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骨科醫師:3 種症狀出現請馬上考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莊仕勇說,大部分需要手術的椎間盤退化或骨刺皆可用微創手術治療,而像是脊椎狹窄、脊椎滑脫、脊柱結構不穩定也可以使用微創手術,是非常成熟的手術。

而 ... Skiptocontent 腰椎間盤突出痛起來真的是要人命,輕微的時候只是腰背痠痛,嚴重一點會有一種酸麻感從臀部傳到大腿、小腿、與腳底,更嚴重是連動都沒辦法動,只要稍微出力就會痛到不行。

但即使非常痛,還是會猶豫要不要「開刀」,畢竟開刀還是會有風險,如果能靠復健就恢復健康,那當然是最好的。

不過手術時間太晚,也有可能造成神經損傷過久而無法恢復原本功能,反而更容易留下後遺症,這也讓選擇開刀的時間變得很重要。

骨科名醫景美醫院院長莊仕勇表示,通常大部分的慢性患者可以在「保守治療」都沒有效果之後,才開始考慮開刀,但有幾種狀況出現,代表對神經的損傷特別嚴重,建議不要猶豫。

圖片來源:photoAC 景美醫院院長:3種症狀出現請馬上考慮開刀 莊仕勇說,通常椎間盤突出在發作的時候,都還可以使用「保守治療」,也就是不開刀的治療,大部分的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都會改善,少部分的患者則需要透過手術來緩解。

保守治療 不負重進行休養 使用背架支撐 藥物緩解發炎、疼痛 復健(熱敷、電療、超音波、拉腰/拉脖子) 打針(止痛針等) 而在上述的保守治療都無效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開刀。

不過莊仕勇也提醒,有些人的症狀無法等到保守治療結束後才來思考開刀的問題,如果出現以下的症狀,建議幾週內就盡快開刀。

無法忍受的疼痛,連止痛藥也無效 神經症狀越來越嚴重,例如腳踝無力、小腿無力,或是痠麻症狀越來越嚴重 而還有一個最嚴重的情況,就是出現「大小便失禁」,莊仕勇說,這種情況代表神經受損非常嚴重,建議在24小時內開刀。

「我曾經有個患者是從2樓下樓梯到1樓時滑倒,脊椎著地,造成腰椎第五節、薦椎第一節受損,椎間盤突出,大小便失禁,但來醫院的時候已經第3天了,緊急開刀處理,還是復健了2年才恢復大小便自理,這絕對不能輕忽。

」 如果要考慮手術,該如何選擇? 莊仕勇說,如果手術順利,在術後的不舒服應該會立刻改善、感覺恢復不少,而為了讓術後背部的肌肉不要因為休養太久而造成萎縮、或疼痛,也建議可以選擇微創手術,讓恢復期程縮短。

案例: 56歲張先生,鐵工業,經常須在10~20樓之高樓工作,2年前開始腰部痠、疼痛由臀部、大腿、小腿傳至腳底,反覆做過多次復健治療沒有改善,且不舒適狀況日益嚴重。

但接受手術治療後,感覺腰部痠、疼痛明顯改善,而且腳踝活動自如,原本腳都已沒力氣也沒感覺了,當下真的感動到落淚。

莊仕勇說,大部分需要手術的椎間盤退化或骨刺皆可用微創手術治療,而像是脊椎狹窄、脊椎滑脫、脊柱結構不穩定也可以使用微創手術,是非常成熟的手術。

而腰椎椎間盤退化突出的微創手術,不管是減壓手術,或是融合手術,傷口小(約2~3公分),對身體組織損傷小,手術第二天基本上就可以下床了。

而如果面臨到手術的選擇,莊仕勇說,在身體狀況許可的情況下,都可以跟醫師討論。

文/盧映慈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椎間盤突出也能自我檢測!骨科醫師教「抬腿測試法」一躺就知道結果 骨科醫師:腰痛多躺有道理!椎間盤突出不想開刀,臥床休息是緩解良方 椎間盤常在不知不覺就受傷!醫警告:出現手麻症狀立刻停止滑手機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4-302.居家隔離整理包/3+4、0+7差在哪?能不能出門工作?常見Q&A一次懂2022-05-163.整理包/我確診了怎麼辦?還沒收到通知前必知的六大步驟2022-05-244.身邊有朋友、家人確診該怎麼辦?該怎麼篩檢及自主應變2022-05-165.COVID-19/同樣是居家,一張圖了解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2022-05-07 影音健康 沒確診可以喝清冠一號?清冠一號怎麼喝?醫師大揭秘:不是每個人都適合!2022-05-27【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陽明研究:發現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有望降低新冠感染機會2022-05-23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新冠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兒童防疫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疾病症狀 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醫學健康 打擊失眠大作戰 心血管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急診室直擊 未來醫學專區 飲食營養 糖尿病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查營養 美豬開放爭議 更多醫學專區▸ 更多醫學專區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Heho服務 健康管理工具 健康小幫手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Heho服務 HehoApp Heho健康主題特刊 活動特區 蔬暢高纖青汁免費索取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新冠肺炎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