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高山族群是台灣戰後初期至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依歸化程度對台灣原住民執行分類管理所使用的稱呼,其範圍大概等同相於清朝時期所謂的「生番」,以及日本殖民當局所謂 ...
高山族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高山族群總人口565,043人(2018年11月,在臺灣)3479人(2020年,在中國大陸)[1]分佈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語言臺灣原住民族語、中華民國國語宗教信仰大多數信仰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祖靈信仰相关族群東南亞、非洲馬達加斯加、以及大洋洲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的「南島民族」
高山族群是台灣戰後初期至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依歸化程度對台灣原住民執行分類管理所使用的稱呼,其範圍大概等同相於清朝時期所謂的「生番」,以及日本殖民當局所謂的「蕃人」、「高砂族」,但現今已改稱「17世紀漢人移民臺灣前即已在台灣島定居的族群」為台灣原住民族。
與「高山族群」對應的另一稱呼為「平埔族群」,而這種二分法是外來政權依歸化程度對台灣原住民執行管理所使用的政治性劃分,並無任何人類學等分類根據,因此「高山-平埔」的二分法在台灣是被認為有種族主義與殖民主義的色彩
[2][3]。
不過,目前無論是台灣普遍社會認知,或是各政府核准的教課書籍中,仍不乏使用此分類。
目前原住民族意識抬頭,近年族人都致力於打破此政治性歸類,以回復呈現傳統文化樣貌。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仍然使用「高山族」統稱台灣原住民族[4],其官方定義並將「高山族」歸類為「中華民族」[註1]的一部分,但因其治權未及台灣、蘭嶼,故其高山族群官方人口數僅包含因各種因素而移居中國大陸各省之台灣原住民及其後裔。
目录
1沿革
2分類
3爭議
4中國大陸
5另見
6注释
7參考文獻
8外部連結
沿革[编辑]
清治時期,依據台灣原住民漢化程度分為熟番與生番,其中亦有介於熟番與生番之間的化番。
日治時期以後,台灣總督府沿用清代的劃分,並將「番」字改為「蕃」字。
1923年,台灣總督府奉裕仁皇太子詔,廢除「生蕃」稱呼,以日本對臺灣舊有稱呼高砂改稱「高砂族」,意指台灣原住民族群。
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中華民國治理台灣,為相對於平埔族,將「高砂族」改稱為「高山族」,此稱呼僅用於與平埔族區分識別,身份上依原籍不同劃分「山地山地同胞」與「平地山地同胞」。
自解嚴開始,原住民不斷抗爭爭取身分正名,最終於1994年,政府為尊重族人起見官方改稱台灣原住民族,身份上以「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區分迄今。
在臺灣,所有獲得政府合法承認的南島語族統稱為「台灣原住民族」,目前共有16族。
曾以平地山胞和山地山胞取代日本殖民時期所劃分的九族分類系統,即泰雅、布農、澤利先(魯凱)、漂馬(卑南)、阿美、賽夏、鄒、雅美、排灣等族[5],回歸二元分類以移除日治時期對於原住民族所帶來的影響,並且引導出台灣原住民族同屬中華民族的一部份,但因為被原住民抗議而告終。
後來臺灣採用了九族分類系統,併除去平埔族這個分類,但未緊隨人類學透過田野調查的研究進展。
原住民族傳統9族和其相關族群統稱為高山族,這種分法並沒有受到嚴謹的地理學分析。
阿美族、卑南族、達悟族和新加入的平埔族噶瑪蘭族在古早之前是居住於臺灣東部平原上。
而高山族和平埔族的差異,持續影響著政府的台灣原住民族的政策,以及對於參與政治活動的影響能力。
分類[编辑]
台湾光复初期,延續了日本殖民时期的分類,即九族。
近年來經過原住民民間與學者的研究與爭取,台湾認定的族群則已增加至16族。
但這些被增加承認的族群皆來自原先被歸類於九族的族人,大部分都是高山族。
其中噶瑪蘭族僅部分當初被歸類為阿美族之族人得到族群回復,未有官方原住民身份之噶瑪蘭族人則還在等待政府回應並爭取中。
目前在台灣以原住民來稱呼,政府承認的原住民族現在有十六族群,語言屬於台灣南島語系,截至2018年11月,總人口數為56萬5041人[6]。
另有4400餘人散居於中國大陸地區。
以下是目前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原住民族:
泰雅族
賽夏族
布農族
鄒族
魯凱族
排灣族
卑南族
阿美族
達悟族
太魯閣族
撒奇萊雅族
邵族(伊能嘉矩將其視為平埔族群,鳥居龍藏將其列為高山族)
賽德克族
噶瑪蘭族(平埔族群)
拉阿魯哇族
卡那卡那富族
在官方承認的原住民族之外,尚有僅得到地方政府承認的族群,例如台南的西拉雅族與花蓮的大滿族(兩者皆屬平埔族群)。
此外還有更多未受到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族群,通常以平埔族群為主。
還有部份是已被承認為原住民族,但未登記族別之族人(見台灣未識別民族)。
爭議[编辑]
矛盾的是,並非所有「高山族群」皆居於山上,例如住在台灣東部花東縱谷的阿美族、撒奇萊雅族以及居住在蘭嶼的達悟族(雅美族),就不是居住在高山上,因此這種稱法極度違反科學,歷史上亦產生了「山地山胞」和「平地山胞」等邏輯矛盾、違反科學、讓人啼笑皆非的名稱。
近年來基於科學精神及尊重族人的立場,已多使用「原住民」或各族族原名來稱呼漢族血統以外的居民,因而原先兩大族(高山、平埔)劃分法在台灣現今已較少用。
但直至目前,不論是台灣社會的認知,或是各政府核准的教課書籍中,仍不乏使用此兩分類。
另外,相對於「原住民」,有人認為「先住民」一詞更為合適,但反對以上稱呼者認為,「先」一般用於已逝或不復存在之事物(如「先民」、「先人」等),以「先住民」形容目前存在的族群並不適當。
在2014年中華民國教育部的高中文史課綱微調,歷史課綱將台灣原住民族納入中國少數民族,名稱以高山族取代,[7]此次高中課綱的調整在台灣歷史學界與歷史教育界引起廣泛的反彈,於2016年由教育部新任部長宣布廢止微調課綱平息風波。
中國大陸[编辑]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所有台灣原住民族都統稱為高山族(包括平埔族),並納入「中華民族」的其中一族,主要分佈在台灣。
在2000年中國大陸第五次人口普查中顯示,在大陸地區共有4461人報稱是高山族,包括1,500名阿美族人,1,300名布農族人,510名排灣族人,其余1151名则来自其他高山族民系。
[8],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地,大多在抗日戰爭前後移居大陸。
[9]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大陸民族政策和兩岸關係變化等原因,有巨大數量的原漢族人口在1953-2000年間改報為高山族,使得在中國大陸報稱為高山族的人口相較1953年的329人上升了超過13倍。
[10]此外,據報導,在河南省鄧州市台灣村還存在着一些在康熙年代據說是鄭成功部下向大清投降後到當地開墾荒地的高山族人的後裔,至2005年該市範圍內有2674人自報為高山族。
[11]下表是在2000年人口普查中,中國大陸各地報稱為高山族的人口列表:
位次
地區
總人口
高山族
佔高山族人口比例(%)
佔地區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佔地區人口比例(%)
合計
1,245,110,826
4,488
100
0.125
0.01061
31省份合計
1,242,612,226
4,461
99.40
0.004
0.00036
G1
中南地區
350,658,477
1,829
40.75
0.006
0.00052
G2
華東地區
358,849,244
967
21.55
0.039
0.00027
G3
華北地區
145,896,933
560
12.48
0.006
0.00038
G4
西南地區
193,085,172
480
10.70
0.001
0.00025
G5
東北地區
104,864,179
465
10.36
0.004
0.00044
G6
西北地區
89,258,221
160
3.57
0.001
0.00018
1
河南
91,236,854
946
21.08
0.083
0.00104
2
福建
34,097,947
416
9.27
0.071
0.00122
3
廣西
43,854,538
409
9.11
0.002
0.00093
4
遼寧
41,824,412
305
6.80
0.005
0.00073
5
河北
66,684,419
274
6.11
0.009
0.00041
6
貴州
35,247,695
228
5.08
0.002
0.00065
7
湖南
63,274,173
189
4.21
0.003
0.00030
8
內蒙
23,323,347
144
3.21
0.003
0.00062
9
廣東
85,225,007
142
3.16
0.011
0.00017
10
江西
40,397,598
134
2.99
0.107
0.00033
11
江蘇
73,043,577
120
2.67
0.046
0.00016
12
四川
82,348,296
101
2.25
0.002
0.00012
12
北京
13,569,194
101
2.25
0.017
0.00074
14
吉林
26,802,191
99
2.21
0.004
0.00037
15
雲南
42,360,089
91
2.03
0.001
0.00021
16
山東
89,971,789
86
1.92
0.014
0.00010
17
安徽
58,999,948
80
1.78
0.020
0.00014
17
海南
7,559,035
80
1.78
0.006
0.00106
19
浙江
45,930,651
79
1.76
0.020
0.00017
20
湖北
59,508,870
63
1.40
0.002
0.00011
21
黑龍江
36,237,576
61
1.36
0.003
0.00017
22
重慶
30,512,763
60
1.34
0.003
0.00020
23
甘肅
25,124,282
55
1.23
0.003
0.00022
24
上海
16,407,734
52
1.16
0.050
0.00032
25
新疆
18,459,511
41
0.91
0.000
0.00022
26
天津
9,848,731
34
0.76
0.013
0.00035
27
陝西
35,365,072
27
0.60
0.015
0.00008
28
青海
4,822,963
22
0.49
0.001
0.00046
29
寧夏
5,486,393
15
0.33
0.001
0.00027
30
山西
32,471,242
7
0.16
0.007
0.00002
西藏
2,616,329
現役軍人
2,498,600
27
0.60
0.024
0.00108
高山族人納入中國的一個民族,位在哈尼族和鄂温克族之間的圖
另見[编辑]
台灣原住民
南島語系
台灣原住民語
台灣南島語言
平埔族
台灣未識別民族
注释[编辑]
^此處所稱「中華民族」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定義,而非中華民國的官方用詞。
參考文獻[编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成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平埔族名稱由來.[2015-09-21].(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5).
^原住民是炎黃子孫?原民會主委:讓人見笑.[2015-09-21].(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中共潍坊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2014-04-09[2019-10-22].(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中文(中国大陆)).
^新原住民族的成立(PDF).長榮大學.[2020-08-14].(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2-03-28).
^民國102年12月戶口統計資料分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內政部統計處,2014/1
^湯佳玲.原住民變高山族?原青團體籲撤課綱微調.民報.2014-02-04[2014-02-11].(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中文(臺灣)).
^Hattaway(2003),第39,93,425頁.sfnperror:notarget:CITEREFHattaway2003(help)
^高山族.[2017-11-17].(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http://www.suec.edu.cn/s/211/t/879/e1/1c/info57628.htm[永久失效連結]
^鄧州"台灣村"高山族的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2017-11-17].(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外部連結[编辑]
高山族
查论编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按語系分類)汉藏语系漢白語族汉族(汉族民系)·回族·白族·瓦乡人·穿青人·蔡家人·羿人·勒墨人·平地瑶藏緬語族藏语支藏族·门巴族·夏尔巴人·白馬人羌语支羌族·纳西族·土家族·普米族·普米藏族·黑水藏族·嘉絨人·木雅人·尔苏人·纳木依人侬语支独龙族·阿侬人缅彝语支彝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載瓦人·毕苏人景颇语支景颇族其它珞巴族·僜人壯侗語系壮傣语支壮族·傣族(含傣那、傣端等)·布依族·掸族侗水语支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莫家人·标人·茶洞人仡央语支仡佬族·拉基族·布标族·木佬人·布央人其他黎族·臨高人·仡隆人·茶山瑶苗瑶语系苗族·瑶族·畲族·巴天族·绕家人·布努人·包瑙人蒙古语系蒙古族·东乡族·土族·达斡尔族·保安族·裕固族(東部)·蒙古回回(蒙古族穆斯林·托茂人)·康家人满-通古斯语系北通古斯語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翁闊人南通古斯語族满族·锡伯族·赫哲族·巴拉人突厥語系葛逻禄语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艾努人·克里雅人·土尔克人西伯利亞語支裕固族(西部)·圖瓦人·富裕柯尔克孜人(哈卡斯人)钦察语支哈薩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烏古斯語支撒拉族南亞語系佤族·布朗族·京族·德昂族·俫人·布甘人·克木族·莽族·曼咪人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俄羅斯族印度-伊朗语族塔吉克族(色勒库尔人·瓦罕人)·达曼人·在华印度人(英语:IndiansinChina)(中印混血儿)罗曼语族土生葡人日耳曼語族德意志人南島語系台灣南島語族高山族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馬來-松巴哇語群占族(回輝人)·馬來人(英语:Category:ChinesepeopleofMalaydescent)·印尼人(英语:Category:ChinesepeopleofIndonesiandescent)(在港)菲律賓語族菲律宾人·伊萬特人(達悟人)其他朝鮮族·和族(遗华日侨)·犹太人·未识别民族粗體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認定的56民族,其中高山族和臺灣原住民族有分類部分重疊、爭議處。
參見: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生育率表·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按區域分類)·中国古代民族··中华民族分类索引
查论编臺灣原住民族中央政府認定族群泰雅語群泰雅·太魯閣·賽德克西北及西部平原賽夏·邵鄒語群鄒·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東台灣南島語族阿美·噶瑪蘭·撒奇萊雅其他南部語族排灣·布農·卑南·魯凱巴丹語群達悟/雅美地方政府認定族群東台灣南島語族西拉雅(台南、花蓮富里)·大武壠/大滿(花蓮富里)·馬卡道(屏東、花蓮富里)非官方認定族群西北及西部平原龜崙·巴宰·噶哈巫·巴布薩(費佛朗)·洪雅(阿立昆·羅亞)·巴布拉·道卡斯東台灣南島語族凱達格蘭(巴賽·雷朗·哆囉美遠)·猴猴其他南部語族歐佈諾伙·德樂日卡·古納達望·箕模·斯卡羅族統治管理區分高山族群·平埔族群·土牛界線·化番·味方蕃·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相關條目福爾摩沙人·台灣南島語言·臺灣原住民族泛靈信仰·原住民族地區(山地鄉·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高山族群&oldid=71933091”
分类:亚洲族群臺灣原住民族隐藏分类:含有哈佛参考文献格式系列模板链接指向错误的页面自2018年6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条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链接使用过时图像语法的页面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其他语言
བོད་ཡིགDeutschSuomiFrançais日本語ئۇيغۇرچە/UyghurcheOʻzbekcha/ўзбекча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延伸文章資訊
- 1平埔族名稱由來
後來平埔番的稱謂,由於學界的研究區別而逐漸改為平埔族;高山番或生番也改為高山族(日本人稱為高砂族,早年也稱台灣為高砂國),國民政府遷台之後,早期沿用日本人的高山 ...
- 2原住民
平埔族:分佈的地區大多是屬於平原以及丘陵地帶,現已幾近消失,大致上可分為以下這幾個大族: 噶瑪蘭、凱達格蘭、道卡斯、巴布拉、巴宰海、貓霧拺、邵、巴布薩、洪雅、西 ...
- 3我想要知道原住民這個字彙與高山族有何不同?將居住在台灣的 ...
日治時期以後,日本殖民政府仍然沿用「高山番」作為政治上的分類,只是將「番」字改為「族」字,稱為「高砂族」。 1945年第二次中日戰爭結束後,中華民國正式治理臺灣,將 ...
- 4平埔族群的分類與分佈
平埔族群的分佈 · 噶瑪蘭/卡瓦蘭族(Kavalan) · 凱達格蘭族(Ketagalan) · 道卡斯族(Taokas) · 拍宰海/巴則海/巴宰族(Pazeh或Paposa) · 拍瀑拉/巴...
- 5平埔族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平埔族群(Taiwanese Plains Indigenous Peoples),過往稱之平埔族,是對台灣原住民分類管理所使用的稱呼,對應的另一稱呼為高山族;後隨著學術界、文化界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