩薩地持經》卷8:「復次菩薩於一切法有為無為、無我我所,如實知眾生無我及法無我。

彼眾生無我者,有法非眾生,離有法亦非眾生。

法無我者,一切言說事,亦無言說自性法。

如是菩薩於一切法無我如實知。

」 《攝大乘論釋》卷7:「一切法謂有為、無為、有流無流,及四界三乘道果等」 《攝大乘論釋論》卷6:「總名者,一切法有為、無為等」 《辯中邊論》卷1:「一切法者,謂諸有為及無為法」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3:「一切法有二種,謂有為、無為。

」 《大乘百法明門論》:「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 《瑜伽論記》卷7:「十善巧。

一蘊法。

二界。

三處。

四諦。

五無礙解。

六依趣即依義不依文等四依也。

七資糧。

八道法即三十七品。

九緣起。

十一切法遍攝一切有為無為。

」  TweetWidget ShareonFacebook FacebookLike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或註冊 瀏覽次數:2514 「一切法」不含「無為法」 涅槃之樂-週五,2020-09-2514:48 一直把「一切法」訂義為包含「有為法」和「無為法」你這樣做一點意義都沒有問題是你要看這是不是符合經義所要表達的意思譬如下面經文,你就不能把「一切法」解讀為包含無為法(法身涅槃)因為無為法(法身涅槃)並非無常無我虛偽敗壞相 《雜阿含經886》一切法無常 持戒寂靜禪    知一切宿命 已生天惡趣    得斷生漏盡 是爲牟尼通《大方廣佛華嚴經》觀 一切法 無常.苦空.無我.不自在。

《持世經》一切法無常.苦.不淨.無我。

如病.如瘡.無有堅牢。

虚僞不實.敗壞之相。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或註冊 導覽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Accelon2017可全文檢索)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CBETAOnline版)[ 全文檢索說明 ]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  [ 來源網站 ]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光碟,包含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最新回應 大乘廣五蘊論講記--「捨」之界說等 5天23小時前 外色=色塵  外色法=法塵 1週1天前 回應:此「四力」的經論出處為何? 1個月2天前 如何修才能身心世界整個空掉而融入空性? 2個月4天前 如何修才能身心世界整個空掉而融入空性? 2個月4天前 從導師書中文字的敘述,似乎看不出滅諦之「實線—有為法 2個月1週前 不得不隨緣 2個月2週前 (補充說明)《佛法概論》聖道支性通滅為何虛線表示? 2個月1週前 回應:《佛法概論》聖道支性通滅為何虛線表示? 3個月1週前 隨緣自在 3個月2週前 導師著作答客問 請問「非迦旃延子比也」之真義? 大乘廣五蘊論 能修於四力,精進不為難 佛法概論聖道支性通滅為何虛線表示 復問有關緣起支性與聖道支性實虛二線之意喻 經部的「滅尚非真」,不以滅諦為勝義? 「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之文意為何? 般若經的「自性空」,是勝義自性空?是有? 導師對月稱論師的讚揚與評語,或有未明真義之處,請師指點。

「印度主意論」是指何而言? 關於導師的著作「中觀論頌講記」的問題‧‧‧‧‧ 「三重因緣」是否即為深入緣起空性的觀行過程? 「有依空立」等與「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的含意,是否相當? 請問,導師所說「觀無常等十五事而後入空」是指何而言? 導師說「經說:『無分別無影像處』」,這『經說』是指《楞伽經》所說? 佛說:業從惑起,所以斷除了惑,生死就解脫了。

這是指哪部經論? 佛為彌勒菩薩開示止觀所定的界說云云是指? 請問「三車義」是指何而言? 中觀論頌講記觀去來品戊二問題 建少林寺者似為北魏孝文帝? 龍樹之學派分流即是1.毘曇門是說一切有2.空門是分別說3.鞞勒門是大眾系? 請問大毘婆沙論所說的「偽三藏」是指何而言? 天台學者引宗密之得髓說,何以會遭致天童寺禪師之控告?不知其詳情為何? 流傳日本之《大乘楞伽正宗決》一卷,導師如何得悉? 請問導師論定「眾生『個體』之因」有無經證?   1of13 下一頁› more 新的討論版主題 defloration.gq 要如何參禪參至身心世界整個空掉而融入空性!! 末學對“印順導師認為大乘是非佛說嗎?”的補充 阿含經是有[補特伽羅]這一詞語的(新加入不知如何回應[補特伽羅、阿特曼、薩迦耶見等均是我見]?) 導師對傳道法師師徒的開示。

佛法是現生現世的身心淨化,得現前樂。

更多 法海涓滴 六家七宗之再格義 學術訓練 大孝終身念師恩 「更重菩薩大行」 重省師徒之間 「印順學派」的範圍 旅行作為一種修行 「身苦心不苦」之二諦 身體無關垢淨 素食與否之大小論爭   1of84 下一頁› more 聞思隨筆 福嚴課堂一隅 曲解印順導師思想回應集錄 「惑、業、苦」與十二因緣 重建阿含的地位與價值 孤峰獨拔的人菩薩行宗師—印順導師 我所認識的傳道法師 獨釣寒江雪的比丘菩薩—我所認識的仁公長老 我研讀唯識的報告 克里希那穆提之宗風與佛法 印順導師對於中國佛教復興之懸念探微   1of3 下一頁› more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註冊新帳號 索取新密碼 CAPTCHA這個問題是要驗證您並不是自動化程式,以防止本站被貼入大量廣告。

主選單聞思隨筆 網路讀書會 導師著作答客問 佛法討論區 法海涓滴 【學尚自由,不強人從己】 語言 繁體中文 English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