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原來,人權議題就在你我身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透過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13部長片和1部動畫短片,本屆影展企圖讓觀眾切身感受到,全球鎖鏈環環相扣,人權議題其實離我們很近——人權事件雖發生在世界各 ...
Skiptonavigation
移至主內容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國家人權博物館於2017年解嚴30周年之際,開辦「臺灣國際人權影展」迄今已屆5年。
從首屆探索不同國族的人權歷史以來,逐年設定不同主題,諸如2018年「尋找我們的身世」,審視歷史的傷痕與國家暴力的真相;2019年回應香港處境與性平議題,甚至擴及數位人權;2020年在疫情帶來巨大衝擊下,探討醫療人權與國際移動兩大專題。
到了2021年,有感於許多侵害人權的現象於現實生活中經常隱而未現,並在主流論述下被邊緣、被壓制、被排斥,人權館特別規畫三大單元:「民主鏡像」放眼全球民主價值與媒體、政治、輿論間的關係;「失衡星球」探討環保與開發的命題,及當權者與年輕世代對未來的角力衝突;「人權現場」透過青年力量與教育現場,見證正義如何在年輕世代中萌芽。
透過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13部長片和1部動畫短片,本屆影展企圖讓觀眾切身感受到,全球鎖鏈環環相扣,人權議題其實離我們很近——人權事件雖發生在世界各角落,影響卻相互連動,也在影片中彼此對話。
不再旁觀他人痛苦,因為沒有人是局外人,期待觀影者的感同身受,繼之反思、討論,甚至找出屬於我們的、「在地化」的解方。
■民主鏡像:把個人罪行合理化的獨裁狂人
巴西首位女總統迪爾瑪.羅賽芙(DilmaVanaRousseff)2016年遭受彈劾,兩年後,有「巴西川普」之稱的極右派總統波索納洛(JairBolsonaro)當選。
下臺的羅賽芙在歷史中已成定局,但影片《巴西誰說了算》(TheTrial)像照妖鏡般,揭露了當年這場宛如荒謬劇(實是一場政變)的彈劾案,動機有多不單純,幕後推手又多麼不惜動搖民主與司法制度,將政治操弄合理化。
巴西政治與社會問題沉痾已久,卻未被正視。
事實上,高達60%的巴西國會議員皆有罪在身,日後證實彈劾的一方,諸如曾任眾院議長的庫尼亞,後來因涉嫌收賄、洗錢判刑15年;取羅賽芙而代之的前總統特梅爾,也因多項貪腐罪纏身而被起訴。
在用詞浮誇、群情激昂的現場,時任國會議員的波索納洛,以絲毫不加修飾的歧視與惡意投下他彈劾的一票。
2018年當選總統後,他更進一步鞏固勢力,施行軍事化統治,其反人權、反民主、反智的連番舉動,為巴西帶來連環災難,現已被民運團體和政治組織聯手以「危害國家存在」等七宗罪提出彈劾中。
延伸閱讀:《巴西誰說了算》:巴西民主失能的開端,迎向消逝的不可逆結局
時間推進到2020年4月,巴西COVID疫情大爆發,死亡人數衝破1萬5000人,總統波索納洛公然否認事實,把疫情說成一場「吃了奎寧就會好的小感冒」,不只在鏡頭前煽動民眾暴力攻擊記者,更刪除官方數據、散佈顛倒是非的陰謀論與假新聞,還在一個月內撤換了兩任「不聽話」的衛生部長。
入圍2021年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的《誰讓疫情失控了》(Sieged:ThePressvs.Denialism),無止盡的屍體與淚水,有的假消息散佈者,自己也死於新冠肺炎。
「在政爭中,錯誤資訊會讓你選錯人;在疫情中,錯誤資訊會讓你失去生命。
」巴西死亡人數破10萬人的6天後,波索納洛支持度達到新高點;到了2021年7月,則跌至新低並面臨彈劾。
截至日前,巴西死亡人數已逼近60萬,居全球第2,僅次於美國。
延伸閱讀:
《誰讓疫情失控了》:巴西總統稱報導皆是「假新聞」,記者們該如何守護媒體職責?
《誰讓疫情失控了》:他把不該做的全做了新冠疫情失控誰的錯?
在亞洲,有「菲律賓川普」之稱的獨裁者杜特蒂(RodrigoDuterte)也是狂人,2016年他在競選辯論會上揚言要大開殺戒,引起國際譁然。
《毒裁夢魘》(Aswang)以菲律賓傳說中會在暗夜襲擊索命的鬼怪阿斯旺(Aswang),來影射杜特蒂推動的「毒品戰爭」。
一個個在貧民窟發生的悲傷故事,連警察都做起綁架勒贖的生意,甚至拿出錫箔紙逼迫肉票吸毒。
影片記錄父母皆因毒品入獄的男孩喬馬里、24小時無休的殯喪人員、見證警方法外處決的記者與牧師,「為何毒品戰爭只瞄準窮人?為何這樣的殺戮,卻能獲得高度支持?」當杜特蒂政府以「國家安危」合理化其行為,人們對死者便不再憐憫,支持杜特蒂反毒政策的民眾高達85%。
5年多來,警方逮捕了超過30萬人,造成逾6000人死亡。
延伸閱讀:菲律賓未完的「毒」裁夢魘:假食屍鬼與真警察的獵殺
■民主鏡像:政治公關的兩面刀
政治宛如讓人困惑的劇場,政治包裝術已是全球趨勢,變造資訊是他們的子彈,洗白與抹黑只是基本路數。
《輿論製造公司》(Influence)帶領觀眾看見「媒體-金流-政權」的隱形產業鍊,講述曾替英國前首相柴契爾擦脂抹粉、為她贏得3次勝選的政治公關公司貝爾波廷格(BellPottinger),如何在50年間幫世界各國的政客與權勢者操盤豪奪,從一個廣告商,躍升成了權力菁英;最後又如何氣數用盡,被控煽動南非種族仇恨,終遭逐出公會。
權力是錯覺,影響力是欺騙,當民主變成「可控制」的民主,那麼出價最高的人得標,然後「好人」會勝選。
後真相時代,讓世界各地的民主國家都深陷其中。
延伸閱讀:
洗白抹黑無所不能輿論製造公司上線了!
《輿論製造公司》:在演算法與自主之間,人權和民主還算數嗎?
但位在「世界最大火藥庫」中心的巴勒斯坦拉馬拉市,就必須靠自己努力做城市行銷,來提升國際能見度了。
《市長先生的完美任期》(Mayor)近距離記錄被以色列包圍的「巴勒斯坦自治城市」拉馬拉(RāmAllāh)市長穆薩.哈迪德(MusaHadid)的日常。
在這裡,市長是瘋狂的職業。
哈迪德一邊要處理約旦河西岸造成50人死亡、逾2000人受傷的以色列軍事鎮壓,一邊要處理學校教室壞了22年的門、排解市民蓋廁所的糾紛,以及即將到來的英國威廉王子出訪拉馬拉。
拉馬拉市是巴勒斯坦最現代化的門面,街上有國際連鎖的星巴克、肯德基,大樓與飯店林立,但哈迪德辦公室連個有線電視都沒有,當以色列軍隊長驅直入、包圍市政府的時候,他也只能坐困愁城。
「我們做那麼多努力,你覺得美國會聽見我們嗎?有時我很嫉妒其他城市可以做我們不能做的事,但沒有人知道我們。
」渴求他的城市獲得公平正義與尊嚴的哈迪德如是說。
延伸閱讀:
《市長先生的完美任期》:巴勒斯坦小城的烽火和平
人權影展》市長先生好難做!當一顆耶誕樹都可能惹火「對岸」
■失衡星球:操縱雲雨,當權勢插手天空
《巴西誰說了算》與《誰讓疫情失控了》裡的波索納洛,又以新民粹主義領導人之姿,出現在《高談闊論》(TheForum)中了,這次槓上他的是綠色和平組織的執行長,還有瑞典環保少女通貝里。
有影評稱此片為「政治驚悚片」(Apoliticalthriller)。
距今50年前,年輕的大學教授史瓦布(KlausMartinSchwab)原本只想透過對話改善世界,沒想到他一手創立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micForum)逐漸成為寡頭施展的場域,許多政治領袖利用這個史瓦布盡其所能保持中立的場合,意圖解決自己的國際問題。
在越來越失控的民粹主義,以及對掌權者越來越不信任的時代,81歲仍在奮鬥的史瓦布,他的願景真能有助於解決全球問題嗎?還是更加惡化有權有勢者對自身利益的維護呢?
迥異於《高談闊論》缺乏行動的對話,且比通貝里更早行動,《無畏世代》(YouthUnstoppable)導演斯蕾特(SlaterJewell-Kemker),12年前就跟隨父母展開跨國氣候活動了。
她拍攝記錄多年來親身參與的各式街頭陳抗、政府會議、媒體訪談,以及她和一群關注氣候變遷的青少年的聲音。
過程中觀眾可以看見這個世代的無畏與成長,面對愈趨龐大的生態焦慮,他們只能繼續前進。
和《高談闊論》同樣西裝革履、操持流利英文(大多是男性)的場合,鏡頭轉向芬蘭氣象科學家漢奈兒(HanneleKorhonen),一個醉心於人工雨,畢生夢想用科學來改善世界的研究者。
她獲得高達150萬美元的經費,與9個來自各國的頂尖團體,展開為期3年的「阿聯酋造雨計畫」。
《天邊殺朵雲》(HowtoKillaCloud)告訴我們,一片雲就積含了整條科羅拉多河的水量,發射混合化學物質的人工降雨彈殺死這朵雲,它就會化為雨滴,掉落地面。
但全球共用一套水資源,10億人無法取得飲用水,操縱雨雲降臨阿聯酋這樣的「有錢人」國度,是否會剝奪了另一個地方的雨?此外,美國在越戰干預季風的「卜派行動」,造成的巨大災難殷鑑不遠,我們該如何防杜天氣控制用於軍事用途?
掌握水,就是掌握力量,掌管雲是神的工作。
漢奈兒的科學研究,如片頭浮士德的警語,逐漸走向不得不返身自問的惡魔困境。
■失衡星球:捍衛家園
權勢插手天空,更剝奪土地。
不識字的農婦瑪希瑪,其臉譜與身影,已成為祕魯街頭爭取人權的象徵。
紐蒙特黃金公司(NewmontGoldcorpCorporation)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商,金礦開採垂涎瑪希瑪的家園,不僅威脅珍貴的高山湖泊與當地居民的飲用水源,地方警察更淪為財團血腥鎮壓的打手。
連獲2019HotDocs加拿大國際紀錄片影展觀眾票選最佳長片、2020首爾生態影展最佳影片與觀眾票選獎的《瑪希瑪不妥協》(Maxima)中,瑪希瑪勇敢高唱:「我是來自高地的婦女,在薄霧與大雨中牧羊。
我會繼續對抗,因為土地就是生命。
」
延伸閱讀:《瑪希瑪不妥協》,一部捍衛家園永不妥協的詩篇
被礦業公司剝奪的不只土地,還有勞力與生命。
事件發生在鉻與鋰居世界之冠的剛果,為了這兩項(號稱潔能的)電動車所需的重要原料,礦工辛苦的勞動,卻換來至今仍無情上演的致命慘劇。
獲2020西班牙塔里法非洲影展最佳短片,同時也是本屆唯一動畫短片的《礦工人生》(Machini),以粉筆背景、鐵鏽色調,及最後歸於塵土的石頭人,低吟著這場不知何時才能終了的哀歌。
權勢剝奪勞力、家園與生存的權利。
但,如果是門前的一棵樹呢?獲2021烏克蘭人權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首獎的《總理的移動花園》(TamingtheGarden),堪稱本屆最魔幻。
有權有勢的大人物退休後,因一個民間傳說,開始派手下四處搜刮百年老樹,連根帶土掘起,移到自己的莊園。
為了運送老樹,工人造橋鋪路、砍倒年輕擋路的樹。
婦人們摀嘴看著板車發出怪獸的聲音,大樹像巨神一樣緩緩離開家鄉。
喬治亞共和國的老奶奶,一輩子咒罵老樹遮住陽光影響收成,逼得兒子只好向銀行貸款,但她仍捨不得這棵樹。
有父親與兒子爭辯:「那些人砍樹,但也鋪路,你有因此呼吸不順嗎?我倒覺得日子過得更好了。
」兒子反問:「如果沒有鬼,那『他』為何要賠你錢?」而媒體則這麼報導:「他」是為了延年益壽,只要那棵樹齡超過一百年……
即便鄉民取得錢財、也不明白「他」為何需要樹,更因此感到不安。
女人哭著在胸前畫十字,鄉人們陪著樹走了好些路,像一支送葬隊伍。
路繼續往前開拓,筆直通向海岸,莊嚴無語的大樹在黑海上靜靜漂移。
■人權現場:轉型正義在年輕世代的心中萌芽
彷彿呼應「民主鏡像」單元中逝去的生命一般,年輕的90後導演霍恩(ElenaHorn)把時間拉到更遠的德國納粹統治時期,回到家鄉的公立高中,探究教育現場如何教導Z世代應對猶太大屠殺的課題。
歷史的教訓是否記取?公民的勇氣是否存在?極右翼政黨與仇恨政治是否死灰復燃?威權體制來自盲目追隨者的支持與冷漠旁觀者的縱容,也讓公民失去思考的良知和改變的勇氣。
獲2020羅德島影展國際人道主義大獎的《歷史不下課》(TheLesson),是霍恩內心糾結的功課,也是本片留給觀眾反思的功課。
延伸閱讀:《歷史不下課》:對大屠殺歷史無感的德國青少年,轉型正義教育該何去何從?
而連獲2021柏林影展評審團銀熊獎與觀眾票選獎、2021香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競賽火鳥大奬、2021德國電影金像獎最佳紀錄片並入圍最佳導演的《巴赫曼老師的教室》(Mr.BachmannandHisClass),則從另一端帶我們審視了地球公民意識與共存的意義。
不管距離學生時代有多遙遠,我們仍深深記得求學時最喜歡的那位老師。
在德國中部工業小鎮施塔特阿倫多夫(Stadtallendorf)中,有位穿著AC/DC搖滾T的巴赫曼老師。
在他的教室裡,有來自摩洛哥、保加利亞、俄羅斯和土耳其等12個不同國家的孩子,其中許多人只會最基本的德語。
這個地區引進移工的歷史,可追溯至二戰軍工廠,包括使用來自歐洲各地納粹占領區的童工,勞力被剝削,身分卻不被認同。
但巴赫曼並不迴避德國這段黑歷史,他帶學生參觀當地博物館,也向學生說明自己是德國第一或第二代波蘭移民,巴赫曼是納粹政權強加給他的工人祖先的德國姓氏。
本片長達217分鐘(本屆最長),用幾乎是歐洲孩童一整天上課的時間,呈現出在巴赫曼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超越語言、種族、文化和宗教的隔閡,充分接納與被接納。
巴赫曼並增強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在缺乏社會歸屬的背景之下,向他們保證「成績並不能反映你是誰」,以及如何透過溝通,可以化解衝突。
「年輕人受夠了!那些無邊無際的謊言!」《未來,未來》(DearFutureChildren)彷彿總結了本屆影展,從民主、社會平等與氣候變遷等議題,千絲萬縷卻萬流歸宗地開展出香港、智利與烏干達三條青年行動主義路線。
即便相隔萬里、即便訴求不同,片中的3個女孩,卻同樣面臨著年輕人與政府的對立衝突、承受前人製造的共業,但為了未來的孩子,他們仍勇敢抗爭、嘗試解決。
智利是南美最富有的國家,只是勞工階級絲毫不曾受益,巨大的貧富差距,讓隔代教養的女孩,祖母70歲了還在工作,獨裁者制定的憲法依然施行。
政府企圖調漲地鐵票,成為最後一根稻草,引爆了不合作運動,抗議遊行多達120萬人。
智利總統卻與公民為敵,稱呼這場群眾運動是戰爭。
烏干達曾被稱為非洲之珠,氣候變遷製造了極端的澇與旱,反覆帶走所有作物與數百條人命,使得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
事件就發生在自家後院的河流,包括塑膠等邪惡不久將殺死一切,但學校沒有教,政府與企業也不出面,教授還說這是上帝的旨意。
女孩從事環境運動,一路走來失去了許多朋友,但她說:「停下來,我們將失去一切。
」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五大訴求,一個都沒達成。
即便他們這一代非常恐懼,即便他們也不想成為下一個出現在牆上(殉難)的人,但為了捍衛民主價值與言論自由,這些青年冒死也要抗爭。
本影片最後的黑幕上,捲動著下面幾行字——
「烏干達2020年夏天,極端氣候造成300多人喪生、8000多人流離失所。
智利2021年1月,37名抗爭者喪生,11000人受傷、400人失明、12000被捕。
香港2021年1月,超過1萬人被捕,40%是學生,最小年僅11歲。
」
然而,掌權的政府仍選擇忽視年輕人憤怒的聲音,催淚瓦斯、橡皮子彈、水柱和致命的澇旱災還在持續著。
這部紀錄片告訴我們,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透過行動,想對未來的孩子說的話。
今年遭逢大疫,本屆(2021)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改為線上展映,並於聚落串聯放映實體辦理。
由影展三大主題:「失衡星球」、「民主鏡像」、「人權現場」延伸而出的教育推廣等活動也採實體、線上雙軌並行,以親近而靈活的形式,邀請台灣觀眾感受人權與你我實為切身相關。
●
▇2021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線上影展|2021/10/22~10/31
聚落放映|2021/10/15~11/30
線上映演序號索取|影展手冊下載|影展專刊
➤閱讀通信vol.175》有時書寫的意義比想像中還要更大
Openbook閱讀誌滿5歲了,請點擊圖片,了解我們的故事。
歡迎您一起成為Openbook的給力夥伴。
延伸閱讀
繪本賞析》林真美談人權繪本《OTTO》與《暗夜的螃蟹》
人權繪本,OTTO,暗夜的螃蟹,林真美,我是小孩,我有權利
閱讀更多
繪本賞析》轉化人權議題為動物繪本:《說好不要哭》創作歷程解析
說好不要哭,人權繪本,白色恐怖
閱讀更多
話題》從台灣女性文學研究到性別文學論述:跨世紀革命暗語《性別島讀》
性別島讀
編按:今(2021)年4月,國立臺灣文學館策劃了「可讀.性—臺灣性別文學變裝特展」展覽,並據此延伸推出新世紀的性別文學專書——《性別島讀:...閱讀更多
請升級或更換其他瀏覽器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
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GooglePlus
延伸文章資訊
- 1世界人權報告2021: 中國| Human Rights Watch
中國政府的威權主義在2020年與爆發自武漢的新冠病毒搏鬥中充分展現。當局起初極力掩蓋疫情相關報導,繼而在武漢和中國其他地區採取嚴厲的封城措施。中國政府拒絕國際 ...
- 2吹響行動號角的日子 5 項對人權新聞的回顧與反思
2021 年國際人權日不是為以往失敗灰心喪志或為將來衝擊憂心忡忡的日子── ... 今年美國國會大廈受到民眾圍攻的事件,足使人們驚覺社交媒體的潛在破壞 ...
- 3掌握全球人權新聞及動態 - 國際特赦組織
一切都有關人權. 探索我們持續更新的新聞、研究報告、專欄及影音...等消息。
- 4從中國人權問題看國際人權團體的影響力 - Amazon AWS
關鍵詞:中共人權、非政府組織、連結、螺旋模式、建構主義. * 本文最早發表於2003 年中國政治學會 ... 一方面藉由傳媒等工具灌輸國際社會對於侵權事件的注意並引導大眾.
- 5comments-5
從各界的表現與作為,其實正反映出當前國際社會中,「主權」與「人權」兩大概念和力量的糾纏與角力,然而,如欲進一步有效協助受害印尼華裔婦女,並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