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無為?無.無不為? — 析莊子的「無為」思想 - 哲學新媒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無為而無不為」3,向被視作道家的核心思想,尤於人生及政治上被廣為引用。
但筆者卻認為「無為而無不為」僅為道家思想的中途站,其發展應尚有莊子的「無『無為』無『無 ...
人訂閱
泛哲學
無.無為?無.無不為?—析莊子的「無為」思想
《史記.論六家要旨》曾稱頌道家:
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
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
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
by:栩晉,04/28/2015-15:46
您在這裡首頁»專欄»泛哲學
By栩晉on二,04/28/2015-15:46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泛哲學
難度:
3
《史記.論六家要旨》曾稱頌道家:
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
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
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1
在此,司馬談視道家為六家之首,認為它能兼六家之長,而無其短,主張「無為而無不為」,將事務作最大限度的簡化,並得到最大的效果。
「無為而無不為」語出《道德經》,其言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2,又曰:「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3,向被視作道家的核心思想,尤於人生及政治上被廣為引用。
但筆者卻認為「無為而無不為」僅為道家思想的中途站,其發展應尚有莊子的「無『無為』無『無不為』」。
老子的「無為」之為
首先,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實在是「有為」而非「無為」,是作為個體的意願和動作的結果,是有意的「無為」。
根據《道德經》曰: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4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5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6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7
綜合以上數言,可見「無為」是「損」、「以」、「為」和「勇」等「有為」的結果。
「損之又損」,代表主體修為有違自然之道,未能做到「沖氣以為和」 8 的和諧之境,做事或嫌狂妄、狷狹,因此老子提議將這種「過」的心態,逐步減損,降低「為」帶來的後果,直至能夠體道而「為」「無為」。
至於,「聖人無常心」正可與「聖人無情」論作比照。
人世瞬息萬變,聖人能應變無方而無所累,故「無常心」,然聖人實有情,因其「以百姓心為心」,故能同於世俗而又特立獨行,但歸根究柢,聖人非生而為聖,而是透過修養,以知心、用心,當中是一認知和實踐的過程,是以「為」達「無為」的過程。
此外,老子明確表示「為」的後果,可能是「殺」,因為與人爭鬥,最壞的結果可能是兩敗俱亡,故此「敢」不如「不敢」,既不與人爭,亦既不履險,自然能「活」,由此可見老子崇「無」抑「有」,「為」「無為」才是他的深意。
最後,老子更明言其「無為」只是「為」的結果,是主體的有意選擇。
「為」、「事」和「味」都是生活的基本動作,但凡事總有其內在規律和發展方向,順之者昌,逆之則亡。
因此主體行動應以此為標的,接受和順應這潛規則,不應妄加任何改變的因素和念頭。
對此,雷吉振便明言:「老子的『無為』雖然指無欲無求的狀態,但卻具有鮮明的是非意識,這表現在對於事物的兩邊,老子執守靜和弱的一邊……在老子的『無為』背後是『有為』則會危身害世的是非意識,也就是說老子的『無為』是刻意的『無為』。
老子的『無為』保留了是非意識的位置,這個意識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不要妄為。
」9因此,老子是在「現實」說「理想」,希望透過「有為」達至「無為」。
王弼曾說:「聖人體無,老子是有」10,誠為至論。
韓非子的「無為」
思想史上,素有「法出於道」的說法,其理據之一正是「無為」,但觀「法」之「無為」仍只是「有為的無為」。
據《韓非子.主道》載:
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
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
」11
「人主之道,靜退以為寶。
不自操事而知拙與巧,不自計慮而知福與咎。
是以不言而善應,不約而善增。
言已應則執其契,事已增則操其符。
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生也。
故群臣陳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責其功。
功當其事,事當其言則賞;功不當其事,事不當其言則誅。
明君之道,臣不陳言而不當。
是故明君之行賞也,曖乎如時雨,百姓利其澤;其行罰也,畏乎如雷霆,神聖不能解也。
」12
韓非子同樣認同「道」是世界的本源和規律,主張君主應守道以治紀。
表面上,兩者雷同,但究其底蘊則可知韓非子的「道」是「法」,是「刑賞」二柄的施行法則。
君主制定法則,然後便應「靜退以為寶」,按照群臣功過而當其獎罰。
《韓非子.定法》便明言:
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
法者,憲令著於官府,刑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姦令者也,此臣之所師也。
君無術則弊於上,臣無法則亂於下,此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
13
可見,韓非子的「無為」和「靜退」,實建基於「術」與「法」之上,本質上是一種「有為的無為」,與老子之論實若合符節。
儒家中的「無為」
又如儒家,其倫理政治思想實亦含有老子的影子。
《論語.衛靈公》曰: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14
《論語.為政》亦曰: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5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6
孔子重視德治,以為君主只要能夠修養己身,奉行「格物」、「至知」、「誠意」、「正心」,便能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對此,孔子便極言德治之效,以其能使民「有恥且格」,遠離錯誤且具道德修養。
他又以「北辰」與「舜」為例,說明只要君主有德,自能「無為而治」,所謂「君子之德,風。
小人之德,草。
尙之風,必偃」17,正是此意。
話雖如此,儒家的德治亦實是「有為的無為」。
司馬談於其《論六家要旨》稱儒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
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
」18據此可見,儒家德治實建基於君主的道德修養,亦是一種「有為的無為」。
觀乎上文,老子的「無為」實是一種選擇活動,而這選擇亦已預設了答案:「無是對,有是錯」,藉此令人接受「無」的好處,可見老子的「無為」思想實有其刻意和功利的一面,鼓勵世人以「有為」行「無為」,再由「無為」得「有為」。
在此,「有」與「無」對,但又互為其本,故老子實仍未去「有」言「無」。
既然如此,則道家亦言「有」而非「無」,似為定論。
但筆者卻不敢同意,因為老子之後,莊子進一步發揮了「無為」的思想,並提昇到另一層次。
莊子之「無為」的思想內涵
承接老子,莊子務求將「有為的無為」,昇華至與道同體的「無為的無為」,去「有無」以言「道」,達到「無」「無為」的境界。
為了說明「無」「無為」,筆者以為莊子有一故事甚具啟發性。
《莊子.內篇.逍遙遊》記言曰: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
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
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莊子曰:……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19
莊子與惠子討論「無用」時,惠子從一般人的「器用」角度出發,認為「不中繩墨」和「不中規矩」之物都是無用於世,也就「毫無價值」。
同樣道理,惠子以為人必有用於世,如政治、經濟、軍事、民生等方面,具造詣和貢獻,才是有用的人。
這不獨是惠子所想,亦是一般人的想法。
對此,莊子卻不以為然,因為他擺脫了一般人的「器用」角度,而以「安生達命」作標準。
莊子以為「不中繩墨」和「不中規矩」之物雖無用於世,但反過來說,正因其無用,而能避過世人的目光,免卻斤斧之夭,更能讓人寢臥其下,無困苦之害,這正是「無用之用」。
筆者以為莊子能突破俗人目光,領悟無用之用,其原因正在於其「無『無為』無『無不為』」的觀點。
「無為」的世界觀:無對之界
「無『無為』無『無不為』」共有三層觀點:「無對的世界」、「坐忘」和「心齋」及「得其環中」。
首先,「無」「無為」必以「無對的世界」作其世界觀。
正如上言,老子視有無相對,尊無抑有,「無為」實是「有為」。
「無對的世界」正是莊子超越老子的地方,因為他從「道」出發,故能「齊萬物,一生死」。
據《莊子.內篇.齊物論》有言:
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20
《莊子.內篇.德充符》亦載:
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21
綜合上言,莊子面對「大」與「小」、「壽」與「夭」等主觀、相對的概念時,提出了有別於常人的說法,並認為唯有突破這些相對的觀念,方能做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
在此,莊子認為「大」與「小」、「壽」與「夭」乃彼此相待相對的,非大即小、非壽則夭,但「大」與「小」、「壽」與「夭」只是名號,然究其內容則全由人們的常識界定。
同樣,若人們以「大」稱「秋毫之末」、以「壽」形容「殤子」,「大山」和「彭祖」便自然地被當作相對的「小」和「夭」。
若此,萬物即從名號的框框中解放出來,「大」與「小」、「壽」與「夭」便再無任何意義。
總而言之,由於一般人執著於名號和形相,則萬物自有分別,但若我們能突破這些既有觀念,「自其同者視之」,從「道」的角度審視萬物,則萬物只是「物」,「大」與「小」、「壽」與「夭」等相對概念亦變得毫無意義,天下再無大小之分,人間再無壽夭之別,萬物再無對立,便能做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對此,莊子有一生動的例子,說明他對「齊萬物,一生死」的理據。
據《莊子.外篇.至樂》載:
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
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
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
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22
在此,莊子指出人本「無生」、「無形」、「無氣」,只是在「芒芴之間」,而變成「有氣」、「有形」、「有生」而已。
既然人生「本來無一物」,則人自毋須「噭噭然隨而哭之」而「不通乎命」!莊子未有從「生」或「有」的角度看生死,而是從「本」的角度審視人生,故能超越「生死」而「通乎命」。
至於,使「齊萬物,一生死」成為可能的內在依據,即「萬物之同者」,筆者以為正是莊子所指的「道」。
《莊子.外篇.知北遊》曾言: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
」莊子曰:「在螻蟻。
」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東郭子不應。
23
《莊子.內篇.齊物論》亦嘗言:
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
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
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因是已。
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
24
綜合兩段引言,可見莊子以為天下萬物,高貴如楹與西施,卑賤如莛與厲,儘管外形或特性如何「恢恑憰怪」,都是道之所成,其形成的理由便是道。
此外,莊子又認為道在稊稗、瓦甓、屎溺,意在說明道無貴賤,天下皆因道而成,亦是道的體現。
既然如此,再連結上文,我們不難看出莊子正因能直透事物內蘊,了解萬物是道,道是萬物,故能「齊萬物,一生死」,構築「無對的世界」。
據此,莊子於「無用之用」的故事中,所表達的世界觀正是「無對的世界」。
正如上言,莊子以道觀世,萬物皆由道生,故萬物平等,均反映了「道」的存在,亦是「道」的自然而生,因此「有」與「無」只是一組相對的概念,本身並無任何價值,「經世致用」是用,「安生達命」、「寢臥其下」亦是用。
「無對的世界」正為「無用之用」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與「有用之用」並存、並重。
「無為」的踐行:坐忘而心齋
在「無對的世界」中,「有」「無」混然為一,再無「有為」和「無為」的差別,一切都自有其運作規律,萬物皆自然而生,自然而活,自然而動,最後便自然而亡,天下渾然為一,此即「道通為一」的境界。
「無對的世界」並非實在存在於另一層面,而是作為世界本源的層面而存在,亦即「有」的世界與「無」的世界的統一,而人在這兒便是與之融合為一,讓一切行為皆順乎自然,並無任何一絲私意,不為現實所累。
接着,「順乎自然」與老子的「無為無不為」容或有其相似處,但正如上言老子是刻意為之,是主體的選擇和朝向的目標,而莊子卻是反其道而為,非為刻意而是「坐忘」,進而保持「心齋」的狀態,是從「有」回歸於「無」。
據《莊子.內篇.大宗師》載:
顏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
」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
」曰:「可矣,猶未也。
」他日復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
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25
孔子及顏回既為儒門之人,自應重仁義,行禮樂,而莊子於此實借兩人對「仁義禮樂」的重視,說明「坐忘」的重要。
老子於《道德經》已說明「仁義禮樂」只是後天的枷鎖,這枷鎖的出現正好證明「大道廢」的現象,可見站於老子立場,「仁義禮樂」是「有為」,只會令現世更加混亂,故主張「絕仁棄義」和「絕聖棄知」,呼籲人們棄行「仁義禮樂」,棄行即「知而不行」,則「仁義禮樂」仍在。
莊子筆下的孔子和顏回並非以「仁義禮樂」為惡而棄行,而是「坐忘」,忘記「仁義禮樂」的存在。
既無「仁義禮樂」,則無行;既無「仁義禮樂」,亦絕不受「仁義禮樂」影響。
心中再無任何現實的束縛和枷鎖,餘下的便只有自然。
然後,自然流露便是「心齋」的表現。
對於「心齋」,《莊子.內篇.人間世》釋曰:
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聽止於耳,心止於符。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虛。
虛者,心齋也。
」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
可謂虛乎?」夫子曰:「盡矣。
吾語若!若能入遊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
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
絕跡易,無行地難。
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
」26
在此,孔子先勸顏回「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意即指出用心聆聽,專心一致,比用肉耳聆聽更清晰和仔細。
但「聽之以心」便難免遺漏或有主觀的好惡選擇,唯有「聽之以氣」方為良策。
因為「氣」乃虛物,故能等待「聲」的依附。
最後,從「道」的角度,平等而無私的處理已掌握的「氣」,便能納萬聲而無遺。
縱觀上言,可知莊子以為處事不應「存心」,不應有一既定的想法和價值觀,否則便易生偏頗,然後便應「虛心以待」,唯有「虛」方能納「有」,由此便能既不為表相或成見所限,直透底蘊而以「道」視「物」,並自然而為。
同樣,莊子正因不存私心,不受世人所影響,故能發現無用之用。
「無為」的境界:得其環中
綜合以上對「坐忘」和「心齋」的解說,可知莊子非如老子般棄「有」就「無」,而是忘卻「有」「無」,達「心齋之境」,從「道」直透萬物底蘊,進而自然而應,自然而為,再無半點「成心」。
「無心之為」正是莊子追求的「無『無為』無『無不為』」,一切順乎自然,而無「無為」或「無不為」的意念。
最後,當人能了悟「無對的世界」,進而「坐忘」及達「心齋之境」,便能「得其環中」,徹底的進入「無」「無為」的境界。
據《莊子.內篇.齊物論》曰: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
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
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說也。
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
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
故曰「莫若以明」。
27
再據《莊子.雜篇.則陽》亦言:
冉相氏得其環中以隨成,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日。
28
承「坐忘」及「心齋」言,人既能忘卻一切後天的束縛和枷鎖,擺脫私我的意念,自能以「道」觀物,從而領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不為所謂的「對錯正邪」所迷惑,既無「對錯正邪」的執念,自能更靈活地自然而然,「以應無窮」,此即「得其環中以隨成」,再無任何限制和偏執,從而逍遙自然。
同樣唯有心無窒礙,方能發現和欣賞「無用之樹」的大用,靜躺其下,逍遙於無何有之鄉,成就「無用之用」。
總結而言,莊子的「無『無為』無『無不為』」雖承自老子,但又能反思其實為「有為的無為」,進而透過一系列的方法,將現實世界還原為「無對的世界」,並透過忘卻「有」「無」,而非棄有就無,從而達到「心齋之境」,最後便能超脫對立,而「得其環中」,以逍遙自然,此即「無『無為』無『無不為』」。
無為的最高境地在於「入世」
最後,容或有人以莊子思想過於跳脫、出世,故難免帶有消極、負面的指向。
但筆者以為莊子之意並非鼓勵世人輕視入世,反因他太愛人世,才能深入了解人生的喜、怒、哀、樂,沉澱出輕、清、出世的思想,從另一角度表達他對人、世的愛意。
同樣,人生在世,欲念太多、自我太高,以致大多數人目光短淺,眼界狹窄,未能觸類旁通。
莊子那突破既定框架的浪漫思維,正能導引世人前往和發現更廣闊、更全面的世界。
※註:本文原載於香港本土文學大笪地。
此版本除修改了部分用詞外,亦更正部分對某些原文的解釋。
另外,為更具體說明「無對之界」,筆者引用了莊子「無用之用」的看法。
最後,為使本文結構更為嚴謹,筆者亦豐富了總結部分,以收首尾呼應之效。
1.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頁3289。
2.李耳著、王弼注:《老子》,(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頁40。
3.前引書,頁54。
4.同上。
5.前引書,頁55。
6.前引書,頁80。
7.前引書,頁70。
8.前引書,頁48。
9.引自雷吉振,〈莊子無為思想研究〉,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10.劉勰著、張萬起等注:《世說新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頁169。
11.韓非,《韓非子》, 中國哲學電子書計劃網頁,瀏覽日期26/4/2015。
12.同上。
13.前引書。
14.錢穆:《論語新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頁399。
15.前引書,頁23。
16.前引書,頁25。
17.前引書,頁319。
18.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頁3289。
19.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頁29-30。
20.前引書,頁71。
21.前引書,頁145。
22.前引書,頁450。
23.前引書,頁574-575。
24.前引書,頁61-62。
25.前引書,頁205-206。
26.前引書,頁117。
27.前引書,頁54。
28.莊子,《莊子》,中國哲學電子書計劃網頁,瀏覽日期:26/4/2015。
栩晉
泛哲學
莊子
老子
東方哲學史
道家
無為
無不為
栩晉的專欄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0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
收聽所有PODCAST節目
時事評論
泛哲學
書評
影評
劇評
相關內容
哲學長輩群組
道是什麼?
by:哲學新媒體,11/08/2017-18:00
超驚嚇中國哲學
當夢蝶成真時
第1季第3集
by:哲學新媒體,09/28/2021-10:00
哲學床邊談,甜甜的
大小是相對的嗎?
by:小英,05/17/2018-18:00
1of21
下一頁›
今日熱門專欄文章
1
影評
在自由與善惡之間:庫柏力克的《發條橘子》
by:夏逸平,09/23/2020-12:00
2
泛哲學
什麼是意識型態?
by:申昀晏,10/11/2021-11:00
3
泛哲學
窗框裡的獨特風景:讀出《莊子》對生命意義的見解
by:潘君茂,04/21/2021-07:00
More泛哲學
泛哲學
哀樂莊妻:莊子的生死詠歌
談莊子關於「死而不亡」的觀點
悲慟、錯愕、傷心欲絕,這些都是所有人面對死亡的情緒。
但在歷史之中,卻有一個哲學家莊子,喪妻後居然打鼓...
by:嚴浩然,11/04/2020-12:00
泛哲學
若是一個人:《莊子》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莊子》的方案,並不是讓我們在獨自中失去與萬物的聯繫,反而是在「我與萬物」更深的連結中,重新理解自我...
by:吳明峰,08/04/2021-07:00
泛哲學
老子就要極簡和躺平?
談談老子的「少私寡欲」
「極簡」是這時代風潮中十分普遍的現象,不論是「低欲望」、「躺平」還是「小確幸」,諸多概念均指向簡樸、...
by:嚴浩然,08/09/2021-10:00
相關文獻
哲學經典
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Ⅰ:中國文明經典
哲學普及
人生逍遙遊:老莊教我們的自在生命哲學
學術專業
道家倫理學
理論與實踐
哲學普及
老子的哲學(四版)
哲學新媒體PhilosophyMedium是由一群哲學人組成的新創團隊,目標是結合哲學專業與網路新媒體,用富有創意的方式在社會上傳播哲學內容和推廣哲學教育。
我們提供哲學課程、服務與產品,以期點燃人們對智識和思辨的熱情,滿足大眾對哲學的需求與想望。
訂閱哲學新媒體
最新內容
廣義與狹義的《周易》
《周易新繹.通論編》書摘
by:哲學新媒體,08/03/2022-15:00
9-B現任法國國王是個禿頭!維根斯坦與羅素的描述理論
第3季第18集
by:哲學新媒體,08/02/2022-12:00
彼得森的性別怨氣
性別手術、性別認同,與性別角色
by:賴怡禎HilaryLai,08/01/2022-12:00
在社群媒體上追蹤我們
搜尋表單
搜尋
Copyright©哲學新媒體,2014-2022.AllRightsReserved.◎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延伸文章資訊
- 1無為(道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道家中的「無為」一般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是崇尚天道(自然法則),即人與自然界之間的自然無為。提出「道法自然」、「天地生萬物,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二 ...
- 2《老子》「無為思想」的義蘊 - 南華大學
「無為」是源自於道家創始人老子的一個概念。它在《老子》一書中出現多處,如《三. 章》中有云「為無為,則無不為」;《二章》中則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
- 3論老子的無為觀念及其修養目標 - 討論有感
- 4「無為」 |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無為」不只是道家所重,亦為佛教常用語。根據《佛光大辭典》「無為」的梵語拼音為asaṃskṛta,意指沒有造作,乃是「有為」之對稱。
- 5無為而治[道家思想] - 中文百科知識
《道德經》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無為的,但“道”有規律,以規律約束宇宙間萬事萬物運行,萬事萬物均遵循規律。引申到治國,“無為而治”即是以制度(可理解為“道”中的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