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層境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其實就是指“有為法”。

也就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 ... 首頁>Club>繽匯2020-06-1307:20 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層境界? 2118 文學 文化 回覆列表 1#儀表雷雷 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層境界? 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對這句話的感悟,我主要從生活中的現象中悟出來的道理和大家分享。

這裡的山不能直面理解就是我們看到的山,我把它理解成我們生活中的一件事情、一個人、或需要學習的知識、乾的工作等等。

我從對人的看法角度去分析:我們都有認識很多朋友、玩伴,玩的好的天天在一起,在自己的眼中這就是最好的朋友。

這種狀態就是第一層看山是山,沒有疑惑。

第二層看山不是山就是當你碰到困難的時候,找這些朋友求助了,卻沒有幾個願意幫助你的。

你就開始疑惑,為什麼平時要好的朋友都不幫助你,什麼是朋友?這時候看朋友不是朋友,不知道誰是真朋友,不相信朋友。

第三層看山是山當你看透人情事故後就明白了什麼是真朋友,什麼是酒肉朋友。

對朋友的認識就沒有了疑惑,對沒有幫助你的人也就不會去怨恨,這就是我對第三層的理解。

這三個境界的修煉就是對世間認知、人情練達的修煉。

當修到第三層時你就沒有疑惑了,看待一個人也會入木三分,不會只看表象。

看的事情更會直達本質,看到問題的根源。

俗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是這個道理。

2#一來一往一二三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這個是佛家經常參的話頭,尤其是禪宗界掛於嘴上的話頭,多數的解釋您是明白的。

在此就不贅述了。

這是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所言之禪修三境界(或曰人生三境界)我之理解與傳統理解有些差異,在此與您互相學習交流,以達共同提高。

修行之初,執念深重,萬相乃實,看山乃山,望水則水。

修行漸深,了各存相,乃粒子行,執念漸疏,故而心明,山則不山,水則不水。

修行止至,心靜朗明,萬相皆空,一心逍遙,相性表本,心物一元,山仍山也,水仍水也。

要想達到人生的至善境界,還要體會蘇東坡寫給小兒子蘇過的詩《觀潮》。

詩曰: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無別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廬山的煙雨,浙江的潮,都是天下的美景。

未眼見、未欣賞時心極嚮往,當身臨其境時,亦覺平常,心中不再牽掛。

功名利祿、榮華富貴乃人人所向往也,但當親身經歷時又覺不過如此,心中不再向往。

人生最好的風景乃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是非成敗轉頭空,功名利祿如浮雲,然“廬山煙雨浙江潮"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仍在那個季節、那個時段如期出現,正所謂:年年歲歲景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唯有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是自己能把握的永恆!正如舜傳給禹的心法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人心(凡心,俗心,平常人之心念)一般處於慌亂、不定、懼怕之中。

害怕這、害怕那;擔心這、坦心那;牽掛這、牽掛那;希望這、希望那。

道心(本心,天心,純天然之心念)常常處於穩定精微不易覺查之中。

不知道什麼是坦心,不知道什麼是害怕,不知道什麼是牽掛,不知道什麼是希望。

擔心、害怕、牽掛、希望等在心中從不留駐。

經歷了就經歷了,過去了就過去了。

人心惟有不斷地在各種世事中磨歷、鍛鍊、適應、調整,使人心道心重疊合一,方達淡定從容之心理活動程式。

正如呂洞賓所言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但是,人心的浮動要存於一定的範圍之內,方為正常,否則,就會落入精神疾病之例了。

初淺認識,請方家指正。

3#村曉剛 看山是山,最初我們敢說實話講真話,吃虧上當受騙,所以學會了,看山不是山,看人做事看人說話,失去自我的一個過程,當我們走過很多的彎路,回頭在看,要找回失去的自我,你才會回到正路,看山還是山不要過度解讀山,山就是山,返璞歸真,才是真意 4#劍雨1358 “看山是山”——這是凡夫的境界。

凡夫只承認現象世界。

一切為實有!“看山不是山”——是羅漢境界。

一切為“空”。

但,這是“頑空”。

“看山還是山”——到了佛菩薩的境界。

一切皆為“妙有”。

5#胡代泉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這是修道人的三重功夫景界。

看山是山這是指初練者的景界,看山不是山是指修練者有一定的功夫,出現了很多奇特現像。

看山還是山,是指修練者經過魔考後,又回到常人狀態。

6#使用者5165436104905 青原禪師把讀《金剛經》的人分成三類:(一)“山水即非山水是名山水。

”什麼意思?不懂!此類人認得字,不認識佛義。

(二)“山水即非山水是名山水。

”認為五蘊皆空,山水有其名,無其實。

此類人認為《金剛經》教人空破一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三)“山水即非山。

水是‘名山’水!”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

會讀此句了。

就會讀《金剛經》了。

7#一真講堂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這三層境界,實乃人心之變化。

人心能正,看山是山。

人心能寂,看山不是山。

人心能覺,看山是山。

道之學行修煉,行行復行行——踏尼山,至終南山,登靈山。

8#使用者9273287396066 此三境真如實也。

修行之路乃自悟之道,說出來的都是帶有我執的,不管是那種境地,只要自己能從中獲得喜悅之感,都是好的!!![祈禱][祈禱][祈禱] 9#和樂舞悅 。

二,看山不是山,是心理的山,是看見真山以後,心裡對山的深加工,細琢礳,是心的意境,山的高低,雄偉之度,與個人之心胸是否通過礳合達到一至?這個眼裡的山不是心裡的山。

三,通過一番礳合之後,兩山合一,所以看山還是山。

10#彌陀的如意寶佛感 大家好!看山是山,用於科學一絲不勾。

(用於人則是小人,太死般!)看山不是山,大眾心態,隨和,(工作太不負債,不好)。

看山似山,用於人事,則善,(用於科學則完蛋),各有利,害?靈和利用!大吉! 11#雲隱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這句話出自宋代禪宗法師青原行思的《三重境界》。

宋代和尚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為: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通常指在佛家參禪中對禪的理解與頓悟,現在多指的是人的一生中所經歷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對事物的看法、理解的不同層面。

不要虛幻在文字遊戲中!如果沒有實證修煉,“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就是一堆廢話。

對於絕大數的普通人而言,這些字就是無病呻吟故作高深的一個常用伎倆,和常見症候。

如果僅僅停留在文字的虛幻世界裡,則非常容易陷入到“無妄”的境地。

被自我暗示的心理所左右,實際依然停留在源空間。

所以對待這些“文字遊戲”,最好的方法就是“真實”,“至人用心若境”!"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莊子·內篇·應帝王》中的如下文字最好揭示了這種心境。

無為名屍,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

體盡無窮,而遊無朕。

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逆,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不要被世上的名、利、思、事所主宰。

靜下心來真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真實地體驗真源,讓自己的內心稟承自然之道,隨波逐流。

人的心思應該就像一面鏡子,對於外物是來者即照去者不留,應合事物本身從不有所隱藏,真實地反映外物,並不被外物而勞神。

來了就真實的面對,走了就一切都是空! 如是,方能逍遙於世。

這才是真正的逍遙,遠高於“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虛幻與自慰。

12#秋風談車 對於日常生活中經常提到的禪宗所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後來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三個境界。

其實這三個境界是禪宗對於事物悟道的一個過程。

從哲學角度分析是從表象到實體的過程。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隨著認知與思考而不斷開悟,等悟道進入最高境界的時候才能真正明白這三種所謂的“看”其實是表達的我們人生的“悟”的結果。

這三種悟道的結果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達到的,也許有人一輩子就明白了看山是山,也許有人一輩子只能達到看山不是山,只有到達第三中領悟的人生才明白“看山仍然是山”。

蘇軾西湖邊與一老道有過節,見面後老道問蘇軾:“你看我像什麼?”蘇軾:“我看你像一坨翔”。

蘇軾又問老道:“你看我像什麼?”老道:“我看你像一尊佛”。

蘇軾回家後把此事說給蘇小妹聽,蘇小妹聽後告訴蘇軾無法達到老道的高度。

這個時候老道就是“看山還是山”的境界。

也就是說老道心就是一尊佛才會看什麼都是佛這就是悟道。

回到我們的生活中就是,看山是山的理解就是不去追問為什麼的接受表象的,或者是隻接受順其自然的日子,等我們有了追問,有了為什麼,有了對於順其自然的生活不接受或者要去改變的時候就會去思考,就會去研究分析。

這個時候就會打破錶象去探究真實。

這個時候也會改變你對於表象的認識也可能完全顛覆表象才能體會出原來看山不是簡單的“山”。

等了解了山的表現,山的實質,山的組成和山的所有結構後再回頭看山的時候已經是山的全部了,這個時候的“山”還是表象的那座山,但是已經達到了通透後反而大道至簡的又回到了看山還是山的境界! 13#弘宗起名 抽象與具體,是如此展開的。

抽象地越多,規定性便獲取地越多,因而越加具體,內容越加豐富,這始終是貫穿著分析與綜合的過程的,也是邏輯之間環環相扣的過程。

但同時須知,這種規定是通過否定而獲取的。

這種否定一旦在肯定的規定之中確立下了對立面,那麼規定崩壞、過渡到其對立面的一天也將不可避免的到來。

“看山是山”————(普遍性)————這個“山”是“存在”意義上的山,是直接性,是自身直接的統一,是“有”;同時,它亦是毫無規定性的,也是“無”。

“看山不是山”————(特殊性)————這個“山”就不再是原有意義上的山,而是透過“山”這個存在,發現了它的內容,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內容,即它的規定性,同時是對直接性的否定;這是反思推動著它向“實有”(即規定了的“有”)過渡,即“本質”。

“看山還是山”————(個別性)————此時,已經是結合了前二者的,即結合了直接性和規定性的抽象和具體的統一,也就是存在與本質的統一,它是概念;是前二者在肯定與否定之中的統一的結果,即“否定之否定”。

一般而言,事物存在對應普遍性,本質對應特殊性,概念對應個別性。

但是應該理清幾個比較容易誤解的地方: (1)存在是普遍性,同時是抽象的,但是不是外在的空洞的抽象,而是它本身的內容即規定性的抽象,之後它又因為自身反思(否定性,即一切運動的根據)過渡、返回到本質,即實有。

(2)概念,即個別性的概念,是在存在與本質基礎上經過統一的否定的概念,是具體而豐富的,而非空洞的。

這就是“普遍—特殊—個別”,即對應“存在—本質—概念”。

當然,這不是線性的否定之否定。

那是誤讀,而是:否定之否定是肯定與否定形成相互排斥與吸引的反思而成的,是否定性。

這是把握黑狗哲學的“鑰匙”。

感性直觀的具體事物,經過知性思維的抽象,也就是在思維中的肯定,得到如下抽象的範疇,它們也是具體事物的主要和特殊結構,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的。

但是,又是歸根結底地說,它們也不僅僅是現實存在的,而且是經過思維所抽象(更確切地說,是“實踐”這個歷史稜鏡)。

所以,它們是主客體的綜合和統一。

所謂的“物質”這個概念不是投射在意識的,而是在主客體之間相互照映的,是顯像,同時也是綜合的思維裡的存在,即概念。

它也絕不能脫離人的抽象思維而獨立於人,成為實在論範疇裡的諸如“本原”這類的東西。

於是,結合我否定之否定的推理,再從上述引用的兩段話中可以知道,所謂的抽象,是人的大腦中的思維在抽象,而不是事物本身在抽象。

畢竟它的本身的結構是經過人的實踐認知而認知得到的。

14#建章君 第一層境界,當你“看山是山”時,你在住相中;第二層境界,當你“看山不是山”時,你在破相;第三層境界,當你“看山還是山”時,你已經不住相。

“山相”本身是和合相,是所謂眾緣和合的,不是孤立自存的,離不開大地與虛空,此外也依賴於心識去識別顯現。

但是,人們往往錯覺有一孤立自存自為自在的“山體”或“山相”,執以為實,這是所謂的“看山是山”。

實際情況呢?就如同繪畫中的山,是在畫紙或畫布上的,所謂的“山相”與“山體”也是由一切萬有襯托而出的顯相。

其所存在,猶如水中月與鏡中花,無實可得。

明白此理,於是“看山不是山”。

這是第二層境界 雖然如此,執幻是幻,依然成幻。

實不可執,幻亦不可執,幻、實皆不執,就反而回歸到平常心態,但知諸法實相一體,一法是一切法,一切法是一法,不求實、不除幻,了無一執,此時“看山還是山”,只是不再執著此山有自身獨立不變的體性而已。

是為第三層境界。

15#urna風之度0 唐代禪宗大師,青原派的行思和尚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門下首座,人稱“禪宗七祖”,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

禪宗史書《五燈會元》卷17《惟信》,記錄了行思禪師的語錄: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其實就是指“有為法”。

也就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其實就是指“無為法”。

也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金剛經》告誡眾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其實就是指“自由法”。

也就是佛祖所說:如來如不來。

(無執,無所不在)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無不為”其實就是自由。

16#紅塵法遠 你好,對於這個題目,眾人的解釋也各自不同。

但是真要明白這句話的本意,就需要從這句話的緣起和所指來深入分析,而不是憑大家各自不同的人生經驗來解釋自己對文字的理解。

要真正瞭解這段話的本意,還是要先從這句話的出處來入手:這段話的出處: 上堂。

老僧三十年前。

未參禪時。

見山是山。

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

有個入處。

見山不是山。

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休歇處。

依前見山只是山。

見水只是水。

大眾。

這三般見解。

是同是別。

有人緇素得出。

許汝親見老僧。

所以,要想理解這段話意思,就先要了解禪宗是怎麼回事。

佛教的修行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學習修行,像佛一樣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解脫生死的束縛,獲得生命的究竟自在。

大乘佛教的教法有“宗門、教下之分”,在中國的佛教宗派之中,除了禪宗,其他都是教下。

實際修行來說,宗門和教下其實也是一體不分的。

但就禪宗而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是核心宗旨。

也就是說,所有的知識都不是真相本身。

如同我們把鹽的味道描繪得再準確,也只是相對而言的理解,永遠不是鹹味的本身。

所以,無須執著於文字對鹽的描繪,只需要把鹽放到自己的嘴裡,鹹的味道就如實的體悟了。

牛被比喻為我們的真心,本性。

通過:“未牧、初調、受制、回首、馴伏、無礙、任運、相忘、獨照、雙泯,這十個過程來調伏妄心、證悟究竟。

也就是通過次第的修行,一步步深入,最終達到人牛兩忘、法法圓融的佛的境界。

明白了禪宗的修行方法,就可以來了解惟信禪師為什麼這樣說的大概意思了。

本來要解禪宗公案,就不能落入知解,否則就已經失去了本意了。

但若不做解,看的人就更一頭霧水,不明所以,所以不談禪宗,當做回答這個問題來略談文字的所指。

老僧三十年前。

未參禪時。

見山是山。

見水是水。

這句是惟信禪師講述自己修行的體悟,三十年前還沒有參禪的時候,跟我們大家一樣,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因為這是所有人正常的認知。

這句話是說惟信禪師後來通過修行,見到了宇宙萬物的本體。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這就是釋迦摩尼證悟後所講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空性,因緣和合而成,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本體存在,這就是佛教所說的“無我”。

當一個修行人,能夠通過自身的修行去體悟到“無我”的真相,也就是見到了山非山,水非水,山、水,不過都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的組合而已,這就是一切事物的本質——空性。

這是惟信禪師繼續說,到了如今,心已經得到了歇處,也就是徹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獲得了自在的解脫。

那麼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不再有空、有;山、水等等二元的思維意識的分別了。

“人牛兩忘、法法圓融”。

一切都道法自然,隨緣任運,自在無礙了。

沒有一位禪師會告訴你鹽是如何鹹的,他們只會教你如何把鹽放到自己的嘴裡。

那麼這段話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其實根本不需要去猜測的。

所謂“佛說,不可思議”,就是不可以去“思議”的意思,因為思議是永遠思議不到的。

道教的方法也是一樣,靜久而動,無中生有,就是“陽生活子時”,就見到老子所謂的玄竅,就是“天地有此一覺,而生萬物”的道了。

儒家也是如此,通過“止於至善”,而達到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也就得到了儒家所指的天人合一的心性了。

所有要見到宇宙真相的方法,唯有停止思維的意識,讓自己的本心靜下來。

意識如同風一樣吹動著水面,山河大地的樣子就無法再被風吹動的波浪中看清。

只有當風平浪靜的時候,水平如鏡,天地萬物的樣子自然倒映在水中。

所以,當我們能夠停止自己的意識,讓心安住在禪定之中時,宇宙萬物的真相自然就顯現出來了。

那麼,作為普通人應該如何去真正理解呢?只有自己通過修行的方式,先見到諸法空相,也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真心本性”,然後再通過實修的功夫,漸漸達到人法雙亡,寂靜涅槃的解脫境界。

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理解”了這段話的真義,也就是悟道了。

因為,只有當鹽放到自己嘴裡的那一刻,才能真正明白鹹味是什麼樣的,而根本無須任何文字的解釋。

17#鏡月茶 這個問題講真呀,沒一個很好理解的答案!看了這麼多人回答,多能說岀點意思,但全是表意和淺意!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表面意思,你看山是山,過了一會你看山不是山,證明你去思了!又過了一會你得岀結倫,看山還是山! 深層分析,主要講一個人去了解一個東西,這裡是山,表面看是山,但是深入去看,發現山不是山,最後通過前面一個過程得岀結果還是那山,但此山已經非彼山,也就是境進的提升!這句話,說的是人,不能只看表面,要自己動腦,通過思!才是自己的東西!最後整個過程得岀一個結果!提升自己!我們當代很多人已經成了固化思維,和借來習慣,偷盜文字的機器人!沒幾個用自己大腦的! 整句話是三個逗號!也是一句話!如何說岀三個境界,別給人亂帶節奏! 用自己的語言去說岀去才是自己的,就算感覺文字不是很通,但這才是智慧!任何拿來主義,只拿不思者全是文字搬運工,非智者! 當代人很多人只看表,不思意!不突破!總是看著很有學問的樣子,結果沒幾個是真才!不是偷就是借,非自己口輸出!講真說的不是很規格,怎麼了!文字不精簡怎麼了,多不是很大的事!你能到能文字精簡這時候,你不是老子就是李白! 先做到這題的境界!未來你就是超越老子李白的可能!送幾個字白送! 學者,拜天地自然為師!以思尋生命的意義!在迷失中以前人為燈塔,指引方向!以同類問答!瞭解己身!最後超脫於常態!達思想者! 18#掠過叢林的風 看見囉囉嗦嗦一大堆的回答,雲山霧繞 ,本來以為有點明白,誰知道又被繞糊塗。

我想所謂的看山是山一一是指我們常見到的事物常呈現的一面,我們以為事物就是我們印象中的樣子。

但是,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之後,驀然發現,事物的許多新特點與我們常見到的現象炯然不同,我們彷彿從未見到一般一一此即看山不是山。

到最後,我們終於認清,凡世間事物,皆有多面性,常常是美與醜、善與惡並存,這種種的特點不過是一體兩面,一切事物既有陽的一面,又有陰的一面;既有光的一面,又有暗的一面,每一面都有本體的部分特徵,但又不完全代表本體一一此即見山還是山。

誰能想到,作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古代竟然是一片海洋。

古時,古人並不能用清晰的、辨證的、邏輯的方式闡述,所以描述事物比較模糊抽象。

正是這種抽象、模糊,竟被後世無限神化。

他們用更模糊更抽象的話語去解釋一些抽象模糊的事物,用神化、玄化、毫無羅輯、天馬行空的方式把一些簡單的東西描述得面目全非。

其實人類認知的歷程也就是從一維、二維、三維至四維的過程罷了。

這種"刻舟求劍"旳精神真的很執著! 19#高山流水林心一 這句話許多大師已有較為一致的解釋,綜合之,大要如下: 一丶看山是山,是常人的視角丶高度和境界,是對外表形相的直觀,大凡人都能做到,達到"看山是山“的境界。

二、看山不是山。

有多方面的詮釋,主要有兩種解釋: 1、山,是一個名言概念,是一種存在的形相。

,但你若深入解剖"山",則山中不僅有草木花卉、鳥語流水,一座山可以養活一方人,山可以是一個溫馨的家,也可以是一片世外桃園,也可以是一個國家所在,山就是一個"世界",山中還可能藏有無數的"寶藏“。

總之,以不同境界去觀察,山可以代表"多項義",這就視觀察者的境界高下而異了。

所以,看山不是山,是表示有境界的人的一種“境界“,以現代語說,是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以修行人的話說,是透過山的種種表象,發見了自然宇宙世界的真相--真理:靜止的表象下,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川流不息、生滅變化,也就是"無常"的真諦,而其本體則是寂滅空性。

2、山,以現代科學解剖它,是由岩土草木水所組成或標準的說是由有關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所組成,若層層剝繭則是:物質-分子-原子-原子核-電子、質子、中子-夸克-弦-能量、資訊。

即最後沒有"物質"是不可見丶不可摸、難測量的能量,能量歸於宇宙虛空。

而古代樸素唯物者,則把物質簡單地歸結為是由"地、水丶火、風"是大類元素的組成。

總之,山,只是一個字元。

它所代表的或的包含的或所蘊藏的則是宇宙自然的現象和實相。

3、看山還是山,是達到"看山不是山“境界的人,看了"山",見了山的"真面目"之後,對大眾或自我發出的感言和言說。

歸納之: 見山是山:是對錶象的描說,是世俗諦(知識);見山不是山:是對錶象背後的本質的插說,是真諦(真理); 見山還是山:是見諦後,超越名相語言又不離名相的語言。

猶如科學院士對幼兒園的小朋友講故事,必須是講貓捉老鼠的通俗故事,而不能說三國演義。

20#老祖宗的智慧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這是佛教禪宗的一句偈語。

有話就不能好好說嗎,非得故弄玄虛,還美其名曰:境界。

真不知道古代的禪師,在賣弄什麼,好好的解釋給弟子,讓弟子能夠明白,豈不是更好】 首先,先說一下佛教的禪宗。

禪宗講究“悟”,分為“漸悟”和“頓悟”。

如果悟不出來,就徹底沒戲了。

因此,禪宗修行不立文字,尤其到後期的修行中。

先舉個例子說明這個禪宗揭語的大概意思,再詳細解釋一下意思。

暗戀一個女孩子,喜歡的不行了,簡直在心目中就是女神一樣的存在,一笑一顰,是那麼的沁人心脾。

夜裡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這叫“看山是山”。

使了九九八十一招,終於把心目中的女神追到手了,戀愛的感覺,那叫一個甜蜜。

捧在手心細心呵護,生怕怠慢了女神。

慢慢地,也會有衝突,也會有矛盾,吵架,冷戰等等。

這叫“看山不是山”。

最後結婚了,生了小寶寶,婚後的生活,婚後的瑣事,原來與所有的人家都一樣。

要面對孩子的成長過程,要努力賺奶粉錢,要孝敬雙方的父母等等。

這叫“看山還是山”。

不曉得讀者有沒有“悟”出些什麼。

下面講解禪宗修行中這句揭語的意思。

《心經》中有一句經文,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口頭禪,叫“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句著名的經文與“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是一個意思。

從初發菩提心起,勇猛修行。

“色”是物質的代名詞。

指的是所有物質組成的東西,包括人體本身。

隨著修行日益加深,自性顯現,自性是什麼?是未生時的自己,是最最原始的自己,它不是物質的,它與宇宙一樣,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空”是非物質的代名詞。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指的是茫茫宇宙中,“無形無相”的存在。

你會發現,原來你的自性,與宇宙沒有任何的區別。

隨著“觀”力的加深,及終於發現,哪裡有什麼“色”,又哪裡有什麼“空”,最初始是“空”產生了“色”,到最後,“色”必將回歸於“空”。

【這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禪宗修行解釋】 發表回復 相關內容如何理解排球比賽中後排隊員進攻性擊球犯規?如何理解“學”與“做”,的辯證關係?如何理解《大學》中的大學之道?如何理解“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場”條款?如何理解在農村娶不上媳婦會被看不起的現象?如何理解春秋戰國?如何理解魏晉時期是文學的自覺時期?你是如何理解德育過程的順序的?如何理解吶喊、彷徨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人生的三層境界豐子愷? ∧一個女人心裡有你卻不願意搭理?∨西紅柿吃法大全? 延伸閱讀 《封神演義》小說裡出現了哪些法寶及用途?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文學?金庸小說你最喜歡哪部?理由是什麼?你讀過的書中最驚豔的一句話是什麼?《東宮》這部小說到底如何?黃蓉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突兀的形象變化是金庸在人物塑造上的失敗嗎?文學作品裡有哪些經典開場白?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真的比《桃花債》寫的更好?錢鍾書除了《圍城》外,還有什麼優秀的學術成就?古代三年一次科舉,777位狀元卻未見盛世之作,難道這些人的才華都被埋沒了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