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群的分類與分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平埔族群的分佈 · 噶瑪蘭/卡瓦蘭族(Kavalan) · 凱達格蘭族(Ketagalan) · 道卡斯族(Taokas) · 拍宰海/巴則海/巴宰族(Pazeh或Paposa) · 拍瀑拉/巴布拉族(Papora或Paposa ...
網站使用說明授權申請項目授權進度查詢歡迎來到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平台BlogPost313月平埔族群的分類與分佈Byyenny在〈平埔族群的分類與分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平埔文化專題[vc_row][vc_column][vc_single_imageimage=”2659″img_size=”full”alignment=”center”][vc_column_text]1901年日本以石版印刷的台灣地圖[/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人群的區隔,自古以來就有。
但是,人類開始以「族」或「民族」來區分人群則是相當晚近的事,特別是在一百多年前正值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興盛的時候。
臺灣的族群分類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
當時日本殖民帝國,基於統治的理由,對臺灣的人群與土地進行全盤的調查與瞭解,也展開了臺灣族群的分類工作。
起初,日本學者認為居住在平原地區的原住民大多已經漢化,只是以「平埔族」或「平埔番」一詞概括之,而將人群分類的重點放在「高山族」(現在的九族原住民)。
後來,日本學者對文化漸行消失的平地原住民有了較多的瞭解之後,也開始將發現到所謂的「平埔族」實際上也是由多個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民族所構成。
然而,在過去九十多年來,學者對平埔族的分類相當不一致,有的分為七族十四支、也有分為八族、九族、十族、十二族。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平埔族的分類[/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有關平埔族的分類,在日據時期以前,均缺乏有系統之分類。
荷蘭時期僅記錄了先住民的社名,並依其分布的地區,劃分成幾個區域群。
清朝黃叔璥在《番俗六考》中,將原住民分為北路諸羅番一至十、南路鳳山蕃、傀儡番、瑯礄十八社等十三個部落群。
直到日據時期,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的《臺灣番人事情》一書中才對平埔族加以有系統的分類,其後伊能嘉矩又著《臺灣番政志》,將平埔族的分類加以修正,而分平埔族為:凱達格蘭族(Ketagalan)、噶瑪蘭族(Kavarawan)、道卡斯族(Taokas)、拍宰海族(Pazzehe)、拍暴拉族(Vupuran)、巴布薩族(Poavosa)、阿立昆族(Arikun)、羅亞族(Lloa)、西拉雅族(Siraya或Siraiya)、以及馬卡道族(Makattao)等十族。
一九三0年,移川子之藏在《日本地理大系》一書的臺灣篇〈臺灣,土俗、人種〉一篇,把伊能嘉矩所分的阿立昆(Arikun)及羅亞(Lloa)兩族合併為洪雅(Hoanya),改馬卡道(Makattao)為道(Tao),又增邵(Sao)一族,而合為十族。
一九三五年,另一位日本學者小川尚義在《原語臺灣高砂族傳說集》一書中,把道(Tao)族列入西拉雅(Siraya)族中,故較移川子之藏的分法少了一族,成為九族。
之後,一九四四年,小川尚義在〈語二於臺灣高山族,位置〉一文中,又有新的分類,他從噶瑪蘭(Kavalan)族中分出雷朗(Luilang)族,而為:雷朗(Luilang)、凱達格蘭(Ketagalan)、噶瑪蘭(Kavalan)、道卡斯(Taokas)、拍宰海(Pazeh)、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和邵(Sao)等十族。
爾後,馬淵東一在〈高砂族分類〉一文中,亦依照小川尚義的分類。
然而,邵(Sao)族是否應為平埔族,抑或高山族學者仍有不同的意見。
同樣的,雷朗(Luilang)是否為Ketagalan(凱達格蘭)之分支,抑或獨立成為一族,學者也有不同的意見。
近年學者又有新的分類看法,日本語言學者土田茲在一九八五年的分類中,將平埔族分為十二族:噶瑪蘭(Kavalan)、馬賽(Basay)、凱達格蘭(Ketagalan)、龜崙(Kulon)、道卡斯(Taokas)、拍宰海(Pazeh)、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馬卡道族(Makattao)以及大武壟(Taivoan)。
臺灣語言學者李壬癸則有不同的看法,在一九九二年〈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分類〉一文中,提出了七族十四支的看法:卡瓦蘭(Kavalan)、凱達格蘭(Ketagalan)【下分:馬賽(Basay)、雷朗(Luilang)、多囉美(Trobian)等三支】、巴布蘭(Baburan)【下分:道卡斯(Taokas)、拍瀑拉(Papora)、貓霧(Babuza)、費佛朗(Favoran)等四支】、拍宰海(Pazeh)、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下分西拉雅(Siraya)、馬卡道族(Makattao)以及大武壟(Taivoan)等三支】。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表一平埔族群分類對照表[/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年代研究者族名1904伊能嘉矩KavarawanKetagalanTaokasVupuranPoavosaArikunLloaPazzehe─SiraiyaMakattao十族1939移川子之藏KavarawanKetagalanTaokasVupuranbabuzaHoanyaPazehSaoSiraiyaTao十族1935小川尚義KavarawanKetagalanTaokasVupuranBabuzaHoanyaPazzeheSaoSiraiya九族1944小川尚義KetagalankavalanLuilangTaokasPaporaBabuzaHoanyaPazehSAoSiraiya十族1951張耀錡卡瓦蘭Kavalan凱達加蘭Ketagalan道卡斯Taokas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Poavosa洪雅Hoanya拍宰海PazzehPazeh─西拉雅Siraiya四社熟番Taivoan九族1955李亦園噶瑪蘭Kavalan達加蘭Ketagalan雷朗Luilang道卡斯Taokas巴布拉Papora貓霧Babuza和安雅Hoanya巴則海Pazeh水沙連西拉雅Siraiya十族1970台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第一冊卡瓦蘭Kavalan凱達加蘭Ketagalan道卡斯Taokas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Poabuza洪雅Hoanya(LolaArikun)拍宰海PazzehPazeh─西拉雅Siraiya(西拉雅馬卡道四社熟番)八族19851951土田滋KavalanBasayKeta.KulonTaokasPaporaBabuzaHoanyaPazeh─Sir.Mak.Taiv.十二族1992李壬癸卡瓦蘭Kavalan凱達加蘭Ketagalan巴布蘭Baburan洪雅Hoanya巴則海Pazeh邵Thao西拉雅Siraiya七族馬賽Basay雷朗Luilang多囉美遠Trob.道卡斯Taokas巴布拉Papora貓霧Babuza費佛朗FavorSir.Mak.Taiv.資料來源: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台灣風物》42(1),頁233,1992。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平埔族群的分佈[/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噶瑪蘭/卡瓦蘭族(Kavalan)[/vc_column_text][vc_single_imageimage=”2658″img_size=”full”alignment=”center”][vc_column_text]噶瑪蘭/卡瓦蘭族[/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卡瓦蘭族分布於宜蘭平原。
清嘉慶十五年,蛤仔蘭(宜蘭)歸入版圖時,有熟番三十六社,其中也含有若干凱達格蘭族村落。
其後,漢人大舉移來,在山地土著與漢人雙重壓力下,大多捨棄原住地,分散於宜蘭平原各地。
其一部分曾沿山路南下至花蓮縣萊地方,一部分順叉路登陸花蓮米崙山下鯉浪港,形成加禮宛、竹仔林、七結仔、談仔秉、瑤歌等六社。
後再移動而形成新城、加路蘭、新社、石梯、姑子律、水母丁、城子埔、加走灣等村落。
原來在宜蘭平原噶瑪蘭村落有:棋立丹社(礁溪鄉德陽村)、抵把葉社(礁溪鄉德陽村)、新仔罕社(礁溪鄉)、奇武暖社(礁溪鄉光武村)、踏踏社(礁溪鄉玉田村)、馬麟社(礁溪鄉玉光村)、奇蘭武蘭社(礁溪鄉二童村)、打馬煙社(頭城鄉竹安村)喀嘓里遠社(壯圍鄉大福村)、奇上板社(壯圍鄉廓後村)、里目罕社(壯圍鄉新南村、功勞村)、抵美福社(壯圍鄉美福村)、新仔羅罕社(壯圍鄉功榮村)、抵美抵美社(壯圍鄉美間村)、珍仔滿力社(員山鄉、蓁巷村)、擺離社(員山鄉蓁巷村)、吧咾吻社(員山鄉惠好村)、抵美簡社(不詳)、支鎮路社(不詳)、哆囉岸社(羅東鎮打那岸)、歪仔歪社(羅東鎮仁愛里)、掃笏社(五結鄉興盛村)、娑羅辛仔宛社(五結鄉新店村)、加禮遠社(五結鄉秀水村)、奇澤簡社(五結鄉利澤村)、流流社(五結鄉新店村秀水村)打郎巷社(五結鄉協和村)、奇武老社(冬山鄉三奇村)、里荖社(冬山鄉埔城村)、珍珠美簡社(冬山鄉珍珠村)、武罕社(冬山鄉群英村)、打蚋米社(冬山鄉永美村)、馬荖武煙社(冬山鄉武淵村)、南塔吝社(不詳)、留留仔莊社(不詳)、猴猴田社(蘇澳鎮頂寮里、新華里)、馬賽社(蘇澳鎮永榮里)阿里史社、(三星鄉大隱村、行健村、拱照村)。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凱達格蘭族(Ketagalan)[/vc_column_text][vc_single_imageimage=”2660″img_size=”full”alignment=”center”][vc_column_text]凱達格蘭族[/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凱達格蘭族分布地以臺北盆地為主,北起基隆市社寮里、和寮里、平寮里,沿大屯火山彙裾野至淡水河口,南達桃園縣境內。
據傳,其一部分移住宜蘭平原建哆囉里遠社與里腦社。
本族主要部落如下:霄裡社(桃園縣八德鄉霄裡村、竹圍村)、南崁社(或南嵌社桃園縣蘆竹鄉山鼻村)、坑仔社(蘆竹鄉坑子村)、龜崙社(桃園縣龜山鄉楓樹村)、南港社(臺北縣蘆洲鄉正義村(南港子)、武猸灣社(或武溜灣社,臺北縣新莊鎮)、擺接社(或擺折社、臺北縣板橋鎮社後里)、秀朗社(或繡朗社,又名控仔社臺北縣中和鄉秀朗村秀山村)、雷裡社(或雷里社、臺北市雙園區與德里美德里)、沙箟廚社(又名紗帽廚社、臺北市龍山區)、里未社(臺北市龍山區)、阿八里社(又名龍匣口社臺北市雙園區原安里)、圭母卒社(又名奇武卒社或奎府聚社,臺北市建成區)、大浪泵社(一名區浪泵,臺北市大同區)、塔塔悠社(又名答答悠社,臺北市松山區永泰里)、里族社(臺北市松山區舊家里、新聚里)、錫口社(又名貓裡即吼、麻里折口、麻里錫口等社、臺北市松山區)、房仔嶼社(又名峰仔時、峰仔嶼等社、臺北縣汐止鎮保長里保安里)、毛少翁社(或稱麻少翁社,臺北市林圍里、倫等里、三玉里)、里岸社(臺北市北投鎮國度里、立農里)、內北投社(或內北頭社,臺北市北投鎮)、嗄嘮別社(臺北市北投鎮一德里、桃源里、稻香里)、坌社(臺北縣淡水鎮竹圍里、八勢里)、雞柔山社(或雞洲山社,淡水鎮義山里、忠山里)、外北投社(或外北頭社,淡水鎮北投里)、圭北屯社(又名大屯社,一名大洞山社,淡水鎮屯山里)、八里坌社(臺北縣八里鄉)、小雞籠社(臺北縣三芝鄉)、瑪陵坑社(臺北縣七堵鄉瑪東、瑪南、瑪西等三村)大雞籠社(又名龜霧社,基隆市社寮里)、金包裡社(或金包里社、臺北縣金山鄉三和村)三貂社(或山朝社、臺北縣貢寮鄉穗玉村)。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道卡斯族(Taokas)[/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道卡斯族分布於臺中縣大甲鎮以北,經苗栗縣沿海地帶,至新竹市附近之海岸平原地帶。
有人說,其一部分移住南庄地方成為賽夏族,但未有可徵資料。
本族之一部亦曾移住宜蘭平原與埔里盆地。
其移墾宜蘭者,大多仍還故居地。
本族所包含之部落有以下各社:大甲西社(又名山明山社亦名德北社臺中縣大甲鎮番子寮附近)、大甲東社(臺中縣外埔鄉大東村附近)、日南社(大甲鎮日南)、日北社(苗栗縣苑裡鎮日北里)、雙眞社(大甲鎮雙寮)、房裡社(苑里鎮南北、房裡)、貓孟社(又名興隆社苑萬鎮貓孟里)、苑裡社(或宛里社,宛裡鎮苑東苑西、苑北、苑南四里及西平里)、吞宵社(或吐宵社、苗栗縣通霄鎮通東村、通西村)、貓裡社(苗栗鎮)、加志閣社(苗栗鎮嘉盛里);後社(或後隴社苗栗縣後龍鎮)、新港社(或新港仔社、後龍鄉鎮新港)、中港社(苗栗縣南庄鄉中港)、竹塹社(新竹市)、眩眩社(新竹市樹林里、福林里、德林里)。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拍宰海/巴則海/巴宰族(Pazeh或Paposa)[/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拍宰海族以豐原鎮為中心,北起大甲溪岸,南迄潭子鄉,東達東勢一帶,四至大肚山為界之地帶。
本族分為四社群,其下大小部落甚多:岸裡社群包括岸東社(臺中縣神岡鄉大社)、岸西社(同上,大社之西)、岸南社(同上、大社之南)、葫蘆墩社(臺中縣豐原鎮)、西勢尾(豐原鎮社皮)、翁仔社(同上)麻裡蘭社(同上)、岐仔社(臺中縣神岡鄉溪州)、薯社(臺中縣內埔鄉舊社)。
撲仔籬社群包括社角社(臺中縣石岡鄉社寮角)、大湳社(豐原鎮大湳)水底社(臺中縣新社鄉水底寮)、山頂社(新社鄉馬力埔山頂)、大馬僯社(臺中縣東勢鎮新佰公番社)。
阿里史社此社原址在今臺中縣潭子鄉,清嘉慶九年與岸裡社及北部平埔族千餘人,翻越山嶺至蛤仔蘭移墾,此為羅東、三星一帶今仍有以阿里史為地名之緣由。
殘餘族眾於道光三年棄地入墾埔里。
烏牛欄社今豐原鎮烏牛欄為其故址,道光三年棄地移墾埔里,故埔里方面玄有烏牛欄之地名。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拍瀑拉/巴布拉族(Papora或Paposa)[/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拍瀑拉族分布於大肚溪以北至清水以南、大肚臺地以西之海岸平原地帶。
其主要部落包括以下各社:大肚社(臺中縣大肚鄉)、水裡社(臺中縣龍井鄉)、沙轆社(又名遷善社或迴馬社,臺中縣沙鹿鎮)、牛罵社(又名感恩社,臺中縣清水鎮)。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巴布薩/貓霧族(Babuza或Poavosa)[/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巴布薩族主要分布地為大肚溪以南至濁水溪間,據有彰化縣坑平原大部,其一部分亦深入臺中縣盆地,至今臺中市西方。
其主要部落如下:東螺社(彰化縣頭埤鄉番子埔)、二林社(彰化縣二林鎮)、眉童社(彰化縣溪州鎮舊眉)、半線社(彰化市)、柴仔坑社(彰化市大竹阿夷)、阿東社(彰化市大竹番社口)、馬芝遴社(彰化縣鹿港鎮)、貓霧揀社(臺中市南屯區附近)。
以上各社中東螺社之一部移至宜蘭,其餘大多移至埔理盆地。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洪雅/洪安雅族(Hoanya)[/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洪雅族分布於臺中縣霧峰鄉以南,臺南縣新營鎮以北,接近山麓之平地。
本族包括羅亞(Lloa)、阿立昆(Arikun)二支族。
羅亞(Lloa)支族包括哆囉國社(臺南縣東山村、東甲村、東正村)、紫裡社(亦名斗六門社雲林縣斗六鎮)、西螺社(雲林縣西螺鎮)、他里霧社(雲林縣斗南鎮)、貓兒干社(雲林縣崙背鄉)、諸羅山社(嘉義市一帶)。
阿立昆(Arikun)支族包括貓羅社(彰化縣芬園鄉)、大武郡社(彰化縣社頭鄉)、大突社(彰化縣溪湖鎮)、南投社(南投鎮)、北投社(南投縣草屯鎮北投里)、萬斗六社(臺中縣霧峰鄉萬豐、舊正、峰谷、六股等村)。
以上所列阿立昆(Arikun)支族各社於道光年間放棄原居地,大舉遷移至埔里盆地。
羅亞(Lloa)支族之斗六門、貓兒干二社亦移至埔里盆地,其餘則留居原地。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西拉雅族(Siraya或Siraiya)[/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西拉雅族分布於嘉南平原與屏東平原,北自臺南縣佳里鎮、麻豆鎮附近,南達屏東縣林邊鄉一帶之平地或山麓地帶。
本族又可分為西拉雅、馬卡道(Makatao或Makabau)、大武壟等三支族(據小川尚義、李壬癸之說,三支族雖語言稍異,然屬同一方言)。
西拉雅支族荷人曾稱之為Sideia,以臺南地方之平地為居地,昔以新港(今臺南縣新市鄉)、目加溜灣(今台南縣善化鎮)、蕭壟(今臺南縣佳里鎮、漳州里、海澄里)、麻豆(今臺南縣麻豆鎮)等四大社最著名,為荷人致力從事於教化工作之主要平埔族社。
後因眾多漢人移來,乃遷往內山、旗山方面及臺東一帶。
其一部分後裔,日據時期仍居留於臺南縣下東山鄉、官田鄉、大內鄉及左鎮鄉一帶。
明鄭時代新港社群移住新市附近,卓猴社群移至新化縣那拔里。
後新港社再移至新化、關廟附近,且有更南下移至旗山方面者,甚至攀越中央山脈遠達臺東方面者(新開園、成廣澳地方)。
西拉雅族之主要部落有:即赤嵌社(初在臺南附近後移至新社附近改稱新港社。
其一部分先移往新化鎮那拔里、再移至新化、關廟及旗山、臺東)、大目降社(今新化鎮附近)、卓猴社(今新化鎮、礁坑里、其族眾有分出至旗山臺東者)、目加溜灣社(今臺南縣安定鄉、善化鎮、大內鄉)、芋匏社(今臺南縣山上鄉)、麻豆社(今臺南縣麻豆鎮)、蕭壟社(亦名歐汪社,今臺南縣佳里鎮鎮山里、海澄里與漳州里)。
馬卡道支族原居鳳山地方至下淡水溪(高屏溪)流域,文獻中的鳳山八社即是。
後移至屏東平原之山麓地帶(今屏東縣萬巒鄉、內埔鄉之老埤、枋寮鄉之水底寮),並再移至恆春、臺東方面。
其主要各検落之變遷情形如下:大傑顛社系自原居地岡山地方路竹鄉下社及大社,移至下淡水溪流域之旗山,於道光九年,有三十餘戶相率南下至枋寮,越山經巴絍衛(今大武)順東海岸北上至臺東,復與卑南族不睦,乃續北移至大庄開墾。
數年後經由布農族之導引,自新武路入山,越關山南方鞍部,返回故土荖濃、六龜地方,率殘留之族眾及新港、卓猴二社族眾計十二戶,越山至新墾地。
嗣後西拉雅之移住臺東縱谷者日盛。
北自玉里觀音山,南至公埔,新開園及海岸地帶之彭子存、大掃別、加定灣、城子埔,均有其検落。
阿美族稱此,等西拉雅為Takavuran。
阿猴社系阿猴社系原址在高雄,後移至屏東市附近,其一部分自屏東地方南下至恆春平原,與原住之排灣族斯卡羅龍鑾社訂立和約,贈與水牛得地居住,以二千牛隻從事墾殖。
光緒十七年至十八年尚有百戶,因遭大水災,家屋田園被沖毀,乃遷往臺東、公埔方面。
鳳山八社上淡水社(亦稱大木連社,屏東縣萬丹鄉上社皮)、放索社(自高雄縣仁武鄉大庄移至屏東縣林邊鄉田墘厝)、下淡水社(屏東縣萬丹鄉下社皮)、搭樓社(屏東縣里港鄉搭樓)、茄藤社(屏東縣林邊鄉東路乾)、武洛社(亦稱大澤機社屏東縣里港鄉武洛)、力力社(屏東縣新園鄉力社)。
後移至屏東平原之山麓地帶。
大武壟支系又稱四社熟番,為與曹族之「四社番」區別,本支族稱四社平埔。
荷蘭時期其原居地為烏山山脈之西麓,曾文溪流域之平原地帶,即今臺南縣玉井、大內二鄉境內。
在此形成加拔、芒仔芒、頭社、宵里等四社。
明末其居地為漢人占據,至清領臺後,移民與日俱增,乃相率向東方山麓曹族四社群住地移動,並繼續移至楠梓仙溪沿岸之地,迫使原住族曹族(美瓏、排剪、搭蠟袷、雁爾四社)退居荖濃溪上游現居地。
乾隆初,漢化已深,放棄固有習俗,改用臺詞,與漢人雜居,由四社分散成二十九部落。
四社平埔之故居地之分布如下:茄拔社(今臺南縣善化鎮嘉北、嘉南二里)、宵里社(今臺南縣玉井鄉豐里村)、芒仔芒社(今臺南縣玉井鄉三和村望明村)、頭社(今臺南縣大內鄉頭社村)。
[/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平埔族群分佈情形表[/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族別分佈區西拉雅族(Siraya)今之嘉南、屏東平原洪雅族(Hoanya)今台中盆地霧峰以南至嘉南平原新營以北巴布薩族(Babuza)今台中市以南至西螺以北之近海平原地帶拍宰族(Pazeh)今豐原至東勢一帶之平地及山麓地區拍瀑拉族(Papora)今大肚丘陵以西至海岸一帶道卡斯族(Taokas)今大甲以北至新竹市一帶之海岸地區凱達格蘭族(Ketagalan)今桃園、台北及基隆一帶噶瑪蘭族(Kavalan)今之宜蘭平原[/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延伸文章資訊
- 1平埔族高山族差別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FACEBOOK
以下列舉平埔族的文化特色: (一) 母系社會平埔族與高山原住民的明顯差別,在於平埔族為母系社會,而高山族大半為父系社會。平埔足以女生為貴,男則大多入贅女方。
- 2我想要知道原住民這個字彙與高山族有何不同?將居住在台灣的 ...
日治時期以後,日本殖民政府仍然沿用「高山番」作為政治上的分類,只是將「番」字改為「族」字,稱為「高砂族」。 1945年第二次中日戰爭結束後,中華民國正式治理臺灣,將 ...
- 3平埔族名稱由來
後來平埔番的稱謂,由於學界的研究區別而逐漸改為平埔族;高山番或生番也改為高山族(日本人稱為高砂族,早年也稱台灣為高砂國),國民政府遷台之後,早期沿用日本人的高山 ...
- 4高山族
高山族. 台灣原住民在文獻上由其居住地區的不同而分為平埔族和高山族,這種分類雖缺乏科學意義,然而始終為一般人所襲用。 高山族居住在山區及其附近,與漢人接觸較 ...
- 5原住民
平埔族:分佈的地區大多是屬於平原以及丘陵地帶,現已幾近消失,大致上可分為以下這幾個大族: 噶瑪蘭、凱達格蘭、道卡斯、巴布拉、巴宰海、貓霧拺、邵、巴布薩、洪雅、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