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廣論講授:如何生起之次第@ 這是小小魚的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承許無明和薩迦耶見是一體,即是把薩迦耶見歸為煩惱的根本。
總之,對煩惱產生之理,隨教典的論師們將無明安立為僅僅不了知實相本性, ...
這是小小魚的部落格希望在這裡紀錄與分享自己學習廣論的心得,並能與班上各位同修及所有對廣論發心學習之善知識進行廣論義理與佛法探討,希望能營造一正面、和諧且如理如法的討論空間,並引發熱烈討論與迴響。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102192023益西彭措堪布廣論講授:如何生起之次第?菩提道次第廣論參考資料益西彭措堪布廣論講授:如何生起之次第
◎廣論科判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意樂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諦門中思惟
「壬二」:思惟集諦流轉次第
「癸一」:煩惱發生之理
「子二」:如何生起之次第
◎ 廣論原文第171頁第08行開始至171頁第13行止:
午二、如何生起之次第分二:一、煩惱生起之根本 二、此根本如何生起其餘煩惱之理
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
對此,首先宣說煩惱生起的根本,再說以此根本如何生起其餘煩惱的道理。
煩惱生起之根本又有承許薩迦耶見與無明不同或者相同的兩種觀點。
未一、煩惱生起之根本分二:一、承許薩迦耶見與無明他體 二、承許薩迦耶見與無明一體
申一、承許薩迦耶見與無明他體
這是無著菩薩與世親菩薩的觀點,出自《瑜伽師地論》與《俱舍論》。
如許薩迦耶見與無明異者,譬如盤繩,略降黑暗,於繩實體不能明瞭,於彼遂起執蛇之覺。
如果承許薩迦耶見與無明不同,應當這樣理解:比如盤繩,在夜幕初降時,不能明瞭繩的實體,因此對盤繩生起是蛇的錯覺。
「盤繩」比喻五蘊體,「略降黑暗,於繩實體不能明瞭」比喻無明,「於彼遂起執蛇之覺」比喻由無明生起薩迦耶見。
如是障蔽明見蘊體,由無明暗誤蘊為我,從此發生諸餘煩惱。
同樣,障蔽了明見五蘊的實體,由於無明黑暗誤認為五蘊是以自性成立的我,由此生起其餘貪瞋等煩惱。
申二、承許薩迦耶見與無明一體
承許薩迦耶見與無明一體,是中觀論師以及法稱論師的觀點。
比如,中觀應成派月稱菩薩在《入中論》中說:「慧見煩惱諸過患,皆由薩迦耶見生。
」此中並未分開薩迦耶見和無明。
法稱論師在《釋量論》也承許二者是一體,後文所引《釋量論》的頌詞,就是證明。
如許彼二為一,即薩迦耶見為煩惱根本。
如果承許無明和薩迦耶見是一體,即是把薩迦耶見歸為煩惱的根本。
總之,對煩惱產生之理,隨教典的論師們將無明安立為僅僅不了知實相本性,承許是未證與邪證中的未證,而且將壞聚見僅僅承許為我執,與無明他體。
依此而言,首先從不明了五蘊自性的無明之中,生起執蘊為我的壞聚見,再從壞聚見產生出其餘的煩惱。
如同在稍降黑暗時,沒有明瞭盤繩的實體,依靠盤繩生起執著蛇的錯覺。
而隨理的論師們承許,壞聚見本來就是無明的一種,所以也承許是未證與邪證中的邪證,而且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未二、此根本如何生起其餘煩惱之理分二:一、略說 二、進而剖析
申一、略說
此復由其薩迦耶見,執為我已,遂即分判自他差別。
如是分已,貪著自黨,瞋恚他品,緣我高舉,執我常斷,於我見等及彼相屬所有惡行執為第一,如是便於開示無我之大師,及師所說業果四諦三寶等法,邪見謂無,或復生疑為有為無是耶非耶。
由於薩迦耶見執著五蘊是我之後,隨著就分出了自他的差別。
在分別自他之後,便貪著自己的一邊(此即貪),瞋恚他人的那一邊(此即瞋);自高自大(此即慢);執著我是常恒或者斷滅(此即邊執見);對我見等惡見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惡行,執為最殊勝(此即見取見與戒禁取見);這樣就對開示無我的大師佛陀以及佛陀所說的業果、四諦、三寶等聖法認為是沒有(此即邪見);或者心裡懷疑此等有還是沒有?是還是非?(此即疑)
以上以薩迦耶見生起其餘煩惱的次第,只是總的按照大概情況而宣說,並非一定如此。
比如,《俱舍論》中說:有首先不瞭解四諦的無明,以無明而懷疑四諦有沒有,然後依止邪師,聽聞邪言教,這樣串習成邪見而引生各種煩惱,造種種罪。
如《釋量》云:「有我知有他,執瞋自他分[1],與此等繫屬,生一切過失。
」
如《釋量論》說:執著有自性成立的我,就有和「我」對立的「他」,於是貪執自黨,瞋恚他黨,以及與這些貪瞋等相連,而生起一切生老等過失。
這說明「我執」是一切煩惱與過失的根源。
月稱菩薩在《入中論自釋》中也說:「從無始生死以來,起自無明地基,豎窮三界,橫遍十方,日日增長煩惱巉岩。
」
申二、進而剖析
「由其薩迦耶見,執為我已,遂即分判自他差別」:「我」是緣五蘊妄執具有獨立個體之相,有了我執後,就會在我上安立差別。
相反,如果不存在施設基——獨立的自我,則如何在「我」上安立可愛的我、尊貴的我、純潔的我、永恆的我、富貴的我、成功的我、有自性的我、新潮的我、精彩的我?如同對石女兒無法安立差別一樣。
自從將多分無常的五蘊執著成自性成立的我之後,以此獨立的我,就會執著「我」之外的其他五蘊為他,如此就有與我對立的他。
在引生煩惱之前,自己心中先是會顯現自他對立之相,有了自他的比較後,自然就會生起煩惱。
分判自他差別之後,心前所現之法,如果隨順心意,就生貪著;違逆心意,便起瞋恚;比自我高上,就生嫉妒;比自我低下,就起我慢;與自我平等,就生競爭。
諸如此類,一定是心裡現起「我」「他」對立之相,以二者對比所生的差別,而生起不同的煩惱。
比如,一位冠軍站在最高的領獎臺,首先戴上金牌,全場響起掌聲祝賀他,此時冠軍自我高大之相就會凸現,與自我對立的是其他選手低下之相,有了高低的對比後,他的心自然緣著高相隨轉,無法平息,俯視眾人,這就是高慢。
如果這位冠軍當時能觀見,只有無數微塵與刹那假合的蘊,並沒有高大的自我,也沒有低小的他,必定不會生起我慢。
可見是由心中分判自他差別之後,才引起我慢。
對「心前分判自他差別」之義,必須深入細緻地思惟。
比如,甲同學嫉妒乙同學,這是由於甲心中現起與「自我」對立的乙的圓滿相,比如,乙的相貌、口才出眾,學習成績優異,常受老師表揚,在很多場合表現出色或者很多同學擁護他。
當圓滿的他相一幕幕在心中顯現時,甲的自我會極其不忍,越分別越嫉妒。
最初入學時,甲和乙也不熟悉,甲並不執著乙,這時對中庸境的乙只是執他實有的愚癡心。
但是,一旦乙的功德差別相顯現,嫉妒就無法遏制地生起。
如果下一學期,甲的成績反超乙,而且得到老師的讚歎,此時甲心前現出低下的乙相,就會由嫉妒轉成我慢,得意萬分:這次總算敗在我手下。
所以,同樣是所緣境的乙,由於分判的自他差別不同,就會引起嫉妒與我慢二種不同的煩惱。
假如沒有自他分判的差別,絕對不會引生煩惱的差別,否則,就有「以同類因產生不同果」的過失。
再分析「貪著自黨,瞋恚他品」的含義。
什麼是自黨與他品?從廣義而言,不僅是指補特伽羅,其實凡是一切相合自我心意、滿足自我的法都是自黨,凡是一切違反自我心意、不悅意之法都是他品,小至衣食、受用、環境、人、事,大到團體、宗派、見解、思想、民族、國家,都以自我的執著,而分成自黨與他品。
一旦心前現起自黨,就會貪著不捨,而現起他品就會瞋恚排斥,這貪瞋的源頭就是執著自我。
比如一件貼身時髦的衣服,能美化自我的形象,就會執著這衣服為自黨,貪著不捨。
相反,如果能觀見無我,穿再美的衣服,也只是在無數微塵的聚合上包一層布,會生貪心嗎?既然無我,衣服能讓誰漂亮?沒有我,就不會有讓我悅意的衣服。
如此觀察生活中的自黨,比如,對一輛小車、一幢別墅、一種飲食、一個可愛的人、一種文化、一首樂曲、一位崇拜的明星等,肯定是心中現起悅意相後,生起「我喜歡」之念,然後耽著不捨,其根子就是我執,一旦自我消失,到底「誰」在喜歡呢?
曾經某縣城的一位首富,首先購買了賓士,成為當地一大新聞。
此人為了顯示闊氣,在買車的當天,戴著墨鏡,駕車來回巡遊城中的每一條街。
這種對虛榮的貪執,根源就是我執,他這樣做唯一是為了滿足自我,否則,如果是木頭人坐在賓士中,不可能得意洋洋。
貪瞋二者關係密切,如同兄弟。
瞋源自於貪,我們常說:「愛越深,恨越切」,因為貪是對某法耽著不捨,如果另有一法障礙自我貪欲的實現,就會產生瞋恚。
如同一隻手要緊緊握住某物,如果有人搶奪或者障礙求取,另一隻手就會揮拳出擊。
我們內心的動作也是如此,「自我」不願捨離對境時,如果有外力造成妨礙、破壞,心執著越強,對這違逆境的抵觸心態也越強。
比如,足球迷觀看世界盃足球賽的現場直播時,如果受人阻撓,就會爆發瞋恚。
又如,天人墮落時會生起瞋心,產生大痛苦,追溯根源也是來自貪欲。
存活的時候,天人對天界的五欲執著得厲害,失去這一切時,也就極為痛苦。
此情形如同吸毒,吸毒時深深陷在強烈的樂受之中,自我得到極大的滿足。
但沒有毒品或有人阻止他吸毒時,就會生起強烈的瞋恚,為了吸毒可以不惜摧毀一切。
此外,以薩迦耶見為根源會引起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和懷疑。
為何如此?因為凡夫基本上,念念都落在薩迦耶見中,對無我空性一無所知,這樣就可以斷定:乃至未聞思空性教法之前,不論他怎麼修道,所執之見始終不相違我執,種種行為也不可能抓住對治我執這個重點。
換言之,雖然會有各種外道或者類似外道的見解行為,目的也是解脫,但是以薩迦耶見攝持之後,都會落在戒禁取見與見取見之中。
相反,假如對人無我有所認識,必定不會將這些千奇百怪的見解行為執著為最殊勝。
一般的人不要說修「無我」,連聽都沒聽過,他們認為存在自我天經地義,以這種堅固的我執障礙,對開示無我的佛陀以及佛所說的四諦、業果、三寶等,自然會猶豫,不能信受,因為這和他內心深處的執著正好完全相反。
或者說,因為我執心強,念念執牢一個我,此時完全障蔽了智慧,如同盲人,不見真實的大師、三寶、業果,對此會否定、懷疑。
相反,若能增上無我的見解,自然對大師、三寶、業果等會生起日益清晰的定解,就像逐漸消除眼翳後,自然明瞭一切顯現。
可見輪迴的根在於我執,凡夫的一念一言一行都是圍繞著我執而進行。
比如,常人一天的所思所行,無非是為了得到財富、名譽、地位、異性,追求此等又都是為了滿足「自我」,一日如此,一生也是如此,生生世世都是如此。
人人都圍繞著「我」執在轉,輪迴就此而形成。
對凡夫而言,人生的意義就是實現「我」的圓滿,無論是地獄、旁生還是無色界天,都以「我」而存在。
一旦「我」消失,就不會有業與煩惱,整個輪迴也就隨之消亡。
可見,執我,輪迴立,不執我,輪迴亡,因此,我們所有解脫的修行都應當圍繞破除我執而進行。
以下宣說能生煩惱的因,《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宣說了能生煩惱的六種因素,此中每一種因素,我們都要結合自相續觀察,認識六因與煩惱之間能生所生的關係。
[1]自他分:不是自他分開,而是指自分與他分,貪執自分,嗔恚他分。
黃郁棻/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日常師父「廣論」第一輪開示:決...|日誌首頁|日常師父「廣論」第一輪開示:決...上一篇日常師父「廣論」第一輪開示:決擇能趣解脫道性(續十一)...下一篇日常師父「廣論」第一輪開示:決擇能趣解脫道性(續十二)...回應
cfyu8989'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cfyu8989's新文章毗婆舍那27-8探討諸法唯由分別假立毗婆舍那27-7到底什麼是「我」毗婆舍那27-6介紹應成派的所破毗婆舍那27-5介紹無明與其分類毗婆舍那27-4介紹中觀的傳承毗婆舍那27-3修學毗婆舍那所需資糧毗婆舍那27-02應該如何學習中觀毗婆舍那27-1為何要學習中觀四法印10-10四法印之四:涅槃寂靜四法印10-9四法印之三:諸法無我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延伸文章資訊
- 1無明與薩迦耶見 -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
在有部宗來說,無明是對獨立自主的不明,這是有俱生的;薩迦耶見是堅持某一種想法,其執著的對象是獨立自主的我,所以只有分別的,沒有俱生的。即對有部宗 ...
- 2消文(2010/04/30) @ 《菩提道次第廣論》修習部落格 - 隨意窩
如許薩迦耶見與無明異者,譬如盤繩,略降黑闇,於繩實體不能明了,於彼遂起執蛇之覺。如是障蔽明見蘊體,由無明闇誤蘊為我,從此發生諸餘煩惱。
- 3薩迦耶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薩迦耶見(巴利語:sakkāya-diṭṭhi,梵語:satkāya-dṛṣṭi),音譯為薩迦耶達利瑟致,義譯為有身見、身見、虛偽身見、移轉身見,佛教術語,被列為五見、十隨眠之一,含 ...
- 4廣論:無明與薩迦耶見二派之說 - 格鲁修学社区
廣論中士道煩惱生起次第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如許薩迦耶見與無明異者,譬如盤繩,略降黑闇,於繩實體不能明了,於彼遂起執蛇之覺。如是障蔽明見蘊體 ...
- 5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第七十八卷A面
因為無明就不認識它,把它看成功有一個東西,叫薩迦耶見。 ... 那麼法稱論師呢,就對於這個「執著」那一點上來解釋無明;然後,無著菩薩呢,就對於你「不了解」那一點 ...